第一篇:仁和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范文
仁和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以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雏鹰行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行动,加大深化手拉手互助活动,组织开展“争当文明学生”活动,拓宽了队员的活动领域,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开创了小学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国少工委四届四次全委会工作要求。通过集体学和自学达到四个人人明白和四个人人主动,即 : 人人明白“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个个主动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人人明白“新形势下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德育效果”,个个主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人人明白“学生的德育工作要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紧密结合”,个个主动“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措施及努力拓展德育工作的渠道”; 人人明白“新形势下进一步搞好小学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个个主动“提高师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有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厚的氛围。充分发挥大队委、值勤队、鼓号队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队队角建设,学习园地的内容要求丰富多彩,每个队员至少参加出好一期园地,继续进行中队优秀园地的评比工作。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我们就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学生会干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我们还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了解队员在学校时常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养成教育。
三、实推进少先队基础设施建设,促使自身建设上新台阶。
我校一贯坚持做好少先队的各项常规工作,着力加强少先队自身建设,在深化主题教育的同时,基础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
1、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坚持“优秀班集体评比”制度,本学期加强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每天对全校学生的卫生、两操、礼仪等方面进行检查,每天检查每天公布。除此以外,还将实行了不定时抽查制,形成激励、竞争机制,检查督促队员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洁、齐、美,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3、坚持“中队黑板报、手抄报、班级文化评比”制度。由学生自己组稿,版面设计,书写,每月评比一次,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黑板报设计已成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坚持“主题队会观摩”制度。主题队会是展示学生活动成果的场所,是锻炼学生能力的舞台,使全校师生受到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
四、强化活动,少先队工作丰富多彩
1、与爱心携手。
本学期,全校师生在庄严的国旗下,进行爱心赈灾募捐活动,队员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捐出自己的爱心,因为队员们都知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百花园中”放飞希望。坚持开展艺术文体兴趣活动,各学校均成立了乒乓球、田径队、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绘画组等多个活动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实践,我校少先队工作稳步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力度,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力度,努力推动“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的深入开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我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仁和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
仁和小学少先队工作计划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九月份:
1、少先队机构集中、确定新成员制定新计划。
2、参与整顿校园三风一容进行日常规教育。
3、重组卫生督查小组,青少年维权岗、板报小组,红领巾广播站等机构。
4、积极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
5、组建小学生排球队、鼓号队。
十月份:
1、校园小学生绘画、写字、选拨赛
2、迎国庆、校园讲故事、演讲、古诗词朗诵三项比赛。
3、继续深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争“三章”活动。
十一月份:
1、板报、手抄报阶段性检阅
2、参加中心小学绘画、书法、讲故事、演讲、古诗词朗诵比好。
3、选拨及加强数学、作文双料生训练。
十二月份:
1、参与少先队鼓号队检阅。
2、深化德育,开展小学生礼仪再教育活动。
3、庆元旦,校本课程成果汇报。
元月份:
1、三评比工作总结、树立典型、表扬先进。
2、对少先队员机构工作进行一次大回顾、总结、并提出新要求。
3、寒假安全、卫生教育宣传。
第三篇:仁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机构
仁和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机构
总辅导员:林志辉
辅 导 员:大 队 长:副大队长:组织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宣传委员:劳动委员:中 队 长:小 队 长:
连玉雪 林艺丽 吴月芬 林奕君 连艺娟 连育珊 林忆君 林志娟 陈祝艺
陈兰轩 林毅斌 林哲宇 林佳妮 吴艺红 林志娟 梁毓斌向利华林昀昭连育珊吴晓红吴少鹏林意杰陈祝艺陈志洪周国良梁志贤林忆君林雅容詹艺凤连艺娟林建香
郭纯良
第四篇:仁和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仁和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这学期里,我校全体师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校训“团结务实、创新进取”为奋斗目标,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本学期德育工作取得了如下成绩:
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学校坚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为主,规范职业道德,贯彻依法治教,以德治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实行教师签到上班,严肃上班纪律,奖惩分明。教师人人做到教书育人,认真实践道德职业的要求,衣着整洁,言行举止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坚持政治学习,写学习笔记,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
二、加强阵地建设,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以少先队大队部为阵地,建立健全红领巾督导队,值日轮流小组,坚持“三评比”活动,公布“三评比”成绩,颁发流动红旗,使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化。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有层次地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消除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穿拖鞋、讲粗话等不良现象。人人讲普通话的习惯已养成。
坚持每周一升国旗活动。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五爱”、“五史”教育,六一儿童节举行以《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为主题歌的歌咏比好,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德育寓教于各科之中,教学质量显著。
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师,坚持抓德育工作贯穿于各科之中,提高教学质量。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经验,抓获好教学教研讨论会上轨。人人做到:备好一节公开课,上好一节公开课。在教研、说课会上人人各抒己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兴趣小组活动注重把德育渗透于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
仁和小学 2004年6月14日
第五篇:仁和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仁和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当前全国上下都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以教育担责,以关爱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在我校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学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元旦”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