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定稿]

时间:2019-05-13 17:1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定稿]》。

第一篇: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定稿]

关于印发《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的通知

日期:2011-01-30 来源:通知公告 浏览次数: 次

本局各部门:

现将《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实际,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

为规范定调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定调价成本监审工作质量,根据《省物价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苏价本〔2007〕147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局实施的定调价成本监审行为。

第二条 属于政府制定价格听证目录范围的定调价成本监审项目,由局定调价集体审议委员会进行集体审议。审议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组成人员按局有关文件执行。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目录范围外的定调价成本监审项目,由局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委员会进行集体审议。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委员会由分管成本工作的局领导,监察室主任、法制处处长、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成本分局局长、副局长组成。由分管成本工作的局领导任主任,成本分局局长为副主任。

第三条 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通过审议会议的形式进行。会议由主任主持,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委托副主任主持。会议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方可进行。

审议会议一般不得缺席或由非审议委员代会,因故不能参加的,需向主持人请假。

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和成本分局承办人列席会议。

第四条 集体审议由成本分局提出,报经局领导或分管领导批准后召集。成本分局在集体审议3日前将成本监审意见告知书(附成本核定表)、被监审单位反馈意见送各审议委员会成员。

第五条 集体审议的内容为:

1、成本监审项目及依据;

2、成本监审程序;

3、成本审核的主要内容;

4、被监审单位成本核增核减情况及理由;

5、被监审单位的意见及对其意见的处理情况和理由;

6、其他需要审议的事项。

第六条 集体审议的程序为:

1、主持人宣布审议事项及要求;

2、成本分局汇报成本监审的具体情况和被监审单位对成本监审事先告知书的意见,并提出初步建议;

3、与会人员问询、讨论并发表意见;

4、会议主持人归纳意见并作出结论。

成本分局承办人负责审议记录,并填写《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表》,汇总审议情况及结论,交由会人员签字确认。

成本监审承办人根据集体审议结论,起草成本监审报告,经成本分局局长审核,报分管局领导签发,局主要领导加签后行文,加盖成本分局公章,提交局相关业务处室。

第七条 审议会议认为监审依据、成本核算方法、程序、结论等方面需要作重大修正的,成本分局应在修正后,重新提交审议。

第八条 定期成本监审由成本分局内部集体审议。

第九条 本制度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南通市物价局成本监审实行集体审议

发布时间: 2011-03-25 10:48:32 字体:[ 大 中 小 ]

为进一步规范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成本监审工作质量和价格决策水平,实现成本监审与定调价工作的有机衔接,为价格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南通物价局对成本监审实施集体审议制度。

制度规定,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列入听证目录的定调价项目、本局价格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认定风险较高的定调价项目、成本监审机构负责人认为需提交审议委员会审议的项目及其他需要提交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委员会集体审议的项目,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小组负责审议定期监审、上级部门委托及集体审议委员会明确由审议小组审议的项目。

成本监审集体审议的内容包括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前的工作程序、成本监审项目主要技术方法与路径、无明确对应标准(参照)及情况特殊的事项、被监审单位提出的相关事项、与定调价衔接的相关事项、审议小组集体审议过程中意见不一的事项、审议委员会成员提出的相关事项、成本监审机构负责人认为需提交集体审议的其他事项。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小组。

第二篇:福建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引入-吉林物价局-吉林政府

吉林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引入

第三方审核服务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机制,规范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引入第三方审核服务行为,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的意见》(发改价格〔2016〕1329号)、《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发〔2016〕24号)、《吉林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吉财综〔2015〕340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范围内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实施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过程中引入第三方审核服务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第三方,是指根据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办法和程序确定的,向价格主管部门有偿提供成本审核服务的具有会计、审计、工程造价等相应资质和技术优势的第三方服务单位。

第四条

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引入第三方审核服务应当遵循积极稳妥、有序实施、规范运作、注重实效、公开择优的原则。

第三篇:广东省物价局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定价成本监审办法(2007)

广东省物价局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发布时间:2008-10-09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广东省物价局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培养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政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改委42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为合理制定广东省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政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改委42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广东省内各类型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成本进行调查、审核和核算价格成本的活动。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广东省内各类型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成本进行调查、审核和核算价格成本的活动。

第三条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保证公正、科学和合理性。具体核算原则是: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保证公正、科学和合理性。具体核算原则是: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二)相关性原则。凡是与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三)分类核算原则。中小学校教育培养成本应按学校性质分不同级次核算,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成本应按学校类型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第四条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以经过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财务决算报表》和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合理。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以经过同级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财务决算报表》和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合理。

学校必须按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求和规定表式核算、填报成本报表。

学校必须对所提供的原始凭证及账册、成本报表的数据真实性负责。

第二章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成本构成

第五条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费、社会保障缴款、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财务费和其他公用支出;对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退职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和设备折旧。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费、社会保障缴款、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财务费和其他公用支出;对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退职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和设备折旧。

第六条 生均培养成本是指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一个学生的年(会计)平均成本。生均培养成本是指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一个学生的年(会计)平均成本。

第七条 学生总人数,指一个自然内的全校平均学生总数。不包括学校举办的各种短期培训班(时间为半年以下)学生。学生总人数,指一个自然内的全校平均学生总数。不包括学校举办的各种短期培训班(时间为半年以下)学生。

第八条 教职工总数,指学校内从事教学、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的人员,离退休人员、外聘教师或专家,雇佣期在半年以上的临时工人等各类教职工的全年平均数。其中:业务辅助人员是指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图书管理员、实验室实验员、资料室资料员、电教室人员等;外聘教师是指在本校担任一个学期以上教学任务的非本校在职教师。短期或临聘的讲课人员不计入教职工总数。教职工总数,指学校内从事教学、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的人员,离退休人员、外聘教师或专家,雇佣期在半年以上的临时工人等各类教职工的全年平均数。其中:业务辅助人员是指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图书管理员、实验室实验员、资料室资料员、电教室人员等;外聘教师是指在本校担任一个学期以上教学任务的非本校在职教师。短期或临聘的讲课人员不计入教职工总数。

第九条 基本工资,指学校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基本工资,指学校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第十条 津贴,指学校在基本工资以外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发放的津贴,包括地区性津贴、政府特殊津贴、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及价格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等。津贴,指学校在基本工资以外按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发放的津贴,包括地区性津贴、政府特殊津贴、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及价格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等。

第十一条 奖金,指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外,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奖金。

第十二条 福利费,指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福利费,指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第十三条 社会保障缴款,指学校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障缴款,指学校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

第十四条 其他人员支出,指上述项目未包括的各种加班工资、病假两个月以上期间的人员工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及临时工工资等人员支出。

第十五条 公用支出,指学校用于购买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资料费)、招待费、财务费和其他支出。公用支出,指学校用于购买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资料费)、招待费、财务费和其他支出。

(一)办公费,指学校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的支出以及日常印刷费支出。

(二)印刷费,指学校支付的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的印刷支出。

(三)水电费,指学校支付的水费、污水处理费和电费。

(四)邮电费,指学校支付的信函、包裹、货物等邮寄费、电话费(含住宅电话补贴费)、电报费、传真、网络通信费等。

(五)交通费,指学校各类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等。

(六)差旅费,指学校按规定支付的职工出差、出国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杂费以及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

(七)会议费,指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各类会议支出。包括会议的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以及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

(八)培训费,指学校各类培训支出。

(九)招待费,指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各类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十)劳务费,指学校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

(十一)租赁费,指学校为开展教学活动所发生的房屋、宿舍、专用通讯网等的租赁费用。

(十二)物业管理费用,指学校支付给物业管理部门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的物业管理费。

(十三)维修费,指学校支出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包括各类设备维修费,单位公用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的维修费。

(十四)专用材料费,指学校为开展教学活动所购买的专用材料支出。包括教学业务耗材(教师用教材、讲义、教学用文具、纸张、墨水、粉笔等消耗用品支出)、实验实习用品(实验药品、试剂等消耗性材料)、消耗体育用品、课本资料费(实行“一费制”开支的书杂费)等。

(十五)财务费,指学校为筹集教学、基建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以前发生的相关财务费用,直接计入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成本。

(十六)其他支出,指学校用于上述项目以外的必要支出,包括工会经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保险费等支出。

第十六条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学校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学校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包括离退休费、退职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含住房公积金)、助学金、其他支出等。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固定资产,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一)房屋建筑物折旧。指历年所置房屋建筑物(包括附属设施)当年应提折旧额。

(二)设备折旧。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不包括文物和陈列品)应提折旧额。

第三章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成本项目及相关核算

第十九条 学生总人数。按年初学生总数与年末学生总数平均计算。计算公式:(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12。学生总人数。按年初学生总数与年末学生总数平均计算。计算公式:(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12。

第二十条 教职工人员费用审核。教职工人员费用根据行政人员比例、定编人员数和生师比三项指标先后顺序进行审核。

1.行政人员比例。行政管理人员控制在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15%,高于15%则按超行政管理人员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水平核减支出,低于12%不核增支出。

2.单位定编人数。在职教职工总数如果突破单位定编人数,则按编制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和福利费支出水平相应核减支出,未突破编制不核增支出。

3.生师比。学生与教学人员人数的合理比例(生师比),小学确定为21∶1,初中18∶1,高中18∶1,完全中学17∶1,职业高中为15∶1,普通中专22∶1,成人中专25∶1,技工学校22∶1.低于这一比例则按超比例教学人数、教学人员的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核减支出,高于这一比例不核增支出。

第二十一条 福利费、工会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2%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工资和福利费支出相应核减,未达到标准的要核增。其中工资总额指基本工资和津贴。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发放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的各种奖金,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据实审核。福利费、工会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2%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工资和福利费支出相应核减,未达到标准的要核增。其中工资总额指基本工资和津贴。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发放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的各种奖金,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据实审核。

第二十二条 维修费。一般性修缮费用按实际发生费用核算,大修缮费用(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20%)计入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能使用年限计提折旧。维修费。一般性修缮费用按实际发生费用核算,大修缮费用(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20%)计入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能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第二十三条 招待费。招待费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的1.5%。未超过1.5%的,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的核减支出。招待费。招待费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的1.5%。未超过1.5%的,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的核减支出。

第二十四条 其他公用支出。其他公用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5%。未超过15%的,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部分的,应按实际情况将有关费用分别计入相应的成本项目,不能明确计入相应成本项目的,作为不合理费用予以剔除。其他公用支出。其他公用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5%。未超过15%的,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部分的,应按实际情况将有关费用分别计入相应的成本项目,不能明确计入相应成本项目的,作为不合理费用予以剔除。

第二十五条 设备折旧。设备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计提折旧。按设备购置年限已经提取完折旧的设备(以入账日期为准),不再计提。设备折旧。设备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计提折旧。按设备购置年限已经提取完折旧的设备(以入账日期为准),不再计提。

第二十六条 房屋建筑物折旧。各年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其中: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房屋建筑物可按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折旧。各年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其中: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房屋建筑物可按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

第二十七条 短期培训支出。能够单独计算的短期培训收入与支出,应从学校教育总收支中剔除;短期培训支出无法计算的,按短期培训占总收入的比例扣减总支出及各项目支出。短期培训支出。能够单独计算的短期培训收入与支出,应从学校教育总收支中剔除;短期培训支出无法计算的,按短期培训占总收入的比例扣减总支出及各项目支出。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监审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监审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物价局负责解释。本办法由广东省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监审的管理办法

广东省物价局

关于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监审的管理办法(试行)

(广东省物价局2011年4月12日以粤价〔2011〕77号发布 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办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县级以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城市公共汽车营运企业客运成本实施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监审,是指本省县级以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调查、测算、审核公共汽车营运成本基础上核定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是指本省县级以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本级城市范围内城市公共汽车营运企业为完成营运任务所发生的社会平均合理成本,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票价的基本依据。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汽车营运企业,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的企业。

第三条 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监审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各项费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各项费用,应当与城市公共汽车营运活动相关。

(三)合理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各项费用应当反映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要,影响定价成本水平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社会公允水平,并适度从紧。

第四条 核定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审计(审核)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账册及营运企业提供的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成本资料为基础。

没有正式营运的,成本监审时应当以有权审批单位审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批文、批件等资料为基础,参考本省一定范围内已正式营运的其他公共汽车营运企业同类服务的实际成本,并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和意见,合理测算、核定定价成本。第二章 定价成本构成项目及相关审核标准

第五条 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由直接营运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

第六条 城市公共汽车直接营运成本,指城市公共汽车营运企业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实际发生、与营运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各种燃料、备品配件、轮胎消耗费、动力照明费用、折旧费、修理费、通行费、保险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车辆牌照检验费、线路费、车船使用税、站场维护费、事故损失费、劳务费、点钞费、IC卡交易服务费及其他直接营运费用等。

第七条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指公共汽车营运企业内设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营运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部门职工薪酬、差旅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租赁费、会议费、车辆费用、宣传费、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劳务费、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和其它管理费用等。

财务费用,指公共汽车营运企业为筹集营运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营运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以及相关手续费等。

第八条 职工薪酬,是指公共汽车营运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相关支出。

计入定价成本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费用应按下列标准核定:

(一)职工工资总额,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等。

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总额按照核定的企业职工人数和人均工资核定。

⒈职工人数:⑴有具体定员标准规定的,按照规定的定员标准确定;没有具体规定,但存在行业公认的定员标准范围的,应按照定员标准范围和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合理审定。实际职工人数超过定员标准上限的,按定员标准上限核定;实际职工人数低于定员标准下限的,据实核定。

⑵职工人数没有定员标准或原行业定员标准不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可以参考本地区或本省范围内同类可比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等综合确定。

⑶公共汽车营运企业的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核定的全部职工人数的12%,服务人员不得超过核定的全部职工人数的7%。

⒉人均工资: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不超过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该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⒊因依法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按照一定年限分摊列入管理费,分摊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

(二)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列入定价成本的职工福利费,按照不超过核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的14%据实核定。

(三)社会保险费,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费用。社会保险费的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相应职工工资水平确定,计提比例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确定。

(四)住房公积金,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当缴纳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相应职工工资水平确定,计提比例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确定。

(五)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照核定的职工工资总额及国家统一规定比例核定。

第九条 燃料费,指营运车辆运行中为满足汽油、柴油等各种燃料、润料耗用所需支付的费用。燃料购进价格明显高于同期同类产品市场平均价格的,原则上应当按照同期同类产品市场平均价格确定其进货成本。燃料费可依据有关车辆技术指标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考虑确定,但平均百公里消耗量不得超过监审前三年平均百公里消耗量。

第十条 轮胎消耗费,指营运车辆耗用的外胎、内胎、垫带、轮胎的翻新及修补费用。各地可依据有关车辆技术指标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考虑确定,但平均消耗量不得超过监审前三年平均消耗量。

第十一条 修理费,指营运车辆进行各级护养和小修所发生的工料费用、修复旧件费用和行车用机油费用,以及车辆大修费用。年修理费按不高于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的2%据实核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一)一次性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该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经修理后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

(三)经修理后该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

(四)经修理后该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租赁有效期内平均摊销。自有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并按预计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第十二条 通行费,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支付的车辆通行费用,包括过路费、过桥费、过隧道费、过渡费、年票费等,据实核定。

第十三条 事故损失费,指营运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行车事故所发生的净损失。有旅客保险收入的企业,其旅客伤亡事故损失不得计入定价成本;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造成的非常损失,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企业发生的机损、行车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等事故损失费,据实核定。

参加保险的企业,保险公司给予企业的无赔偿优待,应冲减成本。

第十四条 业务招待费是指公共汽车营运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列入管理费用,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折旧,原则上按照当次定价成本监审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规定的折旧年限的中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残值率取4%。

(一)按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资产价值确认;经营者发生合并、分立的,可按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可的评估价值确定资产成本;其他情况下资产价值均应按历史成本确定,经营者不能提供有关资产历史成本资料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认。

(二)闲置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三)新增的固定资产原值,以竣工决算报告和相关原始购置凭证为依据予以确认;未经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或未形成竣工决算报告的,由实施监审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认。

第十六条 实行特许经营的,经营期满后,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不得重复计提折旧。具体折旧年限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一)特许经营期满后资产无偿移交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最高不超过特许经营期;

(二)特许经营期满后资产有偿转让的,按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确定折旧年限。

第十七条 全部或部分通过政府补助或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其折旧原则上不应计入定价成本,但后续支出可以计入定价成本。政府允许计提折旧筹建更新改造资金的,该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可计入定价成本,但应在定价成本核定表中单独反映。

第十八条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一)无形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1.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的金额计价。

2.企业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3.企业自行开发并通过法律手段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

(二)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分摊入管理费用中:

1.土地使用权费已计入地面建筑物价值且无法分离的,随建筑物提取折旧;其他情况均按土地使用权年限平均分摊。

2.特许经营权费用原则上不得计入定价成本。如政府明文规定允许特许经营权费用计入定价成本,有特许经营年限的,按照特许经营年限分摊计入;没有特许经营年限的,按30年分摊计入。

3.专利权等其他无形资产,有明确受益期限的,按受益年限分摊;未明确受益年限的,按10年摊销。

第十九条 借款利息总额原则上按实际借款额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核定,并按照还款期计算年平均借款利息。有特许经营年限的,按照特许经营年限分摊计入。

借款总额超过投资总额的80%的,按投资总额的80%核定借款利息。

第二十条 管理费用的各明细项目,本办法已明确规定核定标准的,从其规定;其他管理费用按照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核定,但其总额占营运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监审前三年本地区或更大范围内该行业其他管理费用占营运成本的比例。

第二十一条 公共汽车营运企业的其他业务收支情况应单独核算。

其他业务与公共汽车营运业务共同使用资产、人员或统一支付费用和依托主营业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主营业务而获得政府优惠政策的,应当将其他业务收入(含广告收入)按照收入比例分摊总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净值为负值的,直接将其他业务支出冲减总成本。

第二十二条 下列支出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一)经营者非持续、非正常活动发生的费用;

(二)与公共汽车营运活动无关的费用;

(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损毁、闲置和出售的净损失;

(四)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罚息、被没收的财物;

(五)企业赞助、捐赠支出;

(六)公益广告、公益宣传费用;

(七)经营者过度购置固定资产所增加的支出(折旧、修理费、借款利息等);

(八)向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上交的利润性质的管理费用、代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缴纳的各项费用、向出资人支付的利润分成以及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

(九)与公共汽车营运活动有关,但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

(十)计提的各种准备金;

(十一)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十二)其他不合理支出。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获得的与公共汽车营运活动有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按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核算;用于补助专门项目的,直接冲减该项费用;有专项用途但不能直接冲减该项费用的,或未明确规定专项用途的,应当冲减总成本。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未列入的其他直接营运成本费用项目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规定审核;没有相关规定的,原则上据实核定,但应符合一定范围内社会公允水平。第三章 其他相关指标及核算公式

第二十五条 总营运车辆数,指企业全年用于营运业务的全部公共汽车车辆数,以企业固定资产台账中已投入营运的车辆数为准,包括经营租赁和融资租入的车辆。新购和调入的营运车辆,自投入营运之日起开始计算;报废和调出他用的营运车辆,自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之日起不再计入,并按同期使用月份加权平均计算报告期平均车辆数,计算公式为:

总营运车辆数=年初车辆数+新增车辆数×报告期使用月份数÷12-减少车辆数×(12-报告期使用月份数)÷12

第二十六条 单位人次营运成本,指企业营运车辆每次运送一位乘客消耗的费用。

单位人次营运成本=总客运营运成本÷总客运量

第二十七条 总客运量,指企业全年运送乘客的总人次,包括收费乘客和免费乘客。

(一)收费乘客的公共汽车客运量计算方式:普通乘客依据售出普通车票张数计算人次,如果难以以车票统计实际乘客人数的,可以收入除以票价计算人次;无人售票和可用IC卡付费的营运车辆,以实际金额折算乘客人次;月(季、年)票乘客人次等于月(季、年)票张数乘以每张月(季、年)票月(季、年)乘车次数。每张月(季、年)票乘车次数由近期客流调查资料确定。无客流调查资料的城市月票乘车次数按每张每月90人次计算。

(二)免费乘客的公共汽车客运量按实际计算,无法确定实际免费乘车人数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抽样确定。

第二十八条 客运周转量,指乘客乘坐里程的总和,计算公式为:

客运周转量=客运量×平均运距

其中:平均运距,指乘客每次乘车的平均距离,按调查期客流调查资料确定。

第二十九条 百公里营运成本,指企业营运车辆每行驶百公里所发生的平均费用。

百公里营运成本=总客运营运成本÷总营运里程(百公里)。

其中:总营运里程,指营运车辆为营运而出车行驶的全部里程,包括载客里程和空驶里程。

第三十条 单位人公里营运成本,指企业营运车辆每行驶单位公里运送一位乘客发生的平均费用。

单位人公里营运成本=总客运营运成本÷客运周转量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2.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定价成本监审表),此略

第五篇:广东省物价局关于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监审的办法

广东省物价局关于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监审的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制定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办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定价成本监审一般技术规范(试行)》等法律、规章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实施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是指经营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省、市、县(市、区)电视台、网络中心、网络公司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基本收视维护业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基本收视维护单位定价成本以每主终端?元/月表示。

当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只有一个经营者的,应当在调查、核实该经营者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成本监审相关规定进行审核、调整并核定定价成本。

第四条 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审核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合理性原则。影响定价成本各项费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社会公允水平。

(三)相关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须为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过程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费用。

第五条 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没有正式营业的,应当以有权审批单位审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批文、批件为基础。

经营者成本是指根据经营者财务会计报告确认的成本、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核算得到的实际成本。经营者成本不得直接作为定价成本。

第二章 定价成本构成项目及相关审核标准

第六条 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由合理的干线传输网成本和用户网成本组成。干线传输网成本是指区域范围内的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把接收的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下一级干线传输网或用户网所发生的合理支出,由本级干线传输网经营成本、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及应分摊的上一级干线传输网成本组成。用户网成本是指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把本级接收和政策规定可制作的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各终端用户所发生的合理支出,由用户网经营成本、应分摊的期间费用构成。

第七条 干线传输网经营成本是指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发生的与数字电视传输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支出。包括数字同步系统及网络传输系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管道网络及设备维护维修费、施工费、管道及网络租赁费、信号传输费、传输部门职工薪酬、传输部门管理费、中央台解密费及其它费用等。

用户网经营成本是指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发生的与数字电视信号传送到终端用户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管道网络及设备维护维修费、材料销售成本、节目制作费用、节目传输费、管道及网络租赁费、制作和传输部门职工薪酬、制作和传输部门管理费、中央台解密费、机顶盒摊销成本及其它费用等。

台网没有分离或者财务管理没有实行分环节核算的,可按实际情况进行成本费用的合理归集,在核算定价成本时,应进行合理的分环节核算。

第八条 期间费用是指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为组织和管理有线数字电视制作和传输所发生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指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发生的与制作、传输有线数字电视过程间接相关的费用及专设的营业机构、售后服务机构的各项相关费用。包括营业销售及售后服务机构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运杂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营业费用等。

管理费用指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有线数字电视制作和传输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薪酬、社会保障费、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业务招待费、办公费、水电费、租赁费、会议费、差旅费、董事会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及其他管理费用等。

财务费用指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者为筹集有线数字电视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第九条 经营成本中的管道、网络及设备维护维修费指干线传输网及用户网网络和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材料费用及紧急抢修费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维修,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一)一次性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该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经过修理后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

(三)经过修理后该项固定资产生产能力提高(如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

(四)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租赁有效期内平均摊销。自有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按预计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计入定价成本中的管道、网络和设备维护维修费分别按干线传输网及用户网据实核定。

第十条 经营成本中的施工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资本化。计入定价成本中的施工费分别按干线传输网及用户网据实核定。

第十一条 管道及网络租赁费指租用其他单位的网络线路或管道铺设网络线路所发生的直接支出。分别按干线传输网和用户网据实核定。

第十二条 信号、节目传输费指传送基本频道信号、节目所发生的费用,分别按干线传输网和用户网据实核定。

第十三条 货币性职工薪酬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种报酬及按规定支付或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政府有关规定应当由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薪酬等费用。

第十四条 审核职工人数时,按有权批准的政府部门批复的定员标准核定,实际职工人数超过定员标准的,按定员标准上限核定,实际职工人数低于定员标准的,按定员标准下限核定;没有下达定员标准的,按企业近三年年末在岗职工人数的平均数核定。

第十五条 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平均工资(指以货币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种报酬)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超过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6倍。

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总额按核定的职工人数和职工平均工资核定。

第十六条 计入定价成本的福利费在核定后的职工工资总额的14%内据实核定。

计入定价成本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障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的计提基数按计入定价成本的工资总额或职工平均工资确定;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比例按国家统一规定确定,社会保障费和住房公积金的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确定,超过规定计提比例的不得计入定价成本。应在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费用,不得在相关费用项目中重复列支。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按不少于5年分摊列入管理费。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类资产价值的确定应当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按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各类资产价值确认;经营者发生合并、分立等改组活动的,可按经有关政府部门认可的评估价值确定资产价值;其他情况下资产价值应按历史成本确定。新增的固定资产原值,以竣工决算报告和相关原始购置凭证为准,未经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或未形成竣工决算报告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认。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原则上按照监审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成本监审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的中值核定。残值率按4%计算。

第十九条 全部或部分由政府补助或社会无偿投入或以收取初装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其折旧原则上不计入定价成本,但后续支出可以计入定价成本。如政府允许计提折旧筹集更新改造资金的,该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计入定价成本,但应当在定价成本核定表中单独反映。

第二十条 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得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能补提折旧。

第二十一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期限内分摊计入费用中。其中,土地使用权费如果已计入地面建筑物价值且无法分离的,随建筑物提取折旧;其他均按照土地使用权年限分摊。专利权等其他无形资产,有明确受益期限的按受益年限分摊,未明确受益年限的按10年摊销。商誉不得进行摊销。

第二十二条 业务招待费在以下限额内据实计算计入管理费用: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不含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5‰;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含1500万元)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不足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2‰;超过1亿元(含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1‰。

第二十三条 贷款利息总额原则上根据实际贷款总额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核定。贷款总额超过投资总额70%的,按投资总额的70%核定贷款利息。

第二十四条 列入管理费用的各明细项目,本办法已明确规定核定指标的,按核定指标确定直接计入定价成本,其余应列入管理费用的其他项目总额占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指总成本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的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监审前三年本地区或更大范围内该行业平均管理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同上口径)。

第二十五条 列入营业费用的各明细项目,本办法已明确规定核定指标的,按核定指标确定直接计入定价成本,其余应列入营业费用的其他项目总额占营业成本(营业成本指总成本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的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监审前三年本地区或更大范围内该行业平均营业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同上口径)。

第二十六条 下列支出不得计入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

(一)经营者非持续、非正常经营活动发生的费用;

(二)与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传输活动无关的费用;

(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

(四)各种滞纳金、违约金、罚款;

(五)公益性捐赠、公益广告、公益宣传的费用;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经营者过度购置或未经财政部门批准购置的固定资产所增加的支出(折旧、修理费、借款利息等);

(八)向上级公司(台、中心)或管理部门上交的利润性质的管理费用、代上级公司(台、中心)或管理部门缴纳的各项费用、向出资人支付的利润分成及对附属单位的补贴支出等;

(九)计提的各种准备金;

(十)与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活动有关、但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支出。

第二十七条 经营者获得的与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业务传输活动有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助专门项目的,直接冲减该项费用;未明确规定专项用途的,应当冲减总成本。

第二十八条 经营者同时经营付费电视、数据等业务,在核算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业务成本时,应当选择合理的分摊方法(如按从业人员数量比例、资产比例、收入比例等),分别核算基本收视业务、付费收视业务、数据等业务应分摊的共同费用。

第二十九条 依托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经营广告、数据、付费电视等其他业务,或者因从事主营业务活动而获得政府优惠政策的,经营者的其他业务收支情况应单独核算,存在与主营业务共同使用人员、资产及资金等的,应当按照收入成本配比原则合理分摊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或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净值的一定比例(如按从业人员数量比例、资产比例、收入比例等)冲减总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净额为负数的,直接以其他业务支出冲减总成本。

第三十条 计算干线传输网基本收视维护定价成本时,应当按本干线传输网内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业务总在册主终端数,在下一级的干线传输网中分摊;计算用户网基本收视维护单位定价成本,应当按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业务总在册主终端数计算。

第三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未列入的项目或未作具体规定的项目,应当按照符合一定范围内社会公允水平并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确定核算方法和标准。

第三十二条 机顶盒政策如有变化,用户网经营成本构成,依据价格政策作相应调整。

第三十三条 实行事业会计制度的经营者,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依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项目归并后重新核算,尤其是固定资产应按照本办法要求重新核算,各成本项目应按各种收入的比例进行配比核算。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

下载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扬州市物价局定调价成本监审集体审议制度[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