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时间:2019-05-13 17:1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第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文号】发改价格规〔2017〕371号 【发布日期】2017-02-28 【生效日期】2017-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价格规〔2017〕3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各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精神,加强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提高政府价格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我们制定了《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2月28日

附件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

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合理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

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 号)以及《中央定价目录》(国家

发展改革委令第 29 号)、《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

改革委令第 42 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对中央管理企业

全资及控股铁路上开行的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实施定价成本监

审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铁路普通旅客列车,指使用铁路机车牵引、运用动

车组以外其他车型运送旅客的列车。第三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应当遵循以下

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

(二)相关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与普通旅客列车

运输生产经营活动相关。

(三)合理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反映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要,影响定价成本水平的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者社会公允水平。

第四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应当以监审时前三年经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部门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凭证、账簿以及铁路运输企业合法、真实、完整的其他财务会计、统计等相关资料为基础。

第五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求,提供

财务会计、统计等定价成本监审相关资料和报表,并对所提供资料

和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票价监管需要完善运输成本核算制度,逐步实现按照列车速度等级完整准确记录

和合理归集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成本。

第二章 定价成本构成

第六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项目包括主营业务

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第七条 主营业务成本,指铁路运输企业在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燃料动力费、运行作业费以及其他生产费。

(一)职工薪酬,指铁路运输企业为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人员以及运输生产单位管理、服务人员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

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二)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对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相关的线路、房屋建筑物、机车车辆、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其原值和规定折旧办法计提的费用。

(三)固定资产修理费,指为恢复和改进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

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性能进行各种检修、临修、小修、中修、大修

等修理的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指铁路运输企业在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过程中耗用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煤炭、水的费用。

(五)运行作业费,指铁路运输企业在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

过程中为旅客提供车站和列车清洁、供暖、供水、备品清洗等服务的费用以及机车整备运行、救援列车运用养护等费用。

(六)其他生产费,指除以上成本因素外,与普通旅客列车运

输生产相关的调度所费用、行车公寓费用、运输生产人员劳动保护费和制服补贴、标准计量费、化验检验费、通信费、安全生产费以及跨线运输时接受其他铁路企业服务的付费支出等费用。

第八条 管理费用,指铁路运输企业为组织和管理铁路普通旅

客列车运输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铁路运输企业管理部门人员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办公房屋和设施设备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摊销费,按规定缴纳的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

税金,企业管理部门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防疫经费、环境监测费、研究与开发费、咨询费、审计费、绿化费等。

第九条 财务费用,指铁路运输企业为筹集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所需资金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支付相关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第十条 销售费用,指铁路运输企业在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

市场营销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铁路运输企业营销机构职工

薪酬、办公费、差旅费等。

第十一条 下列费用项目不得计入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

(一)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

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

(二)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等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无关的费用(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相关,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政府补助、政策优惠、社会无偿捐赠等冲减的费用;

(四)滞纳金、违约金、罚款;

(五)捐赠、公益广告、公益宣传费用、管理部门人员制服补

贴费用;

(六)特许经营权费用;

(七)同一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单位相互提供服务、资金往来等

发生的付费支出;

(八)中央管理企业对其全资及控股铁路运输企业的补助支

出;

(九)其他不应计入定价成本的支出。

第三章 定价成本核定

第十二条 计入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

总额,应当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铁路运输企业工资管理政策核定。

职工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

育保险费等分别依据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总额和国家有关规

定核定。

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原则上据

实核定,但最高分别不得超过计入定价成本的职工工资总额的 14%、12%、2.5%和 2%。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核定。第十三条 计入定价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照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定价折旧率分类核定。

(一)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指经履行规定审批、决策手续建

设购置的铁路线路、房屋建筑物、机车车辆、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等与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

以下固定资产不得列入可计提折旧的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

相关固定资产范围:未投入实际使用的固定资产;已计提完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政府、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未履行规定审批、决策手续建设购置的固定资产。

(二)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原则上按照建设购置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核定。进行清产核资过程中盘盈固定资产原值按照经财政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价值确定。

以下情形不得计入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进行过清产核

资但未经财政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盘盈固定资产价值;不能提供有效证明的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的评估增值部分。

(三)定价折旧率原则上根据可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定价折旧年

限和残值率,采取年限平均法确定。定价折旧年限参照经财政部批

准的年限确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按 3%—5%确定。各类固定资产定价折旧年限具体见附表。

第十四条 固定资产修理费、燃料动力费、运行作业费、其他

生产费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原则上据实核定。其中,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广告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物业管理费等非生产性质的费用,按照剔除不合理因素后的监审时前三年最低年份水平确定。

第十五条 无形资产摊销费原则上按照经审查批准或者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中确定的无形资产原值、规定的摊销年限,采用直线摊销法核定。评估增值部分不计入无形资产原值。摊销年限有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者约定;没有规定或者约定的,计算机软件按五年摊销,其他按十年摊销。

第十六条 利息支出原则上根据实际贷款总额和贷款利率据实核定。

贷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浮动上限。

第十七条 除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非生产性质费用以外,计

入定价成本的其他各项费用支出以及相关运营数据,按照监审时前三年平均值核定。

对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费用增长幅度高于历史

平均增长幅度的,应当参照历史变动趋势合理调减。

第四章 定价成本归集和分摊

第十八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按照专项成本和

分摊的共用成本分别归集。

专项成本指专项归属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生产的费用支出。

分摊的共用成本指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与动车组列车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共用线路、设备设施、运行作业等,经合理分摊归

属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的费用支出。第十九条 共用成本按照以下方法分摊计入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

(一)线路运行相关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动车组列车、货物列车、行包专列走行公里进行分摊。

(二)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共用车站作业以及站内运行相关费用,按照车站从事旅客、货物、行包运输的含劳务派遣用工在内的直接生产人员比例进行分摊;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与动车组列车运输共用车站作业以及站内运行相关费用按照列车发到旅

客人数比例进行分摊。

(三)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相关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动车组列车、货物列车、行包专列走行公里比例进行分摊。

(四)机车整备及运行相关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货物列车、行包专列牵引机车走行公里比例进行分摊。

(五)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动车组列

车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周转量比例进行分摊。

(六)财务费用中的交付使用资产贷款利息、其他长期借款利

息、铁路债券利息按照所涉及资产的原值比例分摊到线路、车站、信号设备、通信设备、供水供电设备、机车等资产;普通旅客列车运输与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共用资产的交付使用资产贷款利息、其

他长期借款利息、铁路债券利息,按照本条第(一)至

(五)项对相关资产运行费用的规定进行分摊。其他财务费用按照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动车组列车运输、货物运输、行包运输周转量比例进行分

摊。

(七)其他共用成本按照相关运输周转量比例等指标进行分

摊。

(八)普通旅客列车加挂行李车、邮政车的,相关费用按照客车、行李车、邮政车编组比例进行分摊。

第二十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总成本按照依上述规

定核定的专项成本和经分摊的共用成本之和确定。

其他业务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共用资产、人员或者统一支付费用的,应当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净值一定比例冲减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总成本,该比例原则上按照不低于 50%确定;其他业务收入净

值为负值时,将其他业务支出直接冲减总成本。

与普通旅客列车运输相关的营业外收入直接冲减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总成本。

第二十一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单位定价成本按照核定的定价总成本除以经折算的标准席别总运输周转量计算确定。

上述核定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单位定价成本的标准席别为硬座。

硬座席别运输周转量按照其运送旅客人数与运输距离的乘积确定。软座、硬卧、软卧等其他席别运输周转量分别按照其客车定员与硬

座定员比例折算成标准席别运输周转量。经折算的标准席别总运输周转量按照硬座席别运输周转量与其他席别分别折算的标准席别运输周转量之和确定。

第二十二条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归集主体为中央管理企业总公司,成本归集和分摊应当在全面调查、测算、审核中央管理企业总公司及其一级子公司普通旅客列车运输成本基础上进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可以

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纳入地方定价目录的铁路旅客运输价格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 2017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 5 年。

附表

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固定资产分类定价折旧年限表

固定资产类别 定价折旧年限 1.机车车辆

其中:客车、机车、大养设备 25 其他 20 2.线路

其中:路基 100 道口 45

既有线桥梁 65 其他桥涵建筑物 45 既有线隧道 80 既有线涵渠 55 防护林 45 线路隔离网 20 3.信号设备

电气集中设备 15 其他信号设备 10 4.房屋

固定资产类别 定价折旧年限

其中:一般房屋 50 受腐蚀生产用房 20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 10 简易房 8 5.建筑物

其中:雨棚、站台、围墙、烟囱、储水池、化粪池 50 其他建筑物 20 6.机械动力设备 10 7.运输起动设备 8 8.传导设备 20 9.电气化供电设备 其中:接触网、主变压器 20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开关设备、交流盘、直流盘、10 电容补偿装置

其他电气化供电设备 8 10.仪器仪表 8 11.工具及器具 5 12.通信设备

其中:通信铁塔 50 通信线路 20

通信电源、其他通信设备 8 电子设备 5

13.信息技术设备 5

14.高价互换配件 4—10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范文)

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发改价格规〔2016〕214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天然气管道运输成本监管,规范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天然气管道(以下简称管道),是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输气管道,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短途输气管道、油气田内部的矿场集输管道、海底管道和城镇燃气配气管网。

第四条 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应当遵循合法性、相关性和合理性原则。

第六条 核定管道运输定价成本,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手续齐备的会计凭证、账簿,以及管道运输企业提供的真实、完整、有效的其他成本相关资料为基础。

第七条 管道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独立的输气业务成本核算制度,完整准确记录输气业务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收入。

第二章 定价成本构成与归集

第八条 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由折旧及摊销费、运行维护费构成。

第九条 折旧及摊销费指与管道运输服务相关的固定资产原值、无形资产原值按照规定的折旧和摊销年限计提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折旧及摊销费。

第十条 运行维护费指维持管道正常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输气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一)直接输气成本,包括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修理费、职工薪酬、输气损耗,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1.材料费,指维持管道正常运行所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以及其他直接材料的费用。

2.燃料动力费,指维持管道正常运行所耗用的水、电、油、气、煤等费用。

3.修理费,指维持管道正常运行所进行的修理和维护活动发生的费用。

4.职工薪酬,指为获得生产人员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以及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为职工缴纳的补充医疗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5.输气损耗,指在管道运输过程中因天然气损耗折算的费用。

6.其他相关费用,指除以上成本因素外管道运输企业提供正常输气服务发生的其他有关费用,以及按照法律法规必须缴纳或提取的合理费用,包括安全生产费用、青苗补偿费、水土保持费等。

(二)管理费用,指管道运输企业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输气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职工薪酬、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出国经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不含折旧及摊销费。

(三)销售费用,指管道运输企业在销售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人员职工薪酬、资料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租赁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不含折旧及摊销费。

第十一条 下列费用不得计入定价成本:

(一)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

(二)与管道运输企业输气业务无关的费用或虽与输气业务有关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政府补助、政策优惠、社会无偿捐赠等冲减的费用;

(三)滞纳金、违约金、罚款;

(四)捐赠、公益广告、公益宣传费用;

(五)除不可抗力外的固定资产盘亏、毁损、闲置和出售的净损失;

(六)特许经营权费用;

(七)向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上交的利润性质的管理费用、代上级公司或管理部门缴纳的各项费用、向出资人支付的利润分成以及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等;

(八)其他不合理支出。

第十二条 管道与储气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共用设备设施的,应根据气量、固定资产原值等合理分摊共用成本。

第三章 定价成本核定

第十三条 计入定价成本的折旧费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上一固定资产原值、规定的折旧年限,采用年限平均法核定。

(一)固定资产根据经有权限的行业投资主管部门认定的符合规划的线路、输气设备以及其他与输气业务相关的资产核定。以下固定资产不纳入核定范围:未经有权限的行业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建设的管道资产;政府无偿投入、政府补助和社会无偿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储气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资产;从管道运输企业分离出去的辅业、多种经营等资产。

(二)固定资产原值原则上按照历史成本核定,按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财政或国有资产部门认定的各类固定资产价值确认。以下情况不计入固定资产原值:未投入实际使用的;不能提供固定资产价值有效证明的;无偿接收的;评估增值的部分。

(三)折旧年限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确定,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具体见附表。管道固定资产残值率按 0%核定,其他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按5%核定。已计提完折旧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费用。

第十四条 计入定价成本的摊销费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上一无形资产原值、规定的摊销年限,采用直线摊销法核定。评估增值部分不计入无形资产原值。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有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从其规定或约定;没有规定或约定的,计算机软件按5年摊销,其他按30年摊销。

第十五条 运行维护费各构成项目核定方法如下:

(一)材料费、燃料动力费按照管道运输企业上一实际水平,剔除不合理因素并适当参考近3年变化核定。

(二)修理费按照管道运输企业上一实际水平,剔除不合理因素并适当参考近3 年变化核定,最高不超过管道固定资产原值的2.5%。

(三)输气损耗按照管道运输企业上一实际损耗气量乘以购气价格核定。实际损耗气量最高不超过输气量的 0.2%。

(四)职工薪酬的核定。中央国有管道运输企业的工资总额参照上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办法核定;地方国有管道运输企业的工资总额参照上一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办法核定。未达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工资总额的,据实核定。其他管道运输企业的工资水平参考国有管道运输企业水平合理核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分别按计入定价成本的工资总额和管道运输企业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为依据核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按照规定的标准核定。

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最高不得超过计入定价成本的工资总额的 14%、2.5%,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按照规定的基数和计提比例确定。国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按照管道运输企业上一实际水平,剔除不合理因素并适当参考近3年变化核定。其中,核定的各差旅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出国经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原则上不超过前一。

第十七条 其他相关费用按照管道运输企业上一实际水平,剔除不合理因素并适当参考近3年变化核定,应符合行业公允水平。

第十八条 管道运输企业输气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共用成本,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原值、收入等进行合理分摊。

第十九条 管道运输企业的单位定价成本按核定的上一成本总额除以总周转量计算确定。其中总周转量为企业拥有的所有天然气管道周转量之和,单条管道周转量按该管道实际运输气量乘以平均运输距离计算确定。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办法开展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短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工作,或参照本办法,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短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 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国家发改委

2016年10月9日

附件:

第三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5]10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计委)、物价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特制定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附件: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二○○五年六月八日

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决策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成本监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价格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进行调查、审核和核算价格成本的活动。

第三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应保证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核算原则是:

1、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2、相关性原则。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教育成本。

3、分类核算原则。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按学校性质分类核算,并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分类进行核算。

第四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核算,必须以经过同级财政 部门审核批准的《财务决算报表》和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帐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合理。

第二章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构成

第五条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支出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招待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其它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设备折旧。第六条 生均培养成本指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标准学生的平均成本。

第七条 学生总人数,指一个自然内的全校平均学生总数。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专科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预科生、成人脱产班学生、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生、来华留学生、函授、网络教育生等各类学生。不包括学校举办的面向社会的各种形式短期培训班(时间为半年以下)学生。其中:

(1)在校本科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不作为第二学士学位生,以免重复计算。(2)未在本条类别中列明的学生,均计入“其他学生”,包括中等专业教育生等。

第八条 教职工总数,指高等学校内从事教学、科研、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的人员,离退休人员,外聘教师或专家,雇用期限在半年以上的临时工人等各类教职工的全年平均数。其中:业务辅助人员是指为教学服务的人员,包括图书馆管理员、资料室资料员、电化教育馆人员,实验室实验员以及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绘图、摄影、仪器修理、模型制作专业技术人员等;外聘专家或教师指在本校担任一个学期以上教学任务的非本校在职教师。短期或临时聘请的讲课人员不计入教职工总数。

第九条 基本工资,指高等学校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第十条 津贴,指高等学校在基本工资之外按国家规定发放的津贴,包括地区性津贴、政府特殊津贴、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及价格补贴、冬季取暖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等。

第十一条 奖金,指高等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各类奖金。

第十二条 社会保障缴费,指高等学校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第十三条 其它人员支出,指上述项目未包括的各种加班工资、病假两个月以上期间的人员工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及临时工工资等人员支出。

第十四条 公用支出,指高等学校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招待费和其他公用支出。

1、办公费,指高等学校用于日常行政管理的费用,包括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为进行科学实验购置的工(器)具等低值易耗品、化学试剂、材料费用等。

2、水电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的水费、电费、污水处理等费用。

3、取暖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的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等。

4、邮电费,指高校支付的信函、包裹、货物等邮寄费、电话费(含住宅电话补贴费)、电报费、传真、网络通信费等。

5、交通费,指高等学校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养路费、安全奖励等。

6、差旅费,指高等学校职工出差、出国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杂费以及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

7、会议费,指高等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各类会议支出。包括会议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文件资料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

8、培训费,包括高等学校按规定开支的培训支出。

9、福利费,指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10、劳务费,指高等学校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劳务费用。

11、租赁费,指高等学校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的费用等。

12、物业管理费,指高等学校开支的办公用房的物业管理费。

13、维修费,指高等学校用于恢复固定资产使用价值、保持正常工作而支出的日常修理和维护费用,包括各类设备维修费,单位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修费,以及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费用(不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的维修费)。

14、招待费,指高等学校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等。

15、其他公用支出,指高等学校用于上述第1至14项以外的必要日常公用支出。包括诉讼费、会员费、工会经费、其他杂费等。

第十五条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高等学校支出的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助学金等。其中离退休费包括离休费和退休费。

第十六条 助学金,指高等学校按国家规定对各类在校学生发放的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贴息、勤工助学金、困难补助、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以及按照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其中:专项奖学金是指学校出资设立的专门用于资助特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支出,不包括以单位或个人捐赠、赞助形式设立的专项奖学金。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工具、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折旧。

(一)房屋建筑物折旧。指历年所置房屋建筑物(包括附属设施)当年应提折旧额。

(二)设备折旧。指除房屋建筑物外的其它固定资产(不包括文物和陈列品)应提折旧额。

第三章 高校教育培养成本项目及相关核算

第十九条 学生总人数。按年初学生总数与年末学生总数平均计算。计算公式为:(年初学生数*8+年末学生数*4)/12 第二十条 标准学生数。各类学生折算为标准学生的权数为:本科、专科、第二学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成人脱产班学生、预科生、进修生为1,博士生为2,硕士生为1.5,来华留学生为3,函授、网络教育生为0.1,夜大等其他学生均为0.3。

第二十一条 教职工人数。教职工人数根据行政人员比例、定编人数和生师比三项指标先后顺序进行审核,不重复进行。

1、行政人员比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原则上控制在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12—15%(校部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可按全校事业编制教职工人数的6—10%掌握),高于15%则按超比例行政管理人员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核减支出,低于12%不核增支出。

2、单位定编人数。在职教职工总数如果突破单位定编人数,则按超编数、在职教职工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支出水平相应核减支出,未突破编制不核增支出。

3、生师比。标准学生与教学人员人数的合理比例(生师比),综合、民族、师范、工科、农、林、语文、财经、政法等院校确定为18:1,医学院校16:1,体育及艺术院校11:1,低于这一比例则按超比例教学人员数、教学人员的人均工资及福利费水平核减支出,高于这一比例不核增支出。生师比=标准学生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

第二十二条 福利费、工会经费分别按工资总额的3%、2%计提,不符合规定的工资和福利费支出要相应核减,未达到标准的要核增。其中工资总额主要指基本工资和津贴。学校在基本工资、津贴之外发放的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组成范围内的各种奖金,在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据实审核。

第二十三条 维修费。一般性修缮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核算,大修缮费用(超过该固定资产原值的20%)计入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年限分摊计提折旧。

第二十四条 招待费。招待费审核标准,地方管理高校为“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2%”,中央(部门)管理的高校为“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超出的要进行核减,未突破的不核增。

第二十五条 其它公用支出。其它公用支出总额不能超过当年公用支出总额(扣除招待费和维修费)的15%。未超过15%的,按实际发生额核填;超过15%的,应按实际情况将有关费用分别计入相应的成本项目,不能明确计入相应成本项目的,作为不合理费用予以剔除。

第二十六条 离退休人员费用,只计算由学校负担的部分,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中的离退休人员拨款和离退休人员公费医疗经费拨款,差额为负数的(即拨款额大于支出额的),本项目计为0。第二十七条 一次性进入住房补贴项目的费用,数额巨大的,要采取按学校教职工平均工作年数(即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之间的年数)的方法进行分摊(一般可按30年进行分摊),各调查的购房补贴按分摊额计入“住房补贴”中。第二十八条 设备折旧。设备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它设备均按10年折旧)计提折旧。按设备购置年限已经提取完折旧的设备,不再计提。

第二十九条 房屋建筑物折旧。各年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其中: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房屋建筑物可按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

第三十条 科研费用。按科研费用的30%计入成本。如能分别计入具体成本项目,则在该项目中直接核减;否则,按科研费用占学校教育总支出比例的70%相应核减教育培养成本各项目支出。

第三十一条 短期培训支出。能够单独计算的短期培训收入与支出,应从学校教育总收支中剔除;短期培训支出无法计算的,按短期培训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扣减总支出及各项目支出。

第四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范文

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提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城市供水经营者实施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经营者,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县、镇的供水企业。

第四条 城市供水定价成本审核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合理性原则。影响定价成本各项费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当符合行业

标准或社会公允水平。

(三)相关性原则。计入供水定价成本的费用,需为供水生产经营过程直接相关

或间接相关的费用。

(四)权责发生制原则。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得计入

本期成本。

第五条城市供水定价成本,应当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账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没有正式营业的,应当以有权审批单位审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

报告和相关批文、批件为基础。

第二章 构成项目及相关审核标准

第六条 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由合理的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构成。

第七条 制水成本是指城市供水企业通过一定的工程设施,将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必要的汲取、净化、消毒处理,使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合理费用。包括原水费、水资源费、原材料费、动力费、制水部门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外购成品水费(馈水费)和制造费用。

第八条 输配成本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为组织和管理输送净水到用户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输配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动力费用、输配环节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辅配费用。

第九条 期间费用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

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指供水经营者在供水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以及专设销售机构(供水所)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及福利、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办公费、代收手续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供水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障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业务招待费、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租赁费、会议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及其他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指供水经营者为筹集城市供水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等。

第十条 原水费指从外部购入原水的费用。购入原水的费用按购入原水的数量和原水价格计算据实计入定价成本(含原水预处理成本)。

第十一条 水资源费指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所支付的水资源有偿使用费。按企业实际取水量与当地水资源有偿使用费用标准计算据实计入定价成本。

第十二条 原材料费指直接用于制水过程中的各种药剂费用。包括消毒药剂和混凝药剂费用。计入定价成本的原材料费用按城市供水企业的实际发生数据实核

定。

第十三条 动力费指直接用于原水输送、水厂生产及成品水输配所需动力的费用。包括基本电费和电度电费及其他动力费。

基本电费指按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量定期定量收取的费用。

电度电费指按实际消耗的抄表动力电量和单位电价计算收取的电费。

计入定价成本的动力费用分环节按城市供水企业的实际发生数据实核定。原水输送和水厂生产所需的用电费用计入制水成本,成品水输配所需的用电费用计入输

配成本。

第十四条 人员工资指企业按定员标准和规定向职工发放的工资、资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各种货币报酬。人员工资不得计入本项指标外的其他费用项目。

企业定员标准原则上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和《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核定。实际人员数量超过定员标准上限的,按定员标准上限核定;实际人员数量低于定员标准下限的,按定员标准的下限核定。销售人员数量还应当根据抄表到户比例及用户结构等情况合理核定。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按照一定范围内供水行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实际利用的生产能力确定企业定员标准。

人均工资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能超过当地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当地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按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确定,最高不得超过当地社会平均职工工资的1.2倍。

计入定价成本的人员工资总额按照核定的企业人员数量和人均工资核定。

第十五条 外购成品水费(馈水费)指从外部购入可直接供应用户的成品水费用。

按实际发生数直接计入制水成本。

第十六条 制造费用指城市供水企业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办公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质检测监测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原值按照不同情况分别确认。按规定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财政或国有资产部门认定的各类固定资产价值确认;新增的固定资产原值,以竣工决算报告和相关原始购置凭证为准。未经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或未形成竣工决算报告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合理确认。评估增值的固定资产价值按评估前的原值计算;经营者不能提供固定资产评估前价值有效证明的,由价格主管部门合理认定该固定资产原值。

第十八条 闲置超过9个月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得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能补提折旧。

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原则上按照监审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财务制度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的中值核算,残值率统一按5%计算。重要固定资产实际可使用年限超过财务制度规定的分类折旧年限上限10年以上的,价格主管部门可按照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行业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

第二十条 因过度超前建设而增加的投资成本不能全部由当前消费者承担。本期供水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按本期固定资产折旧总额乘以本期生产能力利用率确定。本期生产能力利用率=本期实际日综合生产能力÷设计日综合生产能力×100%+合理超前建设率。合理超前建设率暂按20%确定。

第二十一条 修理费指为维持城市供水正常生产运行需要发生的大修理费和日常维护费用。其中,大修理费用采用预提方式的,年预提额一般不得超过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4%,且实际大修理支出不再重复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大修理费用采用待摊方式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正常的大修理周期。日常修理费用据实核定。大修理费用和日常修理费用合计一般不得超过核定的固定资产原值(扣除与当期供水无关的过度超前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的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一)一次性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该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

(三)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在租赁有效期内平均摊销。自有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

第二十二条 水质检测费指为保证供水质量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所发生的费用,据实核定。

第二十三条 其他制造费用指制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间接费用,在不超过制造费用10%的限额内据实核定。

第二十四条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计入定价成本的工资总额的14%、2%和1.5%核定。社会保障费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相应工资水平确定,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确定。医疗保险费用已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不得在社会保障费中重复计算;其他应由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费用,也不得在相关费用项目中重复计算。

第二十五条 业务招待费在以下限额内据实计算计入管理费用: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 5‰;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不超过该部分的3‰。

第二十六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摊计入费用中。其中,土地使用权费用(包括土地征用费、拆迁费、补偿费等)如果已计入地面建筑物价格且无法分离的,随建筑物提取折旧;其他情况下,均按土地使用年限分摊。其他无形资产,有明确受益期限的按受益年限分摊,未明确受益年限的均按10年摊销。长期待摊销费用中的开办费按5年摊销,其它长期待摊费用按

受益期限摊销。

若存在过度超前建设,应在有效使用期限内按照生产能力利用率核定本期供水应

分摊的无形资产。

第二十七条 贷款利息总额原则上根据实际贷款额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核定,并按照还贷期计算年平均贷款利息。贷款总额超过投资总额70%的,按投资额的70%核定贷款利息。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未具体规定审核标准的其他费用项目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审核,原则上据实核定,但应符合一定范围内社会公允的平均水平。

第二十九条 下列费用支出不得计入城市供水定价成本:

(一)经营者非持续、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合理费用;

(二)与城市供水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费用以及虽与供水生产经营活动有关、但

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

(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闲置和出售的净损失;

(四)滞纳金、违约金、罚款和公益性捐赠;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

(五)对外投资等支出。

(六)超出管理费用列支范围而以“管理费”名义列支的各种费用,包括向行政主管部门上交的费用、向出资人支付的利润分成等;

(七)明显超出供水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要的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不合理支出。

第三十一条 其他业务收支情况应单独核算。不能单独核算的,应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净额(指其他业务收入扣除直接费用后的余额)的不低于50%的比例冲减供水总成本;不能单独核算且其他业务收入净额为负数的,应按照直接从事其他业务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核减供水总成本。

第三章 其他相关指标及核算公式

第三十二条 供水量指水厂在一定生产经营时间内实际供出的水量。水厂自用水

量不包括在内。

水厂自用水量:指水厂在一定生产经营时间内生产所需的工艺用水量。自用水率

按不高于4%据实核定。

供水量=取水量*(1-自用水率)

第三十三条 有效供水量指按合理产销差率核定的扣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定不

收费水量后的应收费水量。

有效供水量=供水量*(1-产销差率)-不收费水量

不收费水量指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减免或不收费的水量。

产销差率指城市供水企业供水量和应收费水量的差额与供水量之比。原则上年供水量2亿立方米以内的不高于18%;年供水量2亿立方米以上的不高于16%。各地可根据实际供水规模,消防、绿化、环卫用水计量收费情况以及抄表到户等情

况修正确定合理的产销差率。

第三十四条 单位供水定价成本指按照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供水企业在一定生产经营时间内所发生的合理费用与相应的有效供水量来计算的单位成本。

公式:供水定价成本=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

单位供水定价成本=供水定价成本/有效供水量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7年 月 日起施行。

附: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二○○六年十一月六日

第五篇: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

发改价格[2006]31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水利(水务)厅(局):

为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核定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

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供水经营者实施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调查、测算、审核供水经营者供水成本基础上核定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内供水经营者社会平均合理费用支出,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具体事务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组织实施。水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开展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工作。

第四条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二)合法性原则。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供水成本。

(三)相关性原则。凡与供水经营无关的费用,一律不能计入供水成本。

(四)分类核算原则。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按供水对象和供水环节分类核算。供水对象分为农业、工业、自来水厂、水力发电、社会公益等;分环节(或级次)管理的水利工程供水,可按供水所分的环节(或级次)确定供水生产成本、费用核算对象。

第五条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必须以经注册会计师或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帐册为基础,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合理。

第六条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由合理的供水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

第七条 供水生产成本是指水利工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指水利工程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水资源费、水质检测费、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和其他制造费用等。

1、直接工资。指直接从事水利工程运行维护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直接材料。指水利供水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原水、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以及其它直接材料的费用支出。

3、其他直接支出。指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工资、直接材料以外的与供水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供水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水文水工观测费、临时设施费等。

4、固定资产折旧。指按规定折旧方法计提的供水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供水固定资产指与供水直接相关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包括水工建筑物、房屋及其他建筑物、设备及传导设施、工具及仪器、防护林及经济林木及其他固定资产六类。

5、修理费。指为维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需要发生的大修理费和日常维护费用。

6、水资源费。指按国家规定收取的水资源费。

7、水质检测费。指为保证供水质量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所发生的费用。

8、其他制造费用。指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间接费用。

第八条 期间费用是指供水经营者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合理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营业费用。指供水经营者在供水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应由供水经营者负担的运输费、资料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广告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销售服务费、代收手续费以及水费计收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及其他费用。

2、管理费用。指供水经营者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费、修理费、社会保障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指供水经营者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供水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

第九条 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相关项目按本办法第十条至第二十条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审核。

第十条 供水经营者应根据工程运行和生产经营的需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供水、发电和社会公益支出应分别单独核算。不同供水对象的共用资产和共同费用应综合考虑收入、成本、供水量、供水保证率等因素按照一定方法合理分摊。水产、园林、农业、运输、旅游等综合经营项目,应当按类分别核算成本费用;不能单独核算的,原则上按照综合经营项目收入的一定比例扣减供水总成本。发电结合其他用水的,发电用水成本原则上按照发电水费收入占水费总收入的比例分摊核定。

第十一条 水利工程供水一般按产权分界点作为供水和水费结算(收费)计量点;实际水费结算(收费)点与产权分界点不一致的,也可以按照水费结算(收费)点作为供水计量点,但应合理界定不同产权单位的供水成本。水利工程供水的单位定价成本应按年平均供水量计算,其中非农业用水年平均供水量一般按照最近三年平均实际供水量核定,农业用水年平均供水量一般按照最近五年平均实际供水量核定。如果最近几年连续出现较严重干旱或洪涝灾害、或者用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年平均供水量的计算期可以适当延长。新建水利工程,采用供水计量点的年设计供水量并适当考虑3-5年内预计实际供水量计算。

第十二条 人员数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定员标准,实际人员数量超过定员标准上限的,按定员标准上限核定;实际人员数量小于定员标准下限的,按定员标准的下限核定。人均工资原则上据实核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国有经济)平均工资水平的1.2倍;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工资管理部门批准的工资标准的,按照批准的工资标准确定。人员工资总额按照核定的人员数量和人均工资核定。

第十三条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2%和1.5%核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按照当地规定的比例和水平核定。

第十四条 大修理费原则上按照审核后固定资产原值的1.4%核定,也可根据水利工程状况在审核后固定资产原值1%-1.6%的范围内合理确定。日常维护费用据实核定。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原值按照不同情况分别核算。其中:1994年3月31日以前建成投产的水利工程,已进行过清产核资的,按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各类固定资产价值确认;1994年3月31日以后的固定资产原值,以竣工财务决算报表为准。未经财政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或未形成竣工决算报表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十六条 固定资产折旧按照各类固定资产原值和财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分类核算。1994年3月31日以后群众投工投料形成的固定资产,其折旧不计入农业供水定价成本。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第十七条 业务招待费按照年经营服务收入总额的一定比例核定。年经营服务收入总额在1500万元(不含)以下的,按最高不超过收入总额的5‰核定;年经营服务收入总额在1500万元(含)以上5000万元以下(不含)的,按最高不超过收入总额的3‰核定;年经营服务收入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含)但不足1亿元的,按最高不超过收入总额的2‰核定,超过1亿元(含)的按最高不超过收入总额的1‰核定。

第十八条 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两项合计不得超过审核后供水生产成本的30%。

第十九条 贷款利息总额原则上根据实际贷款额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核定,并按照经营期计算年平均贷款利息。

第二十条 其他成本费用项目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审核,原则上据实核定,但应符合一定范围内社会公允的平均水平。

第二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水

下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铁路普通旅客列车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