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巡视工作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巡视工作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银行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对分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规范巡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参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结合人民银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银行系统实行两级巡视制度。
人民银行党委负责确定并派出巡视组对下列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行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人民银行党委要求巡视的其他机构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其他成员。对上述单位的巡视,一般三至五年开展一次。
上海总部党委,各分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负责派出巡视组对所辖机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并自行确定巡视的周期和频率。
第三条 人民银行巡视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维护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
第四条 人民银行巡视工作坚持党的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发扬民主、依靠群众的原则。
第五条 人民银行党委和上海总部党委,各分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分别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向同级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
人民银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设组长1人,由党委书记担任;设副组长2人,分别由纪委书记和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党委委员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纪检监察部门、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内审司、会计财务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人民银行党委有关巡视工作的决议、决定;
(二)研究决定巡视工作年度和阶段计划、方案;
(三)听取巡视工作汇报;
(四)研究巡视成果的运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五)向同级党委报告巡视工作情况;
(六)对巡视组进行管理和监督;
(七)研究处理巡视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七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职承担其日常工作,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第八条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巡视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承担巡视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研究、制度建设等工作;
(二)向领导小组报告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
(三)向巡视组传达领导小组作出的决策和部署;
(四)配合有关部门对巡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调配、任免、监督和管理;
(五)配合巡视组对派出巡视组的党委、领导小组决定的事项进行督办;
(六)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人民银行党委和上海总部党委,各分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分别设立巡视组,承担巡视任务。巡视组向派出党委、领导小组负责并报告工作。
巡视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1至2人,配备巡视工作人员若干人。巡视组组长、副组长由派出巡视组的党委任免。
巡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第十条 巡视组对所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下列情况进行监督: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的情况,特别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情况;
(二)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党委工作部署的情况;
(三)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四)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自身廉政勤政的情况;
(五)开展作风建设的情况;
(六)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
(七)派出巡视组的党委要求了解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巡视组开展巡视前,应当向同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内审、会计财务以及相关业务等部门了解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有关情况,并根据被巡视单位的情况制定巡视工作实施方案,报巡视办备案。
第十二条 巡视办应提前向被巡视单位下发巡视工作通知,并协调安排巡视组进驻的有关事宜。
第十三条 巡视组可根据需要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巡视工作:
(一)通过召开见面会、发布巡视公告、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向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干部职工通报开展巡视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说明巡视工作的意义、目的、任务、方式方法和纪律要求等,公布巡视组的住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二)听取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的工作汇报和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
(三)根据工作需要列席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会及其他有关会议,列席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会;
(四)受理反映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等;
(五)召开听取干部职工意见的座谈会;
(六)与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干部职工个别谈话;
(七)调阅、复制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财务账目等资料;
(八)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民主测评、问卷调查;
(九)以适当方式走访被巡视单位所在地方有关党政部门、金融机构等,听取意见;
(十)对被巡视单位所辖机构、下属单位或部门进行走访调研,征求意见;
(十一)对专业性较强或者特别重要问题的了解,可以商请有关职能部门或者专业机构予以协助。
巡视组对反映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可以进行深入了解。
第十四条 巡视组及巡视工作人员应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巡视工作:
(一)严格履行规定范围内的职责,不干预被巡视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承办具体案件,不直接处理具体问题,对重大问题不作个人表态。
(二)对重要情况、重要问题应及时请示、报告。
(三)严格遵守巡视工作纪律,严格遵守保密、回避、廉洁自律等有关规定,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第十五条 巡视组应当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巡视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巡视组应及时向其派出党委、领导小组报告:
(一)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二)被巡视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严重影响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问题;
(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事项;
(四)巡视组认为应当及时报告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巡视期间,发现被巡视单位存在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巡视组报经派出党委、领导小组同意后,可及时向被巡视单位党组织或其主要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七条 巡视组对被巡视单位的巡视了解工作结束后,应当写出巡视工作报告和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巡视评价意见,并针对巡视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和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八条 领导小组听取巡视工作汇报,并根据巡视组、巡视办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必要时,派出巡视组的党委可以直接听取巡视组有关巡视工作情况的汇报,或就重大问题要求巡视组报送专题报告。
第十九条 巡视组根据派出巡视组的党委、领导小组的处理意见形成巡视反馈意见,及时向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反馈。
第二十条 经派出巡视组的党委、领导小组决定,下列事项可依据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分别移送交办:
(一)对涉及被巡视单位党组织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的问题,要求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进行整改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二)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涉嫌违纪的问题,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三)对涉及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民主集中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巡视组提出的关于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移交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要求及时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和结果向派出巡视组的党委、领导小组报告。
第二十一条 受派出巡视组党委的纪检或者组织部门的委托,巡视组组长、副组长可以按照规定与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
第二十二条 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听取巡视反馈意见后,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按照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向派出巡视组的党委、领导小组报告。
除特殊情况外,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应将整改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第二十三条 巡视办负责督促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被巡视单位完成巡视整改工作后,巡视办、巡视组应通过适当方式跟踪了解以下情况:
(一)了解巡视工作对推动被巡视单位改进工作的效果;
(二)检查被巡视单位落实巡视整改意见的情况,并了解其经验、做法;
(三)征求被巡视单位干部职工对巡视工作以及巡视组开展工作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巡视办、巡视组应及时了解、掌握被巡视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可根据领导小组的意见,对巡视工作中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报反馈或协调处理。
第二十五条 巡视组应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巡视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妥善保管,认真整理,及时归档。巡视办应认真做好巡视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应把巡视结果和巡视整改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奖励惩处和对干部进行调整、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七条 派出巡视组的党委、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巡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巡视办和巡视组应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内审等部门之间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充分发挥巡视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第二十八条 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应当自觉接受巡视监督,积极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对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应及时研究,认真整改。
党员有义务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
第二十九条 巡视工作所需经费应予以保障,纳入出差经费和日常办公经费管理。
被巡视单位应按照有关标准为巡视组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巡视组应严格执行有关经费管理和公务接待等规定。巡视工作人员参加巡视工作期间可由其所在单位按政策规定发放补贴。
第三十条 巡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政治坚定,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实事求是,公道正派,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组织纪律性强,严守党的秘密;
(三)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敏锐,具备从事巡视工作所需要的党务政务和业务工作经验,熟悉相关政策法规;
(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文字综合能力;
(五)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要求。
(六)中国共产党党员,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第三十一条 巡视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组织选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单位推荐等方式由巡视办会商组织人事部门选配,并按有关程序报党委、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各级党委要重视对巡视工作人员的培养和使用。
第三十二条 巡视工作人员实行公务回避、任职回避和地域回避。
巡视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轮岗交流。对不适合从事巡视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调整。
第三十三条 巡视组负责按照派出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巡视办的有关规定要求对巡视组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
巡视组建立临时党组织,在巡视工作期间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第三十四条 巡视办和巡视组应当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工作程序。要加强对巡视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巡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第三十五条 巡视工作人员在巡视工作中成绩突出、为维护党和国家利益作出重要贡献的,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六条
巡视组对被巡视单位干部职工反映强烈、属于巡视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重要问题,疏于职守,应当了解而没有了解,应当报告而没有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纪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巡视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或者调整、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利用巡视工作的便利谋取私利或者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二)隐瞒或者歪曲、捏造事实的;
(三)泄露、扩散巡视工作秘密的;
(四)有违反巡视工作纪律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八条 被巡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该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或者调整、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隐瞒不报或者故意向巡视组提供虚假情况的;
(二)拒绝或者不按照要求向巡视组提供相关文件材料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不纠正存在的问题或者不按照要求整改的;
(四)暗示、指使、强令有关单位或者人员干扰、阻挠巡视工作的;
(五)有其他干扰巡视工作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 被巡视单位的干部职工发现巡视工作人员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所列行为的,有权向巡视办或者领导小组反映,也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直接向有关部门、组织反映。第四十条 上海总部党委,各分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等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或相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巡视办负责解释。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2北京市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工作办法(试行)
北京市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工作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领域党组织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街道区域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推进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京发[2008]17号)、《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意见》(京发
[2008]19号)以及《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社会领域党建试点工作的意见》(京社发
[2009]2号)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市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是党在城市街道社会领域中的工作机构,在区(县)委组织部、社会工委指导下,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负责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
第三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开展基层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领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
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努力为建设繁荣、和谐、文明、宜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第二章组织设置
第四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由7至11人组成,设书记1名,原则上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或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设副书记1至3名,其中专职副书记1名;委员应从街道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辖区社会领域党组织负责人及驻区单位有关党组织负责人中产生。
第五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由街道党工委任命。
第六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设办公室,配备2至4名专职人员,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七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主要职责是:
(一)具体负责领导本街道区域内社会组织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商务楼宇党组织、商业市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二)具体负责指导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和流动党员中开展党建工作。
(三)具体负责指导协调本街道社会领域党组织开展社会
建设工作。
(四)协助有关部门在本街道社会领域开展党的宣传、统战、纪检及工、青、妇、群团组织工作。
(五)协助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本街道社会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风廉政教育等工作。
(六)完成街道党工委和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章机制保障
第八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在严格落实党的各项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下列工作机制:
(一)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本街道区域内社会领域党组织负责人工作例会,认真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总结、分析区域化党建工作形势,研究、部署本区域党建工作任务。
(二)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成员、所属党组织、党员通报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及其他重大事项。
(三)联系群众制度。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委员通过建立联系点、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商务楼宇及商业市场党员群众的经常性联系,畅通沟通渠道。
(四)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街道社会工作党委通过座谈、问卷、电话、网络、接待来访等途径,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虚心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办理,及时反映和回复。
(五)总结报告制度。对完成阶段或工作、落实重大任务、加强辖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等情况,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和党委委员个人要认真总结,及时向街道党工委报告。
第九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的工作经费,纳入街道办事处财政预算管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条乡镇(地区办事处、社区)社会工作党委可参照本办法开展试点工作。
第十一条各区(县)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巡视工作办法
集团监事会巡视工作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集团对建立并规范巡视工作机制的要求,结合集团及各子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巡视工作是为了确保集团及子公司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的贯彻执行和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集团及各子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安排的推动落实,加强与集团有关部门等监督检查工作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内部监督,增强监督实效,维护集团利益。
第三条
巡视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第四条
巡视工作在“参与、监督、问责、提升”工作模式指引下,对被巡视子公司领导班子及各项工作进行“全面体检”,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第五条
被巡视子公司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应当增强接受监督意识,积极配合巡视工作。被巡视集团子公司各级领导人员和员工应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被巡视集团子公司应当营造自觉接受监督、员工参与、有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 巡视内容
第六条 巡视工作在集团监事委员会领导下进行。集团监事委员会研究、部署和指导巡视工作,审议巡视工作报告并做出处理决定。
第七条 集团监事委员会部署成立巡视组,并对巡视组人员进行管理。巡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设组长1名,成员若干名。巡视组为集团公司非常设机构,部分巡视组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
第八条 巡视组工作人员要求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组织纪律性强,严守工作秘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管理知识;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调查研究和文字综合能力。
第九条 巡视组职责:
(一)负责制定监事委员会安排巡视工作的具体计划及方案。
(二)在集团监事委员会领导下,对各子公司进行巡视。
(三)汇总巡视工作成果,向集团监事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四)向被巡视企业反馈巡视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
(五)建立健全巡视工作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六)集团监事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 巡视组负责对被巡视子公司领导班子及主要工作进行巡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执行集团的战略部署,特别是落实集团公司规章制度、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情况。重点了解是否严格执行集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存在违反集团规定和要求的行为;是否按要求向集团公司反映本单位实际情况。
(二)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重点了解被巡视子公司是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履行领导职责。
(三)子公司经营管理情况。重点了解子公司是否完成了集团要求的经营目标;有关经营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否集体讨论决定;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管理人员是否认真执行廉洁从业有关规定;管理人员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独断专行、慵懒散软等问题。
(四)选拔任用干部情况。重点了解贯彻执行集团及子公司有关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等情况,选拔任用干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程序。
(五)公司制度运行及风险控制等情况。重点了解被巡视子公司是否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了风险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
(六)对集团监事委员会要求巡视的其他事项,有针对性的进行巡视审查。
第三章 巡视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
巡视工作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巡视组根据集团监事委员会要求,按照制定的巡视时间、方案和确定的巡视内容,在集团监事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巡视工作。
(二)开展巡视前,按照巡视方案,巡视组向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了解被巡视企业经营管理、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有关情况。
(三)巡视组应当在巡视前5日内,将巡视工作安排书面通知被巡视子公司。
(四)巡视组对子公司进行巡视时,应当向相关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通报巡视工作计划和要求,说明巡视的目的和任务。
(五)巡视工作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在被巡视子公司内公布巡视范围、时间安排及联系方式等情况。
(六)巡视结束后,巡视组应当向监事委员会提交巡视工作报告,对了解、掌握的重要情况和问题,提出相关的处理建议。
(七)监事委员会研究并做出处理决定,处理结果书面通报被巡视子公司。
(八)根据实际情况,巡视组可以通过组织回访、听取汇报等方式了解被巡视子公司的整改落实情况。
第三章 巡视工作方式
第十二条 巡视组的主要工作方式为:
(一)听取子公司整体工作汇报或专题汇报;
(二)受理集团内部干部员工及外部人员在巡视期间反映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等;
(三)深入一线或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听取意见;
(四)与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员工代表个别谈话;
(五)调阅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
(六)以适当方式,对子公司下属单位或部门进行走访调研;
(七)对巡视中发现的重要问题线索,巡视组可以进行深入调查,但不干预被巡视子公司及单位的正常工作;
(八)巡视组不具体查办案件,相关案件线索可建议启动问责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三条
对集团监事委员会决定的有关事项,依据管理权限和归口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对被巡视子公司涉及的不同问题移送或转交不同部门处理,并跟踪办理情况。
第五章 被巡视子公司的配合与整改
第十四条
集团各子公司要根据本办法,结合自身实际,明确配合巡视事项及整改方案、措施、时限、责任部门(单位)和责任人等内容,并按照 巡视组要求报告有关情况。
第十五条 被巡视子公司接到巡视通知后,应当确定巡视工作联络人,负责与巡视组沟通联系,协调安排巡视工作有关事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第十六条
被巡视子公司应当按照巡视工作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组织巡视工作汇报会及其他有关会议。被巡视子公司应向巡视组汇报工作情况,并根据巡视组要求,组织所属有关单位或部门汇报工作。
(二)提供被巡视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基本情况及管理人员联系方式以及需要向巡视组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三)配合巡视组通过文件、公告等方式,公布巡视时间、监督范围、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和巡视组组成人员、信访联系方式等具体事项。公布内容应事先经巡视组组长审核。
(四)组织相关人员、所属有关单位或部门配合巡视工作。巡视组进行个别谈话时,被巡视子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人员应当如实反映有关情况和问题,实事求是地就有关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被巡视子公司所属有关单位或部门应当按照巡视组要求,按时提供有关文件、档案、财务报告、会议记录等资料,不得出现推诿、拖延、隐匿等情形。
(五)及时将巡视组移交的需调查事项的处理情况报告巡视组。
(六)做好巡视组要求的其他配合、协调、联络等工作。第十七条 被巡视子公司应做好以下整改落实工作:
(一)巡视期间,对于员工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在巡视组按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后,被巡视子公司应当进行专题研究处理,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最终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向集团监事委员会反馈。
(二)巡视工作结束后,被巡视子公司应当按照巡视组的要求,组织召开会议,听取巡视组对本企业巡视情况的反馈。
(三)被巡视子公司对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应当在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查找问题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认真进行整改。
被巡视企业应当自收到巡视组反馈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方案报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自整改方案报送之日起6个月内,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并按要求报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四)除涉及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等特殊情况外,被巡视子公司应当将整改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对涉及员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整改情况,被巡视子公司要通过内部通报等形式予以公布,接受员工监督。
(五)巡视组要求的其他整改落实事项。
第十八条 被巡视子公司对巡视组反馈的情况、提出的工作建议有不同意见,可向巡视组做出说明,也可以直接向集团监事委员会反映。
第六章 巡视工作责任与纪律
第十九条 集团总部各部门、所属各单位应当积极支持配合巡视工作,根据职责对巡视组需要了解的情况,应及时提供相关材料;对集团监事委员会移送或转办的事项,应指定专人负责,认真研究落实,并及时反馈。
第二十条 巡视工作中形成的材料要妥善保管,及时归类整理。巡视工作结束后,巡视组应将巡视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材料移交集团监事会保管和处理。
第二十一条 巡视组对被巡视子公司员工反映强烈、属于巡视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重要问题,疏于职守,应了解而没了解,应报告而没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纪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集团监事委员会应当把巡视结果和巡视整改情况作为被巡视子公司领导人员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奖励惩处和调整、免职、降职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
被巡视子公司应当配合巡视组做好巡视组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廉洁自律等工作,应当对巡视组工作人员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纪违法行为,应当向集团监事委员会反映,也可向集团领导直接反应。
第二十四条 巡视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降职、免职等处理和相应的经济考核;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利用巡视工作便利谋取私利或者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二)隐瞒或者歪曲、捏造事实的。
(三)泄露、扩散巡视工作秘密的。
(四)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
第二十五条 被巡视子公司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企业领 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降职、免职等处理和相应的经济考核;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隐瞒不报或者故意向巡视组提供虚假情况的。
(二)拒绝或者不按照要求向巡视组提供相关文件材料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不纠正存在的问题或者不按照要求整改的。
(四)暗示、指使、强令有关单位或者人员干扰、阻挠巡视工作的。
(五)对反映情况的员工以及巡视组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六)有其他干扰巡视工作行为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集团监事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
颁布时间:1977-11-6发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人民银行是全国各部门经济活动的结算中心。人民银行的结算工作要坚持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和财经纪律,防止和打击资本主义活动,准确及时地办理结算,加速资金周转,积极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
第二条 根据国家规定,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照现金管理办法规定,可以使用现金的以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帐结算。
凡在银行(包括建设银行、信用社。下同)办理结算的单位,必须按照银行的规定,在银行开有帐户。帐户内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以保证支付。
各单位办理结算,必须使用银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结算凭证是办理资金结算的依据,必须按规定如实填写,做到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凭证上的单位和银行应写明全称,并冠有省(市、自治区)、县名称。
第三条 各单位办理结算,必须遵守结算纪律。不准相互拖欠;不准赊销商品;不准套取银行信用;不准出租出借在银行开立的帐户;未经国家批准,不准预收、预付货款。
各级银行对违反结算纪律的单位,要严格地按照规定,实行必要的制裁,情节严重的报告党委或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条 银行办理结算和在银行办理结算的单位,都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遵守下列结算原则:
一、钱货两清;
二、维护收、付双方的正当权益;
三、银行不予垫款。
第五条 为了保障单位资金的所有权,除按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销货收入扣款顺序的暂行规定》(集体所有制企业比照办理),和县以上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单位的罚没款,可凭其通知扣款外,银行不代任何单位扣款。
第六条 结算管理体制,采取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异地(包括省、市、自治区内县与县之间)的结算办法,由总行统一制订。同城和县内结算办法,由各分行根据本办法规定的结算原则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并报总行备案。
各级行处(包括建设银行、信用社。下同)对总行制订的结算办法,结算原则以及规定的结算纪律,必须严格执行,非经批准,不得自行变更。
第二章 异地结算
第七条 根据各单位异地经济往来结算的需要,异地结算方式有:异地托收承付、信用证和汇兑结算三种。
第八条 异地托收承付
一、异地托收承付,是收款单位根据经济合同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外地的付款单位收取款项,付款单位根据经济合同,核对单证或验货后,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使用范围如下:
1.国营企业、事业、机关、部队(团以上)、团体、学校、供销合作社等单位之间商品交易,以及由于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应随同货款办理托收)的款项结算。
对于与商品有关的费用,如加工、修理、检验、租赁、资料费、电费等,可以单独办理托收。
国营运输企业和办理中转运输单位垫付的运杂费,可以单独办理托收。集体所有制运输单位的运杂费,经主管部门批准,经开户银行同意,可以办理托收。
2.集体所有制企业,由县(城市区)以上主管部门统负盈亏的,视同国营企业,可以办理托收承付结算,其他集体所有制企业,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队办企业和家属“五七”工厂等企业办理托收承付结算,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原材料和产品纳入县(城市区)主管部门计划;确需外地采购材料和销售产品,交易正当;在银行开立结算帐户,经营管理较好,有支付能力的,由企业申请,开户银行同意,报经县(城市区)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同级银行批准的,可以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未经批准擅自办理的,开户银行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制裁。
在信用社开户的单位,办理托收时,由信用社直接发出异地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并在托收凭证的备注栏加盖“款项请划收人民银行××(行号)行转划我社”戳记,以便付款单位开户行向指定的转化行填发报单。
二、经济合同(包括视同合同的上级调拨单、上级命令、订货会议的协议。下同),是收、付双方进行交易的依据,也是银行进行监督和维护收、付双方权益的依据。单位必须根据合同办事,没有合同的不能办理托收承付结算。
三、异地托收承付结算的金额起点,每笔为三十元。起点以下的交易应汇总办理托收,于每月二十五日至月底办理。对新华书店、中国唱片发行公司,由于小额比重大,销售范围广,可不受金额起点的限制。
四、托收承付结算款项划回,分邮寄划回和电报划回两种,由收款单位选用。
五、托收
1.收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办妥发货手续后,应及时填制托收凭证,写明合同号码,向银行提供货物确已发运的证件(包括:铁路、航运、公路等承运部门签发的运单、运单副本、邮局包裹回执等),以及交易单证办理托收。中转运输的,可凭起运部门签发的发运证件办理托收。
银行查验后,收款单位如需取回发运证件的,银行应在托收凭证商品发运栏加盖“已验发运证件”戳记。
由于下列特殊情况,没有发运证件,亦可办理托收。
① 对商业部门一、二、三级采购供应站之间批发与零售(包括基层供销社)之间的物资调拨,可凭付款单位确已收到商品的证明办理托收。
② 收款单位承造或大修理船舶、锅炉和大型机器等,生产周期长,收付双方在合同内订明按工程进度分次结算货款的,凭工程进度完工证明书办理托收。
③ 付款单位购进的商品,在收款单位所在地就地转厂加工、配套,收款单位可凭付款单位和承担加工、配套单位的书面证明办理托收。
④ 收、付双方在合同内订明由收款单位暂代保管商品的,收款单位可凭寄存证向银行办理托收。同时向银行交验付款单位委托保管商品的证明。
⑤ 利用“铁路集装箱”,或将零担凑整车发运商品的,由于铁路只签发一张发运证件,收款单位可凭持有发运证件单位出具的证明,办理托收。
⑥ 对外贸易部门进口的商品,凭国外发来的帐单和进口公司开出的结算帐单,办理托收。
⑦ 新华书店发运图书,如交验发运证件确有团难时,可由发货店或储运部门在托收凭证或调拨单上注明发运日期及运单号码;如采用平件印刷品邮寄,不能取得发运证件的,可由发货店在托收凭证或调拨单上注明“×月×日交邮局寄递,没有发运证件”字样,凭以办理托收。
2.收款单位提交银行货物确已发运的证件和交易单证的张数,应由收款单位在托收凭证上注明。如发运证件和交易单证的张数较多,应由收款单位装订成册,在封面上写明总金额和托收凭证的号码。
3.对于军品托收,可凭付款单位驻厂军代表在银行预留印鉴签章的结算通知单办理托收。交易单证和发运证件应由收款单位自行寄给付款单位,如与托收凭证一并交银行寄递的,由单位封妥后,交开户银行装入联行专用信封一并邮寄。没有驻厂军代表的,按一般托收处理。
4.收款单位开户银行对托收凭证要认真审查,审查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天。
收款单位开户银行在受理托收后,对逾期未划回的托收款项,应主动及时地向付款单位开户银行进行查询。
六、承付
付款单位开户银行接到托收凭证后,应及时通知付款单位,安排资金,及时付款。
付款单位接到开户银行的承付通知和附件后,应在承付期内进行审查核对。
承付采取验单付款和验货付款两种。
1.验单付款
验单付款期限为三天,从付款单位开户银行发出承付通知的次日算起(承付期内例假日均顺延。指星期天及法定假日。下同)。
付款单位在承付期内,未向银行表示拒绝付款,银行即视同承付,并在承付期满的次日上午(例假日顺延)将款项主动从付款单位帐户内付出,按收款单位指定的划款方法,划给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在承付期内提前向银行表示承付,可在承付书上签注意见送交开户银行,银行应于接到通知后,立即办理划款。
付款单位不得在承付货款中,扣抵其他款项或以前托收的货款。
付款单位如因价格或数量、金额的变动,需要多承付款项时,应在承付期内向银行提出书面通知,银行可随同当次托收款划给收款单位(此段规定也适用于验货付款)。
2.验货付款收款单位必须在托收凭证上加盖明显的“验货付款”戳记。对托收凭证上未注明验货付款,付款单位提出合同证明是验货付款的,银行可以按验货付款办理。
验货承付期限为十天,从运输部门向付款单位发出提货通知的次日算起。凡收、付双方在合同里订明验货期限缩短或延长的,应在托收凭证上注明,银行从其规定。
付款单位收到提货通知后,应即通知银行并交验提货通知。付款单位收到提货通知,如未及时通知银行,银行仍按运输部门向付款单位发出提货通知的次日算起,在承付期满的次日划款。超过规定期限划款的,银行应代收款单位按规定扣收延付赔偿金。
七、延期付款
1.付款单位在承付期满日银行营业终了之前如无足够资金支付货款时,其不足部分,即作延期付款处理,并立即通知付款单位,付款单位应付赔偿金一天。在承付期满的次日银行营业终了之前,仍无足够资金支付,其不足部分,应付赔偿金二天。余类推。不论任何单位,均按延付金额每日万分之三计付赔偿金。俟付款单位帐户有款时,银行按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销货收入扣款顺序(即从企业销货收入中预留工资、大修理基金后,按税款、贷款、货款、利润顺序)陆续扣款,连同赔偿金一并划给收款单位。
银行审查拒付期间,不作付款单位延付处理。
2.收款单位及其开户银行,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单位,应停止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改用信用证或汇兑结算方式。
3.由于银行本身工作差错,造成结算延误,而使企业资金运用受到影响的,由银行按照存(贷)款利率计付赔偿。对有贷款的单位按贷款利率计算;对无贷款的单位,按存款利率计算。
八、拒绝付款
付款单位在承付期满前,对下列情况可向银行提出全部或部分拒绝付款。
1.验单付款的托收款项,经查验单证发现商品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与合同的规定不符;
2.虽系验单付款的托收款项,但在承付期内货物已到,经查验货物与合同的规定或与发货清单不符;
3.验货付款的托收款项,经查验货物合同规定或与发货清单不符;
4.款项已经付过或计算有错误。
拒付时应由付款单位填拒付理由书,引证合同上有关条款。属于商品质量问题,须提出商品检验的证明;属于商品数量的问题,须提出付款单位的证明,一并送交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必须认真审查拒付理由,查验合同。付款单位不得无理拒付,不得将部分拒付提出全部拒付。对于无理拒付货款,经说服无效的,必须强制扣款。属于无理拒付,增加银行审查时间的,应自承付期满次日算起,计收延付赔偿金。银行同意部分或全部拒付的,应在拒付理由书上签注意见。如系部分拒付,应将拒付商品清单,随同拒付理由书转收款单位开户银行,采用电报划回托收款项的,除拒付理由书,拒付商品清单仍需邮寄外,应在划款电报内注明“部拒”;如系全部拒付,应将拒付理由书连同全部交易单证托收凭证等,一并退收款单位开户银行,指定用电报划回的托收款项,不再另发电报。
付款单位延付和拒付货款时,付款单位开户银行应立即通知收款单位开户银行转知收款单位。
付款单位对拒绝付款的商品,必须负责妥善保管,不准动用。如果发现动用,由银行代收款单位扣收全部货款,并从承付期满的次日算起,代收款单位扣收延付赔偿金。但是对鲜、活、易腐的商品,付款单位应积极负责处理。
订货部门对外贸部门发出托收的货款应按时承付。如在承付期间内发现商品质量、规格、数量与进口商品合同、发票不符或错发、错运等情况,不能拒付,应另行向外贸部门提出索赔。
九、交易纠纷
由于收、付双方合同没有明确规定付款条件或银行无法判明是非的,付款单位提出拒付而引起的交易纠纷,由收、付双方协商处理。
收、付双方签订的经济合同或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涉及货款结算的,应符合结算办法的规定,发生矛盾时,银行按结算办法的规定执行。
十、三方交易、直达结算
批发单位、销货单位、购货单位都不在一地,批发单位委托销货单位将其所购商品直接发给它的购货单位的,应分别订立合同。销货单位对批发单位的购货单位发货后,由销货单位填制两套异地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分别附交易单证,同时提交其开户银行办理托收,一份用售货单位名义向批发单位托收,货款划回销货单位开户银行,收入销货单位帐户;另一份用批发单位名义,向购货单位托收,货款直接划回批发单位开户银行,收入批发单位帐户。
购货单位对批发单位或批发单位对销货单位拒付时,应按各自的经济合同分别处理。
十一、代办发货和代理收货托收
1.销货单位与代理发货单位不在一地。销货单位应与代办发货单位订立代办发货托收合同。发货单位代销货单位发货后,以销货单位名义,填制托收凭证(加盖发货单位印章),送交发货单位开户银行向购货单位托收。货款划回销货单位开户银行,收入销货单位帐户。购货单位拒付时,按一般拒付规定办理。
2.购货单位与代理收货单位不在一地,购货单位应事先将代理收货单位通知销货单位。销货单位向代理收货单位发货后,可委托开户银行向购货单位托收。但应在凭证上注明“代理收货托收”字样。购货单位拒付时,按一般拒付规定办理。
第九条 信用证
一、信用证是付款单位把款项预先交存银行,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通知异地收款单位开户银行转知收款单位,收款单位按照合同和信用证规定的条件发货或付款单位将商品自提自运以后,银行代付款单位付给货款的结算方式。
各单位之间商品交易,劳务供应等,均可使用这种结算方式。使用信用证结算的,双方必须订立合同。
二、开出信用证的金额起点,每份为一百元。每次结付款项的金额起点为三十元。
三、付款单位委托银行开出的每份信用证,只准对一个收款单位进行结算,付款单位不得中途要求变更收款单位;信用证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六十天。
四、付款单位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时,应向开户银行提交信用证委托书,银行开出信用证的款项,从付款单位存款帐户付出,开立信用证存款专户后,再开出信用证。
信用证存款专户不计利息。
五、信用证委托书分邮寄、电寄两种,由单位选择使用。
付款单位在信用证委托书上填写的付款条件,应当符合合同的规定。由于付款条件与合同规定不符,发生的问题,由收、付双方自行解决。
六、收款单位开户银行接到开立信用证通知时,应及时进行审核,并通知收款单位。
七、收款单位按照合同和信用证规定的付款条件,向付款单位发货后,应填制信用证结算凭证,连同交易单证和发运证件或付款单位确已提取货物的证明,提交开户银行结算货款。
八、收款单位开户银行必须认真审查信用证结算凭证和所附交易单证。对符合信用证付款条件的应予付款;对不符合信用证规定的,不予付款。
收款单位开户银行结算货款后,应将结算凭证寄付款单位开户行,转付款单位。
信用证的结算只能转帐,不能提取现金。
九、收款单位开户银行对下列情况,应办理信用证结束手续,并将未用的款项数额通知付款单位开户银行。
1.信用证有效期满;
2.收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发货完毕,已通知银行不再向付款单位发货;
3.信用证未用的款项,低于规定的每次结算金额起点。
付款单位开户银行接到收款单位开户银行结束信用证的通知时,应将未用完的款项,立即收入付款单位帐户,并通知付款单位。
第十条 汇兑
一、汇兑是付款单位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收款单位或个人的结算方式。
各单位资金调拨、清理交易旧欠、往来帐款和自提自运的商品交易,以及采购资金等,可通过银行办理汇兑。
职工赡家汇款,不得由单位通过银行汇款,一律由邮局办理。
二、汇兑分信汇和电汇两种。由单位选择使用。
汇款单位派人到汇入银行领取汇款的,可在汇款委托书上注明“留行待取”字样。
银行办理汇款,只代单位附寄与汇款有关的单证。
三、少数单位如有急需,将款项汇往交通不便,无电讯设备地区,可向开户银行申请自带信汇。银行对信汇自带应从严掌握,经审查同意的,可将信汇委托书连同银行内部凭证一并密封后,交汇款单位带交汇入银行。汇款单位信汇自带必须遵守以下条件:
1.必须保证密封完整、按开户银行在信封上指定的“限×月×日到达”日期带交汇入银行,不得自已拆封;
2.必须妥善携带,发生遗失、被盗、冒领事故,概由汇款单位自已负责;3.不得将原信带回汇出银行。
四、单位办理汇款,必须注明汇款用途。银行对汇款用途应负责审查,必要时可向单位索取有关汇款用途的证明资料。军队单位办理汇款时,用途栏可以免填。
付款单位自提、自运的商品,向收款单位汇出货款时,必须向银行提供合同。经银行查验后,应在汇款委托书上批注:“已验合同,可入收款单位帐户。”
五、汇入银行解付汇款时,对单位资金调拨、清理旧欠、往来帐款和汇出行在汇款委托书上批注已验合同的,均可直接收入收款单位帐户。
六、采购单位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出银行必须审查,经有关部门准予外出采购的证明,并在汇款委托书上加盖“采购资金”字样。汇入银行对汇入的采购资金,必须凭当地有关部门同意采购的证明,以汇出单位名义开立采购帐户,由银行按当地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监督支付。
采购资金存款不计利息。除采购员旅差费可支取少量现金外,一律转帐。
采购资金需要转汇的,必须由汇出单位在原汇款委托书上事先注明,或函、电要求转汇的银行可予办理,不能由采购员要求转汇。
七、汇款单位对汇出款项,要求退汇时,应备正式函件,携带原汇款回单向汇出行申请退汇。由汇出行通知汇入行,汇入行对汇款如尚未支付,方可退汇。
汇入银行对于收款单位拒绝接受的汇款应即办理退汇;汇入银行发出通知,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查找后仍无法交付的汇款,可主动办理退汇。
第三章 同城结算和县内结算
第十一条 同城结算
一、各省、市、自治区分行制订同城结算方式,要力求适用,简便易行,种类不宜过多。
二、结算要有金额起点;托收无承付结算,不得用于商品交易的货款结算;票据交换必须坚持先付后收,收妥抵用的原则。
三、采用支票结算,任何单位都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签发远期支票;不准出租出借支票或转让给别的单位和个人使用;不准将支票交给销货单位代为签发。违反规定的,应按情节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反映有关部门处理,直至停止使用支票结算。对签发空头支票的单位,按票面金额处以百分之一罚金。
第十二条 县内结算
一、各省、市、自治区分行制订县内结算办法,要有利于限制资本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利于及时购货,不误农时,发展生产;有利于方便社、队,节省劳力;有利于防止预付货款,节省社、队资金。制度要简便易行,资金结算准确无误。
二、结算要有金额起点。
三、农村限额结算必须提存保证金。单位在营业所开户,就提存在营业所,在信用社开户,就提存在信用社。未提保证金的,不得签发限额凭证。
四、对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生产队向国家交售农副产品,以及社队企业销货收入的转帐结算,银行必须保证谁的钱进谁的帐,谁的钱由谁支配。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银行为各单位办理结算,必须按规定分别收取费用。
一、异地托收承付、信用证、汇兑结算的划款方式,分邮、电两种,收费标准规定如下:
1.收邮费的范围和标准,存款计息的单位办理异地结算,不论金额大小,每笔收邮费二角。存款不计息的单位和农村生产队,一律免收邮费。
2.收电报费的范围和标准,除财政金库外,不论存款计息或不计息的单位,每笔收电报费七角。
不论邮费或电报费,一律向托办单位收取。但对延期付款而增加划款次数的邮电费,向付款单位收取。
二、各单位办理结算,除财政金库外,凡向银行领取各种结算凭证,应一律按规定价格付给工本费。
第十四条 异地结算凭证的格式、联次、大小、颜色、使用办法,由总行统一规定,各级银行不得变更。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过去有关结算的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行使职责,保护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依法授权的金融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有管辖权的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复议机关,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营业管理部、分行、分行营业管理部、中心支行、支行。
本办法所称申请行政复议的金融机构,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经营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
第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的法律事务工作部门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中国人民银行下级分支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意见;
(六)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保障金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正确实施。
第六条 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对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法作出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二章 行政复议范围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依照本办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停或者停止金融业务、责令停业整顿、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撤销金融机构的代表机构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的取消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决定不服的;
(三)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或者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审批有关事项,中国人民银行没有依法办理的;
(五)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金融规章以下的业务规则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则的审查申请。对金融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前款所称金融规章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以中国人民银行令形式公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金融规章以下的业务规则是指总行、分行、营业管理部、分行营业管理部、金融监管办事处、中心支行、支行制定并发布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九条 不服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不服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业务纠纷作出的调解的,可依法就该纠纷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得向中国人民银行提起行政复议。
第三章 行政复议机构和管辖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以上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
行政复议委员会由行长或副行长(主任或副主任)、法律事务工作部门、主要执法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行政复议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其他委员5-7人。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行政复议机关的法律事务工作部门承担。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政复议委员会领导、管理人民银行系统的行政复议工作。
第十一条 行政复议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因故不能履行职责时,可以委托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第十二条 行政复议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二)依法对申请人提出的对金融规章以下规则的审查申请作出处理决定;
(三)依法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作出处理决定。
(四)行政复议委员会认为依法应当由其决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辖下列行政复议案件:
(一)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对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三)对中国人民银行省会城市及深圳经济特区中心支行在国库经理、支付清算、现金发行和金融统计方面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四)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认为应当管辖的其他复议案件。
第十四条 营业管理部管辖对其所辖中心支行、支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管辖下列行政复议案件:
(一)对分行营业管理部、金融监管办事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对分行所在省(区)的中心支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三)对分行所在省(区)以外的其他所辖省(区)中心支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但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国库经理、支付清算、现金发行、金融统计的除外。
第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管辖对所辖支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
第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管辖下列行政复议案件:
(一)对所辖支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对所在省(自治区)其他中心支行在国库经理、支付清算、现金发行、金融统计方面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第十八条 非省会城市中心支行管辖对所辖支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
第十九条 对依法从事现金管理的金融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由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人民银行管辖。
对金融机构作出的有关收缴假币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由直接监管该金融机构的中国人民银行管辖。
第四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二十一条 依照本办法申请行政复议的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是申请人。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单位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单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中国人民银行是被申请人。
对依法从事现金管理的金融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金融机构是被申请人。
对金融机构收缴假币的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收缴假币决定的金融机构是被申请人。
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应当递交《行政复议申请书》。《行政复议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申请人是个人的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
(三)申请复议的要求和理由;
(四)提出复议申请的日期;
(五)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其他行政决定的副本及其他证据的附件。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第五章 行政复议受理
第二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予以受理。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并发出《中国人民银行不予受理决定书》,告知申请人。
行政复议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
(一)复议申请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延长期限理由的;
(二)申请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
(三)没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四)没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五)不属于申请复议的范围;
(六)不属于本行政复议机关管辖。
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第二、三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的法律事务工作部门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十五条 对依法从事现金管理的金融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当先向人民银行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或者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的,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决定书》、《中国人民银行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六条 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人依法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行政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第二十七条 行政复议期间除有下列情形之一外,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第六章 行政复议决定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的法律事务工作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复议机关在进行调查时,复议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应当作调查笔录,调查笔录应当由调查人员、被调查人员签字或盖章。委托其他行政机关进行调查的,应当制作委托书。
第二十九条 行政复议机关的法律事务工作部门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行政复议案件答辩通知书》及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案件答辩通知书》及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答辩书》,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行政复议答辩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答辩的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三)被申请人认为应当答辩的其他事实和理由;
(四)作出答辩的日期,并加盖被申请人的印章。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第三十条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但被申请人有关于案件的重要证据线索的,可以向复议机关提出取证申请,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查取证。
第三十一条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金融规章以下的规则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则有权处理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7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第三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7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第三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的法律事务工作部门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委员会讨论通过或报经主管行长或副行长(主任或副主任)审查批准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四)被申请人不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十五条 国家赔偿法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行政复议机关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依法对被申请人给予赔偿或返还财产。
第三十六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30日。
第三十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行政复议机关的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申请人是个人的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
(二)被申请人名称、地址;
(三)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的理由和复议要求;
(四)复议机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
(五)行政复议决定的内容;
(六)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救济途径;
(七)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后果;
(八)行政复议决定的日期和复议机关的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八条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第三十九条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国务院最终裁决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对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的,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中国人民银行或金融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对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的,由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机关违反本办法规定,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经责令受理仍不受理行政复议申请,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渎职、失职行为的,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被申请人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提出书面答复或者不提交对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或者阻挠、变相阻挠申请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进行报复陷害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经责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事务工作部门发现下级行政复议机关有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按照规定期限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徇私舞弊、对申请人打击报复或者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等情形的,应当向监察部门提出处理建议,监察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2个月内作出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
第四十六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至第八十四条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办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5日”、“7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法律事务工作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条法司,各级分支机构法律事务办公室以及未设法律事务办公室的分支机构中承担法律事务工作职能的有关部门。
第四十八条 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认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申请行政复议,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受理行政复议,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事宜,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另行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2年3月1日发布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办法(试行)》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