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瓦斯超限原因分析(范文)
10月瓦斯日报工作总结
通过对10月瓦斯日报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10月份在掘工作6个,其中岩巷工作面2个,煤巷工作面4个,回采工作面2个。对3个煤巷工作面进行高抽放,2个回采工作面进行低负压抽放。具体分析如下:
1、煤巷工作面采用高负压对迎头进行抽放。
管道瓦斯浓度(瓦斯浓度5.5%。抽放纯量1.76m3/min)回采工作面进行低负压上隅角抽放管道浓度(瓦斯浓度6.0%。抽放纯量2.46 m3/min)。2、10月瓦斯超限情况,共发生2次超限事故。其中放炮造成超限1次(8026东机巷瓦斯超限报警时长21秒)。占本月瓦斯超限的50%。更换风筒造成瓦斯超限一次(8634东风巷瓦斯超限报警时长1分钟)。占本月瓦斯超限的50%。
1、炮后瓦斯超限原因
⑴ 煤层瓦斯含量高,煤层残存瓦斯含量高,放炮后瓦斯集中涌出导致超限。
⑵每次炮后落煤量多,大量的吸附瓦斯瞬间转变为游离瓦斯后集中释放,导致炮后瓦斯浓度超限。
⑶ 在软分层发育、地质构造带等部位,由于煤层透气性差、瓦斯抽采效果不好,极易出现爆破后瓦斯集中涌出导致超限。
2、打钻超限原因 ⑴ 由于矿区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突出危险性极为严重,在没有进行卸压的地区打钻或钻孔由卸压区突然进入原始应力区时,极易造成喷孔、卡钻,导致瓦斯超限。
⑵ 在软煤分层内打钻时,极易出现塌孔、排渣不利,引起卡钻、喷孔,导致瓦斯超限。
3、停电停风导致的瓦斯超限
由于自然、人为、管理等因素造成供电系统故障,引起井下停电停风,导致瓦斯超限。
4、其他方面的瓦斯超限原因
局部通风机或风筒管理不到位导致风机停风、风筒脱节及初期来压、周期来压期间瓦斯突出涌出等,造成的瓦斯超限。
降低瓦斯超限的措施
10月份通风科应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二、通过超限原因分析,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钢性管理,坚决杜绝由于领导不重视、管理、措施不到位所造成的瓦斯超限。
1、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瓦斯零超限、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发生瓦斯超限必须严格追查处理。
2、要采取措施,杜绝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
⑴ 回采工作面必须实施双排孔网格式抽采,抽采效果确保达标。
⑵ 要配足回采工作面风量,工作面非生产期间回风巷瓦斯浓度要控制在0.5%以下。⑶要采取高位抽放、上隅角抽放措施,降低回风流瓦斯浓度。
3、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渐消除掘进头炮后瓦斯超限 ⑴瓦斯治理措施必须实施到位,要保证充足的抽采时间,确保抽采达标。
⑵ 要实施短循环掘进,减少一次落煤量,杜绝瓦斯集中涌出引起超限。
⑶ 要加大掘进工作面风量,消除时间短、浓度低的超限现象。
通风科 2011年10月7日
林东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桐梓煤矿
二
零
一
零
年
瓦
斯
日
报
工 作
总
结
2001年11月8日
通风科
第二篇:瓦斯超限分析报告
瓦斯超限分析原因
2015年12月28日上午11点左右,三塘分局道矿检查时11706回风巷风流中瓦斯超限最大1.1%。现场无人作业。针对上述问题,立即组织矿有关负责人召开紧急安全办公会议。
一· 成立组织
组
长:田忠贵、吴黎明
副组长:周训龙
林泽恳
彭庆军
李阳
成员:李永杰
李小向
安全员
瓦检员 二. 瓦斯超限原因
通过到现场查看,查明是11706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局2×22千瓦扇风机 主风机,有一节烧坏机电班未及时发现处理,造成11706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原风量 450m3/min降低到300m3/min是直接造成这起瓦斯超限原因。三. 整改措施
1· 调度室安排机电班地面运一台2×22千瓦、型号相匹配的局扇风机道11706回风巷替换,以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2·瓦检员加强巡回检查制度,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正常通风,瓦斯探头吊挂合理,严禁微分、无风作业。
3·监控维护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对井下瓦斯传感器进
行标准气样标校.5·加强职工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一线工人安全意识,把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保证矿井安全。
6·加强安全员和监控维修人员的责任心,随时检查探头的运行情况,做到防范于未然。
7·跟班矿长要全面掌握全井下一切情况,随时处理现场问题。
8·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煤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体积大于0.5立方米的空间内瓦斯积聚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一切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四· 处理意见
1.对机电班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处以罚款500元。
2.对现场瓦检员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没有及时发现工作面风量减小、瓦斯超限问题未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处以罚款100元。
秀华煤矿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秀华煤矿
瓦斯超限分析原因
2015年12月28日
第三篇:2018瓦斯超限分析处置措施(精选)
瓦斯超限分析处置措施
为加强我矿瓦斯管理,为预防瓦斯超限后,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根据我矿井下实际情况,特编制矿井瓦斯超限治理措施,措施如下:
一、采煤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的预防和处理
(一)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地点主要在上隅角,预防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措施:
1、根据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可适当加大工作面风量,稀释瓦斯。
2、在上、下端头挂设风障,引导风流至上、下隅角,冲淡上、下隅角瓦斯,防止瓦斯积聚。
3、根据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冒落情况,在下端头安设风障,减少采空区漏风。
4、根据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利用上尾巷预埋管路与浮抽管,减少上部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二)当采面上隅角出现瓦斯积聚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吊挂风帘
(1)用风筒布在回采面上出口到上隅角之间挂一风障,其吊挂高度、宽度以风流足以冲淡上隅角气体而不影响工作面回风为宜。
(2)风障必须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前移动,移架或回柱时要将风障取下,移架或回柱结束后要及时安设。
(3)瓦检员要经常检查上、下隅角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停止作业,只有上、下隅角瓦斯浓度被冲淡到1%以下时方可进行。
(4)回采面上下出口要保持畅通,使回采面风量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
2、合理调整抽放管路流量
(1)合理调整上部采空区预埋管路流量,减少上部采空区内瓦斯涌出量。
(2)根据采煤工作面上部尾巷冒落实际情况,可在上尾巷安设浮抽管路,利用浮抽管路抽采采空区内瓦斯。
(3)合理调整钻场内钻孔抽放量,减少浓度较低的抽放钻孔抽放量,从而提高高浓度钻孔抽放量。
3、合理调整工作面风量及负压
(1)根据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工作面风量。(2)可采用均压通风的方式,调整工作面负压,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
二、采煤机附近瓦斯积聚预防和处理
(一)加大工作面风量。通过扩大工作面控顶断面、上、下出口断面或风量调整等措施提高工作面风量。工作面风量提高后,同时要加大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防止工作面煤尘飞扬。
(二)采煤机工作时,开启机组喷雾,机组喷雾可以吹散采煤机附近的瓦斯,又可以降尘。
(三)采煤机安设压风管路,采煤机工作时,可开启压风管路,利用压风将采煤机附近瓦斯吹散。
三、掘进工作面高冒区局部瓦斯积聚预防和处理措施
掘进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因施工等因素造成高冒区后,很容易造成高冒区局部瓦斯积聚,如不及时处理会给以后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局部高冒区的瓦斯积聚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预防措施:
1、严格工程质量,架棚支护巷道要有防止漏顶冒顶的措施煤质松软顶板不好时,要少装药放小炮或用风镐落煤,并及时支护。
2、锚网支护巷道要及时支护,减少空顶距,网上的浮煤要清理干净。高冒区要用不燃性材料充填结实。
(二)处理措施:
1、通风部门应及时掌握掘进巷道的高冒情况,并设置导风检测管,定期对高冒区进行检测或取样分析。
2、可利用胶管将压风接至冒高区内,利用压风稀释冒高区内的瓦斯。
3、根据冒高区实际情况,可对冒高区进行喷浆。
4、喷浆困难时,可对冒高区进行打眼注浆,注浆量应充满整个冒高区周边裂隙。
5、注浆及喷浆都有困难时,根据高冒情况,要将高冒区的浮煤放净,在高冒区设置风障或利用骨架风筒供风。
6、高冒区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放炮时,必须检查高冒区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放炮。
7、采取以上方法处理瓦斯积聚时,同时还要采取防止煤炭自燃的相关措施。
四、掘进工作面迎头瓦斯超限治理措施
(一)加强矿井安全监控装备的维护,确保安全监控装备正常使用。对矿井采掘工作面等地点实现连续监测瓦斯,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实现自动断电,防止出现瓦斯事故。
(二)掘进工作面迎头瓦斯超限后,需要对该地点进行瓦斯排放,排放瓦斯必须遵守以下要求:
1、风机安装位置必须距回风口大于10米的位置。
2、排放工作由佩戴氧气呼吸器救护队员进行,参加排放的救护队不得少于3人,并且严格执行《救护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3、参加排放的救护队员必须按《救护安全规程》救护装备,配备氧气呼吸器、检测设备等。
4、参加排放的人员配带的矿灯必须完好防爆。
5、排放瓦斯前由救护队先检查各种气体情况。
6、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排放方式。
7、排放前,必须先将排放巷道的风筒在巷道入口处断开,利用限制供风量的方法逐段进行排放,严禁一风吹。
8、排放前,必须对排放风流经过的回风巷所有电器设备停电。
9、排放瓦斯前必须派专人到指定地点进行站岗,站岗人员必须按措施要求在指定地点站岗,在未接到撤岗命令前,不得随意脱岗,否则,对造成的后果负主要责任。
10、排放时,必须在排放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不间断的检查瓦斯,保证排放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4ppm。
11、排放结束后,排放人员要对整个排放巷道全面检查一遍,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1.0%、二氧化碳不超过1.5%,氧气浓度不低于20%,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4ppm,且稳定30分钟后,方可恢复正常通风。
12、排放工作结束后,由机电部门负责对排放风流经过的电器设备全面检查一遍,确定无漏电失爆现象后,方可恢复供电。
13、排放工作结束后,必须经现场主管领导同意,方可恢复生产。
第四篇:煤矿瓦斯超限分析及预防措施(精选)
煤矿瓦斯超限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瓦斯超限分析措施:
1、监控值班员、巡视员、瓦检员发现监控系统瓦斯超限、超限断电时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及通防工区。
2、通防工区接到通知后要和总工程师及时分析研究超限原因,制定专门措施进行处理。
3、分析瓦斯超限、超限断电情况时,当班监控值班员、瓦检员、监控管理员、工区值班员、矿值班员、调度值班员、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都必须参加分析会。
4、分析会上,汇报瓦斯超限、超限断电情况时,因瞒报、谎报、不报等隐瞒事实,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一经查实,对责任人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5、分析会完毕后,所有参加分析会的人员都必须在分析报告上签字。
6、分析报告要认真整理存档,以备以后参考查看。
二、瓦斯超限防范处理措施:
瓦斯超限后,为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特编制矿井瓦斯超限治理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的预防和处理
采煤工作面瓦斯积聚地点主要在回风隅角,预防回风隅角瓦斯积聚的措施:
加大工作面风量,提高风速。在上下端头吊挂风帘,冲淡上下隅角气体,防止瓦斯积聚。在下端头设置风帘,减少采空区漏风。
加强检测,发现气体升高时采区措施,进行处理。当采面回风隅角出现瓦斯积聚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吊挂风帘
(1)用风筒布在回采面上出口到上隅角之间挂一风帘,其吊挂高度、宽度以风流足以冲淡上隅角气体而补影响工作面回风为宜。
(2)挡风帘必须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前移,移架或回柱时要将挡风帘取下,移架或回柱结束后要及时挂上。
(3)瓦检员要经常检查上下隅角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不得进行移架、回柱、放炮等工作,只有上下隅角瓦斯浓度被冲淡到1%以下时方可进行。
(4)回采面上下出口要保持畅通,使回采面风量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
2、用局部通风机处理上下隅角瓦斯积聚
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过进回风巷不足2米,用吊挂风帘的方法处理,超过2米时(带采),用局部通风机处理。
(1)在回采面进风巷安设一台局部通风机(进风巷安设有困难时,在回采面距上出口10米处安设一台小功率的局部通风机),将风筒接到上下隅角,启动局部通风机稀释上下隅角的瓦斯。
(2)局部通风机和风筒要随着采煤面的推进前移。上下端头需要放炮时,用挡板等维护好风筒。
(3)局部通风机的管理要符合《规程》规定。
(4)瓦检员要经常检查上下隅角瓦斯,瓦斯浓度超过1%时不得从事放炮、采煤等工作。
3、采煤机附近瓦斯积聚预防和处理
(1)加大工作面风量。通过扩大工作面控顶断面、上下出口地面或风量调整等措施提高工作面风量。工作面风量提高后,同时要加大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防止工作面煤尘飞扬。
(2)在采煤机上安装风水引射器,采煤机工作时,风水引射器既可以吹散采煤机附近的瓦斯,又可以降尘。
(3)加强采煤机内外喷雾的管理,保持雾化良好。
(二)掘进工作面高冒区局部瓦斯积聚预防和处理措施
掘进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因施工等因素造成高冒区后,很容易造成高冒区局部瓦斯积聚,如不及时处理会给以后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局部高冒区的瓦斯积聚应采取以下和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严格工程质量,架棚支护巷道要有防止漏顶冒顶的措施
煤质松软顶板不好时,要少装药放小炮或用风镐落煤,并及时支护。
锚网支护巷道要及时支护,减少空顶距,网上的浮煤要清理干净。高冒区要用不燃性材料充填结实。
处理措施:
1、通防部门应及时掌握掘进巷道的高冒情况,做出标记,并记 录其冒顶高度、位置等,定期对高冒区进行检测或取样分析。
2、高冒区巷道长度超过3米,冒高超过0.5米时,必须对该段巷道进行喷浆处理,喷浆厚度不小于5厘米,顶帮及网眼要喷堵严密,不得留有供氧通道。
3、喷浆长度必须超过高冒段巷道5米,两端与顶结实。
4、高冒区巷道长度小于3米的局部高冒区,也可以喷浆处理,喷浆有困难时,可采取注凝胶方法处理。
5、注凝胶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注胶量应充满整个高冒区及周边裂隙。
6、注凝胶及喷浆都有困难时,根据高冒情况,要将高冒区的浮煤放净,在高冒区设置挡风板或风筒供风,7、用注凝胶、挡风板及风筒处理时,都必须在高冒区设置检测导管,便于定期检测高冒区的瓦斯变化情况。
8、高冒区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放炮时,必须检查高冒区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放炮。
9、采取以上方法处理瓦斯积聚时,同时还要采取防止煤炭自燃的相关措施。
(三)掘进工作面迎头瓦斯超限治理措施
加强矿井安全监控装备的维护,确保安全监控装备正常使用。对矿井采掘工作面等地点实现连续监测瓦斯,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实现自动断电,防止出现瓦斯事故。
掘进工作面迎头瓦斯超限后,需要对该地点进行瓦斯排放。
1、通防工区将风机安装在距回风口大于10米的位置,将风筒敷设至瓦斯超限地点以后,并配备部分通防人员,配合救护队搞好瓦斯排放工作。
2、排放工作由佩戴氧气呼吸器救护队员进行,参加排放的救护队不得少于3人,并且严格执行《救护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3、参加排放的救护队员必须按《救护安全规程》救护装备,配备氧气呼吸器、检测设备等。
4、参加排放的人员配带的矿灯必须完好防爆。
5、排放瓦斯前由救护队先检查各种气体情况。
6、将风机开启,敷设风筒进行通风。
7、经检查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4ppm时,采取控制风流的措施排放瓦斯。
8、经检查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4ppm时,必须按以下措施进行排放:
1)成立瓦斯排放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整个排放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的调用(调拨),付组长负责排放工作安排、协调及措施的监督执行,成员具体负责排放工作进行及各项环节的协调、准备工作。
2)排放前,必须先将排放巷道的风筒在巷道入口处断开,利用限制供风量的方法逐段进行排放,严禁一风吹。
3)排放前,必须对排放风流经过的回风巷所有电器设备停电。
4)排放瓦斯前必须派专人到指定地点进行站岗,站岗人员必 须按措施要求在指定地点站岗,在未接到撤岗命令前,不得随意脱岗,否则,对造成的后果负主要责任。
5)排放时,必须在排放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不间断的检查瓦斯,保证排放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4ppm。
6)排放结束后,排放人员要对整个排放巷道全面检查一遍,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1.0%、二氧化碳不超过1.5%,氧气浓度不低于20%,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4ppm,且稳定30分钟后,方可恢复正常通风。
7)排放工作结束后,由机电部门负责对排放风流经过的电器设备全面检查一遍,确定无漏电失爆现象后,方可恢复供电。
8)排放工作结束后,必须经排放领导小组组长同意,方可恢复生产。
9)排放结束后,通风部门要及时对局部通风设备按标准进行整理,并写出排放工作总结。
10)所有参加排放的人员必须学习本措施并签字。
第五篇:关于8130掘进回风瓦斯超限原因情况汇报
关于8130掘进回风瓦斯超限原因情况汇报
仁寿县安监局:
我矿8130掘进回风瓦斯于2012年6月27日13:28:58至13:35:27瓦斯超限,超限时间:3分24秒,超限次数合计12次,超限最大值4.00%CH4。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8130掘进回风瓦斯超限事情经过:
我矿于2012年6月27日11:02:58地面高压保险烧坏,造成290西掘进全部主用电源停电,其中监控分站搭在主用电源侧。出现故障时,当班值班人员许淑清及时通知调度室曾凡彬,汇报8125机巷,290西大巷,8130回风巷直流正常。同时通知井下监控人员朱堂军查看原因。在停电期间,备用电源正常供电,备用风机启动正常运行。在2012年6月27日13时6分19 秒恢复主电源供电。井下开关过多,送电环节也多,合闸次数频繁,导致在13时28分58秒的时候,8130掘进回风瓦斯传感器显示超限。
二、8130掘进回风瓦斯超限原因
该瓦斯超限的原因是传感器故障,经过综合分析,因该巷淋水过大且潮湿,开关频繁合闸,主电源来电后向分站供电,瞬间向各类传感器供电,由于电压不稳定,导致8130掘进回风瓦斯传感器异常显示,超限报警。
三、今后的防范措施。今后,我矿应加强监测监控设备及电器设备的日常检查、检修,严格执行煤矿矿用设备的使用标准,认真对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时淘汰不符合现行规定的设备。加强“一通三防”的管理,杜绝瓦斯超限事故,严格执行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一炮三检”、“一班三检”制度。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使上级领导放心。
四川仁寿县复合能源有限公司
201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