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衡水四调选择题详解总结

时间:2019-05-13 17:3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历史衡水四调选择题详解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历史衡水四调选择题详解总结》。

第一篇:高三历史衡水四调选择题详解总结

高三历史·衡水四调选择题答案详解

1.答案A【解析】分封制下的诸侯无论爵位的大小都是替天子镇守疆土,故选A。分封爵位的不同不一定是按功勋的大小为标准的,因为分封的对象有三种,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商朝的制度,故C错误。西周的分封制是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而不是按照公侯伯子男来分封的,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国”“邦”实际上是指诸侯国。虽然诸侯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毕竟属于地方,听命于天子,是天子统治下的国家的一部分,排除A、C、D三项。根据材料可知,“国”“邦”是以宗族为基础的,B项正确。

3.答案D【解析】 材料主要讲述了丞相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通过“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我们可以知道丞相出现时可能拥有较高的权力,故选D。有史料记载的丞相制度最早出现战国时期,故A错误。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故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西周礼仪制度的完善。

4.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及材料“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可知,此位思想家主张“依法治国”,故应是法家的主张,所以应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法家思想特点

5.C【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由于财力有限,使占有一定财力和人力铁犁牛耕(当时是二牛三人进行耕作)受到限制,而锸、锄适应了小农生产的需要,因此成为主导地位,故选C。冶铁技术的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的推广无必然联系,A错误。铁犁牛耕更有利于精根细作,B错误。耕牛的缺少是影响了牛耕的推广,但这并非是主要原因,D错误。

6.D【解析】“小厩南田”印章作为秦至汉初官方管理官田的有效凭证,说明政府对土地管理行之有效,但不能反映秦建立了森严的官僚政治,故A项错误;秦朝采用小篆作为官方标准字体,汉代时期出现更易书写的隶书字体,故B项错误;井田制在春秋晚期时期就已经瓦解,故C项错误;“小厩南田”印章作为政府管理官田的有效凭证,还存在管理公田的“右公田印”,说明秦至汉初土地所有制形式多样,故D项正确。

7.A【解析】从材料看,郡县制的推行是服务于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是历史发展决定了的。A项正确。虽然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议制度,但是不能说明B项所述,材料只能说明这场分封与郡县的争论并不能 真正决定二者的存废#根据材料得不出匚项* D项所述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郡县的设置已经存在,且根据材 料得不出D项。故选A项。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依据所学,汉代的时候,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题干材料“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说明儒家刑罚思想在汉代的时候也取得了正统的地位。故应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思想•儒家思想 9.B【解析】“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意思是田地不在于多,而在于是不是在田地上下大工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类似。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 思想是精耕细作,反对粗放型农业生产。故选B。ACD均与材料意思相差很远。

10.A【解析】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解析: 材料中市、宅融合,逐渐突破坊市界限。

11.D 【解析】唐代严禁官员从事工商业说明政策严格,宋代皇室成员从事工商业说明政策宽松,故选D。对工商业管理的严厉程度与管理规范与否无必然联系,A错误。政策宽松并代表社会地位提高,B错误。材料中没有信息说明唐代注意保护民间工商业,故C错误。

1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皇权—士大夫”体制和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转变主要体现了科举制的推动。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13.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元朝是我国疆域最为辽阔的一个朝代,统治者必然要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均是属于边疆地带,对这些边疆也征发赋税徭役正是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所以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可知,说明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近代思想的色彩,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是近代制度的典范,排除B;C说法不够全面;材料讲的是黄宗羲的思想更具有民本精神,所以D说法有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1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顾炎武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等,本题实际上考察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明显不属于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可排除。进一步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顾选D。16.C 【解析】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一时从其游者”,“何其盛也。”由此可见宋元之际理学成为儒学正统。因此选择C。材料的道学属于儒学的范畴,与道家、道教不是一个概念,排除AB。隋唐时期儒学经典开始成为科考内容,排除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17.B 【解析】 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可知,明代的时候,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就使六部官员的品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代的政治制度·特点

1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侵犯,同时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勾结会危害自身的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后来只留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9.A 【解析】布政使一职的设置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消弱地方势力。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说明清朝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地方汉族督抚权力增强,中央权力下降。A项正确。B项与题意相反;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清朝中央集权制度。

20.A 【解析】材料说明该战争后只有少数一些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此时对西方的研究可说是踏出了一小步而已,再结合“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可知A项正确。21.A 【解析】曾含章的话意思为:地主遵照太平天国法令领了田凭,佃农还是不肯交租的。地主既登记领凭,收不得租,不但要纳田赋,而且,深怕登记后露了身家,收到没完没了的打击。这表明太平天国不是保护地主阶级的封建政权,而是实实在在的站在农民阶级立场保护农民利益的农民政权最鲜明的标志,故选A。

2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条约是1958年的《天津条约》,此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所以“这一乱事”应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

23.C【解析】材料现象说明外来的棉纱与本土棉纱价格相近,而本土棉花再纺成棉纱价格更高,这必然导致传统纺纱业走向衰落和破产,C项正确;近代棉纺织业是机器生产,而现象无法说明必然会促进机器棉纺织业的发展,A项错误;当时中国已经失去了关税自主权,请政府不能单方面的提高关税,B项错误;中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经沦为西方的附庸,且单据棉纱进口也不能说明会沦为附庸,D项错误。

24.C【解析】本题从外交机构的变迁切入,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五口通商大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设置的对外机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成立了总理衙门,说明列强进一步侵略之后,国家主权逐步丧失,清政府对外交涉增加,这种转变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A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B与题干的主旨不符,D不符合史实。25.A 【解释】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60年”、“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等可以看出指的是洋务运动时期,提出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故A项符合题意.B项的“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指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CD两项在时间上明显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洋务运动

26.A 【解释】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只要了包材”、“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以得出如下重要信息:“白菜”即西方的器物;“种子”即西方的思想;“方法” 即西方的制度。据材料可知,指的是洋务运动。故答案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27.B 【解释】通过材料可知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符合题意的只有B。ACD均表述有误,A项“大大推动”有误;C项的因果关系错误;D项“时人多方制肘”并非主要原因。考点:洋务运动。

28.A 【解释】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同治帝(1862--1874)“惟该院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并不准借此传习天主教。由此可见,同治帝主张“中体西用”,故A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BC两项明显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已经国门洞开,而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并非传教,而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等。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洋务运动 29.D 【解释】从材料中可知维新派与革命派殊途同归,维新派“劝告开明”,革命派“预备革命”。各自所做的工作为对方间接发生“助力”(推动作用),相互促进,可知D正确。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而题意也并非展现政党政治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BC项无法体现。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三民主义 30.D 【解释】《时务报》发表了大批西方人看中国文章,无法说明希望得到列强支持,故A项错误;向国人介绍西学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揭露列强瓜分阴谋的信息,故C项错误;《时务报》是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阵地,而从文章类别上看,“列强在中国“占了主要部分,目的是警醒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更好的宣传变法思想,故D项正确。考点:维新思想

31.A 【解释】由题干可知,该奏折“外夷怨毒人民已深……一旦思逞,……势得而气锐……痛快。”明显侧重于迎合社会民众的心理,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明显错误。D项错误,题目反映的是反帝而并非反封建,且也并无提及与太平天国之间的关系问题。考点:义和团运动 32.A 【解释】“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是指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袁世凯掌握中华民国大权时,为了防止其专权而订立《临时约法》,这带有明显的孙中山的主观色彩,根本上是违背依法办事的原则的,故选A;这一题是在评价孙中山的这种做法的目的,而不是其客观效果,故B项不符合题意;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与《临时约法》

33.C 【解释】材料提供的中西比较范围的扩大及领域的增多等信息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了解不在片面和局限,C项与题意相符。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4.D 【解释】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逐步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题干中侧重“五四运动” 后新文化运动范围的“突破”,即强调后期,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

35.D 【解释】由题干“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知这场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从“深度和广度而言”“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可知考 查新文化运动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故D项正确。AC项明显错误。考点:新文化运动

36.A 【解释】由题意可知,题干更突出“科学”。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可知,“科学”与“愚昧和迷信”相对,故答案选A.考点:新文化运动 37.A 【解析】本题要注意理解材料。根据材料“不再过多强调从制度上解决自由问题,而是更强调能使恰当的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对自我和社会的态度”,说明新文化运动是肯定通过制度解决中国问题的,A 项错误,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从思想上实现转变,是吸取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教训,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反封建的“旧道德“为核心的,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了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意识方面对此前的反封建运动进行了反思,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8.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21年到1935年可以看出,这是指的中共成立之后的15年,中共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而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成熟的标志。故选B。A项错误,五四时期是1919年开始的;C项国共对峙走向抗战是1927年啊到1937年的时间;D项星星之火,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时。因此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39.D 【解析】从材料中“以明廉耻,以正人心,以厚风俗”等可以判断D项说法符合题意。题目是以道义廉耻等正风气并不等于是儒家思想故B错误。A、C不符合题意 40.C【解析】“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体现了陈独秀对待孔子的两种态度,主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孔子的不同方面,故选C。

41.D【解析】 题干主要表明的是对五四运动过程火烧赵家楼情况的不同描述,这是史学上常见的现象,由于不同的人或是团体的利益与阶级属性不相同,所以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与观点也不相同。通过比较与分析,D项是正确的选项。无论是报刊还是亲历者的言论都带有主观性,但亲历者的要比报刊的可靠些,所以D项正确。42.C【解析】根据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可知主要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不是新青年杂志,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陈独秀的作用,故D项错误。43.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23—1926年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因此“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很高,故C项正确;1927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故A项错误;1918年十月革命就已在中国产生广泛的影响,故B项错误;1927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之后,才开展土地革命,故D项错误。

44.B【解析】本题目主要从时间上“1924年”判断,孙中山此时已经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大革命开展起来,因此选B 45.B[【解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材料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 “尚不能完全解放”,这表明当时中共领导人对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革命 的前途缺乏正确认识。中共“二大”时,中共刚刚成立,尚未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故 A 错。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发生于国民大革命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46.C【解析】1928-1934年是中共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时期,由于其政策的正确性,根据地得到了大发展,党员人数日益增多;中国共产党根除了左右倾错误是错误的,红军在王明等错误指挥下,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之前并未形成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国民党当时刚上台不久,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时机并不成熟,故选C点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还可以考查其内容: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另外中国革命走的道路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47.D【解析】材料信息符合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实际,脱离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强化了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故B项错误;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大家来成立合作社,贩卖布匹、盐巴、粮食,使赤区穷人个个不愁吃穿”和“商人无论大小在服从苏维埃法令下可自由发展工商业”可知体现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故D项正确。

48.A 【解析】分析题干,注意时间——1947年底,1947年6月—1947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反攻,题干所述 “优势问题” “解决” 正是战略反攻带来的结果或者影响,所以答案应为A。

第二篇:09届高三历史选择题精选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选择题选粹(1)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2.(银川一中第三次月考27)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3.(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2)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

4.(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5.(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0)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

6.(广东六校联考二6)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D.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8.(安师附中高三上期中1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7.(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3)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9.(安师附中高三上期中14)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0.(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5)“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11.(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7)1949年10月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12.(安师附中高三上期中19)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13.(广东六校联考二15)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收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14.(广东六校联考二1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15)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前者直接领导了后者 C.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后者 D.后者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16.(广东六校联考二2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17.(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2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8.(广东六校联考二24)《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因为 A.实现欧洲单个部门的一体化

B.从最初的经济一体化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C.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D.欧元的诞生

19.(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历史期中)通过宗法制的施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0.(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

A.三公九卿制

B.制定秦律

C.郡县制

D.监察制度 21.(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2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4.(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历史期中)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法律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 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主权在民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是国家大事的决策者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26.(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①③④

27.(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D.议会对内阁负责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28.(广东省深圳市2009 届高三九校联考)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29.(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3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历史期中)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31.(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2.(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33.(广东省中山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34.(广东省中山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是因为 A.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B.蒋介石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C.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5.(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在某班的一堂关于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综合探索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你认为正确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37.(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38.(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下列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是

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 C.把反封建作为革命的目标

B.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 D.全力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36.(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39.(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40.(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42、(镇江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诞生

④维新变法运动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①③

D.②③④

43、(09.1盐城一调)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45、(09.1盐城一调)右图反映的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6、(09.1盐城一调)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41、(江苏省镇江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44、(09.1盐城一调)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47、(09.1盐城一调)毛泽东创造性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系统论述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8(09.1盐城一调)、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大陆提出三通建议开始于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九二”共识的达成

B.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使所有公民都参与国家政治

49、(09.1盐城一调)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主要是因为

A.以地域划分行政选区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按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

50、(09.1盐城一调)美国1787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②都实行两院制 ③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④都赋予总统解散众议院的权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第三篇:2017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调政治试题及答案

衡水中学2016~2017学下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

文综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2.2015年某企业收到A商品订单10万件,以每件39元的价格出售,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为30%。2016年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A商品品质提升。此时如果该企业对A商品实行薄利多销策略,降价10%,将增加2倍订单;如果该企业对A商品实行优质优价策略,捉价10%,订单数量不变。假定其生产成本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比较降价和提价策略

A.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少获利27万元

B.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多获利24万元

C.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少获利24万元

D.降价策略比提价策略多获利27万元

13.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下图为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一年 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情况,在不考虑其他 因素前提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从M1到M2,社会物价水平会上升 ②从M1到M2,股票价格指数会下跌 ③从M3至M4,货币的购买力会提高 ④从M3到M4,企业贷款难度会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16年初·我国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与国际投机资本开展激烈对决,有效阻止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单边急跌,打了一场漂亮的人民币汇率保卫战。央行此举的必要性在于

()

①我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②防止资金过度外流阻碍国内改革发展

③避免人民币汇率单边急跌挫伤外向型企业

④国际投机资本威胁人民币信用和国内外经济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将增至1000至2000亿美元。一批中国企业将在美国扎根“中国设计、美国制造”成为新的合作模式。这说明我国()

①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②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企业依靠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④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作为选民参加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一一行使选举县人大代表权利

②对小区内物业管理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一一公民自觉参与了民主决策

③找人大代表反映社区缺少健身场地问题一一主动参与了基层民主管理

④参加某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一一对政府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贯彻依法执政的理念,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②政协委员拥有民主监督的权利,针对“十三五规划”可以行使决定权

③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表决权

④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针对近期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彻底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政府重视安全生产()

①有利于规范自身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有利于决策民主,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是加强管理和监督,履行经济职能的体现

④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奋起抗争,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这个坐标()

①我们应辩证分析,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能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下列各项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l.“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只有坚持老一辈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才能不断赋予长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增强我们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只有让长征精神焕发出新的价值,成为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的不竭动力,才能将这笔巨大精神财富传承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能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这说明()

A.长征精神需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发展比坚持更重要。

B.坚持辩证否定观才能赋予长征精神时代延续性和历史尊重性

C.长征精神孕育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D.坚持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发展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的完全统一

2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贝币、刀币、半两钱、五铢钱、铜钱等既是商品交

换的手段,又是特殊的文化载体.如今这些古代珍贵的钱币又成了收藏市场的宠儿,小小的钱币动辄几十万甚至百万元成交。从钱币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①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钱币的属性

②不同的实践需要形成不同的价值需求

③事物因时代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价值

④古钱币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A.②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

23.2016年l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并引用中国古语“治国有常,而立民为本“说明着力实现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下列与此古语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③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优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迅速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关注。

材料一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激励导向的分配政策,不断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意见》着力完善推动形成体现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在收入分配上的自主权,发挥科研资垒、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对科技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等。

材料二 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我国目前面临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忧、保护不严、侵权多发及国际交流不畅等诸多问题,影响知识创新的热情,画待研究解决。(l)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4分)(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新形势下政府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作用。(12分)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总书记这样阐释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战胜困难,夺取胜利:“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途中,红军还面临看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的真理;“长征是一次唤起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

材料二长征所体现的文化力量超越时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的人文支撑。站在新起点上,必须从长征中汲取精神力量,积聚前行动力。长征精神主要是: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忠诚理想、坚定信念,民主团结、顾全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远甚于当年的红军长征,这就需要倍加珍惜井充分运用长征这个精神宝库,把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密鲒合起来,始终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结合材料一,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论证红军长征胜利的必然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我们如 何从长征精神汲取力量。(10分)

(3)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学习长征精神,要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使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更加贴近群众、深入民心。请你为此拟两条宣传标语。(4分)

政治答案:

12—16 BCCBD

17—20 BDCCB

22—23 AD 38.(1)

①有利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承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3分); ②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分);

③有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公平(4分);④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4分)(2)

①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科技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建设职能)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管理与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③坚持依法行政,打击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水平。(每点3分)

解析:(1)《意见》本身就是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增加知识价值体现重视生产要素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创业创新;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有利于增加收入,从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2)依据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等知识,突出改革精神,拓展国际视野,结合材料即可作答。

39.(1)

①.崇高理想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崇高理想的指引和激励,在曲折的革命道路上对革命前途有坚定的信念,正确认识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精神因素;

②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使红军长征必然走向胜利;

③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可靠保证;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红军长征立足实践,联系实际探索革命道路,必然走向胜利。(每点3分)(若答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其他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2)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传承、发展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斗志,推动实践; ②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③把传承发展长征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不失根基与本色又与时俱进;

④坚持独立自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⑤将弘扬长征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每点2分,共10分)(3)

①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长征路;

②争取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惧千般困难万般风险。(每点2分,共4分)

第四篇:衡水中学高三历史学科一轮提纲

研究高考明方向

强化措施夯基础

高三历史 乔燕

一、研究高考,明确方向(三大视角看高考)

(一)考题的“变与不变”

变—

1、试卷各板块分值稳中有变:古代史必修二上升,中国史必修三下降 世界史和必修一基本稳定;

2、新材料情景减少,回归教材: 3、41题评论题改为说明题;

4、客观题中出现选修试题; 不变 —

1、考查主干知识:近两年高频考点及未出现的考点;

如何复习主干知识:明确各模块各单元的主干知识 ;

抓准每个主干知识的构成元素; 形成纵向和横向的知识联系; 在联系现实中运用主干知识;

2、关注社会热点;长效热点、周年热点

从高考角度确定时政热点的标准:

一是既能体现当今社会战略性价值,又能符合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命运的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前瞻性特点)

二是既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能关系到老百姓民生的大事和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 现实性特点)

三是教材中有关人文知识和体现学科素养的知识点;(高考命题的人文性特点)四是与现实热点问题相联系的隐性知识点;(高考命题隐性介入的特点)

复习中如何融入“热点”:

一是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

二是注意对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或规律性知识。三是注意将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复习专题化。

四是充分思考和借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或历史试卷中比较成功地体现现实热点问题的试题。

3、注重多元史观;(不展开)

(二)考纲

1、基本无变化

2、通过调查数据分析考纲所要求的“四大目标十二项要求”中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3、考纲未变,考题变化明显带给的启示:

(1)相对于“变化”,更要重视考纲本身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2)教学设计和习题训练要紧密围绕考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3)误区提醒:教材知识考查绝非与考纲能力目标相对立!

(三)考生

1、各部分平均分

2、各分数段人数

3、全省及格率(对比地理、政治)

4、通过阅卷反馈的信息

针对前面的分析对一轮备考的启示:

◆夯实基础知识,增强计划性 ◆立足课堂教学,增强研究性 ◆严把习题质量,增强训练性 ◆突出材料解读,增强综合性 ◆注重方法指导,增强提升性

二、周密计划,落实夯基

(一)计划要周密

1、学年计划:一轮、二轮、三轮

2、一轮复习目标:

夯实“双基”,适度关注通史

3、一轮复习原则: 全面性、透彻性、系统性、提升性

4、周教学计划’5+4

(二)教研重实效

1、总结13奠基14一轮策略研讨会:会议的目的、主题、13年的得与失、14年的措施,高一二教学为高三奠基,落实三年一盘棋;

2、高三外出教研:A.调整完善一轮教学计划 B.细化一轮夯基各项措施 C.进一步研究高考题;

3、高三历史组教研:A.组长会议内容“再学习”;B.本周一课一研安排; C.下周资料问题研讨; D.集体评课

4、分系列一课一研(重点!)A.与大组教研的不同:两个针对;

B.基本流程: 制定计划——早 个人备课——真 集体备课——实 C.一轮复习重点“研什么”: 研体系、研高考、研设计

5、考后的班级教研:学情问卷明方向、考后数据找问题、齐心协力抓成绩

6、文科综合教研:

(三)资料出精品

1.计划周密,严格程序

2.明确要求,规范严谨——学案: 课标解读,考点梳理,重难探究,史料研读

作业: 难易适中 题量适当(30+2)匹配学案 优化结构 自助: 作业答案 高考练兵

思维拓展 历史烟云

周测(35+1)综合性

3.贴近高考,针对训练:以主观题为例; 4.关注反馈,及时调整

5.错题积累,分类整理——模块分类(必修—专题、通史选修)

题型分类(基础类,材料解析类—客观、主观)材料类型(地图类、漫画类、表格类、文字类)错因分类(基础不扎实、审问错误、信息提炼不 全、逻辑对应不准……)

6.细化主观题评分细则

(四)课堂抓高效

复习课:依据高考明目标、依据目标设环节、依据环节思改进

以《以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例

1、依据高考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2、依据目标设环节

A 以点成面,扩知识、树体系 B材料导学,设问题、升能力 C前后对比,识不同、明特征 D史观引领,拓思路、提素养

3、依据环节思改进:A.学生是否掌握了梳理知识体系的方法

B.材料选择是否科学合理 C.知识对比是否针对学生疑惑 D.史观引领是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习题课

1、习题讲评的目标及原则

2、课前准备:教师、学生

3、讲评环节:考情分析、学生自纠、合作释疑、归纳题型、总结方法,转换提升;

归纳题型——题型归类:基础类、文字材料类、图片材料类(地图、漫画等)、表格类;

错因归类:迁移能力不够、设问理解不清、信息提炼不全、逻辑对应不准;

(结合例题说明)

方法总结——选择题:①阅读题干审题意 ②研究题眼好入门

③二次再审关键词(时间、空间、程度形容词)

④排除无效干扰项 ⑤比较之后见分晓

主观题:①先读问题(设问方式、答题角度、答题内容)

②再读材料(读懂、理解材料,获取、利用有效信息关键词、句,标点符 号,材料出处)

③联系所学相关知识点(知识的迁移)④紧扣问题,规范作答,要做到四忌四化。

四忌:忌照抄材料,忌离题作答,忌俗语空话,忌视角单一。四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整洁化。

转换提升——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反一反

4、指导反思:强化“错题是金”的意识

强化“不解析不改错”的意识 强化“归类整理”的意识 强化“重积累勤翻看”的意识

第五篇: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六调考试(历史)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六调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1. 先秦时期,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吕氏春秋》则有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这反映了

A.两者的认识都诞生在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B.两者的认识都对当时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提出了质疑 C.两者都认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当时诸子的观点分歧大于共识

2. 宋代皇帝的意见须有宰相同意才能写进国书(外交文书)。淳熙年间(1174—1189年),“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这一意见遭到宰相的坚决反对。尽管孝宗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最终他的意见依然未能写进国书。这表明当时宋代 A.体制僵化导致官员因循守旧 C.中央政府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相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D.君权削弱降低了行政效率

3. 李大钊说:“中国古代的婚姻时期,亦似在秋冬之交。《周礼》言仲春,《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古代 A.小农经济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规律 C.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B.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4.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了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 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5. 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B.“贵儒”又“尊道”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6.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清政府 A.认为英国人提出的税率不高且可以接受 C.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

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D.国家主权意识模糊

7.近代某条约规定:“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大清特派之大学士尚书会议,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该条约中的“贼匪”是指 A.清朝军队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

D.同盟会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与李宗仁、汤恩伯等前线将领不同的是,他在具体战役上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政略”。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这说明蒋介石实行该“政略”的主要意图是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确保上海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C.为中国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权和树立国际形象 D.希望美国出兵以迅速打败日本

9. 1862年,浙江人叶澄衷在上海虹口美租界开设了近代上海第一家五金行号“顺记”。因为叶澄衷在经营过程中重视信誉,不久美孚石油公司就委托“顺记”帮助推销煤油,“顺记”以此为契机得到快速发展。该现象表明当时 A.部分民族资本家重视经营策略

B.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依赖于外商 D.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起步较早 C.外商企业刺激了民族工商业的诞生

10.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提出中国传统任命官吏的方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因而他建议“吏部籍之,以得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到了1898年,京官们对这一改革建议几乎持清一色的敌对态度。以上材料说明了 A.这是中体西用的最初思想渊源

B.清朝早期维新思想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C.冯桂芬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京官们在1898年一致反对变法图强

11.《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提出:“凡我普天臣庶,遭此非常变局,忧愤同心,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而薄今,力变从前积弊,其兴勃焉,又何难雪此大耻。”这说明此时的张之洞 A.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 C.准备彻底地改弦更张

B.仍坚持洋务派的主张 D.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12.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从前欧洲在民权初萌芽的时代……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 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了中国“政治革命”的必要性 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 D.孙中山存在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

13.1950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0年,中英两国互换大使的问题被再度提上议程;1972年3月,中英两国正式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 A.追随美国而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C.“冷战”思维下帝国主义的傲慢

B.对华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

D.外交政策受制于中国的“一边倒”

14.下表是1948—1959年北京同仁堂发展态势数据表。这一时期北京同仁堂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

A.公私合营

B.计划经济

C.国家援助

D.抗美援朝

15.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的表现,破除唯“成分论”。这是当时我国 A.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B.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 C.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提出“科教兴国”的需要

16.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通常都说每一平民政体莫不以自由为其宗旨。”亚里士多德意在说明 A.雅典的民主是平民的民主

B.雅典城邦出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雅典人开辟了自由的风气

D.雅典民主政治已凸显主权在民的观念

17.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雅典城邦并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 B.雅典公民追求的自由平等会损害民主政体 C.直接的大众民主极有可能导致国家混乱 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18.下表为有关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

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

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D.表决的单一性决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19.伯利克里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该材料能体现出雅典民主制的原则是 A.普选制

B.选贤任能

C.法治

D.群众监督

20.“(希腊)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于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城邦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

B.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公民的积极性受城邦福祉的影响

21.伯利克里当政时期,他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握有充分权力;为保障公民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公职津贴”。由此可知 A.雅典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雅典公民享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 C.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

D.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22.特奥多尔·蒙森认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罗马法的产生 B.罗马法保证了皇帝的绝对权威 C.罗马法维护了所有罗马人的利益 D.罗马法的产生包含着隐性契约关系

23.罗马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方式一直以撤离为主,很少通过立法来进行,这样的局面在《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发生了重大转变。平民通过第三次撤离运动迫使贵族制定了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限制了罗马贵族的特权

B.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公民权 C.体现了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妥协

D.确立了罗马“以法治国”的原则 24.《罗马法史》载:“‘万民法’概念有着双重的含义: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据此判断该法 A.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

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 C.适应了帝国时期的要求

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25.《十二铜表法》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但如他人的果实落在自己的田中而被牲畜吃掉的,则不需要负责。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注重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注重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26.英国内阁由英国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发展而来。在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内阁在英国已经开始萌芽了。萌芽状态的内阁只是一个服务于君主的御用咨询和决策机构,并没有与议会建立起任何关联。1689—1714年间,英国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的御用机构向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的过渡,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内阁与议会权力的消长与演变

B.政体演变促使内阁制由萌芽走向成熟 C.内阁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D.英国内阁逐渐公开化、独立化、制度化

27.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主张,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在法国大革命中,圣茹斯特指出,幸福是欧洲的一种“新的概念”,旨在反对大贫大富。材料反映了二者 A.主张建立总统制共和制

B.关注平等原则 C.提倡以权力制约权力

D.倡导天赋人权原则

2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或众议员在当选任期内不得出任合众国当局在此期间没置或增加薪俸的任何文官职务;在合众国属下供职者,在继续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国会任何一院的议员。美国宪法的这一规定

A.维护了司法权的独立性

B.推行了议行合一的制度 C.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D.确保了国家立法权的独立性

2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每州选派的选举人团队选举产生;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同意后,再由总统任命产生。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实践三权分立的政治理想

B.构建民主共和的政治框架 C.防止出现多数人民主的暴政

D.防止联邦政府权力专制化

30.“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作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其中有75名终身职议员),因而这一宪法也同样适合于君主制。一俟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一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一变为贵族院。”这反映出法国1875年宪法 A.脱离法国国情

B.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C.不能维持长久

D.获得了两派的竭力支持

31.英国虽然在1867年扩大了选举权,但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了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意志

A.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C.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32.《西方的遗产》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自由主义 4

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能体现出“保守主义”的是 A.议会拥有立法权

B.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D.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C.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33.在德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互相背离的两种趋势。一种是狂热追逐军国主义和权威崇拜的保守的德意志,另一种是积极倡导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自由的德意志。双方力量对比消长决定着德意志民主化的进程。这体现了 A.法德两国合作源远流长 C.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艰巨性

B.工业革命保障德国政治发展

D.启蒙运动促进德国政治变革

34.观察下表,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此现象对西班牙的影响是

A.确立了西班牙的世界霸主地位 C.促使西班牙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B.冲击了西班牙的封建生产关系

D.引发了西班牙的工业革命

35.下图是1500—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B.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 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D.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随需求波动

36.16世纪前期,农产品的价格猛涨,而西班牙受贵族剥削和城市行会的影响,工农业产品的价格更是高于英国、法国、尼德兰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加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推行称霸欧洲的政策,将巨额财富用于军事和政治活动,西班牙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所以西班牙进行的殖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这表明 A.西班牙的封建统治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B.“价格革命”未对西班牙的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C.西班牙殖民强国的地位被英、法、荷等国取代 D.西班牙的殖民掠夺所得都用于政治和军事活动

37.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更多。”恩格斯也提道:“人们开始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这反映的是英国

A.新经济时代的贸易特点 C.自由贸易观点的终结

B.资本积累的途径 D.殖民掠夺的野蛮

38.“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这段评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运用唯物史观高度肯定了工业革命为社会创造了巨额物质财富 B.运用近现代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文明的进步性 C.运用生态史学范式指出了工业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D.运用社会史学范式肯定了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改善

39.恩格斯认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历史前提”是指 A.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B.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 C.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D.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 40.179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称:“商业、工业和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地位,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的良好作用。”由材料可知,他主张

A.实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重视经济活动方面的立法

41.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佣的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十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 A.工业成本昂贵,重工业发展缓慢 B.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经营分散 C.流动资本不足,工业企业投资少 D.小农经济发达,劳动力供应不足

42.巴黎公社规定选民对公社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社委员,都有充分的罢免权和监督权,及时清除混入公社领导机构的坏人,可以罢免和撤换失职的公职人员,及时纠正公职人员的错误和失误。这些规定体现出巴黎公社 A.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支持

B.实行直接民主 C.是社会主义政权

D.具有人民主权的特点

43.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形成了政府同反对派两个政权并存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掌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它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它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潮流

44.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写道:无产阶级“利用目前过渡时期的特点,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首先争得民主共和国,争得农民对地主的彻底胜利,以取代古契柯夫——米留可夫的半君主制,然后再争得唯一能给备受战争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该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A.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的意愿 B.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 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D.列宁放弃了对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45.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教会研究开始重视科学

B.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 C.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

D.人们的思想得到彻底解放

46.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 A.要构建民权政府

B.要批判神权统治 C.人性解放

D.平等自由 47.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B.破除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

48.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逐渐成为主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人们的座右铭,君主们普遍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 A.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古希腊 C.宗教改革深化下的德国

B.文艺复兴熏陶下的英国 D.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49题25分,50题12分,51题l5分,共52分。)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元明以来,关于“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有许多史料记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惟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必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在双林镇形成规模。这里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一些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变成了双林镇本地的缙绅,无论是地缘关系还是血缘关系都较前大为减淡。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而是作为地方秩序的管理者,与“违犯”地方秩序者形成对立,他们似乎在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

——据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等整理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扩大了地中海的商业网络,他们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而商人们则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利用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关于债务、破产等的商业习惯法得到推广。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以在成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早期世界上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特点的异同。(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中国和意大利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不同的原因。(13分)7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下)》整理

从表格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1816年,詹姆斯·门罗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总统。1820年,他又以极大优势获得连任。他当政时的美国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版图扩大,因而赢得了“和谐时代”的美名。门罗对内强调国家意识,对外大力开拓疆土,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823年,他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对任何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咨文明确表明,美国“对于现存的任何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或属地,我们未曾干涉过而且将来也不干涉”的同时,也庄严宣告,“在已经获得并维持自由独立情况下的美洲大陆各国,今后不得被任何欧洲列强当作将来的殖民对象”;“任何欧洲列强凡以压迫它们或以任何方式控制它们的命运而进行的干涉,我们只能认为那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这一国情咨文就是人们熟知的《门罗主义》。此后,《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成为美国对外,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外交的行动指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门罗主义》的内涵及其影响。(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詹姆斯·门罗当政时美国赢得了“和谐时代”美名的原因。(6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下载高三历史衡水四调选择题详解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历史衡水四调选择题详解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历史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前段时期的教学情况总结。一、理论学......

    2014届高三5月调考历史答案

    2014年五月供题参考答案 24.B25.B26.A27.D28.A29.A30.D31.C32.B33.D34.B35.D 40.(1)主要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4分言之有理即可) 影......

    高三文科生解答历史选择题的方法

    学联教育 暑假班 高三文科生解答历史选择题的方法 参照法就是通过找一个“参照对象”,如题干材料、选项(题肢)、政治原理、历史结论等进行“拓展解题思路、缩小选择范围”的......

    2017-2018学年衡水高三月考文综历史含解析

    „„„线„„„„○„„„„ „„„线„„„„○„„„„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衡水高三月考文综历史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第8页 共8页 „※„○※„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政治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政治试题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

    衡水历史地理相关分析

    衡水市历史文化地理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东部与沧州市的东光县、吴桥县和山东省德州市毗邻,西部与石家庄市的深泽县、辛集市接壤,南部与邢台市的新河......

    历史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单选题 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B 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音乐历史选择题

    巴罗克时期(1600~1750) 巴罗克原意“怪异”,17、18世纪指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后来指一个艺术风格时期。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是:歌剧的诞生和器乐音乐的发展,复调风格逐渐向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