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3 17:1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第一篇: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大兴乡位于XX市东南部,距市中心约14公里。全乡辖3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759人。全乡共有耕地面积9886亩,无工业企业,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

大兴乡虽然具有独特的小区气候条件,但是却没有较好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因此,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符合大兴乡实际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就成为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多年来,乡党委政府班子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结合乡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并围绕烤烟、蒜苔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花卉、早熟蔬菜、林果业、畜牧业、个体工商业等辅助产业来大力发展本乡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其中,蒜苔产业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市第一。在农业产业方面是全市发展较好的乡镇之一。

一、烤烟产业发展情况

2013年我乡烤烟种植面积4096亩(年初下达任务4400亩,后因全国烤烟政策调整面积下调),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41%,收购干烟115万斤,产值达1000多万元。烤烟生产成为农民较稳定的收入来源。2013年仅烤烟产业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500多元。

二、蒜苔产业发展情况

2013年,全乡种植蒜苔蔬菜9000余亩,其中蒜苔8000多亩,产鲜蒜苔1400多万斤,产值4000余万元,占全乡gdp的60%。蒜苔产业在产值、产量、收入上也是继续名列全市第一。蒜苔产业已成为大兴乡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年协作市品牌办申报“大兴蒜苔”地理标志工作,目前已通过评审。

三、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乡党委、政府在狠抓烤烟、蒜苔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利用还林山地栽桑近2900多亩。注重加强管理,典型示范引路、资金技术扶持,充分调动了栽桑户的积极性。

四、花卉产业发展情况

在狠抓烟蒜轮作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乡还引进了花卉产业,2013年种植花卉亩,年产值200余万元。

五、畜牧生产情况

2013年,我乡猪出栏12000头,存栏9989头,家禽出栏80500羽。总之,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以上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改善了全乡的基础设施,今年烟草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对新民、石安的烟基工程进行了改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篇: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莅临XXX检查指导工作,是对XXX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全乡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向你们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县城东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中部,位于XX、XX、XX三地(州)的交界处,东接XX、XX两县,南连XX县,西界XX镇,北邻XX镇,是XX州的南大门。辖区国土面积252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90米,最低海拔1446米,乡政府驻地小河底,距县城50公里,国道214线和省道小普线呈“丫”字型横穿境内。全乡辖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傈僳、佤、纳西、回、布朗等11个民族。2005年末,全乡共有居民9561户,农业户8776户,总人口35720人,农业人口34799人,人口密度142人/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148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81亩。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党建领乡,生态立乡,基础稳乡,科教兴乡,产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8865.58万元,比上年增5.35;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元,比上年增6.1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万元,比上年增2.2;全年粮食总产量1138.46万公斤,人均占有粮318公斤。

二、产业发展状况

XXX境内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平均在12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但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突出,致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适宜区大力发展泡核桃、茶叶、枇杷等特色产业。

(一)泡核桃产业

根据《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宣传泡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先进典型,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始终把泡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兴乡的又一支柱来培植。按照“合理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方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在田边地角、干沟箐边和荒山荒地种植向适宜耕地种植转变;把泡核桃发展作为家庭副业向培植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注重面积的数量型向高产优质的效益型转变。层层举办样板,以点带面,规模发展,全乡5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有18片,其中1000亩以上的有3片。2003年到2006年全乡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泡核桃7.15万亩,实现了人均2亩的目标。今年预计实现产量562.5吨,产值450万元,户均收入达513元,人均收入达126元;到2010年,预计实现产量2687.5吨,产值2150万元,户均收入达2389元,人均收入达602元;到2020年,预计实现产量10625吨,产值8500万元,户均收入达9444元,人均收入达2380元。

(二)茶叶产业

XX是全县茶叶种植大乡,茶园面积位居全县第一,但由于群众商品意识淡薄,栽培技术落后,疏于管理,多年来大部分茶园效益低下。对此,乡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招商引资、茶园低改、品种改良、生态茶园建设及发展精深加工作为茶叶产业培植工作的重点,全面加快我乡茶叶产业化进程,先后完成华山茶场、小古德茶场、大比舍茶场、小比舍茶场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4100多亩。建成以德安阿比庄为中心的700多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同时,完成加强低产茶园改造3000多亩。2005年末,全乡茶叶面积达18300亩,可采摘面积17233亩,茶叶总产73万公斤,产值1095万元。

(三)林产品开发情况

林业发展坚持“严管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改造低产林、培育珍稀林”的要求,积极发展泡核桃、茶叶、华山松、竹子为主的林产业。2005年成功引进投资300多万元的松脂加工厂一个,年末,公司收购松脂2580吨,收购金额1470万元;生产松香1548吨,松节油20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306万元;销售1233吨,销售额925万元,上缴增值税5万元,发放职工工资16万元,支付电费2万元,年底实现利润40万元。该公司的原料全部来源思茅地区,但思茅地区各县都办有松脂加工厂,原料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而该公司每年在思茅地区只能争取到3000吨原料,这与公司具备一万吨的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原料的收购、运输成本较高成为了制约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的“瓶劲”。为此,乡党委、政府专题汇报县委、政府,积极争取支持。目前,县上同意按照采脂规范逐步放开松脂采割,为进一步加快我乡林产品开发步伐,全乡松脂采割现场会

将于8月5日在马街村委会召开。根据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采脂要求,我乡可采割面积达3万亩,产量1200吨,产值720万元,单松脂采割一项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200元。

(四)科技扶持项目建设情况

2004年,积极争取到省财政科技扶贫资金70万元,在德安、古德种植枇杷600亩,其中德安、古德各300亩,涉及16个村民小组、317户

农户;在新政、古德种植泡核桃2000亩,其中新政、古德各1000亩,涉及11个村民小组,484户农户,完成了泡核桃和枇杷种植项目。目前,枇杷和泡核桃长势良好,项目示范效应明显。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和实施组长的特色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四)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把特色产业发展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人均发展一亩以上的特色产业。

(五)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则、则有其利”的要求,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共确权196630.493亩,其中,自留山93515.163亩、责任山35543.63亩、集体林55299.7亩、国有林11866亩、已流转林地406亩。目前,全乡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正处于发证和扫除纠纷阶段。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乡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特色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下步工作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特色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当然在工作中肯定存在许多差距,敬请上级各位领导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把工作做好做实,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我的汇报就这些,谢谢大家!

第三篇: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紫金乡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紫金乡位于江孜县西北部,东连江热乡,西连重孜乡,南靠康卓乡,北以年楚河与藏改乡相望。乡政府位于日江公路沿线,平均海拔4050米,距离县城7公里。全乡总土地面积46.8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719户,3954人,劳动力2255人;全乡有11个党支部,253名党员,其中农牧民党员211人;现有耕地面积为12343.78亩,草场面积为10988.25亩,大小牲畜共有1368头。201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276.17万元,第一产业收入3171.58万元,第二产业收入3168.7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2597.22万元;粮食年产量57.71万公斤,油菜籽年产量25.1万公斤。紫金乡建档立卡贫困141户580人,其中2016年已脱贫21户103人,2017年已脱贫98户412人,2018年计划脱贫19户70人,2020年计划脱贫6户9人。

近年来,紫金乡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初步构建了以禽畜养殖、传统手工业、规模种植为主的传统产业和以龙头青稞良种包衣产业为纽带发展体系,因势利导,带动紫努、紫夏村以“特色旅游”为主导的服务发展模式,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在我县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先导和带动作用。

一、产业化发展现状

紫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总体要求,提出“各村产业全覆盖、特色产业重点培养”的发展思路。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努堆村及周边青稞良种包衣及农机具租赁复合基地建设;二是持续抓好特色种植业、传统畜禽养殖和传统手工业发展;三是落实紫金湿地特色乡村旅游的建设。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产业发展“多点”开花,依据地质特点、交通条件、文化传承等实际情况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按照“宜粮则粮、宜养则养、宜旅则旅”等原则,对我乡产业发展进一步合理规划,发展主导产业,扶持后续产业,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基本做到了产业区域布局合理、结构调整科学、突出可持续发展势头。

(一)利用204省道交通便利条件,在沿线区域规划发展种养殖业。重点以沙棘苗培育、改良黄牛繁育和销售、藏鸡养殖和藏鸡蛋销售、江孜大蒜种植等为主。去年,努堆村以均价750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改良黄牛140余头,收入108万元,同时,上海援藏小组投资新建奶牛养殖场一座,带动3名贫困群众就业;努堆村还依托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带动群众发展大棚沙棘苗种植,培育沙棘苗28万余株,收入51万余元;帮玉村今年种植大蒜165亩,预计年收入80余万元,带动158名贫困群众增收;香普村藏鸡养殖产业为今年新建产业,养殖藏鸡200余只,日产蛋30余枚,目前藏鸡蛋销售收入1万余元,带动2户贫困户就业,年底为14户贫困户进行分红。

(二)利用紫金乡肥沃的土地资源,在努堆村及周边规划种子销售、农机合作社。我乡作为青稞产量大乡,每年种植青稞0.9万余亩,年产青稞600万余斤,努堆村作为紫金乡种植和产出青稞最大的村,于2014年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主要发展青稞良种的销售和种子包衣,目前社员共有21名,拥有粮油加工厂房2间,库房1间,车库3间,种子包衣机2台、装载机1辆、运输车3辆、联合收割机3台,总资产达320万元。每年销售一级、二级种子收入达250万元,全村农牧民收入可实现125万左右,农机合作社年可实现收入30万元,每年为持股户分红2000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已吸收6名精准扶贫户为合作社社员,参与到运输、种子包衣、开收割机等工作中,每户年收益提高3000元。

(三)利用紫金湿地景区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优势,在紫夏、紫努村规划发展湿地旅游林卡产业。紫金湿地涵盖紫金湿地、藏王宫遗址、紫金寺等景区,平均海拔4050米,距离日喀则市区85公里,距离县城7公里,距离乡政府2公里,土地湿地占地1450亩,是江孜之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18年我乡争取上海援藏小组支持,投资80余万元,购置帐篷、藏式桌椅、烧烤架等设备,以湿地风光、藏文化表演、湿地骑马观光、休闲林卡为主,发展特色旅游业,由紫夏、紫努两村成立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紫夏、紫努两村为经营主体各占股26.5%,两村47户建档立卡各占股47%,每年盈利60%用于建档立卡户分红,20%用于公益性投入、20%用于再经营。截止目前湿地林卡收入3万余元,直接受益户47户(建档立卡户及长期、短期就业户),间接受益户90余户。

(四)利用藏式编制技艺流传已久的优势,在紫夏村规划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紫金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立足紫夏村传统手工业优势,积极争取强基惠民项目资金20万元,村“两委”班子带动88户村民入股9万余元,共注册资金29万元,成立了“孜庆夏民族手工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进行民族特色服装、藏式褥子、藏靴、夏玛、卡垫、氆氇、银碗、戒指、寇、泥像的生产及销售。目前,该社共有藏式织架8台、羊毛织线机8台、大型缝纫机1台、梳毛机1台、丝毛机1台。生产工人共有2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0人),其中妇女20人。预计每年可销售单人床藏式褥子150对,双人床藏式褥子20个,年销售额可达19.9万元,可实现村内每户年增收400元左右,贫困户年增收1150元左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乡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乡基础差、底子薄,受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引资融资能力较弱,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基础设施薄弱,抵御旱灾、洪灾、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能力低,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特色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化进程迟缓。传统产业规模大,特色产业规模小,除传统的种植产业外,其它产业发展总是跟着别人跑,抢站不了市场先机。龙头企业的拉动还不够大,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转化,产业化进程较为迟缓。

(三)创新开拓意识不强,制约产业发展。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创新开拓意识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初级产品多,高附值产品少,产品结构质量不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市场竞争力弱,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

(四)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产业发展意识淡薄,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参与的热情,产业发展不平衡。

(五)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由于上级扶持资金有限,乡财政困难,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市场竞争力偏弱。

三、应对的策略和措施

以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 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结合市场多种因素、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不断优化我乡产业结构,全面振兴我乡产业发展。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全力做好县委、县政府打造年楚河绿色长廊建设服务工作。二是加快完善扎德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努堆村小康示范村和帮玉村公路提档升级建设的后续扫尾工作,乡卫生院升级改造,为我乡村旅游振兴进入快速转型夯实发展基础。

(二)扶持壮大龙头品牌,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以产业专合社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龙头品牌与农户的利益衔接机制,健全农村产业合作社,尽快实现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促使一体化经营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开发路子,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为产业长效发展提质增效。

(三)加强人才培训质量,增强农民和企业的“造血”功能。一是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培育一批“土专家”,尤其要加大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产业管理人才培训的质量,充分发挥领头羊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切实落实好农业科技人员到村到户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指导,不断加强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加强群众的教育力度,提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要充分发挥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交流谈心、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了解群众的思想,帮助其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为其树立自信心,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把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五)加快建设紫金湿地旅游产业示范带,促进乡村旅游进入快车道。在紫金湿地旅游范带区域,一是加快组织民间歌舞队伍的建设。开办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特色文化为旅游吸引力,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项目,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二是以开展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为引擎,扶助紫夏、紫努村加快建设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工作。

通过以党建为引领、以德治为首要、以法治为根本、以自治为途径,强化基层治理,抓好农村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第四篇: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薛城区沙沟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强力推进第三产业,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镇。

一、特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沙沟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总面积84.5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人口5.5万人。全镇特色产业主导产品为木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从业人员4100余人,去年实现年销售收入8.4亿元。自以来,重点培植了捷利林业等8家限额以上骨干企业,全镇发展民营企业24家,总数达到46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20户,总数超过1000户。累计签订招商引资合同38项,合同利用外资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4亿元,年均增长50%。先后招商引资了枣庄港、济正保健品、顺翔科技、超级市场等4个过亿元项目,捷利木业等过千万元项目14个,过百万元项目20个,实现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项目12个,增加税收2200万元,为沙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主要特点和经验做法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快。近年来,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重点骨干项目多。顺翔科技、枣庄港、济正保健品、捷利木业、超级市场等一批骨干项目、龙头企业促进了沙沟经济的迅猛发展。今年1-9月份,全镇实际利用外资3.68亿元,实际到位固定资产投资2.94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22%和117%。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大。为确保特色产业发展,自以来,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整理土地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自至今,全镇共有总投资1.6亿元的济正保健品、总投资1.2亿元的枣庄港、总投资1.2亿元的顺翔科技、总投资1.2亿元的超级市场等4个过亿元企业,带动了沙沟镇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沙沟镇特色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和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结构不合理,骨干企业少;第三产业层次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特色和竞争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上级特色产业政策和资金的帮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等等。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

今后,我镇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做好三个方面结合文章,努力促使全镇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一)结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逐步实现由农业、林业大镇向工业化城镇转变

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工业兴镇意识,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上求突破。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不断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上做文章,千方百计把项目引进来。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对引资落地项目,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项奖惩,确保建设见效。不断拓宽招商新空间,狠抓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做到引资一个,落实一个,建成一个,达效一个,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二)结合市区城市规划,切实扩大城镇建设规模

结合新城城区南扩、薛城城区南拓的市区城市规划,以个体经济为重点,发展私营经济主导型城镇。以民营企业发展为重点,在培植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求突破。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镇富民”的战略措施来抓,扩大城镇建设规模,提高规划档次和建设水平。突出特色,强化功能,重点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工贸小区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城郊型城镇。

(三)结合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我镇区位、交通优势,加快枣庄港建设,加快鲁南物流中心建设速度,继续加大张庄石榴山庄投入力度,积极挖掘镇内旅游资源,开展以铁道游击队基点村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加快城镇住宅示范区建设,大力改善住宅功能,搞好小康型住宅,使建设的总体水平有新的提高,同时因势利导,启动民资、外资,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在全镇形成千家万户搞个体、干民营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莅临XXX检查指导工作,是对XXX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全乡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向你们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县城东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中部,位于XX、XX、XX三地(州)的交界处,东接XX、XX两县,南连XX县,西界XX镇,北邻XX镇,是XX州的南大门。辖区国土面积252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90米,最低海拔1446米,乡政府驻地小河底,距县城50公里,国道214线和省道小普线呈“丫”字型横穿境内。全乡辖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傈僳、佤、纳西、回、布朗等11个民族。2005年末,全乡共有居民9561户,农业户8776户,总人口35720人,农业人口34799人,人口密度142人/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148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81亩。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党建领乡,生态立乡,基础稳乡,科教兴乡,产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8865.58万元,比上年增5.35%;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元,比上年增6.1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万元,比上年增2.2%;全年粮食总产量1138.46万公斤,人均占有粮318公斤。

二、产业发展状况

XXX境内干湿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平均在12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但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突出,致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适宜区大力发展泡核桃、茶叶、枇杷等特色产业。

(一)泡核桃产业

根据《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宣传泡核桃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先进典型,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始终把泡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兴乡的又一支柱来培植。按照“合理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方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在田边地角、干沟箐边和荒山荒地种植向适宜耕地种植转变;把泡核桃发展作为家庭副业向培植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注重面积的数量型向高产优质的效益型转变。层层举办样板,以点带面,规模发展,全乡5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有18片,其中1000亩以上的有3片。2003年到2006年全乡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泡核桃7.15万亩,实现了人均2亩的目标。今年预计实现产量562.5吨,产值450万元,户均收入达513元,人均收入达126元;到2010年,预计实现产量2687.5吨,产值2150万元,户均收入达2389元,人均收入达602元;到2020年,预计实现产量10625吨,产值8500万元,户均收入达9444元,人均收入达2380元。

(二)茶叶产业

XX是全县茶叶种植大乡,茶园面积位居全县第一,但由于群众商品意识淡薄,栽培技术落后,疏于管理,多年来大部分茶园效益低下。对此,乡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招商引资、茶园低改、品种改良、生态茶园建设及发展精深加工作为茶叶产业培植工作的重点,全面加快我乡茶叶产业化进程,先后完成华山茶场、小古德茶场、大比舍茶场、小比舍茶场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4100多亩。建成以德安阿比庄为中心的700多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同时,完成加强低产茶园改造3000多亩。2005年末,全乡茶叶面积达18300亩,可采摘面积17233亩,茶叶总产73万公斤,产值1095万元。

(三)林产品开发情况

林业发展坚持“严管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放开人工林、改造低产林、培育珍稀林”的要求,积极发展泡核桃、茶叶、华山松、竹子为主的林产业。2005年成功引进投资300多万元的松脂加工厂一个,年末,公司收购松脂2580吨,收购金额1470万元;生产松香1548吨,松节油20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306万元;销售1233吨,销售额925万元,上缴增值税5万元,发放职工工资16万元,支付电费2万元,年底实现利润40万元。该公司的原料全部来源思茅地区,但思茅地区各县都办有松脂加工厂,原料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而该公司每年在思茅地区只能争取到3000吨原料,这与公司具备一万吨的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原料的收购、运输成本较高成为了制约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的“瓶劲”。为此,乡党委、政府专题汇报县委、政府,积极争取支持。目前,县上同意按照采脂规范逐步放开松脂采割,为进一步加快我乡林产品开发步伐,全乡松脂采割现场会将于8月5日在马街村委会召开。根据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采脂要求,我乡可采割面积达3万亩,产量12

下载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特色产业(定稿)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步脱贫 潮安县凤凰镇位于潮州市北部山区,地处饶平、丰顺、大埔三县交界,面积232平方公里,辖27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其中8个村在扶贫开发中被定为贫困村,有贫困......

    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研材料

    县工信局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研材料2014年5月21日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化水平,推动我县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近,我们对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精选五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新乡的总体规划,我就新安村在统筹城乡发展,如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面临的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新......

    特色产业发展资金申请报告

    广西亿丰新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0年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申请报告 ——肉兔屠宰冷链加工项目 一、企业简介 广西亿丰新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是由亿......

    如何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如何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几乎如影相随。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蹒跚学步的新兴产业,还是久经历炼的传统产业,始终要面对市场风险这道坎。农......

    新田县特色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新田县特色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田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详细阐述了新田富硒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新田富硒产业......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农村特色产业情况调查的要求,我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到各村调查了解当期我乡农村特色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乡在深入调研、多方论......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市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