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几个发展阶段1
苏州的几个第一
在许多的“中国第一”中,被中国各地广泛借鉴的有三个“第一”,不但是苏州工业园区自身发展的标记,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标志。
一站式服务:打开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第一个窗口
一九九五年,苏州工业园区从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搬”来一站式服务模式。
此时,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刚刚开始,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当务之急。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的第二年,一大批年轻人到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实习”回来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打破各个部门权利“藩篱”的“一站式”服务中心。过去政府各部门权利很大的审批事项,变成了几个前台服务人员的“例行工作”,原来要盖几十个公章的各种批文在这里就“一站到底”。
这个政府权利的“革命”在“提高效率”的旗帜下悄然进行,使苏州工业园区从新加坡学来的“亲商”二字变成了前台服务人员的微笑,政府变亲切了许多。
这一对政府审批事项的“革命”行动,由于招商结果的实效而首先被江苏各地效法。许多地方政府都推出了“一站式”的行政审批中心。接着,中国各地广泛效法。如今,“一站式”行政审批中心已经在中国各地建立,并成为当地投资环境的标志性建筑。
找政府审批“事难办、脸难看”,在中国许多的地方已经成为历史。
虚拟空港: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二○○二年,中国第一个虚拟空港在苏州工业园区诞生。
这次不是因为新加坡老师的指点,而是因为招商引资后带来的“问题”的启发。
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各地在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招商高潮,以及中国加入“WTO”后,一下成了国际IT业的制造中心。
但IT业和IC业向全世界供货后,对物流要求极高。而苏州没有空港,货物到上海后要重新进行海关等作业才能转运到苏州。这使得苏州工业园区IT业界受制于物流瓶颈。
为解决这一发展中提出来的问题,空陆联程模式这一崭新的货运模式在苏州工业园诞生。该模式使用规定的苏州城市代码“SZV”为标识,货物抵达上海机场后由航空公司直接中转至园区,省却了传统转关模式中货物在上海机场入库的环节,上海到园区间的空运进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大大提升,从飞机落地到货物进工厂由一到三天缩短五到七个小时,物流费用节省百分之三十。
目前,“虚拟机场”已从园区扩大至苏州高新区、苏州市区、昆山、吴中区、吴江、太仓、常熟、张家港、无锡、常州乃至青岛、杭州、北京等地。同时,据统计,目前全球笔记本电脑每三台就有一台来自苏州。中国制造开始成为世界商品的重要来源地。
创投引导基金:推动“中国创造”腾飞
二○○六年,中国第一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这次,中国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经过十多年的招商引资,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了七十七家世界五百强的一百二十多家工厂的所在地,GDP去年达到八百三十六亿人民币,人均水平接近新加坡。
但这仅仅是“世界工厂”,苏州工业园区希望能成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中国创造”的产地。
以招商为主的苏南外向型经济模式必须转型。培育自己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企业,成为园区平稳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成立创投引导基金将是实现这一重要转型的重要杠杆。
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立即起到了“百企朝凤”的效应。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的热点,已有一百六十多亿元人民币的创投资金在苏州工业园区运作,五十二家各类创投机构在园区设立。园区内正在“孵化”的生物医药、纳米技术、IC设计、软件开发、新能源等各类中小企业,成为这些创投资金追逐的目标。
目前,这种以政府部分财政资金做引导,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创投引导基金的做法,正在替代以往的政府资金运作方式而在中国广为流行。
这里,正是中国加快经济转型的导火索。中国各地政府现在热心的不再是来了几个“世界五百强”企业,而是设立了多少“创投机构”和“创投基金”。这一新潮流,必将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大步走向世界。完
苏州也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1863年,清政府在苏州设立的洋炮局,是全国最早的一批官办企业之一,也是苏州近代工业的先声。1896年,苏纶纱厂、苏经丝厂在苏州问世,这也是我国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后,苏州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华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苏州的机器丝织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经成丝织有限公司、振亚织物公司、中兴丝厂等10余家机器丝织厂,并组成铁机丝织业同业公会。汪永亨昌等绸缎庄赴巴拿马展出的丝绸,还曾经获得名誉奖、金牌奖和银牌奖。而1930年成立的大中华火柴厂,则是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火柴企业。此外,还有生生电灯厂、正兴电灯公司等现代企业。抗战爆发前,苏州主要乡村工业已基本完成向近代大机器工业的过渡。如1920年代后期才出现电力织机的吴江盛泽,到1937年,已有织机1145台,占江苏全省的46.88%年产绸缎570万码。但是,伴随着上海超乎寻常的大发展,伴随着上海成为整个亚洲最繁华和最国际化的大都会,原先以苏州为中心的市场网络、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以上海为枢机的一体化趋势。而苏州虽也有了一些民族工业,但整体上仍然延续着往昔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文化传统的束缚下,经济和文化的创造力日渐衰弱。正如有些学者所分析的,这一时期的吴人“片面地把吴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休闲性、消遣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自满、自足、自得其乐的小日子已使得吴人淹没在小、柔、美、秀、细、甜的文化心态里难以自拔”。[52]抗战时期,苏州整个社会经济日趋衰落,对外贸易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大批廉价美货运来我国倾销,加上国民党通货膨胀,物价波动,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苏州的城市工业和手工业继续遭到严重摧残。到解放前夕,苏州的城市工业已处于停滞状态,手工业生产也是奄奄一息,对外贸易更是一落千丈。全市307家大小工厂中,有260家(占85%)处于停工、半停工之中。1948年,全市工业产值与1936年相比下降16.69%,农业衰退,水稻亩产仅360斤,麦子和油菜籽亩产只有60-70斤,苏州的经济发展甚至落后于原来是其辖区、时称“小上海”的无锡。解放时苏州的几句顺口溜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厂门没有庙门大,烟囱没有旗杆多,工人没有和尚多。”与苏州经济上的富庶与繁华随风而逝相联系,苏州文化上的精致与优雅亦如梦幻般消失了。先前那种各地俊杰纷聚苏州而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刺激和推动效应顿减,冯桂芬、薛福成、徐寿、徐建寅、华蘅芳等名士纷趋上海,成就事业。苏州渐渐落魄为一个畸形的消费城市,成为上海的达官贵人小憩的“小苏州”,演化为上海的后花园。(2)建国以后苏州的发展 在政权更迭时,苏州发电厂、电信、工厂,学校等重要设施,在中共地下组织团结各界人民保护下,均完整无损。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后,即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苏州地委、苏州专员公署、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政府。在党的领导下,苏州人民艰苦创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较大的挫折,但总体上苏州在曲折中稳步前进,为后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1949至1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整肃和安定社会秩序,开展剿匪、反霸、禁毒(鸦片)、取缔妓院,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的同时,人民政府接管了旧政府办的银行、邮电、铁路等部门,将苏州面粉厂等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营工厂,并创办、改造、组建了一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和商业批发公司,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1950年春节后开市的“红盘”交易,政府调集供应大量粮食、布匹等,对沪宁一线包括苏州哄抬物价的投机资本,给予毁灭性打击。之后,全国实行统一财政、稳定金融措施,治愈了抗日战争以来物价暴涨不已的痼疾,进入全国物价稳定的新时期。1951年起,在郊区进行土地改革,土改完成后,全郊区地主占私有土地从解放前夕的48.7%变为0.26%,贫、雇、中、下农所占私有土地从24.45%变为87.57%,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业和手工业,经政府扶持,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通过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处理了少数不法资本家,团结教育了大多数私营工商业者。经过引导、扶持和必要的斗争,全市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年底,全市生产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7346万元迅速增长到17148万元,增长了95.68%,手工业年产值达3962万元,增长了83.1%,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7958万元上升到9655万元,增长了21.32%,社会气象也为之一新。1953到1957年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一时期,是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规定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同时也规定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苏州市在认真制定、积极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郊区农业全部实现合作化。同年1月,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进入高潮。1月16日,全市私营工业企业全部申请公私合营。1月17日,市委宣布批准全市私营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到1957年,全市工业企业包括新建企业和手工业合作社(组)达到646家,其中国营和公私合营188家,集体456家,私营2家。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78.54%,比1952年上升61.02个百分点。为改变分散、弱小、技术落后、工序不配套的状况,还进行了工业企业的调整、合并、改组,形成了由电力、建材、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含丝绸)和食品等门类组成的新格局。经过改造和调整,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1957年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增长22.1%,第二产业增长57.8%,第三产业增长11%。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不仅为以后苏州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苏州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58到1965年为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0年,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追求高速度,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导致经济生活全面紧张,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从1960年开始,又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进入三年困难时期。1963年全市社会总产值比1958年下跌了18个百分点。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以后,苏州全市上下团结一致,认真执行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着手从农业政策、工业指标、生产布局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调整,逐步克服困难,扭转被动局面,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转入正常的轨道。调整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高达16%。到196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7亿元(1980年不变价),比1957年增长78.8%。三年“大跃进”,总的来说是得不偿失。但是在调整中,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新生长点得到了保留,后来发展为机械制造、冶金、电子、化工等一批新的产业群。1966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破坏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场内乱。同全国一样,苏州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政治**的严重影响,国民经济遭受到很大的损害。1967年,造反派组织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夺权,苏州城区发生了大规模武斗,很多工厂停工、商店关门,交通中断,社会秩序遭到极大的破坏,生产水平下降,当年全市生产总值比1966年下降了29.4%。到1969年,工厂开始复工,各方面的经济联系开始恢复,生产回升,当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比上年增长了33.5%。此后,尽管经济工作多次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起伏,但经过苏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苏州的经济社会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1975年,苏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7.48亿元(1980年不变价),比1965年增长84.75%,其中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3.33亿元、14.15亿元,分别比1965年增长158.37%、10.55%。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全市上下致力于恢复与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步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乡镇工业的大发展为起点的。早在50年代后期,苏州一些乡村就曾倡风气之先,因陋就简,在全国带头创办社队工业。此后虽几经挫折,但到70年代后期,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1978年社队两级集体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35亿元,年产值9.92亿元,占农村工农业总产值的37.76%。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肯定了社队企业的重要作用,为社队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后,苏州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跋涉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在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市场的同时,又紧紧抓住当时上海等大中城市正在实施的加工工业转移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走向城市,走向军工企业,走向工业原材料产地,与城市国有企业、军工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至1985年,全市乡村企业已与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各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建成各种联合企业2000多家,引进了大量资金、技术、装备、产品和人才,其规模进一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加强。1985年,全市共有乡村工业企业13208家,比1978年增长6.7%,固定资产原值21.94亿元,工业总产值88.01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6.5倍和8.8倍,并涌现出21个亿元乡(镇)和181家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乡镇骨干企业,形成了一个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主、以中小型企业和加工工业为主,依托城市发展自己同时又为城市大工业配套服务的工业群体。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集体经济的重要依托,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共同富裕的重要依靠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盾,而且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了全市经济的飞速发展。1985年,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5%,成为苏州经济的“半壁江山”。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1978至198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由65.60亿元猛增至215.08亿元,在全国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此后,苏州工农业总产值连续6年名列全国第四。[53]其中,工业产值由48.96亿元猛增至193.44亿元,农业产值由16.64亿元稳步增加到21.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有8.28亿元增加到15.91亿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由204元、514元迅速增加到706元、1206元。
苏州经济再上新台阶则在于抓住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到80年代中期,苏州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经济格局基本上转变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格局;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经济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并逐步具有现代气质与水准的特征。但这种在传统经济格局的基础上靠铺摊子、上项目的量态扩充发展在进一步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难题:技术装备陈旧、工业结构落后、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难度增加;经济效益不高。而且,这种内向型的经济经济增长方式极易受到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一旦国内经济环境趋紧,其发展速度就会迅速低落。1982年、1986年及1989年,苏州地区就曾出现过三次较大幅度的经济滑坡。基于对这一增长方式弊端的反思和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考虑,80年代中期,苏州明确地提出了从“五湖四海”走向“五洲四洋”的思路,将经济工作的重点由内向型向外向型拓展。同时,历史也为苏州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在国际上,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转移;在国内,1985年,苏州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地区;1988年,中央提出了沿海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期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重视发展对外贸易,鼓励扩大出口创汇,实行外汇留成制度等等。苏州也相应获得了引进技术设备限额进口权、有限对外贸易经营权和外贸切块自营权。1990年,党中央又进一步作出关于开发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决策。苏州人紧紧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贯彻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对外开放的方针,外贸、外经、外资一起抓,全民、集体一起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外”齐上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
首先,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苏州利用外资起步于80年代初,当时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是来料加工与小型补偿贸易。从1984年起,开始直接利用国外信贷资金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外资数额因此成倍增长。1984-1985年,合同利用外资总额为1.1亿美元,是1979-1983年总和的7.78倍;1985年以后,兴办三资企业又有突破性的进展。到1990年,累计批准外资项目567个,协议外资金额3.88亿美元,分别比“六五”期间增长4.8倍和3.4倍,其中三资企业372家,协议投资额2.4亿美元,分别比“六五”期间增长33.8倍和4.7倍。
其次,外贸出口大幅度攀升。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从1986年起平均以每年10个亿的速度增长。1985-1990年,累计完成外贸收购额159亿元,比六五期间增长327倍,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42.9%,超过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种类增多、质量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农副产品比重减少,加工产品及机电产品等比重迅猛增长。传统的纺织、工艺、轻工、建材、食品行业推陈出新,新兴的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电子产品等行业后来居上。1990年,全市14个大类的外贸商品收购额超过亿元。其中,丝绸、纺针织等两个大类超过10亿元。再次,对外经济的多维开拓。境外劳务、承包营业额大幅度上升,1985-1990年,全市执行外经项目38个,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金额4000多万美元,完成创汇营业额2193万美元,分别比“六五”期间增长5倍和3.6倍。同时创办海外非贸易企业7家,我方投资近三百万美元。
外向型经济的“龙头”地位的确立,不仅推动了苏州经济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而且带动了苏州经济在较高的起点上稳定、持续、协调的发展。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1990年苏州工农业总产值为474.94亿元,是1985年的2.2倍,连续6年在全国保持第4,其中工业总产值达447.41亿元,是1985年的2.3倍;财政收入为21.47亿元,是1985年的1.35倍;人民群众也从经济快速增长中得到了实惠,199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85年的739元上升至1193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85年的854元上升至2022元,分别增长了1.7倍和2.4倍,苏州经济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苏州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以“三为主(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加工工业为主,以中小企业为主)、两协调(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一共同(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模式,非常切合国人的理想追求与当时的政治氛围。一时间,“苏南模式”名震全国,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不少人将它视作社会主义的范式。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正式启动。13年来,园区已经成为一个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园区开发建设所走过的历程,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成功缩影,园区启动建设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中新合作开发,结合国情和开发建设实际,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模式。园区开发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酝酿启动阶段(1992-1994年)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在新加坡高层引起了积极反响。当年9月李光耀资政率团访华,表达了中新合作建立借鉴新加坡经验载体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园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同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苏州市人民政府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财团签订了《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5月12日,园区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为确保园区项目顺利实施,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共同担任理事会主席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由苏州市市长和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主席共同主持的双边工作委员会,由新加坡贸工部软件项目办公室和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经原外经贸部批准设立了园区开发主体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举行了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首次会议和双边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新双方开始联合对外招商,韩国三星、美国BD等首批14个外资项目落户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培训工作正式开始。
(二)奠定基础阶段(1995-2000年)
这一阶段,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经验,共同编制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了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全面展开了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基本完成了首期约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和工业地块招商任务。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1999年6月28日,中新双方工作小组签订了《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有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实施股比调整,中方财团股比由35%调整为65%,中方承担园区开发公司的大股东责任和园区管理的主要工作。
(三)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中新股比调整后,园区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阶段性开发目标与策略,从“全力向东开发挺进”到“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实施,再到新十年发展目标及“四个示范区”目标的提出,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不断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建成了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以及一批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在中新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股比调整当年即扭亏为盈,2003年底彻底消除累积亏损,并保持5年连续盈利,2005年又按上市要求进行了改制,走出了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强化了中新双方的互信合作。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新合作区规划面积扩大到80平方公里。
二、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成果 在中新两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园区始终坚持走集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高速、高质、高效的跨越式发展,综合发展指数连续多年名列国家级开发区前列,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发展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13年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经济总量、效益同步增长,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过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9万个,2003年全区经济总量就达到了开发前的苏州全市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比开发之初增长了73倍,按户籍人口人均GDP达3.6万美元,相当于苏州市平均水平的3倍、江苏省的8倍,接近新加坡水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70亿元),同口径增长150倍。目前,园区以约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和人口、7%左右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主要经济指标对全市的贡献份额比开发初期提高了8倍,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和主要增长极。
(二)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步提升
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突破3000家,引进注册外资2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其中投资上亿美元项目达89个,7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了115个项目;累计批准设立内资企业1.1万家,注册资本1156亿元。进出口规模从成立之初的几百万美元增加到567亿美元,其中出口284亿美元。2007年,园区综合保税区监管货值达380亿美元,入区操作业务企业达2000家,遍及全国25个省市,正在成为苏南及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之一。积极“走出去”,先后与苏北地区的宿迁市合作建设了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与老挝合作开发了万象综合开发项目,同时积极开展与以色列、印度等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中新合作经验不断拓展、推广和提升。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60%,信息技术(IT)产值和集成电路(IC)产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和16%,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软件、动漫、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占GDP比重逐年提升,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已集聚软件设计、金融服务、风险投资、物流仓储、动漫制作等服务企业400余家,5家企业入选江苏省服务外包前十强,已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IT专业展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累计科技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投用各类科技创新载体200万平方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4%,累计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0万人;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34项,其中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重点科技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0项,累计申请专利4650件、专利授权超过2000件,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亮点企业。
(四)协调发展成效突出
集约发展成效显著,中新合作区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达17亿美元、工业产值超100亿元,投入产出水平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单位能耗持续下降,2006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0.43千克、二氧化硫排放量0.31千克,为苏州市平均水平的1/7和1/
15、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万元GDP耗能0.374吨标准煤,为苏州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的1/3。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相继建成了环金鸡湖八大景观工程、10个生态公园和主干路网绿色走廊,累计建成绿地面积24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形成了“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的生态园林布局框架,区域整体环境建成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6.8,高于江苏省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目标值16.8分。中新合作区就业人口达27万人,常住人口超过12万人、境外人员超过1万人。2007年园区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2万元和1.3万元,比开发初期增长了3倍多;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40平方米和60平方米,率先全部达到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指标。
园区发展取得的成果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充分肯定。2002年4月,胡锦涛副主席(时任)访问新加坡时指出:“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上的成功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切实利益”。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会见到访的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时任)时指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典范,对促进中新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充分肯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地、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新加坡领导人对园区发展成就也给予充分肯定。2004年5月,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时任)在出席第七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时指出,“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是新中之间最重要和值得骄傲的合作项目”。2004年6月,新加坡李光耀资政在出席园区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时指出,“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取得‘青出于蓝’的成绩,是中新双方都满意的项目”,“已成为一个规划周详、管理效率高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园”。
苏州现状
30年前,苏州的经济实力和我市相当,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的苏州已跃升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业基地,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位,成为中国最具魅力城市,世界500强有133家落户苏州,5个县全部位列中国十强县,其中昆山县位居榜首。去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2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3705亿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0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苏州30年的发展之路经历了三次创业,他们在一次次机遇面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抢敢干,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发展特色的发展之路。为了学习苏州经验、全面提升我市的招商引资水平、打造一支专业招商队伍,市委、市政府首次把招商引资培训班直接办到了苏州。
苏州发展一些图片
http://
建设四个示范区图片
http://
第二篇:名牌战略发展阶段
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要么不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 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这一阶段,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 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海尔文化激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兼并重组后无法持续下去,或认为应做专业化而不应进行多元化。海尔的创 新是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时,家电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海尔在国内率先推出星级服务体系,当家电企业纷纷打价格战时,海尔凭借 差异化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 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一管理法也成为海尔创新的基石。
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5):走出国门,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5):走出国门,出口创牌):走出国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加入 WTO,很多企业响应中央号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后非常困难,又退回来继续做订牌。海尔认为走出去不 只为创汇,更重要的是创中国自己的品牌。因此海尔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以“先难后易”的思路,首 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名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这一阶 段,海尔推行“市场链”管理,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这一 管理创新加速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激励员工使其价值取向与用户需求相一致。
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2005—):整合全球资源创全球化品牌 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2005—):整合全球资源创全球化品牌
互联网时代带来营销的碎片化,传统企业的“生产—库存—销售”模式不能满足
第三篇:饮用水发展阶段
饮用水发展阶段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按饮水质量不同。从古至今,我们的饮水方式大体分5个历史阶段,经历7个饮水阶段。
人类诞生至18世纪末
第一阶段:原始生饮
最早人类从山泉、小河等水源直接取水生饮。后来人类发现了火,在用水煮沸,喝开水,这样可把水中有害微生物通过加热煮沸来杀死。
这是人类对付水中微生物污染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第二阶段:简易沉淀
人们发现,把水倒入水缸中静止一段时间,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会渐渐沉淀下来,这样可以取上面的清水来进行饮用。
后来人们发现加入些物质(明矾),溶于水并加以搅拌,会生成好絮凝状,从而将水中沉降的细小悬浮物,胶体等进行沉淀,使上层的清不更加清澈,取之饮用。据报道,印度一些地区长期一直采用马线树的种子来澄清带悬浮物的水。
19世纪初
第三阶段:自来水生饮
1908年,美国采用液氯消毒饮用水,氯在水中以CIO-和HCIO形态存在,它们可以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内部的酶发生作用,破坏酶的功能,达到杀毒效果。
水中加氯不但能杀死水中的微生物、细菌等,还可以使水中部分有机物氧化破坏,消除水中的生物污染,防止了瘟疫的流行。兴建大型自来水厂及遍布城市各地的输水管网,造就了现代供水工业,由此产生流入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的现代自来水。
十九世纪初,自来水厂成为了第一次饮水革命的产物。
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四阶段:桶装水
zgjingshuiqi.com
自来水厂生产的水是符合饮用标准的,但这并不表明它是标准饮用水。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水中的污染物质也都越来越复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市政自来水净化工艺,是采用添加漂白粉来产生活性氯消毒杀菌。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致癌、致畸的有害物质。致癌因素并不是漂白粉本身,而是在活性氯与水中污染物起化学作用之后,产生了一些有害的氯属、亚硝酸盐等成分;同时再加上数十年沿用至今的供水管线、楼项水箱、水塔等贮水设施不清洁,常年使用不消毒,造成很大程度的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使细菌、病毒和藻类繁殖,再另上原有的氯及氯化物、铁锈、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更使居民实际使用的自来水水质严重恶化。
在这情况下,专门针对饮水需求的纯净水市场孕育而生,瓶装水、桶装纯净水+饮水机等逐步成为主流饮水方式,饮水机市场也因此得到了蓬勃发展。
第五阶段:净水桶直饮
瓶装水、桶装纯净水等的特有产品属性决定其存在附加成本高、物流配送难、“黑心水”等问题,瓶装水、桶装水+饮水机饮水方式的消费者接受影响,饮水机亟需一种可直接对自来水进行过滤的净水器配套使用。
一般的净水桶以活性炭为吸附介质的净水装置,主要由壳体、浓水室、活性炭、净水室等构成。其特征是在浓水室与活性炭与净水室之间均设有高分子材料的过滤隔膜。由于利用吸附的原理,所以净水桶要定期清洗。
21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六阶段:超滤膜直饮
发源于美国,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推广的比较早,90年代进入内地市场,彻底解决了二次污染的问题。它将“对接自来水,自制纯净水,饮用纯净水,洗用自来水”的先进理念带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率达到70%,而在我国北京等发达城市仅占2%不到。国家建设部1997年就提出了“生活饮水管道分质直饮水系统的”新概念,将终端制水系统列为国家建设部全国推广的饮水新技术,它与无污染、即时即饮、价格便宜等特点正受到直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第七阶段:反渗透直饮
反渗透膜直饮阶段与超滤膜直饮阶段一道发展,反渗透膜直饮阶段是二十一世纪及未来最终的饮水方式。
zgjingshuiqi.com
第四篇: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观止影视 www.xiexiebang.com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1.萌芽和尝试阶段(1896年至1931年)
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 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此后几年,放映西方 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 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 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 食鸦片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鸦片流毒的灾难。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 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 故事影片《雨过天晴》,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色》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 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 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这是由于投机商人、官僚买办、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电影造成的恶果。中 国电影游离于蓬勃兴起的革命运动之外,影响和阻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加强了对电影事业的领导,电影发生了由脱离现实到反映现实的转变。进步的、民主的、革命的电影工作者,高举反帝反封建 的旗帜,以“明星”“ 联华”“、艺华”等影片公司为阵地,拍摄了以反帝反封
观止影视 www.xiexiebang.com 建为内容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影片,使中国电影的面貌为之一新,揭开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光辉的一 页。
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代表作有,夏衍的第一部电影剧作《狂》(程步高导流 演),阳翰笙进入电影界的第一部作品《铁板红泪录》(洪深导演)。描写工人阶级斗争生活和觉悟成长的代表作有:洪深改编的《香草美人》(陈铿然导演),沈 西苓编导的第一部电影《女性的呐喊》。暴露30年代的中国都市生活、揭示当时都市中尖锐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代表作有:夏衍的《上海二十四小时》(沈西苓 导演),蔡楚生编导的《都会的早晨》。表现抗日反帝斗争的代表作有:蔡楚生编导的《共赴国难》,田汉自编自导的《民族生存》,阳翰笙的《中国海的怒潮》(岳枫导演)等。另外,还有以妇女为题材的影片《三个摩登女性》(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姊妹花》(郑正秋编导),《时代的儿女》(夏衍、郑伯奇、阿英 编剧,李萍倩导演),以及把新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的《春蚕》(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
当然,电影由脱离现实到反映现实的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进步的、民主的、革命的电影运动的辉煌成果,吓坏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他们采取恫 吓、严查、止映、禁拍,甚至利用捣毁进步影片公司等卑鄙手段,对革命电影文化进行围剿、镇压、迫害和扼杀,使之陷入了异常困难的境地。
但是,革命的、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扼住,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坚持了“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里潜行”,继续创作反帝反封建和暴露社会黑暗的优秀影片,开始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下,爱国的、进步的电影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影片,形成了抗战电影运动。除了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四万万人民》这样优秀的新闻纪录片外,优秀抗战故事片有:第一部抗战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编导),根据真实事迹拍摄 的《八百壮士》(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宣扬军民合作抗战的《好大夫》(史东山编导),号召各民族团结抗战的《塞上风云》(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反映湖北军民抗战的《胜利进行曲》(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揭露日寇在东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间谍》(阳翰笙编剧、袁丛美导 演)等。这些影片对于动员、鼓舞全国人民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极力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对电影事业进行了所谓“接收”和垄断,并采取种种恶毒手段,排挤民营电影公司,迫害进步电影运 动。进步电影工作者利用新的方针、策略,进行顽强斗争。他们开辟创作阵地,拍摄进步影片;利用反动制片厂,拍摄进步影片;团结、争取民营公司,拍摄进步影 片;建立自己的电影基地,促进进步电影运动。在艺术上比较成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史东山编导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蔡楚生、郑君里联合编导的《一江春水 向东流》,阳翰笙、沈浮合作编导的《万家灯火》沈浮编导的《希望在人间》,儿童片《三毛流浪记》(阳翰笙改编赵明、严恭导演),蒋家王朝崩溃前 夕黑暗社会写照的《乌鸦与麻雀》(陈白尘执笔编剧,郑君里导演)。此外,还有优秀的讽刺喜剧影片《假凤虚凰》(桑弧编剧,佐临导演),根据高尔基的舞台剧 《在底层》改编的《夜店》(柯灵编剧,佐临导演),曹禺第一次从事电
观止影视 www.xiexiebang.com 影编导的《艳阳天》等。这些影片,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生动表现了中国 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明显透露出对光明的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与此同时,人民电影事业也开始兴起和成长起来。
在武汉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电影事业开始了筹建工作。1938年秋,以袁牧之为领导的“延安电影团” 正式成立,开创了人民电影事业新的起点,拍摄了 人民电影的第一部作品、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揭开了人民电影创作的最新一页。此后,又摄制了纪录白求恩生活与战斗片断的《白求恩大夫》、纪录南泥 湾生产的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及一些新闻片。
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兴山正式成立(1949年4月迁回长春),由袁牧之任厂长,吴印咸、张新实任副厂长,田方任秘书长,陈波儿 任党支部书记。这是人民电影事业第一个具有较完备设备的电影制片基地,它一面摄制大量新闻纪录片,一面拍摄了美术片《皇帝梦》、《瓮中捉鳖》,科教片《预 防鼠疫》,并制作了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特别是试制了短故事《留下他打老蒋》(林其编导)。这是人民电影事业向多片种生产发展的开端。同时“,东影”还组织编写了长故事片剧本,陆续投入拍摄,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电影的第一批长故事片诞生,作好了准备。
1949年4月20日,北平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田方任厂长,汪洋任副厂长),到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也随之成立(于伶任厂长,钟敬之任副厂长,陈白尘任艺委会主任)。这样,人民电影事业的基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纷纷投入到人民电影事业中来,解放区成长壮大起来的人民电影队伍,与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 争的进步电影队伍相结合,完成了抗战的、进步的电影,向人民电影的过渡,并在思想上、组织上、队伍上、技术上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电影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条 件。
3.社会主义电影发展阶段(1949年至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列宁曾经说过“:在一切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是最重要的”。我们党深知电影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给予电影事业以特殊的重视。建国前夕的1948年,中共中央在给电影工作的指示中,就对电影作品的思想、艺术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对电影剧本的创作,对电影 题材范围多样化,作了具体指示。全国解放后,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更加关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加强电影事业,使中国电影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就影片生产来说,17年生产故事片、艺术片650多部,新闻纪录片、科教片数千部,美术片100多部。
就影片放映来说,1949年全国约有600家影院,每年观众5千万人次;1956年发展到2300个放映单位,13亿人次;1959年又扩展到14500个放映单位,41.5亿人次。
观止影视 www.xiexiebang.com 这个时期,电影创作出现了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解放初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工农兵走上了银幕,其中最大的成就表现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上。比如,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翠岗红 旗》、《党的女儿》和《万水千山》;反映抗日战争的《中华女儿》、《赵一曼》、《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反映解放战争的《钢铁战 士》、《南征北战》、《董存瑞》、《柳堡的故事》、《渡江侦察记》;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长空比翼》,此外还有描写地下斗争的《母亲》、《红 色的种子》、《永不消逝的电波》、《铁窗烈火》以及反封建压迫的《白毛女》等。这些影片,绘制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革命战争和人民斗争的宏伟画卷,给观众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的影片,如《白毛女》和《钢铁战士》,分别在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特别荣誉奖”“和平奖”。
第二个高潮,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半期。其特点是:影片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主,题材风格更加多样,思想艺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充分反映了时代 精神和时代风貌。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万紫千红总是春》、《笑逐颜开》、《五朵金花》、《李双双》等。还有历史题材片《林则徐》、《宋景诗》、《甲 午风云》;根据“五四”以来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林家铺子》、《家》、《早春二月》;描写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儿童片《小兵张嘎》等,都在观众中激起 了强烈反响。
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上,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重大转折,在不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事业的规模上、作品思想艺术成就上、题材风格样式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4,新时期电影创新阶段(1976年以后)
“文革”十年,电影艺术是文化艺术事业中受灾最深的一个。“ 三突出”的模式“,样板戏”的独霸,严重阻碍电影事业的发展。影片生产量少质差,平均每年只有四五部故事片。个别好的影片,如《海霞》、《创业》,历尽千辛万苦,才破荒而出,在冰封的大地上,呼唤春的到来。
粉碎“ 四人帮”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电影事业,开始复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时期电影事业出现了勃勃生机。社会主义影坛展现出活跃、繁荣的景象。在 继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新路,创作了大量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如《小花》、《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西安事变》、《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黄土地》等,就是新时期的代表作。《红高粱》等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我国电影开始冲 出中国,走向世界,也标志着我国现代电影观念浪潮的兴起。
本文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content/index.php/archives/82
第五篇:中国房地产发展阶段
中国房地产备忘录
————第一段:1978——1989————
1978年
理论界开始提出开始提出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为我国房地产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9月,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解决住房问题的月11日至14日,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听取新家坡住房与发展局局长范德安关于公重要讲话
11共住房计划情况的介绍,并登上该局22层半大楼顶层,鸟瞰新加坡的普通住宅小区。
1979年
1月,受中央指示,袁庚率领招商局开发宝安县蛇口工业区,这是深圳特区最早期的建月1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国家总局,直属国务院,由国家基本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月21日,我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新村在广州开工建设。设,也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3建设委员会代管。
7法》提出了“土地使用费”的概念,可以出租批租土地给外商使用。
121980年
6月13,《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加快城市住宅建设》。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中提出:“准许职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外合营企业建设用地的暂行规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月,由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联合签署了《关于组建中国房屋工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我国正式实行允许住房商品化策略。
7市制定和颁布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外资企业用地征收土地使用费。
11建设开发公司的报告》,上报国务院。这个报告明确提出了“试行住房商品化”这一崭新的命题。
1981年
1月16日,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组建了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中月,东湖丽苑全国首创引进物业管理,拉开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序幕。月,深圳东湖丽苑第一期交付使用,同时物业管理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对商品房集团前身),肖桐任董事长。
5房实施综合性管理并提供有偿服务的小区。
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各司其职的专业银行体系形成,“金融地产”概念出现。
1982年
4月,《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施行,深圳在全国率先召开土地使用费 月,国务院原则同意《关于出售住宅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选定在常州、郑月4日,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的部分机构和州、沙市、四平四个城市进行试点。
5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外合营企业建设用地的暂行规定》。
月,湖南省出台《关于修建干部职工住房的意见》,提出“一定要积极而有计划地修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过宪法》,其第十条规定:“城建干部职工宿舍,逐步改善居住条件”
12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1983年
2月,《经济日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谈话:国家鼓励私人购房、修房,要求试月,经国务院批准,呈现建设环保部发布《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从法律上月,国务院办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该条例成为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第月,中国住宅问题研究会(现为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办购买住房储蓄、修房储蓄等业务。
5赋予城镇居民个人建造住宅的权利。
12一部保护城镇私有放缩有权、规范私有房交易的法规。
121984年
3月,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施工单位创造了三天建成一层楼的我国建筑史上的新纪录,月,国务院批准试点城市施行“公有住房补贴出售”。
月,城乡建设环保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城镇房屋普查的通知》,月,国务院决定:“建立城乡综合开发公司。对城市土地、房屋实行综合开发”,“实月,王石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即日后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月,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落实华侨私房政策的意见》。成为享誉中外的“深圳速度”的象征。
7确定在1985年组织开展全国城镇房屋普查。
9行有偿转让和出售”。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暂行办法》。
121985年
6月,全国住房租金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颁布,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月,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土地管理专业。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成立。
月,我国第一部记载当代建筑业(1949—1984)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的大型工具但由于当时正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初级阶段,土地管理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12书《中国建筑业年鉴》出版。
1986年
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座谈会,决定成立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出售攻防、调整租金,提倡个人建房买卖的改革总体设想。
2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开展城镇房产产权登记、核发产权证工作的通知》,要求从198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和核发全国统一格式的房屋所有权证。
6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标志着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真正进月,深圳特区涉外房屋的房产证、产权转移登记手续该由是房地产管理局办理。入了有法可依的历史阶段。
10月,《上海市中外合资企业经营企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颁布,对外商投资企业收月,深圳华侨城建设全面动工。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崛起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取土地使用费,这是上海市第一次对土地进行有偿使用。
10欢乐谷等一批深圳“名片”,开创旅游地产新模式。
1987年
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月,国务院提出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意见。
月,武汉房产交易市场正式开业,它是国内第一家专为房屋买卖主顾提供洽谈业务的月,以提高房屋发放抵租券、空转起步为特征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山东烟台试行。月,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房屋建设计划管理的暂行规月,国务院批准在深圳、上海、天津、广州、福州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月,深圳市率先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是及固定场所。
8定》,决定将各地区的商品房屋建设纳入国家计划。
121988年
2月,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月,国务院批准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标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修改了1982年《宪法》的有关条款,删除了“土地志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4不得出租”的规定,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5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月,中国第一个土地拍卖、按揭贷款,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东晓花园在深圳月,万科通过股份化改组,正式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撤销城乡建设环保部,设立建设部。
7竣工,当时售价1600元/平方米。
111989年
6月,深证市政府批准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房屋发展纲要》。《纲要》的主导思想就是月,上海市公布《新建商品房屋注册登记暂行规定》。月,我国第一家房地产交易所——深圳房屋交易所正式成立。
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出《关于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中涉及政策性问的原则意月,深圳将过去的土地使用权证与房屋所有权证合一发放《房地产证》。这是全国建立后来被概括为“双轨三类多价制”的住房供求和保障体系。
11见》。
11首次实行房、地同意登记、两证合一,标志了深圳顺里完全了从土地、房屋分离登记发证到房地合一登记发证的重大改革。
11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了《土地登记规则》。该《规则》指出土地登记是依法对月,全国人大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登记。
————第二段:1990——1999————
1990年
4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原则上,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并将浦东作为今后10年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
5月,国务院下发《对建设部、国家测绘局与国家土地管理局有关职能分工的意见》,对建设部部分职能作了如下定义:“建设部主管城市建设工作,负责城市的规划管理、房政管理与房地产产业的行业管理,并根据城市规划实施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管理”。
8月,国务院颁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作出系统规定:居住用地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年限为40年。
12月,建设部发布《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这事我国城市房地产产权管理较为系统的行政规章。该办法明确了“城市房屋的产权与房屋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实行权利人一直的原则”。
1991年
1月29日,万科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3月,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5月,《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实施,上海初步形成了住房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即“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其核心是建立公积金制度。上海市的这个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在当时对全国房改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⒌月,深圳市不动产拍卖行承办了深圳市第一宗,也是中国首宗房产抵押公开拍卖。
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
10月,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房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月,中国第一个业主管理委员会——深圳万科天景花园业主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2年
5月,上海住房公积金发放了我国第一笔个人购房贷款。
6月,北京市政府公布《北京市住房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其他7个配套办法,并于7月1日全面实施。
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房地产报》(《房地产开发报》前身)成为正式报纸,全国公开发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唯一行业大报。
11月23日,我国第一家上市民营房地产公司——海南新能源股份公司发行的流通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111502。
1992年,万科跨地域经营扩展迅速,上海、青岛、天津等地项目顺利进行,为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3年
1月,《中国房地产报》(《房地产开发报》前身)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更名为“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同时以“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为核心,组建“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至此,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在全国145份城市中拥有178家企业。
6月23日,国务院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釜底抽薪控制釜底抽薪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
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宏观调控意见》,针对房地产出台16条调控措施,首次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大规模清理整顿(自此以海南地产为代表的中国楼市泡沫破灭)
7月,深圳市人大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该条例对“房地产预售”做了专门规定,明确了商品房预售条件,深圳成为中国最早推行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城市。
11月,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三次房改工作会议,改变了第二次房改会议确定的明确思路,代之以“以出售公房为重点,售、租、建并举”的新方案。
11月,《广东省房地产开发经营条例》颁布。
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决定自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开征土地增值税。
1994年
2月,上海开始实施蓝印户口制度。
4月,北京市房地产交易市场成立。
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不仅给按揭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房地产金融也是一大突破。
6月18日,深圳颁布全国首个地方性物业管理法规《森整经机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对国家物业管理立法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
7月5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1995年1月1日实施),这是继《土地管理法》之后规范房地产市场的跌入不重要法规,标志着中国房地产法制逐渐走向完备,地产、房产分开立法的状况足部走向房地产一体立法。
7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启了城镇住房制度正式改革之路。
9月,建设部制定《康居工程实施方案》,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
11月15日,建设部颁布《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从立法上对商品房预售制度加以确认。
1995年
1月,建设部公布《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1月,赴欧家兔地居、国家体改委下发《股份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对土地使用权登记做了相应的规定,然后才能进行土地资产评估及资产处理,根据处置结果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3月,王志纲在广州创办王志纲工作室,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商业思想库。生平第一次为自己开价,创策划收费“天价”,中国的策划人从此有了收费标准。5月1日起,北京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北京开发建设的内销商品房实行销售许可制度,没有此证房产不可销售。
1996年
2月,《中国工商银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出台,贷款期限为1——10年。
2月,《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出台。
6月,深圳标志性建筑——地王大厦举行落成仪式。这座高384米的亚洲第一高楼,不仅成为深圳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也翻开了中国商业地产的“新地标”概念。
7月28日,上海市长宁区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区域房地产交易中心。
8月,厦门市政府颁布《厦门市城镇房屋管理条例》,明确房地产产权证书是房地产权利人依法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凭证,实行两证合一。
12月1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窗口式”办文制度,迈出了中国推行行政制度创新的重要步伐。
我国开始启动住房抵押贷款。
《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创刊,这是全面、系统、客观反映与真实记载一年一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的综合资料年刊
1997年
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个人住房担保贷款试行办法》,其中贷款比例最高限额是房价的70%,贷款年限最长为20年。
5月,北辰实业在香港挂牌上市,这是登入港股的第一家内地房地产企业。
6月,万科增资配股募集资金3.83亿元,重点加大深圳市场的投资开发。一举奠定了万科在深圳市场的领先地位。
8月,北戴河会议提出把居民住宅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住宅开发真正成为支柱产业。
8月,为规范土地管理,深圳市创新性地实行了以电脑测算地价为基础的“公告基准地价”制度,即增加了地价测算工作的透明度,也大大提高了地价测算的工作效率。这一制度被称之为“阳光地价”。
10月,建设部发布《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该办法是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具体条文的细化。
10月,如同瘟疫般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香港,终使疯狂投机的香港房地产业遭受灭顶之灾,教训深刻。
11月1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8年
3月10日,国土资源部成立。
5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
7月3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开启了我国住房制度正是改革之路。
10月,以回龙观、天通苑、建东苑为代表的19个首批经济适用房项目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集中展示,拉开了经济适用房在北京大规模开发的序幕。
11月,万科推出“万客会”,为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起到重要作用,被媒体誉为“引发地产经营革新的举措”
1999年 1月,建设部出台《关于1999年向职工出售住宅楼房的价格及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出售共有住宅楼房取消标准价,一律实行成本价。
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品信贷的指导意见》,此后,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开始登陆中国内地,中国新一轮房地产的牛市开始正式启动
5月,万科、万通地产和河南建业等一批在中国市场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在北海共同发起成立“全国房地产策略联盟”,后改名为“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简称“中城房网”)
10月,深圳市政府颁布《深圳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职工将所购安居房补交全成本微利差价和缴纳有关税费后,便可拥有全部产权,并可进入市场交易。深圳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由此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11月,上海市财政局发布《关于深化本市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和所得税;捐赠的廉租住房免征营业税。
6月,以莫天全为主要创始人的搜房网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跨地域房地产垂直门户。
《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创刊,这是真实记载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的综合性资料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