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坻区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宝坻区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7]8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18]57号要求,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天津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等,结合我区实际,现就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引导家长和社会形成正确教育观。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步骤
(一)幼儿园和小学加强双向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密切联系,共同做好双向衔接。通过定期教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使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准确把握两个不同学段的教育要求和工作特点,建立对儿童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小衔接活动。
(二)幼儿、教师、家长多方协同、形成合力 1.幼儿方面(1)做好思想准备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2)做好身体准备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
地迈入小学;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延长活动时间;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注重安全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等。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知道想办法解快;培养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逐步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努力做好;加强对幼儿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环节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学习准备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等学习工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注意倾听的习惯,培养幼儿正确看书习惯;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通过游戏活动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2.教师方面
(1)加强教研培训,建立联合教研机制。搭建幼儿园和小学交流互动平,定期开展专题教研,探索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策略,指导教师改进教育行为,提高科学地幼小衔接能力和水平。
(2)幼儿园主动与小学老师座谈,了解幼儿升小学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幼儿园需要注意的幼小衔接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3)认真开展幼小衔接相关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积极的情感,做好幼儿心理疏导。
3.家长方面
(1)多渠道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知识。各基层园所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科学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纠正和指导个别家长不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观念,消除家长“怕孩子跟不上”的担忧,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定时作息。(3)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三、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部署启动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
(一)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讨论细化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使教育教学和管理更加宽松、自主,变他律为自律,尊重大班幼儿好学好问、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个性初具雏形等的心理特点,为幼儿自我管理提供空间和舞台。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能够主动结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7月)
(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初步的规则、任务、安全意识。
(二)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1)创造条件使幼儿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组织参观小学系列主题活动。
(2)观看小学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将幼儿带进小学生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激发上学的欲望。
(3)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安排小学生活,将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纳入游戏之中。
(三)课间衔接、社会适应。
通过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为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深入研究。
各幼儿园成立幼小衔接专题组,园长为负责人,具有幼小衔接经验的教师为组长,大班所有教师为成员,有效整合资源,加强活动过程的组织与指导,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落到实处,深入研究。
(二)加强督导,专项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管理范畴。教育局不定期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进行专项治理。对落实不到位等进行专项治理,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
(三)加大宣传,总结推广。
教育局层面继续举办家庭教育宣讲,分9组对全区所有的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一年级教师进行科学育儿的方式、方法的培训,形成幼儿园、小学、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共识,通过不懈努力,共同营造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社会环境。
宝坻区教育局
2018.9.4 5
第二篇: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新华镇小学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正确引导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和家庭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切实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依据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要求,制定本校幼小衔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规范“幼小衔接”,推进小学“零起点”教学,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学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1.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这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任务,学校应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主动加强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2.坚持“零起点”教学。学校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3.加强宣传,做好家校共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加强宣传外,开展多种形式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鼓励家长不要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培训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取得家长支持,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儿童拥有良好的学校生活开端,实现有效衔接。
三、组织领导
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袁学民
副组长:王海侠
组 员:杨松林 麻景海 霍恒宾
四、工作任务
1.坚持一年级“零起点”教学。
学校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幼儿升入小学时,学校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
学校要把入学适应教育作为低年级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和教育教学方式注重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新一年语、数教师要分别做好认字、拼读、数数、10以内加减法计算等学生的新知前测,以便更好地做好“零起点”教学。
2.做好入学适应教育活动。
九月份为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关键适应期,学校要防止超快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接,积极做好入学适应教育活动。
(1)要开展好“新生入学”主题活动。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同伴和老师”“了解学习科目”等主题教育。要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
(2)改革一年级的教育教学方式,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减缓幼小街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完成环境、生活、社会性和学习等方面的适应和过渡。学校要求一年级教师在每节课的课中至少要进行一次律动活动,在前两个月如果上午没有体育课,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一节户外活动。坚决防止和纠正忽视入学适应,盲目超纲、超进度教学的做法。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专注阅读、大胆发言、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学习习惯,重视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4)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经常提醒学生及时整理学习用品、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增减衣服、按需喝水、洗手如厕、熟记家人联系方式等,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和休息时间。
3.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检查指导。
学校开学初要制定幼小衔接工作方案,对一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并提出相关要求。开学后要加强对一年级听课、巡课等指导活动,发现问题及时与一年级教师沟通,加强指导。确保幼小科学衔接,平稳过渡。
第三篇: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练塘幼儿园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发,幼小衔接的问题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关注和重视,逐渐形成了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重要性的共识,同时也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我园以此为指导思想,注重幼小衔接工作的计划性和系列性,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手段促进多方有效互动,保障幼小衔接工作的科学、有序地开展,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与平稳地实现过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幼儿园课程整体计划之中,使其更有计划、有目的地落实。
1、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和“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方案,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与任务,增加有关的课程内容。
2、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和一日活动作息时间,使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我们在大班下学期开始适时、适当地增加集体学习活动的时间。从30分钟到35分钟,到了6月份慢慢的延长到40分钟,在延长的活动里,我们尽量组织一些更具有操作性,挑战性的活动,让孩子能集中注意力,认真的进行各类活动。我们还由原来上午一节活动的调整为两节,在两节教学活动中添加了10分钟的课间活动,让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尽量接近于小学。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
二、幼小衔接课程的目标设置着重于幼儿学习兴趣、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内容、方法、途径以及环境创设等的自然过渡与双向衔接,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夯实基础。
1、幼儿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1)设计问题表“我想知道”,根据孩子们的问题通过与小学生互动的形式,以迎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的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我们通常让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眼中的小学”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
(2)现在的独生子女万事都由家长包办,导致他们的任务意识相当的薄弱,因此我们还孩子主动权,加强他们的任务意识。首先在幼儿园一天六个轮流当值日生,并提出一天的任务,都完成的评为优秀值日生,得一个印章,这样小朋友的积极性就很高。其次,把以往书面通知的方式改为直接口头告诉幼儿需完成的任务,老师每次对已完成的幼儿进行表扬。
2、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设计出一张一日活动安排图,由以前老师叫小朋友干什么小朋友就干什么这种被动行为改为让他们自己有意识的看图表知道一日活动的安排。同时还要求幼儿在家里跟父母一起设计一张生活计划表,请家长配合“监督”让孩子合理的安排活动。
(2)在一日活动中师幼共同制订规则,要求幼儿自觉遵守,同时教师还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既有自由又有一定约束的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动手、动脑、自主自理的活动机会。
3、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规定幼儿的来园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大班第二学期,我园要求孩子8点之前来园并结合大班孩子已认识过时钟的情况,孩子来园时教师引导他们对照活动室内时钟的时间,通过比一比“我能准时到园”的活动,让孩子逐渐的形成时间观念,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2)开展“我最能干”的活动,让大班幼儿午睡衣服脱下叠整齐放在椅子上、起床自己叠被子、午餐自己添加饭菜、整理班级物品,在幼儿离园时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老师进行检查。
三、在幼小衔接的教育过程中,将家长、社会的参与作为改善教育、提高效能的重要策略,共同帮助幼儿完成好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转折。
(1)发挥家园联系栏和家园小报的功效,有计划地刊登幼小衔接专题内容,让每位家长详细了解大班幼小衔接活动的教育目标、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准备以及家长在家中怎样配合的具体要求,提高家长育儿观念、教养方式,使家长与教师的认识、方向、目标一致,共同施教。
(2)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需要,召开专题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知道如何配合幼儿园教师共同施教。如监督孩子安排双休日的作息时间;给孩子一些任务,并做好是否完成任务的记录等等。
(3)开展“大手牵小手,迈好第一步”的活动,利用幼小衔接家长调查表,了解孩子目前存在的不足,并运用《幼小衔接家长手册》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碰到的困难。
四、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使幼儿园入学预备期活动与小学入学准备期活动有机 衔接。
1、邀请小学教师来园给家长开设讲座。
每年大班下学期,我园都会邀请小学教师来幼儿园给家长开设有关如何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讲座,并且让家长带着问题与小学教师交流、沟通。
2、与小学老师进行教学交流。
通过互动式的观课评课,让青年教师分别了解幼儿和小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不同的教学方法。
3、开展“我与小学生哥哥姐姐面对面”访谈交流活动
我园老师利用毕业生的资源,邀请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回到幼儿园,请她们给弟弟妹妹讲一讲小学的学习生活,同时让幼儿主动与哥哥姐姐交流,通过这种近距离的沟通,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贴近他们兴趣的问题和信息。
2009.10 3
第四篇:大班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开展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开展
桂 载 秀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
一、学习习惯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
(2)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避免做事拖拉。
(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二、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
语言与专注力、区分玩具与学习、课堂行为、时间观念、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1、语言与专注力: 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区分玩具与学习: 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
3、课堂行为: 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4、时间观念: 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的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自学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进入大班后,我就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我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我又通过练习书定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
另外,我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我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我还激发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值日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
第五篇: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连接与过渡,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孩子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一直是备受家长和教师关注的问题。那么在科学领域要怎么做好幼小衔接呢?
一、幼小衔接中科学领域的目标关系
在幼儿园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主要有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以及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而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的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有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发展。
可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课程衔接的课程目标定位应重点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索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经验,同时使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这个特殊的过渡阶段,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把科学课程目标尽量的简易化,以便实现幼儿园向小学阶段更好的过渡。
对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年龄的孩子们来说,学习目标当然有所不同。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阶段,科学学习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需要强调的是,在幼小衔接教育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选择的要是常见的、幼儿感兴趣的,且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的教学内容,体现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尽量将幼儿科学的内容与小学科学内容整合,以此减少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不适应。
二、幼小衔接中科学活动的实施 在幼小衔接阶段课程的实施上,教师要敏感地把科学教育融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并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意识,能随时随地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首先要尊重幼儿个体间的差异,承认和保持幼儿个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注意有区别的对待,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科学活动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既可以获取科学知识体验,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也可以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其次是要注重科学的方法,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幼儿通过好奇、好问、好探索,并大胆实践、尝试,由此获得直接经验来认识、了解事物。而相对贫乏的知识经验和粗浅的认知水平,又决定了幼儿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及其关系。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要注重科学方法、行为、习惯的引导,鼓励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在实践中感悟科学知识的乐趣,尝试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积极、自觉的探究活动。
再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幼儿极为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小学科学活动中也可以恰当的使用这样的一个教学形式,这样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方面都有利于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的过渡期,使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在大班后期,除了游戏外,还应该融入小学课堂中学习知识的模式,让幼儿提前适应或者说是感受小学的教学方式,然后再渗透游戏,如此,来缩小幼小衔接的跨度。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育中幼儿园与小学的相互衔接应注意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更好地关注这一时期幼儿的特殊需要,有效而科学地帮助他们平稳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