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3 18:0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一篇: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院

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我院医疗水平的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第1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及医技科室。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医疗新技术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医疗技术(注:指在国内、省市内其它医疗机构已开展,且已证实其安全性、技术成熟的医疗技术)。

第三条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科室开展医疗新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第四条 所有医疗新技术均应依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五条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由卫生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六条 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在现阶段主要指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禁止使用落后的、不适用的或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第七条 医疗新技术包括下列项目:

(一)试剂的诊断项目(不含试剂更新的现有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

(七)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

第八条 我院医疗新技术分级

1、Ⅰ级:技术成熟医疗新技术,即国际、国内或省内已有多家医疗机构在开展,并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成熟的技术;

2、Ⅱ级:技术尚未成熟医疗新技术,即国际、国内或省内已有医疗机构在开展,但仍未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仍处于需进一步验证阶段的技术;

3、Ⅲ级:完全新技术,即自主创新或国内仍未开展的医疗新技术。

第二章 申报管理

第九条 现阶段我院只受理、开展第一类、Ⅰ级医疗新技术,由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其申报、审批、后续评估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十条 申报要求

(一)申报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科主任或管理小组组长必须组织相关人员仔细分析项目的一般情况、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风险和影响,针对项目的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社会适用性等进行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

(二)对开展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技术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评估,详细拟订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明确新技术第一操作者的最低职称限定标准及相关人员职责。完善相应的自我约束、鼓励和监察机制。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多学科联合开展的新技术临床应用项目需成立新技术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学科的科主任或技术骨干组成,组长由申报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担任。

第十一条 申报程序及审批权限:

开展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医院医疗主管部门申报,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程序如下:

(一)申报:科室或项目负责人,按照申报要求,认真填写《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书》,备齐有关材料,上报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提交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科室基本情况;

(2)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3)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

(4)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已具备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审核:项目审核采取书面审查、技术委员会评审专家集中论证、半数通过的形式。

(1)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

(2)根据所报项目的基本情况,邀请院内同专业3名及以上中级及以上职称专业人员,或聘请部分省、市内(外院)具有权威性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集中论证。包括医疗新技术的来源,国内和省内开展本项目的现状;开展的目的、内容、方法、质量指标,保障条件及经费,预期结果与效益等。

(3)每位专家独立做出书面评价意见并署名后,将评价意见提交院学术委员会进行审核,学术委员会根据半数以上委员的意见形成审核结论。并对审核过程、评审小组成员的个人信息(专业、职称及职务、单位等)及其意见、审核结论做出完整记录并存档。技术委员会对审核结论负责。

(三)审批:院学术委员会半数以上委员通过的项目,医院下发批准开展的通知。

无收费标准的项目,由财务科、物价员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并备案。

第三章 应用监管

第十二条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过程管理

(一)医疗新技术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管理。科主任、项目负责人和管理小组组长应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定期进行质量监控,检查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予以有效的解决。

(二)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医疗新技术应用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对新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将新技术实施情况向医院学术委员会汇报,对新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或意见。

(三)项目负责科室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申报、审批材料,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调整或修改原方案的情况,工作进度、阶段报告及上级审批意见等。

(四)医疗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技术问题时,有关人员必须及时向科主任及项目负责人报告。科主任及项目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情况严重者应立即书面向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报告,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暂停临床应用,由医疗业务管

理办公室组织调查后将调查结果上交医院,再由医院组织医院学术委员会就项目的可行性做再次评审,以决定是否恢复应用:

1、发生涉及违反国家、省、市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

2、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的;

3、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

4、技术支撑条件发生变化或消失的。

第十三条 知情同意程序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医疗新技术,在每例次临床应用前须报经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审批,并履行知情告知义务。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详细交待病情,重点交待新技术对于患者的适应性、效益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费用情况,尊重患者及委托人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1、新项目发生费用较高;

2、3、不在医保报销目录范围内; 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4、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

第十四条 医疗新技术试用期、报告制度及转化为常规技术程序:

(一)试用期:Ⅰ级新技术中具有创伤性的技术临床试用期为1年,Ⅰ级新技术中非创伤性技术临床试用期为半年。

(二)报告制度:试用期间,科室应自试用开始后每季度对新技术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上报医务科。试用期满后,提交试用期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包括该技术安全性、实用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工作成绩与不足,对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前景预测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

(三)转化为常规技术程序:试用期满后,将试用期工作总结和转化为常规技术申请报告上交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按审批权限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和领导审批。

第四章 奖励与罚则

第十五条 奖惩制度:

(一)奖励:医院每年组织对已开展的新技术项目进行评比,由医院学术委员会根据综合指标评出一等奖1项,奖励1000元;二等奖2项,奖励500元;三等奖3项,奖励300元,报院办公会审批。特殊贡献者奖励办法报院办公会讨论决定。

综合指标:包括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的贡献等。

(二)处罚:

1、对未经申报自行开展新技术的科室或个人,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我院规章制度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扣发当事人绩效工资200~500元,扣科主任500~1000元。

2、不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的科室或个人,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我院规章制度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扣发当事人及科主任绩效工资500~1000元。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医疗业务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011-03-07

第二篇:1.1滕州市工人医院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YL-015: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核心制度)

生效日期:2012年1月5日 修订日期:2013年12月7日

为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我院医疗水平的发展,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第1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及医技科室。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第三条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科室开展医疗新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第四条 所有医疗新技术均应依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第五条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由卫生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六条 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落后的、不适用的或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医疗技术。

第七条 医疗新技术包括下列项目:

(一)试剂的诊断项目(不含试剂更新的现有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有创和微创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组织、器官移植技术项目;

(六)其它能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新技术。

第二章

医疗新技术准入申报

第八条 准入要求

(一)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必须组织相关人员仔细分析项目的一般情况、特殊性以及存在的风险和影响,针对项目的安全性、先进性、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

(二)对开展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技术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评估,详细拟订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明确新技术第一操作者的最低职称限定标准及相关人员职责,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多学科联合开展的新技术临床应用项目需成立新技术应用小组,技术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学科的科主任或技术骨干组成,组长由申报科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担任。

第九条 准入程序

开展医疗新技术前必须向医院主管部门申报,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程序如下: 准入申报:科室或项目负责人,按照申报要求,认真填写《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书》,备齐有关材料,提前30个工作日报医务科。提交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科室基本情况;

(2)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3)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

(4)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情况和资质,已具备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第十条 审核与审批

医务科对《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然后由医院专家委员会及医学伦理委员会论证,由医务科下发同意开展的通知。属卫生部、省卫生厅规定的第二、三类医疗技术的,还需向相应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进行诊疗科目变更登记后方可开展。

无收费标准的项目,由物价科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并备案。

第三章

应用监管

第十一条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过程管理

(一)医疗新技术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管理。科主任、项目负责人和技术小组组长应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定期进行质量监控,检查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予以有效的解决。

(二)医务科负责医疗新技术应用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对新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将新技术实施情况向医院专家委员会汇报,对新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或意见。

(三)项目负责科室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申报、审批材料,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调整或修改原方案的情况,工作进度、阶段报告及上级审批意见等。

(四)医疗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技术问题时,有关人员必须及时向科主任及项目负责人报告。科主任及项目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查找原因,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情况严重者应立即书面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知情同意程序

每例次新技术临床应用前须报经医务科审批,并履行知情告知义务。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详细交待病情,重点交待新技术对于患者的适应性、效益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费用情况,尊重患者及委托人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第四章

奖励与罚则

第十三条 奖惩制度:

(一)奖励:医院专家委员会每年组织对已开展的新技术项目进行评比,根据项目的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的贡献等综合评价,经院务会同意后予以奖励。其中特等奖1项,奖励5000元;一等奖3项,每项奖励2000元;二等奖5项,每项奖励1000元;三等奖6项,每项奖励400元;鼓励奖若干项,每项奖励200元。

(二)处罚:

1、对未经申报自行开展新技术的科室或个人,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我院规章制度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酌情扣发当事人及科主任奖金。

2、对不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开展新技术的科室或个人,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我院规章制度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情节轻重,扣发当事人及科主任奖金。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第三篇: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盐城新东仁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临床应用

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订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现代诊疗技术项目,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包括:侵入性、非侵入性操作,检查、手术、治疗方式、药物等。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转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二类医疗技术项目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

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立项:每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申请人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盖章后报医务科、科教科

(二)论证:每项新技术、新项目应在《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医务科、科教科对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原则的项目论证备案。

1.立项依据(包括实施该项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开展的现状 等)

2.拟完成该技术项目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相应学术成果或社会、经济效益)

3.本技术项目执行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难点及解决办法)4.本技术项目完成后达到的技术水平5.与该项目有关的设备 6.实施的时间安排。

(三)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再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不符合新技术开展原则的项目,临床不得开展。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科教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报表;

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4、参加成员的科室、专业、职务、职称、相关研究成绩、分工及职责、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5、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二)对于开展的第一类新技术、新项目,医务部审核,符合条件即可实行。重大新医疗技术业务项目由医院主管领导审批。对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文件要求批准实施。

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

(一)批准后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二)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征得其同意方可实施。

(三)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医疗技术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等相应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根据实际情况报告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决定是否启动新技术、新项目中止流程。

1、开展该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

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六、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

(一)医务科作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二)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

(三)新技术、新项目时限周期为半年至两年,起始时间从医院批准或上级卫生部门批准之日起计算。

(四)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周期满后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作出书面汇总,填写《新技术、新项目转为成熟技术申请表》,进行评审后可列为常规技术管理,科室可继续开展应用。

七、新技术、新项目的中止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卫生厅报告:(一)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二)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获知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三)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四)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五)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六)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八、各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未在规定时间上报工作报告的,视为放弃本新技术、新项目评奖。

九、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有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十、本制度从下发之日开始执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和完善。

第四篇:应用四新技术管理办法(制度)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

应用四新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建筑新技术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及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施工技术“四新”技术与推广,充分推行“四新”技术的建设理念,做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结合本标段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所有参建单位。

第二章 四新技术的应用

第三条 工程技术工作主要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参与各专业工程施工技术“四新”技术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督促落实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情况;负责各项工程科技信息收集﹑积累﹑开发﹑利用及科技资料的整理;物资设备部、安质环保部和计划财务部配合工作。

第四条 工程施工中应充分认识“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重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围绕安全性,降低成本,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更高的质量,更便于管理为目标,采用自主研发或与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与各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四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1、新技术:及时参加新技术学习会、培训班、发布会或博览会等,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工程技术部组织召开研讨会共同学习新技术,并针对实际工程认真研究可行性方案。

2、新材料:材料员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关注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并在研讨会上介绍,使工程向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健康,污染(噪音、粉尘等)小,加工废料少,效率高的新型装饰行业迈进。

3、新工艺:组织人员学习、考察国内外的新工艺;组织工人进行学习交流,并使之应用于工程中。

4、新设备:与国内外大型工具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新产品发布,使新设备能早日投入到生产中。

第五条 围绕“四新”技术展开各项活动

1、开展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建立健全各级技术管理“四新”技术体系,完善技术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程。

2、围绕“四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技术改造、创新,拟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四新”技术工作计划并做试点工程。

3、经常进行“四新”技术的学习和交流,及时进行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探索研究及报道交流。由基本技术指南出发,进行不断的思考、“四新”技术,最终驾驭规范要求,超越基本技术。

4、通过推广建设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实现工程建设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推进工程快速稳定建设,并使本标段施工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以“新型、节能、科技、绿色”为目标,提升全行业竞争力,使本标段工程成为“四新”应用的样板工程。

第三章 申请立项及遵循原则 第六条 为确保“四新”技术应用取得很好的成效,“四新”技术项目应及时申请立项,并遵循下列原则:

1、科技含量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

2、作为公司技术储备,必须提前安排的“四新”技术计划;

3、能确保公司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四新”技术计划;

4、工程项目急需解决的重、难点技术问题;

5、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6、有利于项目科技“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四章 四新技术项目合同条款内容填写

第七条 项目合同编号、名称

合同编号由公司依据立项文件给定,项目名称由承担单位填写,应简明、准确、具体,并且能反映出项目所属的技术领域和物证,字数不超过30个。

第八条 承担单位分工指“四新”技术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分工单位及该分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九条 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

项目负责人为该“四新”技术项目的第一负责单位总工程师。主要研究人员必须是参与项目方案制定、实施及指导的人员,并按对“四新”技术项目创造性贡献大小排序。

第十条 国内外现状及简要说明

简述国内外同类“四新”技术项目技术的先进性、成熟程度;该“四新”技术项目的研究方向、技术“四新”技术点、经济和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等。第十一条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应完整、准确地说明项目创造性的贡献内容,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十二条 达到的目标、技术经济指标和成果形式:

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要具体、尽可能量化。成果形式是提供技术研究(研制)报告等文件。

第十三条 采用的研究和试验方法

指该“四新”技术项目进行技术攻关需要安排的研究和试验内容(不含常规试验方法)。

第十四条 研究期限与计划进度安排

研究期限指从收集资料、市场调研等工作开始,至项目研究全部完成,并提交技术研究文件期限,计划进度应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列出。

第十五条 研究经费及拨款计划

科技合同研究经费包括劳务费;原材料、燃料费;非通用科研仪器设备加工制作费(单独办理申请人);专业业务费(为研究、开发项目需要的设计、试验、检测、论证、文整、资料、调研、咨询等费用);外协费(支付协作者的费用)。填报时按科技“四新”技术合同所列科目分项填写,集团公司资助经费及拨款计划由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填写。

第五章 “四新”技术评审及奖励机构

第十六条 对于符合评审或鉴定条件的科技成果,由项目负责单位提出申请并上报有关材料,经公司工程技术部审查后,逐级上报。

第十七条 我局指挥部成立由局指总工程师领导,工程技术部等各部门部长组成的“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指挥部“四新”技术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根据指挥部生产经营需要,公布“四新”技术需求,指导指挥部有关机构、人员的“四新”技术工作;

(二)对指挥部重大“四新”技术项目进行评审;

(三)对有关较大、重大“四新”技术进行奖励。

第十八条 工程技术部代表“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履行“四新”技术管理日常职责;工程技术部可召集“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对“四新”技术工作进行指导,对“四新”技术进行评审。

第十九条 指挥部设立“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工程技术部负责管理“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可利用“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对指挥部较大、重大“四新”技术活动进行奖励。

申报评审的“四新”技术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一)必须是已实施的;

(二)经验证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或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

(三)需附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图纸资料和技术总结等;

(四)创造的经济价值需经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受益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各部门每月自行组织内部“四新”技术评审,并实施奖励;同时将两至三项重大“四新”技术项目报送工程部。

工程部每月将送达的“四新”技术项目进行验证、整理,并将结果提交“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

“四新”技术管理委员会每三个月组织对指挥部重大“四新”技术项目进行评审,并实施奖励。

“四新”技术项目经审核通过后,可纳入指挥部有关正式制度、标准当中,由有关部门负责推广落实,并考核实施情况。

对已验收、鉴定或评审合格的科技成果,要积极推广使用,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对一些管理开发软件、中间试验等项目,经过验收后,督促其制定实施计划,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对于重难点工程项目,在制定实施性方案时,依据实际情况,指定其引进或直接采纳某项技术成熟的科技成果。

3、对于暂不使用的科技成果,应作为技术储备,妥善保管。

4、财务、物资和机械设备部门应优先安排科技成果推广所需资金、物资和设备,凡属具备固定资产条件的,应及时转入固定资产管理使用。

5、科技项目完成后,产生的图样及设计技术文件资料,由局指承担单位立卷归档,同时上报公司档案室一套完整资料。

第六章 注意事项

第二十条 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立即中止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一)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他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的;

(二)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三)发现该项技术存在确认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

(四)发现该项技术存在有悖环境保护设计的。

第七章 四新技术激励

第二十一条 “四新”技术取得科研成功并加以推广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物资鼓励和资金奖励。

1、重大“四新”技术项目由科研技术管理委员会利用指挥部“四新”技术奖励基金实施奖励,每季度奖励一次。

2、指挥部采取多样化的“四新”技术奖励方式,包括奖金、实物、带薪休假、公费旅游等。

3、指挥部鼓励团队“四新”技术,对做出贡献的“四新”技术团队实施团队特别奖励。

4、各部门每月应拨付一定额度专项资金用于对评审通过的“四新”技术项目实施奖励。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未尽事项,按国家、铁道部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特制订本办法。

工程部是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管理部门,并负责指导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实施。

控制程序如下: 1立项原则和选题范围

1.1立项的课题,必须具有先进性、可行性、良好的经济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企业和群众的需要,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1.2选题范围

a.凡首次在本公司施工、生产实践工作中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产品、新工艺(包括发明创造和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三新”成果在公司的首次应用)项目。

b.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项目。

c.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施工条件(环境)的项目。d.重大技术难点攻关。

e.学习各兄弟单位施工、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三新”成果,并结合本公司实际,加以改进后在公司首次应用的项目。2项目的提出和审批

2.1工程部各专业工程师及相关人员针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其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内部审查通过后,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副总经理审批。

2.2公司副总经理审批后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提交公司总经理审批,确定公司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3项目的实施

3.1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由工程部负责跟踪考核进度、质量及应用后的效果。

3.2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使开发项目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和新颖性。

4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技术确认和鉴定按照科技成果的技术确认和鉴定程序执行。

5工程部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其尽快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并对科技成果进行跟踪检查。

下载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一、管理要求 (一)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管理要求。 1.来源管理。 医院临床治疗所使用的全血及血液成分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

    13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2范围 适用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管理。 3 职责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第84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陈......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一、范围 (一)我院可自行审核管理的诊疗技术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我院《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范围内的项目; 2、上级卫生行政专管部门规定的第一......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指以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经济使用为目的,对医院抗菌药物的采购供应、处方开具、药品调剂、临床应用和监测等全过......

    新技术项目管理办法

    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创新意识,根据医院业务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业务建设的需要,以及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结合我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11040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