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3 18:4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

第一篇: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安决策:公安决策是公安机关及其领导者或者特定主体(指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任务或问题,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方案设计、抉择和执行的活动。

2、决策:指人们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方案选择和执行的过程。

3、公安决断:指公安领导者在打击犯罪活动、管理社会治安等日常工作中,对出现的紧急问题所作的决定。

4、公安决策科学化:指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决策咨询机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和支持系统,在科学决策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实际情况所进行的决策。

5、公安决策民主化:指重大的公安决策不是由某一领导者或领导集体随意拍板,而是通过群众参政议政、集中多方智慧、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

6、辩证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客观存在世界的辩证性、规律性,并把它运用于思维而形成的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基础。

7、系统思维方法:是指把决策对象放在决策系统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8、调查研究方法:指公安决策者掌握我情、社情、敌情,分析斗争形势,制定打击犯罪活动、搞好社会治安和公安队伍建设等决策的基本方法。

9、公安决策基本原则: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依据和行为准则,是决策保持正确方向和取得效果的重要保证,其实质是在决策付诸实施之前与逻辑论证方法进行初步检验。

10、综合创造法:指在对相同或相似的事务进行纵横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而提出的新决策方案的创造方法。

11、联想创造法:指从别人或者一件事务中得到启示,然后围绕决策问题进行联想,从而获得新的主意的创造方法。

12、推理创造法:是指对那些相对静止的决策目标,通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到新见解的创造方法。

13、离题创造法:指某些决策问题绕开原来题目进行研究,摆脱思维定势和框框,从而开阔思路找出新方案的创造方法。

14、移植创造法:指把适合于一定范围、一定方面的经验、方法,适用于决策问题并加以发展,从而开阔思路找出新方案的创造方法。

15、经验思维:指以经验为依据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16、公理思维:指从相对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和演绎,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

17、决策效益:指决策方案实施后实际产生的结果与所付出的代价(成本)之间的差值。

18、决策效果:是指通过决策方案实施所产生的结果。

19、决策效率:指决策方案实施中所消耗的能量与所获得的成果的比率。实际产生的有益效果。20、效益性原理:指在公安决策实施中所投入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最佳社会效益。

21、系统和统筹原理:指必须把决策当成一个系统,协调好构成决策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22、公安决策体制:是指在公安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任务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权力的运行机制。

23、公安决策系统:指由拥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者和领导机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24、集体抉择:指具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班子,以集体多数通过的形式做出选择方案的决定的抉择方式。

25、个人抉择:指由具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者个人,对其分管的工作问题自主决定并对方案执行后果负责的抉择方式。

26、公安决策咨询系统:又称智囊系统、思想库等,指由各种不同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组成,采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以其集体智慧对公安决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统合研究,并提出多种具有可行性的决策方案,专门为领导者的公安决策工作服务的决策研究机构。

27、历史信息:指档案、数据和历史经验。

28、公安决策信息:指关于公安工作及其相关事物运动状态的表征和描述,是公安决策主体接收和发出的各种信号中反映公安工作活动规律及其新的变化情况等的总称。

29、战略性信息:是能够影响系统决策层的长远而重大决策的信息。30、战术性信息:指只能影响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决策的信息。

31、公安决策信息的生成:是指对公安决策所需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贮存与反馈的系统过程。

32、加工决策信息:是指专业人员经过思维、判断、推理,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原始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分类、排序、计算、比较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滤、分析、扩充、综合、提炼。

33、收集决策信息:指通过观测、侦察、调查、征集、追踪、人际交往等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获取原始信息。

34、传递决策信息:指把决策信息由一点传到另一个点的过程。

35、公安信息的贮存:指把已搜集、加工处理的信息资料,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借助计算机的手段和各种媒介记录保存下来。

36、决策信息反馈:指公安决策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送回输入端,对信息的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和协调作用。

37、公安决策信息分析:指一种以公安决策信息为研究对象,根据拟解决的特定决策问题的需要,收集与之有关的决策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得出有助于解决决策问题的新信息的科学劳动过程。

38、公安决策信息开发:广义的公安决策信息开发指任何能够改进和加速公安决策信息资源交流与利用的活动,包括发掘信息来源、开拓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库存、加速信息流动等工作。狭义的指不怕重组和加工决策信息内容本身,是一种创造和生产新的决策信息的活动。

39、公安决策支持系统:指以公安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系统的各种数据和相关相信为基础,有机组合众多决策模型,并配置知识库、方法库有关软件,综合利用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由各种模拟结果提炼出来不同决策方案,以辅助各级领导者开展公安决策工作的计算机系统。

40、公安决策程序:是对公安决策过程客观规律的表述,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必须遵守的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过程。程序不仅包括决策活动的先后步骤,而且包含每个步骤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41、决策问题: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的需要缩小或消灭的差距。

42、决策目标:指决策者为了解决问题希望达到的一种成果。

43、收集和使用信息的灵活性:指为确立决策目标而收集和使用信息时,在程序的运用上要有灵活性。

44、预测:是对事物或者事件未来行为的状况做出主观的判断。或者说,是依据历史和现实的资料,运用一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规律,后果所作的推测和判断。

45、公安决策执行:指为了实现公安决策目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总结进行贯彻落实方案的活动过程。

46、公安计划:是公安组织为了实现公安决策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所进行的具体设计和谋划。

47、严密组织:指为了保证公安决策计划的预期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安机关内部各构成要素进行合理搭配,使其得到最合理利用的活动。

48、指挥:是公安领导者或领导机关运用领导权力,通过命令、指示等信息传递或其他措施的作用,组织所属机构及干警按照统一要求实施决策和计划的一种职能活动。

49、协调:指对公安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各个局部步调一致,把力量统一到实现决策,计划的目标上来的活动。

50、内部协调:主要指公安系统内部整体与部份发、局部与局部及两种不平衡状况的协调。

51、外部协调:指在公安计划执行过程中与公安系统以外的其它系统、组织或者个人之间的协调。

52、控制:指公安领导者为保证决策计划目标的实现,在执行全过程中所采取的监督、检查、反馈、调节等一系列活动。

53、指挥方式:指公安领导者在公安决策执行中有效推动下属组织或个人执行决策和计划时所采取的活动

模式。

54、统一指挥:指指挥的命令、口径要统一,下级指挥人员的指挥必须坚决执行统一命令,严格遵守统一的纪律、时间和要求,按照统一计划行动,确保统一指挥的实现。

55、现场指挥:指公安领导者直接到重大案件或事件发生的地点或场所,实施面对面的指挥方式。

56、计划协调:指通过公安决策执行计划来进行协调。

57、领导协调:指上级公安机关或本单位的主管领导者运用行政职权对下级公安机关或本级公安机关的职能部门和公安民警的行动所进行的调节,使大家在完成共同计划任务时同步运动。

58、直接协调: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单位之间需要互相支援、互相配合或协调行动时,各单位领导人可以互相协商有关事项,取得一致意见后,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协同行动。

59、权变协调:指在与几个单位有关的事件中,由上级公安机关领导者指定并授权其中一个单位的领导者牵头,其他单位在这件事情上服从牵头单位的领导者指挥,以协调各单位的行动。

60、教育协调:指公安领导者通过讲清道理,晓以利害、疏通关系、铺路搭桥,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的协调形式。

61、司法机关的法律监督: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为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和正确实施,而对法律的适用和遵守进行的监督活动。

62、公安决策执行的监督:指有监督权的组织和人员对决策执行的各环节、各阶段和各部分,在内容、时间和方式上进行必要的督促,保证实现某种决策目标而防止偏离轨道的活动。

63、工作总结:指公安决策执行经过各个环节之后,为了明确决策目标的实现成果和汲取经验教训而开展的活动。

64、权力机关的监督: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各级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65、公安决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指为防止和纠正公安决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所建立的监督系统及其运作方式。

66、追踪决策:指当原有决策经过一段实施后,发现客观情况或主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主观情况虽未发生变化,但原决策根本错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进行的一种根本性修正。67、零次情报:指未经加工,在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中进行着“瞬时”横向交流的情报。

68、预测:指依据历史和现实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规律和结果所作的主观估计或判断。

69、德尔菲法:指通过对专家进行匿名、多轮的函询来征求专家意见的预测方法。

70、专家:指在预测主题所涉及的领域中从事10以上专业工作的,并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人员。71、头脑风暴法:指利用一种特殊形式的专家会议,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互相启发,引起“思维共振”,互相补充,产生效应,形成宏观的智能结构,并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未来信息。72、层次分析法:指按决策问题的总目标、各层子目标及评价准则、直至备选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利用求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次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用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出各备选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73、主观概率法:由决策者邀请专家估计某项特别事件出现的概率。

74、指数平滑法:指用一个与权数变化规律相符的指数来代替权数,并以前一期的误差为依据,从误差相反的方向对预测值进行修正的时间序列预测法。

75、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法:指通过研究引起未来状态变化的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作用,寻找客观环境与未来变化之间关系的方法。

76、决策“硬”技术:指以数字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为基础的决策技术。77、决策“软”技术:指在决策中使用模拟法、探试法、推演法等的决策技术。

78、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根据经验或科学的计算能够获知每一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的决策方法。79、不确定型决策:指决策者无法获得各个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的决策。

80、对抗型决策:指当决策所面临的自然状态中出敌对的一方,并且敌对的一方总是在寻找对我方最不利的状态,即敌方也在作决策时,这种决策称为对抗型决策。

81、规划论:指研究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有效地利用或调配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以期更好地达到预定目标的数学方法。

82、统筹方法:指利用网络图对大型综合性的活动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和管理的方法。

83、公安战略:指公安机关为了保障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方面所制定实施的全局性控制和长远性发展的宏观对策。

84、公安战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所采取的具体原则、方法和手段。85、立体防御战略: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和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加强立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搞好经常性的控制、管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86、动态控制战略: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人、财、物、信息在流动的客观实际,调整内部结构,合理布警,建立新型的动态控制运作系统,实现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为主到以动态管理为主的战略转变。

87、整体协作战略:指树立控制犯罪、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全局观念,在公安决策中,互通信息、互相协作、携手运作、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实现社会稳定的战略目标。

88、科技强警战略:指在增强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走依靠科学技术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89、“短平快”战术:指针对某一时期内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犯罪活动和治安问题,见微知著、主动出击的战术。

90、统一行动战术:指针对某一时期、某一空间的刑事犯罪,特别是流窜犯罪和团伙犯罪活动所采取的统一时间、统一打击治理的战术。

91、专项治理战术:指针对某一时期出现的某一类突出的犯罪活动或治安问题所进行的专门治理。92、区域治理战术:指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达到扭转社会治安被动局面的措施和办法。

93、战术犯罪内的随机决策:指在打击犯罪或安全保卫工作的重心已经确定,但在面临行动之前,或在行动中发生紧急情况,由组织者或指挥者随机决断。

94、公安决策者的素质:指公安决策者个人有效地从事公安决策活动所应具备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法纪、道德、艺术、体魄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95、公安决策艺术:指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的,非规范化的、具有创造性,给人以美好感觉体验和各种技巧、手段和技能。

96、浴盆曲线:是指一项决策执行中存在的早期失效、随机失效和损耗失效的现象。由于在这三个阶段中,失效和损耗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很像一个洗澡盆,故称浴盆曲线。

97、常规性决策:又称程序化决策,是指在公安管理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决策,是一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某一具体公安工作问题所作出的决策。

98、公安决策理论:是指制定公安决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科学决策理论。

99、单项决策:是指处理的问题是某个时点的状态,它所要求的行动方案只有一个,因而也称为静态决策。100、公共选择:就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101、取零原则:是指公安决策系统完全不采纳咨询系统的意见,而根据自己全面掌握的情况提出相反的观点,并作出决策。

102、集体抉择:是指具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班子,以集体多数通过的形式作出选择方案的决定的抉择方式。

103、“T型”结构:即公安决策者对本专业的造诣要有一定深度,同时还应是一个具有一定知识广度的“杂

家”和“通才”。

104、最优化原则:是指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出最优的系统方案,使系统处于优化状态,达到最优的结果。

105、直接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们共同讨论具体问题,发挥宏观智能结构的集体效应,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专家集体评估、预测方法。

106、定性预测:主要指专家预测法。它信赖于专家在预测问题上的专业水平和专家对预测问题相关资料的占有量。定性预测方法的内容主要是预测者应如何组织专家进行预测活动和如何对专家的预测意见进行计算分析。

107、渐进决策:是指决策者在既有的合法政策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第二篇:公安信息学名词解释

公安信息—是反应警务及其活动过程的全部信息,或公安信息是有关公安事务运动状态的反应。语法信息—是指由符号之间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关关系,它是信息的形式。语义信息—是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即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语用信息—是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即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基础信息—是指公安工作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那些分类信息。管理信息—是指管理与决策活动所需要的信息。

实进信息—是指信息的发生到传递至决策者手中时间间隔为零。滞后信息—是指信息的发生到传递着手中时间间隔大于零。动态公安信息—是指经常处在变化中的信息,如每日警情、发破案信息、暂住人口信息,各种监控信息以及日常警务活动发生的其他信息等。静态公安信息—是指相对稳定的信息,如常住人口信息,指纹信息,档案文件等。潜在信息资源—是指在于个人大脑中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公示的资源形态。

现时信息资源—是经过个人表述后,能够被他人所用的信息系统。零次信息资源—是指未经转述加工的自然状态。如平时所说的各种“现场”“一线”等。

一次信息资源—是直接在零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转述出来的信息资源,如从案件现场拍摄下来的照片或者录像。二次信息资源—是以一次信息资源为基础,由经提炼加工后的信息所组成。三次信息资源—是以二次信息资源为基础上,再次加工、整理后的结果。公安信息管理—是对公安信息、公安信息活动过程、公安信息基础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公安工作信息化—在公安工作中,通过普遍地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等),有效的开发利用公安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办公、实现警务活动的网络化集成管理,让公安信息在总警力中占有主导地位,以提高社会治安治理能力的过程。信息调查法—是访问法、问卷法和观察法等信息收集方法的统称。访问法—是信息收集人员将信息的事项、以面谈、电话或网络在线交流的形式,问被调查者询问,以获得所需信息的方法。

问卷法—是指收集人员向被调查发放格式统一的调查表并由被调查者填写,通过调查表的回收获取所需要信息的方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察看,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信息的方法。普遍信息调查—也叫做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总体(如全国人口情况、全民民警基本素质等)进行的全面性信息调查。典型调查方法—是指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从被调查研究的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一个或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进行剖析,借以反应研究对象的一般性状态和发展趋势的方法。

重点信息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部门(单位)进行调查,重点是指那些在整体中占有较大比重的部门,能够从数量上反应整体情况。

抽样信息调查—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的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对全部对象作出评估和推断的一种信息调查方法。

公安信息存储—是指把经过描述、定义和揭示后的公安信息顺序的格式进行存放,保管的过程。

公安信息检索—是指从已储存的公安信息中查找出所需公安信息或者其线索的过程。查全率—是指被检出满足提问要求的信息量占全国文献库中具有满足要求的信息总量的百分比。

查准率—是指检出并满足提问要求的信息数量与实际检出的信息总数之比。信息分析—是指以社会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职能活动。公安信息的分析—是指以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公安信息的整理、分析、评价、预测、综合等系列化的加工过程,形成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新的信息产品。

公安信息的研判—是指对信息分析的成果的研究、选择,是对信息分析成果的进一步加工,从而为公安内部管理和各项公安业务活动指定出决策依据的一种具有科研性质的职能活动。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的秘密力量预警作用—是指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不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进行,而且要做到“抢先一步”,即预测,主动指出应当怎样去做。

信息分析方法—是指信息分析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法和技巧的总和。信息分析方法的归纳—是指众多的信息分析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

信息传输—通过一定的方法、媒体、把信息从一方传送的另一方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

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集合体。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连接的几何形状,用来表示网络结点的分布结构及相互关系,把计算机等网络单元抽象成为“点”,把网络中的电缆等通信媒体抽象成为“线”,从而抽象出了网络系统的具体逻辑结构,即拓扑结构。

系统—为了现实某种目的,由一些无素,按照一定的法则或结构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体。

系统外部环境—当一个系统被确定下来,该系统的周围是一个更大的系统,我们称为它的外部环境。

子系统—在系统内部还有系统,我们称为子系统。

接口—子系统之间的接点和系统与环境的作用点,通常叫做接口,接口位于边界上,且伴随着输入和输出的作用。

闭(环)系统—系统不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即孤立于环境之中,这样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也称为闭(环)系统。开(环)系统—系统是在环境中成长的运行、它受环境影响,是与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系统,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环)系统。

系统的环境—通常的做法是把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直接有关的外部世界定义为系统的环境。

信息系统—泛指各种形态、各种模式的用于经济、管理、教育、工程等所有领域并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统称。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指对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系统,它通常是一个用于数据处理、查询、系统报告、业务活动处理等组织内部信息处理、加工和传递的集成化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是指根据信息的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数据(信息)集合。它包括两个部门:信息自身和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存储数据库结构、生成与数据库相关的报表和报告,以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的软件。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输出等活动的总和。

数据处理系统—DPS是指能够执行数据处理活动的计算机系统。程序化决策—是指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决策,是一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某一具体公安管理问题过作出的决策。它们具有重复性、多量性、定型性和标准性等特点。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以前未曾发生过或未曾处理过的问题,决策时无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可以遵循。

群体决策—通常情况下,管理者很少单独解决组织的决策问题,决策常常由委员会、领导成员、项目组的集体方式进行。公安信息系统开发—公安信息系统开发立足于公安工作实际,综合运用信息科学与各种信息技术,建设服务于公安机关信息系统的过程。“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范,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新系统逻辑方案—是指经分析和优化后,新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系统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的过程,或者说系统测试是根据系统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

批测试用到并利用这些测试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系统评价—是对一个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检查、测试、分析和评审,系统评价包括用实际指标进行比较,以及评价系统目标实现的程度。

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技术,保证在各种系统和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能被非法篡改,破坏,也不能被偶然、无意地修改,应保持它的真实风貌。

保密性—是指信息必须按照拥有者的要求保持一定秘密性,防止信息在非法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或一旦被泄露也能保证在一定期限内不被解读。

可用性—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当需要时能正确存取所需的信息,且信息必须是可用的。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指组织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安全。

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硬件和存储媒介安全,使它们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破坏。

信息系统的软件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各种程序及其数据、文档不被篡改、失效和无法复制,保证计算机运行的软件是无害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内存储的数据或资料不被非法使用或篡改,保障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和纯洁性。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信息系统的连续正确的运行。

信息战—是指为了国家的军事战略而采取行动。取得信息优势,干扰对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

计算机病毒—就是一段小小的计算机程序,此程序具有自我复制和繁殖能力,并依附在其他可执行的正常程序上等待特定情况的发生,随之进行破坏动作成干扰系统的正操作。

计算机病毒的生存周期—我们把计算机病毒从设计生产至相应的检测清楚软件产生的这段时间称为计算机病毒的生存周期。文件型病毒—是指计算机病毒将自身附着在其它可执行文件上的病毒,感染时以文件为对象。“混合”型病毒—是指具有开机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寄生方式的计算机病毒,这种计算机病毒扩大了病毒程序的传染途径,它即感染磁盘的引导记录,又感染可执行文件。良性计算机病毒—是指那些只是为了表现自身,并不彻底破坏系统和数据,但会大量占据cpu时间,增加系统开销,降低系统工作效率的一类病毒。

恶性计算机病毒—是指那些一旦发作后,就会破坏系统或数据,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的一类计算机病毒。

黑客—黑客现在通常的含义是指利用通信软件,通过计算机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截获或篡改计算机数据,危害信息安全的计算机入侵者或入侵行为,即“电脑捣乱分子”。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对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当然,防火墙技术也可以用来阻止保密信息从该机构的网络上被非法传输出去。

信息安全监察—是指公安机关为了保障信息安全而依法对信息设施、信息系统、信息事件以及信息本身进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电子警务—所谓电子警务、是公安组织的一种基于信息和信息技术,与现实警务相融合的新型组织形态。

第三篇:行政决策学复习资料

行政决策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 【判断】决策研究先是在军事和企业管理中。

【判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政府,面临着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紧迫任务,更必须加强行政决策的研究。

【判断】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是社会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而不是个人生活管理。

【判断】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都需要通过政府的行政决策加以具体筹划。【判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社会主义中国行政决策的理论指导。【判断】行政决策系统是个开放系统,环境中的消息、能量、要求都可以输入。

【判断】行政决策要根据各地区、各方面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切忌搞“一刀切”,照抄照搬外国的、其他地区的。【判断】我国现阶段行政决策的政治环境,明显表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特点和政治优势。【判断】政府决策,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政治过程。【判断】执行系统的工作决定着正确的决策能否变成现实。

【判断】外部行政决策监控体系对决策者的监控具有更有力的制约作用。【判断】类别分析法是澄清、界定和区分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

【判断】行政决策的执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判断】政府决策的目的在于解决所存在的社会公共问题。

【判断】针对创造性思维发挥的障碍,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主要应扫除主观头脑中的“锈”字,除怕去懒讨方法。【判断】行政决策可能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判断】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更要求政府决策运用现代综合思维方式。

【判断】每个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都各有其精华和糟粕,并鲜明地反映在管理决策系统。【判断】超前思维方式不是脱离现实的胡思乱想,不是乌托邦空想主义、主观臆断。

【判断】行政决策既非不受决策者主观影响的纯粹的理性行为,也不是完全受控于决策者主观判断的结果。它具有双重的性质。

【判断】在进行决策评估时,不仅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还要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面对同一情境下的同一决策问题,决策者的反应可能是具有差异性的。【判断】群体决策中,人们所反映的心理和行为绝非每一个个体心理的简单加和。

【判断】在群体决策中,受不同群体环境和压力的影响,会反映出具有某些规律性的倾向或偏差。

【判断】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并不是将行政决策的程序方方面面都要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而是将那些最重要的、最必要的程序制度加以确立。

【判断】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决策的监督,具有明确的宪法和法律依据。

【判断】在现实决策中,决策者并不一定都按照期望值的大小来选取方案,他们依据效用选择行动方案。【判断】针对这些大型杂的决策,政府不可能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路,不允许在一次一次反复试验基础上获取经验,那样的代价是无法弥补的。

【判断】厉行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普遍的政治原则和社会行为准则。【判断】同行政法律责任相比,刑事责任的制裁性最为严厉和强烈。

二、填空选择 【填空、选择】行政管理是当今社会中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管理活动。【填空、选择】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全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环节。【填空、选择】美国学者西蒙首先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行政决策理论。【填空、选择】在现代管理学上是美国首先使用“决策”这一术语。【填空、选择】集中的表现就是行政决策带有鲜明的政治性。

【填空、选择】国家行政系统一些重大的行政决策有时也叫做政府决策。

【填空、选择】我国行政组织的决策权力以中央政府决策权为中心,分层、分级、分部门的梯形决策权力结构。【填空、选择】行政决策对象,按对象和目标的规模影响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填空、选择】经验型决策模式,也叫直观型决策模式。

【填空、选择】我国80年代改革过程中提出的“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它有些类似渐进型决策模式的特点。

【填空、选择】古代行政决策是经验决策。

【填空、选择】美国哈佛大学的J•W•高斯于1936年发表《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最先把行政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放在社会环境中来研究。

【填空、选择】政府决策环境研究重点就在社会环境。

【填空、选择】经济环境是行政决策社会环境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

【选择、填空】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可概括为:对行政决策职能的实现起组织保证的作用。【选择】最初国家的行政政策都是由君主个人包办。

【填空、选择】集体分工的行政决策体制是在形成独立的参谋机构时才出现的。【选择、填空】一个国家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选择、填空】中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填空】信息系统是帮助决策机构和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的辅助机构。

【填空、选择】高效的执行系统是在决策方案作出最后的抉择以后,要设置精干的执行系统去实施决策的机构。【选择】我国任何一级国家政权机关有三个决策系统。

【填空、选择】15—17世纪的英国由贵族、高级官吏组成的枢密院,就属于最早出现的行政咨询机构之列。

【填空、选择】美国以从事政策分析和战略研究的“思想库”著称于世。【填空、选择】现代行政咨询系统必须重视咨询人员的素质。

【填空、选择】行政信息也称政务信息,是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对象、环境等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进行交换的发展变化状态的表述。

【填空、选择】行政决策监控就是指主要对行政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和行政决策内容依法进行监督和控制。具体说,包括监督检查行政决策者是否具有法定的资格。

【填空、选择】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对行政决策的一种威力更大的监督。

【填空、选择】行政决策者是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核心,是行政决策系统主观能力的集中体现者。【填空、选择】素质是行政决策者实施决策行为的资格。

【填空、选择】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行政决策者必备的内在基础。【填空、选择】政府决策问题属于公共问题。

【填空、选择】层次分析法是认定问题各种可能原因的方法。

【填空、选择】政府的行政决策行为,绝不是一个技术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过程。【填空、选择】政府决策的议程就是将公共问题纳入政务决策机构、列入政策行动的过程。【填空、选择】行政决策拟定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设计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填空、选择】预测程序是指预测研究的工作流程。【填空、选择】德尔菲法的实质是采用函询调查。

【填空、选择】系统决策理论的最大缺陷之一便是忽视决策执行的价值和影响。【填空、选择】决策的执行首先得阐释决策方案。

【填空、选择】行政决策的执行最终要依靠各级执行机关和行政人员。

【填空、选择】对于政府决策的评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来自政府方面和来自社会的非官方方面。【填空、选择】决策评估是评估者依据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活动。【填空、选择】评估标准是指依据决策目标设置的可供比较的指标或准则。【填空、选择】行政决策结果评估是整个行政决策评估最为关键的环节。【填空、选择】决策评估的发动者是行政组织。

【填空、选择】影响决策思维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决策思维方式。【填空】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填空、选择】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填空、选择】系统思维最能体现思维综合性的特点。【填空、选择】普通心理学是所有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填空、选择】心理过程又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填空、选择】对行政决策心理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并有重大突破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填空、选择】知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选择性。【填空、选择】人的行为的发动力是动机。

【填空、选择】人的个性是一个人的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填空、选择】行为学家根据不同性格(能力、气质)决策者的行为活动,将决策分为均衡型、冲动型和怠惰型三种风格。

【填空、选择】怠惰型决策者通常在决策中表现得犹豫不决和过于谨小慎微。【填空、选择】传统的行政决策较多地依赖于决策者对惯例的理解。

【填空、选择】定性决策方法又称主观决策法,被归为现代决策的“软”技术。【填空、选择】随机决策又具有一定风险,故又称为风险型决策。【填空、选择】博弈论最早是由策黑尔在1912年提出的。【填空、选择】决策法治化的核心是最严格依法决策。

【填空、选择】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填空、选择】经权力分配以后形成的部门,称之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或称之为职能部门。【填空、选择】中国行政决策权的行使,总的来讲是集中制式的。【填空、选择】行政决策程序有任意性程序和强制性程序之分。【填空、选择】行政决策监督是一种法律监督。【填空、选择】宪法构成了一个国家法治的核心。

【填空、选择】领导人在决策过程中违反刑事法律规范,是职务犯罪。

三、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决策:应是指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为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一定目的,从实 际出发,制定与选择行动方案的活动。

【名词解释】行政决策环境:是指围绕政府行政决策活动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和作用于行政决策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名词解释】自然环境:指的是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这一地理位置上的地势、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系、矿藏、动植物分布等自然物。

【名词解释】决策中枢系统:也称行政决策中心或政府首脑机关,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名词解释】体制:即规范体系,是用制度加以固定的体系。

【名词解释】行政体制:是用制度加以固定的行政机构的设置、权力划分及相互关系的总称。

【名词解释】行政信息也称政务信息,是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对象、环境等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进行交换的发展变化状态的表述。

【名词解释】行政决策监控就是指主要对行政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和行政决策内容依法进行监督和控制。具体说,包括监督检查行政决策者是否具有法定的资格。

【名词解释】行政决策者是指国家行政系统中依法拥有行政决策力、从事指挥行政决策活动并对完成的决策负有责任的个人或集团。

【名词解释】行政决策目标是行政决策系统解决决策问题最终要实现或达到的预期结果或目的。

【名词解释】追踪决策:是指当原有的决策实施的结果表明将危及决策目标的实现时,对决策目标和决策方案进行的根本修正。

【名词解释】决策执行力:就是指行政机关顺利推动决策实施的程度,以及实现决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程度。

【名词解释】系统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系统观点,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进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名词解释】所谓知觉是指,人脑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名词解释】成就动机(抱负水平),是决策者将自己工作达到某种标准的心理要求。

【名词解释】社会心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包括个体、群体)对社会事件所做的一种互相影响、互有制约的心理反应和心理特征。

【名词解释】心理冲突:是指决策者在意欲接受或放弃某一决策方案时内心所产生的矛盾状态。

【名词解释】经济效用是指决策方案在决策者心目中的价值,它放映了决策者对待决策趋向和决策风险(收益或损失的风险)的态度。

【名词解释】零和博弈论:是指参加博弈是两个局中人(小组、团体),他们有相反的兴趣,存在着直接的矛盾、冲突和对抗。

【名词解释】系统决策:是指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从n个备选方案中最终选择出一个满足系统功能的可行性方案的行为过程。

【名词解释】行政决策程序,是行政主体依职权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

【名词解释】决策规则,一般的讲,它是关于制定规则的规则,即政府行政决策权在政府系统内部的分配,它决定着政府系统内部不同阶层或不同部门在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权限及其限制。

【名词解释】司法审查:是国家通过司法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对违法活动予以纠正,并给受害的公民、法人给与相应补救的制度。

【名词解释】行政法律责任,即行政责任,它是行政决策有关当事人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名词解释】行政处分:它是行政机关对决策者或有关当事人的违法失职行为,未构成犯罪的所给予的制裁,如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开除公职等。

四、简答 5

【简答】决定行政决策环境具有如下特点:

①广泛性。行政环境因素包括广泛内容。②变易性。行政环境客观因素变化着。③差异性。行政决策的环境因素各有差异。

【简答】影响行政决策体制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利益分配形式等②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的变化也会影响行政决策体制的变化③民主文化传统的影响④世界各国的科学文化发展及交流相互影响 【简答】现代行政咨询机构的组织有多种形式,目前我国就有哪些:

①政策研究室②各类专业研究机构③学会、研究会等学术性咨询机构④民间咨询公司⑤专家顾问委员会 【简答】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任务具体说有:

①确定决策问题和目标体系②选定“满意”的决策方案③指挥局部试点,负责监督决策实施,反馈完善决策 【简答】现代行政咨询机构的组织有多种形式,目前我国就有哪些:

①政策研究室②各类专业研究机构③学会、研究会等学术性咨询机构④民间咨询公司⑤专家顾问委员会 【简答】现代行政咨询机构的组织有多种形式,目前我国就有哪些:

①政策研究室②各类专业研究机构③学会、研究会等学术性咨询机构④民间咨询公司⑤专家顾问委员会 【简答】行政决策能力:

1统筹全局的思考能力2当行不疑的决断能力3锐意进取的创新能力4把握实际的应变能力 【简单】行政决策者的作用:

1是决策活动的舵手,能起到确保行政决策的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作用。2是行政决策活动的指挥者,能起到确保整个行政决策系统各子系统各部分协调运转的作用。3是主导力量,能对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4是知心人,通过组织行政决策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起到全系统的人员同心同德一致行动的凝聚作用。【简答】行政决策问题的特点:

1行政决策问题的相互依赖性2行政决策问题的主观性3行政决策问题的历史性4行政决策问题的动态 【简单】决策问题进入决策议程,似乎需要合乎下列条件:

1决策问题的压力2出现突发性事件或危机3政府的责任4开放与民主的政治体系 【简答】行政决策目标,如同管理中的其他目标一样,均具有如下特征: 1决策目标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目标时抽象和具体的统一3目标的集合量特性 【简答】从方案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决策方案的设计从本质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例行式设计2类比式设计3渐进设计式4创新式方案设计 【简答】对于一项具体的行政决策而言,评判的价值标准有哪些:

1决策方案要有利于决策目标的实现2决策方案要体现出尽可能大的效益3实现决策目标要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4行政决策方案要有可行性5行政决策方案实施后的副作用尽可能小

【简答】行政预测的程序与步骤:

1明确预测对象2搜集信息和资料3确定预测方法和模型4进行预测计算和分析5评审预测结果 【简答】行政决策执行的一般原则:

①决策执行要有周密的计划②行政决策的执行要准确、迅速③从实际出发,灵活、创新④既要把握全局,又要照顾局部⑤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简答】行政决策思维的原则:

①尊重人民、依靠人民的原则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③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的原则 【简答】现代行政决策和思维的关系:

①思维是决策的工具②行政决策思维活动的结果、产物是对客观公共事务的观察、了解后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晶③行政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决策思维能力的高低④行政决策能促进和改变思维 【简答】行政决策过程中超前思维的体现:

①预见行政决策问题②提出和选择预见性的决策方案③预测决策方案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后果,以便找出预防对策

【简答】针对创造性思维发挥的障碍,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主要应扫除主观头脑中的“锈”字,除怕去懒讨方法,具体来说:

①多学习,掌握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②增强创新意识③多参加创业实践,深化改革开放④掌握和利用创造性思维的引发技术⑤加强群体创造性 【简答】知觉具有的特征:

①知觉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恒定性④知觉的理解性 【简答】决策动机的形成对于决策者的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动机决定着领导者对决策问题的确定②动机决定着决策者选择决策目标的倾向性③动机决定着决策者决策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简答】现代决策定量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三个显著特点:

①数学化:利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或语言,理论及方法②模型化:建立数学模型③计算机化:数学模型转换成计算机语言的程序模型

【简单】群体决策中的心理偏差的表现:

①意见趋同倾向②平均化倾向③情绪化倾向④“冒险转移”倾向 【简答】社会心理的特征表现:

①自发性②情感性③互动性④弥散性⑤易变守常性

【简答】集中的表现就是行政决策带有鲜明的政治性的具体表现:

①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使政权的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②行政决策的对象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7

③行政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以法律为依据。④行政决策以国家权力为后盾,通过行政方式作用于社会。⑤行政决策者要承担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

【简答】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在决策方面的监督,还有一些具体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包括: ①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制度②行政复议制度③报告工作制度④执行监督检查制度 【简答】确立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的意义:

①推进决策的科学化②制约和预防决策违法行为③保障权益④教育作用 【简答】人民代表大会在监督政府决策问题上的制度变化了的主要方式有:

①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②审查和批准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③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简答】在所有决策规则中,最基本性的内容包括:

①中央和地方决策权在区域上的分配②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决策权的划分和分配③对政府决策权力的行使方式④对决策权的限制

五、论述 【论述】当代行政决策发展的新趋向P21 ①行政决策高速化趋向②行政决策综合化趋向③行政决策网络化趋向④行政决策社会化趋向⑤行政决策远景化趋向⑥行政决策理论化趋向

【论述】环境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①环境对政府管理提出一系列的客观要求,行政决策系统由此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和方向。②环境给行政决策提供有利的或者不利的限制条件。③行政决策系统及参与决策的所有人员,都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决策心里、行为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论述】如何理解科学行政决策体制的保证作用:

①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减少决策失误。②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有助于根据职能来合理地设置决策机构和层次,形成只能齐全、运转灵活、富有效率的行政体制。③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有助于造就更多更优秀的决策人才。④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论述】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环境给行政决策提出了任务和条件,由此要求行政决策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行政决策要坚决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调动各层次、各部门的决策积极性。③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④行政决策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其他部分的改革保持动态平衡。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它有物质利益上的矛盾,也有思想上的矛盾。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论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都发生了以下显著的变化:

①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发生了横向分工变化②现代行政决策体制还发生了纵向分层的变化③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正在走向现代科学技术化④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发展多样化

【论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更不能没有信息系统,理由是:

1现代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要靠信息系统来搜集掌握。2行政决策对信息质量的要求随着科技发展而越来越高,只有信息系统可能给予满足。3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设备应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来操作、管理。【论述】决策评估的改进:

①对决策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②行政决策评估要法律化、制度化。

③明确决策评估的对象。④依据评估对象,确立较为明确和具体的评估标准。⑤健全决策信息系统。⑥加强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评估。⑦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论述】社会心理对行政决策制度的影响:

①社会心理是行政决策问题提出的预警系统②社会心理制约公众对行政决策的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影响到行政决策实施的效果③决策通过社会心理发挥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的作用

【论述】社会心理与行政决策者心理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怎样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

①行政决策者应懂得社会心理的特征和规律②行政决策者应注意社会心理环境,使行政决策与社会心理相协调③行政决策者应善于利用有利的社会心理环境④行政决策者应积极地改造社会心理环境 【论述】电子计算机在行政决策中的运用:

①电子计算机不仅存贮资料、快速运算,预测事物发展趋势,而且可以通过建立网络、通讯等技术迅速获取和传递最新信息与发展动态,这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基本基础②行政决策的定量化分析强化了人们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需求③电子计算机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工智能的推理、演绎功能,具有人脑的思维结构 【论述】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①实现人—机对话,保证人对决策过程的控制②强调“靠直觉管理”③运用适当的数学和统计模型④可用于程序化、非程序化和半程序化决策问题,特别适于半程序化决策⑤建立有一体化的子系统 【简答、论述】行政决策心理研究的意义:

①行政决策心理研究,使人们对决策行为主体的认识建立在“现实人”的基础之上②行政决策心理研究是现代行政决策发展的必然要求③行政决策心理研究促使决策者正确运用其心理特征,加强行政决策的有效性 【简答、论述】行政决策法制化的意义:

①依法保证政府的行政决策权②确保行政决策权的运作不违背法律宗旨③保障决策的民主化④保障决策的科学化

第四篇:公安决策名词解释1

1、决策:是人们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方案选择 和执行的过程。

2、公安决策:是指公安机关及其领导者或特定主体(指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从维护社 会政治稳定、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任务或问 题,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方案设计、选择和执行活动。

3、决策意志:是指决策者在确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状态。

4、公安决策科学化:是指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决策咨询机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和支持系 统,在科学决策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实际情况所进行的决策。

5、公安决策民主化:是指重大的公安决策,不是由某一领导者或领导集体随意拍板,而是 通过群众参政议政、集体多方智慧,作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

6、经验决策方式: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胆略和经验所作出的决策。

7、科学决策方式:是指决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决策科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决策对象的规 律性,坚持决策的原则,遵循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发挥决策体制的功能,使决策成为有科学依据并取得最佳效益的活动。

8、公安决策法制化: 是指整个公安决策系统的运行机制必须受到法律的调整和支配的状态。

9、逻辑论证方法:是指经过长期实践概括出来的,可作为初步检验决策可靠程度的原则和 方法。

10、辩证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客观世界的辩证性、规律性,并把它运用于思 维而形成的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其基础。)

11、系统(思维)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12、整体性原则:是指把所要决策的问题看成是由多种要素有机组合的整体。

13、结构性原则:是指要重视对构成决策问题内部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

14、层次性原则:是指要认识和区分所要决策的问题内部存在的层次,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15、相关性原则:是指要把握所要决策的问题与相关方面的联系合作用,并协调好相互之间 的关系。

16、最优化原则:是指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出最优的系统方案,使系统处于优化状态 达到最优的结果。---是科学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17、调查研究方法:是调查和研究的统称,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方面。调查是指人们 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 加工和分析,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的过程。为了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实际情况进 行深入了解,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过程。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18、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最基础,最一般 最基础,19、公理(相对真理):是指由实践反复证实并被公认为正确的认识。

20、公理思维(静态状态):就是从相对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和演绎,从而得出结 论的思维方式。

2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认识新领域,开创认识新成 果的思维活动。

22、创造性思维方法:就是运用已有的思想材料,去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法。

23、综合创造法:指在对相同或类似的事物进行纵横比较对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 究而得出崭新结论的创造方法。

24、联想创造法:指从别人或一件事得到启示,然后围绕决策问题进行联想,从而获得新的 主意的创造方法。

25、推理创造法:指对那些相对静止的决策问题,通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 到新见解的创造方法。

26、离题创造法:指对某些决策问题绕开原来题目进行研究,摆脱思维定势框框,从而开阔 思路找出新方案的创造方法。

27、移植创造法:指把适合于一定范围,一定方面的经验方法和技术等扩展到自身的决策问 题,从而获得明显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创造方法。

28、效益性原理:是指在公安决策实施中所投入的一切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 现预期的最佳社会效益。

29、效率:是指决策方案实施中所消耗的能量与所获得成果的比率。

30、效果:是指通过决策方案实施所产生的结果。

31、效益:是指决策方案实施后实际产生的效果与所付出的代价(成本)之间的差值。

32、系统和统筹原理:是指必须把决策看成一个系统,协调好构成决策的各个方面、各个要 素之间的关系。

33、政治原则:是指一项公安决策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

34、客观原则:是指公安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5、可行原则:是指一项公安决策应当切实可行,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36、选择原则:是指一项重要的公安决策应当拟定多个方案,并且进行对比选优。

37、具体决策原则:是指一切重大的公安决策,都必须通过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38、个人决策体制: 在专制社会中,许多组织的决策活动是由头人、统帅、官长等个人包办 的,(家长是决策体制)决策权力全部掌握在决策者个人手里,谋士、军事等智囊人物参与决策 活动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开明纳谏的程度。

39、公安决策机制:是指在公安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任务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 和决策权力的运行机制,是公安决策活动的权限分配、组织结构、机构设置、协调机制、监督方法等规范化、制度化和非人格化的形式。

40、公安决策系统:是指由拥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者和领导机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对 公安决策方案的最后抉择权,是现在公安决策体制的核心,在公安决策活动 中处于支配地位。

41、集体抉择:是指具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班子,以集体多数通过的形式作出选择方案的决 定的抉择方式。

42、个人抉择:是指由具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个人,对其分管的工作问题自主决定,并对方 案执行后果负责的抉择方式。

43、取零:是指公安决策系统完全不采纳咨询系统的意见,而根据自己全面掌握的情况提出 相反的观点,并作出决策。

44、公安决策咨询系统:是指由各种不同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组成,采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智囊系统、思想库)技术和方法,以其集体智慧对公安决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 究,并提出多种具有可行性的决策方案,专门为领导者的公安决策工作服务的决策研究 机构。

45、公安决策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综合体,在各级公安决策系统和咨询系统 周围,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专门从事有关情报信 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等工作,为公安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组织机 构。

46、公安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指以公安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系统的各种数据和相关信 息为基础,有机组合众多决策模型,并配置知识库、方法

库有关软件,综合利用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通 过人—机交互方式,由各种模拟结果提炼出不同的解决方 案,有辅助各级领导者开展公安决策工作的计算机系统。

47、公安决策程序:是对公安决策过程客观规律的表述,是公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遵

守的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过程。

48、决策问题:是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的需要缩小或消灭的差距。

49、决策目标:是决策为了解决问题希望达到的一种成果。

50、浴盆曲线:是指一项决策执行中存在的早期失效、随机失效和损耗失效的现象。

51、公安决策执行:是指为了实现公安决策目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总 结进行贯彻落实决策方案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按照管理职能依次推进、层层落实、操作性强的管理活动。

52、指挥:是指公安领导者或领导机构运用领导权力,通过命令、指示等信息传递,组织所 属机构及民警按照统一要求执行决策和计划的职能活动。

53、严密组织:是指为了保证公安决策预期目标的实现,按照计划对公安组织内部各构成要 素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得到对合理利用的活动。

54、工作总结:是指公安决策执行经过各个环节之后,为了明确决策目标的实现成果和汲取 经验教训而开展的活动。这是公安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55、控制:是指公安领导者为保证决策、计划目标的实现,在执行过程中所采取的监督、检 查、反馈、调解等一系列的活动。

56、协调:是指对公安决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调节,使各个 局部步调一致,把力量统一到实现决策、计划目标的活动中。

57、公安决策执行的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组织和人员对决策执行的各环节、各阶段和各部 分,从内容、时间和方式上进行监察和督导,以防止偏离决策目 标轨道的活动。

58、追踪决策: 是指当原有决策经过一段执行后,发现客观情况或主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主客观情况虽未发生变化,但原决策根本错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变更。

59、决策修正:是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对决策目标和方案进行适时的一般性调整。

60、零次情报:就是未经加工、在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中进行着“瞬时”横向交流的情报。其最显著特征是具有直观性。

61、公安决策信息分析:是指一种以公安决策信息为研究对象,根据拟解决的特定决策问题 的需要,收集与之有关的决策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得出有 助于解决决策问题的新信息的科学劳动过程。

62、公安决策信息:就是关于公安工作及其相关事物运动状态的表征和描述,是公安决策主 体接收和发出的各种信号中反映公安工作活动规律及其新的变化情况等 的总称。

63、软科学:是指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 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的,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包括人和社会现象在内的广泛范围的社会对象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群。

64、广义的公安决策信息开发: 是指任何能够改进和加速公安决策信息资源交流与利用的活 动,包括发掘信息来源,开拓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存库,加 速信息流动等工作。

65、狭义的公安决策信息开发:是指不断重组和加工决策信息内容本身,是一种创造和生产 新的决策信息的活动,即在理解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扩展联 系,挖掘内核,转换思路,进而产生和运用新的决策信息,使决策信息内容本身释放潜能,为公安决策活动服务。

66、预测:就是依据历史和现实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规律和结果所 作的主观估计或判断。

67、德尔菲:是从专家会议演化而来。它是一种通过对专家进行匿名、多轮的函询来征求专 家意见的预测方法。

68、头脑风暴法: 利用一种特别的形式的专家会议,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

交流,互相启发,引起“思维共振”,互相补充,产生效应,形成宏观的智能结构,并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

69、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很好的定性预测法。此种方法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及评价标准、直至备选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利用求判断矩阵特征 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此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用加 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出各备选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层次分析法特别 适用于具有分层交错目标系统的决策和预测问题。

70、移动平均数法:是以近几期实际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期预测值的预测方法。

71、指数平滑法:就是用一个与权数变化规律相符的指数来代替权数,并以前一期的误差为 依据,从误差相反的方向对预测值进行修正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72、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方法:是一种通过研究引起未来状态变化的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 作用,寻找客观环境与未来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73、等概率法:赞成使用等概率法的人认为,既然对各自然状态的概率都不知道,那就平均 分配这些概率好了。有几种自然状态,每个自然状态的概率就是几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按风险型决策的期望值求解法来做决策。---不常用

74、后悔值法:决策者往往有因决策不当而后悔的经验,因此,如何设法使后悔的程度尽可 能小也是一种决策方法。其主要通过计算后后悔矩阵来进行选优决策。--可采用

76、随机型决策问题:决策方案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确定自然状态所做的决策

78、风险型决策: 决策者根据经验或科学的计算能够获知每一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所做的 决策

79、不确定型决策:决策者无法获得各个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所做的决策。

80、对抗型决策:当决策者所面临的自然状态中出现敌对的一方,并且敌对的一方总是在寻 找对我方最不利的状态,即敌方也在做决策时,这种决策叫---

81、规划论: 是研究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有效的利用或调配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最常用、最重要,以期更好的达到预定目标的数学方法,有线性规划---最常用、最重要,整数 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82、统筹方法:是一种网络分析的方法,就是利用网络图对大型综合性的活动进行合理的计 划、安排和管理的方法。两弹、人造卫星工程

83、效用值: 同等量的得失,在不同的场合,它的价值在人们主观心理上具有不同量的意义。这种主观心理上的价值,就是—

84、悲观法:又称最大最小准则。它是从最坏的可能考虑,来寻求最好的结果,是一种保守 的优化选择方法,----常用

85、乐观法:又称最大最大准则。它是基于对未来完全抱乐观的希望,以不放过任何一丝获 得最大收益的机会的原则来做决策的额。---很少采用

86、乐观系数法:悲观法虽然可行,但太过保守,应根据决策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决策者对风 险的承受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于是设定了一个乐观系数,记为 a。这是一个 在 0 和 1 之间的数字。以 a=1 表示完全乐观,即乐观法。以 a=0 表示完全悲 观,等同于悲观法,在具体决策时根据情况选定 a,然后利用 a 来计算各方 案益损值的期望值,并通过比较期望值大小来选优方案。-----可推荐

87、决策硬技术:以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为基础的决策技术。

88、决策软技术:包括决策模拟和专家咨询两方面。决策模拟方法是决策硬技术软化,有模 拟法,探试法、推演法。

89、公安战术:是指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所采取的具体原则、方法和 手段。

90、公安战略:是指公安机关为了保障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保卫国家

安 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方面所制定实施的全面性控制和长远性发展 的宏观对策。

91、专项治理战术:是指针对某一时期出现的某一类突出的犯罪活动或治安问题所进行的专门 治理。

92、区域治理战术:是指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达到扭转社会治安被动局面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93、立体防御战略:是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打 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加强立体的治安防控体建设,搞好经 常性的控制、管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94、正面打击战略: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对立体防御战略的强 有力的保障。

95、动态控制战略: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人、财、物、信息大流动的客观 实际,调整内部结构,合理布警,建立新型的动态控制运作系统,实际公安 工作由静态管理为主到以动态管理为主的战略转变。

96、整体协作战略:是指树立控制犯罪、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全局观念,在公安决策中,互通信息、互相协作、携手运作,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实现 社会稳定的战略目标。

97、科技强警战略:是指在增强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走依靠科学技术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供科 学技术支撑。

98、统一行动战术:是指针对某一时期、某一空间内的刑事犯罪,特别是流窜犯罪和团伙犯罪 活动所采取的统一时间、统一打击治理的技术。

99、“短平快”战术:是指针对某一时期内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犯罪活动和治安问题,见微知 著、主动出击的战术。

100、公安决策者素质:是指公安决策者个人有效地从事公安决策活动所应具备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法纪、道德、艺术、体魄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101、公安决策艺术:是指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的,非规范化的,具有创造性的,给人以美好感觉体验的各种技巧、手段和技能。

第五篇:《行政决策学》考试复习题

《行政决策学》考试复习题

一、本次考试为开卷考试

二、考试题型主要为辨析题和论述题

三、请独立组织答案,试卷雷同将判为零分

1、试论现代行政决策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2、试述行政决策环境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3、试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结构

4、科学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5、科学决策应该包括哪些程序?

6、试述行政决策实施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

7、试述行政决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8、试述行政决策评估的困难

9、试述现代行政决策对超前思维方式的依存关系

10、试述现代行政决策对创造性思维方式的依存关系

11、试述现代综合思维方式对行政决策的意义

12、试述如何实现行政决策的法治化

1﹑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具有法定性。即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其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行政权,必须由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2)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公益性。即行政决策的客体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它是由行政主体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处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最广泛的国家社会公共事务。也就是说,行政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3)行政决策具有规范性。即行政决策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各级行政组织及其负责人根据法定的决策权限,依法制定和实施其相应的职权范围的行政决策,并依法保障各级独立的行政决策权。(4)行政决策具有全局性。即行政决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宏观决策,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全国、全地区或整个部门全局性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决策目标、方向、实施手段等问题上应当明确而不含糊,以便准确理解和执行.(5)行政决策具有强制性。行政决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既定的行政决策,对各级行政组织管辖范围内的一切有关的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有约束力。(6)行政决策具有稳定性。即任何具体的行政决策都是国家的总方针总任务的分解,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如果朝令夕改、互相矛盾,将破坏行政决策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损失。(7)行政决策具有责任性。即行政决策者要承担政治和法律责任。当行政决策者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决策活动中有违法行为并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时,要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决策发展趋势

①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决策环境和对象空前复杂,单凭个人经验已无能为力。现代决策的主体已经从个人转为集体,由最高领导者或领导集团在集思广益、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做出决断,加以执行。②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传统经验决策多为“拍脑袋”式的决策,主观随意性大,无程序可言。现代科学行政决策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一般由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集思广益、拟订可行方案,分析评估、抉择方案,试点检验、修正完善、推广实行、总结评估等流程构成。③“谋”与“断”的相对分离。行政决策对象与环境日益复杂化,决定了传统决策方式与决策体制的根本转变。行政决策咨询子系统从行政决策中枢系统中分离出来,独立承担行政决策的调查研究、优选评估工作。④“断”与“行”的相对分离。即决策与执行的相对分离。现代社会,做决策日益成为行政领导者的首要职责,而决策的执行则越来越向下属或者其他组织转移。⑤决策手段日益科学化。愈是现代行政决策,技术性特征愈强。如行政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检索,调查研究的统计、分析以及决策方案的评估、优化等,都涉及模型的创立和技术手段的运用。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一个标志。

2﹑行政决策环境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1)行政决策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决策

环境对政府管理提出一系列的客观要求,行政决策由此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和方向,环境给行政决策提供有利的或者不利的限制条件。行政决策及参与决策的所有人员,都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决策心理、行为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2)行政决策必须适应行政环境即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特定的行政环境向它提出的要求和条件(3)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行政决策的发展变化.社会革命或社会变迁,行政环境发生了变化,行政决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4)行政决策对行政环境有反作用。行政决策可以利用行政环境提供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合实际的行政目标,确立科学的行政关系。通过实现行政目标而达到影响和改善行政环境的目的3﹑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结构

(一)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这是行政决策体系的核心,它由拥有行政决策权的领导机构及其人员组成。只有它才有权就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管理问题作出决策。一个行政机关只能有一个决策中枢系统,切忌多中心、政出多门。决策中枢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协调、控制整个决策过程,确认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并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估选优,最终拍板定案。(二)行政咨询系统

这是辅助决策中枢系统决策的机构,它具有辅助性、独立性、科学性的特点,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咨询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决策中枢系统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并论证各种决策方案,为决策领导者评估选优、确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辅助决策领导者发现、纠正决策中的偏差,提供修正意见和追踪决策方案等。

(三)行政信息系统

这是从事行政信息处理的机构、人员及信息通道、信息工具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主要任务是把来自各种信息源的行政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科学加工和处理,然后传输给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为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的决策工作服务。行政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基础。为了保证行政政策的正确性,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信息网络,注重行政信息人员的培训和素质的提高,保证行政信息通道的畅通。

综上所述,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者的统一构成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为了适应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枢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系统及其制度的建设,使之发挥最佳的决策效能。

4﹑科学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第一、客观可行原则; 第二、信息充分原则; 第三、预测原则; 第四、程序原则; 第五、对比择优原则; 第六、系统整体原则。)

1、信息准确的原则。信息是决策的物质基础。信息的占有量、准确性与可靠性,与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越准备、越及时,决策过程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越大。决策的每一步骤和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无论是行政目标的确定,还是备选方案的拟定和选优,以及方案实施过程中补充、修正或追踪决策,都必须建立在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料基础上

2、预测性原则。在掌握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严密的分析,周详的论证,准确的判断,预测出决策对象及其环境与条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

3、系统性原则。社会实践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彼此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着十分复杂的交叉效应。因此,在进行行政决策时,务必对整体局部、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及其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加以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决策。

4、可行性原则。决策是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而作出决定并加以实施的过程,必须考虑实施的现实条件。决策的可行性,取决于决策方案与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的统一性,要使决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就应当对决策方案所需要的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及科学技术能力等,进行认真审定,做到有备无患。

5、择优原则。决策总是在几个方案中进行对比选择。科学的行政决策必须拟定多种多样方案,经过筛选至少留下两个方案,本着择优的原则,权衡利弊,全面对比,最后择优确定。

择优,就是要保证做到利中取大弊中取小,努力将行政决策实施后的消极影响和后果控制在最小程度。

6、民主原则。现代行政决策所面临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决非最高行政首长个人或少数人所能胜任,每一项行政决策都需要许多学科的知识和数据,需要许多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有民主化也就没有科学化。

7、动态原则。任何一项行政决策的制定、执行、修改都是一个很长的动态过程。所以,行政决策时任何一个细节疏忽,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任何一项行政决策的制定都必须着眼于未来,保持一定可调节的弹性,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留有余地,准备应变性措施。在行政决策实施中,注意信息反馈,随时检查、调节、验证,一旦发现决策与客观情况不相适应,则应及时调整,修正。

8、效益原则。行政决策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效益的价值取向,应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标准,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全面安排,合理决策。要树立正确的决策价值观念,克服短期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不能“见利忘义”或者以决策失误“当交学费”而任意践踏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9﹑程序适当原则。需经过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价方案和选择方案等基本步骤

10﹑大胆创新原则

5、科学决策应该包括哪些程序?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首先要发现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确定决策目标,在制订决策目标时,要考虑以下因素:目标的重要性 目标的可能性 目标的可行性 目标的可衡量性 目标的可伸缩性

(二)收集信息,拟定方案。1.由近及远。先从自己熟悉的经验方案中寻找,再及其他。2.由简到繁。先找简单的方案,再找复杂的方案。3.由易到难。先找最有把握控制行动后果的方案,后找那些不容易控制行动后果的方案 4.由快到慢。先是时间少的,再是时间多的

(三)分析评估,选择方案。1.价值标准。越接近决策目标越好。2.满意标准。“足够满意”即可。3.期望值标准。最大期望值准则。

(四)决策实施,追踪反馈。

6、试述行政决策实施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

行政决策实施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行政决策实施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仅仅是问题的研究过程,决策的执行才是直接地、具体地、实际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行政决策实施的情况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2)行政决策实施是检验决策方案是否正确的科学依据和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一项决策是否科学,正确的关键是行政执行的实践,而不是 领导意见 ,或多数人的看法

(3)行政决策的实施决定着决策的效能。决策效能的实现取决于决策方案本身的正确,也取决于决策执行情况。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机关准确地掌握决策的实质和精义调动了足够的资源,迅速、圆满地完成决策中规定的任务,那么,目标实现程度就高,效能就高;反之,目标实现程度就低,效能就低。(4)行政实施是使决策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根本途径。行政决策的完善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特别是要依据每一项政策实施后由各种渠道 3

反馈回来的信息为依据。因此,决策的实施是完善决策,制定新的决策的重要依据。(5)行政决策实施的结果是后继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所处的现状是过去无数次决策以及现行决策实际发挥作用所形成的结果。决策实施的结果是制定新的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实施成功,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的决策。决策实施失败,就进行追踪决策,另辟蹊径。

7、试述行政决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1.决策本身的问题: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政策的内容、形式、类型、渊源、范围及受支持程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有效执行。2.决策执行者: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执行机关的体制安排、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

3.执行对象:执行对象:即目标群体,政策的直接影响者。目标群体的组织和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等都会影响到有效执行。

4.决策执行环境:环境因素: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大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的的因素。

8.试述行政决策评估的困难

试述行政决策评估的困难和改进的途径 行政决策评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的、技术方法上的困难。主要有: 第一,决策目标的非确定性。在现实社会中,行政决策目标往往笼统、抽象、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给衡量和评价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造成很大的困难。第二,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建立一套明确、客观、科学的评估标准往往比较困难,要么标准过于理想化,要么标准过低等诸种情形经常出现。第三,决策执行与实际社会情况改变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不易确定。第四,决策评估所需全部信息不易完整取得。第五,决策评估的成本原因。进行决策评估是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的,需要一定的成本消耗。在实际评估过程中,有时往往因为资源短缺使评估工作草草收场,达不到既定目标。二是来自政府管理机构的阻碍和压力 有时行政组织自身也存在对行政决策评估造成阻碍和一定压力的现象和原因:第一,一些政府部门不喜欢听到议论该项决策或政策没有实质性价值,使象征性价值的研究在人们心中造成无济于事的感觉。第二,政府行政机关存在着总是试图表明决策的积极效果,尽力避免对其决策的负面作用加以评议的倾向。第三,政府行政机构对现行决策在组织上、财力心理上作出了巨大的投入,因而避免或不愿意证明该决策“流产”或未能如愿生效。第四,政府行政组织对例行公事的处理较决策评估优先。第五,要做好评估工作,必须投入相当的人力、经费、设备、时间、精力。政府一般不愿意将有限资源用于决策评估,以免影响推行其他决策的资源量。第六,有时在人们发现一项决策失误或失效的情况下,一些官员也会借口推卸责任。决策评估的改进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决策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2)行政决策评估要法律化、制度化。(3)明确决策评估的对象。决策评估涉及的内容是很多的,因此,在进行每一项决策评估时,应首先明确评估哪一方面,明确评估的具体目的。(4)依据决策评估的对象,确立较为明确和具体的评估标准。(5)健全决策信息系统。(6)加强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评估。(7)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下载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奥林波斯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止而得名。•奥林帕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保付代理:指保付代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以承购应收账款为中心内容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2.补偿贷款:指基金组织针对初级产品出口收入下降而设立的专项贷款.后来因进口价......

    名词解释

    火山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薄弱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质结构。火山由火山堆、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是多种多样的,......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 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

    名词解释

    考生答题记录——名词解释 返回 [阶段测试] 列表 本套试题共25题, 2500分。答题得分:1115分 [提交时间:2018-03-06 17:27:08]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 [1] 解释:教会文学 得......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创造社 3.学衡派 4.甲寅派 5.《野草》 6.《朝花夕拾》 7.精神胜利法 8.问题小说 9.爱的哲学 10.小诗体 11.“冰心体” 12.乡土文学 13.零余人 14.新月诗派(或新格......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