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先优势发展岳阳淡水鱼加工业
打造岳阳千亿食品加工业 优先优势发展淡水鱼加工
市食品加工行业商会
岳阳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对打造岳阳千亿食品加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岳阳是湖南省淡水鱼养殖与销售的重点区域,2009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8.8万吨,渔业总产值46.4亿元,水产品产量连续20年位居全省第一。从资源条件看,我市具备成为水产大市、水产强市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市淡水鱼加工和综合利用一直处于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利用我市的渔业资源优势,做大淡水鱼加工总量,做强做优洞庭湖淡水鱼特色品牌,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一、岳阳淡水鱼加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岳阳淡水鱼加工企业发展比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大大小小淡水鱼加工企业180家,去年加工原料鱼3万多吨,其中冷冻品1.56万吨,鱼制品加工2万吨,加工率为5%,水产加工年产值近5亿元,平均每个企业年产值不足300万元。其中,仅有极少数企业由于产品科
技含量相对较高,成长迅速。如成立于2001年的渔米之湘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十年发展,成为全市鱼品加工的龙头老大,年加工原料鱼达到8000吨,鱼制品2000多吨,2010年产值过亿元。但是,绝大多数淡水鱼加工企业存在加工粗糙、技术含量低、产品跟风趋同、卫生安全性不高和缺乏知名品牌与龙头企业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是:
一是淡水鱼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小。沿洞庭湖一带的岳阳城区等地的淡水鱼加工私营企业,基本都是作坊式经营,企业规模小而散,不能形成合力。全市现有的180家淡水鱼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仅为1亿元,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资产不到60万元。企业规模小,还表现在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能与养殖者结成利益同盟体,因而也缺乏自己的原料鱼生产基地。由于水产品集中上市的特殊性,使加工企业需要利用大量的资金在每年的9-12月大量收购、囤积原料鱼,资金不足的企业在原料鱼上市淡季,基本上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如岳阳味一工贸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200吨,加工总产量400吨,去年平均开工率只有68%,加工量只占生产能力的33.3%;湘岳食品水产品年加工能力5000吨,去年加工总量3000吨,开工率也只有80%,而华容华凯去年基本停产。现有180家淡水鱼加工企业中,年产值300万元以下的152家,300万元以上的28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2000~5000万元的有5
家,1000~2000万元的有5家,300——1000万元的16家。
二是加工水平和技术含量低。我市的淡水鱼加工品,基本是速冻、调味、腌制、腊制、干制、熏制、盐渍等的鱼块或全鱼制品,约占全部水产加工品的90%。这类产品只是对淡水鱼进行简单的整理、分割等处理,由手工或作坊加工而成,属典型的物理型粗加工,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即便是有加工设备的企业,其加工机械也较为简陋,不具备鱼类加工所需的去头,去内脏,去鳞,切鱼片,成型等专业机械的生产能力,以致产品同质化、跟风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而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鱼糜制品、罐头、模拟食品,因为对加工设备、机械化水平、生产厂房、生产工艺、人员素质等要求比较高,在岳阳还是空白。
三是生产不规范,卫生安全性不高。我市淡水鱼加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技术问题和卫生安全问题。不少企业由于规模偏小,无技术人员,无检验设施,无产品质量标准,生产随意性大,各批次产品质量只凭感觉,无法控制,无定数,差异较大,长此以往,极不利于我市水产加工产业正常、有序和健康发展。同时,淡水鱼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工作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通过了这类食品的认证。主要问题在:①缺乏严格规范的人员、工器具、场地的清洗、消毒程序;②缺乏必要的原料鱼保鲜、防腐设施(如冷库、冷藏车);
③生产过程卫生管理不规范,一些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熟食不分开,半成品、成品不分开,腌制与烟熏过程不规范(存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胺、苯并芘的潜在可能性),杀菌不彻底以及非流水作业等生产过程的卫生问题。
四是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意识差。我市的淡水鱼加工企业几乎没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水产品加工工艺与技术基本维持在比较原始、简陋或者传统作坊式水平,象香辣、豉汁、手撕鱼等就是明显的例子。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在淡水鱼产品品牌的打造、保护、扶持、升级等方面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一是对获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龙头企业等荣誉的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二是政府和企业进行淡水鱼品牌战略思考不够,品牌成就事业的主体意识不强,不能从现代商业竞争的角度来培育和打造品牌。
五是综合利用尚未起步,部分利益链条丢失。水产品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诸如鱼头、骨刺、鱼皮、鱼内脏、鱼鳞以及漂洗水等下脚料,这些下脚料约占全鱼质量的35-40%,目前,这些下脚料基本上没有综合利用,被直接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和邻省湖北比,我们的差距很大:如鄂州武昌鱼股份公司利用下脚料加工成下脚料粉,用于饲料;湖北水科所利用下脚料研制了风味鱼酱;湖北工业大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将淡水鱼下脚料综合利用,开发了下脚料多肽营养液、超微鱼骨粉和保健鱼油三种产品。
二、优先优势发展岳阳淡水鱼加工业的建议和措施
1、强化认识,把淡水鱼加工放在食品加工业突出地位。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丰富的淡水鱼资源是岳阳的一大特色,大手笔发展淡水鱼精深加工,提高我市淡水渔业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对发展地方经济受益诸多:一是可以更好地带动水产养殖生产单位及渔农增收致富,推动水产养殖和渔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可以转变岳阳淡水鱼的市场营销方式,缓解“养鱼容易卖鱼难”问题,调节淡水鱼的供求矛盾;三是可以提高水产资源的附加值,使水产品由初级产品单环节竞争转化为产业体系的竞争;四是可以带动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安排劳动就业。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力度,优先培育一两家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加工龙头企业,创造一至二个国内外公认的名牌,形成优势淡水鱼加工基地,推进淡水鱼精、深加工走集团化、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助推本地名优特资源的最大产业化。
近期发展进程可以预测为:2010年加工淡水原料鱼达到4万吨,预计加工销售收入近8亿元;2011年整合后的淡水渔业加工基地年加工量达到6万吨,同比增长50%,预计加工销售收入10亿元;经过5年的努力,争取年加工量20万吨以上,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
2、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研发能力,培养知名品牌。外
省的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一般拥有自己的专门研发机构,具有很强的背反产品研发能力,普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水产食品研发中心。我市也应该借鉴这一先进经验,要尽快建立务实的产学研合作的水产食品研发中心,增加淡水鱼加工企业的技改投入和精深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十分突出的位臵来抓,加快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我市传统的淡水鱼加工企业。利用科研院校的人才和设备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我市淡水鱼加工业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投资少,门槛低,致使这一行业已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应提高进入这一行业的硬件和软件门槛,如设备厂房条件、检测仪器、技术人员数量等硬件门槛,以及QS、GMP、HACCP、ISO系列认证等软件门槛,鼓励大投资、大资本、先进技术和产品进驻岳阳淡水鱼加工行业,引导这一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过程,营造扶持龙头企业、培育行业知名品牌的大环境。
3、推进淡水鱼加工企业与渔民、养殖户建立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淡水鱼加工企业同渔民、养殖户的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引导淡水鱼加工企业直接建立原料基地。二是要大力发展渔业专业协会、渔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渔民、养殖户组织化程度的主要途径。它由渔民、养殖户自发
组织,代表渔民、养殖户与淡水鱼加工企业进行谈判。一方面可以减少淡水鱼加工企业与千家万户渔民、养殖户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渔民、养殖户的利益。特别要引导协会内部通过统一品牌、联合营销、联户担保等形式,提高渔民、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淡水鱼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加强食品加工行业商会的建设。入世后,淡水鱼加工面临的是更加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单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势单力薄。要适时把同类加工企业组织起来,扩充行业商会的实力,实现行业自律,防止企业间竞相压级压价、自相残杀。
4、不断提高淡水鱼产品质量,搞好原料鱼产加(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对接。淡水鱼加工产品的质量优劣,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原料鱼的品质。为此我市要继续调整和优化渔业结构,搞好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原料鱼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原料鱼生产基地。同时,要十分重视安全养殖,把抓好淡水鱼卫生安全质量,作为入世后淡水鱼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破壁垒、跨门槛”的突破口来抓。从我市的现状来看,淡水鱼产品安全的品牌工作起步较晚,注册商标虽多,但是真正意义上无公害的淡水鱼产品品牌屈指可数。加入WTO后,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主要的“绿色壁垒”越来越多,为此,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全面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和水产健康养殖,努
力提高淡水鱼产品整体质量,夯实淡水鱼加工企业的产业基础。
5、加强行业引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长期以来,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对水产加工业的资金支持和科技投入极少,错误地认为淡水鱼加工业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行为,使加工企业更多地承担了淡水鱼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其实,淡水鱼加工业的发展,对增加渔民、养殖户收入,保持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因此,首先政府应大力引导淡水鱼加工业逐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着力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要建立淡水鱼加工产业化经营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三产业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投等多种形式支持淡水鱼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市场拓展、质量标准体系创建。特别是淡水鱼收购季节性强,资金需求量大,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对淡水鱼加工企业所需收购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在贷款程序上,应优先审定项目,发放贷款,适当放松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其次,要下力气对淡水鱼加工行业进行整合,要整合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筹建水产品加工园区,优化加工产业布局,改变目前 “低、小、散、弱”的现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渔业加工产品,打造产业品牌;最后要在政策支持上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用好用足用够政策,争取税务部门
适当降低水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税税率,适当降低水产品企业所得税税率,营造税收扶持、收费减免、用地用电用水优惠的政策环境,在对待水产加工企业问题上,象郴州市一样,市长经常召集相关部门到水产品加工企业开现场办公会,特事特办,现场解决一些困绕企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是渔业生产的延续,所谓“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无形中就给渔业生产开辟了一条永久性的高速通道,岳阳渔业大市、渔业强市才有了基础。
二0一0年十一月
第二篇:析评实例: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淡水鱼是湖北的优势资源。湖北淡水水产品产量连续8年在全国夺魁,2004年湖北省淡水产品总产量高达300万吨,其中青、草、鲢、鳙等低值鱼占80%以上。水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农业的一个重要支柱,水产产值已占到大农业的17.5%,2004年,湖北省农民收入新增部分的27%来自水产。
但是,湖北省水产业的经济效益很低,湖北省的渔业产值只占全国淡水渔业总产值的9%,居全国第三;渔民的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只排13位。长期以来,淡水鱼行业一直维持以“活产活销”为主的传统产销格局,加工转化率极低,深加工和产业化加工更是空白,“鱼贱伤农”和“卖鱼难”问题已十分突出,极大地制约了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步伐,成为限制湖北省发展农业经济的“瓶颈”问题之一。
1.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发展比较快,一些淡水鱼加工企业纷纷成立,主要生产诸如风干、清蒸、烟熏、红烧、调味和油炸等鱼块或全鱼制品,以及垂鱼、鱼面、鱼糕和鱼丸等鱼糜制品。但是,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业存在加工粗糙、技术含量低、产品跟风趋同、卫生安全性不高和缺乏知名品牌与龙头企业等突出问题。
(1)产品以粗加工为主,跟风趋同现象严重
湖北的淡水鱼加工品,基本是风干、清蒸、烟熏、红烧、油炸、盐腌类的鱼块或全鱼制品,约占全部水产加工品的 90%。这类产品只是对淡水鱼进行简单的整理、分割等处理,属典型的物理型粗加工,因而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由于鱼块或全鱼类制品具有形态美观,实惠,食用方便和价格较低等特点,社会需求量很大,因而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加工这类水产制品的企业增加很快,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跟风趋同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
(2)生产不规范,卫生安全性不高
在湖北淡水鱼加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技术问题和卫生安全问题,由于企业规模偏小,不少企业无技术人员,无检验设施,无产品质量标准,生产随意性大,各批次产品质量只是凭感觉,无法控制,无定数.差异极大,长此以往,极不利于湖北省水产品加工事业正常、有序和健康发展。同时,淡水鱼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工作严重滞后,认证的产品数落后于其他淡水鱼大省。主要表现有:①缺乏严格规范的人员、工器具、场地的清洗、消毒程序;②缺乏必要的原料鱼保鲜、防腐设施、设备,如冷库,冷藏车,原料鱼
在进厂之后加工之前,已经不新鲜.甚至不同程度地存在腐烂、变质现象;③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一些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为了防腐而超剂量、超范围地滥用亚硝酸钠、苯甲酸钠等毒性较大和违规的食品添加剂;④生产过程卫生管理不规范,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熟不分开,半成品、成品不分开,腌制与烟熏过程不规范(存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胺、苯丙芘的潜在可能性),杀菌不彻底及非流水作业等生产过程的卫生问题。
(3)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进行淡水鱼粗加工。设备简单、技术要求低、投入不大,因而大量的民间资本迅速进入这一行业,近两年来,武汉、鄂州和荆州等地的淡水鱼加工私人企业迅猛增加,不少企业是作坊式经营,产值多在100万元以下。淡水鱼加工企业规模偏小,小而散,不能形成合力.是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顽症和通病。据统计.湖北产值过1000万元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淡水鱼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多年培育和沉淀的鄂州“武昌鱼”和洪湖“德炎”等湖北水产加工业的知名品牌,由于小企业的恶性竞争和冒仿,正日益受到侵蚀,有退色、退光之虞。
(4)鱼糜制品发展缓慢,市场举步维艰
湖北省民间有利用低值淡水鱼制作鱼糜制品的习惯和传统,鱼糜制品技术成熟、历史悠久、并形成了一批著名的地方特产,如新洲的垂鱼、云梦的鱼面、荆州的鱼糕和阳新的鱼丸等。然而,没有一种鱼糜制品能像其他地方特产,如金华的火腿、山西的陈醋、孝感的麻糖等一样走向全国市场,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阳新鱼丸曾在全国红极一时,但最终销声匿迹;鄂州武昌鱼股份公司利用现代食品加工设备和技术生产的鱼糜制品——鱼香肠,也难以被市场接受;作为淡水鱼资源大省,湖北的淡水鱼鱼糜制品多年来一直没有突破出口零记录,与沿海地区的海水鱼糜制品出口的强劲势头形成强烈反差。湖北省的鱼糜制品,市场举步艰难,产量很低,不足淡水鱼加工量的10%,淡水鱼加工的产品结构严重失衡,极不合理。鱼糜制品是大量加工、转化低值淡水鱼的重要手段,具有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是淡水鱼加工发展的根本方向之一,然而湖北省的鱼糜制品发展十分缓慢,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5)产品研发能力差,科技含量不高
除少数知名企业外,大多数的淡水鱼加工企业几乎没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水产品加工工艺与技术基本维持在比较原始、简陋或者作坊式水平,如就盐腌制品而言,依然采用 30%食盐的原始高盐腌制工艺。新产品开发能力差,也使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行业产品跟风、趋同及一窝蜂现象严重,风干武昌鱼制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湖北省水产品加工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新洲的垂鱼,尽管历史悠久、营养价值
高。在当地久负盛名,但依然沿用和迷信十分传统的加工工艺,没有融人现代食品科技的新内容、新成果,没有与时俱进,致使这一著名的地方特产难于被社会广泛接受。
(6)综合利用尚未起步,整体效益不佳
水产品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诸如鱼头、骨刺、鱼皮、鱼内脏、鱼鳞及漂洗水等下脚料,这些下脚料约占全鱼质量的35%~50%,目前,这些加工下脚料基本没有综合利用,被直接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湖北省有关院所与企业已对下脚料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如鄂州武昌鱼股份公司利用下脚料加工成下脚料粉,用于饲料;湖北水产研究所利用下脚料研制了风味鱼骨酱;湖北工业大学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将淡水鱼下脚料综合利用,开发了下脚料多肽营养液、超微鱼骨粉和保健鱼油三种产品。
2.做大做强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的建议与措施
(1)提高准入门槛,扶持龙头企业,培养知名品牌
淡水鱼加工业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不高,投资少,门槛低,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今天,大量民间资本已进入或准备进入这一行业,致使这一行业已是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因此.应提高进入这一行业的硬件和软件门槛,如设备厂房条件、检测仪器、技术人员数量等硬件门槛,以及QS、食品GMP、HAC—CP、ISO系列认证等软件门槛,鼓励大投资、大资本、先进技术与产品进驻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业,引导这一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加速这一行业的优胜劣汰过程,营造扶持龙头企业、培育行业知名品牌的大环境。
(2)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研发能力
湖北省水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新产品开发能力差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新产品开发基本是模仿、跟进外省的产品,水产加工业在低水平上盲目发展、徘徊、重复。外省的大型水产加工企业一般拥有自己的专门研发机构,具有很强的新产品研发能力,普遍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水产食品工程中心。一方面生产企业能利用大专院校的人才和仪器设备优势,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发企业所需的新产品,获得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另一方面,大专院校也能利用生产企业的硬件设施,及时将有关行业发展的前沿、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缺乏水产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和水产加工技术的省际、国际交流是湖北省水产加工业的突出问题。湖北虽然大专院校众多,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所院校开设专门的水产食品加工工艺课程,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湖北虽是水产资源大省,但很少有加工企业和相关院校参与省际和国际水产加工学术交流活动,存在自我封闭和闭门造车现象。开展加工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及时吸收先进技术和经验,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作为资源大省,湖北省应积极开展青、草、鲢、鳙等主要低值鱼种和黄鳝、甲鱼、黄颡鱼等高值鱼的可加工性能,以及下脚料综合利用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应注重诸如高压杀菌技术、微波技术、挤压技术、酶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现代纳米技术、栅栏技术和新型食品添加剂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水产食品方面的应用研究。
(4)加强行业引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
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应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引导湖北省的淡水鱼加工业逐步向鱼糜制品加工和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如新洲的垂鱼,是全国最古老的鱼糜制品之一,但时至今日,这一产品依然在新洲以最古老、最原始的方法生产,没有采用任何现代技术,致使这一产品欲大不能、欲死不甘。应利用现代技术与设备对这一古老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之产业化并走向全国,但这急需政策与资金扶持。利用税收政策、贷款力度、技术改造资金、专项科技资金等方式对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业倾斜和扶持,以做强湖北省的水产品事业,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2004年5月22日
第三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近年来,栖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大力发展“农”字号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有效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全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栖霞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要提升农业质量和层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就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
(一)单一产业的风险性促使栖霞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多年来,农业尤其是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农业的比较效益开始下降,市场风险大,尤其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近两三年来,栖霞相继遭受了较大风雹灾害和严重低温冷冻灾害,造成大部分果园减产或绝产,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生产生活以及农村的稳定。这种状况使栖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用办工业的方法抓农业,将农业工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最广阔、最可行也最有效的途径,确立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联着市场,一头联着农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一环,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加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又可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吸纳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转移增收。
(三)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栖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避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栖霞市在充分搞好农产品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工农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特点,立足资源、品牌、劳动力三大优势,科学编制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将农产品加工作为全市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围绕粮油、果品、畜牧、菌菜等领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拉长产业链条,走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产品多元化开发为核心,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以储藏保鲜、加工增值为重点,加快发展果品加工;以成品化、系列化为方向,提高畜牧加工水平;以延伸产业链条为目标,继续抓好菌菜加工,努力把栖霞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二、多策并举,形式多样,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通过重点扶持现有企业壮大一批。从资金、技术、基地配套等方面加大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市形成了以源通果汁、白洋河酿酒为龙头的果品加工产业链;以万阳面粉、栖阳花生油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产业链;以六和肉食为龙头的畜牧加工产业链;以金茂食品为龙头的菌菜加工产业链。通过四大产业链的拉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迅速形成了规模。
(四)通过嫁接改造原有企业搞活一批。积极鼓励、支持本地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领域,并结合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普遍采取破产重组、整体租赁、转让拍卖等多种途径进行改制,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资产联营、资源共享等方式规范行业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农产品加工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栖霞市从政策、生产和市场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平台,营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宽松环境,推动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税收减免、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以适当的倾斜,制定鼓励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使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共同成为外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和本地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特别是栖霞将经济效益好、竞争实力强、重合同、守信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推荐各商业银行,给予优先安排贷款。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先后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80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瓶颈”。
(二)建设良好的生产环境。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提高诚信意识、质量意识,熟悉市场规则,加强“绿色食品”的生产引导、认证和推广,从源头上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基础。目前,全市已建成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万亩,生物有机肥应用面积15万亩,并建成了全国唯一的有机苹果示范基地。
(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优化市场环境,栖霞市每年都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行政效能对话活动和千人评机关活动,为企业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促进各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树立了“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理念;严格清理整顿各种涉企收费行为,坚决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从而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加速了农业与工业的对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加快了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和工业具有双重拉动作用,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全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加速了栖霞农业由“传统农业”、“地头农业”向“车间农业”、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
(三)促进了基地建设。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是农产品加工的“第一车间”和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市已建成各种生产基地1万多亩,农户与企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稳定增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四)壮大了工业经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栖霞工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栖霞工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实现了工农业的“双赢”。2004年,预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可完成工业增加值3.6亿元,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6500万元,出口创汇3300万美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经济的11%、9.6%、8.7%和33%。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栖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大力发展“农”字号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有效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全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栖霞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要提升农业质量和层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就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一)单一产业的风险性促使栖霞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多年来,农业尤其是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农业的比较效益开始下降,市场风险大,尤其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近两三年来,栖霞相继遭受了较大风雹灾害和严重低温冷冻灾害,造成大部分果园减产或绝产,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生产生活以及农村的稳定。这种状况使栖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用办工业的方法抓农业,将农业工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最广阔、最可行也最有效的途径,确立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联着市场,一头联着农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一环,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加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又可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吸纳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转移增收。
(二)丰富的特色优势为栖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市拥有65万亩果园,年产果品100万吨以上;由果品产业衍生的食用菌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4000万棒;以奶牛养殖为主导、肉鸡、肉牛、肉羊协调发展的畜牧业迅速壮大,截至2003年底,全市畜禽存栏达到500万头。另外,每年生产粮食作物约25万吨,其中花生约5万吨,产量在周边县市区中位居前列。二是品牌优势,栖霞地处山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栖霞苹果”的品牌影响逐渐扩大,享有“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的美誉。三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劳动成本是关系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而栖霞与周边县市区相比,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相对较低。
(三)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栖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避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栖霞市在充分搞好农产品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工农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特点,立足资源、品牌、劳动力三大优势,科学编制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将农产品加工作为全市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围绕粮油、果品、畜牧、菌菜等领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拉长产业链条,走公司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产品多元化开发为核心,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以储藏保鲜、加工增值为重点,加快发展果品加工;以成品化、系列化为方向,提高畜牧加工水平;以延伸产业链条为目标,继续抓好菌菜加工,努力把栖霞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二、多策并举,形式多样,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因其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经济实力、融资能力和技术优势,具有带动农户、开拓市场、推广技术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为此,栖霞市把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牢固树立建设“大龙头”,搞好“大带动”的观念,围绕主导产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目前全市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户,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4997万元,出口创汇达到2797万美元,分别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91.5%、91.3%和96.4%,龙头骨干企业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栖霞在龙头企业建设上主要做到了“四个一批”。(一)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一批。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招商引资解决发展农产品加工缺资金、缺技术的问题。在招商引资中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重点。为适应市场需求,栖霞市把招商的目标瞄准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借助外力提升本地企业的发展水平。如总投资5000万元的烟台金茂食品有限公司项目,由美国金茂有限公司和烟台金茂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主要加工冷冻蔬菜、调理食品、水煮蔬菜和奶制品等,产品全部销往日本、韩国等地,年出口创汇500多美元。二是把外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外资龙头企业的引进,不仅可以加速本地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如总投资3200万美元的源通果汁公司,年加工果品16万吨,年产浓缩果汁2.2万吨,产品全部出口,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成为栖霞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是把人才、技术、管理的引进作为重点。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基础,技术是保证,管理是动力,人才是关键。栖霞从健全机制入手,按照事业留人、政策招人、待遇留人的思路,着力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全面提高企业发展层次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通过重点扶持现有企业壮大一批。从资金、技术、基地配套等方面加大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全市形成了以源通果汁、白洋河酿酒为龙头的果品加工产业链;以万阳面粉、栖阳花生油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产业链;以六和肉食为龙头的畜牧加工产业链;以金茂食品为龙头的菌菜加工产业链。通过四大产业链的拉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迅速形成了规模。
(三)通过启动民资增加一批。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栖霞2003年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1.2亿元,民间资金具有较大的潜力。为此,栖霞在全力引进外资的同时,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千家万户搞加工的局面,并不断拓宽其经营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兴起。目前,全市个体私营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家,占总数的41%。
(四)通过嫁接改造原有企业搞活一批。积极鼓励、支持本地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领域,并结合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普遍采取破产重组、整体租赁、转让拍卖等多种途径进行改制,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资产联营、资源共享等方式规范行业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农产品加工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栖霞市从政策、生产和市场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平台,营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宽松环境,推动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壮大。(一)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税收减免、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以适当的倾斜,制定鼓励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使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共同成为外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强大吸引力和本地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特别是栖霞将经济效益好、竞争实力强、重合同、守信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推荐各商业银行,给予优先安排贷款。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先后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8000多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瓶颈”。
(二)建设良好的生产环境。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提高诚信意识、质量意识,熟悉市场规则,加强“绿色食品”的生产引导、认证和推广,从源头上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基础。目前,全市已建成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万亩,生物有机肥应用面积15万亩,并建成了全国唯一的有机苹果示范基地。
(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优化市场环境,栖霞市每年都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行政效能对话活动和千人评机关活动,为企业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促进各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树立了“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理念;严格清理整顿各种涉企收费行为,坚决压缩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从而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加速了农业与工业的对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全市49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各类农产品6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利税5473万元,出口创汇2901万美元,带动1000多农户增收800多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这些企业还增加农民就业4600人,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加快了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业和工业具有双重拉动作用,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全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加速了栖霞农业由“传统农业”、“地头农业”向“车间农业”、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转变。
(三)促进了基地建设。基地作为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是农产品加工的“第一车间”和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市已建成各种生产基地1万多亩,农户与企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正在逐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稳定增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四)壮大了工业经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栖霞工业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栖霞工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实现了工农业的“双赢”。2004年,预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可完成工业增加值3.6亿元,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6500万元,出口创汇3300万美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经济的11%、9.6%、8.7%和33%。
第五篇: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武汉市农业局
一、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经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将达到580家,实现产值950亿元、利税27.4亿元,资产总额达到840亿元。
为了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领导,促责任目标到位。2009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900亿元目标写入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将此目标列为今年2号议案。张学忙副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工作。2010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市直各部门围绕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各自职能,明确了部门服务的具体措施。市郊各区结合自身特点,对目标进行了细化,并成立专班抓落实。全市上下基本上做到了发展有规划、奋斗有目标、工作有措施、落实有专班,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责任明确、任务到位的工作机制。
(二)抓金融支持,促加工企业壮大。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引导融资对接等措施,落实和完善一系列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成长壮大。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近年来,市财政每年落实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补贴资金20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原料基地;安排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加工技改专项补贴。二是大力开展银企对接,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融资难问题,近年来每年都组织2次市级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担保中介机构与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活动,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直接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去年先后协助30多家加工企业融资超过10亿元。三是大力创新融资方式。市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与市农商行合作,已为农业企业提供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抵押融资近2亿元;通过重组壮大,新的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已经累计为企业委托放贷达1.8亿元,担保6.2亿元,为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抓龙头企业,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坚持外引内扶,大力扶植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是抓招商引进,培植龙头企业主力军。依托武汉特大城市交通区位和物流、信息、资金、科技优势,坚持优势互补,以质取胜,着力招引扛大梁的加工项目,高龙水产总投资1.29亿元,建成了年加工8万吨的水产加工线;湖北绿泉蔬菜投资6900万,建成日加 工100吨全自动化绿色豆芽生产线2条;总投资5.5亿元的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已完成一期投资3.6亿元,当年实现产值3.96亿元。二是引导和扶持本地企业在加强自身规模与实力的同时向外拓张。华发羽绒将原有工厂迁至武湖加工园区内,不仅规模得到扩大,还引进合作伙伴,将业务由原来单一羽绒加工拓展到羽绒及羽绒制品深加工;江夏区灵星禽业公司增加3000万投资,组建了集团公司,并在新洲建成年加工1万吨的保洁蛋生产线2条,扩大了公司实力和带动力。三是抓整合,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天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股改,9家企业已进入上市后备库。
(四)抓园区建设,促企业集群发展。重点是加强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各级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园区发展,东西湖国家级食品工业加工区在原有17.9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3.5平方公里新规划的基础上,区政府利用三个国资公司,整合资金21.35亿元,加快食品加工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4.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全部被可口可乐瓶装商生产(武汉)有限公司租用;黄陂区武湖农产品加工园区内台湾农民创业园内“七通一平”正在加紧建设,园区总规模面积达到6.2平方公里,全区近20家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扎堆园区;蔡甸姚家山加工园区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三镇食品公司新农牛肉项目完工投产,世林福幸、新牧人食品公司入驻建设;新洲区先后规划了阳逻、汪集、徐古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其中汪集工业园区级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园区内4.1平方公里“三纵一横”主干道水泥路面建设和高压线路改造;江夏大桥农产品加工园规划面积2000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投资9000万元的藠头深加工项目和年加工5万吨水产品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汉南卓尔工业园由政府搭台,卓尔控股集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园区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在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园区内企业加强合作对接,形成企业与企业上下游合作产业链条,真正实现行业企业集群发展。
(五)抓板块建设,促加工原料基地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把优势产业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根据龙头企业对原料要求,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订单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围绕企业生产发展建设基地,近年来重点围绕来福如意、武汉新辰、武汉小蜜蜂等蔬菜加工企业,建设新洲双柳、东西湖惠安两个10万亩蔬菜板块基地和江夏山坡4万亩藠头基地。全市今年新建12万亩的正规化基地,重点推进蔬菜、水产板块和畜牧小区建设,以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求。
(六)抓优化服务,促发展环境改善。积极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印发了《市农业局关于优化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农业龙头企业积极上门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从融资、项目支持、农商对接、优化服务环境等方面促进企业发展,并在优惠政策落实、配套基地建设和相关手续办理上 跟踪服务。实行了重点龙头企业调度制度,按月对50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分析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制定了市农业局领导走访企业工作制度,要求市农业局每个局领导对口联系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共对100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当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规模总体上偏小。尽管武汉近几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良好,但多数企业处于小规模经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作坊,难以创建知名品牌和形成整体优势,更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即使是规模较大的178家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放在全国范围内看,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规模依然偏小。2009年武汉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只有4家,排在第一的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与杭州娃哈哈集团的432亿元、河南漯河双汇集团的400.7亿元相比,差距很大。非龙头企业则大多受规模的限制,无法进行现代化生产,也无力开拓外面的市场,只能靠自己产品的低价销售占据农村或本地市场,使得收益甚微,企业难以支撑,生命周期较短。
(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武汉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还是近些年的事情。由于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尽管近些年武汉充分发挥科教 大市的优势,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拿出大笔资金支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总体来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与武汉的资源禀赋、科教优势、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产品为数不多,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强,全市除30余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外,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专业研发人员。
(三)品牌创建相对滞后。虽然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创造的产值较为可观,并形成了八大产业集群,但精品名牌少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只有爱帝针织内衣和统一果汁饮料2个中国名牌,均于2004年评定,此外,汉口精武鸭于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自2004年以来,6年时间内,武汉市没有培育出一个农产品加工业中国名牌。上述3个品牌,不论是在全国的知名度,还是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都强差人意。爱帝针织内衣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高,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实缴税金1420万元,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武汉统一果汁饮料得以上榜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了台湾统一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虽然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0.7亿元,实缴税金1.4亿元,但与娃哈哈、汇源果汁、可口可乐等行业巨头相比,差距很大;汉口精武鸭2009年销售收入才4.6亿元,实缴税金也只有724万元,显然还处于成长初期。
(四)精深加工较为薄弱。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在90%左右,其中深加工占80%,武汉市分别只有55%和40%左右。从武汉市已经形成的农产品加工业八大产业集群来看,粮食、油脂、蔬菜、水产、饲料等半数以上的产业集群以粗加工为主,即使是以深加工见长的乳制品、猪肉制品和禽蛋制品产业集群也存在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拉得不长,加工产值在行业中占比较小等问题。以水产加工为例,武汉市2009年水产品总产42万吨,而武汉市水产品产业集群的年加工能力只有14万吨,且有相当比例属于粗加工,即使满打满算,只能消耗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五)产业外向度不高。2009年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出口创汇1.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亿元,只占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1.2%。而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30亿元,和武汉市同年水平基本持平,但其农产品出口交货值达到160亿元,占该市全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30%。可见,外向度不高是武汉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武汉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发展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
(六)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近年来,虽然政府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不可否认,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仍不容乐观。一是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农业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实力有限,且多数位于农村地区,缺乏高价值的抵押物,在申请贷款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一般金融机构在这方面难以通融。目前由于市农业担保公司的介入问题虽有所缓解,贷款门槛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
三、有关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