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

时间:2019-05-13 18:2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

第一篇: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

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

探索

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

如何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基地,建好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居于主导地位,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着眼于解决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一条有效途径。

着眼于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民双方的利益。,四川省遂宁市一家公司投巨资在外地建设菌种场,但应收蘑菇大部分被其他公司抢购,该公司损失惨重。造成这

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订单缺乏约束,公司与农户联系松散。因此,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保障原料供应,是龙头企业的当务之急,而这又需要从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保证农户的利益入手。有的养殖业龙头企业组织养猪大户成立养猪合作社,坚持“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治规程、统一猪只档案、统一收购生猪”的“五统一”,出资扶持社员修建圈舍,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和防疫治病;社员出栏的优质肥猪,公司按适当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这就减轻了农户养猪的风险,也使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保证“第一车间”按照质量标准、产品规格、时间要求为“第二车间”提供充足的农产品。近年来,遂宁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实施万户无公害生猪、优质肉牛产业化、肉鸡产业化和肉鹅产业化等工程,建成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基本满足了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促进了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着眼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农产品丰收后的“卖难”问题,长期困扰着农业发展,其深层次原因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与现代大市场对接。实践表明,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建立新型合作机制,解决种养、加工、营销的利益连接问题,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固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就能确保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稳定、通畅。在这种合作关系下,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不由政府下计划,也不靠农民自己“拍脑袋”,而是由加工企业根据科学的市场调查分析来决定,然后与农户签订协议,这就使市场定位更加准确。遂宁市一些龙头企业就是通过“订单”引路,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效地规避了农产品“卖难”的风险。

着眼于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从纵向看,应拉长农产品加工转化产业链。农产品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产业链条每一次延伸都可

以实现一次增值。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产品增值最大的环节在于加工转化。因此,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使龙头企业和农民紧密相连,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多次增值,并使农民分享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利润,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从横向看,农民持续增收须走规模化生产之路,而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一般农户而言,解决资金困难的主要方式是申请小额贷款,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贷款担保,农户很难得到贷款。遂宁市有的龙头企业为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担保,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难题。

着眼于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龙头企业以“订单”指导农业,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从而把基地做大、产品做优、品牌做强。这使规模化、程式化、标准化 的工厂化生产变成了现实,不仅能保证“第一车间”生产的原料符合“第二车间”的标准和要求,“第二车间”的产品适应市场需要,而且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成果推广,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可见,建立新型合作关系,能把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等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

第二篇: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益探索

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益探索

——陕西省西安果友协会调研报告

沈贵银 郑有贵 程存刚

陕西省西安果友协会成立于2004年11月。总部设在西安市灞桥区洪庆工业园区。协会目前拥有会员3万多人,基本形成了以陕西为主,涉及甘肃、山西、河南、河北等五省苹果产区的服务体系,有加盟果友协会20家、基层工作站300多个、果业专业合作社217个,管理层与技术人员队伍中有研究员1名、副教授1名、硕士1名、本科生2名、大专生6名。协会成立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40多期果树综合管理技术培训班,培训果农3000余人次,合作社发起培训175人,理事长培训64人,其中有416人获得农民职称证书。通过国家主管部门考核,167人获经纪人证书。开通了中国果业协会网,开展免费咨询服务,出版《陕西果业》。协会选拔培养农民身份的技术指导老师32名,常年在基层工作站为果农服务,建立高标准果树示范园347个,在当地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果友协会还和陕、甘、晋、冀、豫五省20家农资经销商建立了农资推广联盟。

一、果友协会的运作机制

协会作为一个平台,其运作机制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产前供应、产中服务、产后销售、产空培训。组织农家、联系商家、结盟厂家、聘请专家。通过协会自办报纸及网站进行生产、技术、销售、市场等信息传播与技术服务。其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构架是:以协会为平台,依靠承担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获取最新技术来源,以基层建立工作站为依托,通过培养当地农民老师,服务果友协会会员,辐射果农所在地区,并辅之以《陕西果业》与果业协会信息网的全程实时技术信息服务,形成服务果农会员、直达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整个技术推广与转移的链条为:西安果友协会—各地果友协会—基层工作站—果农合作社/会员,从而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1.依托科技项目与科研单位,提供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西安果友协会承担了现代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依托协会设立现代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项目经费每年30万元),2008年还得到省农业厅和财政厅10万元项目支持。此外,2007年果友协会甸邑分会得到省农业厅和财政厅10万元项目支持,2008年渭南长寿塬分会得到省农业厅扶持项目支持10万元,并获得临渭区20万果库项目扶持。通过组织实施上述项目,不仅完成了果业技术中试、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工作,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农业部公益性行业(苹果)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果业局、陕西省果业协会山西果树所等单位作为技术依托,聘请国内著名果树专家担任协会技术顾问,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协会技术骨干和农民老师,为协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果业专家建立协作关系奠定了基础,为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服务与推广工作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撑。2.依托工作站,建立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体系关键节点

专家不可能长期固定在一个村子给果农传授技术,而果农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两天的培训就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呢?如何解决从乡政府到果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呢?关键是建好工作站。在当地协会会员达到50人时,成立工作站(合作社)。协会从站内会员中选聘能人,聘请专家给予技术培训与指导,培养本土农民老师,作为工作站的技术人员,每月由协会安排向站域内的果农会员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工作,把技术带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会果农管理技术。同时,协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农民老师会议,邀请项目组的专家与其进行交流,探讨生产技术问题,更新并提高知识、技术水平。为调动农民老师的积极性,协会还每月向农民老师发1000元工资,年底根据会员的评议结果,再发奖金3000~10000元。3.创新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方式 协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的新方式、新途径,并总结提出外出参观、示范园建设、实地指导、集中培训等四大法宝。

一是组织外出参观。解决技术问题首先是要解决思想问题,组织外出参观优秀果园是解决思想问题的钥匙。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找到了差距,技术推广工作中许多难题迎刃而解。近年来,西安果友协会和各地果友协会的基层工作站、合作社广泛发动群众,多方筹集资金,先后组织近10万人次外出参观学习,使得果园树形科学改造技术及栽培新模式深入人心,遍地开花。

二是加强果园实地指导,推进示范园建设。协会聘请30多位农民老师常年在果区巡回指导,一般每个县配备一名老师,保证每个工作站每月服务一次。同时,协会配合行业科技项目,建立示范园347个,指导果园近1000个,通过建好示范园,带动一大片。

三是开展集中技术培训。技术培训主要包括西安培训和基层培训两个层面。一是由各地果友协会组织选派优秀果农、示范园主、会员到西安协会总部参加为期4天的理论技术培训和实习。聘请大专院校、果树科研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的教授、专家授课,通过考核,凡达到国家农民技术职称等级标准者,由主管部门颁发证书。目前已先后举办技术培训班40多期,共培训优秀果农3000余名。这些学员都成了当地的技术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带动广大会员和果农共同致富。二是强化基层培训。协会聘请各类果树专家、植保专家,配备电教器材和车辆20多套,长期深入基层进行培训,在果树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将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头。几年来年,协会共举办各种培训上15000多场次,培训农民达百万人次,其中上千人的大型培训十多次。

四是免费发放技术专刊《陕西果业》和通过中国果业协会网进行实时指导。协会办有技术专刊《陕西果业》免费向会员发放,三年来,累计发放达300多万份。中国果业协会网是西安果友协会创办的一个对外宣传、交流、沟通的窗口,集博览性、实用性信息交流为一体。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技术信息准确可靠。从中可以了解到果树栽培新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配套服务的相关内容,还可了解市场行业动态、协会情况及农资、果品等市场信息,已经成为果农不可或缺的了解动态、获取技术、相互交流的重要窗口。4.服务范围覆盖产业各环节

协会在做好产中技术服务与产空培训工作的同时,在产前与产后服务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产前服务方面:建立了联系商家、结盟厂家、服务农家的新模式。一是协会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一批资质好的农资企业,其农资产品由果友协会总经销;二是经销商加盟,每个经销商向果友协会交纳加盟费,可成为加盟成员通过果友协会向会员销售农资产品。既确保了农资质量,保护农民利益,也为协会获得经费方面支持。在产后销售服务方面,一是通过协会自办报纸提供市场信息与销售等方面服务;二是协会注册果品品牌“健康家族”,开展有机果品认证工作;三是协会发起成立陕西农高果业专业合作社,并与两家省外果品合作社(广西柳州香蕉及成都柑橘专业合作社)建立销售合作关系,相互开展果品异地销售活动。另外协会还探索与加盟的农资企业合作,由农资企业出面在当地开设果品销售网点,销售协会会员产品。

5.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协会正常运转

协会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是其长期运转的基础。协会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政府各类项目经费。如现代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项目每年有30万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开展中试、技术推广与转化等,再就是省里财政、农业等方面的项目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仓储、冷库、种苗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每个会员每年交30元会费。三是协会负责介绍推广果园需要的农药和肥料,厂家每年向协会提交销售额的3%费用,经销商加盟,每个经销商向果友协会交纳1.5万元加盟费等作为协会的收入。

二、成功经验与面临的困难 西安果友协会从解决果业主产区果园技术差距大、管理水平低、果园平均单产不高、果农组织化程度低、销售困难等问题出发,把单一农户的分散经营与产前、产中、产后的统一服务结合起来,提高了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把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加速了农业的科技进步技术推广应用,探索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通过实施项目与科研单位专家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为开展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获取了持续的新技术来源,既解决了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问题,又解决了科研单位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问题,有力促进了科技、推广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二是通过政府各类项目的扶持,既促进了协会仓储、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实施项目中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过程中,强化了协会与会员的合作,推进了示范果园建设,扩大了技术推广的辐射面,增强了辐射效果。

三是探索建立的西安果友协会—各地果友协会—基层工作站—果农合作社/会员技术推广链,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培养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不离乡、不离土的农民专家队伍,为长期开展基层农民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打下了基础。

四是协会建立的“联系商家、结盟厂家、服务农家”模式,既使协会有了收入来源,确保协会正常运转,又能够无偿为会员提供科技培训与推广等各方面服务,同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优秀农资企业,邀经销商加盟等方式也保证了农资的质量,保护了农民的权益。

五是果树产业的特点为协会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条件。果树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栽培管理要求高。相同品种、相邻果园由于不同的栽培管理水平,导致产量、品质差异巨大,因此果农对新技术需求更加迫切,这为协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果友协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加以解决。一是帮助会员销售产品较难。协会以提供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为主业务,所提供各类服务主要集中在产前和产中。协会在发展初期,解决了农民对技术服务的需求问题而得到农民的欢迎。随着成员生产的发展,成员要求提供产后销售服务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然而,协会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不大,困难不少。

二是资金不足。苹果产区区域非常大,而协会的人员、设备、资金等很有限,难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广项目组的先进技术,资金缺口很大。目前的收入来源仅能维持协会正常运行,要发展壮大,还需要政府在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难以得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支持和合作。协会的成立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会员所在地区果树产业发展中,已经发挥了基层农业推广组织难以发挥的功能。从调研情况看,协会目前基本没有与当地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相反在农资经销等领域还形成了竞争关系。

三、思考与建议

“专业技术协会+农户”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模式,适应了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需求,把单一农户的分散经营与产前、产中、产后的统一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把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加速农业的科技进步;把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可以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有鉴于此,应当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支持其发展。

1.促进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社的合作和共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社都是为农民成员服务的组织,都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两者开展合作,可以实现功能互补。

2.把专业技术协会纳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果友协会的实践表明,“专业技术协会+农户”模式是构建一主多元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在没有占用政府基层农业推广资源的情况下,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基层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职能,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教育,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为推动专业技术协会的健康发展,根据政府公共支出有关途径,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对其所从事的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提供补偿。

3.对专业技术协会实施项目支持。适应农民对服务多样化需求的要求,不少专业技术协会在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同时,逐步拓展服务内容。为此,政府应实施项目支持,帮助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建设仓储、包装设施和冷链设施,开展种苗基地建设、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等,以便更好地为成员服务。

(作者单位:沈贵银、郑有贵: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程存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第11期 湖南人民出版

第三篇:关于家乡农业产业化问题

关于家乡农业产业化问题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家乡永宁县,通过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农村现状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本文就农业产业化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字: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紧缺;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增收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2年温暖的春风已经悄然吹过我们的脸庞,过去的10年,党和国家继续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了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社会对于“三农”问题、“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东风,寒假期间我针对家乡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走访农户、乡镇政府,了解了农村农民的收入、支出结构以及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的状况。通过调查走访,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就发现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访问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报告。

一、总况

家乡永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北部,是位于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银川平原之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永宁县10年来经济殷实、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社会环境。但由于地处祖国内陆,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上与沿海县、发达地区县仍有着很大的差距。以前一直依傍着区位条件,也就是依靠黄河的灌溉进行生产生活,对环境的依赖度相当大,并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所谓优越条件也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所以,应党和国家大发展要求,县领导班子积极领悟,并且对地方经济产业进行质的调整,逐渐从资源环境依托型经济转变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既满足了当前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为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我县农村,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样本:平原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乡镇附近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山区村——贫困中的。

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报告以及实际调查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葡萄、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经成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近几年来葡萄及葡萄酒生产的发展尤为迅速。并且随着设施农业大力实行,以及冬小麦在全县的试点进行,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农民在增产增收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而在中心城镇附近,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出售所得早已不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许多农民转为从事个体,、工商等产业,有的甚至开始回过头来投资农业,致力于搞农业产业化,如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源于经营性收入、创业性收入以及较少的财产性

收入。

此外,县内也有一些山区乡镇,其耕地面积少而且土地贫瘠,缺少合适的经济作物,本身工业又不发达,无法满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于是外出务工就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闽宁镇就是这样的典型。全乡大面积的盐碱地,而由于政策原因,相对其他城镇的人口比例也比较高,所以出现了大量劳动力剩余现象。

二、现状及问题

在实地调查走访的一些农户中,有几位的情况较为典型。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思考,发现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1.农民对于增收状况普遍不乐观,增收的偶然性、风险性过大。

菜农、果农们由于土地有限,无法扩大规模,增收渠道较窄,而且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过度依赖市场,而市场价格的涨跌将对其有致命影响。

而从事二、三产业以及外出务工的农民也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环境等对于增收前景抱谨慎态度。

2.教育投资成为一般农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县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已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我县将从2007年起逐步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过去,按一般的农民家庭来算,大部分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小学或者初中,依赖家里的省吃俭用尚能基本维持,到了高中阶段则不然,在农村地区,一个高中生每年的学费和日常花费需要6000元(调查所得数据)左右。一般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能承担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费用,并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学,便有很多家庭能经不起(在城市人看来并不算什么的)重负,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学生我才说这样的话,而这是我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我以过亲身的体验。

3.因病返贫的情况较为普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强。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县已经实施一年,一般要求在县乡级以上医院就医方可凭有效证件报销一定数额以上部分金额的一定比例。对于多数农民来说,一般小病就是买些常用药,舍不得上医院。医疗保险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真正去医院的农民,一般花费一两千的,按照规定只能得到一两百的保险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县财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较小,二是以钱定人,农村低保应保未保率高达50%,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4.农村信用社金融信贷事业发展滞后.调查中,70%(调查所得数据)以上的农民认为“去银行信用社借款”麻烦或很麻烦。事实上,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普通商业银行考虑到向农民贷款数额小、难以集中、偿还困难等因素为避免风险根本不向农民个人发放贷款,基本上是“只收存款,不放贷款”的状况,而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管理体制落后,没有有效的针对农民的贷款机制,对农民来说也是“贷款难”,虽然近两年国家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看来收效不大。在农民资金短缺的时候,大部分农民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或“其他门路自筹”。农民由于“借钱难”,家庭产业化经营发展不起来,致富之路随之变得曲折坎坷,这也日渐成为制约农村农民家庭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医疗及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及我省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目标各项工程„„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对策建议

政府除了使用有限的财政力量加大对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为做好规划引导,为农业发展提供体制创新上的指导与规范,提高农业产业合作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户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鼓励农户转向二三产业以解决土地分散经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投资本县第一产业或提供服务,以实现产业之间的联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减少农村人口以解决土地不足问题这两大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组织专业培训,鼓励农户外出开办农产品专卖店,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借助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博会、农展会等开拓品牌,增强本县农产品的营销力量。政府还可以与企业携手,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生产、价格以及气象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市场要求安排经营生产。

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农户应尽量加入行业合作组织,通过借鉴周围地区如玉泉营等地的产业模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完善,以推进农业基地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和农业的合作化经营,以扩大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只有通过转化和加工才能使农产品增值,创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而通过加工业以及后续的宣传销售等行业也能吸收一部分转移的劳动力,而这些行业的壮大又能增强我们的品牌实力,真正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的高效益。

农业产业化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科技兴农”、“生态农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可以借助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在全县葡萄产量总量扩大的同时进行葡萄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生物科技提取葡萄中的特有成分,制成保健品、饮品及其他相关产品。还应适时调整葡萄种植规划,实行标准化葡萄基地建设,推广机械化采摘作业,提高工效节约成本。

四、总结

调查的意义在于过程!调查之前,大家就明白。的确,农村的问题非常复杂,而我所了解的仅仅是一些皮毛,而调查的结果对于农村问题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但调查的过程对于我,却是一种社会的历练,人生的展拓!

中国目前有13.67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必然的,“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共同的努力。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促农业发展的环境中,虽然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小组成员:2011级农业科学一班:刘辰、陈龙、刘梗、石彦龙、杨斌林、刘德磊二0一二年二月十日

第四篇:有益的探索

有益的探索

——对循环大课堂的一点思考

叶嘉风

接触高效课堂模式一说,非自去北门中学观摩现场课始,而是在全国(荆州)新课改经验交流暨高效课堂现场观摩会上。在这次会议上,听取了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的报告《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的报告《循环大课堂模式介绍》;杜郎口中学副校长张代英的报告《杜郎口中学的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及“三三六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的具体操作》。观摩了一节“271模式”现场英语课,一节“循环大课堂模式”语文现场课。说实话,当我看到会议目标赫然写着:“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时,我是有疑虑的。再者,我对时下流行的模式说,一直不以为然,因为世界多元多变,复杂的精神活动岂可以所谓“模式”范之?终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不过,两天下来,我有了耳目一新之感,有了跃跃一试的冲动。北门中学敢为荆州先,有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弃毛笔用钢笔一样,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入手,实行“循环大课堂模式”,课改力度之大令人刮目。我两次去北门中学观摩学习,看到的是生动活泼的课堂,相比传统的做法,那真是另一番“风景”。表面上看,教师的作用似乎淡化了,实则不然:如何依据认知规律编制学案,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都离不开老师的引领,从而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都要通过课堂这个形式去体现其价值。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也特别关注老师的“教”,我们推举或组织观摩了那么多的优质课,不都是在研究怎么“教”吗?至于学生怎么学,当然也有研究,还不乏很有价值的研究,然而,终是以“教”为出发点来研究“学”的,课改陷于了两难的境地。新课改的先驱者们,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放眼于宏观,着手于微观,重新审视课堂,以“学”为出发点去研究“教”,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由此,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模式。虽然提法各异,其主旨却是一致的,这就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真正步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才是以人为本呀!

我们不妨看看昌乐二中“271”模式的构成:学习内容上:20%自己学会;70%合作学会;10%老师教会;学生组成上:20%特优生;70%优秀生;10%待优生;学习时间上:预习、展示、反馈(依次“271”)。试想,有了这样的课堂,“解放了”的学生的参与性、投入性、精彩性、深刻性,就可以预期了,说它是高效课堂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这样的课堂改革,既是勇者的探索,也是有益的探索,成功与否,需要决策者的勇气,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第五篇:正视农业产业化后劲不足问题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新成就、新经验,但农业产业化在新的历史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发展的后劲不足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瓶颈,主要是:

(一)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够。各地有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但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发展规模不大、精深加工层次较低、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关联度低,农村二次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二)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农业标准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质量监测体系还不够健全,生产环境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加之缺少名牌农产品,优质安全农产品比重偏低,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发展产业化,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地方财政无力支持,信贷投放能力有限,民间资金启动困难,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贷款非常困难,(四)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不强。目前各地从事农业经营的群体很大,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

(五)产加销联结机制不完善。多数企业和农户之间是买断关系,订单农业履约率低,农民受益有限。原料生产的品种和品质结构不适应加工要求,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发展水平低与结构趋同并存。

(六)扶持龙头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还不到位。一些行业、部门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对企业往往只搬部门条条框框,不讲国家优惠政策,加之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优惠政策受到国外因素的制约,以致在财税、金融、出口、技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在农村经济全局中突出出来,笔者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加快步伐,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为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介入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途径。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发展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发展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支持那些机制好、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在短期内规模有较大扩张,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发展成为龙头企业集团,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使之真正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第二,加大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要大力支持工商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三是大力开拓市场。企业要加快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不仅要推销产品,而且要通过这个网络收集处理各方面信息,了解市场、分析市场、适应市场。同时将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使农民真正进入市场,切实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四是推进科技创新。龙头企业要通过引进人才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合作、自办技术研发中心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三,加重责任,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将农产品加工业当作道德工业来发展,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第四,加强指导,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农业产业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协调和统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推广“一站式”服务,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环境。二要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引导农民和龙头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三要认真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协调农业、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搞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具体服务工作。

下载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产业化

    磐石乡创新举措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摸清家底,全方位掌握人才资源。 对全乡127名“土秀才”、“田专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二、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畅谈家乡产业化发展前......

    农业产业化

    四、抓好现代化农业发展,要全力推进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实践创造后各级总结完善的一种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其基本内容是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

    农业产业化

    码头镇2008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 实施方案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和我镇农产品对外竞争力乃至走入国际市场,根据九江市、瑞昌市文件精神......

    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问题与对策建议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融发展与改革于一体,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

    浅谈品牌农业的发展思路雷军说过:极致、专注、口碑、快,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让使用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这样消费者就会不约而同的认同了。做农业亦是如此,农业属于基础性行业是动植......

    农业产业化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与龙头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在......

    农业产业化

    河南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素有中原粮仓的美称[1]。但是随着市场......

    建始县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路径探索

    德州律师摘 要: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农业仅仅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