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村生态村技术总结报告ok(写写帮推荐)
吾峰镇枣岭村创建泉州市级生态村
技 术 总 结 报 告
枣岭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10月
一、自然条件
吾峰镇枣岭村位于永春县城西北八公里处,两面依山,东吾东高垅,西吾中村,南石古吾江,北天马山,枣岭村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全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水量1681毫米,主要集中在3-9月份。
二、基本村情
枣岭行政区下辖龟仔寨,岭坪,吴坑林,格头,田治五个自然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共有640户,人口2403人,土地面积4000余亩。城内有吾峰中心小学、幼儿园、枣岭村卫生所、村老人协会文化活动中心、健身休闲场所等文化生活设施。山地宜于林果,坡谷适于农耕。故历来经济以农业为主,目前有芦柑、枇杷、茶叶三大支柱产业,全村民年均收入7000元。
三、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⒈生活污水处理率。指标解释:指经过污水处理厂或其它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量占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其它处理设施包括各类化粪池、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及湿地废水处理工程等,处理率达到60%,且受益农户达60%以上。
枣岭村总人口数2403人,年生活污水排放总量46233吨,经塑胶化粪池、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量为41609,枣岭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0%。
⒉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指标解释:指按照“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市)或区域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集中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指户有垃圾桶(箱),村有垃圾转运设施,根据村庄规模在固定地点放置垃圾桶,桶(箱)体整洁,周围无暴露垃圾、无蝇蛆、无渗滤液。建有卫生责任制,有专人负责垃圾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等日常保洁工作;垃圾日产日清,无乱堆乱倒现象。
枣岭村总人口2403人,年生活垃圾总量504.9吨,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量504.9吨,枣岭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⒊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指标解释: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指村域内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数量占重点工业污染源总数的百分比。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包括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气排放达标率和重点工业污染源厂界噪声排放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源指占全村污染负荷80%以上的工业污染源。其他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不得低于90%,简易锅炉不得有排放黑烟现象。
枣岭村境内无重点工业污染源。枣岭村辖区内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II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
⒋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率。指标解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指村域内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率占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总量的百分比。常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其它畜禽按标准折算,折算比例为:30只蛋鸡、30只鸭、15只鹅、60只肉鸡、30只兔、3只羊折算成1头猪,1头奶牛折算成10头猪,1头肉牛折算成5头猪),有“两分离三配套”的治理设施,开展规范化治理,无直排现象。
枣岭村境内无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
⒌50头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指标解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指村域内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综合利用的畜禽粪便量占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的百分比。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主要包括直接用作肥料、制作有机肥、培养料、生产回收能源(包括沼气)等。所有50头上以畜禽养殖场(养殖区)排泄物处置和污染物排放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等标准要求。
枣岭村境内无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
⒍50头以下散养户污染治理率。指标解释:指村域内50头以下散养户污染治理率占50头以下散养户总量的百分比。50头以下散养户配合畜禽养殖粪便收集池或处理设施,定期组织清理,废弃物综合利用。
枣岭村村域内50头以下散养户32户,32户配合畜禽养殖粪便收集池或处理设施,定期组织清理,废弃物综合利用总量的百分比。32/32×100%=100%。
⒎河沟池塘环境整治率。指标解释:指村域内基本得到清淤疏浚的河沟长度占总河沟长度的百分比。河沟池塘整治包括清除水面垃圾等漂浮物、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护岸。用于纳污的池塘必须进行生态化处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充分利用生态护岸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避免河道建设“硬化、白化、渠化”,努力恢复河沟自然功能。整治后河沟池塘的水质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要求。建立河沟长效保洁制度,有专人负责水面保洁,日常保洁工作正常开展。
枣岭村主要河沟全长共1.6公里,整治1.54公里,河沟整治率:整治长度/河沟总长度=1.53公里/1.6公里×100%=96%。
⒏生态环保宣传墙(栏)。指标解释:在村域内设定固定的环保橱窗、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环境宣传教育设施,做到内容丰富,并及时更新。
枣岭村内有5处生态环保宣传栏。
四、主要技术措施及成效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枣岭村高度重视生态创建工作,分别以村书记和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安排专人负责生态创建工作,为实现生态创建工作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积极谋划编制切实可行的生态创建实施方案。在认真分析全村的生态现状,总结多年来我村生态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研究部署全年的生态创建工作,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态创建实施方案,突出了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并将要点、目标、计划和责任细化到各单位。
3、积极发动宣传。通过召开生态创建动员会、乡村干部大会、张贴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让生态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营造了全村上下共同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培养了广大干群生态创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为生态创建做贡献的自豪感。
4、重点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问题。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引导农村居民开展畜禽圈养,厕所远离住房,整治环境卫生,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5、大力整治集镇建成区环境卫生。我村及时联系垃圾清运车,负责集镇建成区的环境卫生,做到生活垃圾随时清扫运出。同时,建成垃圾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确保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6、深入推进我村卫生保洁行动的工作进程。通过宣传、整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环境保洁的自觉性,使村内环境达到净化标准,环境卫生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7、以芦柑产业为重点,以生态保护为手段,促进农民增收。为引导芦柑生产往高优方向发展,镇党委、政府将闽台芦柑生产综合技术改进交流成果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应用,聘请县柑桔管理专家现场指导,采取让利改造、集体柑场率先改造和村主干先走一步等做法,集中培训了一支改造专业队,由政府投入工资等费用,进行标准化树体改造,建立示范片。同时引导果农实施自然开心树形、草生栽培技术。芦柑基地基本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管理,芦柑的品种、产量、质量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位居全县前列。
8、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契机,大力发展枇杷产业。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枇杷生产,修建大量蓄水池、引水渠道和果园道路;
科学引导果农做好拉枝整形、疏花疏果、套袋、病虫防治等工作,组织枇杷协会会员到上海、云霄等地参观学习,与万马集团公司、省果树研究所合作,采取定期举办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让果农及时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
9、大力推行生态茶园建设。吾峰镇是永春县茶叶的传统产区,引导群众推行生态茶园管理技术,选择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的地方建园,园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污染源,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和放射性污染。园地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园地的空气清新,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比较高的山开垦茶园做到“头戴帽”,保留一定的植被。建设等高茶园,在茶园周围种树,茶园梯壁留草,努力做到茶园“三保”,即“保水、保土、保肥”。推广使用生物肥、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通过举行制茶技术讲座,聘请永春和安溪等地制茶能手传授技术。
六、结论
实施泉州市级生态村建设以来,我村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仍将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环保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水稻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以芦柑、枇杷和茶叶为重点的生态林业建设,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以环保长效机制监督下的生态工业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及生态旅游建设,继续做好我村的生态创建工作。
第二篇:孔桥村创建生态村技术报告
孔桥村创建生态村技术报告
一、创建生态村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委、市政府生态建设要求,立足于新农村区域特点、资源优势以及庆阳市创建生态市的战略部署;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和谐优美的生态家园,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努力将孔桥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农村。
二、基础条件分析
1、地理环境 樊庙村位于玄马镇西部,距庆城10公里,东与我镇的贾桥村相接,南与我镇的沟脑村相邻,西与三十埔镇交界,北与柏树村接壤。全村共11个自然村,458户,2015人,耕地面积6408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2009年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10年省级生态村,为确保各项指标完成,村委会加大投入,积极组织实施。
2、气候条件 越溪乡兴农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以东南风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7℃,年日照1900小时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m,无霜期230天。
3、水文条件 兴农村境内水源较为丰富,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占地面积在10亩以上的小型水库有3座,大小池塘有30多面,水渠长度约4000米。农田小区内桥、涵、路、渠设施完备,确保兴农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
4、人口状况 该村现辖4个自然村庄,1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个。现有农户480户,人口1462人,全村农业户口占100%。
5、社会事业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卫生、社保,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6、经济发展概况近年来,兴农村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农业作为兴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充分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和养殖业,按照无公害质量标准生产和产业模式,遵循市场规律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8321元。
7、交通设施现状
该村越白线横穿村庄,公共汽车直达村庄,交通十分便利。兴农村两委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相继完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大棚蔬菜基地生产道路改造,主干道砂石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逐步并实现村村通道路、村村道路硬化和村村通电话的目标,使全村交通便捷,通讯条件有了改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8、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村中的垃圾重点是各家各户堆积存放,堆积处理率在90%以上,为了改善农户乱堆乱放的现况,村两委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各村集中地安放垃圾桶,并建一个垃圾堆放场,安排专人负责,定点、定时收运。
9、绿化现状 兴农村一方面进行了低山缓坡开发,一方面进行了育苗工程,且在道路两侧已经种植了绿化带,基本能满足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要求。林地覆盖率较高,水土保持良好。
10、水环境质量 兴农村水资源重点是水库水和地下水,农村饮用水以自来水为主,有机井水为辅,基本实现户户都有自来水。完善村民点的污水排放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保土蓄水,合理开发、利用塘、库水体。
三、创建生态村有利条件分析
1、区位优势。
兴农村位于越溪乡兴农村的东南方向,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该村气候湿润,无任何污染物,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特别适宜植物的种植和育种。越白线公路从该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对外交通非常便捷顺畅。
2、特色经济活跃,生态经济初见雏形。
近年来,兴农村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经济。无公害农业规模不断加大,生态经济初见雏形。
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兴农村无重污染项目,又离工业城市较远,境内环境基本无污染,环境质量良好。兴农村在改善生态现状、进行生态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就,涉及到农业、林业、水土保持、改善饮水质量等各个方面。广大村民已初步体会到改善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注重有机肥料,从而为建设生态村奠定了基础。
4、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色农业基地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林、牧、果、渔业发展较快,林、牧、渔三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并逐步形成了多元种养结构和特色农业。
5、政府重视,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随着宁波市市级生态村的全面启动,兴农村抓住创建生态村的有利环境,经过多年的环境宣教和生态实践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绿色生态”的主题开展了多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村民环境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愿增强。
四、制约因素分析
1、农村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兴农村布局分散,产业依托不强,农村管理水平不高,功能发挥不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不合理,土地等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全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生态村建设的瓶颈。近年来兴农村两委虽然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的改善了农业基地、道路交通、教育、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瓶颈突出、村级内在带动能力薄弱
兴农村通过近几年不断的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有所提升,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交通、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突出,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亮点,农业效益总体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工层次较低,优越的农业资源难以发挥应有效应。
3、生产积极性不高、技术推广不足
由于农业初期投入较大,投资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人们对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此外,科技人员比例偏低,缺乏对人们生产中问题的切实指导,缺乏高技术投入的生态农业工程,示范作用较弱。有一定知识的青年人多数外出经商或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为知识水平较低的中老人和妇女,因而接受新技术的困难较大。
4、生态环境意识不足
虽然经过多年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各阶层环境意识均有所提高,但“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仍较为薄弱,尤其是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乱堆乱放、倾倒、焚烧等现象仍然存在。
五、创建生态村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建立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二是落实责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明确目标,实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
2、编制生态村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
兴农村已按照省、市环保局下发的生态村建设标准编制完成了规划的制定,已上报相关部门,等待上级部门评审验收后,即可按规划组织实施。
3、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本村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保证不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4、加快旧村改造,实现中心村布局合理
兴农村现状是农业、居住等各功能区的分布不尽合理,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生态村建设规划及村村通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中心村的整体形象将会得到明显改观,布局将逐渐优化。
5、搞好村庄环境整治,克服脏乱差现象。
积极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活动,加快农村的“五清五改”,使村庄内环境总体要得到较大改善,村庄主要干道要基本硬化,村给水、排水设施要日趋完善。生活垃圾要实现集中处理,垃圾乱堆放现象要得到解决。村内“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6、努力筹措建设资金
首先在立足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实行个人、集体、政府三结合的体制,鼓励多方投资,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经提高投资人的积极性。其次是利用项目向上争取政府扶持,充分利用专项贷款等政策,组织好项目建设。
7、加强宣传,提高全村人民的生态村建设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各手段,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村建设知识的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村民的环保意识,法制观念,使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建设、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等到广泛宣传,深入人心。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加强对生态建设基本思想与政策法规的教育,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建设参与力度。宁海县越溪乡兴农村村委会 2010年7月26
第三篇:向化村生态村材料
密山市知一镇向化村关于创建
黑龙江省生态村的请示
密山市人民政府:
向化村位于镇政府东,距镇政府一公里,密兴旅游公路贯穿全村,地处穆棱河南岸,全村有三个自然屯,土地面积14211亩,其中水田3064亩。全村有361户1211口人,人均耕地11.7亩,现有党员人数是52人,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6人。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向化村两委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三个代表”为基础,以党委政府及包扶单位的大力帮助为契机,努力创新团结奋进使我村无论在群众生活上还是在村集体经济、生活环境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向化村是一个以绿色水稻生产和以及棚室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村,要想农民致富首先要解放思想,解除旧观念,改变小农意识。几年来村领导引导农民发展棚室蔬菜和绿色食品种植;依托地处蜂蜜山脚下的优势发展山野菜采摘加工。经过努力,目前向化村绿色水稻种植200亩以上的种植户6户,年纯收入都在十万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大部分村民都逐步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向集约化、现化化发展。山野菜采摘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6900元。
农户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九年义务教育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电话入户率80%;公共设施完善程度达到100%;村民环境状况满意率100%;清洁能源普及率70.2%;村庄道路硬化率100%;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5%;经过近几年努力创建及整治,我村实现了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状况非常满意,已基本符合创建省级生态村的要求,为此我村向密山市环保局申报参与创建省级生态村评比。
妥否?请批示!
向化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长效管理工作责任书
为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工作,特制定向化村长效管理责任书。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黑龙江建省生态村为奋斗目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镇党委、政府《关于加强村域长效管理工作意见》,紧密联系我村实际、完善体制,落实责任,加强监督,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积极探索村域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促进我村长效管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目标
(一)机构健全、措施落实、宣传有力。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分工负责村域长效管理和卫生村容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聘请环境卫生监督员,专职监督各街道的长效管理工作和卫生村容管理。
2、按“黑龙江省生态村”开展创建工作,责任落实。
(二)村容环境卫生。
1、全日制保洁。各自然村按照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环卫工人,垃圾车和保洁车、工具,管好公厕。环卫工人要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责任制。保证清扫和保洁质量,垃圾日产日清。
2、沿村主干道商店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落实,签订率达100%,垃圾袋装率达95%。
3、组织开展“周末卫生日”活动,教育村民自觉做到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
4、“三清理”工作。各自然村要及时清理屋顶乱堆放,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和二次装修垃圾,及时清洗乱张贴广告标语,及时清除杂草,杜绝产生新的卫生死角。
(三)爱卫会工作。
除“四害”工作。各自然村应按照市爱卫会统一部署,按照保质保量完成除四害药物的发放、投入和消杀工作,重点整治四害滋生地,经常性开展除四害宣传。
(四)宣传教育。
按照黑龙江省生态村考核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村委会设立健康教育固定专栏,每季度至少出刊一期,搞好向村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工作,不断提高村民的有关环境保护知识和健康知识。在公共场所设立禁烟标示,无烟草广告。
(五)负责抓好本自然村辖区内的日常环境卫生和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
(六)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督促村路建设,村庄内的主干道建设。
2、落实新村建设规划,坚决制止违法建筑。
三、考核与奖罚
针对各宅区村容卫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分为优、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
(一)静态的项目任务考评。对静态的项目任务年底进行验收评出档次,完成上述各项任务的评为合格,超额的评优,未完成的为不合格。
(二)动态的项目任务考核。
以村党支部、村委会定出的年终责任制评分标准中村容卫生所占的70分做为评分依据,进行动态项目任务考核。
1、凡被市以上城建、环卫站、爱卫办、镇管委会督查室职能部门通报的每次扣1分,同一地点重复通报的每次扣2分。
2、每被村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领导小组通报1次扣0.2分,重复通报每次扣1分。
3、由于迎检工作量也不同,对村容方面经被检查的片区依被查次数的多少给予1-5分的加分。
(三)年终对片区进行综合考评、内容列入全面工作责任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村党支部、村委会年终对在村建管理和创建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适当表彰。
本责任书自下发之日起生效,责任书壹式贰份,村委会与街道责任人各留壹份。
密山市知一镇向化村村民委员会
2010年1月27日
向化村关于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 基本条件的说明
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村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坚持标准,严格把关,通过努力,已基本达到《黑龙江省生态村考核标准(试行)》的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基本条件一: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并认真实施。
在抓好创建的同时,于2009年编制了《向化村环境规划实施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防治保护兼得,符合镇总体规划为基本原则,各项技术指标均以黑龙江省生态村标准为基准。整个规划方案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协调一致,科学前瞻性与实用可操作性有机统一。一是村域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二是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三是村容整洁,村域范围内无乱搭乱建及随地乱扔垃圾现象,管理有序;四是村域内地表水满足环境功能要求,无异味、臭味;五是村内宅边、路旁都种植树木;六是空气质量好,无违法焚烧秸秆垃圾现象。
基本条件二:村民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来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一是认真履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度,近三年内没有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二是加大防护林保护执法力度,严禁随意砍伐山林,开采土、石等现象,防护林生态保护良好。三是近三年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基本条件三: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
向化村通过努力,提高村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引进绿色有机水稻种植产业,发展畜牧业,带动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基本条件四:制定村规民约,环保宣传设施健全,倡导生态文明,村民环境保护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非常满意。
近年来,我村通过开展封山育林,村容村貌整治,水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向广大群众表明了村党支部、村委会整治及保护环境的决心,广大群众环境意识也大大增强了,自觉地参与到“家园清洁”和创建“文明村”、“黑龙江省生态村”的实际行动中。
广泛宣传舆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更好地做好环保工作,镇政府决定把最强的力量用到环保工作上,农村文化中心户开展以环保知识、法律为主的,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环保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声势浩大的阵地宣传。通过在全村悬挂横幅多条,张贴小标语共30多条,印发宣传材料1000多份,建立1个宣传栏,每季度出1期环境保护专刊,把生态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营造人人讲环保,人人爱环保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专题宣讲活动。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宣传咨询、分发材料、专题讲座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群众通过活动,普及环保知识、规范自身行为,踊跃参与到我村的创建活动中,在全村上、下形成人人关心环境卫生,参与环境美化,维护环境生态的氛围。今年5月,我村就创建和环保工作向全村发出社会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群众满意率达100%。
附件1:林业局证明 附件2:环境保护局证明
密山市知一镇向化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
证 明
近几年向化村内,没有大于25度坡地开垦,任意砍伐山林、开采矿山、乱挖中草药及捕杀、贩卖、食用受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现象。
密山市林业局 2011年6月27日
证 明
近三年向化村域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也没有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
密山市环保局 2011年6月27日
2010年向化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证明
向化村历来重视农民增收工作,通过发展畜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0.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元。
密山市统计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农户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证明
近年来,向化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生活用水安全的意见,实施好省政府“千万农民饮水工程”。辖区内居民集中供水,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引水均用管道,没有直接裸露。向化村总户数361户,村域内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户数户。
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村域内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户数/全村总户数=361/361×100%=100% 附:
1、密山市疾控中心水源地水质检验报告单
密山市卫生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证明
向化村辖区内建有公厕两座,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由每片区的保洁员直接管理,村十分重视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2009年以来,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改厕,建厕,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全村共新建户厕205户,改厕27户,使用卫生厕所总户数达361户。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使用卫生厕所农户数/全村总户数=361/361×100%=100%
密山市住房建设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证明
向化村历来重视生活污水的处理和达标排放问题,要求土地,城建部门对新批建宅要硬性要求配套化粪池,鼓励旧宅进行卫生改厕,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净化生活污水。
向化村人口1211人,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1211人×100升/人、天(用水量×0.8(排放系数)=96880升=96.88吨
向化村年产生生活污水总量为3.15万吨,经过排污沟排入村边自然湿地沉淀、净化的2.89万吨。
向化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经过湿地生态净化处理/全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2.89万吨/3.15万吨=91.7%
密山市环保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公共设施完善程度证明
向化村2009年建成一栋集党员教育、村民教育、远程教育、科技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六项功能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其中办公和文化活动室占地109平方米,室内设有办公室、党员远程教育信息室、文化娱乐图书室、为民全程代理室,为村党支部和村民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该综合活动室建成后,多次接待上级领导的检查,获得了上级的好评。在此基础上,向化村在包扶单位的帮助下又建成一个面积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市文体局又投资了一万多元的健身器材和一套蓝球架,同时又争取到科技投入的价值5万元的图书6千余册,文化活动广场的建成真正使广大村民读书有了场所,休闲有了去处,赌博的少了,喝酒闹事的少了,串东家跑西家扯闲话的少了,村民位还自发组建蓝球队。休闲娱乐活动设计所和文化活动室的建成,真正的使我村的村风民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村里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几年来向化村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高度评价。
知一镇镇政府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九年义务教育率证明
向化村现有适龄儿童52名,中小学生52名,全部在校就读,九年义务教育率
100%。
密山市教育局 年6月27日
2011向化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证明
向化村多年来大力提供和推广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我村村民主要采用低污染的燃气和电能,部分采用太阳能。向化村使用电能198户,燃气53户,太阳能36户。
清洁能源普及率为:村域内使用清洁能源的户数/全村总户数=(198+53+36)/202=287/361=79.5%
密山市农业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农用地膜回收率证明
近年来向化村每年有使用农膜的田地为30亩,每亩用2公斤,共计60公斤,其中回收作废品卖58公斤。农膜回收率为:回收薄膜量
/使用薄膜量=58/60=96.7%。
密山市农业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证明
向化村农业种植以水稻、大豆、玉米为主。2010年农作物种植14211亩,产生秸秆约1225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为1210吨,其中用于秸秆固化碳棒50吨,粉碎用于菌类种植352吨,用于畜禽食料689吨,用做燃料119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量/秸秆总量=1210吨/1225=98.7%。
密山市农业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证明
向化村现有人口1211人,2010年出生10人,死亡4人,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
密山市计划生育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电视、电话普及程度证明
向化村现有住户361户,有线电视入户361户,入户率达到了100%,电话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了80%和30%。
密山市广播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村民环境状况满意率
近年来,向化村坚持求实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路子。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向化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今年3月,我村就创建和环保工作向全村发出社会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群众满意率达100%。
知一镇向化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村庄道路硬化率证明
自从国家实施“村村通”以后,村民也相继富裕了起来,向化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向上级申请资金,村民出工出劳务,修建了水泥路2公里,总投资36元,达到全村通村街道100%是白色路面。
密山市住房建设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畜禽养粪便处理率证明
向化村辖区内有现有生猪350头,年产生畜禽貉粪便89 吨,经过无害化集中处理后作为农家肥使用85吨。畜禽粪便处理率为95.5%。
密山市畜牧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证明
向化村辖区内有主要道路3条,总长13公里,路边植树4万余株,总投资8.5万元,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为100%。
密山市住房建设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种植面积占农田面积比例证明
向化村共有耕地14211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豆和玉米,经黑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认定,向化村无公害农产品稻谷3000亩,大豆3560亩,玉米6900亩公顷,向化村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面积占农田面积比例为94.7%。
密山市农业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化肥施用强度证明
近年来,向化村大力提倡,推广低残留,低污染的化肥、有机肥。2010年农作物总种植面积14211。各种农用化肥总施用量折纯为136.5吨,其中氮肥75.4吨,磷肥36.5吨,钾肥20.5吨,复合肥折纯4.1吨,平均每公顷施用化肥144公斤.低于全市平均214公斤/公顷。
密山市农业局 2011年6月27日
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公众
环境满意率调查表
——知一镇向化村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领导小组
1、您对向化村目前的总体环境状况: A、满意
B、不满意
2、您对向化村水环境状况满意程度: A、满意
B、不满意
3、您对向化村绿化环境状况满意程度: A、满意
B、不满意
4、您对向化村空气环境状况满意程度: A、满意
B、不满意
5、您对向化村固体废物处臵状况满意程度: A、满意
B、不满意
6、您对向化村农村生态保护状况满意程度: A、满意
B、不满意 向化村农药施用强度证明
近年来,向化村大力提倡,推广低残留,低污染的农药,2010年农作物总种植面积14211亩,各种农药施用量为1450公斤,向化村农药施用强度为
1.53公斤/公顷。
密山市农业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证明
为了切实加强对生活垃圾的卫生管理,村委会分别与各街道签订卫生工作责任状,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及《环境卫生责任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全村建立了一支有5人组成的清洁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两辆,垃圾中转箱1个,垃圾收集桶26个,做到每条街道均有垃圾收集点,常年清运,日产日清。日收集的垃圾统一分类处臵。
向化村现有人口1211人,生活污垃圾产生总量为1211人×0.5公斤/人=605.5公斤×365天 =221吨
向化村年产生生活垃圾总量为221吨,经分类用于简易堆肥142吨,简易卫生填埋48吨,向化村生活垃圾集中处臵率为:经过集中处臵量/全村生活垃圾排放总量=190吨/211吨=85.9%.密山市住房建设局 2011年6月27日
向化村卫生公约
为深入持久的开展卫生运动,把卫生当作事关每个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实抓好,改造我村村容村貌,完善我村良好的卫生环境,落实一个长期有效的卫生机制。确保全村家家户户身体健康,放心发展经济良好环境,经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有关卫生公约: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树立爱护卫生人人有责的光荣感、责任感;家家户户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秩序。
二、组织卫生队常年管理,实行卫生队分组包片区包责任管理责任制,负责片区内各家各户的垃圾集中到垃圾点,做到日产日清。
三、卫生队人员有权监督和检举乱倒垃圾、乱倒沟水和破坏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有权将破坏卫生行为和个人提交给村两委会处理。
四、由村统一发卫生桶及其他配套工具,全村实行每户一个卫生桶装垃圾制度,卫生桶统一编号,由村造册存档,若卫生桶损坏或丢失者,由户主负责购买,家家户户确保门前“三包”(包卫生、绿化、秩序),违者村有权指责或罚款。
五、卫生队人员的月工资每人每月230-350元不等,农户每户每月收取5元作为卫生管理费,卫生费的每月收取时间连同电费同时缴交,若月到不交卫生费者,村有权作出处理,一年一次性交按50元计算,每月村付每只卫生车30元做修车费用。
六、奖罚制度,若不按指定地点而乱倒垃圾、乱倒沟水被发现者,第一次罚款50元,并写10张悔过书在全村各个角落张贴,第二次重犯者罚款200元,并在全村公开检讨。以上公约,呼吁全村各家各户自觉遵守,爱护公共卫生,人人有责共同维护卫生良好秩序,“遵守卫生光荣,破坏卫生有罪”。
向化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25日
向化村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证明
近年来,向化村着重发展生态农业、牧业,没有工业污染项目。
年6月27日
密山市环境保护局2011知一镇向化村创建黑龙江省
生态村工作总结
向化村位于镇政府东,距镇政府一公里,密兴旅游公路贯穿全村,地处穆棱河南岸,全村有三个自然屯,土地面积14211亩,其中水田3064亩。全村有361户1211口人,人均耕地11.7亩,现有党员人数是52人,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6人。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向化村两委班子坚持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镇党委镇政府及包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契机,使群众生活和村集体经济、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环保、城建规划、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的活动,严格对照黑龙江省生态村的指标体系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向化村群众全力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养殖业,逐步把向化村打造成为生态良好、文明富裕、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极大地推进了我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向化村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各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指导
镇党委、政府始终对向化村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创建黑龙江省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多次到村指导、检查、督促向化村的省级生态村创建活动,并安排分管城建、农村、组织工作的镇领导全力投入专门负责创建工作。我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委会委员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好创建活动各项工作指标和措施的落实。市领导、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经常到村指导各种创建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与镇、村共同探讨发展思路、解决办法。
二、宣传到位,营造浓厚氛围
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层层召开创建生态村动员大会,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有关村容整洁的村规民约,并印刷361份分发到户,使全体村民对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村容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调动了我们参与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利用多种形式想方设法扩大宣传效果,在进村大道、村部等地方悬挂、张贴“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绿色家园”以及“创建生态示范村,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等标语,举办宣传专栏,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规划先行,推进生态村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向化村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为保证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向化村今后的科学发展,我们十分重视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的制定,在市环保部门和建设局大力支持下,对照黑龙江省生态村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编制了《知一镇向化村环境规划》,按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资金保障,成效显著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的工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规划建设、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此项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开展生态村建设。
1、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电器、液化气用具、太阳能迅速进入百姓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迅速提高,全村361户全部使用电器、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2、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镇、村每年投入资金5万多元,用于开展家园卫生清洁工作,家家户户有清洁桶,村里成立了一支5人保洁队伍,全村配备垃圾收箱桶26个、垃圾运送车两辆,设立一个垃圾中转箱,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2%。同时为实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建立相应的道路、绿化及村庄的保洁制度,切实地把向化村打造成美好家园,投入12万元将全村的旱厕、猪舍全部拆除及对部分乱搭盖乱建物进行拆除;村民新建、改建三化池80个;今年4月3日——4月15日利用13天时间,出动150人次,车辆26台次,对全村的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运垃圾52吨。
3、几年来村里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抽出部分资金清理沟濠3500多延长米,下涵管26多处,保证我村所有地块排水通畅,土地不流失,低洼地不进水。今年又加固河堤500多延长米,保证涝洼地排水方便不被水淹,另外村里还号召村民在低洼地打井把低产旱田改成高产水田。今年村里又向水利部门争取抽水泵5台套,建机电井5座,改造水田300多亩,有四十多户农户喜获水稻丰收。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人均收入已从三年前的5000元上升到近7900元。
我村在2009年建成一栋集党员教育、村民教育、远程教育、科技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六项功能为一体的活动场所,其中办公和文化活动室占地109平方米,室内设有办公室、党员远程教育信息室、文化娱乐图书室、为民全程代理室,为村党支部和村民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该综合活动室建成后,多次接待上级领导的检查,获得了上级的好评。在此基础上,我村在包扶单位和帮助下又建成一个面积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市文体局又投资了一万多元的健身器材和一套蓝球架,同时又争取到科技投入的价值5万元的图书6千余册,文化活动广场的建成真正使广大村民读书有了场所,休闲有了去处,赌博的少了,喝酒闹事的少了,串东家跑西家扯闲话的少了,村民位还自发组成蓝球队。休闲娱乐活动设计所和文化活动室的建成,真正的使我村的村风民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村里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科技信息方面,我村紧跟时代的步伐,目前我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100%,电话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了80%和30%。
创建前由于我村养貉户多,人们环保意识不强,不仅道路情况不好,到了雨季人、车出行都非常困难。自从决定创建省级生态村,国家实施“村村通”以后,村民也相继富裕了起来,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向上级申请资金,村民出工出劳务,修建了水泥路2公里,总投资36元,达到全村通村街道100%是白色路面,路修好了,百姓的卫生环保意识也增强,在村两委班子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现在路边的粪堆和烂草彻底清理干净,路面全部栽上绿化树4万多株,百姓的生活真正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
通过我们两委班子和全村百姓的共同努力,向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富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两委班子的形象重新树立了。今后我们一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虚心学习基他先进村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再接再厉,把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把向化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的小康村做出新贡献。
五、存在问题
1、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运作机制有待探索,由于政府及村财力有限,单一的政府及村投入模式使得生态建设投入资金不足,造成生态环保工程进展缓慢。
2、少数村民对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态理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3、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率虽然达到指标要求,但没有达到100%。
六、下一步打算
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认真结彻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1、进一步加强生态村建设的领导,健全村级组织建设、配齐、配全领导机构,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长期任务来抓,不断加强领导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常研究,常布臵,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方面的责任制。
2、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利用村的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生态意识,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村民生活、生产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发展绿色、生态观光型农业意识行为。
知一镇向化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6月27日
第四篇:东风村生态村解说
东风村地处建宁县伊家乡西南部,与黄埠乡山下村毗邻,村部所在地距离乡政府约5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有农户375户,人口1513人。山高、路远、林深,农户居住分散,最远的自然村离村部近9公里,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608亩,山地面积13107亩,其中:毛竹山面积1553亩,果园面积500多亩,油茶林面积1668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400亩。境内植被良好、物种繁多、水质优良清澈、自然景观等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达81.43%。近年来,东风村依托山林资源的优势,大力做好山上文章,努力开展生态村建设,加强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配套设施投入,2009年在全乡农业农村工作评比中荣获第三名,2010年村财政收入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8元。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全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使现有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三年来,东风村级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村及周围的环境进行整治,使村庄环境初步达到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硬化的“五化”标准。环境建设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基本达到环境整治示范村和文明村标准。村民文明向上,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村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为加强创建市级生态村的组织领导,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东风村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黄燕平为组长,支部副书记张光崇为副组长的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制定的每一项创建工作计划,抓好落实,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积极群团组织、老年协会,县乡代表参与创建。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意义、目的和创建的内容,做到生态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增强村民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监督机制。村里成立了以村民代表、老年人协会会长等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创建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和检查。
大力发展绿色立体经济。围绕打造“生态环境示范村”这一主线,聘请有关林、农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建立毛竹丰产示范片500亩,低产油茶林改造200亩,低产果园改造200亩,充分合理利用森林优势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建立300亩莲子基地发展。大力发展山林畜牧养殖业,改良黄牛等牲畜品种80头。山地饲养家禽1万只,同时,抓好主导产业500亩烟叶基地,烟后制种200亩。形成以竹果收入为主导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近几年来发展的绿色立体经济,为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东风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无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近几年来,村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多万元,完成全村12个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和十八坑500多亩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兴修了刘家湾、牛牯栋、严塘等小组的通组道路,形成了路通、沟畅、水田种植有保障的良好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村民耕作条件。
东风村林业资源丰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东风村严格按照省集体林权改革的政策,通过人均2亩林地的林改方案,把部分林业资源合理地流转到村民手中,这样,既加强了林地资源的保护,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加强生态公益林和试验林的管护,落实林区秩序综合整治方案,加大管护力度。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81%,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安全饮水工程得到了保护。投资30万元完成村部周围、十八坑、刘家湾、等200多户人饮工程。聘请了3名护林员,对全村山林进行巡视保护,杜绝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使全村10个村民小组的人饮水源得到保护,实现了生态的、健康的水源。
大力开展环境美化工作和村容村貌整治。投资40万元实施十八坑新村点环境整治。投资55万元完成刘家湾通组路西硬化1.6公里。投资4万元,新建水泥篮球场1个,购买各类实用技术书籍300多册,开放农家书屋30㎡一间、电脑6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投资5万元为7个小组安装有线电视网络程控电话普及率达80%。加强了信息通信网络,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桂花、香樟、红豆杉、罗汉松等珍贵树种2000多棵。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东风村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明显改变。
通过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村民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笔架村,距县城36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与宁化县安远乡东桥村、江山村毗邻,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之
一。全村辖有10个村民小组358户人口1458人,其中党员人数33人。全村耕地面积1402亩,山地面积12300亩,2003年至2010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县级文明村,2010年在全乡农业农村工作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连续五年计划生育被评为合格村。2010年村财收入突破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3元。每年都以300至400亩的速度扩大毛竹和高产油茶林面积。投资12万元,完成排上新点宅间道硬化1800平方米和500米入户道建设,投入18万元全村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垄下段机耕道硬化,东坑机耕道整治和富家坵护岸建设,投资12万元完成720亩灾后林地补植,投资23.4万元推广建设家庭复用型沼气池78口,投资20多万元,共清理拆除脏乱猪牛栏、厕所109间。清除垃圾污泥400多车,清理污水泡1000多米,布设排污管道900多米,新建或改造三级化粪池126个,笔架村。
第五篇:生态村建设技术报告范文
镇北堡镇昊苑村创建生态村技术报告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认和谐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生态区域、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和谐优美生态家园,努力将昊苑村建设成为生态和谐的现代农村。
二、基础条件
1、建设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昊苑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环保领导小组,有支部书记担任小组组长,村长担任副组长,成员主要由村干部组成,并且制定了创建方案和工作计划
2、贯彻执行环保政策,保护生态环境
昊苑村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对环境生态的监管力度,并且大量的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学习培训,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严惩破坏环境的不法分子。
3、环保意识加强,村民对现环境状况十分满意
2010年12月份,两委班子进村入户,征求创建生态村群众意见,对环境满意度的调查为99%
三、生态村指示完成情况
昊苑村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为重点,以
万亩经济果林为主导产业,经济保持快速良好的发展趋势。
1、人均收入
2010年农民纯收入达到 了3721元,村民以种职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2、公共设施
近年来村上建设了两处塞上农民新居,村庄道路四通八达柏油路近20公里,水泥硬化路10余公里,砂石路面30多公里,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村民饮用水以机井为主,村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卫生合格率100%。
3、生活环境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我村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首先大搞宣传教育,让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户卫生厕所普及率75%,楼宇、屋顶、挑檐等部位的空中无乱挂乱吊现象,公共用地无乱堆乱放现象,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75%,村庄内道路畅通,两侧无乱堆乱放,乱建等现象。院落整洁,农具有序存放,既要达到“四无”标准:无垃圾堆放、无砖头瓦块、无积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农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4、积极开展情节能源普及和农膜回收工作
近几年,昊苑村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沼气池建设工程,使村民能够用上清洁经济的能源,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在我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100%.同时对于农用化肥薄膜积极回收,有效的防止了白色污染回收利用率达到
83%以上。
5、有效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
我村积极开展牲畜,家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使其变废为宝,达到了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目的,利用率达到了92%以上。
6、绿化覆盖
村民积极植树造林,绿化村庄道路巷道,使我村造林面积达140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7%以上,其中果林6800亩(农户种植1000亩)树种达120余种。
7、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
昊苑村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辖区内已有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300亩/个)共有4个。
8、农药化肥使用情况
近几年,我村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高效生态农业的指示精神,积极倡导和推广有机化肥,不断改善耕地土质,使得我村农药化肥的平均使用量显著低于西夏区的平均水平。
9、农田污水灌溉面积
四、创建生态新村的优势
昊苑村以旅游促生态保护,以保护生态促旅游,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中获得经济利益。
1、区域优势
我村四周皆为农区,具有天然的隔离屏障,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地处西夏王陵、西部影视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滚钟口、苏峪口风景区以及国家级生态旅游区沙湖的中心地带。
2、自身优势
昊苑村民营企业云山公司采砂的同时进行复垦,采空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万义生态园主要以生态观光旅游,志辉公司的红柳山庄主要以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主,浙这些企业为村民提供了近200人以上的工作岗位,加快了昊苑村生态村建设的步伐。
3、项目建设和企业带动为我村发展旅游业增添的新亮点
昊苑村辖区内志辉公司建设的红柳湾农业示范园区,规模宏大,主要发展光管农业,旅游业,把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发挥了志辉最大的经济效益也给我村生态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镇北堡镇昊苑村村民委员会
二0一0年五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