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

时间:2019-05-13 18:5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

第一篇: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

《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

固体, 矿产, 勘查, 意见, 编制

各类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必须遵循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相关国标、规范与各项规定,执行中不能超越,也不能降低要求,否则都属质量低劣。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各类勘查(核实)报告必须通过国土资源部或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认定后,才算完成任务,如何符合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要求,正是今天要交流的内容。对一份勘查(核实)报告,作为一个评估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报告编制人员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我国自建立部、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简称:(评审中心)》以来,组织评审各类勘查(核实)报告,促使地勘行业和矿山企业执行国标、规范、规定,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矿产资源储量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现行国标、固体矿产勘查总则以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各类矿产行业标准、规范、各项规定,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必须遵守的准则。现仅对勘查(核实)报告在编制中,应该着重注意并解决处理的问题,谈几点意见,错谬之处敬请指正。第一部份:关于报告类型及报告名称方面

一、关于报告的分类问题

(一)、勘查类:

1、勘查报告:在获得探矿权以后,分别按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提交:预查地质工作总结(或报告);普查、详查、勘探(普终、详终)报告。

2、补充勘查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在原采矿区范围边沿或深部,分别按照详查或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二)、核实类:

1、核实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因资源储量整合、转让、拍卖或为了查明保有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一定的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2、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对重要工程、水体、建筑物压覆,禁止开采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一定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3、矿区资源储量分割报告:前期的完整矿区被分割成几个小矿区。

(三)矿山生产勘探报告:在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经生产探矿加密控制,(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核实作用)。

(四)闭坑(核消)类:

1、矿山闭坑(停采)报告:资源储量消耗枯竭,不能保证正常生产开采。

2、中段或部份资源储量核消报告:已开采部份或各类煤柱的核消。

二、各类报告的具体名称的确定问题

1、勘查类报告名称:即按探矿证上的项目名称+矿种+地质工作阶段名,作本次勘查报告的名称。

2、核实类报告名称:即按采矿证上的项目名称+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作为本次核实报告的名称。

3、委托评审的核实报告名称:按委托文(或函)上的项目名称+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作为本次报告的名称。

第二部份:各勘查阶段地质工作程度及主要地质工作任务方面

一、勘查阶段划分及地质工作程度问题:

1、预查阶段:全面收集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重砂等各项有关信息及成果(异常),运用成矿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选择有希望的地段,对异常进行查证;必要时投入少量工程进行追索、验证以及采集分析测试样品,对区内的成矿条件已有初步了解;对有代表性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Ⅱ—Ⅲ级验证。

2、普查阶段:对成矿有利地段,通过对物、化探异常检查,按暂定矿床勘查类型,地

表有稀疏探槽(或浅井)揭露及少量浅深部工程验证,大致控制了矿体。

大致查明:矿石物质组份、矿石质量以及相应的初步综合评价;对物、化探异带进行了Ⅰ—Ⅱ级验证;大致了解水、工、环地质条件,并作初步评价;对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作了概略评述,并对矿石可选性能进行了类比研究。

3、详查阶段:在详查区,通过1/10000—1/2000的地质填图,基本查明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按初定矿床勘查类型要求的工程间距,使用各种勘查方法与手段,进行系统工程控制并取样分析、测试,基本控制主矿体的规模、形态、品位、产状;基本查明矿石的物质成份、矿石质量,并对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相应综合评价;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初步确定主要含水层及水文地质参数,估算了矿坑涌水量;作了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对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进行了试验或研究。

4、勘探阶段:在详查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1/10000—1/2000的地质填图,按确定的矿床勘查类型,应用各种勘查方法与手段,进行工程加密控制。详细查明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按确定的矿床勘查类型要求的工程间距,使用各种勘查方法与手段,进行加密工程控制并取样分析、测试,详细控制主矿体的规模、形态、品位、产状;基本查明矿石的物质成份、矿石质量,并对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相应综合评价;详细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定主要含水层及水文地质参数,估算了矿坑涌水量;作了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针对不同矿石类型,采集有代表性的试样,进一步对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进行了试验或研究。

二、各勘查阶段主要地质工作任务问题:

1、预查阶段:初步了解资源远景;提供普查区;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2、普查阶段:作出初步评价;提供详查区;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详查阶段:作出是否具工业价值的评价;提供勘探区;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及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4、勘探阶段:为矿山建设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等,提供地质依据。第三部份:区域地质成果的使用方面

一、地层单位的变化问题:

新的区域地层年代表颁布实施后,随着新的地层专用术语的出现,不少沿袭多年的区域地层名称不能再使用了,在矿产勘查报告中应准确使用新的区域地层术语。

1、地质地层单位由原来的4级变为6级(宇、界、系、统、阶、亚阶),不再划分亚界、亚系、亚统。

2、地质年代单位也相应变化为6级(宙、代、纪、世、期、亚期),不再划分亚代、亚 纪、亚世。

3、原震旦系解体为南华系(峡东群)和震旦系(含陡山沱组和灯影峡组)。

4、石炭系两分,原太原组分芍平祠阶(C22)和太原阶(P11),本溪组划入上石炭统。

5、取消第三系(纪),分为古近系(纪)和新近系(纪)。

二、地层名称及代号问题: 原用名称及代号 现用名称及代号 原用名称及代号 现用名称及代号

上(晚)第三系(纪)N 新近系(纪)N 元古界(代)Pt 元古界(宙)PT

下(早)第三系(纪)N 古近系(纪)E 太古界(代)Ar 太古宇(宙)AR

太原组C3 太原组C22 上(晚)元古界(代)Pt3 新元古界(代)Pt3

中石炭统本溪组C2 上石炭统本溪组C21 下(早)元古界(代)Pt1 古元古界(代)Pt1

新生界(代)K2 新生界C2 上(晚)太古界(代)Ar3 新太古界(代)Ar3 无

显生宇(宙)PH 下(早)太古界(代)Ar1 古太古界(代)Ar1

第四部份:矿体地质方面

一、控矿工程质量问题:

1、槽探规格、见基岩深度;

2、坑探规格:沿脉、穿脉要求;

3、钻探工程质量:

1)非煤矿产按6个方面逐一叙述:岩矿心采取率、孔深校正、顶角方位测定、简易水文观测、封孔(水泥沙1:!:1)、原始地质资料记录;

2)煤矿按8个方面逐一叙述:岩心采取率、矿心采取率、终孔层位、孔深校正、顶角方位测定、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原始地质资料记录。

3)煤矿钻探后的测井问题:必测项目:自然电位(DZW)、视电阻率(DLW)、自然伽玛(HG)、人工伽玛(HGG)。

二、矿石质量的研究问题:

1、了解或查明矿石品位、矿物成份、化学成份、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工业类型、有益

有害组份、共伴生矿产;研究其含量及分布范围。铅薪钼等需要研究氧化层厚度指标不一样。

2、各勘查阶段各类化验、测试样品的采集。

1)普查阶段:采集基本分析样、少量化学全分析样、少量岩矿鉴定样、组合分析样,大致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2)详查阶段:采集基本分析样、组合分析样、少量物相分析样、少量岩矿石力学性

质试验样,基本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3)勘探阶段:采集基本分析样、组合分析样、物相分析样、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样,详细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3、各类样品:基本分析样、化学全分析样、光谱分析样、岩矿鉴定样、组合样、物相

分析样、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样、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样等,必须依据不同矿产特点、要求,说明采样方法,测试项目及要求。

4、小体重样的采集:矿石类型要有代表性,样品数量、规格及分析、测试要求;说明是否采集大体重样。

三、基本分析质量检查问题

1、及时提取内、外检样品,按主要矿种的基本分析项目进行化验分析;提取方法必须符合要求;

2、提取的内、外检分析样品数量、所占比例,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内、外验样品

数量分别是原分析样品总数的10%和5%,(金和铝土矿分别是7-10%和3-5%);外检样品数量不得少于30件;内生金属矿产的内、外检分析的承担单位,必须具有省级以上的认证资质。

3、内、外检分析结果的合格率名分别达到90%和80%,同时无系统误差。

4、对内、外检分析结果按DZ/T0130-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

计算公式,计算相对双差值(S)及充许相对双差值(y值);然后可参考使用下表进行整理:

5、对系统误差显著性检验计算(即“t” 值)。

内、外检分析结果计算统计表 样 号 基本分析 外检结果 绝对误差 两次均值 双 差 值S 允许双差Y 是否合格 “t值”

原样号 密码号 TFe mFe TFe mFe TFe mFe TFe mFe TFe mFe TFe mFe TFe mFe TFe mFe

注:合格则(S ≤ Y)用“√” 表示;不合格(S > Y)用“×” 表示。

四、矿床及矿石氧化程度的研究问题:

1、一般内生金属矿床要求划分“三带”,实际多是划分两带:即原生带(含混合带)、氧化带,即可。灰钼矿回收十分困难,都没指标要求。

2、一般内生金属矿产矿石的自然类型:原生矿石(含混合矿石)、氧化矿石(氧化率大于30%),要求采样 通过物相分析取得相关资料,进行划分。

3、物相分析样的采集,可在化验付样中抽取,与基本分析同时进行(避免自然氧化),采集的样品必须系统并有代表性。

第五部份:关于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方面

一、各不同勘查阶段的选矿试验程度要求: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的试验程度必须明确,试验程度分五级: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地质勘查阶段,一般最多做到半工业试验。

1、普查阶段:有类似矿石的进行类比研究;无可类比或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可选性试 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2、详查阶段:易选矿石可进行类比;一般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难选矿

石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饰面石材还应有代表性的试采资料;直接提供开发利用时,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设计的要求。

3、勘探阶段:对易选矿石作实验室流程试验;一般矿石作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难选

矿石和新类型矿石,必要时作半工业试验。

二、有关矿石可选性的问题

1、采集的样品及入选的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矿石类型、入选品位、物质组份、样点分布等)。

2、作类比研究的矿石,类比条件必须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即:矿石类型、入选品位、物质组份),类比条件应充分且要求叙述清楚。

3、确定选矿试验流程,经选矿试验后的主矿种及顺便回收矿种的各项选矿指标。

4、明确提出对矿石可选性能的评价意见。

第六部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

一、水文地质工作问题

1、普查阶段:大致了解水文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同类型矿山类比作评价,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深、水质、水量。

2、详查阶段:开展详细水文地质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对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初步确定矿床充水的主(次)要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参数,估算矿坑涌水量,指出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作出评价。

3、勘探阶段: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要详细查明,通过抽水试验获取计算参数,计算首采区、笫一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对影响矿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找出产生原因和形成条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治理措施。

大流量、大降深的孔组(群孔)抽水试验,应在地下水自然流场已经控制的条件下,布置在强富水地段。

观测孔的布置:控制不同的边界条件、来水方向、强径流带及各径流分区,并注意 在区域上的控制。

断裂带抽水试验,一般布置在主要井巷穿过主要断裂带的部位,或有重要意义的补给边界断裂两侧。

矿坑(矿井)涌水量预测(预算):估算第一开采水平正常和最大的矿坑涌水量,预

测下一开采水平或最低开采水平的涌水量。

对含水性弱的小型矿床(矿井)可以估算全矿床(全矿井)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至中等的矿床(井田),区内或邻近有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生产矿井

时,可用比拟法估算矿床(矿井)涌水量。

二、工程地质工作问题

1、普查阶段:大致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同类型矿山类比,对岩、矿石的力学性质作初步评价。

2、详查阶段: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通过对矿体及围岩作

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初步确定矿体及围岩的岩体质量,指出不良岩层,指出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作出评价。

3、勘探阶段: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要详细查明,通过对矿体及围岩

作系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预测不良工程地段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治理措施。

初步划分矿区工程地质(或顶、底板)岩组,系统测定岩、矿石的力学性质;基本查明

断层破碎带、岩溶、风化带的分布。

对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评价意见,调查老窿及采空区的分布,初步划分矿床工程地质类型。

三、环境地质工作问题

1、普查阶段:大致了解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同类型矿山类比,对矿床的环境地质条件作初步评价。

2、详查阶段:开展详细的环境地质调查,指出不良环境地质现象,指出影响环境的主要地质条件及开采条件,对环境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作出评价。

地震评价意见,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本区设计基本地震重力加速度,抗震设防烈度; 一般矿产(非煤、非放射性矿产),详查阶段应开展放射性测量工作(即:顺便检查),以便了解矿石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及放射性成份。

3、勘探阶段: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要详细查明,对矿山排水、开采区的地面变形破坏、矿山废水排放、矿渣堆放等,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调研,对放射性、有害气体、物质成份等危害性的产生和形成条件,找出产生原因和形成条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治理措施。

地震评价意见,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本区

设计基本地震重力加速度,抗震设防烈度;

对矿山开采及选矿对自然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评述;对开采后废石堆积对自然环境 及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评述;

第七部份:各项勘查地质工作方面

一、矿床勘查类型的问题:

1、各不同勘查阶段对勘查类型的定名不同:普查阶段为“暂定”勘查类型;详查阶段

为“初定”勘查类型 ;勘探阶段为“确定”勘查类型。

2、对主要矿体仔细讨论: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份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等,最后按变化状况或类型系数和,定出矿床勘查类型。

二、工程间距问题:

1、按照勘查类型的要求,明确规范规定的探矿工程间距;同时,叙述实际形成各资源 储量类型的工程间距。

2、使用的工程间距务必与勘查阶段的要求,基本一致,允许工程间距有一定的变化,但不能影响达到相应勘查阶段的控制程度;

三、各勘查阶段所求的资源储量问题:

1、单个矿床、矿区、井田各阶段所求资源储量类别 阶段 概略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经济意义

预查(334)?

普查

(333)(334)?

详查

(332)(333)(334)?(122)(122b)

经济的

(2M22)

边际经济的(2S22)

次边际经济的勘探

(331)(332)(333)

(121)(122)(121b)(122b)(111)(122)(111b)(122b)经济的

(2M21)(2M22)(2M11)(2M22)边际经济的

(2S21)(2S22)(2S11)(2S22)次边际经济的

基建和生产矿山

(111)(122)(111b)(122b)经济的关停矿山(331)(332)(333)

3、预可行性研究的详查或勘探报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勘探报告,也同时求相应勘查阶段 的资源量。

4、矿产开发项目未经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不可确定为次边际经济或边际经济的资源储量。

5、在详查、勘探阶段,不能求(334)?。

四、矿体的控制程度问题:

1、在对矿体控制的工程中,系统采集基本分析样,控制矿体顶、底板;

2、对边界的控制:各类矿产应考虑矿体边界、法定边界,实际圈定的资源储量一定按

相应类型的工程间距进行圈定;

3、以控制的工程间距为基础,加密工程估算探明的资源储量,可以成倍或不成倍加密;估算(331)、(111b)或(121b)。

4、以控制的工程间距为基础,放稀网度估算推断的资源量,放稀工程间距视矿体复杂程度,最稀不能超过控制工程间距的3倍;估算(333)。

5、地表工程与个别深部验证工程的间距,不大于相应控制工程间距的3倍,以验证工程与两旁邻近的地表工程连接,估算(333)。

6、当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间距应比深部工程间距作适当加密。

7、当矿体仅有地表工程时,最大推深不得大于矿体平面长度的1/4并且:沉积矿产不

得大于400m;内生矿产不得大于200m。均估算(334)?。

8、各类资源储量比例要求:非煤矿无明确比例;但详查阶段控制预可采储量应达到矿

山最低服务年限需要,最低服务年限由矿权人定;

9、勘探阶段探明的可采储量应满足矿山返本付息的需要。

第八部份:资源储量估算方面

一、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问题:

1、严格依据省级或以上矿产资源管理部门颁发的探矿证或采矿证规定的范围,将矿体估算范围的各拐点坐标(直角坐标),标注在工程布置图及资源储量估算图上。

2、多个矿体(层),必须分别进行标注(直角坐标),同时在报告中于以叙述。

二、工业指标问题

1、各种类型的报告如果未进行预可研或可研,也无特殊情况,一律使用规范规定的矿床工业指标。

2、当各类指标略为低于规范规定的工业指标,经投资方书面表态并作明确承诺后,可以使用该指标。

3、煤矿勘查中明确了降低指标:可采厚度小0。1m的、灰份40-50%、硫份大于3%,可以使用,认为规范不禁止这种作法。

4、当各类指标高于规范规定指标,必须提交论证材料,并报省级或以上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内生固体矿产矿体的圈定原则问题

1、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都可入圈矿体;圈定的矿体品位,在边界品位至工业品位之

间的矿体,简称“边界矿体”。

2、大于工业品位的矿体,简称“工业矿体”:在圈定单工程矿体的过程中,矿体顶与

底有连续多个大于边界品位而低于工业品位的样品时,允许带入小于剔除厚度的样品;

3、“工业矿体”中,厚度不大、分布零星难以分采的“边界矿体”,无须单独圈出;可合到工业矿体中,但不影响指标。

4、“边界矿体”与“工业矿体”一般不混圈;在资源储量估算时,必须分别单圈、单算,分别统计;

5、地表工程间距与沿脉坑道中两样线间距,小于或等于相应资源储量类型的工程间距

时,以工程间距的1/2圈定;大于相应资源储量类型的工程间距时,以相应类型的工程间距的1/2圈定。

第二篇: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和设计培训思考题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和设计培训思考题

一. 名词解释:

矿产资源: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是固态、液态、或汽态的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经济意义的天然富集物。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

矿石: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或利用其特性的自然矿物聚集体。

矿脉:沿着围岩的裂隙充填或交代而成的脉状矿体。

矿床成因类型:跟据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而划分的矿床类型。如沉积变质铁矿等。

矿床工业类型:根据矿床的成因类型、工业意义、经济价值及其代表性、矿石的矿物或元素建造,矿床的形态、产状及其与构造的关系和围岩的性质等因素划分的类型。如含金石英脉型矿床、斑岩型铜矿等。

二. 填空题:

1.野外岩性描述的内容是: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

2.地质勘查报告编写中矿体地质一章需说明的内容是:(矿体、矿化体、矿带)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矿体围岩、围岩蚀变、矿床成因分析。

3.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的提纲主要是1绪论2区域地质3矿(床)地质.4(矿体(层)地质)5矿石加工技术性能6矿床开采技术条件7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8(资源/储量估算)9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10结论

4.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设计编写的提纲是:1前言2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3(工作部署)4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5工作量、经费预算、劳动组织及预期成果6劳动保障与安全措施

5地质年代简表中显生代以来地层单位系名称及代号是:寒武系Є奥陶系O志留系S 泥盆系D石炭系C二迭系P三迭系T侏罗系J(白垩系K)第三系R(第 四 系Q)

6.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红山铜金矿主要控矿构造是(断裂构造)

7.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红山铜金矿床的工业类型是(含金铜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8.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红山铜金矿最古老的地层是(长城—蓟县系墩子沟群(Ch-JxD))

9.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红山铜金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体是(石英闪长岩体)

10.布置探槽和样槽的原则是(垂直)矿体长度方向。

三. 简答题:

1.进行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主要是哪四项?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

2.参于资源量计算的图件主要有哪些?采样平面图、矿体水平(垂直)投影图、勘探线剖面图

3.划分矿床勘查类型的依据有哪五大因素?矿体规模、矿体形态的复杂成度、构造影响成度、矿体厚度稳定成度、有用组分均匀成度。

4.储量计算的参数有哪些?平均品位、矿体厚度、矿体面积、矿石体重、矿体体积、矿石量、矿石金属量。

四、论述题(二选一):

1.论述红山铜金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2.联系实际说明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阿拉善盟分公司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状大?

第三篇:编好各类《矿产勘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的金钥匙

各类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报告及核实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必须遵循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相关国标、规范与各项规定,执行中不能超越,也不能降低要求,否则都属质量低劣。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各类勘查(核实)报告必须通过国土资源部或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认定后,才算完成任务,如何符合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要求,正是今天要交流的内容。对一份勘查(核实)报告,作为一个评估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报告编制人员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我国自建立部、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简称:(评审中心)》以来,组织评审各类勘查(核实)报告,促使地勘行业和矿山企业执行国标、规范、规定,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矿产资源储量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现行国标、固体矿产勘查总则以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各类矿产行业标准、规范、各项规定,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必须遵守的准则。现仅对勘查(核实)报告在编制中,应该着重注意并解决处理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第一部份 关于报告类型及报告名称方面

一、关于报告的分类问题(一)勘查类

1、勘查报告:在获得探矿权以后,分别按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提交:预查地质工作总结(或报告);普查、详查、勘探(普终、详终)报告。

2、补充勘查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在原采矿区范围边沿或深部,分别按照详查或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二)核实类

1、核实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因资源储量整合、转让、拍卖或为了查明保有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一定的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2、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对重要工程、水体、建筑物压覆,禁止开采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一定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3、矿区资源储量分割报告:前期的完整矿区被分割成几个小矿区。

(三)矿山生产勘探报告

在勘查报告的基础上,经生产探矿加密控制,(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核实作用)。

(四)闭坑(核消)类

1、矿山闭坑(停采)报告:资源储量消耗枯竭,不能保证正常生产开采。

2、中段或部份资源储量核消报告:已开采部份或各类煤柱的核消。

二、各类报告的具体名称的确定问题

1、勘查类报告名称:即按探矿证上的项目名称+矿种+地质工作阶段名,作本次勘查报告的名称。

2、核实类报告名称:即按采矿证上的项目名称+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作为本次核实报告的名称。

3、委托评审的核实报告名称:按委托文(或函)上的项目名称+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作为本次报告的名称。

第二部份 各勘查阶段地质工作程度及

主要地质工作任务方面

一、勘查阶段划分及地质工作程度问题

1、预查阶段:全面收集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重砂等各项有关信息及成果(异常),运用成矿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选择有希望的地段,对异常进行查证;必要时投入少量工程进行追索、验证以及采集分析测试样品,对区内的成矿条件已有初步了解;对有代表性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Ⅱ—Ⅲ级验证。

2、普查阶段:对成矿有利地段,通过对物、化探异常检查,按暂定矿床勘查类型,地

表有稀疏探槽(或浅井)揭露及少量浅深部工程验证,大致控制了矿体。

大致查明:矿石物质组份、矿石质量以及相应的初步综合评价;对物、化探异带进行了Ⅰ—Ⅱ级验证;大致了解水、工、环地质条件,并作初步评价;对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作了概略评述,并对矿石可选性能进行了类比研究。

3、详查阶段:在详查区,通过1/10000—1/2000的地质填图,基本查明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按初定矿床勘查类型要求的工程间距,使用各种勘查方法与手段,进行系统工程控制并取样分析、测试,基本控制主矿体的规模、形态、品位、产状;基本查明矿石的物质成份、矿石质量,并对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相应综合评价;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初步确定主要含水层及水文地质参数,估算了矿坑涌水量;作了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对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进行了试验或研究。

4、勘探阶段:在详查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1/10000—1/2000的地质填图,按确定的矿床勘查类型,应用各种勘查方法与手段,进行工程加密控制。详细查明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按确定的矿床勘查类型要求的工程间距,使用各种勘查方法与手段,进行加密工程控制并取样分析、测试,详细控制主矿体的规模、形态、品位、产状;基本查明矿石的物质成份、矿石质量,并对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相应综合评价;详细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确定主要含水层及水文地质参数,估算了矿坑涌水量;作了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针对不同矿石类型,采集有代表性的试样,进一步对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进行了试验或研究。

二、各勘查阶段主要地质工作任务问题

1、预查阶段:初步了解资源远景;提供普查区;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2、普查阶段:作出初步评价;提供详查区;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详查阶段:作出是否具工业价值的评价;提供勘探区;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及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4、勘探阶段:为矿山建设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等,提供地质依据。

第三部份 区域地质成果的使用方面

一、地层单位的变化问题

新的区域地层年代表颁布实施后,随着新的地层专用术语的出现,不少沿袭多年的区域地层名称不能再使用了,在矿产勘查报告中应准确使用新的区域地层术语。

1、地质地层单位由原来的4级变为6级(宇、界、系、统、阶、亚阶),不再划分亚界、亚系、亚统。

2、地质年代单位也相应变化为6级(宙、代、纪、世、期、亚期),不再划分亚代、亚纪、亚世。

3、原震旦系解体为南华系(峡东群)和震旦系(含陡山沱组和灯影峡组)。

4、石炭系两分,原太原组分芍平祠阶(C22)和太原阶(P11),本溪组划入上石炭统。

5、取消第三系(纪),分为古近系(纪)和新近系(纪)。

二、地层名称及代号问题

第四部份 矿体地质方面

一、控矿工程质量问题

1、槽探规格、见基岩深度;

2、坑探规格:沿脉、穿脉要求;

3、钻探工程质量:

1)非煤矿产按6个方面逐一叙述:岩矿心采取率、孔深校正、顶角方位测定、简易水文观测、封孔(水泥沙1:!:1)、原始地质资料记录;

2)煤矿按8个方面逐一叙述:岩心采取率、矿心采取率、终孔层位、孔深校正、顶角方位测定、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原始地质资料记录。

3)煤矿钻探后的测井问题:必测项目:自然电位(DZW)、视电阻率(DLW)、自然伽玛(HG)、人工伽玛(HGG)。

二、矿石质量的研究问题

1、了解或查明矿石品位、矿物成份、化学成份、矿石结构构造、矿石工业类型、有益有害组份、共伴生矿产;研究其含量及分布范围。铅薪钼等需要研究氧化层厚度指标不一样。

2、各勘查阶段各类化验、测试样品的采集。

1)普查阶段:采集基本分析样、少量化学全分析样、少量岩矿鉴定样、组合分析样,大致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2)详查阶段:采集基本分析样、组合分析样、少量物相分析样、少量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样,基本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3)勘探阶段:采集基本分析样、组合分析样、物相分析样、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样,详细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3、各类样品:基本分析样、化学全分析样、光谱分析样、岩矿鉴定样、组合样、物相分析样、岩矿石力学性质试验样、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样等,必须依据不同矿产特点、要求,说明采样方法,测试项目及要求。

4、小体重样的采集:矿石类型要有代表性,样品数量、规格及分析、测试要求;说明是否采集大体重样。

三、基本分析质量检查问题

1、及时提取内、外检样品,按主要矿种的基本分析项目进行化验分析;提取方法必须符合要求;

2、提取的内、外检分析样品数量、所占比例,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内、外验样品数量分别是原分析样品总数的10%和5%,(金和铝土矿分别是7-10%和3-5%);外检样品数量不得少于30件;内生金属矿产的内、外检分析的承担单位,必须具有省级以上的认证资质。

3、内、外检分析结果的合格率名分别达到90%和80%,同时无系统误差。

4、对内、外检分析结果按DZ/T0130-94《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相对双差值(S)及充许相对双差值(y值);然后可参考使用下表进行整理:

5、对系统误差显著性检验计算(即“t” 值)。

四、矿床及矿石氧化程度的研究问题

1、一般内生金属矿床要求划分“三带”,实际多是划分两带:即原生带(含混合带)、氧化带,即可。灰钼矿回收十分困难,都没指标要求。

2、一般内生金属矿产矿石的自然类型:原生矿石(含混合矿石)、氧化矿石(氧化率大于30%),要求采样通过物相分析取得相关资料,进行划分。

3、物相分析样的采集,可在化验付样中抽取,与基本分析同时进行(避免自然氧化),采集的样品必须系统并有代表性。

第五部份 关于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方面

一、各不同勘查阶段的选矿试验程度要求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的试验程度必须明确,试验程度分五级: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地质勘查阶段,一般最多做到半工业试验。

1、普查阶段:有类似矿石的进行类比研究;无可类比或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2、详查阶段:易选矿石可进行类比;一般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难选矿石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饰面石材还应有代表性的试采资料;直接提供开发利用时,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设计的要求。

3、勘探阶段:对易选矿石作实验室流程试验;一般矿石作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难选矿石和新类型矿石,必要时作半工业试验。

二、有关矿石可选性的问题

1、采集的样品及入选的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矿石类型、入选品位、物质组份、样点分布等)。

2、作类比研究的矿石,类比条件必须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即:矿石类型、入选品位、物质组份),类比条件应充分且要求叙述清楚。

3、确定选矿试验流程,经选矿试验后的主矿种及顺便回收矿种的各项选矿指标。

4、明确提出对矿石可选性能的评价意见。

第六部份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

一、水文地质工作问题

1、普查阶段:大致了解水文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同类型矿山类比作评价,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深、水质、水量。

2、详查阶段:开展详细水文地质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对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初步确定矿床充水的主(次)要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参数,估算矿坑涌水量,指出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作出评价。

3、勘探阶段: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要详细查明,通过抽水试验获取计算参数,计算首采区、笫一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对影响矿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找出产生原因和形成条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治理措施。

大流量、大降深的孔组(群孔)抽水试验,应在地下水自然流场已经控制的条件下,布置在强富水地段。

观测孔的布置:控制不同的边界条件、来水方向、强径流带及各径流分区,并注意

在区域上的控制。断裂带抽水试验,一般布置在主要井巷穿过主要断裂带的部位,或有重要意义的补给边界断裂两侧。

矿坑(矿井)涌水量预测(预算):估算第一开采水平正常和最大的矿坑涌水量,预 测下一开采水平或最低开采水平的涌水量。对含水性弱的小型矿床(矿井)可以估算全矿床(全矿井)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至中等的矿床(井田),区内或邻近有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生产矿井时,可用比拟法估算矿床(矿井)涌水量。

二、工程地质工作问题

1、普查阶段:大致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同类型矿山类比,对岩、矿石的力学性质作初步评价。

2、详查阶段: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通过对矿体及围岩作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初步确定矿体及围岩的岩体质量,指出不良岩层,指出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作出评价。

3、勘探阶段: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要详细查明,通过对矿体及围岩作系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预测不良工程地段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治理措施。

初步划分矿区工程地质(或顶、底板)岩组,系统测定岩、矿石的力学性质;基本查明断层破碎带、岩溶、风化带的分布。对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评价意见,调查老窿及采空区的分布,初步划分矿床工程地质类型。

三、环境地质工作问题

1、普查阶段:大致了解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同类型矿山类比,对矿床的环境地质条件作初步评价。

2、详查阶段:开展详细的环境地质调查,指出不良环境地质现象,指出影响环境的主要地质条件及开采条件,对环境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作出评价。

地震评价意见,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本区设计基本地震重力加速度,抗震设防烈度;

一般矿产(非煤、非放射性矿产),详查阶段应开展放射性测量工作(即:顺便检查),以便了解矿石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及放射性成份。

3、勘探阶段: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要详细查明,对矿山排水、开采区的地面变形破坏、矿山废水排放、矿渣堆放等,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调研,对放射性、有害气体、物质成份等危害性的产生和形成条件,找出产生原因和形成条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治理措施。

地震评价意见,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本区设计基本地震重力加速度,抗震设防烈度;

对矿山开采及选矿对自然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评述;对开采后废石堆积对自然环境及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评述。

第七部份 各项勘查地质工作方面

一、矿床勘查类型的问题

1、各不同勘查阶段对勘查类型的定名不同:普查阶段为“暂定”勘查类型;详查阶段为“初定”勘查类型 ;勘探阶段为“确定”勘查类型。

2、对主要矿体仔细讨论: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份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等,最后按变化状况或类型系数和,定出矿床勘查类型。

二、工程间距问题

1、按照勘查类型的要求,明确规范规定的探矿工程间距;同时,叙述实际形成各资源储量类型的工程间距。

2、使用的工程间距务必与勘查阶段的要求,基本一致,允许工程间距有一定的变化,但不能影响达到相应勘查阶段的控制程度;

三、各勘查阶段所求的资源储量问题

1、单个矿床、矿区、井田各阶段所求资源储量类别

3、预可行性研究的详查或勘探报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勘探报告,也同时求相应勘查阶段的资源量。

4、矿产开发项目未经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不可确定为次边际经济或边际经济的资源储量。

5、在详查、勘探阶段,不能求(334?)。

四、矿体的控制程度问题

1、在对矿体控制的工程中,系统采集基本分析样,控制矿体顶、底板;

2、对边界的控制:各类矿产应考虑矿体边界、法定边界,实际圈定的资源储量一定按相应类型的工程间距进行圈定;

3、以控制的工程间距为基础,加密工程估算探明的资源储量,可以成倍或不成倍加密;估算(331)、(111b)或(121b)。

4、以控制的工程间距为基础,放稀网度估算推断的资源量,放稀工程间距视矿体复杂程度,最稀不能超过控制工程间距的3倍;估算(333)。

5、地表工程与个别深部验证工程的间距,不大于相应控制工程间距的3倍,以验证工程与两旁邻近的地表工程连接,估算(333)。

6、当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间距应比深部工程间距作适当加密。

7、当矿体仅有地表工程时,最大推深不得大于矿体平面长度的1/4并且:沉积矿产不得大于400m;内生矿产不得大于200m。均估算(334?)。

8、各类资源储量比例要求:非煤矿无明确比例;但详查阶段控制预可采储量应达到矿山最低服务年限需要,最低服务年限由矿权人定;

9、勘探阶段探明的可采储量应满足矿山返本付息的需要。

第八部份 资源储量估算方面

一、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问题

1、严格依据省级或以上矿产资源管理部门颁发的探矿证或采矿证规定的范围,将矿体估算范围的各拐点坐标(直角坐标),标注在工程布置图及资源储量估算图上。

2、多个矿体(层),必须分别进行标注(直角坐标),同时在报告中于以叙述。

二、工业指标问题

1、各种类型的报告如果未进行预可研或可研,也无特殊情况,一律使用规范规定的矿床工业指标。

2、当各类指标略为低于规范规定的工业指标,经投资方书面表态并作明确承诺后,可以使用该指标。

3、煤矿勘查中明确了降低指标:可采厚度小0。1m的、灰份40-50%、硫份大于3%,可以使用,认为规范不禁止这种作法。

4、当各类指标高于规范规定指标,必须提交论证材料,并报省级或以上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内生固体矿产矿体的圈定原则问题

1、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都可入圈矿体;圈定的矿体品位,在边界品位至工业品位之间的矿体,简称“边界矿体”。

2、大于工业品位的矿体,简称“工业矿体”:在圈定单工程矿体的过程中,矿体顶与底有连续多个大于边界品位而低于工业品位的样品时,允许带入小于剔除厚度的样品;

3、“工业矿体”中,厚度不大、分布零星难以分采的“边界矿体”,无须单独圈出;可合到工业矿体中,但不影响指标。

4、“边界矿体”与“工业矿体”一般不混圈;在资源储量估算时,必须分别单圈、单算,分别统计;

5、地表工程间距与沿脉坑道中两样线间距,小于或等于相应资源储量类型的工程间距时,以工程间距的1/2圈定;大于相应资源储量类型的工程间距时,以相应类型的工程间距的1/2圈定。

四、矿体在勘查线剖面图上的圈定方法问题

1、矿体圈定一般使用直线圈定;

2、矿体控别程度较高且具一定规律时,也可使用曲线圈定。

五、矿体块段连接问题

1、块段连接方法一般使用直线连接,矿体露头部份,可根据控制的矿体走向,使用曲线连接。

2、使用垂直平行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块段间不能超过两条勘查线;同时必须附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分布平面图;

3、内生矿产使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块段间一般不超过两条勘查线;

4、沉积矿产使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块段间不能超过三条勘查线。

六、特高品位的确定问题

1、对特高样品的分析副样作第二次分析,当两次分析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确认为是特高品位样品,使用第一次分析结果;

2、凡单样品位值高于矿体平均品位6-8倍的样品,称为特高品位样品。

3、当品位变化系数不均匀时,大于矿体平均品位6倍的样品,是特高品位样品;

4、当品位变化系数均匀时,大于矿体平均品位8倍的样品,是特高品位样品;

5、当品位变化系数较均匀时,大于矿体平均品位7倍的样品,是特高品位样品。

七、特高品位的处理问题

1、用原特高品位参加计算的块段平均品位,代替特高单样品的品位,重新参加块段平均品位计算,作为块段的平均品位;

2、矿体厚大时,用原特高品位参加计算的工程平均品位,代替特高单样品的品位,重新参加工程平均品位的计算;

3、经处理后,仍是特高品位时,继续进行处理,直至不成为特高品位为止。

八、富矿段圈定问题

1、特高样品或高品位样品呈有规律的分布,且可圈出高品位样带(富矿段)时,可单独圈定块段、单独计算块段平均品位;

2、圈了高品位样带(富矿段),则不做特高品位处理。

九、矿体大厚度的确定问题

1、计算出矿体的平均厚度,用单工程中单独矿层的厚度,进行比较;

2、单工程中单独矿层厚度,大于矿体平均厚度三倍的,为大厚度工程。

十、大厚度的处理问题

1、以矿体平均厚度的三倍值(即:大厚度值)代替大厚度工程的厚度值,参加矿体平均厚度的计算。

2、如果存在大厚度地段,可以单独连接块段,不再进行大厚度处理。

十一、关于“三下”(铁路、水体、建筑物)压矿问题

1、省级及以上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有明确的特殊要求时,按要求执行;

2、无特殊要求时,对被压覆的块段单圈、单算,单独统计资源储量,资源储量类型不受影响。

3、提交报告后出现新的压矿问题时,按有关要求单独提交《„„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

十二、关于采空区、无矿带问题

1、采空区、无矿带圈定界线,必须具有相关资料或实际控制资料为依据。

2、说明采空区、无矿带的圈定方法、圈定手段,评述圈定的准确性。

3、说明采空区圈定与估算的时间界限。

十三、矿体外推问题

1、有限外推:在工程间距大于或等于网度间距时,平推该类型网度的1/4,估算降一类的资源储量;工程间距小于网度间距时,平推实际工程间距的1/4,估算降一类的资源储量。

2、无限外推:平推该相应类型网度的1/4,估算降一类资源储量。

3、估算(334?)的矿体不得外推。

4、外推的资源储量及外推点不能再外推。

5、采用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圈定矿体边界时,不得外推。

6、对薄脉型矿体,多数采用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圈定的矿体,属可以外推的矿体,外推原则同上。

7、外推矿体必须是逐渐尖灭至圈出零点;再圈定资源储量估算界线。

十四、最下一排沿脉坑道的向下外推问题

1、若沿脉坑道与上面工程已构成控制的资源储量,沿脉坑道向下有此网度见矿钻孔时,工程相连,求同类型资源储量;

2、沿脉坑道向下,放稀一倍网度的钻孔见矿时,可平推控制网度的1/4,估算控制的资源储量;

3、沿脉坑道向下,放稀一倍网度的钻孔不见矿时,平推放稀网度的1/4,估算推断的资源量;

4、沿脉坑道下无工程时,平推控制的网度的1/4,估算推断的资源量;

5、沿脉坑道在走向上,有控制的网度见矿钻孔时,估算相同类别资源储量;

6、沿脉坑道在走向上,有控制的网度不见矿钻孔时,按该网度的1/4,估算降一类别的 资源储量。

十五、沉积矿产的有限外推问题

1、两工程间距等于或大于控制的网度间距时,以网度间距的1/2楔形外推,作为资源

储量估算边界,估算降一类资源储量;

2、两工程间距小于控制的网度间距时,以实际工程间距的1/2楔形外推,作为资源储

量估算边界,估算降一类资源储量;

3、两工程间为同层共生矿产时,全程楔形外推作为资源储量估算边界,在相应网度范围内

估算同类资源储量。

4、可采厚度工程与已达质量指标要求的不可采厚度工程之间,以内插可采点相连接,作估算边界,估算同一类资源储量。

十六、沉积矿产的无限外推问题

1、按相应网度的1/2楔形外推连接块段作为资源储量估算边界;

2、外推部份估算降一类型的资源储量。

十七、各勘查阶段的资源储量问题

1、各类型的资源储量一般无严格的比例要求(煤矿除外),只要求按勘查阶段,确定相

应类型的资源储量即可,不算比例。

2、预查阶段:估算预测资源量;不具备条件时,可以不于估算。

3、普查阶段:估算推断的资源量与预测的资源量;各类资源量无比例要求。

4、详查阶段:估算相应类别的资源量;经过了预可行性研究,估算相应类别的基础储量、资源量;控制的预可采储量应达矿山最低服务年限的需要;最低服务年限由投资者确定。

5、勘探阶段:估算相应类别的资源量;经过预可研或可研的,估算相应类别的基础储量、资源量;探明的可采储量应满足矿山返本付息的需要。

十八、已开采矿区的资源储量问题

1、已采量(煤叫“动用”量),估算(111b);

2、保有量中达探明程度的,估算(121b);

3、保有量中达控制程度的,估算(122b)。

十九、资源储量对比问题

1、勘查类报告估算的资源量,必须与前一勘查阶段(或以往勘查阶段)估算的资源量,进行同范围对比;

2、前一勘查阶段(或以往勘查阶段)未提交报告,可不进行资源储量对比,但要说明属于新增资源储量。

3、“核实”类报告估算的资源储量,必须与前一勘查阶段(或以往勘查阶段)估算的资源量,进行同范围对比;

4、两次以上“核实”的报告估算的资源储量,必须与前期核实矿区(或报告)估算的资源储量,进行同范围对比;

5、资源储量对比后,无论是增加或减少,均应如实说明原因。

二十、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检验问题

1、资源储量估算后,使用不同的估算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块段再次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比较说明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正确性;

2、比较两种方法的资源储量估算数,以不大于5%为界;

3、依据资源储量估算数的变比状况,说明原估算方法的可靠性。

第九部份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有关方面

一、无规范矿种的有关问题

1,遵照执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的原则规定;

2、参照矿产用途、产出特征、加工技术性能相近的矿种规范要求,编写矿产资源勘查报告。

二、申请设立采矿权(含划定矿区范围)的问题

1、大、中型煤矿应达到勘探程度;非煤矿山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简单矿床应达到详查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中第三类矿产除外);

2、已设采矿权的生产矿山,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在其深部和外围区域扩大开采的,扩大区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原则上应达到详查。

三、可行性研究问题

1、预可行性研究,在评审通过的详查报告或勘探报告的基础上进行;

2、可行性研究,在评审通过的勘探报告的基础上进行;

3、如详查、勘探工作是依据(预)可行性研究开展的,可不进行单独的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4、小型及以下规模的矿床、砂石粘土等普通建筑用矿,开发利用方案已通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的,可不做可行性研究;

5、(预)可行性研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机构完成。

四、矿山停采、闭坑问题

1、应由具勘查资质的单位编制闭坑(停采)报告,经履行评审程序,进行资源储量注销或残留资源储量登记;

2、对残留矿产资源进行再开发利用的,应依据评审奋案的闭坑(停采)报告,进行可行性评价或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评审备案,重新进行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和采矿权申请。

五、新建项目的压矿问题

1、历史上的事实压覆矿产资源,不必履行压覆审批手续,但应在资源储量报告中分割出压覆矿产资源的范围,估算内蕴经济资源量或预测资源量,经评审备案,作为划定矿区范围(申请采矿许可证)、矿业权变更、压覆矿产登记的依据;

2、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前已压覆的矿产资源,申矿人应在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时,将压覆无法开采的部份扣除。

第十部份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方面

一、关于“可采储量” 与“服多年限”的计算问题

1、非煤矿产考虑:资源储量的可信度系数、开采回采率(采矿回收率)、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需选矿石);

2、矿山设计开采规模。

二、主要评价指标问题

1、依据:国土资源部2006年7月14日矿业权评价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

2、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可信度系数如下:(111b)、(122b):用1.0;

(331)、(332):认为是经济合理的用1.0;(333):可以用0.5-0.8,通常用0.6;

(334?):不参与经济合理性收益评价计算。

3、各项采、选指标:

开采回采率(采矿回收率):用75-85%; 采矿贫化率:用5-10%; 选矿回收率:用80-90%。

4、煤的开采回采率(采矿回收率):一般用75-85%,其中: 薄煤层:85%; 中厚煤层:80%; 厚煤层:75%。

5、煤矿开采使用的备用系数:1.4

第十一部份 对各类附图的质量要求方面

一、关于大比例尺地质填图问题

1、使用的地形图必须是正规实测的出版图件,决不能用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使用。

2、填图的线距、点距,必须符合相应比例尺的要求。

3、填图的方法,必须符合相应比例尺的要求,如:1/2000地形地质填图,必须以追索法为主。

4、产状、素描、化石、照片、样品采集点等,采集点应准确在实际材料图中明确标定。

5、使用GPS定位,必须经校正后符合相应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才能使用。

二、关于探糟、浅井、坑道素描图问题

1、各探糟、浅井、坑道工程的空间位置,务必依据仪器实测的坐标数据,作准确标定;

2、沿脉坑道工程中的样线距,应符合相应矿种的要求;

3、样线的空间位置务必依据编录采样位置,作准确标定;

4、各探糟、浅井、坑道工程素描图的比例尺、展绘方向、样线分布位置等,必须准确无误。

三、钻孔柱状图及含矿柱状对比图问题

1、地层时代、层位及界线清楚无误,层位及比例准确;

2、对矿层的描述务必详细,突出含矿岩石特征作详细叙述;

3、标定化石、各类样品的采集位置;

四、关于资源储量估算图问题

(一)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问题

1、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剖面图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均必须经实测而成;剖面下方务必要有平面图;

2、各类探矿工程的空间位置务必依据实测的坐标数据,准确标定;

3、样品的空间位置务必依据编录采样位置,作准确标定;

4、标定矿层采样段的样品编号、矿层厚度、品位、矿层采取率;

5、依据有关分析资料,划分自然分带(三带)界线;

6、标定资源储量块段编号、面积、品位;

7、斜孔(钻孔存在方位、倾角),在剖面图上必须于以投影校正;

8、矿体的圈定、连接、外推等,必须准确并符合有关规定;

9、用估算园标明各段面编号、段面面积、平均厚度、平均品位。

(二)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问题

1、标明平面方位、坐标线、勘查线、露头位置、各类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

2、切割矿体的断层、岩脉的投影位置;

3、可划分品级的矿种,需划定品级界线;

4、用估算园标明各块段的资源储量类型、块段的面积、平均厚度、平均品位、矿石量、金属量。

(三)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问题(与估算平面图类似)

1、标明方位、标高线、勘查线、露头位置、各类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

2、尤其注意坑道标高及矿体标高必须与勘查线上见矿标高一致;

3、可划分品级的矿种,需划定品级界线;

4、用估算园标明各块段的编号、资源储量类型、块段的面积、平均厚度、平均品位、矿石量、金属量。

(四)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问题

1、标明方位、勘查线、露头位置、各类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

2、标明探矿工程见矿底板标高、见矿厚度;

3、核对底板等高线是否与见矿工程底板标高一致;

4、可划分不同类型的矿种,需划定矿石类型界线、5、用估算园标明各块段的编号、资源储量类型、面积、平均厚度、矿石量。

第十二部份 关于报告送审要求方面

一、关于绪论(前言)问题

1、说明地质勘查地质工作、核实地质工作的来源;

2、说明勘查证或采矿证的证件编号,有限期限及范围(用坐标表示);

3、说明主要矿种名称及工作区的来源、范围(用坐标表示)。

4、目的必须清楚:说明编制报告的作用;

5、任务必须明确:按照地质工作任务要求或业主要求,逐条进行叙述。

二、矿种参与报告定名的问题

1、凡参与定名的矿种,必须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颁布的矿种名称;

2、多矿种的报告,由主要矿种参加定名,其他次要矿种可作为共(伴)矿产不参加报告定名,但需在绪论中于以说明。

三、勘查类报告的野外资料验收问题

1、小型及以上规模的勘查类报告在编制前,必须进行野外地质资料检查验收,以便及时发现重大技术问题,在报告编制前解决;

2、野外资料检查验收单位:可以由市一级或市一级以上的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也可以由探矿权人组织,必须、至少有一名矿产储量评估师或省级以上的矿产勘查督察员签名。

3、勘查类报告在野外资料检查验收后,写出野外资料检查验收报告或填写野外资料检查验收表格作为送审报告的必备附件。

4、野外资料检查验收报告中,应着重对勘查区的工作程度、野外工作资料的质量及其真实性作出明确结论。

5、发现重大问题,应责成探矿权人或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

四、勘查类报告送审前的初审问题

1、送交评审的小型及以上各类勘查报告,应附有:由勘查权人组织、具有地质勘查资质单位的初审意见书;

2、初审意见的重点:着重对各项勘查地质工作原始资料的真实性、质量情况提出意见。

五、送交评审的报告附件问题

1、勘查资质证(审阅原件、留复印件);

2、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审阅原件、留复印件);

3、报告编制方、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关于报告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书;

4、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与报告编制单位的委托书;

5、野外资料检查验收报告或野外资料检查验收表格;

6、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的重要书面意见;

7、评审机构、省级或省级以上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规定要提交的资料、文件。

8、以上各项只要是附上了的,均在报告的附件目录中一一列出。

以上是多年来通过对各类勘查(核实)报告进行评审过程中,本人汇集的一些重要的常见问题,为了使勘查(核查)报告能顺利通过评审认定,力图使提出的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既不违背现行国标、规范、规定的原则,又符合矿产勘查一般地质工作的要求,这是一已之愿望,难免不准确甚至错谬,敬请指正。

第四篇: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规范(最终版)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山闭坑编写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以下简称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3.2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以下简称闭坑地质报告)是综合反映矿区(矿井、采区)内的矿山地质、设计、开采及综合利用、探采对比、地质环境变化、矿产资源/储量结算的文字和图表资料,是通过开采对矿区(矿井、采区)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储量的调查研究的总结成果。闭坑地质报告可作为矿区(矿井、采区)闭坑的地质依据。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5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

5.3 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

5.4 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业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5.5 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5.6 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5.7 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6.1 矿井、采区范围内探明的可采储量即将回采完毕,或者虽然尚未采完,但由于开采技术条件的原因,剩余矿石在技术上或经济上已不能回采,需要闭坑时,应编写闭坑地质报告。矿山停办时也应编写闭坑地质报告。

6.2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所需的资料,应在矿山基建和开采过程中及时、全面地收集、整理。矿山地质工作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在指导生产过程中,积累客观、真实的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为报告编写做好准备。

6.3 闭坑地质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对比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7 固体矿产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7.1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具体情况,以本标准附录C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制定切合实际的编写提纲,送采矿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7.2 闭坑地质报告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批准的编写提纲组织编写。闭坑地质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闭坑的具体中段、坑口、采场等名称)闭坑地质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7.3 闭坑地质报告编写完成,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负责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7.4 闭坑地质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A.1 绪论

A.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简述勘查目的和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勘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A.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

说明勘查工作区的区块编号、勘查范围和拐点经纬度、矿区位于所在县级城市的方位、直距、矿区边界和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矿区距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A.1.3 勘查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概述矿区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矿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A.1.4 以往工作评述

简述矿床的发现,从发现至本次勘查所进行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各项工作,按时间先后简述其工作情况、投入主要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并对其成果质量和勘查、研究程度进行评述。如属已开采的勘查矿区,应阐明矿山生产建设的规模、生产概况、累计采出矿量及已消耗的资源/储量。

A.1.5 本次工作情况 说明工作的起讫年月、简要经过、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插表)、投入资金总额、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矿床类型及简要地质特征、总计资源/储量、首采区范围、开发前景。按不同的类型列出资源/储量表,并列出其平均品位(按国家规定应保密的矿种不必列出本表)。A.2 区域地质

以l∶50 000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1∶50 000比例尺未做地区,可用l∶200 000比例尺区调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说明矿床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区域内对矿田(床)成因有影响的主要地层及岩浆岩种类、特征及分布、主要构造的特征及分布。A.3 矿区(床)地质

详细说明矿区(床)所在范围内,对成矿作用有影响和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等特征。A.4 矿体(层)地质 A.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等。分别说明主要工业矿体(层)的赋矿岩石、空间位置、形态、产状、长度、宽度(延深)、厚度、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规律、连接对比的依据和可靠程度、成矿后断层对矿体连接的影响。矿体(层)多时,小矿体特征可列插表说明。A.4.2 矿石质量

按矿石性质分带(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分别说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粒度、晶粒形态、嵌布方式、结晶世代、矿物生成顺序和共生关系;说明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变化规律等。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矿产,则应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详细论述。A.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阐述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种类以及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有明显差异的各类矿石,应详细说明其所占比例和空间分布规律。

A.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说明主要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种类,近矿围岩的矿物成分、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层)的岩性种类、分布规律、数量、有用、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夹石(层)对矿体完整性的影响程度。A.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矿区远景及找矿方向。

A.4.6 矿区(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对于在勘查主矿体的同时综合勘查的共生矿产、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查的程度、规模、分布规律、矿石质量特征等。A.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A.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试验样品的采样目的、要求(包括投资人、矿山设计单位对试验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采样种类、采样方法、采样的工程种类及编号、样点的数目,并从矿石类型、样品空间分布、品位等方面评述样品的代表性。A.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用的加工、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并叙述所取得的各项试验成果。A.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做出矿石可选(冶)性能和工业利用性能的评价,说明矿石中有用组分回收利用和有害杂质处理的可能性,提出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

对于矿石类型简单、或属于已开发矿床的深部(或走向)延伸部分矿体的勘查,矿石类型和已开发部分一致或相似,不需进行选冶试验,仅与邻近同类型生产矿山进行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等实际资料进行对比的,应对其矿石可选(冶)性、综合回收利用情况进行说明。A.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6.1 水文地质

A.6.1.1 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矿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床最低侵蚀基准面和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

A.6.1.2 论述矿床开采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主要充(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水头高度、水质、水量、水温、补给条件及其与相邻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程度;构造破碎带、风化裂隙带及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含(导)水性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地表水、老窿水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程度。

A.6.1.3 预测矿坑涌水量。确定矿床的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边界,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及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矿坑最低开拓水平的涌水量,并对水量可靠性进行评述,推荐作为矿山开采设计的矿坑涌水量。

A.6.1.4 矿区供水水源评价。对矿坑水的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矿区内可作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初步评价。如矿区内不存在可作为供水的水源地,则应指出供水方向,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对盐类矿床上、下可能存在的卤水资源也应进行评价。

A.6.2 工程地质

A.6.2.1 论述矿体(层)围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蚀变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及各种软弱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统计各类岩石的RQD值(岩石质量指标),评述岩体的质量;论述矿床范围内,特别是对矿床开采、工业场地布置有影响的断裂(破碎带)的规模、性质及分布、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坑内开采的矿床应论述矿体及其近矿围岩的节理的规模、产状、充填物的性质、节理密度、各类结构面(层面、节理裂隙面、断裂面、软弱层面)的组合关系,评述岩体的稳定性;论述风化带深度和岩溶发育带的发育深度,矿区内各类不良自然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

A.6.2.2 结合矿床(可能)的开拓方案,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及矿床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综合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A.6.3 环境地质

A.6.3.1 阐明矿区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对矿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评述矿区目前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

A.6.3.2 依据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评述矿区地质环境质量。

A.6.3.3 对矿床开采中可能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地表沉降和塌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放射性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预测评价,提出防治意见。

A.6.3.4 煤矿应叙述井内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等方面的基本测试结果,结合井田地质条件和井田内邻近生产矿井的有关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评述其对未来矿井的建设、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A.6.3.5 深埋矿床和地温异常矿床,应叙述井田、矿床的地温状况,恒温带深度、温度、地温梯度及变化;高温区的分布范围与分级、地温背景、热源。

A.6.3.6 放射性本底值较高的矿床,应对放射性背景值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论述,划出对人体有危害的高背景值区。A.7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A.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说明勘查类型、勘查手段、方法的选择、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的确定及依据。对矿体(层)的厚度、矿石品位、矿产资源/储量等进行数值和变化系数的计算,或进行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分析,说明使用的勘查工程间距对矿体(层)的控制程度,以及所采用的工程间距的合理性。A.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说明钻孔结构、岩矿心直径及其合理性;钻孔孔斜和方位角测定所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和质量评述;孔深校正、岩矿心采取的质量评述;钻孔封孔方法、封孔质量检查及评述;孔口立桩标记及钻探班报表质量、岩矿心管理工作评述;简易水文观测及其质量评述;水文地质孔的止水、抽水试验质量评述;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工作质量评述。

说明槽、井、坑探工程规格、质量,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

对质量存在问题,但又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工程,应逐一进行质量评述。

A.7.3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和实测精度;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地形测量的成图方法及质量。简述地质勘查工程的测量方法及质量。

A.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矿区地质图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及其精度。A.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简述地面物探、化探的工作方法、工作量、资料处理和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说明测井的工作方法、工作量、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并做出质量评述。

A.7.6 采样、化验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说明光谱分析、全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等样品的采集方法、规格及其确定的依据;采样工作质量及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工作的检查结果。样品加工及K值(缩分系数)选择的依据。各种化验分析内检、外检情况及质量评述。岩矿鉴定工作质量评述

自然重砂、人工重砂、单矿物、同位素年龄及稳定同位素(包括硫、铅、锶等)组成样、精矿样品等的加工、分析、鉴定工作质量的评述。

水样、岩矿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样的采样、测试及其质量评述。

A.8 资源/储量估算

A.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说明有关工业指标的文件、文号,引述工业指标的内容。A.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并阐述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

A.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论述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单工程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矿体平均厚度等参数的测定、计算和处理方法。A.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所确定的矿体圈定和连接、内外推的原则。A.8.5 资源/储量的分类

根据矿体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的分布。A.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总资源/储量,各类型资源/储量所占矿床总资源/储量的比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插)表说明。

A.8.7 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数量的块段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评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程度。A.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分别说明各种共(伴)生矿产的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样数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

A.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A.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A.9.1 论述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及产品竞争能力。

A.9.2 概述矿床的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A.9.3 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燃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及其他外部条件的概况。

A.9.4 简要说明未来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A.9.5 简要说明预计的开采方式、开拓方式、采矿方法、选矿方法、选矿流程等。

A.9.6 论述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技术经济指标(类似企业的经验指标或扩大指标)的选取。

A.9.7 经济效益计算(附有关表格)及敏感性分析。

A.9.8 简要说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保护问题。A.9.9 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需要进一步勘查、是否制定长远规划或工程建设规划。

A.10 结论

A.10.1 对矿床勘查控制程度、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及其质量等做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A.10.2 总结矿床成矿基本规律,做出远景评价。A.10.3 评价开采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问题。A.10.4 指出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

A.10.5 总结地质工作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A.10.6 提出对今后生产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的建议。

注:结论之后附照片图版,照片图版也可单独成册。A.11 附图

A.11.1 勘查工作区交通位置图(也可作报告正文绪论部分的插图)

A.11.2 矿区勘查工作程度图(绘出前人历次区调、勘查的范围并注明工作年限和勘查阶段)A.11.3 区域地质图

A.11.4 矿区地形地质图(包括图切地质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探矿工程分布位置)A.11.5 矿区实际材料图

A.11.6 矿区测量控制点分布图

A.11.7 物探、化探数据图、成果图 A.11.8 采样平面图

A.11.9 含矿地层及矿层对比图

A.11.10 勘探线剖面图(有时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合并)

A.11.11 矿体(层)纵剖面图

A.11.12 砂矿和缓倾斜矿体(层)顶底板等高线和矿层等厚线图

A.11.13 矿体(层)水平断面图或中段平面图

A.11.14 构造控制程度图(附主要矿层底板等高线图)A.11.15 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或垂直纵投影图 A.11.16 钻孔柱状图(全部钻孔)

A.11.17 槽探、浅井、坑道工程素描图(全部工程)A.11.18 老硐(窿)分布图和新老坑道联系图 A.11.19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图 A.11.20 区域水文地质图 A.11.21 矿区水文地质图 A.11.22 矿区工程地质图 A.11.23 矿区环境地质图

A.11.24 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A.11.25 钻孔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A.11.2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剖面图 A.11.27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A.11.28 矿坑涌水量计算图

A.11.29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图 A.11.30 矿体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 A.11.31 工程地质钻孔综合柱状图 A.11.32 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 A.11.33 中段岩体稳定性预测图

A.11.34 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

A.11.35 外剥离量计算及剥离比等值线图 A.11.36 等温线图 A.12 附表

A.12.1 测量成果表(包括三角点测量成果、各种勘查工程包括勘探线端点测量成果)

A.12.2 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煤层综合成果表、封孔情况一览表

A.12.3 采样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全部的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内和外部检查分析、光谱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单矿物分析等);岩矿鉴定结果表、重砂分析结果表

A.12.4 煤质化验成果表(可选性、煤岩、一般分析)A.12.5 矿石、岩石物理性能测定结果表;岩石力学试验成果表;

A.12.6 各工程、各剖面、各块段的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

A.12.7 矿石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 A.12.8 资源/储量估算综合表

A.12.9 块段资源/储量表、矿体资源/储量表、矿床总资源/储量表

A.12.10 主要含水层钻孔静止水位一览表 A.12.11 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A.12.12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编录一览表 A.12.13 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 A.12.14 气象资料综合表

A.12.15 风化带、构造破碎带及含水层厚度统计表 A.12.16 矿坑涌水量计算表

A.12.17 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 A.12.18 水质分析成果表

A.12.19 土样分析试验结果汇总表 A.12.20 瓦斯测量结果表 A.12.21 地温测量结果表

A.12.22 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 A.13 附件

A.13.1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

A.13.2 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A.13.3 工业指标推荐报告。

A.13.4 有关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

A.13.5 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A.13.6 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

A.13.7 投资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A.13.8 投资人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委托(预)可行性研究合同书、委托监理合同书。A.13.9 勘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资格证书(复印件)、项目监理报告。

A.13.10 矿产资源储量主管部门对资源/储量的评审认定文件(本文件在报告评审认定之后补入)。

A.13.11 记录有矿床全部钻孔孔口坐标、测斜资料、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矿床全部探槽、浅井、坑道工程测量数据和全部样品化验分析数据的软盘或光盘;记录有主要图件的软件光盘。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

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

告中

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

B.1 资源/储量估算数据、信息可靠性评述 B.1.1 组分样品的正确性 B.1.2 样品的分布 B.1.3 数据库的建立

基础数据库名称、数目及其结构内容。B.2 工业指标 B.3 区域化变量

B.3.1 区域化变量的选择

B.3.2 区域化变量组合样的统计分布特征

对每一区域化变量从均值、估计方差、离散方差方面进行研究,并附区域化变量统计直方图。B.3.3 区域化变量结论 B.4 变异函数及结构分析

B.4.1 试验变异函数和计算及理论曲线的拟合 B.4.1.1 不同方向的变异函数研究 B.4.1.2 变异函数的确定

B.4.1.3 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的确定 B.4.2 结构分析

B.4.2.1 区域化变量变异函数的解释及结构特征

B.4.2.2 结构模型验证方法的选择及估值参数(块金效应、基台值、变程)的确定 B.4.2.3 验证结果

B.5 克里格方法资源/储量估算

B.5.1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选择与确定(面积、厚度、品位、密度)

B.5.2 工业指标评述(边际品位及其确定)B.5.3 矿体边界的圈定及边界数学模型 B.5.4 估值三维空间的确定

B.5.5 资源/储量估计资源模型(块状模型、栅格模型等)B.5.6 待估块段和估计邻域的选择 B.6 资源/储量估计及误差(精度)B.6.1 资源/储量估计(结果)B.6.2 方差与误差分析 B.6.3 有关问题的说明

主要从矿体边界、工业指标、各级品位的矿体分布、特异值等方面进行说明。B.7 相关附图

B.7.1 区域化变量统计分布类型图(直方图、正态分布图、对数正态分布图)

B.7.2 沿钻孔孔迹、矿体走向和矿体倾向经验变异函数曲线图

B.7.3 矿体变异函数套合结构模式图 B.7.4 中段克里格估计图 B.7.5 吨位/品位曲线图 B.7.6 方差与误差分布图 B.8 相关附表

B.8.1 计算变异函数的原始数据表

B.8.2 代表性中段或块段克里格估计中间结果表 B.8.3 克里格估值计算结果表

第五篇: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应注意的问题

我自2007年5月份到交警三大队事故中队参加工作以来,我积极学习,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说句实话,刚开始到事故队的时候,比较新鲜,因为事故处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民警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法律知识,但我刚进事故队的时候,法律知识浅薄,又不能“脱产”培训,只能边干边学,常常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开始出现了怕听到报警电话声,怕出现场,怕处理交通事故,可是公安工作不是怕就能干好的,与其怕它,不如迎难而上,因此我坚定了信心,决心干好这份工作,于是我开始主动跟随事故处理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出现场,观察他们到现场后是如何勘查现场的,把每一个步骤牢记在心,再加上利用休息时间仔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经过无数次的锻炼,逐渐开始成熟起来,尽管有的地方不完美,但我觉得这就是进步,经过四年的事故处理工作,我浅谈一下在事故处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到达事故现场后,先期应该做什么? 接到事故报警后,值班民警应当迅速出警,每次出警人数不得少于两人,遇有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还应当特别对待,我现在所讲的是对于一般程序处理伤人交通事故的现场勘查。我们到达现场后,应当积极分工配合,有人员受伤的首先协助赶到的医疗救助部门抢救伤员;迅速寻找控制肇事驾驶员,特别是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和有涉嫌酒后驾驶的肇事驾驶员;划定警戒区域,用反光锥桶或者警戒带将现场隔离,以免被破坏,对现场围观人员及堵塞车辆进行疏导,遇到有不了解情况在现场胡乱议论的群众要做好他们的解释工作;同时还应当寻找目击证人和伤者家属,或者认识伤者的群众。这几方面应当在赶赴现场后同时进行,这就需要出警民警之间配合默契,并且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民警在初期赶赴现场时,除了做好上述的几点之外,还要仔细观察事故现场情况,通过各种痕迹判断,自己要对这个事故有个最初认识,切不可人云亦云,被当事人或者围观群众七嘴八舌的牵着鼻子走。

二,对事故现场拍照,采集现场证据。首先拍摄事故现场的概览照片,从事故车辆的来

车,去车方向进行拍照,简单点说,就是顺着道路的走向对事故现场进行远距离拍摄,拍摄的内容要能涵括整个事发现场的交通环境,让人清楚事发现场最原始的概貌。如果现场有条件,还可以站在高处往下拍摄,这样的“鸟瞰”照片会更好反应现场情况。在概览照片中,除反应交通事故现场大环境外,还应着重反应出道路上的情况,比如有无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我就办过好几起因为随便在道路上堆放与从事交通活动无关的建筑材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这个取证拍摄一定要及时,不然证据容易灭失,另外补充一句,概览照拍摄过后,还要补充拍摄局部照片。其次要对事故车辆特征进行拍摄,也被称为事故车辆照片,在拍摄车辆照片时,要把车辆的特征拍摄进去,包括车牌号码,碰撞受损部位,有的疑难事故还要注意发现事故车辆上的细微附着物,例如人体组织、血迹、漆片、衣物纤维等,也涉及到要拍一些细目照片,遇到这些应当注意及时拍照提取,有这样一个案例,是发生在我大队孙埠辖区的亡人事故,现场双向两车道,其中一条车道倒有一辆摩托车,一女子躺在摩托车旁,经医生诊断,已经当场死亡,经了解,该女子系摩托车乘车人,摩托车驾驶员不知去向,摩托车不远处停放一辆货车,货车驾驶员不承认是自己车子在超车过程中将摩托车刮倒,并将该女子碾压至死,我们民警在仔细观察这辆货车时发现,车辆右侧油箱部位及右后轮泥瓦部位有很多类似棉絮的纺织品,而现场女子身上穿的棉袄已被撕拉扯破,棉絮大量外漏,并且还在货车右后轮中间夹缝中发现大量血迹,民警迅速拍照、提取固定,在这样的证据面前,货车驾驶员供认不讳。其次根据自己对这个事故的认识,接下来就要寻找事故发生的接触点了,这个是个比较难的过程,我们民警一定要心细,耐心,一点蛛丝马迹都不可放过,我曾经去过这样一个现场,这个现场位于我大队洪林镇辖区,我到现场时,发现是一辆货车与一辆小型客

车在交会过程中发生碰撞,道路成东西走向,全宽八米并施划有中央黄虚线,小型客车碰撞后停止在其行驶方向的右侧路外,迎面驶来的货车事发后停止在小型客车行驶方向的车道里,越过了中央黄线,乍一看,好像是货车侵入对向车道引发事故,应该是货车驾驶员的责任,旁边围观群众也都在讲这个货车的不是,我并没有理睬别人的看法,仔细勘察现场,发现小型客车有两条半圆形的轮胎侧滑印起始于中心线的对向车道,并与货车的制动印交合,很明显,这里才是真正的接触点,其实是小型客车占道了,只不过发生碰撞后,由于小型客车相对于满载的货车来说,质量小,动能小,因此碰撞之后,反弹360度,被弹到了路外,而货车左前导向轮碰撞损坏后,由于惯性,倾入了对向车道,最终这辆小型客车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有的接触点并不明显,因为接触点是个虚拟的投影点,那么这样的的采集,我们可以相互配合,通过另外一名民警的指认进行拍摄固定。最后就是对现场痕迹照片的采集,包括制动拖印、倒地划痕、侧滑印、压印等起止点的拍照采集,现场撒落物集中区的拍照采集,现场血迹、油迹、水迹的拍照采集,这里更需要仔细。

三,交通事故现场图及现场勘查笔录的制作。首先要对现场交通环境进行细致观察,对

造成交通事故有关的因素有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以便能在交通事故现场图中体现出来,比如现场道路是否完好还是坑洼,是否上下坡,是否弯道,是否连接有岔路,这些都要仔细观察,因为这些环境对引发事故有一定的关系。接下来就是认真绘制现场图了,第一,填好现场图上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路面性质、天气情况,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可以通过询问当事人、证人和通过对指挥中心接收到报警信息时的时间做比对参考得出。第二、确定好方向,一般以现场图上方为北方,如果确实不好这样做,也可以随机应变,然后把道路,事故车辆以及与交通事故有关的路口等因素以平面图的方式在现场图中画出来,这就要求民警要有一定的绘画构图功底,不但要熟练掌握国标所要求的画法,而且还要掌握好比例,找好构图的中心,这个一般初学者不容易做到,往往要重复很多次,但多多磨练,就会熟能生巧的。第三就是对尺寸的测量,包括事故车辆前后轮中心轴到路边的垂直距离,刹车痕迹以及车辆倒地后的划痕起止点到路边的垂直距离和它们的长度,事故车辆之间的有效距离,整个路面的宽度,有路口的,还要测量出路口的宽度,寻找基准点,一般以固定的不易改变的物体为基准点,例如电线杆、公里碑、百米桩、居民房屋等等,然后用三角定位法,将现场事故车辆、痕迹、路口牢牢锁定,测量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注在现场图上。第四,记录下当事人,目击证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第五,在核查无误后,交通警察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签名,填好现场图制作时间,并发送便民联系卡给当事人。在制作现场图的同时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将一些更详细的信息记录下来,有交通警察交通警察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签名。

以上几方面是我对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几点认识,是交通事故现场的取证过程,取证全面还是不全面,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事故处理工作,这个过程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事故现场的勘查取证过程不但要仔细全面而且还要迅速。在事故现场勘查中,我们一定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切不要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对今后的事故处理造成被动局面,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下载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固体矿产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应注意的问题

    自2007年8月份交通事故工作下放到中队以来,我中队民警积极学习,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说句实话,刚开始时,我们一接到事故报警就觉得有点“蹙头”,虽然进行了理论的学......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英文版

    A guide to writing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reports [English version] SPECIFICATIONS FOR COMPILATION OF GEOLOGICAL REPORT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MINE-C......

    033固体矿产勘查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ICS73-010 D 01 DZ DZ/T 0033-2002 代替DZ/T 0033-199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mpilation of geological report of solid-mine......

    1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quot ampamp—’’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

    抹灰中应注意问题(最终定稿)

    抹灰中应注意问题 1. 所有线管处加网格布,每边宽出5cm。 2. 主体需剔凿处应将抹灰接茬留方正。 3. 钢丝网卡应与钢丝网尺寸相符,边缘处加设网卡。 4. 窗洞口边缘留有不低于5cm......

    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按照我省目前的实际情况,其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可大体分为:地质勘查类报告(持勘查许可证)、小小矿资源储量报告(持采证。许可证或划定矿区范......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应注意问题

    浅谈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工程造价司法......

    羊运输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羊运输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载羊运输车辆的车况要好,手续齐备,装有高栏,防止羊只跳车,配带苫布以备雨雪天使用。根据运程备足草料及水盆料盆等器具,并且带少量牛羊急救、新克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