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局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3 18:5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农业局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农业局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区农业局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

广元市XX区农业局 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我区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目标,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大力实施农业项目和品牌带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了全区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经济运行良好

--农业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全区种植业预计总产值9.94亿元,同比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5026元,同比增长16 %。

--粮油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完成播种面积23.4万亩,产量8.58万吨,完成目标任务8.1万吨的105.9%。其中小春播面10.05万亩,产量2.49万吨;大春播面13.3万亩,产量6.09万吨。油料完成播面2.37万亩,产量0.26万吨,完成目标任务0.2万吨的130%。其中油菜1.73万亩,产量0.18万吨,花生0.64万亩,产量0.078万吨。

--蔬菜种植持续增长。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1.7万亩,完成目标任务11.5万亩的102%,产量35万吨,完成目标任务32吨的109.4%。

--果桑发展形势良好。全区水果总面积达6.2万亩,较上年新增0.5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0.5万亩的110%,总产量

4.4万吨, 完成目标任务4万吨的110%;桑园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面积560亩,全年共发放蚕种5400张,产茧量为165.7吨,完成目标任务150吨的110.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着力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落实水稻高产示范片面积0.5万亩,其中,核心攻关示范点面积200亩。切实抓好农作物主要病虫的监测预报,重点加强水稻“两迁”害虫的监测。

(二)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健全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1、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构建区域现代农业示范体系。

一是提升科技含量。区农业局与北京农科院园艺所签定合作协议,园区内企业分别与四川农科院生核所、北京金福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新机械、新模式等先进实用技术和设施设备,引进推广以色列小青瓜、荷兰番茄、台湾圣女果、航育太空椒等国内外名优蔬菜新品种20余个,引进推广无土基质栽培、墙体栽培、立体营养液管道栽培、雾培、瓜类嫁接栽培等新型栽培技术10余项,建设了微电脑控制的智能温室,高标准连栋大棚和热镀锌钢架大棚,安装了智能化2

喷滴灌系统等现代化生产设施,推动园区上档升级。

二是完善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支持业主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暂行规定》,对各业主给予适当补贴,以优惠政策吸引业主投资园区建设;创新多元投入机制。政府整合项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作引导,调动企业、业主作为投入主体的投资热情,加大投资力度;创新土地流转经营机制。建立土地流转中心和土地流转站,逐步建立土地流转周转基金,实行土地先集中到村组,再由村组流转给业主,促进园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新利益链接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引进和培育企业、专合组织入驻园区,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出租、利润分成、务工增收等方式积极参与园区建设。在大石园区,实行“四个保底”:即租金保底、分红保底、务工收入保底、产品回收保底;创新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在农业园区建设中,坚持“四个一”的工作推进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个激励办法,一手抓新建园区的启动建设,一手抓已建园区的上档升级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已基本建成的园区,政府牵头建立园区管理办公室,对园区实行部门有机联动和长效服务管理,各企业业主自成单元,建立管理机构,对各自的区域进行日常管理,并服从园区管理办公室的统一管理。

三是增加效益。据统计,已初步建成的大石、龙潭园区,年实现产值3.48亿元,亩平均产值达1.3万元,农民因园区建设比非园区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园区每年可生产优质新鲜蔬菜6万吨,优质果品1.2万吨,通过农超对接、市场专柜进入本地市场,保障市场供应,有效平抑了市场菜价。

2、大力扶持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推行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针对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积极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根据省、市农业部门要求和我区实际,通过深入调研,对蔬菜、伏季水果等特色产业的中长期规划进行完善,调整了布局,优化了措施。完成城市调节蔬菜基地建设任务8500亩,完成目标任务8000亩的106.3%,新规划城市调节蔬菜基地1.27万亩;新建渠系12000米,新建机耕道8000米,整治土地1500亩,完成投资4530万元。兑现补助资金140万元;基本建成大石、龙潭2个万亩蔬菜产业示范园。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50.34万元,组织两家“广元七绝”领军企业和一家龙头企业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引进项目3个,资金4.14亿元,签署意向性协议10个,资金1200万元。

4、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举办各类区域特色产业推介及产销对接会,组织优质农产品进社区、进食堂、进学校、进餐馆、进超市等活动,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签订农超对接项目5个,资金0.75亿元。

(三)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农业组织体系

1、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种植业)龙头企业,新引进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2家(广元市4

紫阳农林工业有限工作和广元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完成目标任务1个的200%,新储备招商引资项目5个,完成目标任务4个的125%。

2、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力度。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着重从“设立登记、民主管理、生产经营、统一服务、财务分配、绩效运行”等六个方面规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广元市XX区中口乾晟蔬菜专业合作社等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广元市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完成目标任务6家的133%,全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到63家。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全完善农业质量安全体系

1、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推进活动,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5万亩,建标准化蔬菜基地8500亩,其中建标准化大棚1000亩。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新建标准化钢架大棚150亩,基本建成大石、龙潭两个万亩蔬菜产业示范园。

2、积极构建检验检测体系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市、区、基地多级监测体系,积极促进检测资源共享,加大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农产品监测力度,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配合省上蔬菜交叉检测4次,市上抽检2次;全区蔬菜水果检测10批次,蔬菜基地采样192个,检测合格率100%;蔬菜批发市场采样638个,合格率99.88%;农贸市场蔬菜采样612

个,合格率98.42%;超市蔬菜采样359个,合格率98.56%;水果批发市场采样283个,合格率100%。2011年,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组织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工作。我区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蔬菜基地强县,广元橄榄油取得国家地理保护证明商标,3个专业合作社的4个品种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1个品种申报绿色食品。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成立了检验检测中心,配备了专职检测人员,投入资金66余万元采购仪器设备20余套。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坚持“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市场准入”相结合的思路,在全区蔬菜生产企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城市调节蔬菜基地、经认证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准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生产记录档、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加强基地蔬菜监督抽样和设施蔬菜基地现场检测,全区蔬菜基地采取黄瓜、西红柿、豇豆等样品192个,检测合格率100%。

4、认真抓好重大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实行“统一组织指挥、统一防治人员、统一防治药械、统一防治配方、统一防治时间”的“五统一”防治。小春病虫防治面积达4万亩,其中统防统治2万亩,机防面积1.5万亩。大春病虫发生面积5.3万亩次,综合防治共9.6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5万亩次,扑灭了首次发生在我区的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挽回损失1221.3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购置黄色粘虫板6

2000张,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专用诱芯各180条及180套诱捕器等植保器具,建立了1000亩绿色防治示范片。

5、不断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继续推进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春、夏、秋、冬四季“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45人次,执法车辆50台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512个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9起,对区境内17家种子经营代理商提交备案的125个水稻品种、96个玉米品种、23个油菜品种的审定情况、适宜区域、包装标识等进行了严格审查。

(五)努力推动农业机制和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保障体系

1、加大对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育力度。开展蔬菜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冬种作物生产技术等培训。完成新型农民骨干培训2153人,占目标任务2000人的107.7%;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47万人次,占目标任务8万人次的105.9%。全年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会350余次,培训人数2万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

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新建标准粮田0.72万亩,完成目标任务0.6万亩的120%,总投资648万元。其中坡改梯540亩,中低田土改造6660亩,新建排灌沟渠12600米,新建蓄水池32口,标改山坪塘6口,新建田间生产路3200米。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200口,完成目标任务2000口的

110%;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480m3。

3、加强项目工作力度。全年实施农业常规项目6个,总投资189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投入125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000万元的125%,制定项目建议书5个。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完成,共计投入项目资金15059万元。完成固定投资70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5000万元的140%。

4、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区、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了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社为主体的基层信息示范点建设,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站13个,完成目标任务10个的130%。组织开展了以农业信息网站、“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信通”为平台的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共发展农信通用户1000户。抓好XX区农业信息网的更新维护工作,全年更新新闻信息1500余篇,网站访问量达23万人次。

5、加大技术支撑力度。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组建了由省林科院牵头,农科院、川农大、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市林业局、市农业局等多个技术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队伍;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和种都公司技术人员对蔬菜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加快规范化改制,秸秆覆盖还田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肥团)育苗移栽技术、水稻旱育秧等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推广规范化改制4.4万亩,秸秆覆盖还田栽培8万亩、地膜覆盖栽培3万亩、玉米(肥团)育苗移栽4万亩、水稻旱育秧4万亩。

6、继续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特色农业政策性8

保险试点,投保面积2000亩。

(六)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切实建设低碳农业

1、规模化养殖场和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加强沼渣、沼液、沼气的综合利用和生物、生化等达标排放设施维护与运行。新建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个800 m3,完成目标任务1个的100%;推广省柴节煤灶1585户;推广沼液浸种3.2万亩;推广沼气综合利用1.39万户;新增生态家园模式570户。

2、大力实施 “农田化肥减量增效”工程。狠抓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的技术推广工作,完成秸秆还田10万亩,绿肥种植0.5万,免耕覆盖栽培5万亩。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0万亩,发放配方施肥卡9万册,完成肥效试验20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5个,示范点20个,示范面积3万亩。完成沃土工程30万亩次,完成目标任务20万亩次的150%。

(七)不断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继续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围绕村组织换届,全面开展集体财务清理工作,共计清理资金总额11370万元。其中,涉及违规违纪资金36.8万元,为集体经济组织挽回经济损失9.8万元。开展3次集体财务管理培训,共计培训400余名村(社区)主任。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4.06万亩,非耕地流转面积4.94万亩。全区共新建和完善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中心16个,加强各乡镇(街道)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和完善工作,使其在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签订、流转价格评估及流转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并对土地流转用途、流转年限、流转期满复耕等事宜进行切实监管。

3、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按照构建教育、制度、监管、维权四管齐下的农民负担防控体系的要求,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共计兑现2010年“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资金239.25万元。全区2011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资金共计278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加强了惠农补助资金支付监管,全区应享受直补综补总户数为49820户,面积为134557亩,直补资金124.4万元,综补资金1032.4万元,确保惠农补助资金足额及时支付到农户,未发生一起农民负担上访案(事)件。

4、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水稻和玉米面积核实工作于6月30日完成,补贴资金已由乡镇(街道)财政所以“一折通”的方式发放到种植农户。小麦和油菜补贴面积即将统计核实,预计2012年2月底可将补贴资金下发给各种植农户。抓好“挂、包、帮”工作,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庙坪村新建户用沼气池50口;协调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用于解决540人的集中供水问题和10口山坪塘的掏淤补漏;培训果树生产和生猪养殖技术100人。

(八)抓好农业宣传工作,努力为农服务

1、高度重视农业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农业工作的影响力。印发了《关于进行信息报送和考核的通知》(广利农发〔2011〕10号)文件,部署工作任务,狠抓信息质量,全10

年向区委、区政府报送信息734篇,被上级采用信息304篇,其中省农业信息网采用108篇,市农业信息网页采用196篇,广元日报报道新闻3篇,四川日报报道新闻1篇。截止11月底,完成区政府下达信息任务的220%。

2、做好提案答复和信访工作,努力营造和谐农业发展的氛围。2011年我局共接到人大代表建议1件、政协委员提案1件。在局领导重视和相关站股室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建议案的办理工作任务,完成了各种人大代表建议会办件和政协委员提案协办件。全区农业系统以“12316”投诉、举报电话为平台,进一步完善、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处理程序和管理制度。我局行政调解委员会办公室接待行政调解案件42件,接待来访人151人,其中,接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9件、55人;接待农用物资纠纷22件、68人;接待灾后重建纠纷案件1件、28人。所有接待案件全部调解成功。

三、加强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创建人民满意机关活动

为切实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我局将党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制定了详细的理论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市委第六次党代会、区委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等理论知识、农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特别是将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二是多形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机关开展党员承诺活动,组织文明劝导活动5次,抓好支部和党员到社区

“双报到”活动。三是开展“七一”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结合建党90周年,在机关积极开展庆祝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四是加强班子团结。我局严格坚持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在班子内部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坚持集体领导、集体决策,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班子内部形成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团结的局面。五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党风廉政制度10余项。抓好“三早”预警机制和“一岗双责”的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落实了政务公开,开展了行风评议,受到了社会好评。六是抓好党员教育。立足我局工作实际,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为人民服务意识的宗旨教育。提升了党员干部素质,为拓展“三农”服务提供了人才保证。

第二篇:区农业局工作汇报

区农业局工作汇报

20xx年是我区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启动之年,也是宏观形势更加严峻、发展困难明显增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农口条线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农业现代化主线,立志争先领先率先,强化创业创新创优,以超前的理念谋划工作,以务实的举措破解难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3亿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4.6%,各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坚持群策群力,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全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部署,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将全区农业现代化指标逐项、逐年分解落实到各镇、各职能部门,并成立区、镇两级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推进;通过全面对标,摸清实情、分出难易,对于按时序进度能顺利完成的指标科学制定工作计划予以有力推进,对于完成有难度的指标制定专项工作计划予以重点突破;通过加强与统计、工商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大对指标监测的跟踪督查和指导力度,将我区被低估的实际数据全面客观反映到农业现代化指标的监测体系中去,有效扭转了上级认定数据滞后于实际情况的不利局面。

预计至2012年底,我区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得分能达到75分以上,在全省耕地面积20万亩以上的涉农县市区中的排位可前移15位以上,21项指标中有4项能提前实现目标值,分别是:第7项(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97%)、第9项(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80%)、第14项(高标准农田比重60%)、第16项(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90%)。

(二)狠抓推进落实,五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万顷良田工程基本建成。全面完成沟渠路林桥涵闸等基础设施工程,孟河镇、西夏墅镇建成安置房51.7万平方米,工程区拆迁农户安置基本结束,目前已做好了迎接省国土厅对万顷良田工程全面验收准备工作。2、2011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初步发挥效益。通过组织开展“百日大会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顺利完成小型泵站更新改造21座,新建防渗渠道126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1895座,高效节水低压管道17.25公里,排水沟整治48.3公里,平整土地2300亩,共涉及薛家、罗溪、西夏墅、春江等4个镇16个村委共3.6万亩灌溉面积,并在当年的夏收夏种中初步发挥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成果丰硕。着力提高园区管理水平,积极开发、建设、完善园区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对入园企业种植布局、产品产量及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实行数字化监管。依托我区优质农业资源开展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全年共组织16家次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同时帮助农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扎实推进镇、村创建市、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年新建XX区西夏墅现代草坪产业园、XX区罗溪彩叶树农业产业园等2家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和孟河现代园艺产业园区、春江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区、罗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等3家区级农业产业园区。

4、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惠民效益凸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新一轮村庄环境整治,全年共完成968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其中二星级“康居乡村”257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8个,春江镇长江村被评为省级先进村。不断建立健全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12年全区共有52个项目通过市级立项,投资总额2187万元。

5、农村改革富民工程推向纵深。一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量质并举。全年农户工商登记入社率达80%以上,新增农地股份合作社10家,完成人均耕地0.1亩以下的村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95个,股权证发放、股东静态管理机制、内部管理制度等股改工作基本到位。二是适度规模经营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发挥区镇两级农地流转有形市场功能,对农业产业化流转面积进行政策倾斜,全年新增规模经营面积近3.5万亩。稳步推进新龙生态林农户承包地、农村住宅“双退出”补偿机制试点工作。三是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快速推进。高效农业保险项目范围拓展到果林、大棚、畜禽等产业,通过建立健全以村会计为骨干的农险队伍推广体系,全区农业企业基本做到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投保覆盖率达21%,保费收入865万元。

(三)强化开拓进取,十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粮食单产再创新高。据统计部门数据: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6万亩、单产465公斤/亩,分别比去年减1.26万亩、增24公斤/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6万亩、单产642.5公斤/亩,分别比去年减0.1万亩、增23.5公斤/亩;小麦面积14.88万亩、单产323.73公斤/亩,分别比去年减0.4万亩、增22.53公斤/亩。区农业局被评为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年共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2399.81万元,做到“一喷三防”中央补助物资全区全覆盖。建立小麦万亩丰产片1个,百亩丰产方2个;建立水稻整建制推进镇2个(薛家、孟河),万亩丰产片4个,百亩丰产方4个。建立5亩以上商品化育供秧基地15个,全区实现机插面积8.64万亩,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2、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2万亩,有力地推动了设施蔬菜、草坪、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年共组织申报了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92个,成功获得项目补助资金2484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2年我区有4家农业企业被市政府认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常州新区怡泰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三资投入农业7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农业发展后劲。

3、农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完善“区有监管处、镇有监管站、村有协管员”的三级网络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公共服务网络全覆盖。在全区8家规模种植基地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组织各镇积极做好农业快速检测站建设和完善,提升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全年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4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4个,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21个,新增“三品”基地面积16.493万亩,占耕地面积66.6%,新增“三品”养殖面积1.16万亩,占水面面积66.3%。“瘦肉精”检测合格率达100%。

4、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推进乡镇“五有”农技站建设,全区共修缮业务用房2789平方米,购买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238套(台),各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抓好职业农民培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全年共培训职业农民6673人次。持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对全区50个村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大大提高了关键技术到位率。

5、农业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以常泰通道绿化、录安洲湿地建设、万顷良田农田林网绿化等项目为载体,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超额完成目标计划。通过推广秸秆固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秸秆气化等多种利用模式,2012年全区秸秆多种形式利用4.75万吨、占29%,顺利完成现代化指标任务。全年申报并建设规模禽畜场沼气治理工程6处,申报并建设太湖水五期循环农业项目5个,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10万元,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在春江、罗溪、西夏墅、孟河等四镇种植绿肥5000亩,发放以奖代补资金30万元,并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3000吨,抓好耕地质量建设。

6、农田水利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立足顶层设计引导,对照省水利现代化指标,结合我区水利发展现状,科学编制了XX区水利现代化规划,对全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作了专项谋划。全年投入4242.42万元,顺利完成2011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和薛家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共计改善项目区灌溉面积约3.73万亩,预计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至0.63,每年的节水、节电效益为120万元,每年可减少清淤及整修土方约3万立方米,增加粮食产量56万公斤,产生经济效益350万元,为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开辟了农田水利现代化工作的新局面。

7、防汛能力进一步提升。认真组织全区各防汛单位集中力量进行汛前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坚决整改,同时出资100多万元,新购多批防汛物资和器材。录安洲洲头左侧治理工程、新北工业园区沿江防洪除涝工程、三井大湾河拓浚工程、农村河道疏浚等防汛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2012年汛期我区连续克服包括台风“苏拉”、“达维”、“海葵”等三次大的强风暴雨袭击,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实现安全度汛。

8、水环境面貌根本改观。我区成立河道长效管理区级专门督查组,加大全天候巡查力度,做到河道管理分段、定人、定责、定标、定奖惩,从3月份开始,河道长效管理工作连续10个月在市级考评中未扣一分、位居第一,为实现全区城市长效管理“保二争一”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9、节水型城市创建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全面开展节水型企业、医院、学校、宾馆、社区等创建活动,目前,新日化学、新东化工、新港热电等三家百万吨以上用水企业通过了市节水办进行的水量平衡测试验收,7家节水技改企业已通过市节水办验收。加强水政执法力度,继续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活动,全年共查处8起水事违法案件,进一步巩固了专项整治的成果。历时近2年的全区水利普查工作圆满结束,普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省、市水普办的审核验收,取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数据,为科学开展水利工作提供了实质性资料依据。

10、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为保障,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走上良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全区17个列入市级扶持的经济薄弱村共投资2.2亿元,发展物业及村级农业增收项目,实现村集体收入稳定回报。37个村级经济年收入在50万以下的村与政府机关开展结对挂钩帮扶工作,村均增收15万元,并且每村落实稳定收入来源项目。市、区两级增设400万专项扶持资金,开展帮扶脱贫工作,帮助建立镇级物业扶持项目,所得收益归经济薄弱村支配,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四)立足为农服务,作风效能建设扎实有效。一是认真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以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为载体,深入一线帮助贫困村查找“病根”,开出“药方”,做到有详尽可行的实施方案,有明确具体的扶持对象,有切实有效的帮扶举措,真正把强村富农的实效摆在帮扶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持续推进基层站所创建省市级文明先进单位活动。结合“争做农民满意的优秀农业干部、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搞好思想教育,大力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着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勤政为民、业绩突出的基层农口干部队伍。孟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被评为2012江苏省农技推广服务先进集体,罗溪镇水利农机站被评为2012XX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先进集体。三是积极开展“勤廉双优”岗位教育活动。在区纪委指导下,全区农口系统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推进“勤廉双优”岗位教育活动,强化宣传引导,注重高效整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了具有农口特色的岗位勤廉标准,为广大农口干部职工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为准则,有力地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绩效。

第三篇:区农业局农业保险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区农业局农业保险情况汇报

省农业保险调研组:

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农业保险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区开展农业保险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近几发生农业自然灾害情况

2004年受灾面积135443亩,成灾面积130983亩,绝收面积7358亩;其中干旱受灾面积51380亩,风雹受灾面积34894亩,冻害受灾面积100549亩。共造成经济损失7318.8万元。2005年发生较为严重的灾害两起,一是春旱全区水稻受灾14480亩,玉米受灾29858亩,洋芋受灾14873亩,其它作物受灾13972亩,共涉及11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12362户50500人,牲畜23759头饮水困难;二是遭受强烈“倒春寒”加雨雪灾害天气,各种粮经作物受灾面积147890亩,其中蚕豆68680亩,大麦36964亩,小麦14954亩,蔬菜12240亩,水果5170亩,其它作物6672亩,共造成经济损失1536.8万元;2006年受灾面积达20.33万亩,共造成农经损失1267.6万元。

二、开展农业保险的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结合我区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为三高一低一难,风险高、成本高、费率高、参保率低、裁定难。

风险高,这是农业保险的通病。农业保险的承保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种自然灾害、疫病等意外事故等都会导致损失。尤其是自然灾害,使农业保险具有共变性,即在遭受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很多保险标的会同时受损,因此农业承保的风险不但发生的概率高,而且损失集中,覆盖面大,赔付率也自然高于其他险种。

成本高,这是农业保险的性质所决定的。农业保险的对象分布在农村,而且种类繁多,保险公司假如要做大农业保险业务,势必要招聘一些熟悉农业工作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求这些人能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宣传一些关于保险的好处和有关业务知识。所以农业保险相对于其他保险来说成本较高,这也是国内有些保险公司尽管看到农业保险市场很大却不敢轻易涉足的原因之一。

费率高,这是与农业保险的赔付率高相符相成的。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性企业,势必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根本目的,所以不可能在亏损的前提下来满足农户的低费率要求,而且与普通的财产保险相比,农业保险的费率也较难计算,相关数据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

参保率低,这是由现阶段农业农村的实际决定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小,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或开始经营二、三产业,所以农业保险在他们的心目中远远及不上人身财产保险来得重要;同时,许多地方的农民对参保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增加农民负担的另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保险公司赚钱的新花样;再者从客观上分析,农民收入低下,对农业保险的支付能力有限,而且许多农民存在着侥幸心理,对保险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参保率低的局面。

裁定难,这是农业保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农业保险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一旦发生死亡,保险责任划分比较困难,是因为自然灾害、或疫病原因、或人为因素较难认定,必须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家认定才有效。同时,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缺少相关保险知识,往往更加容易发生保险纠纷,因此保险公司在操作上也确有许多困难。

三、对开展农业保险的意见建议

1.必须有强大的扶持政策为支撑。从世界各地农业保险的成功实例看,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农业保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是要对农民参保费用进行直接补助;二是出台准强制性参保政策。凡是属于农业保险范围但是没有参加保险的农户,不能享受其他关于农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等,也不能享受政府的风险补助金;三是设立巨灾风险资金。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既要考虑农民利益,同时也要兼顾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最怕发生巨灾、大灾,因此建议设立巨灾风险资金。一旦发生巨灾,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一定比例,可以启动巨灾风险资金,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按比例共同来承担巨灾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四是出台以险养险政策。由于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相对来说盈利要低一些,因此,为了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政府可以把一些优良险种放在农业保险的范畴内;同时政府也可以要求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车辆险、财产险放到承担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参保;五是建立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源头上做好服务工作,可以通过天气预报、灾害预测等为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要加强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预防工作,防止和降低发生风险的机率;其次要发挥乡镇基层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宣传发动和参保工作中来;再次,在具体的理赔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参与其中,

第四篇:2014年区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14年区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14年,我区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结合区情实际,挖掘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切实推进全区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方向发展,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现总结如下:

一、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农作物生产情况。据初步统计,预计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0980亩,同比增长6.5%;总产量42435吨,同比增长7.43%。一是粮食生产。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689亩(水稻36830亩、玉米16130亩、豆类2055亩、薯类15674亩),同比增长5.8%;预计全年粮食产量19069吨(水稻11146吨、玉米5258吨、豆类158吨、薯类2507吨),增长11%。二是经济作物生产。预计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541亩(花生10258亩、甘蔗1280亩、木薯2465亩),同比增长7.8%;预计全年经济作物产量5357吨(花生1334吨、甘蔗2816吨、木薯1207吨),同比增长13.6%。三是其他农作物(主要是蔬菜)。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4750亩,同比增长6.8%;预计蔬菜产量18067吨,同比增长7.2%。

(二)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情况。据初步统计,预计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150元,同比增长11%。

(三)农业民生项目建设情况。2014年我局开展的民生项目有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种植业)、新农村示范建设、“菜篮子”基地建设、“清洁田园”4个,已累计完成投资820万元。其中: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种植业)已建成特色种植基地8个,累计投入340万元;新农村示范点建设3个(企沙镇牛路村、光坡镇红沙村、光坡村),已累计投入120万元;菜篮子基地示范点建设4个,已累计投入350万元;“清洁田园”项目建立了5个示范基地,已累计投入10万元。

二、主要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在巩固抓好光坡栏冲、公车红砖垌“菜篮子”基地的基础上,今年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又新增了两个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一是光坡松柏山蔬菜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完成了150多亩土地租用合同签订,建成蔬菜大棚面积30亩,正在修建基地的给排水、灌溉设施、管理用房、道路等配套设施,安装调试滴管设备,采购了部分农机设备等。该基地引进试种了津优1号黄瓜、湖北特产蔬菜洪山菜薹,下一步将大面积种植费乌瑞它马铃薯。

二是满福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已投入资金375万元,完成了170多亩土地租用合同签订,平整90亩土地,完成50亩蔬菜大棚搭建,正在建设基地道路、给排水、办公用房、工人宿舍、仓库等配套设施建设,购买了一批机械设备和灌溉系统。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方式,抓好特色农业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促农增收格局。

一是火龙果种植项目。今年我区新发展了4个连片种植面积50亩以上规模的火龙果种植基地:xx区荣港火龙果种植基地150亩,xx区东正种养农场共有120亩,杨武家庭农场新种植60亩,红莲雾基地新种植50亩,引进种植自花授粉台农3号红肉火龙果新品种。

二是莲藕种植项目。由公车红砖垌蔬菜基地投入108万元,引进鄂莲6号莲藕新品种,种植莲藕面积105亩,并推广使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生产总值45万元。今年7月,该基地申请了莲藕无公害认证,已经通过样品检测。

三是中药材牛古大力种植项目。xx区中间坪的大有养殖场投入资金34.4万元,种植面积120亩;中间坪江尾的鑫富家庭农场投入20万元,种植面积100亩。

四是紫玉淮山种植项目。由光坡红莲雾基地引进种植100亩。

(三)大力发展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市农委2014年工作目标,我区计划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新增家庭农场10家。截至10月底,我区新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13家,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今年,我区确定了企沙镇山新村和牛路村两个村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试点村,共涉及27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910户农户,承包土地面积达4000亩,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前期精心准备和大力宣传,该项工作顺利开展,9月份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技术介入,10月份开始进行户外土地实测,目前已完成gps实测面积2051.68亩,23231块承包地,涉及19个生产组,力争在春节前完成颁证工作。

(五)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今年,我区共抽检蔬菜样品1177个次,抽样总重量300多公斤,检测合格率98.35%,没有发生因蔬菜残留农药导致中毒的事件,有效确保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抓好市场农资产品的监管工作。结合春、夏两季用肥、用药和用种高峰,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维护我区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农资产品的消费安全。今年我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执法车辆16辆次,检查农资经营部24间次,抽检种子样品5个,农药样品4个,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检查中未发现有销售假冒种子、化肥,高毒、违禁农药产品等。

(六)抓好农民培训及指导转移就业。深入组织到各镇、村(屯)及到田间地头当中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区已共举办无公害蔬菜生产、粮食节本增产、水果栽培、红衣花生高产栽培、农作物防寒防冻等各类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500多份。同时,配合区人社部门,加强农民工转产转业技术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七)全力以赴搞好灾后重建工作

(一)组织和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今年下半年,围绕两次超强台风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我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派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群众有条不紊地开展灾后自救和恢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及时收集统计农业受灾信息数据并上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给予生产救灾资金,今年我区已获得上级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共计170万元,其中第一批20万元已经下发给各农业基地和农户手中用于恢复生产建设,下一步,将根据各农业基地和农户损失情况、发展规模作出分配方案并报区政府审定后,将第三批救灾资金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下半年遭受两次强台风袭击,农业生产受重创,恢复生产建设资金缺口大。

二是土地确权试点工作没有开展航拍,要进行gps实测,工作量大,需要资金多;没有统一的工作技术标准、经验,靠各自摸索,影响确权成果应用和工作进度。

三是在重点项目和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上级的资金安排还不能满足实际运作的需要。

四是由于征地等中心工作需要,农口线人员被大量抽调,人手欠少,面上生产指导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五是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四、2015年工作计划(一)总体思路

2015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的农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和特色生态农业,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二)主要经济指标计划

1.粮食生产:2015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6.25万亩、产量1.7万吨。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期目标21.3亿元,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期目标10600元,增长11%。(三)重点工作

1.抓好春耕春种示范点建设。重点抓好玉米、花生、蔬菜等春种示范建设。

2.抓好中晚稻高产示范片创建建设。全年推广水稻超级稻面积15000亩,其中:晚稻超级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500亩,分别为公车红砖垌面积250亩、光坡高石门面积250亩。

3.抓好秋冬种生产。2015年计划完成秋冬种面积2.5万亩,以秋冬蔬菜、秋种红薯、冬种马铃薯为主导产业,抓好秋冬种生产。

4.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继续抓好光坡栏冲、公车红砖垌两个蔬菜种植基地发展,重点完善光坡满福蔬菜种植基地和光坡松柏山蔬菜种植基地两个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建设。

5、抓好特色种植项目。抓好光坡的荣港种植基地和公车的东正种养农场的火龙果种植项目,大有林场和鑫富农场的中药材牛古大力种植项目,公车红砖垌的莲藕种植项目,继续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特色农业新品种,发展新的特色种植项目。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企沙、光坡、公车三镇全面铺开,力争在2015年12月底颁证工作完成50%。

7.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继续抓好光坡镇红沙、光坡及企沙牛路等市级新农村示范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8.抓好“清洁田园”示范点建设。继续抓好公车镇红砖垌基地、光坡镇高石门基地、光坡镇栏冲蔬菜基地、光坡镇光坡村吴屋组红香薯种植基地和企沙镇山新村红衣花生基地5个示范点建设,持之以恒,扎实开展工作。

9.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要继续大力扶持发展,并进行指引规范发展,打造一批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奠定我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10.开展农民培训。计划组织农民科技培训1000多人次,农民转产转移就业培训800多人次。

第五篇:区近三年农业工作汇报

2003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全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xiexiebang.com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下面分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投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城乡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实施产业化提升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基本着力点,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载体就是农业产业化。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围绕建设高效农业、外向农业和现代农业目标,在引深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3年以来,我区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区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2001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类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林果业上,突出抓好红枣的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总产值3.5亿元;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今年目标实现8000头。

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03年以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建设“两区三带”特色产业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6879头。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0.9万亩,增幅翻一番以上。苹果面积达到10.7万亩,梨达到1.6万亩。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我区在扶持龙头企业中,在机制、科技、品牌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机制创新上,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利益共同体;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及社会力量投资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精深加工业;制定优惠政策,吸纳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注重对企业家的培养和管理,多方面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在科技创新上,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全方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去年我区有两家企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今年又有5个农产品龙头企业列入“双百”项目,涉及金额上亿元。同时,积极组织我区企业参加全国性的商贸交易活动,如连续三届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贸易洽谈暨产品展销会、晋中农业名品博览会、在香港举办的“黄河韵.山西风情展”、今年的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总投资3.7亿元,年产值可达16亿元。白象方便面12万吨项目,年消耗面粉就达8万吨。紫晨醋爽苹果汁、葡萄汁、红枣汁加工项目,可带动红枣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丰元枣业、绿源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加工企业迅速崛起。今年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其榆次直属分厂食品加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将会成为晋中规模较大的干果、干鲜蔬菜出口创汇企业,对推动我区蔬菜、红枣、核桃产业的上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榆次晋佳食品有限公司扩建工程投产后,可生产3大系列、18个品种的鲜牛奶、饮料奶系列7560吨,带动农户饲养奶牛1000头,增加就业机会200个。

四是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我区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投资缺乏的实际,我区采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过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一切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万亩节水工程全面铺开,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井渠结合灌溉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6.5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根据立地条件,采取公路集雨、修建集雨场集雨等形式发展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旱作示范园一户一井一菜园,户均年收入2000元,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兴水富民的成功经验,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水土保持生态流域工程建起什贴镇十里沟流域综合治理万亩精品工程。耕地保护和开发工程先后铺开乌金山镇聂店村等1500亩高效田造地工程和3000亩土地复垦工程。今年开工建设的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市政府提出的以108国道为轴线,打造“绿色科技园区”的规划,我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重点建设好1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也就是榆次区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目前前期规划已经制定。张庆乡利用怀仁醋业品牌资源打造醋业园区,现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去年成立怀仁醋业协会的基础上,今年又组建了怀仁酿醋集团公司,力争年新增醋产量2万吨,形成8万吨的生产规模。今年我区还将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争取将2000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落户修文镇。此外,根据市政府“兴办10件实事”、建设60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的安排,我区重点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包括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粮食作物1个。目前,示范园区处于整体推进,全面建设阶段,对提升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典型示范作用。北田镇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区,由于菜农在生产中注重新科技、新品种的应用,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先后被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山西农大农科教示范基地。

六是粮经兼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区区乡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粮食工作的部署与要求上来,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实际工作到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200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4.6万亩,比2003年增加10.6万亩,增长31%。今年粮食种植面积也达到了42万亩以上。在今年年初市经济工作会上,我区被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名的荣誉称号。

七是开展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区委、区政府对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一向抓在手上,十分重视,每年举办多类形式、多个方面、多种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如2003年的“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2004年的全区乡镇技术骨干综合培训、今年组织的“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进百村、入千户”服务活动、“20万人农技培训工程”、“289培训工程”、“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工程”等系列活动。仅近三年来就培训农民达58万余人次。同时组织科技骨干“走出去”,外出学习参观,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今年5月,我区组织6个乡镇和重点村参观了永济核桃和扁桃基地。以前我区农民对种植核桃有误解,认为“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要等十五年”,通过参观速生核桃(三年生),农民发展核桃、扁桃的热情明显高涨,计划用三年时间发展扁桃、核桃3万亩。通过常年培训,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技人员创新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八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作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和安全执法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截至2004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我区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在原有基础上,新认证2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使全区认证面积达到35万亩,占到全区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目前已有华玉荣香椿、中晶梨枣取得绿色食品认证,丰元枣业目前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化生产规程得到推广应用,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紧张制定中,预计年内制定出全区统一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进一步规范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实施农民非农化工程,千方百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区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政策引导,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拓展劳动力就业领域;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增强他们走出去的能力。根据晋中市的安排,我们承担了国家农业部的“阳光工程”培训就业任务,成立了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依托晋中农校、山西省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学校、榆次第一职业技术中专学校、晋中旅游学校等,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实地培训。去年培训农民工2317人,超额完成任务的45%,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天津、珠海等地就业,就业推荐率达到100%,就业成功率达到82%左右。从去年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贡献率为26.6%。另外,我们广泛开展就业市场联系,与包括榆次工业园区企业在内的近百家企业建立用工联系,保证培训学员的就业。修文镇利用民营园

区就地培训转移劳动力500余人,不离乡,不误地,能赚钱,平均月工资达到800元。截止目前,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

三、农业投入社会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这些年,财政面向农村的投入逐年增加,仅2005年支农资金预算达到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9%以上,绝对额增长90万元。但由于投资渠道多,资金使用分散,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们推进资金管理和使用机制的转变,统一规划,整合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集中财力办大事。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通过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用财政投入带动信贷投入,用内资带动外资,以小带大,长期坚持,确实收到了实效。先后引进国家“863”节水、旱作农业、世行贷款、日元贷款等项目,引进资金达到5700万元,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扩大信贷投放资金,增加农民小额贷款,2004年支农贷款发放达到2.2亿元。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注入了雄厚的资金保证。

四、农业服务市场化,全方位搭建农业服务平台

这些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取向,向主体多元化、服务实体化、经营市场化发展。加快涉农部门职能转变,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我们一方面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机构,在人员、经费上给予保障,切实稳定这支队伍,充分发挥它们的一线作用。另一方面,对经营性服务单放开搞活,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成为自主经营、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营性实体,尤其是重点发展和完善各类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我区已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网络、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一是加大力度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落实,全区农业五站(含林业站)由撤并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二是市场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北田果蔬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郭家堡粮油批发市场等。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经过努力,已经由省计委立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农民合作组织已达39个,会员3209名。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去年完成了25个普家乐农村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已基本构建,今年建设普家乐超市6000平方米物流配送中心、10个农村连锁超市、10个村级农资服务站,初步形成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今年为了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我区创造性地与省农资公司晋中分公司联合开展了农资代理员(农资经纪人)招聘活动,目前已招聘农资代理员96名。三是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全区上网农户已达到4900余户,17个乡镇、企业和大户注册了“一站通”,乌金山镇海底岭村、施家洼村和北田镇张胡村等电视上网示范村建设正在实施中。四是畜牧防疫体系建设,总投资113万元,整合原有的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资源,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总建筑面积1506平方米,在5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建立乡镇疫情测报点,村级防疫员队伍健全率达到了100%,形成完整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五是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正在加紧筹建中。

五、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

一是稳定党的政策,扎实推进改革,创造农村发展的宽松环境。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消了村级招待费;农村税费改革胜利完成,减少税费负担171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实施信用工程,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金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区土地流转总体上平稳规范。农村初中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双证培训制度,全区双证毕业生累计达到10227人。今年财政投资130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其中投资8700万元改造调整农村学校危房50000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布局。郭家堡乡实施聂村高校学府区项目建设,包括1.5亿元的太谷师范新校、5000万元的山西检察官学院等,与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也在积极洽谈中。投资9000余万元建设“村村通”工程,总里程300公里,把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小康路”修到了农户家门口。郭家堡、张庆等5个乡镇环卫管理所挂牌投入运行,彻底结束了乡镇农村无环卫管理机构的历史。

二是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进展顺利。我区东阳、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八个小城镇建设被列入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对“城中村”进行大幅改造,郭家堡乡北关、窑上、安宁、南关等村已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东阳、东赵、乌金山等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旅游集镇。东阳的常家庄园、东赵的后沟古村、乌金山的森林公园等旅游品牌已经打响。今年我区选定郭家堡等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南关等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以示范乡村为突破口,积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经验,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

虽然取得了上述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如市场建设缓慢、农产品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待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还显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待加强、农民大幅度持续增收还存在一定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我区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三农”问题放在强区富民的战略高度,紧紧扭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积极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全力以赴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二○○五年九月十四日

下载区农业局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农业局2011年农业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局2014年农业执法与法治工作汇报

    农业局2014年农业执法与法治工作汇报 根据全省农业执法与法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农业执法与法治农业建设持续有效推进。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年......

    区农业局汇报

    广元市利州区农业局 开展“三千干部包万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汇报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全局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中共广元市利州区委......

    麦积区农业工作汇报(合集5篇)

    麦积区委农工部工作汇报 一、农业现状 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东大门”,现辖11镇6乡、3个街道办事处,全境面积348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45万,有......

    农业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合集)

    第一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纪委的直接指导下,县农业局党风廉政建设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以“治庸问责”和“三万......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范文

    县考核办: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年初......

    农业局团县委工作汇报

    农业局团委工作情况汇报一、团委概况介绍 我是2006年担任局团委书记的,目前我们局的团员人数是22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大家思想比较活跃,相互交流比较多,共同提出了我们团......

    农业局年度农业建设工作总结

    农业局年度农业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县农业局按照州、县农业工作总思路,围绕社会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现就**县农业局2015年农业工作开展情......

    农业局农业科年度工作总结

    农业局农业科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总目标,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为有效载体,以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