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知行合一”活动总结[范文模版]
“ 知行合一”主题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 知行合一”活动动员会议的精神,全体人员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在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分阶段开展“ 知行合一”各项活动。通过活动精神与实践相结合,各工作项目组充分利用数据式思维模式,重点关注经营机构管理人员是否存在严重违反监管禁令行为、是否存在道德风险和违规违纪行为,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揭示力度,合力助推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现将活动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营造“ 知行合一”的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活动,及时召开了室务会,按具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准确判断风险隐患,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揭示力度,促进工作合规文化建设“六个深化”的落实’的活动目标,鼓励全处员工以具体行动响应活动精神,明“红线”、知“底线”,切实服务构建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促进内控合规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 知行合一”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活动有效、深入地开展,根据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确定了处室牵头人和联系人专门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实施。在活动的每个阶段,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处室分解任务,同时积极参与开展的征稿活动,报送专刊信息稿件。
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效果显著
(一)以“知”促“行”,开展专项学习与培训。活动期间,全员借助网络学习系统、网站学习园地等对“内控合规管理”进行自学;主动派员参加分行的相关合规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处室会议、工前培训、微信交流平台等,学习和分享典 1 型案例。通过集体学习《合规管理办法》等,深化员工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深化对业务经营中风险的领悟;深化对风险防范要点的把握;增强执行制度的能力,使合规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二)立足岗位实际,把“知行合一”落实到工作项目中。
在项目中,首先在召集业务骨干开展“头脑风暴”,做好非现场工作分析,根据查证指导要求,归纳总结各类业务特征,并落实到具体工作样本,指导查证工作;其次,工中结合项目组提示,及时补充设计调查表,进一步分析样本客户在金融机构情况,把控查证重点,在关注风险的同时,对业务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人员异常行为与异常交易分析和排查,及时发现和提示合规性问题。
(三)以“行”强“知”,主动整改巡察问题。党委巡视组向我部反馈巡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为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对存在问题逐一认真研究,对照整改。如:对工作揭示问题初步责任认定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问题。
(四)党员带头做合规的典范, 全员争做“人”。党支部组织召开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党支部会议,让合规与党建进一步结合,强化了党员对合规的认知,强化了先进意识,要求党员带头遵章守纪,做合规的模范。十九大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党支部及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学习会议精神,并要求全体党员群众结合实际,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坚持工作“创造价值”的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能力建设,进一步将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将以“ 知行合一”活动为契机,强化“合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协助工作守住系统性群发性风险底线,当好的第三道防线,为的转型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篇:知行合一全民读书活动总结
XXX市XX局2011“知行合一”全民读书
活动总结及2012活动计划
为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读书热情,引导XXXX干部读书尚学、增智明理、提高素质,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XXX市XX局从5月至12月,广泛开展“知行合一”全民读书活动。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素质,推进了工作。现将活动主要情况总结及下活动计划如下: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XXX市XX局领导高度重视读书活动,及时召开了班子会、机关会,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广泛宣传,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目标,以“阅读、提升、和谐”为主题,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读书热情,以具体行动响应市委号召,大力推进全民读书热潮,使读书活动贴近广大群众,融入生活,形成了学以增智、学以立德、学以怡情、学以致用的全民读书氛围。
二、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市XX局根据活动方案,组织机关各科室层层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了读书活动的顺利实施。同时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在局机关内外营造出读书尚学的文化氛围。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本次读书活动中,着眼于提高干部素质和促进工作发展,以形成人人读书,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了“四个一”活动。活动期间,各科室干部每人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心得,收看一次读书节目,参与一项主题活动。同时,全局干部职工参与了XXX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五个一百”(推荐百部经典名著、播放百场经典电影、诵读百首经典诗词、组织百场红歌大家唱、举行百场红色故事会)工程活动,结合XX宣传工作深入农村、社区、工厂、学校,充分利用城市广场、乡村小舞台、社区活动室和校园课堂等场地,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电影专场、诗词朗诵会、歌会、故事会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并组织干部参加了全市全民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保护版权、从我做起”活动、“燃烧激情,无愧时代” 系列活动、城市广场职工群众文体活动、“党在我心中”全市诗词创作及书法比赛、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合唱比赛及党代会知识竞赛活动。
(二)成功XXX市XXXX系统第七届论文征文比赛和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大力弘扬光荣传统,教育、引导全市XXXX系统干部职工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根据自治区XX厅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局于5、6月份组织开展了XXXX系统第七届论文比赛和纪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活动共征集到文稿56篇,参赛作品思想正确,观点鲜明,文风朴实,表述生动,情感真挚,富有文采,干部职工
或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赞美了新旧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讴歌了党的丰功伟绩,或通过叙述自己阅读党的历史知识、党的创新理论等的思想感受,以及参加“高举旗帜,坚定信念,树满意XXXX新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或记叙自己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思想感受,特别是身边共产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迹对自己的感动,从理论层面深入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历史进程、宝贵经验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表达了自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及对建设“民本防港,和谐崛起”的向往。
(三)配合挂钩村抓好文化建设。今年来,我XX局党组班子成员多次带领单位党员干部前往挂钩联系点XX村看望慰问村干部、共产党员和困难群众,为该村“六统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出谋划策,重点帮建了农家书屋、戏台、篮球场等文体设施。为帮助当地群众掌握更多的致富技术,我局向该村农家书屋赠送1000册农村实用技术书籍。多次组织干部职工篮球队到XX村新建成的篮球场与村篮球队举行篮球友谊赛,进一步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友谊,丰富XX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唱响红色旋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6月28日下午,市XX局隆重举行“唱红歌、颂党恩、跟党走”红歌大赛。来自市XX局、各县市区XX局及市直各XXXX机构的14支参赛队伍、共1500余人参加表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团结就是力量》„„各参赛队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满腔热爱,时而演绎经典,追忆先贤先烈,时而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抒发对国家民族的无限热爱,时而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在历时3个小时的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这次红歌大赛不仅给司法行政干部提供了一个展示嘹亮歌喉的平台,还弘扬了革命传统精神,净化了心灵,让大家对红歌精神及红色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充分展现了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爱党爱国、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2012“知行合一”全民读书活动工作计划
(一)积极参加“五个一百”工程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XXX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五个一百”(推荐百部经典名著、播放百场经典电影、诵读百首经典诗词、组织百场红歌大家唱、举行百场红色故事会)工程活动,结合XX宣传工作深入农村、社区、工厂、学校,充分利用城市广场、乡村小舞台、社区活动室和校园课堂等场地,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电影专场、诗词朗诵会、歌会、故事会等形式,引导群众多读、多看、多听、多唱、多讲,进一步了解经典,使中华文化精髓和革命传统思想在群众中深入扎根。该项活动由XX科负责。
(二)组织参与评选“五个十佳”活动:通过开展评比,从XXXX队伍中发掘一批献爱心、显孝心、讲诚信、乐藏书、爱读书的先进典型,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氛围,唱响时代主旋律。该项活动由政治部负责。
(三)开展“城乡文明同行”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与本局挂钩村(XX镇XX村)推进“六统强基”工程。在做好结对帮扶的同时,开展一次送书活动,本局单位的领导、干部职工平均每人向挂钩村赠送一本书。
二是结合“结对搬迁户、情暖百姓心”开展送图书活动。在开展慰问活动同时开展送温暖、送图书活动,向每个结对户赠送10本书。
三是参与开展“三下乡”活动。在乡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健康生活,配合挂钩村开展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规范、政策法纪、科技知识、卫生健康、文学艺术的“乡村课堂”活动。
四是建好挂钩村农家书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好农家书屋,确保实现有价值2万元的图书。
以上四项活动由局办公室、计财科负责组织落实。
(四)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市统一组织的活动。干部职工要踊跃参加全市全民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保护版权、从我做起”活动、“燃烧激情,无愧时代” 系列活动、城市广场职工群众文体活动、“党在我心中”全市诗词创作及书法比赛、红歌合唱比赛及党代会知识竞赛活动等。本项活动由政治部牵头落实。
XXX市XX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1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2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近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平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读后感3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4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知行合一读后感5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平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第四篇:知行合一发言稿
“知行合一”离成功很近
“知行合一”这一思想最早来源于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知”就是认知的意思,就是指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或者理解为“信念”,“行”就是“去做”的意思。那么,显而易见,“知行合一”就是不仅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信念,还要踏踏实实地去做!这样,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甚至做到完美。
这一思想曾被称为“现代成功学的法典”,正是因为它是坚定信念和拼搏努力的一种结合,让无数人为之疯狂。马云,赫赫有名的商业精英。他正是“知行合一”的代言人,从刚开始做英语翻译,到后来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再到后来的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淘宝,这一路走来,挫折与失败也不曾少过,但最后他还是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知行合一”的理念!似乎每一次他都有着准确的时机判断,他把理想信念化为了实际行动,虽然历尽艰辛,但他从未放弃。我们要让自己的脑子活起来,然后去创造、去努力!再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大家看看现在手中的华为手机,她是如何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逐渐领先的?这要得益于公司领袖任正非了。就在前几天,美国宣布要停止向中国出口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所有的国产电脑和手机公司都傻眼了。只有华为公司还有底气,因为他们有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我们所知道的华为P10就是用的国产芯片。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判断太重要了,任正非提前意识到了芯片依赖性的弊端,所以才早早开始自主研发。他的判断是对的,而且他也做到了!于是,华为将会成为下一个神话。与“知行合一”的人相反,那就是懒惰,或者只会空想不做的人了。社会上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成功永远不属于他们!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一个只会理论,从不付诸行动的人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赵括很聪明,熟读兵书,能说会道,但就是很少去做,最后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举个例子,一个人很想赚钱发财,他天天想,吃饭想,做梦想,但就是不愿意去动手,那他最后只能被饿死!
企业是竞争最残酷的地方,我们靠什么来证明自己,获得属于自己的权利和幸福?你的思想决定你的高度,树立了正确的信念,并不断不努力,去争取,你就能得到BOSS的认可,同事的拥护!公司不养闲人,思想要积极,行动要迅速!我们都会成功,都会越来越好!
2018/4/28
第五篇: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
(一)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