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贝拉日记观后感
国防与经济
—《拉贝日记》观后感
本周在我校党课学习中观看的《拉贝日记》这部影片。观赏影片过后,我对影片内容进行加深了解,并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部影片与《南京,南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血腥恐怖的死亡场面与日本人近乎变态的行为,对观众的视觉产生冲击,使观众身仿佛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了那真实历史的残酷。而后者则用相对平缓的手段,没有过多地去打造那个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而是通过对人物多方面的描绘,使观众切身感受到日本军人的残暴。
对于拉贝,在看电影前,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相信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但看完影片以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敬佩他的勇气,敬佩他的爱心,尤其敬佩他作为一名外国人,一名忠诚的纳粹党人,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挺身而出,对于中国人进行无私帮助„„我认为,中国国民政府授予他的“中国人民英雄”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为了中国的难民,拉贝毅然舍弃了和妻子回国的机会,而在当时,放弃这个机会,意味着把自己的脑袋搁在了刀尖上,意味着与中国人民共存亡,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相信,这种勇气,是源自于拉贝内心的善良本性。拉贝是善良的,更是无私的。就在那个血腥的南京大屠杀期间里的圣诞节平安夜,安全区所需要的粮食,资金都已经难以维持了,而拉贝则用一块蓝色的格仔布把他平生的积蓄包了起来,悄悄地放到教堂里,默默地捐赠出来,使得安全区得以继续勉强维系。而拉贝本人,则在二战返回德国后,因为一个荒谬而可笑的原因,涉嫌与中国勾结串通而被拘捕。他被禁止说出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他要求放弃纳粹党籍,一度为同盟国所拒绝。在被人遗忘及穷困潦倒的境况下,拉贝在1950年死于柏林。而时至今日,世界才还给拉贝一个公道,才让这位中国人民的英雄现身,但拉贝已经远远地离我们而去,而中国人民似乎并不能做些什么来报答他的恩情。但我相信,拉贝做的这些,并不是为了中国人的报答。
而与之相比较的日本侵略者,则显得异常的残忍,影片中,拉贝的司机被日军砍头了,原因只是在于,他没有留在车上,而,被砍头,则是日本军官在进行砍头比赛,看谁砍的人头更多,而且还登报了。我不知道,他们这是在炫耀他们的残忍还是在侮辱中国人的尊严,但我只知道,他们这是在释放他们内心的嗜血本质,释放他们内心的邪恶。孟子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是的,或许,有些日本人战初是良心未泯,但随着刀尖上染上的血越来越多,心也变得麻木了,身上的嗜血因子都活跃起来了。而时至今日,部分日本人内心的军国主义仍在翻滚着,等待着时机冒泡。或许,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是的,我们必须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目之所及废墟一片,听到的是炮弹轰鸣声,看到的是炸后的断壁残垣,江河里流淌着的是通红血水,土壤中埋藏着的是黑发白骨,空气中弥漫着的是呛人硝烟„„而这一切一切,都是因为战争。
而这场战争,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帝国主义者对地大物博的中国的觊觎,但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成为砧板上的待宰羔羊,呼救无援,更是无力反抗。而落得如此下场,正是由于中国腐败的政府以及不堪一击的国防。
常言道,有国才有家,而有国家存在,就必然有国防。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国防而能够安然无恙地存在下去。
一个国家要想生存,要想在世界之林里立足,就必须拥有足够强大足够保卫自己的国防力量。而国防就像一把刀一样,一方面用来保卫自己,另一方面则用来震慑他人。为何要保卫自己,自然是自身有着让他人觊觎的地方。例如,土地,矿产,石油,技术等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甚至是世界未来分布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得之则兴,失之则亡。回顾历史,大大小小的战争,绝大部分都是由于争夺资源而引起的。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百年,又如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一个国防不堪一击的国家,就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弱者而已,就算身后有一堆的黄金,也无济于事。总不可能用来贿赂你的敌人,让敌人放过你,因为谁都明白,只要抢过来,那财富就是自己的了,用不着被贿赂。因此,国防是经济、民生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没有强悍的国防,就难以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就难以建设和改革,甚至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只有国防力量得到保证,国家才能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内外环境。经济建设才能平稳而快速的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民生才能有所改善。而缺乏国防力量的国家,最终只能丧失国家主权,从这个世界消失,被历史所遗弃。
然而,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保证,又必须依赖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防的保证,是建立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的,一个缺乏经济支持的国防建设,只会是一个畸形的存在,而且,它也必将不容于世,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如今,朝鲜也正在步入这条歧路,把整个国家的重心都放在了军备竞赛,武器发展的国防建设来,导致国内的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民不聊生。-而继续的恶性发展,导致的国内贫困,又如何能够继续支持朝鲜的庞大军费支出呢。因此,要保证国防力量,就必须保证经济建设的发展,使经济为国防服务,为国防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一个国家,国防和经济必须两手抓,让经济为国防提供基础,让国防未经济提供保障。尽管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局部范围内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也时有发生,中国也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中,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国家的未来将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提高警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树立远大的目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篇:贝拉会议系统特点
贝拉会议系统特点
北京海丰瑞腾科技有限公司
1、贝拉会议系统产品功能区分较细,可以随心所欲,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会议需要选择不同型号产品。贝拉会议产品符合ISO2603,ISO4043,IEC29B(CO)118及IEC914等国际标准,贝拉会议产品由简单的会议讨论系统,至大型综合的电脑会议管理、同声传译、电子表决、民意调查系统,一一具备,实能满足任何会议要求;
2、贝拉会议系统连接简单,无需借助其他模块等设备,主要由主机、代表单元、连接线组成,设备之间采用手拉手连接;
3、允许热接插,即开会过程中,在不影响会议的情况下,可根据会议的需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发言设备;
4、内置声音抑制器,可消除干扰、串音,以保证具有稳定、纯正的音质,配有强指向性的光环话筒,保证发言者距离话筒50公分说话,能满足会场扩声音量的要求而又不引起啸叫;
5、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在代表单元上印刷使用单位/业主名称;
6、设备可以配备声控功能,即通过代表发言时的声音即可迅速将话筒开启,升控功能的灵敏度在出厂时已经调教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7、支持多种会议发言管理模式:AUTO:自动模式、PABC:先进先出模式、PAPB主席与代表对话模式、PRIO优先模式、Manual申请发言模式、Semi-Auto自动列队加入发言模式等;
8、同声传译接收机存储充电箱具备电池电量测试功能,即电池经过一定时间的充电,可以对所有接收器进行充电情况进行测试,会务组可以非常清楚接收器的电池电量,可以保证会议的正常使用;
9、接收机具备自动关机功能,以节省电源。每当接收机进入接收状态后,只要将接收耳机拔掉,接收机就会自动关机;如果将发射主机关闭或者是将接收器拿出会议室,那么接收器将自动设置成备用模式;
10、传译台具有AB发射通道选择功能。AB发射通道选择的信道个数及语种可通过一个编程开关进行编程
11、接收器上可以选配0功率待机防盗警报发声卡,以提醒用户归还接收机,防止接收机丢失;
12、传译台的设计应适合两个传译员使用,并可用作6个信道的传送。控制台为便携式,并
与控制至少6个信道的控制台相兼容;
13、表决工作指示灯,三个有色键“同意(绿色)”、“反对(红色)”、“弃权(黄色)”,代表单元具有“发言/申请发言键”。主席单元具有“优先键”及“发言键”;
14、表决代表单元具备双电子芯片存储器,一旦电脑控制系统瘫痪或主机出现故障的时候,保证已表决过的代表单元数据不会丢失;15、16、17、18、19、20、表决性会议,有记名及不记名两种表决方式供会务组选择; 表决有效性亦有第一次按键有效和最后一次按键有效两种; 表决议题、代表名单、表决结果等数据可以储存为电子稳当或者打印保存; 支持多种表决结果显示:列表、饼型、棒型; 主席可优先显示表决结果; 产品以其完整实用的功能、可靠稳定的性能、强大的系统扩充功能、设备的先进性及保密性是该系统的最大的特点,相继成功地应用于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福建省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福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南宁国际会议中心、辽宁省国际会议中心、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及山东大厦等会议场所、F1国际赛车场、四川锦江大礼堂、河北会堂;担负着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和全国政协会议开会的会议场所─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9700席数字同声传译及3500席电子表决系统改造工程便是最好的证明。
第三篇:贝拉的幸福
贝拉的幸福
很久很久以前,久的谁也说不清是多久,反正就是很久很久„„那时,地球上除了人类,还生活着另一群生物,他们是从花朵中孕育出来的花仙子,住在世界尽头的魔法森林,每个仙子都有一对令人艳羡的翅膀,这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可是„„
在神秘的魔法森林中,住着一位名叫贝拉得花仙子,她的美貌令日月失色,她的歌声令小溪忘记了流淌,她的画作曾一度让大家信以为真,她的诗她的琴她的书法„„都是整个魔法森林无人能与之相媲美的,更重要的是,贝拉拥有这个世界上最清澈的心灵。
可我们可爱的贝拉一点也不快乐,因为她是一个没有翅膀的花仙子,她不能像格蕾丝和瑞塔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翔,与云朵相拥,听风儿歌唱„„她只能踏上青青的草地,一个人寂寞而又孤独的呆在花房里,任凭外面世界的欢声笑语闯进自己的耳朵„„
伤心欲绝的贝拉独自来到了山顶,却不曾想会碰见平素最为嚣张刻薄的仙子碧娜,碧娜抖动着她那对美丽的翅膀,用尖厉的声音叫嚷着:没有翅膀的花仙子是个怪物,注定是永远不会幸福的。
贝拉再也受不了了,她决心去找回幸福,在老巫师的指引下,他来到了迷雾森林„„
“小松鼠,小松鼠,你幸福吗?”
“我是幸福的,美丽的贝拉。”
“可你没有光彩的翅膀啊?”
“我有坚硬的牙齿可以撬开坚果,还有软软的大尾巴可以当枕头一样睡觉,我很满足。我是最幸福的松鼠。”
“小鱼儿,小鱼儿,你幸福吗?”
“我很幸福。亲爱的贝拉。”
“可你没有动人的翅膀啊?”
“我有美丽的鱼尾,还有广阔的水域。我很满足。我是最幸福的鱼儿。”贝拉迷惑极了,正在这是,她看到了一只小熊和妈妈在一起。
“熊大婶,你幸福吗?”
“我很幸福。我的贝拉。”
“可你没有翅膀让你飞向蓝天?”“我有宝宝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很满足,我是最幸福的熊妈妈。”
贝拉终于明白了,她所遇到的动物都是天生就没有翅膀,所以大家无法理解翅膀对于一个花仙子的重要性。想到这儿,贝拉径直走向了天鹅湖。
一只翅膀受伤断掉再也无法飞翔的天鹅寂寞的呆在湖边,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看着同伴在空中嬉闹。贝拉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默默地走到它身边开始啜泣。
“可爱的贝拉,你哭什么呀?”
“我为我们都是没有翅膀的家伙而哭,我们是女王的弃儿,是森林里最不幸福的傻瓜。”
“哦,我的贝拉,我很幸福,我可以看着我的朋友们开心快乐,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看见他们的笑脸更能使我幸福,我很满足。”
贝拉想起了格蕾丝和瑞塔为了自己而忧郁的眼睛。
原来贝拉要找的幸福一直就在她的心中,满足就是幸福。
“贝拉拥有美貌,歌声和最好的才华,还有格蕾丝和瑞塔真诚的爱。大家都爱贝拉,而贝拉也同样的爱着大家。贝拉很满足。贝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花仙子。”
光芒照亮了每一寸土地,魔法女王手持光之魔杖优雅的降临在贝拉面前,贝拉惊奇的发现女王竟没有翅膀。
“我勇敢的贝拉,祝贺你找到了幸福。现在,我要把至高无上的女王之位传给正个魔法森林最幸福的花仙子,愿你庇佑每一个臣民。”
贝拉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披上了华丽的王服,美丽动人的面庞流淌着圣洁的光辉。魔法森林迎来了一个不眠之夜。
贝拉变成了永远幸福的女王,这可气坏了碧娜,她怎么也想不通,没有翅膀的怪物为何会如此幸福?
童话中的贝拉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那么在成长路途中苦苦寻找幸福的每一个天使,你找到幸福了吗?
呵呵,祝福贝拉以及像贝拉一样美好的天使们永远幸福下去!
西安市长安区第二中学高一:张嘉越
第四篇:日记观后感
《星空日记》观后感
在跟车协的团课中,看到这个北大的立志微电影,有好多的感慨。
《星空日记》讲的是一个乡下孩子,从小有一个摘星星的梦想,但却一直被人嘲笑,在现实和梦想中徘徊。在北大的四年里,他学习了经济学,天文学,俩个完全不同的学系,代表着他的现实和梦想。纠结徘徊中他渐渐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渐渐一点一点的糅合这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整个微电影中,现实,梦想,爱情,亲情交替,一点一点阐释了北大精神,微电影开头,主人公说自己来北大之前已经成功忘掉自己的梦想,可是果真如此吗? 那一段孩童声音的梦想“摘一颗星星,首先,你要有一把梯子,然后,你要有一个夹子,星星很烫,不能直接用手摘。”虽然听上去很幼稚,也有一点点可笑。可是这却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梦想,一个很朴素却又很伟大的梦想。可是,毕竟这只能说是一个梦想。在那个乡下的环境里,没有人会把天文当做是一个职业,更多的只是当成一种笑话。所以,主人公一直被嘲笑着,而这在父亲知道他要上天文学时体现的一清二楚。摔书本,摔笔,生气,这也许就是主人公的可悲之处。
十八岁,母亲去世,家里欠债,大学志愿改报经济专业。那是,他哭了,哭得很伤心很伤心。我想,这眼泪里,包含的不仅仅是对他对母亲的不舍和思念,还有他对梦想的放弃,对现实的屈服。
大学第一年,报到,主人公想,从那时起,不会再让人笑我,北大将是他新的起点。努力的把自己的生活做成一张全是对勾的表格,可是在那一张满满对勾的表格后面,我想隐藏的确实一颗空虚全是叉的表格吧。因为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这样去定义一个人?是他所处的位置?不是!是他前进的方向。可是方向到底是什么?在北大那个有无数可以随时进去的课堂里,他再一次迷惑了。
“如果梦想是一件衣服,那天文学是我穿不起的品牌”很形象的比喻,却能很好的阐明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梦想真的如此遥不可及吗? 王老师和他的第一次谈话中,王老师赞赏了他的梦想。可是在对于这个梦想被人笑话而放弃的现实,王老师的解释就是,大笑,然后,突然停下。“现在笑完了,又能怎么样?”是啊,笑完了,那又怎么样?能怎么样?那些嘲笑的人们,在嘲笑过后,又能怎样?继续笑?那自己呢?就这样放弃了?主人公最后选择辅修天文学双学位。可是对于已经被笑怕的他来说,似乎还是现实更重要。
“像我这样一生下来就没有抓到好牌的人,只能打好手中的烂牌。面对现实,才是我正确的路”现实,真的那么残忍吗?没有抓到一手好牌,就一定要去接受这样的现实?
第二年,她走了,去美国。他没有送别。因为他觉得,如果你不能让自己喜欢的姑娘坐在奥马车里,你就不要去打扰她,免得让然笑话。
„„
第四年,北大的双学位体系能给他一个机会,王老师问他的选择。他知道这时她最后接近梦想的机会,于是,他去寻求最后一个可能性。想找一个公司实习,支持他天文学研究生的学位。可是,那个老板很直接地吧简历撕掉,倒了一杯酒,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醒醒吧,被做梦了。于是,他放弃了最后的机会,在王老师失望的转身后,他只能说,星空,再见,你好,现实。
就这样,他去了金融部应聘面试处。很快,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就业中心传来的消息,他在全班第一个得了国际投资银行的工作邀请。坐在快车上。拿着那张应聘纸张,看着对面孩子一声声唱着小星星,再一次哭了。梦想,就真的要放弃了。不过,此时,他也不用再担心有人会笑话他了,再也不用了?? 而当他觉得自己有资格有勇气向他表白的时候,他却发现,那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五岁 那年,就在等待着那个仰望星空追梦的男人,而不是现在的自己。她转身而过的那个瞬间,他的笑脸渐渐的僵硬了?? 再次回到天文学的教室,王老师默默地说,好久没来上课了。一句淡淡的问候,却让他在无言以对。
别人对他说过一千次:”别做梦了。”
可王老师却对我说,“梦,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一直逼自己长大,比自己走正确的路。可是到最后才发现,不是现实支持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
最后,他放弃了银行的工作,开始建立动态的星团数据库,作为天文专业毕业设计。你好,星空;现实,再见。
站在舞台上,面对众多的评委,过往的经历再次被一一唤起,嘲笑,嘲笑,无尽的嘲笑从脑海里闪过,最后王老师的一个巴掌响起,结束了这无尽的嘲笑。“笑完了,又能怎样?” “如果人只能活一次,就让梦想比现实,高那么一点吧”。
面对动态的星空数据库,王老师笑了,在场所有的观众都在惊讶起身鼓掌,而他自己,手捧着星团,也呆了,因为他最终追逐到了自己的梦想。那一天,在北大的一角,独自等待星空的到来,从此,感到勇气。
看完之后,有个学姐说,她今天感触很多。因为上课时老师刚说过这个话题,转眼间就有这么一个微电影,作为大二的学生,有了自己的对未来的担忧。学姐说,当梦想额现实有了冲突,你会选什么?
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现实。当时我看完之后的感想其实,并没有多少,因为我一直觉得,现实和梦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能像主人公一样有如此勇气的,现实中真的很多吗?我不敢赌。所以我选择现实。
而当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这仅仅十五分钟的微电影时,我的感触越来越多。十五分钟的电影,我看到了一个小时。因为,我觉得,这虽然仅有十五分钟,不多的台词,却全是经典。
爱情,很美好,却又很现实。什么才是真正表白的勇气?我想并不是物质上的富有,宝马车又怎样?没有宝马车,单车就不能带来幸福吗?
现实,很残酷,却又很温存。在一个个痛楚的背后,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温暖的地方,会让你在残忍的现实中有那么一个可以坚持你梦想的地方。但是,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会很痛苦。
我也不知道梦想和现实,最后我会选择什么,大学四年,我希望我会慢慢成长,我也相信我会慢慢成长,到时候,我相信,我会有面对,解决它的勇气和信心。we believe in dreams.胡洁 2014年10月26日星期日篇二:警察日记观后感
看片前,我只知道《警察日记》曾让王景春斩获东京电影节影帝桂冠,却没想到《民警故事》的导演宁瀛时隔十八年后再拍警察题材,却带来一部冷峻细致的犯罪佳作。本片将一段荡气回肠的追凶长旅,融入英年早逝的英雄事迹里,各种华丽摄影与蒙太奇剪辑,都吸取了好莱坞商业化手法。当男主角被迫陪土豪喝酒,当他打击黑势力敲诈勒索,当他查到二百元引发的血案,揭露了内地边缘地区的病疮。而那起蒙古悬而未决的惊天血案,更犹如《杀人回忆》般隐藏了悲剧宿命。
《警察日记》原型取材于一名公安局长写的64本日记,郝万忠刚当一名小刑警时,恰逢一桩惊天血案诞生,不想成为鄂尔多斯警局局长,十三年悬而未决血案,则成为他一生未了的心结。宁瀛导演选择以记者视角,各种忆中忆的写实手法,让郝万忠的英雄形象屹立得客观。例如师父、同事、兄弟、爱妻等人的访问,一点一滴呈现局长的辛酸劳累。再如鄂尔多斯市环境恶化得无以复加之时,大家望着郝万忠年三十弃家办案,老婆孩子一片怨言,这也是他的一种痛苦。而郝万忠在疲劳架势撞车后,还带着手下远赴万里追凶,那种人物执拗办案信念,让你深有感触。开场,孙亮扮演的记者不相信准格尔旗还有清官,惧怕“不良报道”会导致网友的“人肉搜索”,提早为影片铺垫一个悬念——郝万忠究竟是怎样的人?接着,各色人等粉墨登场,瞬间追忆郝万忠生平点滴,强大的信息量,让你不但觉得他是一名英雄,还是一根筋的工作狂。兢兢业业、敬忠职守、为民情愿、不贪污、不腐败??这些标签或许是每个有警察梦的青年人追求,但谁又能做到呢?片中,郝万忠当刑警时擦着子弹英勇救人,回到家立即抱着妻子不放,这种历经劫难后的心态很真切;他当上局长后,提倡拒绝贿赂,发通知不去拉赞助,但烈士家属有需求时,自己还得跑到兄弟那里要钱,甚至被迫同土豪喝白酒要公路修建费,透出人物的各种无奈。篇三:街头日记观后感
你回到家了
——《街头日记》观后感
记得第一次看《街头日记》这部电影,我脑海里深的印象是:美国的教育环境真是太糟糕了,枪击、暴力、种族歧视等等无处不在。当看到学生们用那种不屑的眼神打量古老师的时候,我真为古老师捏一把汗。
也许像其他老师那样,过一阵子就不再会这样热情,“天真”的想改变什么了吧。因为她现在是一个“新老师”。要是有一天我需要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可能会选择放弃,但古老师没有,她的勇气深深地折服了我。
今天是第二次看这部电影,而我的眼里看到全是希望的坚守。当学生对着古老师说“我回到家了”,古老师回应“你回到家了”时,我的眼里满是激动的泪水:教育的力量竟然可以让那些世俗的物质世界变得如此渺小。
去倾听学生的声音,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知道学习让人受益非浅,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一些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偏激行为等,让他们知道原以为自己什么都懂的世界其实只是展现了真实生活的某一个面,这不代表所有,也代表不了所有的一切。当学生们谈到为了自己的种族去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古老师很认真的回答“你死了,你认为他们会伤心吗?不,一切都不会因你的牺牲而改变,死了,然后腐烂,忘记。” 古老师通过兼职为学生们买书,买日记本,甚至带他们一起去没
有去过的地方旅游。我刚开始觉得这个老师很傻,为什么要自己贴钱来做这些,是我狭隘了。当孩子拿到崭新的书本,惊喜地说道这是新书,当孩子们闻到墨香的时候,古老师笑了。她坚信这些对于孩子们很重要,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深层次的道理;看到学生打着手电筒看书,有学生不时跑过来问老师“安妮日记的结局是什么”的画面时,我明白了,这一切是值得的。
她跟着孩子们一起跳街舞,一起学习,一起party,通过写日记来了解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状态。看到学生们表现不友善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也不是一声“stop”叫停,而是想办法来改变这一切,很震撼。孩子们意识到他们的古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变得像朋友一样相处着。她让学生明白:我是老师,你可以不尊重我,但是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一个刚上任的老师,她的准备要有多充分才可以这样从容地面对这些叛逆的孩子。其他任教老师以为她疯了,尤其是在那种不可越级申请活动的情况下,她勇敢地做到了。
开办学校,聘请教师,招收学生,老师就应该去教育学生,而不是去抱怨学生们是差劲的,或者孺子不可教也,然后习惯性地给学生们贴上许许多多的标签。如此,我们很难想象那个受伤的孩子里面就有一个我们的影子,很难不是吗?
古老师的热情和激情,贯穿始终。她的品格个人风采一一尽显。是她的美丽?是她的教学技巧让她如此非凡?是她的关系网络或是家庭背景?亦或是她的知识云云。其实都不是,是她的用心,是她的 热情,是她的不放弃和坚持,是她那颗充满希望的心感染了学生,是她的善良解救了这群濒临危险的孩子,让孩子们找到了心灵的家。古老师很了不起,她做了很多老师都没有去做的事情,她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她想要实现的一切,重要的是她给了学生以希望,她触摸到了孩子们的灵魂。古老师是平凡的,她不是英雄,因为她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帮助学生们改变,用心陪伴着学生,改变他们对生活,世界、自我认知态度。正是因为古老师不断地尝试去改变,才有了孩子们的改变。她才是一位真正的教师!篇四:子宫日记读后感
《子宫日记》观后感 心理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子宫日记》,看过这部片子以后,我内心深受震撼。第一次看到一个婴儿是如何从一个单细胞逐渐分裂演化成为人。这部片子从 “卵细胞”与 “精子”相遇的那刻起讲起,完整纪录了它在妈妈子宫里生活的三十八周,详细清晰地记录了生命神奇的发展历程,什么阶段呈现什么生命状态,什么时候睁眼什么时候打呵欠,什么时候做梦什么时候吃手。我们通过那些精彩的画面和讲解听到了胚胎心脏的第一次跳动,见识了手、脚、眼部等各个器官的形成过程,目睹了胎儿在子宫里吸吮、排泄、偶尔玩耍、还有睡觉等等一系列平时难以想象的事情。看过以后,首先让我赞叹的是:人类进化的过程真是太伟大、太奇妙了。受精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分裂最终在子宫壁上着床,细胞分化形成胚胎,进而分化形成生命维持系统、形成器官等等,每一步都是这么的完美精确。在胚胎的各个阶段,不同的细胞里,不同的dna片段被表达,人的身体就是这些dna片段表达的产物,在这个神奇的物理世界上,实现完美的自我复制,那些形象生动的画面让我惊叹着生命诞生的神奇。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也第一次了解到自己在妈妈子宫里的成长过程,小时候老师曾经给我们布置过一个“护鸡蛋”的作业,我只保护了一天鸡蛋,那一天里我牵肠挂肚、处处小心翼翼,还是最终把鸡
蛋打碎了,没有保护好自己的鸡蛋。我在妈妈肚子里的38周是多么漫长啊,难以想象的是妈妈是用怎样的心情保护着我,她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麻烦和不舒服,尤其是生孩子的可怕场面,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不容易和伟大。
这个片子给予我很多启迪和教育,我一天天长大了,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方面要更加尊重孝敬父母,另一方面,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宝贵的时间,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奇迹”。篇五:《安妮日记》观后感
绿色阅读,书香办我成长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与《安妮日记》结缘源于书的封面,那张黑白照片上有着天真笑容的女孩触动我的心弦,我想看看此书与此女子有何渊源?看完书后发现那正是作者安妮最自豪的一张照片,也代表着安妮对生活美好的期待。13岁的安妮在生日礼物中发现了这本日记,从此在安妮的生活中多了一个忠实的听众,耐心的朋友。安妮对着她真挚的朋友叙述她的酸甜苦辣,诉说少女的心事。
日记中记载了安妮一家由于害怕遭受纳粹地迫害,于是与朋友一行8人一起躲进了密室,开始他们长达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虽然通过日记也抒缓了安妮不少压力与恐惧,但是好景不长,安妮一家还是由于坏人地告密被抓忘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父亲有幸生还,他出版了安妮的日记,完成安妮的心愿。安妮,天真,活泼,她身处乱世,但她任然对生活抱有最美好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在密室时,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和对密室生活的不适应,安妮与凡达恩太太经常发生口角,与母亲的关系也不好,日记中多是安妮的抱怨。但是由于在生活的强压下,安妮渐渐懂事,与母亲的关系也渐渐缓和。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有了自己的处事原则,也有自己的向往,她想做个记者,想把日记出版等等,于是日记更多出现了安妮对外界生活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在我看完此书后,我深深感到战争的可怕,也庆幸自己生在和平时代,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在书中虽然对战争的具体场面描写不多,但是从安妮的生活能感受到战争带来的伤害。纳粹迫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那其中就包括安妮,安妮的故乡阿姆斯特丹居住有八万犹太人,几乎没有幸存的。虽然二战很可怕,但战争无情人有情。安妮一家在几个好心人冒着生命危险的帮助下,生活地苦并快乐着,这几个好心人不但帮他们搬入密室,还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比如替他们买食物,生活用品,还给安妮和她的姐姐带来精神食粮——书,让我不禁感叹世上还是好心人多,战争无情,人有情。也许安妮的文章是稚嫩的,写的也只是生活琐事。但我觉得那是精彩的,是扣人心弦的,是直入灵魂的。安妮用笔记录下在表面波澜不惊的生活下,人们那深深的恐惧与渴望。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和平。在密室中,他们明天都要听广播,听那来自外界的消息,希望盟军能解放荷兰,解放她们。身处乱世的人们都没有对生活丧失过希望,那我们就更不能轻易地放弃生命了。
我们的生活和平美好,即使有挫折,有坎坷,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但是我们应该抱着对生活的期待生活下去,相信明天会更好。
第五篇:观后感日记[推荐]
《怒海潜将》观后感
怒海潜将讲述了美国一个下等黑人为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最终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其中有一些是我们值得学习、去理解的的。
故事开头首先讲述了一段亲情,很亲切、很伟大。主人公的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可以有尊严的生活,可以活得轻轻松松,不要像自己一样过着永无休止的劳苦生活,宁愿自己加班加点拼命干活也要让儿子能够有更多时间好好读书。当儿子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的时候父亲的叮嘱是‘一定会很难,不要放弃,不要回来’。想想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对自己的子女不也是如此吗?联想到我们的保险事业,给子女一份保险相信很多父母比较容易接受。
整个故事贯穿于一个主线,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梦想---做潜水兵首席士官长---有尊严的活着,付出了超过常人很多倍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梦想。刚入行的时候同行们都瞧不起、排挤,以及自己知识欠缺等等。主人公首先是争取到了领导的支持,然后自己又写了一百多次申请终于可以进入士官学校。在士官学校里又遭受了百般刁难,仍然百折不挠,努力奋斗,抓住一次次机会,终于努力毕业成为一名士官。后来工作中出色的完成一次又一次任务终于做到非常优秀。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断了腿后主人公没有绝望,仍然不放弃,在自己坚强的意志下,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心中梦想。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梦,并且愿意为了梦想做出不懈的努力,那么他终将成功。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故事的结尾部分主人公不幸发生了意外,其实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年轻朋友是家庭的顶梁柱千万可不能发生意外啊。为了我们的责任,为了我们所爱的人,为了身边的人,为了年迈的父母老有所依,为了子女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为了爱人不会背上沉重的负担,为了给这些必要的保障,年轻的朋友给自己买份保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