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现场检查中与QC有关的缺陷项目[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8: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GMP现场检查中与QC有关的缺陷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GMP现场检查中与QC有关的缺陷项目》。

第一篇:GMP现场检查中与QC有关的缺陷项目

GMP现场检查中与QC有关的缺陷项目

为进一步做好全面监督实施药品GMP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局药品安全监管司的安排,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于05年8月至11月组织检查组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青海除外)的省级药品GMP认证工作是否规范,检查员的资质和选派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标准尺度的把握是否适当,认证范围的确定是否正确,认证结果的审批是否符合规定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在现场抽查的58个企业中,涉及到剂型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胶囊剂、原料药、无菌原料药、糖浆剂、口服液、滴眼剂、软膏剂等19个,共发现515项一般缺陷。这些缺陷中出现频次较多的是:

(1)生产操作人员岗位SOP培训内容不具体(0601)

(2)从事药品生产的部分人员未严格按规范要求培训和考核(0701)(3)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不完整(6001)(4)部分制定的文件内容不具体,可操作性不(6501)(5)批生产记录内容不完整(6801)

(6)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取样和留样的职(7502)

(7)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试剂、试液、标准品、培养基的管理制度(7503)

上述1—5条涉及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文件可操作性不强,记录不完整,没有及时按要求归档。这些问题各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存在的情况不尽相同,缺乏共性,不便展开叙述。下面就6、7两条反映质检部门存在的问题讲几点意见,即通常在GMP现场检查中对QC重点检查的四个方面,它们是在用玻璃计量器具的校正,检定菌的管理,剧毒试药的管理以及留样观察。1.在用计量器具的校正 ●常用玻璃器具的种类

检验中常使用的玻璃计量器具有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量杯,温度计等。

●我们强调的是在用的计量器具管理,即在生产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仓库中尚未领用的计量器具不在管理之列。

在用的计量器具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要求:

(1)所有的在用计量器具应统一编号,并在计量器具上要有标记,一具一号,不重复。此编号随着玻璃计量器具的损坏而消失,标记脱落应及时补上。(2)在用计量器具周检率应为100%。(3)在用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应为100%。●玻璃量器的校正 1).校正的必备条件

(1)采用衡量法进行容量校正对环境要求: 工作室温度≤20ºC±5ºC; 室内温度变化≤1ºC/h; 水温与室温之差≤2ºC

(2)衡量法所用介质——纯化水。(3)校正所用设备:

三等砝码、相应称量范围的天平、分度值为0.1ºC的温度计、分度值为0.2s的秒表、放大镜、测温筒、有盖称量杯、检定用的架和夹。2).量器外观和结构的检测

用目视观察或刻度放大镜和斜面进行,应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3).量器的密合性检测 ①具塞量瓶和量筒

将水充至量器的最高标线处,塞子应不涂油脂,擦干,盖上后用手指轻压着,颠倒十次,每次颠倒至倒置状态至少停留10秒,试验完毕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或筒)口周围擦干,不得有水渗出。②具塞滴定管

将不涂油脂的洁净的活塞芯用水润湿,插入活塞套内,把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检定架上,将水充至最高标线处。活塞在任意关闭状态下静置20分钟(塑料活塞静置50分钟),漏水量应符合规定。4).量器的容量校正

量器的容量检定和校正常采用衡量法或相应准确度的其他方法进行,但以衡量法为仲裁检定方法。① 衡量法

A、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进行空称量。

B、将被检量器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中,并称得纯水质量值。

C、调整被检量器弯液面时,观测量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ºC。D、量器在标准温度时的实际容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V20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ºC时的实际容量(ml)V0为量器的标称容量(ml)m0为称得纯水质量值(g)

m为衡量法用表中查得的质量值(g)ρt为tºC时纯水密度值 E、注意事项

※ 洁净的量器应提前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量接近。

※凡使用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有2次,2次数据的差值应≤被检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不同温度下不同体积水的重量详见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6-1990附表。② 滴定管的校正A、校正点的规定:按标称总量(ml)进行分段校正。如1-10ml:半容量和总容量二点。

25ml:A级 0-5,0-10,0-15,0-20,0-25ml五点 B、容量允许差(ml)详见JJG196-1990附表 ③吸管校正的校正点

A、1ml以下(不含1ml):总容量,总容量的1/10 B、1ml以上(含1ml):总容量的1/10,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④注意事项

A、将水注入干燥的量入式量筒或量瓶内标线处的体积,即为该量器的标称容量,但标线以上的残留水滴应擦干。

B、单标线吸管当水自最高标线排至流液口(应与承受器内壁接触)后,约等3秒钟移开,口端保留残留液。

C、对于吹出式吸管当水流至口端不流时,随即将口端残留液排出。

D、量器校正时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容量允差应按JJG196-1990附表3~6规定执行。E、水的流出时间校正时,滴定管充水至最高标线,流液嘴不应接触承受器壁。F、我们倡导企业自行校正在用的玻璃计量器具,理由是玻璃计量器具是低值易耗品。

G、若要自行校正温度计,必须从法定单位(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药品检验所)进行量值传递,建立企业标准温度计,才能自校工作温度计。

H、大容量规格的量器如200ml以上的容量瓶不能自行校正,因为超出企业通常用的天平称量范围。I、应友好地对待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询问、检查。J、企业应有玻璃计量器具的校正记录和台帐。5).量器的检定周期

① 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量瓶的检定周期为三年。② 用于碱溶液的量器的检定周期为1年。

③ 经过检定合格的量器,必须喷合格印或出具检定证书。

关 键 词:GMP 项目 QC 现场检查 收藏分享评分 暴走追风

     技术财富

个人资料 给他留言 加为好友 帖子合集

沙发

只看作者 回复于:2007-1-15 14:46:00 回复本贴 回复主题 编辑

举报

管理

2.检定菌管理 ● 检定菌的购入

(1)检定菌是指微生物测定和其它检查用的标准菌种。我们不提倡企业直接从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购入冷冻干燥品,自己复苏后接种。应直接由省级药品检验所购入斜面琼脂保存的菌种,并了解所提供的菌种系第几代。

(2)检定菌由质检部门根据企业年度计划需要,由检定菌管理人员提出请购申请,填写检定菌请购单,交质检部门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采购。● 检定菌保管

(1)检定菌应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菌种保存经验。保管人在收到检定菌后,应在保存容器外贴上标签,内容为:名称、编号、购买日期,并及时在检定菌领用台帐上登记。

(2)检定菌按储存条件,存放于4-6℃之间冰箱内保存,并加锁保管,做好温度记录。● 检定菌的传代

检定菌传代次数不超过五代,从菌种保管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的菌种为0代,冷冻干燥的原始菌种开启后转种至斜面琼脂为第1代,故企业的传代应从第二代开始,我们建议检定菌每月传代一次。检定菌传代支数为工作菌种+2支,如新华药厂(以XH代表新华)为例,第一次购入后的编号为XH0101。其中XH01代表新华药厂大肠埃希菌(大 肠杆菌)的编号,后面01为第一次购,第二次购进该菌种编号即为XH0102。

若工作菌种为2支,则每次传代4支。第一次传代,共传四支其编号为:

XH01011,XH01012,XH01013,XH01014。

若选定XH01011,XH01012为工作菌种,1个月后,对XH01013,XH01014进行观察对比,选一支生长较好的XH01013*为传代菌种。第二次传代,共传四支其编号为:

XH010131,XH010132,XH010133,XH010134* 第三次传代,共传四支其编号为:

XH0101341,XH0101342 *,XH0101343,XH0101344 第四次传代,共传四支其编号为:

XH01013421,XH01013422,XH01013423,XH01013424 ● 检定菌的使用

使用检定菌时,操作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操作前后用肥皂洗手后,再用0.1%新洁尔灭浸泡影2分钟。发生菌液或培养液污染台面或地面时,应立即以3%来苏尔或5%石炭酸等消毒液倾覆其上,半小时再进行洗涤。工作衣帽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 去,经热压灭菌后洗涤。●废弃物处理

废弃的培养物应经热压灭菌后洗涤,带菌的实验用品应浸泡于5%来苏尔溶液中,24小时后取出冲洗。效期已过的检定菌或检验后的带菌物品必须经过灭活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注意事项

(1)培养基的外包装若标明阴凉处储存,应在20 ℃以下保存。

(2)培养基应按购入批号分批作培养基灵敏度试验,并做好记录。药典上有规定的,按药典规定方法操作;如未规定则在第一次做生测试验时,多做一支阳性对照,作为培养基的灵敏度试验。(3)2005年药品检验操作规程P316页讲到检定菌在4℃左右保存,我们认为不便操作,故还是要求在4-6℃之间保存。P325页要求作微生物限度检查应有单独无菌室,每个无菌室应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企业可用通过全送全排、不回风来解决。P313页要求缓冲间和操作室设置紫外灭菌灯(2-2.5W/M3),还要求定期检查幅射强度,要求在操作面上达到40μW/cm2。我们认为此说法有待商榷,因为WHO在1992年对紫外线灭菌有明确规定:紫外线灭菌照射的高度小于2米,照射角度小于30 度,对需灭菌的对象照射时间应大于20分钟。生测的无菌室背景为万级,空气在无菌室停留的时间为3分钟,故本人认为,可以不设紫外灯。

暴走追风

    技术财富

个人资料 加为好友 

回复本贴 给他留言 帖子合集

板凳

只看作者 回复于:2007-1-15 14:47:00 回复主题 编辑

举报

管理

3. 剧毒试药管理 ●剧毒试药的种类

剧毒试药指微量即可对人的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胁的化学试药,检验用的剧毒试药常用的有砷盐(如As2O3)钡盐(如BaCl2),二价汞盐(HgCl2),氰化物(如KCN)。●剧毒试药的购入

检验室根据检验需要提出书面申请,由采购员按国家规定,严格按申请的数量购买。●剧毒试药的验收

剧毒试药的验收由检验室2名负责保管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外观、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品名、标签内容等是否正确。交接双方称其毛重,做好记录,双方签名。●剧毒试药的储存

剧毒试药必须专柜(铁柜)存放,专帐记录,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其配制试液亦应专人专柜上锁保管。●剧毒试药的发放

领用剧毒试药必须由使用人填写“剧毒试药使用申请表”,经质检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领用。剧毒试药称量时,先用称量范围在1000g,最小感量为 0.1g的专用台称用减量法称取一个接近量(进位至0.1g)。然后在千分之一的天平上精确称取使用量。剩余量(接近量—使用量=剩余量,剩余量小于0.1g,最多量为0.099g)不得倒回试药瓶中,应做销毁处理。●剩余量剧毒试药的销毁

少量的氰化物用过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经下水道排出。

少量的三氧化二砷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用干水泥混合,用塑料袋密封后深埋。也可用碘溶液处理后经下水道排出。

少量的氯化高汞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经下水道排出。量大时可用干水泥混合用多层塑料袋密封包装后深埋。

少量的氯化钡用过量的稀硫酸处理后经下水道排出。

暴走追风

     技术财富

个人资料 给他留言 加为好友 帖子合集

3# 只看作者 回复于:2007-1-15 14:48:00 回复本贴 回复主题 编辑

举报

管理

4.留样观察 ● 留样观察概述 1).留样观察的重要性

留样观察是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留样观察可以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作进一步的考察,为改进工艺,改进药品包装,确定药品贮存条件和运输条件,确定药品有效期,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药品在流通环节出现质量纠纷时提供可靠的依据。2).留样观察的分类

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留样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将留样观察分为一般留样和重点留样。

① 一般留样

是指每个品种,每个批次,都必须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按其规定的贮存条件,留样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的一种留样观察方法。② 重点留样

是指对重点品种(新产品、个别质量指标易波动的产品、工艺条件不够成熟的产品),抽取连续3个批次的产品,按其规定的贮存条件,留样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的一种留样观察方法。● 留样观察的测定(1)留样观察产品要求

①用于留样观察的产品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产品;

②留样观察产品的包装应该是按市售包装或采用模拟包装;

③留样数量应能满足检验所需的数量;

A、一般留样的样品量

每个品种,每个批次取全检量的2倍。

B、重点留样的样品量

每个品种连续抽取三个批次,每个批次取样量为应该检验次数的全检量+1次全检量。(2)留样观察产品检验

①一般留样

通常情况下,一般留样不作检验,必要时可仅作外观检查,并作好记录。

②重点留样

重点留样应分别于:0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36月、48月、60月进行检查。其中:0月、12月、24月、36月、48月、60月、及留样到期的最后一次考察。应作全项检查; 3月、6月、9月、18月只作部分主要项目的检查。

部分主要检查项目可参考《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 或由企业根据产品个别质量指标容易波动情况自定。● 留样观察管理 1).留样观察室的要求

① 留样观察室应设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房间内;

② 室内配有温湿度计、排风、调温等设施;

③ 室内面积应与生产品种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并备有供样品存放的样品柜。④ 留样观察室应根据药品的贮存条件分别设置;

A、常温留样观察室

温度:<30℃(液体制剂不能低于0℃)相对湿度:45%—75%℃

B、阴凉留样观察室

温度:<20℃(液体制剂不能低于0℃)相对湿度:45%—75% C、特殊留样观察室

低温:2—8℃、15—20℃

冷处:2—10℃

2).留样观察的管理 ① 设专人负责管理;

② 严格按规定控制留样观察室的温湿度,每天作好温湿度记录;

③ 留样观察样品不得外借或转送他人;

④ 留样观察样品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⑤ 过期留样产品要定期销毁,并作好销毁记录。3).留样观察相关记录

①留样观察产品登记表;

②留样观察台帐;

③留样观察温湿度记录;

④留样观察检验结果汇总表;

⑤到期留样观察产品销毁记录。

第二篇:兽药GMP现场检查缺陷汇总

兽药GMP检查缺陷汇总

2010年以来,兽药企业即将进入第二轮GMP复验高峰期,为帮助企业正确把握兽药GMP相关政策和要求,顺利做好兽药GMP复验准备工作,在学习和贯彻农业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兽药GMP复验工作经验,我们对各类兽药GMP管理规定进行了认真疏理和解析,对GMP复验准备工作中硬件、软件及生产质量管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供大家参考。

1、厂区规划及工艺布局

兽药生产应有良好的厂区规划,生产车间布局合理,洁净区域划分明确,生产工艺路线流畅,人、物流无明显交叉,有配套齐全的辅助车间、仓库和设施设备等。早期通过兽药GMP验收的企业,在厂区规划和工艺布局上有些与现今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可根据存在缺陷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对硬件进行改造以及如何改造。一般要求有独立的厂区,不与兽药之外的产品如饲料等共用厂区,因此在规划前期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另外,一般不允许购买或租用多层厂房中的一层用于兽药生产,我省曾有租用多层厂房的一层楼面用于兽药GMP改造而未通过验收的实例。1.2 调整厂区、厂房布局后未备案

企业通过验收后,厂区、厂房布局、设施设备有较大调整时,应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必要时须重新验收。一些企业通过兽药GMP验收后又自行增加饲料生产车间、非药品生产车间、职工宿舍等,有的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厂区环境,污染兽药生产区。一般情况下,不改变影响原验收范围时,先申请、再改动、再备案;影响原验收范围时,必须要重新验收。1.3 剂型不全

早期通过验收的企业在GMP证书验收范围只标有粉剂或散剂,没有预混剂等剂型。可在原有生产条件下,通过增加预混剂生产工艺规程、产品验证,补充完善相关质量标准,复验时增加预混剂生产线验收。此外,如有其它剂型可共用生产线的,在验收时要尽可能的将可以共用的剂型全部列入。

1.4 洁净区域设置、划分不合理

1.4.1 洁净区设置不合理或缺少功能间

早期建设的一些车间在洁净区域划分、物流传递路线、功能间设置等方面存在问题,如十万级进入万级区缺少缓冲,洁净区缺少器具间、洁具间、洗衣间等。硬件上不符合要求的,在复验时必须要进行改正。

1.4.2 盲目提高或降低洁净区域的净化级别

原则上企业应按不同剂型、不同洁净度的要求分别设置生产线,各工序在各自的区域内生产,不提倡随意提高或降低洁净区域的净化级别。以往有一些水针车间把应设在十万级洁净区的注射剂称量、浓配工序与稀配、灌封等万级工序一并设计在万级洁净区,甚至出现大万级问题,即注射剂车间只设万级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不设十万级生产区;或者将轧盖间设在灌装间,将其洁净级别由十万级提高到万级等。这一类工艺布局在生产过程中极易造成万级区洁净环境污染,属于影响较大的缺陷,应按要求合理调整布局,划分万级生产区和十万级生产区,将生产前段的称量、浓配等工序和稀配、灌封等工序彻底分开,减少万级区污染的风险。1.4.3 粉针车间缺少百级区

粉针车间待分装的药粉及灭菌后瓶、塞都应在百级洁净环境下存放。有的车间在存放区没有百级层流罩,有的在分装线上百级层流罩面积偏小、不能覆盖全部分装设备和生产操作区,这些均需要整改。

1.4.4 水针与口服液共用功能间问题

在不同时生产的情况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与口服溶液剂除称量间、配液间、输液管道、灌装间必须单独设置,其它工序及人物流通道在十万级区可共用一套设施和空间。1.5 增加大容量注射液生产线

由于规模养殖比重增加等原因,市场对多头份使用的50mL以上大容量注射液需求呈增长趋势,有些企业已考虑增加大容量注射液车间。原来已建有小容量注射液生产车间的企业,如果车间面积足够宽裕,可以考虑对硬件设施进行适当改造,增加大容量注射液的洗瓶、洗塞、灌装等必要生产区域,添置必要生产设备,将大容量非静脉注射液与小容量注射液生产线一并申报验收,但应注意空气净化、工艺用水等公共设施及灭菌柜的配套能力。原有车间条件不允许改造的,需另建独立的大容量注射液车间;新建的最终灭菌大容量静脉注射剂车间,其灌装、放膜、上塞间应有局百净化区域。

1.6 原料药生产线对合成部分的要求

化学原料药生产过程包括两部分:化学合成和精烘包。规定要求至少要在厂区内完成最后一步合成反应,然后将合成的粗品传递进精烘包车间完成产品精制加工。目前原料药已经开始区分无菌原料药和非无菌原料药,其要求的洁净级别是不同的,但都应配置完备的辅助功能间;精制过程中使用易燃易爆有机溶剂的,要有符合要求的溶剂回收系统和排风、防爆设施。1.7 消毒剂和杀虫剂共用车间、设备问题

出于安全考虑,含氯固体或液体消毒剂生产区要求设为独立建筑物,与其它生产线完全分开(如果与其它生产线是分开的,但建筑物不是独立的,将来的剂型范围就有限制,只能是非氯固体或液体消毒剂)。液体消毒剂与液体杀虫剂(固体消毒剂与固体杀虫剂)可共用功能间,如关键设备(如配制罐、分装机等)共用,则只能生产水产用药,如未共用,则生产范围是全部消毒剂和杀虫剂。液体消毒剂与固体消毒剂共用生产线时,最常见的结构是一条走道,左右两边分设液体消毒剂和固体消毒剂。此种情况下,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液体配液间与固体混合间一定不能门对门,否则同时配制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1.8 中药前处理 1.8.1 中药粉碎

有些早期通过验收的企业未建有中药粉碎车间,复验时如需保留中药散剂剂型,须补建中药粉碎车间,并建立相应生产工艺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中药粉碎车间的设置要相对独立,不应对粉散剂主生产区和其它车间有严重噪音、震动、粉尘污染等不良影响。

用于粉碎的原药材可以是中药饮片,也可以是经净制处理的中药净药材,但不可以直接使用未经净制处理的药材。

有些企业虽建有中药粉碎车间,但仍直接采购药粉用于生产;或者验收时声称购买饮片生产,从而不设中药前处理(粉碎用)等,但实际上验收通过后不能做到,此类行为在禁止之列。1.8.2 中药提取

中药提取车间可以企业自建,也可以委托加工,但委托加工有规定期限。《具备中药提取物加工资质企业名录》、《具备中药提取物加工资质企业及品种目录》由农业部认定并公布。即无中药提取车间又未委托加工的企业产品批准文号到期后将不予换发,目前可以凭与具有委托加工资质单位签订的委托合同申报有关产品批准文号。是否建中药提取车间,各企业应慎重考虑。1.9 仓库

1.9.1 面积与生产规模不相适应

验收后随着企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不断增加,原先建设的仓库面积与生产规模已不相适应,导致库存产品不能按要求分区、分批存放,仓库物料管理混乱,有的甚至堆放到车间、办公区域。1.9.2 仓库设置不全

常见的情况是无阴凉库、阴凉留样室,无危险品库、液体原料库、中药仓库等。各企业需根据其生产的剂型、物料种类及储存要求,扩建仓库或进行布局调整,增加必要的特殊管理仓库。1.9.3 仓库有改扩建或搬迁的未备案

仓库需改扩建或搬迁时,应按兽药GMP管理要求进行,不应对生产或库存产品造成影响,同时应报兽药主管部门备案。2 设施设备

2.1 厂房设施缺少应有的维护保养

一些企业忽视对公共设施的维护保养,厂区、车间外墙破损、开裂,车间隔断损坏发霉,地面污染变色严重。在复验准备工作中,应视具体情况进行整修。

2.2 设施设备锈蚀污染

空气净化系统、制水系统等公用设施未定期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甚至有明显损坏;生产设备锈蚀、老化;车间积尘、污染物未及时清理,管道、设备出现大面积霉斑等。2.3 缺少除尘设施或除尘效果达不到要求

车间除尘应做到所有产尘点定点捕尘,避免粉尘扩散。有的车间在产尘大的功能间未设有除尘或捕尘装置;有的车间虽有除尘装置但风力太弱,达不到除尘效果。车间如采用系统捕尘的,应在各个捕尘点设开关阀门,减少能耗,提高产尘点捕尘风力,保证有效捕尘。2.4 缺乏足够的压差监控装置

跨越不同洁净级别的人流通道、物料传递通道均应安装压差计,常见问题是粉针车间灌装加塞至轧盖、轧盖至外包间的传递窗口,未安装压差计并采取有效的隔断措施。带自锁功能的联锁传递窗可以不安装压差计。

2.5 洁净区域内工艺用水设置混乱

有的企业在洁净区的注射用水和纯化水管道安装混乱,可使用饮用水的清洗间等只安装了纯化水甚至是只有注射用水。最终灭菌注射液生产车间洁净区可设置饮用水设施,主要用于地面、墙面等环境清洁;与药物接触的生产设施设备及容器需用纯化水清洗后再用注射用水冲洗;非最终灭菌注射液生产车间开口工序洁净生产区内不应设置饮用水。2.6 空气净化检测不能正常开展

部分企业没有或借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未定期正常开展尘埃粒子检测,也没有对洁净区的沉降菌进行检测,对产品质量带来安全隐患。洁净生产区空气净化系统除企业日常监测外,在复验前应取得有检测资质第三方出具的空气净化检测报告。2.7 计量器具未能定期检定

生产和检验用的计量检定仪器设备如天平、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等,应按规定检定周期进行检定,计量检定证书需存档。一些小型仪器和易损耗的容量仪器,如温度计、压力表、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检定时易被忽视,数量不足的也应及时补充送检。2.8 无抗生素检测、无菌检测设施设备

有些企业因只生产粉散剂等简单剂型,且在验收时未生产抗生素类药品,没有设置效价检测室;或虽有效价检测室,但未配备超净工作台、相关检测设备、菌种等,不具备抗生素效价检测能力,但在通过验收后报批了抗生素类药品产品批准文号;有些企业虽建有无菌室、效价检测室,但未正常开展工作。上述企业应立即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按要求严格开展相关检验,严把产品质量关。

2.9 借用检测仪器设备

企业配备的生产、检验设备必须满足现有全部文号产品的原辅料和成品质控需要。个别企业为应付验收,临时借用关键检测仪器设备,这是被严格禁止的。在复验时将作为检查重点,如经发现,将被取消验收资格。3 文件、记录与档案 3.1 文件

3.1.1 文件不成体系或体系混乱

有些企业不同生产线分次验收,每验收一次编写一套GMP管理文件,有的文件内容重复甚至自相矛盾。其实,兽药GMP是对企业全面生产、质量管理活动的系统管理,其文件系统应是一个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完整规范的有机体系。在日常运行中除了定期对文件进行系统性修订外,还要结合管理实际和具体情况,根据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中控制要素的变化,随时对文件进行增补、修订和调整,如产品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证等都应及时进行补充和变更(已经取得批准文号的产品都要有相应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检验操作规程、工艺验证、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等);文件的分类和编码也应当方便文件的补充修订和查找。3.1.2 文件修订、发放管理不规范

有些企业在文件修订时,只是在原文件上划改,或未经审核、批准直接替换原文件;有的文件发放、回收没有记录等。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发放或废除、收回都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企业应保存相应的记录。3.2 记录 3.2.1 批生产记录

常见问题一是记录表式设计不合理,不能反映生产全过程,不能进行有效溯源;二是记录内容不符合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物料平衡、装量检查等重点环节记录不全,有的记录内容与生产工艺技术指标有明显出入;三是记录不规范,有的不签名或不签全名,有的随意涂改等。3.2.2 批检验记录

一是归档不完整,缺少请验单、取样记录等;二是检验项目不全,有的原料因为没有红外、气相等仪器而未检,成品检验没有按照质量标准全项检验等;三是检验记录原始性不够,常常没有测定过程、原始数据和图谱就直接给出检验结论;四是记录数据处理不规范,如有效位数取舍,平行样偏差计算没有按要求进行等。3.2.3 留样及留样观察记录

一是未能按规定批批留样,部分企业留样室只有少量留样;二是留样产品包装不是上市包装或模拟包装,无法通过留样观察追溯产品质量;三是留样数量不足,或未进行重点留样,不能满足长期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试验需要。3.2.4 出入库记录

有的企业没有出入库记录,或是记录内容不全,没有经手人签字,记录库存量与实际存量不符、与生产车间领用、退库量不符等。

3.2.5 工艺用水监测记录和洁净车间环境监测记录

工艺用水监测常见问题是没有现场未配置监测仪器设备和试剂,也没有在线检测记录;纯化水、注射用水未定期进行全项检测。沉降菌监测除未定期正常开展外,有的检测记录中只有结果,没有原始数据。

3.2.6 委托实验合同及检测数据(红外检测、动物实验等)

有些企业未办理红外光谱、动物实验等委托检验合同,或委托合同已过期;有的虽签订了委托检验合同,却不能提供相应的红外试验图谱或动物实验记录。3.2.7 设施、设备的使用、清洁和维修保养记录

应建立设施、设备的使用记录、清洁记录和定期维修保养记录,各类记录应存档。3.2.8 销售及售后服务记录

企业应有完整的销售记录、投诉与不良反应记录、退货记录等。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如质量抽检不合格),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产品快速溯源,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回收和销毁不合格产品等。各类记录应齐全,并做好归档工作。3.3 档案

3.3.1 人员档案

未按要求建立一人一档,新进员工没有建立人员档案。有些企业把人员档案理解为把所有人的学历、简历等装订在一起就行了,档案资料内容不全,不便于管理。3.3.2 仪器设备档案

按兽药GMP要求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说明书、设备图纸、备件清单、安装位置及施工图,检修和维修保养内容及记录、验证记录、事故记录等。很多企业仪器档案材料不全,在初次建档完成后,没有将每年的使用、维护、维修记录等补充到档案材料中。

3.3.3 供应商审计档案

有些企业通过验收后忽略了对供应商的审计工作,对新增加的主要供应商只注重供货产品价格的高低,对供应商的资质、管理体系、质量信誉等未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供应商档案。

许多企业的供应商档案只有一家的,原则要求每个物料至少对2个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考察、审计,每个供应商要有3批的供应商检验报告,而且企业也要对供应商的3批小样进行检验,附上3批自检的报告。3.3.4 产品质量档案

很多企业未建立全部批准文号产品的质量档案或档案内容不全,完整的产品质量档案内容应包括:产品简介;质量标准沿革;主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历年质量情况及留样观察情况;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对照情况;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情况;用户访问意见、检验方法变更情况、提高产品质量的试验总结等。3.3.5 综合档案

主要包括:企业有关证照及证明材料,如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环境评价证明、消防验收证明、水质检验报告(指以地下水或井水等非城市自来水管网水作为工艺用水的)、检验员及水电锅炉等特殊工种人员的上岗证书等。其中,2006年1月农业部公布批准的的兽药GMP检查验收评定标准(化药、中药)中增加了“企业应具有有关管理部门核发的消防安全合格证”的规定。人员与培训 4.1 人员流动频繁

据了解,当前兽药生产企业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不少企业现在职的人员与前次验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企业对新的生产、质量等关键岗位负责人没有任命和授权,质检负责人变更后也没有到省所备案;新补充的质量检验人员未经过足够的培训,未取得省级兽药监察所颁发的上岗证;新上岗工人未进行足够的岗位操作培训等。企业应立足于培养自有管理人才,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都必须专职,不允许在多个厂兼职或临时“借用”人员。4.2 缺乏全面、系统的培训

企业应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和培训计划,每年按计划开展各类培训,尤其注意做好对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兽药管理法律法规、兽药GMP知识、岗位操作技能、微生物知识、中药知识、仓储及检验等。有些企业没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培训效果不理想,未建立完整、详细的培训记录,未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等。5 其它

5.1 物料管理

5.1.1 原料药不符合规定要求

兽药生产所用的原料药应取得兽药或药品批准文号,其原料标签上应注明相关产品批准文号。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低级别的原料药,如使用青霉素工业盐生产青霉素粉针,使用口服级安乃近生产安乃近注射液等,有的甚至使用化工级原料或医药中间体用于生产,这些都是兽药管理法规所禁止的。

5.1.2 辅料及包装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

生产有洁净级别要求的兽药产品,其辅料应为药用级别的物料,其内包装材料应为药包材专业生产企业生产。一些企业往往容易忽视对辅料和药包材的审计,采购一些没有资质的企业生产的低级别产品或劣质产品,极易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也是GMP验收中的关键项缺陷。5.1.3 标签说明书内容不符合规定要求

企业印刷的标签说明书等标示材料,其内容、式样、文字等必须和农业部审批件一致,商品名不能任意更改。这个问题是很多企业的通病,必须加以改正。5.2 验证

5.2.1 验证组织管理不到位

很多未能正常组织开展验证工作,无专门验证机构,日常的验证管理工作无专人负责,验证管理缺少系统性和性,未制定验证计划。

5.2.2 未按要求开展验证及再验证工作

新增品种没有做工艺验证,未按规定周期开展再验证工作,主要原辅料变更、工艺变更时未及时进行再验证等。

5.3.3 验证方法存在缺陷

空气净化系统、制水系统、纯蒸汽、灭菌设备验证等关键项验证内容不完整,混合设备、配液罐等在混合时间点、取样点选择上不合理,清洁验证在残留量标准确定方法上不合理,检测方法没有经过试验确认等。

5.3.4 验证文件系统性、追溯性差 验证方案、验证数据记录和验证报告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归档,验证数据没有进行汇总评价等。5.3 自检

5.3.1 未定期开展自检工作

自检是企业通过自查发现问题,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企业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自检,有些企业不能坚持正常开展自检工作。5.3.2 未制定自检计划

自检前应制定自检计划,确定人员分工,按自检工作程序的规定开展自检,自检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并形成自检报告。

自检记录应包括按照GMP检查评定标准的内容逐条检查的内容。5.3.3 对发现的问题未进行整改

企业应对自检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从而达到防微杜渐,保证企业正常、健康运行。目前一些企业的自检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自检的目标;有的企业很少组织开展自检,不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各类问题及质量隐患。

复验时,对上次GMP认证的整改项目、飞行检查以及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的整改项目等要重点进行自查、整改,检查员会重点关注这些缺陷。

第三篇:GMP检查缺陷项目汇总一

本资料由药智网整理,查看更多资料敬请登陆bbs.yaozh.com(可用新浪微博登陆)

某厂固体制剂的国家局检查,有点意思

1.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未经相应的专业培训.0601 2.洁净区使用的卫生工具未明确限度使用区域.1103 3.与设备连接的主要管道标志不规范.3301 4.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3701 5.主要原辅料及内包材储存、发放未标明原始生产批号。3801 6.包装工序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包材未专柜(或库)存放,未实际需要量领取。4702 7.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内容不完整。6001 8.部分文件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6501 9.批包装内容不完整,缺少上批包装清场记录的副本。7201 10.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滴定液的管理制度。7503 11.没有用户的药品质量投诉和不良反应记录和调查处理表格。8101

国家组织的检查,时间在2002年。

1、大容量注射剂车间地面、墙面不平整光滑,有破损、积水,不耐受清洗消毒(1101);

2、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灌封间、稀配室灯具管道连接部位有裂缝(1601);

3、大容量注射剂车间活性炭称量间防称尘、捕尘设施效果较差(2401);

4、原辅料库清洁卫生较差,有灰尘、蜘蛛网(2601);

5、大容量注射剂车间上塞机的选型、安装与生产要求不符,有锈蚀(3101);

6、未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规程,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3701);

7、部分验证过程中的数据不全,分析内容不完整(6001);

8、部分文件的制定不详细,可操作性不强(6501);

9、菌种传代、发放记录内容不完善(7503)。

一跟踪检查(原辅料)结果:

1.标签库内部分包装材料未严格按规定分批堆放、设立货位卡。

2.原辅料管理程序未规定原辅料的验收须按经批准的供应商原辅料目录进行核对。3.生产使用的部分原辅料未记录生产厂名。

4.部分检验原始记录内容不完整,如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未能体现检验的具体过程,辅料部分检验项目如鉴别等的检验原始记录内容简单,仅有判断结果。

5.微生物限度检验规程内容简单,无各品种具体的操作程序。

6.物料供应商目录不全,未将XXX列入目录。目录内容不完整,缺物料的规格等内容。

2003年底,某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含中药前处理和提取)现场检查提出的问题: 序号

存在问题

1、净化空调系统回风无湿、湿度传感器,不便于洁净区温湿度的有效控制

本资料由药智网整理,查看更多资料敬请登陆bbs.yaozh.com(可用新浪微博登陆)

2、制水室用白色试剂瓶盛装硝酸银试剂

3、含砷毒性废液方法不当,销毁无监销人签字

4、对照品未分类保存,毒性对照品与一般对照品未分开存放

5、仪器使用记录(含取样车使用记录)上部分检品无批号或编号

6、药材标本无鉴定报告

7、部分需阴凉保存的药材标本未放入阴凉室

8、热工室、培养室缺通风措施

9、分装咖啡因的包装袋无可供药用证明

10、原药材未设阴凉库

11、制剂车间洁净抹布不易区分使用

12、容器清洗间无排风装置,洗涤盆太小

13、浓缩记录缺相对密度检测记录

序号

存在问题

质量管理部门个别人员履行职能不够。2

洁净区内个别区或温湿度控制不符要求; 3

中药材前处理暂存区无状态标志;

部分仓库内表面有水迹及脱落物,排风口无防虫设施; 5

混合车间无清洗设施;

个别衡器无校验合格证。

缺供应商审计结果通知书; 8

原辅料仓库的温湿度监控不够规范;

部分标签、说明书内容不符合23号局令规定。10

个别生产区存放非生产物品; 11

洁净区二更无“待清洗衣物箱”; 12

无2006年验证计划; 13

个别文件未及时修订;

个别批生产记录欠规范,内容不够完整; 15

现场生产操作记录欠规范; 16

清场合格证的发放欠规范;

除委托检验项目外,缺气相色谱仪; 18

菌种管理不规范;

中药材黄芪未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 20

质量稳定性考察欠规范; 21

部分供应商未进行定期评估; 22

留样的包装及数量不符要求;

2005年自检无整改计划,整改措施未落实;

本资料由药智网整理,查看更多资料敬请登陆bbs.yaozh.com(可用新浪微博登陆)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从事原料药生产的部分人员按GMP要求培训效果欠佳。(0701)

2、合成车间照明灯具安装不符合防爆要求。(1206)

3、空气净化系统回风与新风管直接相连,无防止空气倒灌、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有效措施。(1503)

4、空气净化系统清洁、维修、保养记录内容不全。(1504)

5、纯化水贮罐(溢水)未按规定及时维修、保养。(3602)

6、合成用的易燃、易爆物料如石油醚、乙醚未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4409)

7、洁净工作服未规定清洗周期,收发记录内容不全。(5203)

8、对进入洁净区的人员无严格控制措施。(5301)

9、××××产品(批号200×1101、200×1102、200×1103)生产工艺验证部分数据和分析内容归档不全。(6001)

10、个别文件如纯化水贮罐清洗SOP可操作性不强。(6501)

11、个别操作间部分生产用容器无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7009)

12、自检报告内容不全。(8401)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个别岗位人员按本规范要求培训效果欠佳。(0701)

2、洁净区内无称量间。(0901)

3、洁净区精制间面积偏小与所生产品种和生产量不相适应。(1201)

4、空调净化系统使用、维修记录内容不全。(1504)

5、精制间地漏使用不规范。(1801)

6、精制间的设备安装其空间不便于操作和维修,个别设备的选型与生产量不相适应。(3101)

7、个别物料未严格执行验收入库的相关规程。(3801)

8、标有回收的石油醚和乙醚混合液未按规定储存保管。(4409)

9、精、烘、包车间真空干燥箱清洁验证记录中无具体的清洁操作内容。(6001)

10、工艺规程中无半成品和成品收得率内容。(6501)

11、洁净区内挂有已清洁标示的真空干燥箱观察窗内表面有白色附着物。(7301)

12、无原料药×××××ד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检测仪器。(7403)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个别从事原料药质量检验人员培训效果欠佳。(0604)

2、综合仓库无有效的防蚊设施。(1001)

3、洁净区空气监测尘埃粒子数取样量不符合规定;没有对洁净走廊进行监测。(1502)

本资料由药智网整理,查看更多资料敬请登陆bbs.yaozh.com(可用新浪微博登陆)

4、成品仓库中两个品种共6个批次的试制产品未与其他产品严格分开,且状态标志不正确。(4201)

5、已清洁的生产设备未按文件规定挂清洁标志。(4902)

6、部分验证过程中数据和分析内容未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如纯化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6001)

7、《洁净服、洁净鞋清洁管理制度》打印错误处用铅笔涂改。(6401)

8、*******产品(200×04J03)批记录中物料平衡计算公式错误。(6701)

9、××××××产品(200×04J03)批生产记录中无缩合反应过程中的TLC检测记录。(6801)

10、××××产品(200×04A01)批包装记录缺成品包装称量记录。(7201)

11、质量管理部门未按规定方法考察原料药有效期。(7510)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个别岗位人员按本规范要求培训效果欠佳。(0701)

2、洗瓶工序(十万级)缺洁具清洗和洁具存放间。(0901)

3、百级操作台面未进行风速监测。(1502)

4、空气净化系统维修门漏风,且使用和维护记录内容不全。(1504)

5、成品库地面潮湿。(2601)

6、合成车间所用称量工具严重锈蚀。(3501)

7、洁净区个别设备有锈迹。(3602)

8、××××原料未按规定时间及时进行复验。(4501)

9、百级区、万级区和十万级区厂房未分别规定清洁消毒间隔时间。(4901)

10、洁净服清洗记录内容不全,无法判断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5203)

11、个别验证方案内容不全,验证过程中数据归档不全。(6001)

12、纯化水和注射用水质量标准个别项目的修订未按相关规程进行。(6401)

13、物料平衡计算有误。(6701)

14、无菌原料药内包材消毒后流转从百级到万级再到百级无有效防污染措施。(7013)

15、阳性菌种编码不能追踪。(7503)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从事药品检验人员应加强仪器分析方面的技能培训。(0604)

2、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按本规范要求培训实际效果欠佳。(0701)

3、××膏车间空气净化系统消毒记录与实际操作不符。(1504)

4、固体制剂车间部分静压差不符合规定。(1602)

5、前处理车间××××产品的部分工序人流、物流与毒性药材加工存在部分交叉。(2303)

6、中药材拣选间无有效的除尘设施。(2304)

7、内包材取样与原辅料取样共用一辆取样车。(2601)

8、××过滤器不易拆卸、清洗。(3101)

本资料由药智网整理,查看更多资料敬请登陆bbs.yaozh.com(可用新浪微博登陆)

9、××××、××××药材的发放未按规定执行。(3801)

10、××物料存放不符合要求。(4301)

11、验证过程中部分验证数据和分析内容归档不全。(6001)

12、部分原药材炮制加工SOP(如××)操作性不强。(6501)

13、固体制剂车间QA只有一人与生产规模不相适应。(7402)

14、××××产品(0×04114)的留样数量未按规定执行。(7502)

1、(1503)洁净室回风、新风口没有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2、(2501)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压缩空气无终端过滤

3、(2601)仓储区无温湿度调节措施、无防止昆虫进入的设施

4、(3405)纯化水部分管道安装有死角

5、(4301)阴凉库面积较小

6、(6501)部分文件制定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个别岗位操作人员按本规范要求培训效果欠佳。(0701)

2、空调净化机组中效维修门漏风。(1504)

3、电导率仪(dds-11c)校验报告结论为不合格,未及时进行维修。(3501)

4、危险品库中制粒用乙醇外包装上无生产单位的任何原始标识。(3801)

5、中转站整粒后粒度不合格剩余物料标示为合格。(4201)

6、洁净工作服收回及消毒记录内容不全,清洗消毒程序不合理。(5203)

7、个别验证方案内容不全。(6001)

8、个别文件制定可操作性不强。(6501)

9、整粒间和内包分装间无有效捕尘设施。(7002)。

10、微生物限度室缺二更后的缓冲间。(7403)

11、××化学试剂溶液和标准××溶液在有效期内出现沉淀。(7503)

12、对**物料供应商资料评估内容不全。(7601)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基建尚未完工,厂区部分地面有露土。(0801)

2、槽形混合机的接料斗不易于清洗。(3101)

3、高效沸腾干燥机标准清洁规程未制定空气过滤器清洁方法,亦无清洁记录。(4、未规定洁净工作服的清洗周期。(5203)

5、个别文件打印有误未及时更改。(6401)

4902)本资料由药智网整理,查看更多资料敬请登陆bbs.yaozh.com(可用新浪微博登陆)

6、××××产品(批号200×0301)批记录中物料平衡计算公式有误。(6701)

7、批生产记录配料岗位缺称量人、复核人及QA签名。(6801)

8、制粒干燥间槽形混合机无有效的捕尘设施。(7002)

9、未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机构(8001)。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个别岗位人员按本规范要求培训效果欠佳。(0701)

2、生产区内预留场地露土面积较大。(0801)

3、空调净化系统使用、保养记录内容不全。(1504)

4、原药材仓库地面潮湿,无有效除湿设施。(2601)

5、洁净区原药粉灭菌出料间无有效的捕尘设施。(2701)

6、提取车间收膏管道的尾端内表面不平整。(3201)

7、个别验证方案内容不全,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归档不全。(6001)

8、部分文件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6501)

9、××药材净选、清洗、切制工序未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6801)

10、洁净区活性炭的称量无防扩散的有效设施。(7002)

11、阳性菌的传代和销毁记录内容不全。(7503)

12、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提供××××××药材原粉贮存期依据的职责。(7510)

严重缺陷:无

一般缺陷:

1、从事药品生产的部分人员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效果不到位。(0701)

2、成品仓库面积偏小(1204)

3、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指示压差不符合规定,部分压差计不能归零。(1602)

4、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容器洗涤间的地漏无液封装置。(1801)

5、小容量注射剂车间配液室的排水阀和精滤室蒸汽管道上螺帽已生锈,不易清洁。(3101)

6、部分计量器具未及时校验,如多效蒸馏器的压力表。(3501)

7、制定的消毒剂使用内容不具体,未规定每种消毒剂的具体用途(4902)

8、万级车间工作服的灭菌过程设置欠合理。(5204)

9、验证报告中分析和评价内容不完整,部分检验原始记录未归档。(6001)

10、文件的分发管理制度不合理,不能有效控制文件的分发和回收。(6402)

11、文件的制定不全面,部分文件可操作性不强(6501)

12批生产记录中的个别文字表述和工艺规程不一致,部分数据未纳入批生产记录中。(6801)

13、质量管理部门未严格履行试剂、标准品的管理职责。(7503)

14、企业的自检不够全面。(8301)

本资料由药智网整理,查看更多资料敬请登陆bbs.yaozh.com(可用新浪微博登陆)

第四篇: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改正方案撰写指导原则

GMP检查缺陷项目改正方案撰写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品生产企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的水平,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现场检查发现的缺陷进行整改,规范企业改正方案的撰写,根据《浙江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实施办法》,特制订本指导原则。

1.改正方案的基本要求

1.1.企业应在现场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改正方案上报浙江省药品认证中心,同时抄报企业所在地市局。

1.2.改正方案应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正文部分至少应包括:缺陷的描述、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相关的风险分析评估、(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正文部分可以是文字描述,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说明。附件部分应是对正文部分进一步解释说明的证明性材料。

1.3.改正方案应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文字通顺、用语准确,充分如实反映企业的整改情况,并加盖企业公章。

2.改正方案撰写的具体技术要求 2.1.正文部分 2.1.1.缺陷的描述

2.1.1.1.企业需改正的缺陷不仅仅是检查报告中缺陷条款的内容,还应包括现场检查报告其他部分涉及的缺陷内容,如综合评定、需要说明的问题中涉及的缺陷等。

2.1.1.2.应对检查报告中涉及的每项缺陷进行详细的文字表达,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情节及相关人员等。

例:企业关于7901项缺陷的描述:仓库员工(xxx)在2009年8月11日接受一批XX胶囊(批号:20090101)的退货时,未严格按文件执行企业退货和收回程序,退货产品接受处理记录内容不全,退货来源、数量均未记录。

2.1.2.原因分析

2.1.2.1.应对涉及的缺陷逐条进行原因分析。原因分析不应停留在引发缺陷的表面现象,应找到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

2.1.2.2.对发生的缺陷至少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涉及软件的,应分析是否制订了相应的文件;相应的文件的内容是否完善、合理;相应的文件是否已经过了培训;员工是否按照相应的文件进行了操作;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监督。

涉及硬件的,应主要从设计选型、施工安装、日常维护等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审阅支持该硬件的文件系统。

涉及人员的,应分析是否配备了足够的人员;相关人员的能力是否胜任该岗位的需要;相关人员是否受到了应有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否已被掌握。

2.1.2.3.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进而确定该缺陷是由于系统原因造成还是偶然发生的个例。

例:检查组缺陷描述:口服固体车间部分计量器具(温湿度计、压差计等)计量合格证

第五篇:福建省GMP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和整改材料撰写指导原则(范文模版)

福建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

缺陷项目整改和整改材料撰写指导原则(试行)

为加强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药品GMP”)水平,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缺陷整改,规范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撰写,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特制订本指导原则。

一、总则

1、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药品许可检查、GMP认证、跟踪检查、飞行检查、有因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中企业缺陷项目的整改。企业自检发现缺陷项目的整改也可参照此指导原则实施。

2、被检查企业应在现场检查结束后对存在的缺陷项目立即开展整改工作。应成立由企业负责人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整改小组,启动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按照药品GMP风险管理理念,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找出主要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和操作性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应采取检查、检验和留样观察或采取召回措施。

3、应该对缺陷及整改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区分是系统缺陷还是个例缺陷,进行三个层次的风险评估。3.1要对缺陷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评估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3.1.1该缺陷带来的直接后果; 3.1.2该缺陷可能发生频率的高低;

3.1.3该缺陷涉及的范围,是否涉及本次检查范围外的产品; 3.1.4该缺陷是否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 3.1.5该缺陷是否对产品质量存在潜在的风险;

3.1.6该缺陷是否对生产安全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或潜在的风险; 3.1.7风险的高低程度。

3.2要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能否将缺陷带来的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进行评估。3.3要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没有带来新的风险进行评估。

4、缺陷整改的材料应该归档齐全。所有的证据能证明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已进行跟踪,已经整改或已得到落实(当整改所需时间跨度较长可能超过一个月时)。

5、企业完成缺陷整改后,应开展自查复核,并形成整改报告(含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实施汇总表)报送省局,同时抄送企业所在地设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局。

6、所报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严禁任何虚假、欺骗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后果。

二、整改材料的格式要求

1、整改材料应由整改报告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应以公司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其格式应包括发文文号及签发人等)。

2、正文是指整改报告(含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汇总表),其内容至少应包括:缺陷的由来、缺陷的描述、产生缺陷的原因分析、采取的整改措施、责任单位(人)及完成时间、验证时间、验证人、验证结果、批准人。整改报告应内容真实完整、表达清楚、文字通顺、用语准确,充分如实反映企业的整改情况,并加盖企业公章。

3、附件部分是指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和与正文内容及实施记录相对应的证明性材料,现场及硬件项目的整改可附整改前后对比照片。

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的技术要求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由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启动、不合格原因的调查、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审核和审批、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跟踪确认、纠正和预防措施关闭等七个步骤组成。每个步骤均有相应的记录。

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启动、调查记录: 它至少包含: 1.1缺陷的来源和缺陷现象的描述:缺陷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1.2前因后果的调查:

1.2.1 涉及的物料、产品、设备仪器、场所设施、岗位、人员、文件、记录; 1.2.2 历史上是否有同类纠正预防措施; 1.2.3对直接涉及的产品质量的影响;

1.2.4对上市许可文件/注册文件的影响; 1.2.5 对其他产品质量的影响; 1.2.6 对验证状态的影响; 1.2.7对客户质量协议的影响; 1.2.8对已经上市产品质量调查。1.3产生的原因分析:

1.3.1可以采取5M1E(人、机、料、法、环、测量)方法,通过鱼刺图对涉及的缺陷进行全面原因分析,不应停留在缺陷产生的表面现象,应查找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或管理层面的原因。1.3.2对发生的缺陷原因应至少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人员方面:应分析是否配备了足够的人员;相关人员的能力是否胜任该岗位的需要;相关人员是否受到了应有培训考核;培训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并已被熟练掌握等。

硬件方面:应主要从厂房与设施的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日常维护等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审阅支持该硬件的文件系统。

软件方面:应分析是否制订了相应的文件;相应的文件内容是否完善、合理;相应的文件是否已组织培训;员工是否按照相应的文件进行了操作、培训考核及记录;质量管理部门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否在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地贯彻和落实。

1.3.3根据原因分析结果确定该缺陷是由于系统原因造成还是偶然发生的个例。2.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审核、批准记录:

2.1应该根据风险评估和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进行纠正,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纠正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缺陷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某一缺陷事件进行的处置。简单地说就是将缺陷事件改变为合格事件。

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缺陷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产生的原因进行的处置,其目的是消除缺陷项目原因,防止类似不合格现象再次发生,具有持续改进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的措施”,是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简单地说就是为消除潜在的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2对拟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估: 2.2.1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应明确; 2.2.2可有效地解决问题和缺陷; 2.2.3纠正和预防措施有较强的系统性; 2.2.4能较好地防止类似的不合格现象再次发生; 2.2.5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2.2.6针对缺陷项目的原因分析全面和系统,不流于形式;

2.2.7存在的缺陷对已经生产或上市的产品产生质量风险的,应明确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包括拒绝放行、停止销售、召回、销毁等;

2.2.8 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会产生新的风险或经过风险评估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评价是否需要备案或报批。2.3应该由QA负责审核,并报质量负责人批准。

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和跟踪检查记录: 3.1要有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通知单;要有签发人、送件人、接受人签字和日期。(对于涉及的变更要经上级部门备案、审批)

3.2要有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计划:要有项目名称、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3.3要有执行情况记录:

3.3.1增加或者修改的文件和记录名称、编号、培训情况; 3.3.2 设备仪器、工艺条件变更情况; 3.4要有执行负责人检查并且签字确认的记录: 3.5 QA跟踪确认记录:

3.5.1纠正和预防计划已按计划的进度按时完成; 3.5.2完成后的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3.5.3措施完成情况有记录可查; 3.5.4更改的程序已被执行;

3.5.5变更措施中的临时变更有进行临时审批; 3.5.6措施执行引起的程序更改,程序更改的内容有效; 3.5.7更改后的文件按文件控制规定进行起草、批准和发放;

3.5.8措施执行引起的相关文件资料(如验证文件、变更申请、培训记录等)已完成。

4、纠正和预防措施关闭记录:

4.1由QA负责本次纠正和预防措施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4.1.1本次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记录完整,填写符合要求;

4.1.2涉及到的文件、记录已复印; 4.1.3评估记录完整; 4.1.4需要的验证记录完整; 4.1.5相关会议记录已收集;

4.1.6涉及到的变更需上级备案的批复和审批批文已复印。

4.2本次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所有涉及到的记录完整,取得了预期效果,由质量负责人关闭。

4.3 对于整改所需时间跨度较长的(超过一个月),须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附详细的整改项目、完成时间、责任人等信息,暂时不关闭。

四、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相关的证明性材料 材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风险评估认为存在的缺陷对已经生产或上市的产品有质量风险,采取拒绝放行、停止销售、召回、销毁等措施的,应提供产品的名称、规格、批次、数量、销售情况、流向及对产品的处理情况。

2、涉及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身体健康不符合要求或者数量不足而进行关键岗位人员调整的,应提供相关人员的资质证明、健康检查证明、上岗前培训记录和岗位能力确认记录,以及需要在省局备案的相关的授权书,要提供其备案件等复印件。

3、涉及人员培训的,应提供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材料及培训记录的复印件,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参加人员、考核方式、考核结果等。

4、涉及文件系统的,应提供新起草的文件、记录文本,修订的文件、记录应提供新老文件的对照,并用记号笔标注修订的内容。新起草或修订的文件应有审批、收发和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证明性材料。对于记录填写不规范的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记录填写SOP的培训和考核证明材料以及新老记录的对照复印件。

5、涉及厂房内存在污染源、布局不合理、设置不符合要求、缺少相应的空间、缺少相应的设备、缺少相应零部件或部分零件不完备、不易清洁死角、设备空气净化系统运行不符合要求而采取厂房设施设备变更的,应有变更记录的文字说明,同时还要附变更后图纸或照片等证明性材料。在规定时间内,确实无法完成的,应提供相应的方案或计划,对于设备共线使用的则应有风险评估报告和清洁验证报告。

6、涉及关键设施设备、工艺、检验方法等重要变更的,应提供相应的研究验证资料。在规定时间内,确实无法完成的,应提供相应的研究验证方案。

7、涉及供应商管理的审计不完善的,应该完善供应商审计内容和审计记录,对首营供应商应有小试、中试样品的检验报告复印件,对非首营供应商应有审核报告复印件,进行现场审计要有现场审计报告复印件和照片,以及与供应商签订的质量协议复印件。如是变更供应商还要做好备案手续。

8、涉及计量校验的还应提供相应的计量校验合格证书。在规定时间内,确实无法完成的,应提供相应的说明材料。

9、涉及标识的,应提供整改后反映标识状况的照片或其他证明性材料。

10、涉及验证的,应提供相应的验证报告。在规定时间内,确实无法完成的,应提供相应的验证方案。

11、涉及稳定性试验的,应提供稳定性试验方案或稳定性试验结果。

12、涉及偏差管理未开展或不规范以及变更无书面记录、未经批准的,则应对已有偏差和变更记录的不足部分进行补充调查,保证记录完整;对无偏差和变更记录的,则应按照SOP重新设计记录偏差和变更管理过程;对偏差和变更记录设计不完整的,则应重新设计记录。并且按照(4)涉及文件系统条款要求办理。

13、涉及自检的无自检计划或自检计划不完全/自检记录内容不完整或未保存的缺陷,则要有新订或增补内容自检计划的复印件,规范化的自检记录复印件,修订后的自检管理制度复印件(明确规定自检记录的保存人和保存期限)。凡涉及到制度、记录的新增或修改都要按照(4)涉及文件系统条款要求办理。

14、涉及有关许可证明的,应提供相应的许可证明文件、批准证明文件、备案件等。

五、附件:整改案例

整改案例

包装岗位发现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中混有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第一百二十一条)

1、缺陷的描述:

在某年某月某日包装批号为××××××18-氨基酸注射液时候发现混有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这不符合GMP第一百二十一条中关于包装材料的管理“包装材料应当由专人按照操作规程发放,并采取措施避免混淆和差错,确保用于药品生产的包装材料正确无误。”岗位操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向车间主任和QA人员报告,并且填写了偏差记录。

2、采取的纠正: 2.1立即停止生产;

2.2对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检查,没有发现用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包装; 2.3对未使用的纸箱进行检查,发现有10个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 2.4对已经发现的10个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进行隔离并且做好标识;

2.5将这10个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退库,重新领10个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 2.6恢复成品包装生产。

3、原因分析: 3.1搬运工搬错纸箱; 3.2仓管员发错料; 3.3供应商发错料。

4、原因调查:

4.1经查仓库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少了10个,而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多了10个,说明不是供应商发错料; 4.2仓管员没有到现场发料也不存在仓管员发错料;

4.3仓库将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与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紧靠在一起堆放,没有留出足够的距离,很容易搬错; 4.4 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与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设计的式样、颜色一样,再加上文字只有相差一点点,也很容易搬错;

4.5纸箱的包装是10个一捆。基于以上调查可以确认根本的原因是搬运工搬错一捆10个纸箱。

5、风险分析:

这次幸好没有投入使用没有产生风险,如果包装操作工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使用进去,就会造成内容物与包装物的名称不一样,可能造成护士用错药,好在玻璃瓶上还有标签,也可以防止用错药,即使这样也会影响企业的声誉,所以风险评估为中等。

6、纠正措施:

6.1对仓管员和搬运工进行物料入库、储存、发放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考核;

6.2要求仓管员在物料入库时候要将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与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分开二个货架以上存放,从而避免搬错;

6.3在物料发放搬运的时候,仓管员必须在场;

6.4在物料发放后,仓管员必须清点货物,而且与货位卡数量一致。

7、采取的预防措施:

7.1将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与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上所印的字设计成二种不同颜色,便于区分;做好相关审批手续;

7.2对纸箱供应商进行现场审计,了解其生产工艺,发现可能产生混淆的生产环节,加以控制; 7.3与供应商签订补充质量协议,明确在生产中不能混入各种不同的产品。

8、应提供的证明材料: 8.1偏差记录复印件; 8.2纠正预防记录复印件;

8.3纸箱颜色变更记录以及相关的审批记录复印件; 8.4不同颜色纸箱的实物(局部)或者照片; 8.5仓管员和搬运工的培训记录复印件;

8.6保持一定距离的17-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与18-氨基酸注射液纸箱二个垛的照片; 8.7现场审计的照片; 8.8现场审计报告复印件;

8.9与供应商签订的补充质量协议复印件。

下载GMP现场检查中与QC有关的缺陷项目[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GMP现场检查中与QC有关的缺陷项目[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GM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整改报告大全

    目 录 1、现场检查缺陷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 2 1.1 主要陷项(2项)描述及原因分析 .....................

    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推荐五篇)

    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化验室部分) 一、个别从事中药材检验人员对中药显微鉴别,显微镜的理论和操作不熟悉。(18条) 1、缺陷描述: 2013年04月26日现场检查通过对从事中药材检验人......

    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报告

    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报告 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000由市局委派的现场检查组对我公司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经过检查组认真、仔细检查,我公司在药品经营质......

    某公司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5篇模版)

    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 主要缺陷:1条 现场检查时企业仅对201101002批次20%的人血白蛋白进行了持续稳定考察留样,其他制品没有持续稳定考察留样。企业稍后重新制定了稳定性考察方......

    GMP检查缺陷项整改思路

    GMP检查缺陷项整改思路 GMP检查每次总是在紧张中开始,又在紧张中结束。这次写GMP整改报告也不知道是第几次了,但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感觉,好像质量部就是清理战场的一样。别的不扯......

    GMP认证现场检查重点

    GMP认证检查要点及对策第一部分:实件 实件主要是指人员一类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人员的学历、资历以及是否具有部门负责人的授权书,人员的健康证明,人员的培训计划与记录,现场人员......

    兽药GMP现场检查验收报告格式

    检查验收类型(新建/改扩建)检查时间检查依据综合评定:受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委派,检查组按照预定的检查方案,对该公司(车间)实施兽药GMp管理情况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了......

    GS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报告

    GSP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报告 ****: 富**于2018年08月27日通过了GSP认证检查组的现场检查。但还存在七项一般缺陷项目需要整改。因此,我药店对这七项GSP认证缺陷项目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