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戴庆华副总经理在2010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刻录、印刷)
在2010年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戴庆华
(2010年1月20日)
同志们:
在时隔七年之后,公司决定召开厂网分开后的第一次技术监督大会。昨天,公司刚刚召开了2010年生产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09年的生产工作,提出了2010年生产工作的思路、目标、重点与工作举措。维建总经理站在公司生产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湖南富民强省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对今年的生产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生产、科研和技术监督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电网设备防灾抗灾能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等三大课题开展工作,对生产系统寄予厚望,对大生产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先行先试并且取得明显成效,从而有效推进“两个固化”,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后公司生产部室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李总指示。今天,我们再次召开较大规模的公司2010年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落实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技术监督工作如何服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上台阶,如何为实现生产
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务实总结经验,准确把握技术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向。总结近年来技术监督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动适应网厂分开的电力改革新模式,按照“依法监督”的原则,认真落实技术监督责任制,完善技术监督体系,确保了湖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二是主动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加强大电网稳定分析,加强新设备入网与投产验收,全面实施技术监督工作的动态化管理。针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系统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三是主动适应生产管理的需要,有效延伸了技术监督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持续进步。技术监督的专业从“化学、绝缘、仪表、金属”四大专业拓展到了“电气设备性能、化学、电能质量、金属、热工、电测、保护和控制自动化、信息和电力通讯、节能和环境保护、水工”等十个方面。技术监督范围从生产运行逐步扩展到规划、设计、选型、基建、生产及退役等基建与生产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覆盖了大生产体系的全领域。技术监督的重点从计划检修管理转变为状态检修管理。设备检测、试验模式从单一的周期预防性试验转变为状态评价、在线监测和例行检查与试验相结合,等等。四是依靠科技和现代化手段,有效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湖南冰
电力系统是发、输、变、配、用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危急设备、电网安全,危及对客户的安全可靠供电。公司作为电网企业,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电是每一个技术监督人员的神圣使命,各级技术监督部门理应把技术监督工作作为服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来抓。技术监督工作不能边缘化或被边缘化,不能游离于安全生产工作之外,必须回到生产工作中心上来。在当前形势下,特别要强调加强技术监督工作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其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负荷不断攀升,电力供应阶段性不足的困境将持续存在,各大发电厂和输、配电网都处于满负荷运行,加之我省电网很多设备老化陈旧,基建与技改任务繁重,电网运行极端方式经常出现,电网安全隐患的风险始终存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概率一刻也没有降低,技术监督工作责任重大。其二,随着电力市场与电力服务格局的多元化,厂网协调、用户协调、新产品、新设备入网和投运监督等工作繁多,压力巨大,不可控因素不断增多,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加大,更需要技术监督工作深层次介入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其三,公司生产专业化、精益化、标准化管理不断深入,状态检修全面实施,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的生产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对技术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广的要求,需要技术监督管理与服务及时跟进,无缝衔接。
工作必须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必须尽快从制度层面上切实保证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的到位,并逐步适应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专业管理领域要建立大生产、大基建的理念,突破十项监督的专业框架,可以试行建立完善继电保护、通信、综合自动化等大二次技术监督,拓展配电设备的技术监督,研究智能电气设备的技术监督等等,通过技术监督专业的有效延伸与融合,全面覆盖电网生产运行的每一个环节。三是强化技术体系建设。公司试研院是公司技术标准的管理与服务的责任单位,对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定期进行清理和发布。对于企业技术标准,要及时跟踪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及时了解一线员安全生产的需求,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与框架,以满足生产运维为重点,及时组织设备运行与检修技术标准的起草和发布,确保一线生产人员技术管理能够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三、完善监督手段,深化状态检修,努力实现技术监督工作服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上台阶。
推进公司安全生产上台阶的主要手段:一是安全生产的严抓严管,以解决思想问题。二是抓岗位安全履职到岗到位,生产组织合理有序、从严管控,以解决有效指挥问题。三是生产全过程的精益化管理,以解决生产方向问题。四是安全、生产、调度、科技、信息、水电等大生产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以解决大生产体系的“两个固化”问题。用标准化建设解决
要加强二次回路和稳措综合治理,加快容性电流整治,高度重视谐波及无功设备管理,深层次介入电气一、二次设备完善化改造,确保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四是深化状态检修工作,提高状态评价的科学性,强化状态评价成果的深化应用,建立起状态检修工作的监督机制,既不允许该修不修,也不允许乱修多修。五是加大技术监督试验和检测设备的投入,既要保证常规设备对照标准配置配齐,还要引入在线检测、综合诊断、高效安全施工等高、精、新、尖的仪器仪表与工器具,逐步改变检测手段落后的局面,提高状态检修的工作水平。六是进一步作好基建验收工作。各专业要及时了解电网建设动态,提前介入新、扩、改建输变电工程的技术监督。抓住主设备出厂前的监造、竣工验收。高电压专业的重点是新安装设备的试验项目是否按规程做齐、不漏项,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要求;继电保护专业的重点是审核检验项目的齐全性,特别是二次回路和反措的落实;化学专业主要抓住新油、新气的质量监督和运行中的指标监控;电能专业强调关口计量装置,包括互感器、二次回路和电能表的检验。对电网的新、扩、改建输变电工程,要求投产一处,验收一处。保护、高压等专业还要试点运维单位的独立验收检验,要把投产一年后的技术监督重点前移到投产验收。七是重视通信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监督,依托OMS系统做好通信自动化设备的日常分析与评价工作,严格执行《光纤通信工程验收
技术监督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技术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监督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密切。要加强对技术监督队伍的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加强对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促进技术监督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2010年,要全面开展生产技术专责人员的培训。一季度前试研院要在生产技术部的组织下办好两个培训班,一个生产专责培训班,先办二级单位的;一个是技术监督培训班,先办高压试验的,以服务状态检修工作。要把提高专责人员的技术水平做为技术监督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来抓,继电保护、高电压、化学等重点专业要恢复完善“考证”制度,技术监督岗位要逐步做到持证上岗。试研院要充分利用院内人才优势,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强化自身技术监督队伍建设,打造公司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精英团队。各单位要加快基层技术监督网络建设,特别重视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老师傅、老骨干的作用,高度关注生产队伍中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级人才,加强指导和培训,定期召开技术分析、培训与讨论会议,加强各单位技术交流,建立各专业的专家队伍,形成以试研院为龙头的专业技术监督网络,全面提高公司系统技术监督水平。加强科研管理,通过科技进步提高技术监督的科技水平。加强科技情报信息,在技术监督领域广泛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电网技
112-
第二篇:曹志煌副总工程师在2010湖南电网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刻录、印刷)
2010湖南电网技术监督大会总结讲话
曹志煌
(2010年1月20日)
同志们: 公司技术监督做了大量工作,一直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受到了国网公司的肯定和表扬。2006年国网公司技术监督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在国内具有一定名气。跨区电网纳入技术监督范畴,也得到了国网公司和华中电网公司的充分肯定。公司广大技术监督工作者在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勤奋努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技术监督指标,取得了连续8年没有发生重大变电事故的优良成绩,为湖南电网连续安全稳定运行28周年零8个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对这几年技术监督取得的主要成绩,戴总从几个方面给予了肯定和总结,概括起来为,一是建立健全了技术监督管理制度,二是完成了技术监督各项指标,三是完善了技术监督网络,四是规范了技术监督管理,五是实现了检修模式转变,六是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七是延伸了技术监督范围,八是实现了保网、保主设备的目标。
参加本次电网技术监督会议的有省公司领导及各部室的负责同志、中心机构负责人、各局(厂)分管生产的副局长(或总工程师)和生技科长以及设计、施工单位相关负责 人,共计代表130余人。
公司生产技术部漆铭钧主任做了题为“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为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再立新功”的技术监督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技术监督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2010年技术监督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要求2010年技术监督工作要重点突出“十抓”,为湖南电网安全生产再立新功。
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戴庆华同志到会做了重要讲话,戴总肯定了近年来我省技术监督在保网、保主设备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我省技术监督工作主动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变化、适应电网发展的新形势、适应生产管理的新需求,在加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延伸了技术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并在总结五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后技术监督四个方面的指示和要求,请生产技术部和试研院会后迅速整理戴总的讲话并下发各基层单位。公司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技术监督人员必须深刻领会戴总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树立信心、真抓实干,为实现湖南电网本质安全而努力奋斗。
会上,试研院对《湖南省电力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修 订稿)》进行了修订说明,对《湖南省电力公司入网设备技术监督暂行办法(送审稿)》做了编制说明,还对“输电线路综合治理”、“输电线路防灾减灾技术”、“容性电流及消弧 线圈问题整治”、“继电保护治理”、“直属水电厂反重大事故措施方案”等五个专题做了发言。岳阳电业局做了技术监督典型经验交流。
会上还表彰了2009年技术监督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先进项目。
会议即将完成所有议程,下面我再强调以下四点。
一、切实提高对技术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整顿技术监督体系,强化技术监督管理,形成以试研院为龙头的专业技术监督网络。
近年来,我省技术监督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技术监督工作与以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滑坡,有些单位可以说是有很大的退步。某些单位领导对技术监督不重视,技术监督的体系混乱,技术监督专责没有及时到位,技术监督岗位职责不明,技术监督人员水平下降;对技术监督检查出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不安排资金整改落实,有的还年年出现同样的问题;技术监督经费投入不足,班组技术监督仪器仪表配置不齐,不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技术标准、有关制度得不到及时更新;甚至有些人把技术监督看成可有可无,认为技术监督就是省公司和试研院的事情,没有把技术监督作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体系,为安全生产服务这一高度来认识。
技术监督是以质量为中心、标准为依据、计量为手段。长期的电力工业历史证明技术监督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3 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网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各级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技术监督工作作为服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中心工作来抓。一是要及时完善本单位三级技术监督网络体系(局、车间、班组),尤其是要明确各级专责人和职责,要及时根据人员变化进行调整和充实。大班组改革后三级单位技术监督专责应该怎么设,试研院要进行研究,要与人资部商量并明确。二是要加强技术监督基础管理,要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省公司下发的有关制度,及时修编完善本单位实施细则或办法。实施细则或办法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要与上级制度相衔接,要能说到做到,不要层层加码,空对空。对试验仪器仪表、安全工器具及备品备件的配置,要按照省公司的配置标准足额配置到位。三是要及时补充技术监督标准,及时修编现场运行和检验规程。试研院每年6月份要在网上发布最新标准,每年购置下发技术监督专责。
试研院作为公司技术监督执行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网络的龙头作用,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建立健全技术监督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对各单位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服务、指导、检查和考核,确保全省技术监督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二、深化状态检修,突出全过程监督,促进省公司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
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基础。2010年公司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仍然是继续开展“无违章年”活动,通过不断持续深化反违章,逐步实现无违章。实现公司安全生产“三保(保命、保网、保主设备)、六无(无生产人身死亡事故、无重大电网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生产场所重大火灾事故、无特大交通事故、无110千伏及以上恶性误操作事故)”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能否实现是检验技术监督工作好坏的标准。
技术监督工作要在新的形势下,延伸技术监督领域,服务公司安全生产,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助力。
当前公司已经实现了输变电设备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的过渡。状态检修的实施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检修行为,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缓解了现场作业人员偏少的问题,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现场作业行为的减少,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特别是人身安全风险。如何正确地进行设备评价,保证不出现失修、漏修,防止重大设备事故发生,是对广大技术监督人员的重大挑战。技术监督要在管理体制上适应状态检修的要求,做好技术监督与状态检修的无缝链接。在检修安排上生产与调度部门应密切联系,统筹考虑一次与二次、生产与基建、线路与变电的配合,将评价结果分解到月度停电安排上来,杜绝技术监督、设备评价、停电检修各搞一套。在监督手段上要不断应用推广新技术,尤其是试研院和超高压,要密切关注国内最新技术的发展和最好、最尖端仪器,特别是目前一些成熟的在线检测技术,如红外成像、油色谱、紫外成像技术等。要研究新的在线检测技术,5 如在线介损测量、铁芯接地电流、变压器局放等。要探索新的评价方法,使用新的评价手段,不断提高设备评价水平和准确率。
在全过程技术监督方面,我们以前在现场做得比较多,实施状态检修后,更多的是在管理上要多做工作,管理工作是大大增加。另外,过去在入网设备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对入网设备的检测开展得不够,对主设备的入厂监造(或见证)还没有形成常态机制、设备运行情况的好坏和优劣、厂家情况没有在招标过程中得到充分反映。技术监督在这一方面要有声音,态度要明确。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入网设备技术监督规定》,希望各单位、各部门提出意见,省公司将在会后颁发执行。二是新设备投产的验收工作,从深度和广度都达不到杜绝基建遗留问题带入生产环节的要求,必须在体制和机制上创新。戴总在公司2010年生产工作会议上要求“从2010年起,110kV及以上新、扩、改建输变电工程要给运行单位留10天左右试验、验收时间,原则上取消新投产一年内全检”。基建部门、生产部门都要认真思考一下如何贯彻落实。基建部门要重点考虑工程进度的安排及配合验收问题;生产部门要重点考虑如何组织力量进行验收;技术监督部门要重点考虑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各专业能做多少事?能达到什么深度?具体哪些项目做、哪些项目不做?2010年一季度技术监督部门要出台各专业新的投产验收大纲和细则。生产部门要将这次验收当成是第一次新安装检验(A类检修),生产部门要参加一次设备重要试验项目的见证,严格 6 审核各种安装、试验资料。二次专业要严格进行检验验收,尤其是母差、失灵等在投运后难以试验的回路,以及反措执行情况。试研院和调通局要考虑出台新的验收规定,确定验收项目和验收分工。取消一年后的停电检修,有利于减少作业现场,提高设备可用率,提高公司安全水平。
现场标准化作业已经在公司系统广泛推广使用,昨天公司李总要求2010年生产系统要先行先试,争当排头兵。要通过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两个固化”,即固化作业行为,固化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完善现场安全风险辨识,建立典型安全风险辨识范本。技术监督应在现场作业安全方面发挥其独有的作用。要将标准化作业卡和危险点预控措施等同于工作票、操作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并持续进行改进完善。要确保标准化作业卡和危险点预控措施的专业性和现场针对性。要对现场作业进行检查、监督,保证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卡和危险点预控措施执行,保证现场作业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杜绝试验漏项,提高检修试验的质量。
在全方位技术监督方面,要根据生产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不断丰富技术监督专业领域。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通信自动化、金属和水工等专业的技术监督。要认真做好接入电网的电力用户、并网电厂涉网设备的技术监督工作,尤其是和电网密切相关部分的技术监督。试研院要充分寻找有效依据,利用国家、电监会、发改委等颁布的法律和条例进行监督,行使监督职责。
做好技术监督人员培训,特别是专责人、班组长和工作负责人、生产骨干的培训,这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技术监督的培训,试研院要当仁不让地担当起来,要通过培训,提高技术监督专责人的技术水平。试研院要多培训,提高技术监督人员水平,同时试研院自己专责人的水平也要提高。要充分利用省公司带电作业实训基地、试研院培训中心、超高压星沙实训基地以及各电业局的实训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实训。
三、研究突出问题,开展输变电设备专项综合整治活动,提高技术监督水平。
当前影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问题还很多,也很突出。昨天李总在讲话中就科技创新,科技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围绕三个提高开展科技工作,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科技投入,体现在效益上、在减人增效上,尤其对无人值班工作提出了表扬。科技立项必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或者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否则原则上不能立项。
技术监督要根据变电“五防一保”、输电的“六防”开展工作,研究困扰电网安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和措施。科研立项要重点解决电网的实际问题,前沿的课题适当开展。输电线路要重点围绕防雷、防冰、防舞动、防污闪的技术措施,研究防外力破坏的管理措施,要开展输电线路的综合治理,遏制外力破坏事件不断上升的势头。在防外力破坏方面,上海、北京等单位有很好的经验,8 要去调研学习,看看外省是如何做的。输电线路的整治今后不能老是这样搞“突击战”,要研究建立常态工作机制。试研院要尽快成立线路研究所,集中精力抓好线路工作,降低线路跳闸率,要在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上有所突破、取得成效。
配网电容电流日益增大,消弧线圈配置、控制器等问题以及接地方式急需深入研究,提出详细的、可操作的解决办法。
要开展防止高压开关柜火烧联营的专项整治。要突出无功设备整治。建立公司色谱、金属含量、腐蚀性硫、SF6湿度及气体分解物等数据库。要加强设备防腐蚀工作。
要深入开展“继电保护管理年”活动,省公司已经发了文,今年必须有成效。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综合整治要取得成效,试研院和调通局必须密切配合,不能“两张皮”,要作为两个单位2010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统筹协调,要大幅度减少保护不正确动作,杜绝人为“三误”事件发生。有些继电保护问题,如二次压板问题,还要深入研究。2010年要重点开展变电站继电保护等电位接地网的整治,对湘能许继和湘能电气WYP-1低频低压减载装置进行整治和更换、二次回路反措清理、开展保护设备“六统一”工作。“六统一”是“继电保护管理年”的重要内容,要取得成效。请基建部和物资部考虑,今后没有按“六统一”的保护,不得进入湖南电网。试研院和调通局要对保护基础薄弱的单位进行重点帮扶,年内对张家界电业局进行试点。
对水电厂大坝、机组加强监督,防止水电厂的重大事故。
随着武广高铁投入使用,对电网电能质量带来的重大影响,对电网安全的影响要加强研究。
四、严格技术监督检查和考核,促进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
要严格技术监督检查和考核,一是要严格、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杜绝原因不明的事故。试研院和调通局要在事故调查技术分析方面起到主要作用,尤其要对输电线路跳闸、主设备故障及继电保护误动、拒动事故。对原因不明的事故要追根溯源,不能不了了之。对查出来的事故,要举一反
三、不能就事论事,要及时开展相关整治。二是公司对技术监督考核高度重视,每年在安全生产奖励基金都预留了一部分作为技术监督的考核,今年开始还将加大力度,目的就是进一步强化技术监督,使技术监督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手段。试研院要从严考核,不留情面,从而达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同志们,让我们在公司党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技术监督服务安全生产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技术监督工作。会后各单位要开好本单位技术监督工作会,为实现2010年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次会议试研院和生产技术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得到了电力宾馆的大力支持和周到服务,我代表与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谋求发展
努力实现全市质监事业新跨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市委一届九次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研究部署~年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推进质监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年全市质监工作成绩显著
刚刚过去的~年,是我市质监事业加快发展,质监工作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有效性不断提高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大服务,做到三个面向,争创四个一流”的工作思路,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发挥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促进池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年,全系统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质监工作新路子,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系统继续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思路,适应了体制转变、职能调整、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为全面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首先,严格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年初,市局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每季度进行工作调度,半年进行考评,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依据。其次,严格落实源头质量监管责任机制。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的“四定”要求,实行划片监管,确保源头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完善督查督办、协调机制。重点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即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加强对县(分)局工作指导、加强内外部协调。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四个新突破”。以源头监管、安全监察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在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监管成效上有了新突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在干部职工的管理、使用机制上有了新突破;以政风评议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执法行为,政风建设有了新突破;以促进事业发展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业务工作与文明创建有了新突破。一年来,我局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安全生产、双拥工作、招商引资分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物质奖励,政风建设被市政府命名为“群众满意单位”。尤为可喜的是,~年我局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省17个市局和8个直属单位参加的目标任务考核中名列第三,荣获“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称号,一举跨入先进市局行列。这样的喜人态势,必将进一步增强全系统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在新的征途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二)狠抓源头、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系统把监督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强化监督中优化服务,实现了监督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第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一是扎实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质量兴市”工作意见和“质量优秀产品和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xx县“质量兴县”工作在省级考核验收中获优秀等次。xx县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组织开展了~市质量管理奖和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xx集团荣获拾质量管理奖”。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省名牌产品培育对象,经过精心培育,xx集团、xx公司的3种产品荣获省名牌称号,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省级名牌产品最多的一年。名牌效应使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不断积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加快建设质量信用体系。建立了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局和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细则,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和授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组织液化气充装单位公开发布了诚信经营承诺,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扎实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企业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第二,围绕提升质量水平,服务于企业需要。一是夯实质量管理基矗认真贯彻《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是夯实标准化基矗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103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25家、续展19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开拓服务标准化领域,完成了《xx风景区服务质量要求》等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发布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xxxx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完成了xx国家级示范项目建设任务,组织开展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工作。将xxx等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指导市供销社将xx项目申报为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
检所在“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评议活动中满意率高达95%和94%,稽查支队1名同志被团省委、省劳动和保障厅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光荣称号。四是以省人大工作评议为契机,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市、县局党组成员主动登门,虚心听取省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接受人大代表和企业的监督。通过勤联系、勤宣传、勤汇报,人大代表对质监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0%,基本满意率为20%。认真开展了实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情况自查自纠,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加强与市人大的联系,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了近3年来全市产品质量监管情况,进一步展示了质监部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五是以宣传为手段,不断扩大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报纸专栏、电台热线、电视专题、自办简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质量论坛、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以3·
15、安全月、质量月等大型服务咨询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市电台联办了2期“981”热线,在《池州日报》开辟宣传专版2个,在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片12期,市电台对我局3·15宣传服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上报的政务信息被市委、市政府采用10条,省政府采用1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xx电视台等市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75条。质量月期间,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市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天方杯”我为质量作贡献演讲比赛,营造了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农资打假送法下乡”活动。在市人大会议上送发《质量技术监督常见问题50问》、《政务公开服务指南》等资料,进一步宣传质量工作,宣传质监职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是以改革为动力,强力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确立了“立足现有、着眼发展、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改革思路,制定了技术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全过程成本核算,人员实行聘用制,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工资模式,以岗定薪、绩效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加大投入,添置设备,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欣慰。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战胜和攻克了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的,我们的干部职工队伍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关心、支持质监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质监岗位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总结池州质监事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原则,将质监工作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把关和服务的能力,加快自身发展,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才能做到履职到位,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质监部门的有位、有为、有威、有效。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依法监督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围绕服务做文章,抓好服务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质监事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四,必须始终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形象工程常抓不懈,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才能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领域的拓展营建有效的平台。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努力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才能维护质量技术监督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些经验体会,是多年来全市质监工作实践的总结,我们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运用,进一步推动我市质监事业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省局党组、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对新形势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质量意识、质量基础有待提高,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二是一些同志习惯于传统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思想解放不够,缺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视野和勇气,工作缺乏创造性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是系统基础薄弱与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矛盾日益凸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检测手段和检验能力亟待改善,技术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有待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做好~年各项工作
~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把关服务水平,为实现池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基本思路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切实抓好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突出食品质量监管、安全监察、执法打假三个工作重点,着力完善源头监管、综合服务、考核奖惩、工作协调四个机制,实现综合实力要有新增长、队伍素质要有新提高、基本建设要有新变化、文明创建要有新突破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思路,~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第一,严格把关,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
从元月1日起,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已经承担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卫生监管职责。党中央、xx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责交给质监部门管理,这既是对质监部门的信任,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一定要坚决按照xx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完成好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是要明确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到位。要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举全系统之力,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二是要大胆探索适应市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要在全面普查建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抓好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易出问题的产品,特别是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和白酒的监管,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监管,按食品风险程度、企业规模等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从源头上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申证受理、现场审查、发证检验“三关”,确保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加强对未获证的企业的帮扶,促进其尽快完备生产条件。三是要强化日常监督和后续监管,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顿力度。以辖区监管责任制为抓手,以电子监管为平台,按照源头监管工作要求,实行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加大对小作坊和未获证企业的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对查出的严重问题做到及时发布预警、及时组织专项查处,努力将食品安全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在基层。四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装备投入,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检测能力,健全食品检测体系。五是要加强我市优质特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继续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备案产品标准清理工作。督促企业从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严格按标准生产,切实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全面履职,提高源头抓质量工作水平。
一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切实加强宏观质量管理。
——推进质量兴市工作。推动落实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xx至县要扩大和巩固质量兴县成果,xx县要全面启动质量兴县工作,并力争年内通过省级验收。继续坚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当好参谋。
——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名牌推荐评价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名牌培育工作,制订和落实有效措施,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规模效益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争创安徽名牌,提高名牌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做好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建立名牌产品激励机制,激活企业创牌动力,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发展之路,提升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推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动态管理。以质量信息记录、质量信用产品使用和质量失信行为为依据,实施质量信用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逐步形成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质量信用体系。
二是强化质量基础工作,着力加强质量建设。
——做好标准化工作,开拓工作新领域。按照市政府x政办[~]x号文提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落实《备忘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成果推广利用,在巩固已有示范区的基础上,组织xxx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做好已申报的国家、省级示范区建设的前期工作,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水平,为提高农业农产品质量、促进主导产品出口,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搞好服务。加快推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加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发挥标准化在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基础作用。
——加强计量工作,夯实技术保障基矗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推进计量体系确认。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积极推广C标志。加强对强检计量器具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定量包装产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监管。强化计量监督,加强强制检定工作,继续开展加油站、定量包装商品、餐饮业、眼镜制配场所以及茶叶、粮食收购市场等计量专项检查。培育和规范计量市场,提供校准服务。
——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巩固强制性产品认证成果,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大力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农产品和食品认证,积极开拓认证新领域,建立科学的认证监管制度,确保认证认可工作质量。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发证质量。以生产许可证年审为手段,切实加强证后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确保工作有效性。
三是深化源头监管,全面落实“两抓两提高”。
以强化监管为抓手,严格源头监管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源头质量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全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组的工作部署,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工作安排上精心组织,监管措施上狠抓落实,协调指挥上靠前跟进,确保源头质量监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业务科室和稽查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实行“一岗双责”,即一个编制岗位上的人员既要担负起本职业务工作上的职责,又要担负起所在源头监管责任片区的职责,从而提高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重拳打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专项整治:一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食品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和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行为。二是农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故意降低化肥、农药有效成分的违法行为。三是建材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地条钢”生产行为,落实断电措施,防止死灰复燃。同时,继续做好“黑心棉”、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等的打假治理工作。强化加油机计量监管,开展商品量计量监管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制假和区域性质量问
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在行政执法中,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二是必须从严治政。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实行严格和科学的问责制,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规要追究”,确保各项工作职责的落实。三是必须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做到对本地区内凡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都能随时把握动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应对自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调整监管方式,不断提高把关的针对性和把关效率。四是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热情周到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好务。要牢固树立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观念,自觉接受企业和广大群众对质监工作的监督。
第五,维护稳定、应急应对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认真总结我们在抗击非典、生产生活资料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打假治劣等工作中的经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体系,确保一旦出现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质监队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第六,求真务实、善于管理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注重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勤于思考,深入探寻质监工作的内在规律。要善于选好工作切入点,寻找工作突破口,做好自己的特色文章,抓出自己的闪光点。要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
要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到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严格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重要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要“严”字当头,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做到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年是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质监事业厚积薄发、向纵深发展、向更高层次逾越的攻坚之年。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按照党组“打基储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艰苦奋斗、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谱写质监事业的新篇章,为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抢抓机遇谋求发展 努力实现全市质监事业新跨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省质监工作会议和市委一届九次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4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研究部署2005年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推进质监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04年全市质监工作成绩显著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我市质监事业加快发展,质监工作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有效性不断提高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认真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始终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大服务,做到三个面向,争创四个一流”的工作思路,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发挥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促进池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2004年,全系统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质监工作新路子,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一是创新工作思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系统继续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思路,适应了体制转变、职能调整、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调,为全面履行职能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首先,严格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年初,市局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每季度进行工作调度,半年进行考评,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依据。其次,严格落实源头质量监管责任机制。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目标、定责任的“四定”要求,实行划片监管,确保源头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完善督查督办、协调机制。重点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即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加强对县(分)局工作指导、加强内外部协调。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努力实现“四个新突破”。以源头监管、安全监察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在监管手段、监管方式、监管成效上有了新突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在干部职工的管理、使用机制上有了新突破;以政风评议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执法行为,政风建设有了新突破;以促进事业发展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业务工作与文明创建有了新突破。一年来,我局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安全生产、双拥工作、招商引资分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物质奖励,政风建设被市政府命名为“群众满意单位”。尤为可喜的是,2004年我局各项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全省17个市局和8个直属单位参加的目标任务考核中名列第三,荣获“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称号,一举跨入先进市局行列。这样的喜人态势,必将进一步增强全系统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在新的征途上迈出新的更大的步伐。
(二)狠抓源头、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系统把监督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强化监督中优化服务,实现了监督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第一,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一是扎实推进质量兴市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市政府“质量兴市”工作意见和“质量优秀产品和质量管理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县“质量兴县”工作在省级考核验收中获优秀等次。**县启动了新一轮“质量兴县”工作。组织开展了2004市质量管理奖和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集团荣获省“质量管理奖”。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二是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2004省名牌产品培育对象,经过精心培育,**集团、**公司的3种产品荣获省名牌称号,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省级名牌产品最多的一年。名牌效应使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不断积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加快建设质量信用体系。建立了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局和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制定了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质量信誉等级评价细则,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和授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组织液化气充装单位公开发布了诚信经营承诺,加强行业自律。通过扎实开展质量诚信活动,企业的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第二,围绕提升质量水平,服务于企业需要。一是夯实质量管理基础。认真贯彻《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二是夯实标准化基础。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103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25家、续展19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开拓服务标准化领域,完成了《**风景区服务质量要求》等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发布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完成了**国家级示范项目建设任务,组织开展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调研工作。将***等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指导市供销社将**项目申报为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夯实计量基础。建立了计量管理数据库,全市26051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基本做到按周期检定。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82%,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电公司通过了一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有限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现场核查,“C”标志评价实现了零的突破。四是认真开展了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全年开展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标准、名牌产品、计量、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讲座和培训20多次,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各类技术骨干500多人次。以提升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理念为切入点,与市工商联联合举办了质量管理论坛,邀请国家级质量管理专家开展质量知识培训,5家企业交流了质量管理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水泥企业生产许可证年审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了分析会,帮助企业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积极整改,深受企业欢迎。五是扎实开展“一揽子”服务活动。以市政府确定的2004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为重点,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针对企业需要,开展质量、标准、计量、安全、认证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服务,向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400个,成效明显。六是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依托部门职能,突出做好服务,介绍引资950万元,占市政府下达任务数的380%。**县局引资120万元,填补了锅炉制造业的空白。
第三,围绕部门职责,服务于社会稳定。一是探索创新源头监管体制。建立了“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系统协调、划片监管”的管理工作体制。根据企业分布状况划分监管责任片区,成立片区监管组,履行质量、打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三个责任制,实行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建立了源头监管工作机制。新的监管机制运行以来,已基本摸清了辖区生产企业状况,建立了电子监管档案库,切实提高了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受理小麦粉等五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91家,新十类食品办证申请2家,91家企业93种产品获证。组织对已获证的55家企业进行了逐户复查,并顺利通过了省局检查验收和抽查复审。完成了肉制品等十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必备条件调查,并对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通过严格市场准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卫生环境、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组织43家企业进行了人造板、眼镜、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的宣传贯彻,14家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查。建立了33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档案,完成了26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工作。加大无证查处力度,查处生产、销售无证产品违法行为16起。三是进一步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围绕农资、食品、建材、强制性认证产品和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全年共抽查产品921批次,合格797批次,合格率86.5 %。对不合格产品,采取公告、曝光、收回、整改、处罚、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企业自律,督促引导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并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告监督抽查结果,正确引导消费。四是全面履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的重要职责。全年全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430多人次,以食品、农资、建材、节日市场整治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两节市场打假、农资、知识产权、汽车配件、奶粉、生活生产资料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立案查处450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500余万元,端掉制假窝点3个。同时积极做好禽流感、非典疫情的防控工作。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对奶粉市场的全面清查,深入开展了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查获黑名单所列或有质量问题的奶粉5种0.8吨,无QS标志的小麦粉3吨、大米0.5吨,查处质量问题的大米近40吨。扎实开展了农资专项整治,维护了农民利益。与经贸委、供电部门联手,切断小轧钢企业电力线路,彻底停止了地条钢生产行为。五是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制定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监管到位的动态监管机制。全面完成了压力管道普查工作。严厉查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行为,规范了液化气充装市场。出动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人员550多人次,组织开展了冬季、“两会”、安全月、黄金周安全大检查等10个检查活动,消除了2处特大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无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队伍和政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树立行业形象”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大力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实现了质监工作的有位、有为、有威、有效。
一是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建设学习型机关。认真组织开展了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深入开展了“学、比、查、树”学习教育活动和查问题、查认识、查措施的“三查”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保国安民的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干部职工讲政治、讲学习、讲奉献、讲团结的氛围日益浓厚,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核心,建设效能型机关。大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认真执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强化机关内部管理,树立机关廉洁、高效形象。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提高了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市局代表队在全市《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上荣获第一。规范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的层级监督,开展了实施法律法规“回头看”活动和执法检查,促进了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年无一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三是以行风政风建设为抓手,建设廉洁型机关。集中开展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认真执行总局“八严格”、“七禁止”的规定,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有力地促进了全系统的行风建设。全年全系统无一例违法违纪行为。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市局和**县局分别通过文明单位考核验收,市行政服务中心质监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市技术所和锅检所在“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评议活动中满意率高达95%和94%,稽查支队1名同志被团省委、省劳动和保障厅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光荣称号。四是以省人大工作评议为契机,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市、县局党组成员主动登门,虚心听取省人大代表的意见与建议,接受人大代表和企业的监督。通过勤联系、勤宣传、勤汇报,人大代表对质监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质量监管工作的满意率达到80%,基本满意率为20%。认真开展了实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情况自查自纠,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加强与市人大的联系,向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报告了近3年来全市产品质量监管情况,进一步展示了质监部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五是以宣传为手段,不断扩大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报纸专栏、电台热线、电视专题、自办简报、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质量论坛、培训讲座、座谈交流等方式,以3·
15、安全月、质量月等大型服务咨询活动为平台,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质监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市电台联办了2期“981”热线,在《池州日报》开辟宣传专版2个,在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片12期,市电台对我局3·15宣传服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上报的政务信息被市委、市政府采用10条,省政府采用1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电视台等市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75条。质量月期间,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市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天方杯”我为质量作贡献演讲比赛,营造了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农资打假送法下乡”活动。在市人大会议上送发《质量技术监督常见问题50问》、《政务公开服务指南》等资料,进一步宣传质量工作,宣传质监职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六是以改革为动力,强力推进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确立了“立足现有、着眼发展、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改革思路,制定了技术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全过程成本核算,人员实行聘用制,推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工资模式,以岗定薪、绩效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加大投入,添置设备,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感欣慰。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战胜和攻克了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我们的各级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的,我们的干部职工队伍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关心、支持质监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质监岗位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总结池州质监事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三不变”、“三转变”、“三贴紧”的工作原则,将质监工作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把关和服务的能力,加快自身发展,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才能做到履职到位,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质监部门的有位、有为、有威、有效。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依法监督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围绕服务做文章,抓好服务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质监事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四,必须始终坚持把政风、行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形象工程常抓不懈,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才能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领域的拓展营建有效的平台。第五,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努力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才能维护质量技术监督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些经验体会,是多年来全市质监工作实践的总结,我们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运用,进一步推动我市质监事业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省局党组、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一是对新形势下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企业质量意识、质量基础有待提高,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二是一些同志习惯于传统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思想解放不够,缺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视野和勇气,工作缺乏创造性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三是系统基础薄弱与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矛盾日益凸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检测手段和检验能力亟待改善,技术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有待实现新的突破。四是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做好2005年各项工作
2005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和把关服务水平,为实现池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基本思路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切实抓好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突出食品质量监管、安全监察、执法打假三个工作重点,着力完善源头监管、综合服务、考核奖惩、工作协调四个机制,实现综合实力要有新增长、队伍素质要有新提高、基本建设要有新变化、文明创建要有新突破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思路,2005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第一,严格把关,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
从元月1日起,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已经承担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卫生监管职责。党中央、国务院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责交给质监部门管理,这既是对质监部门的信任,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一定要坚决按照国务院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好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是要明确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到位。要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举全系统之力,坚决打好食品安全监管攻坚战。二是要大胆探索适应市情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要在全面普查建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抓好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易出问题的产品,特别是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和白酒的监管,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监管,按食品风险程度、企业规模等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从源头上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申证受理、现场审查、发证检验“三关”,确保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加强对未获证的企业的帮扶,促进其尽快完备生产条件。三是要强化日常监督和后续监管,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顿力度。以辖区监管责任制为抓手,以电子监管为平台,按照源头监管工作要求,实行巡查、回访、年审、强制检验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加大对小作坊和未获证企业的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对查出的严重问题做到及时发布预警、及时组织专项查处,努力将食品安全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在基层。四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装备投入,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检测能力,健全食品检测体系。五是要加强我市优质特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继续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备案产品标准清理工作。督促企业从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严格按标准生产,切实承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全面履职,提高源头抓质量工作水平。
一是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切实加强宏观质量管理。
——推进质量兴市工作。推动落实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至县要扩大和巩固质量兴县成果,**县要全面启动质量兴县工作,并力争年内通过省级验收。继续坚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当好参谋。
——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名牌推荐评价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名牌培育工作,制订和落实有效措施,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规模效益好、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争创安徽名牌,提高名牌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做好名牌产品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建立名牌产品激励机制,激活企业创牌动力,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发展之路,提升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推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动态管理。以质量信息记录、质量信用产品使用和质量失信行为为依据,实施质量信用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逐步形成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质量信用体系。
二是强化质量基础工作,着力加强质量建设。
——做好标准化工作,开拓工作新领域。按照市政府*政办[2004]*号文提出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充分利用落实《备忘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成果推广利用,在巩固已有示范区的基础上,组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做好已申报的国家、省级示范区建设的前期工作,提高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水平,为提高农业农产品质量、促进主导产品出口,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搞好服务。加快推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加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发挥标准化在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基础作用。
——加强计量工作,夯实技术保障基础。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推进计量体系确认。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积极推广C标志。加强对强检计量器具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定量包装产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的监管。强化计量监督,加强强制检定工作,继续开展加油站、定量包装商品、餐饮业、眼镜制配场所以及茶叶、粮食收购市场等计量专项检查。培育和规范计量市场,提供校准服务。
——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能力。巩固强制性产品认证成果,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大力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农产品和食品认证,积极开拓认证新领域,建立科学的认证监管制度,确保认证认可工作质量。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发证质量。以生产许可证年审为手段,切实加强证后监管和无证查处力度,确保工作有效性。
三是深化源头监管,全面落实“两抓两提高”。
以强化监管为抓手,严格源头监管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源头质量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全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组的工作部署,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工作安排上精心组织,监管措施上狠抓落实,协调指挥上靠前跟进,确保源头质量监管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业务科室和稽查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实行“一岗双责”,即一个编制岗位上的人员既要担负起本职业务工作上的职责,又要担负起所在源头监管责任片区的职责,从而提高源头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重拳打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以食品质量安全为主线,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专项整治:一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食品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和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行为。二是农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故意降低化肥、农药有效成分的违法行为。三是建材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地条钢”生产行为,落实断电措施,防止死灰复燃。同时,继续做好“黑心棉”、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等的打假治理工作。强化加油机计量监管,开展商品量计量监管和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制假和区域性质量问题严重的重点区域以及小企业、小作坊、有制假劣迹的企业和黑窝点等重点目标的监控和整治力度。
要把打假工作与源头监管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质量安全事故上报制度,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中存在“死角”,监管打击不力,导致发生区域性、规模性制假售假案件的,要坚决追究责任。
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行政执法和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水平。充分发挥“12365”举报投诉电话的作用,及时受理、正确处置举报投诉问题。落实举报奖励,拓展案源线索,加强打假和质量监督信息综合分析,对苗头性、区域性、行业性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早整治。
第四,加大力度,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气瓶、压力管道、危险化学品包装压力容器的专项整治。要在气瓶普查整治、压力管道普查和危险化学品包装压力容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底数,提高检验率和注册登记率,切实加强对这些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监管,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二是巩固普查成果,建立信息网络,动态把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清理、核实特种设备数据库,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健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继续完善专、兼职相结合的安全监察员网络,明确安全联络员、协管员职责,加强培训和管理,实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加大对重要设备、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监管责任,层层监督、考核,促进安全监察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特种设备现场检查和日常监察,确保重特大事故危险源监控措施落实,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督,规范检验行为,提高检验质量和覆盖率。四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执法联动机制,提升依法监管的有效性。科、所、队和县局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整体效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第五,攻坚克难,强力推进技术机构改革和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资源整合,做强做大技术机构。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和地方产业特点,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增强技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加紧筹建省级非金属矿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大胆采用股份制、外包实验室等方式,筹集资金,扩充实力,在利用社会资源上有根本性的突破。加大投入,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技术机构服务水平。以实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规划方案》为主线,市级检测机构以建设p1级微生物实验室为重点,今年内要力争检验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p1级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水平,并通过实验室认可。县级要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满足地方实际需要。争取县级实验室能初步具备微生物及食品添加剂检验能力,以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二是坚持市场取向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组织实施《技术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对技术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引导,继续推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技术机构自身建设。加强与市内外技术机构的联合与协作,组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联合舰队”,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创新用人机制,加强技术机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激励机制,把事业发展急需、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各类人才吸纳和接收进来,要以机制、事业、感情、待遇留人,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要大力培养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适应高新技术和新产品对检测业务的新要求,树立科学、公正、权威的质监技术机构形象。
第六,狠抓投入,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设施建设。
县局、分局、技术机构是质监工作的基础。今年要继续把基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市局机关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工作指导,搞好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充分履行职能、提高工作有效性的根本保障。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业,全系统的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职能加强、任务加重、责任加大的需要。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局克服重重困难,启动了综合办公楼建设,**县局和分局办公楼建设也都相继进入立项、规划阶段,**县局办公楼扩建已基本完工,2005年将是质监系统的“基础建设年”。各县局、分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千方百计加强基础建设,规划设计既要量力而行,又要适度超前,为争创“示范县局”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增收节支力度,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集中力量,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第七,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抓好队伍和行风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认真解决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整个质检系统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开创质监工作的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二是突出抓好班子建设。坚持党组学习制度,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内部工作分工、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抓好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干部监督。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班子的整体效能。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科学发展,充分挖掘系统和社会资源,建立人才开发机制,营造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政风、行风建设。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政风建设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生命线,始终摆在首要位置,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以教育为抓手,以责任追究为手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社会信誉度和群众满意率。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制订宣传计划和宣传措施,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宣传质监工作职能,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加强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要加强宣传报道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增加宣传经费投入,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第八,上下联动,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推向深入。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是质监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今年的省局质监工作会议对全系统创建工作作了专门部署,表明了省局党组要在2006年将全系统建成文明行业的坚强决心,全省各地的创建工作已全面开展起来。截止目前,市局和**县局已建成县级文明单位,力争今年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县局、**分局、市技术所、锅检所必须确定创建计划,争取早日建成文明单位。各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承担起创建文明行业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狠抓落实。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办实事、出实招、务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要分解工作目标,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限,切实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立足本职抓创建。紧扣质监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工作职能,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将创建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促进、同提高。要转变作风抓创建。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的意识,兑现服务承诺,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整体联动抓创建。牢固树立全系统一盘棋的思想,增强集体荣誉感,既要从自身做起,从本科室、本单位做起,又要关心和支持全系统的创建工作,想办法、出主意、做贡献,全面推进全系统的文明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能力建设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更快更好地发展。在我们这样一个基础薄弱、历史欠帐多的部门,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和矛盾的关键。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
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加强能力建设。全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为民执政的意识,更加自觉地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把关服务能力。当前全系统要重点加强六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
必须贴紧经济建设中心,贴紧政府中心工作,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以发展这个大局为重,不断增强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要求质监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宏观思考,洞察全局,把握趋势,思路清晰。必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规律,抓住关键,正确决策。必须善于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充分利用好系统内外的资源和力量,让一切有利的因素在有利的时机发挥最有利的作用,加快质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按照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工作的意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协会工作,支持协会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驾驭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驾驭全局的能力,是对一个班子和一把手的总体的、集中的要求,强调的是控制能力。特别是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的核心,要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通过有效的工作,对班子、对队伍、对工作、对全局实施整体把握,从容应对、科学决策、正确处置各种复杂问题。能不能协调、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能不能善于协调、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对做好质监工作至关重要。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多次说,协调也是能力,是很重要的能力。特别是目前我们正处在食品监管职能重新划分时期,产品质量监管、安全监察、执法打假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尤其要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求得支持。全系统必须牢记:凡工作以我为主时,工作要到位不缺位;凡工作以我为辅时,工作要配合不越位,从而达到“双赢”、“多赢”的良好局面。
在积极做好外部协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的协调配合,要从服从大局、服从长远出发,少算一些个人帐、多算一些事业账,少一些计较、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磨擦、多一些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增强工作整体效能。
第三,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能力。
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始终掌握先机,永葆发展活力。质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就必须开拓创新,加快改革步伐。要进一步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从提升质监工作有效性出发,不断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新路子、新方法,以应对目前质监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经费不足等问题,确保监管职责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深化技术机构改革,要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上有新突破,要多渠道吸纳资金、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股份制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把技术机构做大做强。要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营造“聚人、育人、用人、暖人”的良好氛围,善于发现、不拘一格地大胆启用人才,依靠他们去拓展工作领域。
第四,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的能力。
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源头把好质量关,是质监部门的首要任务,也是衡量质监工作有效性的根本标志。一是必须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在监管工作中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在行政执法中,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二是必须从严治政。加强对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约束,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实行严格和科学的问责制,做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规要追究”,确保各项工作职责的落实。三是必须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做到对本地区内凡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都能随时把握动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应对自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调整监管方式,不断提高把关的针对性和把关效率。四是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热情周到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好务。要牢固树立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观念,自觉接受企业和广大群众对质监工作的监督。
第五,维护稳定、应急应对的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要认真总结我们在抗击非典、生产生活资料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打假治劣等工作中的经验,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体系,确保一旦出现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质监队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第六,求真务实、善于管理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注重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勤于思考,深入探寻质监工作的内在规律。要善于选好工作切入点,寻找工作突破口,做好自己的特色文章,抓出自己的闪光点。要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
要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到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严格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重要保(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要“严”字当头,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做到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2005年是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质监事业厚积薄发、向纵深发展、向更高层次逾越的攻坚之年。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按照党组“打基础、求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艰苦奋斗、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谱写质监事业的新篇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副总经理在电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省公司2006年电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取到了预期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会议听取了某主任的工作报告、试研院中期方式报告,有关处室作了专题发言,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成绩显著
今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电力发展、电力供应的要求,公司系统上下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电网建设方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规划及前期工作加“快”。年初率先在华中六省市核准批复了长沙西等1变4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明年将全面开工的长沙东等3变8线500千伏输变电项目,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选址、选线、系统论证、可研评审、支持性文件及核准申请报告等前期工作,日前已通过初步设计评审。通过积极向政府汇报国家特高压电网建设工作情况,促成了省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性文件,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高度评价。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湖南省“十一五”电网规划设计及2020年目标网架研究、全面提高现有电网输送能力方案、“一强三优”现代公司2006~2008三年规划,以及湖南省电力工业“十一五”规划、湖南电网“十一五”规划。长沙市城市电网“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目标网架展望的编制工作,成为华中电网唯一一个获一致通过并被推荐作为全国范本的重点城市电网规划报告。柘溪电厂扩机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二是工程建设管理不断“细”化。修编了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薄弱点预测与预控措施、电网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管理办法、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工程委托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定。这些办法措施的推行,有效地提升、规范了工程管理。
三是在基建项目上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了220(110)千伏变电站典型设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明年将推广使用;推广采用紧凑型输电、同塔多回输电、大截面导线等先进适用技术,复兴至长沙西500千伏线路按紧凑型线路建设,系华中电网首次采用。株西变、学仕变110千伏配套线路按四回同塔架设,系我省首次采用。
四是基建投资和投产规模再创新高。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7.18亿元,同比增长24.85。开工220千伏及以上180万KVA,629公里;电源2×25万千瓦。投产220千伏及以上183万KVA(去年147万),489公里(去年407);110千伏101.65万KVA,618公里。
五是电网建设效果明显。主网结构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湖南电网与华中区域电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实现更大程度的资源优化配置。确保了新建电源的送出。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有一定提升。
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全面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验收。全省14个电业局的城网工程已基本验收完毕。初步统计三年来全省城区售电量年平均增长约11.4,线损下降2个百分点,供电可靠率提高约0.14个百分点,电压合格率提高约1.6个百分点,城区互联率约提高1倍、绝缘化率提高1.5倍。
2.电网运行方面。
今年电网运行的特点:年初大面积冰冻灾害;水库来水整体偏枯,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凤滩来水严重偏枯;发电机组健康水平不佳(一类障碍较上年增加2次);受电价政策的影响,低谷电量大幅增加;电煤价格居高不下;时段性的电力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一季度)。这些都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经济运行分析的力度,充分挖掘电网潜能,优化电网运行方式,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电网经济运行取得较好成绩。
(1)加强地区电网方式协调。分四个区域组织召开了地区方式协调会,听取地调对电网运行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相邻地区电网配合的问题。
(2)规范小水电调度管理。开展了地方小水电的收资工作,召开了首次湖南电网小水电调度管理座谈会,就如何规范小水电调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完善了省调对30MW及以上小水电厂的遥测功能。制订了《湖南电网小水电调度管理办法(试行)》,各地区与调度管辖的小水电站重新签订了并网调度协议,小水电无序上网的现象有所改善。
(3)加强厂网协调,落实“三公”调度。深入开展调度机构安全优质服务年活动。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与各并网电厂重新签订了并网调度协议。按照“三公”调度的原则,努力平衡各发电企业的发电计划考核完成率和峰谷比,基本做到了各水电厂等比例弃水调峰、火电厂相同机组考核利用小时数大致相同。召开了电厂座谈会,走访了各大发电企业,按要求做好调度信息的报送、发布工作,完善“三公”调度问询答复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网厂关系的和谐。
(4)优化调度。负荷预测:对春、秋季电力市场进行了分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