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赏识的眼光开发孩子身上的优点再探
用赏识的眼光开发孩子身上的优点再探
——学会与孩子交朋友 2010、12
摘要:用赏识的眼光开发学生身上的优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要为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而自豪,因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认识到这些,自己工作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加之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就觉着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用赏识的眼光开发孩子身上的优点再探
作为一个工作二十几年,又逢新课程改革的中年教师,可以说是幸运的,又是有苦说不出的。幸运的是能够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主流中,探索出一套既适合新课改要求,又与自身能力密切相关,能尽快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教学方法,不管是为国家作贡献,还是实现自我价值,有必要认为是幸运的;苦的方面是:工作任教二十几年,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根据时代的要求尝试过许多模式,经历过许多次所谓的“课改”;说改就改,谈何容易!二十几年来,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不是说一无是处,在考核模式没有多大变动的现在,还是很有用的,各级地方教育部门,在社会认同感的压力下,不会轻易放弃一张试卷考核教师、学生的经济实惠宝典的,大会小会信誓旦旦搞课改的各级领导的思想是最难改的,也是制约新课改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瓶颈。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身上,正承受着来自社会、学生家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多方压力——新课程的理念是本好“经”,可是要教师“念”好他,以上这几方面的压力不除,还真是一个难事。可是放弃既得利益,一步到位似的搞课改,也是行不通的。寻找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的契合点,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新课改以前的数学教学是注重结果,虽说是那时也提倡素质教育,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在当时大环境、小环境的影响下,人人都在跟着升学的指挥棒走。各级领导——校级的、上级的经常听“推门课”,听完课还要进行随堂质量检测,还要 进行课堂效率监测,计算所谓的课堂密度,完成了多少个题,很少关注作为教学主体对象的学生的的反映,完全违背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往往是教学目标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固有的知识点,还要把学生的思维给“发散”了,把属于第二课时及以后的知识点都要涉及到,生怕哪一点想不到,领导课后检测时出问题,影响自己的形象。
当时,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不可谓不努力,备课不可谓不精细,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课堂上课时精讲多练,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每次讲完课,总有一种成就感……可是,作业收上来一经检查,自己的无名火就上来了,自己辛辛苦苦的引以为豪劳动,换来的仍是“一锅夹生饭”。如此一来,要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就要花几倍的功夫来完成,真正是“事倍功半”。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学生发展对课程提出新要求,在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从两级管理走向三级管理,使得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了一定的课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根据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同时,完善教材的审定制度,尝试建立教材的选用制度;提升学校和地方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经验,作为新课程 的核心理念。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有了对教材合理利用的权利。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是对前人的探索的总结,是间接经验,在学生接受理解他的时候,如果通过教师的合理组织引导,让学生觉得,这个知识是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知识就不是陈旧的发霉的“陈芝麻烂谷子”,而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我在日常教学中非常注重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尽管如此,我发现,这个“新课程”并不是“万能钥匙”,学生依旧厌学,缺乏学习动力,高压政策、“亲善”行为对部分学生效用甚微。
2006年暑假,接触到周弘老师家长培训班的讲课,一口气四张碟全看完,如获至宝,如梦方醒。哪个人不追求个人实现,哪个人一开始就甘愿落后?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赏识孩子,尊重生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快乐,这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
把学生当成一个人来尊重,把学生当作上帝,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此我深有同感。同时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是要花费精力,找到他们的优点,不断给予肯定。正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每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一面,只是你是用哪一只眼去看。
用赏识教育让孩子在舒展的状态下学习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孩子 可以快乐地成长。每个家长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能。或许你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我牢牢记住了赏识教育的原则: ■信任学生——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理解学生——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激励学生——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宽容学生——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提醒学生——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我要为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而自豪,因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认识到这些,自己工作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加之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就觉着说有难题都迎刃而解。
我任教的班级有几个非常有个性的学生,三、四年级时,就敢给五、六年级的学生叫板,学习时好时坏,教过他们的老师都不太敢管他们……我就主动接触他们,有几个人爱打乒乓球,球技却不怎么样,正好打乒乓球是我的强项,有空就给他们教打球,尽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宽容与教育结合终于在他们变成六年级学生时,没有像其他教师预料的那样……
又通过几年的摸索,感觉赏识教育的实施也学要一定的环境和各方面的基础,比如:各科教师要协同好学生的教育,别这边好容易把一个家长“惯坏”的问题学生稍有改变,就让另一位教师一通狂风暴雨给把好容易提起来的积极性给打下去了;还有,每个人的身体都 有低潮期和高潮期,教师也不例外,对有的学生的做法生气时,只能选择逃避……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时,记得那时自己打了孩子……事后对儿子取得的教育效果还很好,虽然我知道打儿子是不对的。现在,每一个教师手中教育学生的手段不是全方位的,只能想办法让学生敬畏教师,发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爱心,还要有一颗恒心,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定会有所收获。
反思:好的出发点,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只有打内心深处赏识学生,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篇:家长如何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
在外面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有的家长对乖巧听话的孩子倍加赞赏,往往看不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对毛病较多的孩子,往往又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这些家长们不懂得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通过此次国培,我从中学习到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及时的把幼儿在学校的举止、变化等告诉家长,让家长尽量从哪些方面关注学生等,此类的交流非常重要。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不听话,顽皮,有的家长就有点缺乏耐心,确实,他们缺点较多,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并以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更容易被家长所忽视。其实,学生对落后一面似乎表现出不以为然,实际上内心又经常发出要求进步的火花,他们破坏纪律,不尊重别人,其实是想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往往最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在受到粗暴训斥时的公开顶撞,也正是内心自卑与自尊矛盾斗争的复杂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因此,作为家长要象沙里淘金一样,敏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出进步的苗头,创造条件促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在这方面,学校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个淘气的孩子,老师为他写了“五不爱”,的评语,这就是:不爱学习,不爱劳动,不遵守纪律,不爱卫生,不爱公共财物。他在拿回家时,偷偷地把“不“字改为”还“字”,变成了“五还爱”。老师发现后,并没有简单指贵批评他,而是进行了冷静分析。
这个孩子改评语是不对的,但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他有是非感、荣誉感。老师赤诚相待,语重心长的谈话,使孩子明白了应该怎样去争取荣誉,得到小伙伴和老师的认可。由于点燃了他心灵深处要求进步的微弱火花,调动了内在积极因素,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用真心赏识孩子
用真心赏识孩子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真心赏识孩子,就如一剂甜甜良药激励孩子。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树立信心。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内心有着强烈的受赞欲,再差的孩子内心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欲望。作为教师要具有赏识的慧眼,在课
堂上你表扬一个学生坐的好,比你批评一个孩子没坐好更有效果。可能某个孩子因为你的赞扬“真自信”,而变得发言更积极,更大胆。可见,鼓励比批评更能激励孩子进步。
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贪玩,不爱学习,班上学生不喜欢他,我也曾头疼过。后来,我换了一双赏识的眼睛,发现了他爱朗读的优点。只要一有机会,我就让他在班上朗读,并总是鼓励他“你读的真好”,“进步真大”。这个孩子在赏识下,变得爱学习了,连他的父母都激动的说:“孩子一回家就读书,可爱学习了!”
是啊!赏识就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的心田,孩子因它而灿烂。每位教师都应让平凡的教室里撒满赏识的阳光,让孩子在赞许的雨露中绽放笑脸。
第四篇: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这是我校近年来的育人原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值得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有很多很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们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然而,作为教师,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缺点,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当学生感受到你在欣赏他时,他会很容易被打动,使他更具价值感,更具成功感。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教师博大胸怀的一种表现。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一定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
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要学会发掘、欣赏他们的美。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场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不仅照亮学生,也照亮师者。
孔子说有教无类,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作为教师,从内心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用同一个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学生,用静态的目光看待学生,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那么就会有许多学生只显现他的“差”。学生的“善”的方面得不到发掘、培养,他的优点就会萎缩以至消失,就必定成为所谓的“差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让他们得到充足的信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让他们获得足够的空间。教师的关爱、信任、包容的眼光、正确的教导会使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看清前进的道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就让我们以欣赏者的身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缺点,相信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优秀。
学会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时,你会感觉快乐很多!
第五篇:【家长课堂】美国孩子身上值得学习的五大优点
【家长课堂】美国孩子身上值得学习的五大优点
1、独立性很强
在美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美国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按照兴趣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的自主学习态度。不仅如此,这种独立精神早已深入到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如果在美国,一个孩子18岁以后,就要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即使是一些非常富裕的家庭,也通常不会替孩子支出各种费用,而是要他们给家里写借条,要求他们毕业后返还。这种花父母的钱还要偿还的情况,如果发生在中国,不知道中国的父母会怎么想呢?
2、充满幽默感
美国孩子从很小时,他们就总是喜欢与大人们交谈。在与大人之间交谈中,带着与生俱来的幽默。即使是第一次与陌生人见面,他们也懂得如何加入一点小幽默,使谈话更有意思,不会枯燥无味。有时候,还能学会来点大人们社交场合的 “自嘲”。这种幽默来自于“Don't take yourself seriously." 的态度,翻成很粗鲁的话就是:不要把自己当回事。有时候想想,一个孩子面对另一个孩子的指责,略带自潮的显示自己的大度,智慧,还能堵住他的嘴巴,真是感叹,这一点智慧与幽默,何乐而不为呢?
3、喜欢直来直去、毫不掩饰
美国孩子独立能力较强,表现在感情上也一样。在美国,通常能听到孩子和父母之间是直呼其名的,他们就是这样喜欢直来直去,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在美国家庭中,父母也非常尊重孩子,愿意与孩子们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一些想法,孩子们就更加喜欢表达一些观点,即便是一些想法有些幼稚可笑。
4、好奇心十分强烈
在美国,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只要是他们未闻未见的事物,他们都会围着你不停的追问。一些问题问的不着边际,一些问题问的令你诧异。家长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魔法师,你移开万重石门,牵引着她走向门洞无边际的知识中。在美国的环境中,当外在一些理由越充分,刺激越强烈,孩子内心需求的欲望就表现的越强烈,好奇心也就越大。最终,好奇心或者就引向了知识的海洋。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敬畏!
5、懂得尊重、包容开放
在美国,孩子们从小就会讲道理,每当有什么小冲突,都能摆出一副以理服人的架势,令你觉得又好笑又可爱。而如果有盛气凌人的小朋友,其他孩子会给这位小朋友讲道理,让他放下不着边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大架子”。而且美国孩子发生矛盾时一般不用老师和家长解决,往往由双方当面说清楚,或服从裁判或说理解决,很少记恨在心,伺机报复。事情过后,双方依然还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