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时间:2019-05-12 03:5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第一篇: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

我们班有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名叫宋宇航,上课不听讲、捣乱,下课又爱疯打,整天的惹事生非,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老师们都拿他没有办法,家长更是无可奈何。但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他还用左手写字,而且他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很强。某日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许多同学在领读员的带领下正认真地读着课文,而他呢?到这个位置上走走,到那个同学那看看,当时,我看得眉头直皱,恨不得马上走到他面前狠批一顿。但回头一想,这孩子一向来都是被人看不起,回到家中也得不到半点鼓励,光靠我骂一顿就有用吗?于是,我就装作没看见,在巡逻的过程中,我来到他的身边,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老师真想听你。”起初,他那倔强的性格还显得有些难为情,但当他看到我和蔼可亲的笑容后,就毫不犹豫地端起书开始读,那声音是多么得清脆、悦耳。当我转了一圈,再回到他的面前,他已经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了,还向我认真地请教了两个字,都是课外书上的,我先告诉他怎样读,然后说:“如果从今天起你都能这样用心读书,那么你就能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信不信?”他点点头,非常用心地接着读下去。在那天的早读课上,我认真地总结了读书情况,表扬了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并对这个特别的男孩子——宋宇航说:“明天,你还能这样读书给老师听吗?”他使劲地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仅能积极思考,把手举得高高地踊跃发言,还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回顾这件小事,我想到了很多:如果我们能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缺点多于优点的孩子,他们的可爱之处也许就会不断出现,带给我们惊喜。如果这样能使他们显得更加自信、活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篇: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1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西固二小 刘玉娟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师和家长却忽视了小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因而外界的批评和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一条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可能的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也是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通行证。但是在我国目前声势浩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并未取得足够的重视与关注。而且当前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更是颇令人担忧。

小学生是尚未成熟,有待发展和成熟的人。在以独身子女居多的家庭结构条件下,中国的家长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但更多的家长却不懂得如何爱孩子。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注重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当孩子犯错时,“棍棒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扎根在脑中的传统思想又会影响家长们去采取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当今升学就业的压力,更是使上学前个个都有“自己是好孩子”感觉的学生们,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所取代,那些亮晶晶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了。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却忽视了对儿童无形生命的关爱。我们在主观上想给儿童幸福,但却因为未发现儿童,不了解儿童,而使这份爱在客观上变成了一种束缚。所以说教育没有爱不行,仅有爱不够。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在国内出现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其前提是关注和关爱,表现为对学生积极、正面的肯定,是一种永远相信孩子“行”的教育方式。在国外部分国家“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到了每一个教育者的心里,贯彻到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作为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方式,它开始受到极大的关注。实践证明,赏识教育能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更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能让学生在希望中成长。

在 学校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满脸稚气的孩童,是所有学生中最渴望被赏识的一个群体。在小学中,我经常发现老师无意中的赞扬,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无比的荣耀。贴在额头的小红花、布告栏中的小红星都是荣誉的象征,孩子总会无比骄傲地向父母炫耀。于是,他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以期得到老师、家长甚至是其他同学的赞扬。他们在不断的激励中完善自己的行为,成熟自己的心智。如果说,古代的教育的戒尺是用来鞭策、激励学生的话,那么赏识教育更是一把无形无影悬挂在心灵上的戒尺。教师赏识学生就是要用满腔的热爱来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打开学生心灵压抑的锁。1.善于倾听,加强学生自律意识

人们经常说:“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事实上只有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真诚的赏识他们,学生才回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小学生正处于尚不成熟的成长阶段,好奇、贪玩、任性又是他们的缺点,所以难免会犯错误,不经意间就成了教师办公室的常客。可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受到老师批评与指责时总是喜欢争辩,而老师认为这是学生不愿意接受教育的表现,于是更是声色俱厉地压制学生。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教育,其实内心仍忿忿不平。本来教师想通过严厉的教育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这时,他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倾听。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而倾听就是尊重学生效果奇佳的一种方法。老师可以让学生尽情地倾诉,在倾听的同时,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的突破口。等学生宣泄完了,内心也平静多了,这时再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错误所在,给予及时的指导。在理解学生的同时,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增强自控能力,养成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同时真诚的表扬学生在自我挑战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滴进步,相信他们一定会做的更好,在鼓励声中强化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2.承认差异,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俗语说:十个手指都会有长短。学生之间自然也有差异,作为老师在面对那些学习积极,一点就通的的学生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另一部分人,他们学习并没有那么主动但却特别调皮,常常要花费2~3倍的时间却不一定有效果,这就是许多人认为的“后进生”。为了避免打扰其他同学,一些后进生更是被分到靠墙角的座位,同学们都戏称是被遗忘的角落。老师对此无能为力,同学投来淡漠的眼神,渐渐地他们真的被温暖的集体所遗忘。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

其实对于后进生而言,单纯的说教,常规的严格管理,甚至是无休止的补课或加大作业量已无益于改变现状。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罗杰斯就认为,教师必须保持对学生的“无条件关怀”,因为儿童得到人际关系中的如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尊敬等方面的关怀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这里包涵了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和教师对学生高度的宽容。所谓“无条件的爱心”,就是不管什么学生、不论学得怎样,教师都要给予关怀和爱心,而不是抛弃和冷漠;所谓“宽容”,就是学生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教师都要给予宽容,耐心地期待和帮助他们反思、进步。按照崔学鸿老师的说法,教育好后进生,一定要有从了解到理解的过程,以心换心。只有寻找闪光点,赏识他们,让他们走出自卑,建立自信,才能真正转化他们。李博是我班的一位学生,由于长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加上又有些自闭在班级中根本没有朋友,在大家眼里是个十足的怪人。可是,他会积极主动的把老师批改的作业本分发到同学手中,还不忘要叮嘱一声“这写错了,要赶快订正。”后来老师主动让他负责分发本子,并在班会课上对他认真负责的工作给予了表扬,大家第一次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虽然他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从此他开始有了朋友,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之中。仔细回想,原来当初他种种叛逆的行为,其实是感受不到大家的爱,渴望用对立的行为掩饰自己的自卑,引起大家的注意。

同样一份赏识,如果对于优秀学生是1的话,对于后进生的价值则为100,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欣赏的话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促进其进步的强大动力。赏识的力量就在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找回自信,迈向成功。3.注重技巧,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有的教师认为,只有严厉才能对学生起作用,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对学生一味的进行责骂和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美截然对立起来了。我们强调正面教育,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赏识,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味的赞扬,没有批评而且放低对学生的要求。赏识教育同样需要学生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服从学校的管理。只是与传统教育相比,赏识教育在以“赏”为前提的同时更重在“识”,即代表着教育者对儿童主观的认识和客观的行为,它相对“赏”来说是变化和多元化的。,“爱”与“严”好比两支船桨,只有通力配合,才能促使学生的人生之舟在正确的航道上平稳地行进。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情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赞赏他人的每一份成功,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爱中有严,严中渗爱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随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班主任工作随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在我参加工作第四年的开始——去年8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接手的是新一届高一的(16)班——入校学习基础最差的两个班级之一。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满怀热情;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我也知道我的班主任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会困难重重。

因为入学基础比其他班级差很多,所以很多学生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就觉得似乎比别的班级的学生要矮一截,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同时,由于新课程改革后高一的学生负担反而比以前加重,难度有所提高,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我们班的同学来说更加不利,遇到许多的困难:如课堂知识难以消化、作业来不及做、不会做等等,他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成绩上升更难,这使得他们很可能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使他们的成绩进一步下降,很可能造成恶性循环。而在学生上找不到精神上的安慰的情况下,学生就很有可能从其他方面去寻找精神安慰,于是就可能导致违纪、早恋等现象的滋生,最终使得高中三年虚度,并给老师及其他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避免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我十分真诚地去对待我们班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优秀的,并以更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学生不是完美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有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不良的习惯。我们总希望学生能够听话些,能好好配合老师,好好学习,但是总是会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会不断惹出这样那样的麻烦,为班级增添了不少乱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经常容易失去耐心,认为这是扶不起的阿斗,于是态度开始转变,看到这样的学生就感到讨厌,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会简单地以教训为主。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此类学生认为自己的确很差,并且会“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

其实我们不应该用过分苛刻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人无完人,成人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更何况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呢?学生有缺点是正常的,如果学生没有了缺点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做什么呢?还需要班主任做什么呢?(班主任工作 www.xiexiebang.com)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块块造型各异的树根,需要我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精心地去雕琢,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我们班的学生有许多的优点,也同样有不少的缺点。但是从接手高一(16)班开始,我就给自己确立的这样的理念:他们都是我要去帮助的孩子!

为了让我的学生们往好的方向不断成长,我觉得首要的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始终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迷惘,开始独立思考各种问题,思想却又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如果老师、家长因为他们的顽皮、成绩的不理想而经常去批评他们、否定他们,他们的潜意识里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我是个坏孩子、坏学生,他们都不喜欢我。”于是开始自卑、自暴自弃,开始愤世嫉俗,与老师、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如果老师、家长、周围的人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认同他们,表扬他们,对于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进行开导与诚恳的提醒,他们在潜意识里形成的观念便是这样的:“我是个好学生、好孩子,大家都很尊重我,支持我,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于是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对于我们班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我都会在全班表扬,让大家鼓掌!有的时候学生捡到5毛钱我也会跑一趟政教处,专门去要一张表扬卡,然后在全般把表扬卡读给大家听;对于我们班学生的缺点,我从不当众批评,而是单独开导。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坐下谈,或者一起站着谈;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我会尽可能地去“捧场”,并拍下照片留念;路上遇到学生的时候,我会主动打招呼;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只讲学生的问题,也会适当地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看待学生的时候,我会用真诚的眼光,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知道,他们能够体会到。

一年班主任工作下来,我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继续学着去解决,但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与认同。评教的时候只有一个同学给我评了“较满意”,其他的全部评了“满意”;对于自己的所想所感,他们会在周记里与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于我工作的不足和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给我真诚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班级遇到挫折,我心情郁闷的时候,他们会在周记里安慰我……有这么懂事的学生,我哪能不努力地工作呢!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我相信学生会越来越成长为值得我们欣赏的人!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随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班主任工作日志

班主任工作随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在我参加工作第四年的开始——去年8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接手的是新一届高一的(16)班——入校学习基础最差的两个班级之一。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满怀热情;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我也知道我的班主任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会困难重重。

因为入学基础比其他班级差很多,所以很多学生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就觉得似乎比别的班级的学生要矮一截,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同时,由于新课程改革后高一的学生负担反而比以前加重,难度有所提高,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我们班的同学来说更加不利,遇到许多的困难:如课堂知识难以消化、作业来不及做、不会做等等,他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成绩上升更难,这使得他们很可能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使他们的成绩进一步下降,很可能造成恶性循环。而在学生上找不到精神上的安慰的情况下,学生就很有可能从其他方面去寻找精神安慰,于是就可能导致违纪、早恋等现象的滋生,最终使得高中三年虚度,并给老师及其他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避免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我十分真诚地去对待我们班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优秀的,并以更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学生不是完美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有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不良的习惯。我们总希望学生能够听话些,能好好配合老师,好好学习,但是总是会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会不断惹出这样那样的麻烦,为班级增添了不少乱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经常容易失去耐心,认为这是扶不起的阿斗,于是态度开始转变,看到这样的学生就感到讨厌,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会简单地以教训为主。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此类学生认为自己的确很差,并且会“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

其实我们不应该用过分苛刻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人无完人,成人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更何况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呢?学生有缺点是正常的,如果学生没有了缺点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做什么呢?还需要班主任做什么呢?(班主任工作)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块块造型各异的树根,需要我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精心地去雕琢,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我们班的学生有许多的优点,也同样有不少的缺点。但是从接手高一(16)班开始,我就给自己确立的这样的理念:他们都是我要去帮助的孩子!

为了让我的学生们往好的方向不断成长,我觉得首要的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始终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迷惘,开始独立思考各种问题,思想却又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如果老师、家长因为他们的顽皮、成绩的不理想而经常去批评他们、否定他们,他们的潜意识里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我是个坏孩子、坏学生,他们都不喜欢我。”于是开始自卑、自暴自弃,开始愤世嫉俗,与老师、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如果老师、家长、周围的人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认同他们,表扬他们,对于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进行开导与诚恳的提醒,他们在潜意识里形成的观念便是这样的:“我是个好学生、好孩子,大家都很尊重我,支持我,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于是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对于我们班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我都会在全班表扬,让大家鼓掌!有的时候学生捡到5毛钱我也会跑一趟政教处,专门去要一张表扬卡,然后在全般把表扬卡读给大家听;对于我们班学生的缺点,我从不当众批评,而是单独开导。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坐下谈,或者一起站着谈;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我会尽可能地去“捧场”,并拍下照片留念;路上遇到学生的时候,我会主动打招呼;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只讲学生的问题,也会适当地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看待学生的时候,我会用真诚的眼光,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知道,他们能够体会到。

一年班主任工作下来,我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继续学着去解决,但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与认同。评教的时候只有一个同学给我评了“较满意”,其他的全部评了“满意”;对于自己的所想所感,他们会在周记里与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于我工作的不足和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给我真诚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班级遇到挫折,我心情郁闷的时候,他们会在周记里安慰我……有这么懂事的学生,我哪能不努力地工作呢!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我相信学生会越来越成长为值得我们欣赏的人!

第五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享乐主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想必是大家都听过的词,不说对它有多了解,但也有一定的认识,也许一听到这个词很多人就马上联想到了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不思进取的颓废态度。的确,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揭示社会中的一种不良现象,一种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只看重眼前利益的现象。然而,究其渊源,享乐主义最初的意义是为了说明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它的提出是为了告诉我们生活中具有快乐和痛苦,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最求快乐,避开痛苦。谁能否认这是错误的吗?可是,享乐主义的存在也确实给这个社会,给很多人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在这个万物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部分来评判某一事物的好坏,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享乐主义,我们也要如此。

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产生于古希腊,不同的人对于它有不同的看法与认识,它是一直以来受诋毁与争议最多的哲学。此学说最初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快乐,说以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快乐,后来,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无尽的欲望等挂钩,由此给享乐主义披上了灰色与消极的外衣。在一定时间与一定程度上,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使人们陷入了意志消沉,精神颓废的状态中。他们只看见了眼前的暂时的快乐,忘记了追求与奋斗,忘记了灵魂深处的快乐的叫嚣。同时,为了追求那所谓的“快乐”,人们尽一切手段去享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富与资源的巨大浪费,有时还会对他人造成无尽的损失与痛苦,就好比古罗马帝国的那些贵族为了寻求感官的刺激与精神短暂的兴奋,他们培养了一批角斗士,用同类的鲜血与斗争丰富他们乏味与无聊的人生,可是,在这种享乐主义之下反映出来的真的是快乐吗,真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吗,真的是对快乐生活的完美诠释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且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享乐主义的认识没有达到一个积极地境界,他们只是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快乐,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做出有损他人利益,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事,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站在前人的观点上,我们会发现那时的享乐主义是偏向于物质方面的享乐与感官的刺激,那是一种暂时的神经兴奋,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那就是他们人生追求。可是对于这种追求,他们很多人没有做出正确的理解,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与满足,忘记了他人的需求与利益,这种享乐主义其实只是一种极端的享乐主义,这种极端享乐主义不符合人的本性,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享乐主义使“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人都是不幸的人:孤独,恐惧,抑郁,具有依附性和破坏性。”可见,对于一个事物如果没有做出正确的理解,那就很容易走向该事物的极端。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发现,只有那些能够将其不断节省下来的时间成功地“消磨“掉的人才是快乐的,这又是人们享乐主义的另一个理解。尽管功利主义合乎享乐主义对快乐的追求,可是在这个时期的享乐主义价值观与功利主义对功利的阐释有了微小的分歧。人们已经不仅仅只关注物质生活了,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他们开始真正的去理解生活,开始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这是享乐主义的一次升华,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痕迹,也是人们思想的进步。

我一直在想,当初提出“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到底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提出了这个观点?他的初衷又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是想给社会与人们一种怎样的启示?我们有见过他本人,没有和他进行过深层次的对话,也不知道现在所存在的那些记录是否全是他本人的观点。我想,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东西总会在不同时代的人面前发生不同的改变。有人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无神论者,伟大的哲学家,也有人认为他是淫逸行为的辩护人。在我看来,他虽然提倡人们追求感官的享乐,可是他在生活中的行为是高尚的,他能做到自我控制,而且他也提出我们要追求的是持久的快乐,不要只满足于暂时的欢愉。不过他的观点中也有一些极端的因素在其中。我想,他的贡献应该在于提出了这么一个哲学,给世人以深思,即使开始的时候大家理解得不够深,可是它带来的是无尽的深思与不断地进步。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东西来完善它,自身也不断进步着,同时也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眼光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发现事物的改变。

很多人认为享乐主义在新的形势下依然存在很多不好的表现,人们在一定情况下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思想空虚,贪图安逸,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抱怨满天。他们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跟不上潮流,享乐安逸才是生活的本质。人们变得怕吃苦,怕受累,一天得过且过,没有了真正意义上追求与梦想,认为梦想终究是梦想,就如周立波所说“梦想就是睁开眼也看不见的现实“,于是他们就只看眼前。在他们自己所理解的享乐主义下不思进取,还一天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仔细想一下,好像真的是这样的,说明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重新诠释一下什么样的”享乐主义“才是真正的享乐?什么样的”享乐主义“才是正确的享乐?什么样的”享乐主义“才是发展的享乐?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自身需要反省,政府也需要加强教育与宣传。

21世纪以来,经历了祖国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深刻地认识到享乐主义的精髓不只是享乐,他的精髓应该在于如何获得心灵的满足感,这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生在这个高速发展,竞争力极大的社会与时代中,我们更应该对享乐主义做出全新的诠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要明白一切的失败与不如意都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这也是片面的认识享乐主义的表现。在我看来,享乐享乐,就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快乐,一种对于自身的满足感,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在憧憬的同时不断地去努力,去追求,去让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现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仅仅追求着物质生活,他们更多的是对精神物质的追求。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在闲暇的时候喜欢出去旅游,这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也是精神的小憩,在旅游中他们不但身体得到了享受,也开拓了自身的视野,心灵也得到了洗涤,这是精神的享受。再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上了看书,不是为了炫耀,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仅仅是因为喜欢,因为精神的满足。在书籍中,人们不仅可以使自己忙碌的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还能了解到很多知识,看到很多有趣的,有用的东西。现在有很多类似的享乐行为,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升华后的享乐。

关于享乐主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竟争非常激烈的时代,享乐是每个人都非常向往的,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很多人为了他们心中的“享乐“,不断努力着,进步着,痛并快乐着。看来,享乐主义还可以促进人们不断向前,努力进取。并不像以前那样使人颓废,堕落,不思进取,反而在正确的认识下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在享乐主义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这些观点相结合,从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时代在发展,生产力的水平在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我们不能让极端的享乐主义毁了我们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享乐主义,要用全新的,进步的思想诠释享乐主义,我们要诠释出我们新一代的风采,诠释出祖国不断进步的阶梯。不要让享乐挡住我们头上的光芒,要让享乐主义使我们大放异彩。只有努力追求过,认真面对过,亲身体会过才是享受人生,那才是我们应该理解为的享乐主义,才是积极地享乐主义,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享乐主义。

下载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上传: 晏光远更新时间:2012-5-17 7:31:06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多次提到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发展的观点对于......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模版)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江都市仙女镇中心小学许友春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数学教学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教材、教学的各个层面,同样要体现在教师对待学......

    用欣赏的眼光看

    用欣赏的眼光看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而这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生的指路明灯,能看穿人的心理,能洞察世界。还有一种眼睛只能意会不能传神。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的环境里,在不......

    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5篇范文)

    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这是我校近年来的育人原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

    《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读后感

    《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读后感 人生总有太多期待一直失望,总有太多梦想一直落空,总有太多言语无人可诉。其实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

    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专题

    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三年级数学 王莎莎 用正确的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内容摘要:学生学活动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看到的错误消极方面教多,甚至有......

    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孩子

    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孩子,陪伴孩子的每一天近期,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的虐童事件在社会上吵得沸沸扬扬,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对这样的虐童事件感到非常震惊,不禁想:是什么样的教师竟然......

    用欣赏的眼光批阅作文

    从单纯批阅者到特殊阅读者的角色转变——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作文的批改在评判学生作文时,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者的角色。而事实上,作文批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