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案登记制下的诉权变革大全
立案登记制下的民事诉权变革
赵云维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 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诉权是当事人维护私权,寻求司法救济的钥匙,是其进入诉讼程序并进行一切诉讼行为的依据。立案登记制的实施使得诉权模式发生变革,并正在推动其它相关制度的重构。本文中,笔者将就立案登记制内涵、制度背景、其与审查制之间的关系、制度价值、立案登记制下诉权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所推动的诉权其它制度重构,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以期树立对立案登记制的正确认识,着有实效地解决“起诉难”的问题。关键词:立案登记制、立案审查制、表现形式、诉权
一、立案登记制基本内涵与制度背景
(一)基本内涵
在立法层面,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均未明确规定“立案”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而在民事诉讼法理论层面,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立案是指国家机关或有关组织依据法律赋予的权限,决定是否将某一问题作为一种责任予以追究的社会行为;狭义上的立案是指有关组织或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处理并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所经过的程序(引用:1)。民事诉讼程序中的立案是狭义上的立案,是指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诉状并依法审查受后决定是否受理的活动。
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诉状后,不进行实质审查,仅就原告提交的诉状是否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形式要件,符合形式要件的,予以登记立案,以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使当事人可以无障碍地获得司法的救济。
(二)制度背景
1.党的政策背景
2014年10月28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此为立案登记制改革首次出现在党的全面依法治国的政策文件中,该司法改革基本路径是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实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诉权保护状态。
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就立案登记制的具体实施作出了指导性意见,包括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登记立案范围、登记立案程序、健全配套机制、制裁违法滥诉和切实加强立案监督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对立案登记制的具体实施作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2.法律规范背景
2015年2月4日,修订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开始实施,该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首次在国家立法层面初步规范了民事立案登记制度。同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又颁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赋予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司法性文件的效力,实现了党的政策向司法规范的转变,使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八条规定的立案登记制能够在对应司法性文件的指导下得到具体操作层面的全面推进和贯彻实施。3.现实背景
立案制度改革最现实、最直接的推动力是先前法院所采用立案审查制下,当事人在寻求司法救济过程中所遭遇的“起诉难”问题,其表现大致包括:(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所规定的起诉条件过高,某些法院在适用该规定时掌握过于严苛,无形中将立案变成了审案;(2)某些法院自行设立相关规定,拔高了起诉的门槛;(3)某些法院出于结案率和其它考核指标的考虑,使得某些案件成了“抽屉案”(解释:即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不及时立案,而将诉状搁置,等有空闲时才进入立案程序),使得当事人的起诉变得石沉大海;(4)个别法官素质不高,执法意识薄弱,在立案审查过程中人为地刁难当事人,采取不接诉状、接了诉状不回复、不立案也不出具书面裁定的“三不政策”,导致法院成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之地;(5)某些法院出于案件本身的敏感性和地方政府政治性维稳考虑,不予受理该类案件,但也不作出书面不予受理的裁定。由此,公众对司法资源的需求与“起诉难” 的现实阻碍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矛盾,从而倒逼了立案制度的改革。
二、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之比较
目前,各国在立案模式上普遍采取的做法有两种:立案审查制和立案登记制。立案审查制是指法院接收到原告的诉状后,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予以立案;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或分情形依法处理。在此次立案登记制实施之前,我国一直采取的是立案审查制,但该制度一直饱受诟病,被认为是导致现实中“起诉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无论是立案登记制还是立案审查制,其均为法院在收到当事人诉状时所采取的回应措施的起点,而二者的区别在于:
(一)诉讼起点不同。立案审查制下,诉讼起点是法院立案之时,而在立案登记制下,诉状提交至法院时,诉讼即宣告开始。
(二)立案条件不同。立案审查制下,各级法院,甚至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对当事人起诉能否立案的审查尺度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只要提交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就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
(三)对当事人的诉权保护程度不同。立案登记制下,法院一律接收诉状,当事人无障碍行使诉权,较立案审查制而言,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更为充分。
三、立案登记制的实施价值
(一)数据下的立案登记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自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全国各级法院共登记初审案件(一审案件)620万余件,同比增长31.9%,其中民事案件同比增长22.9%,行政案件同比增长75.8%,刑事自诉案件同比增长60.5%。全国收案增多的省份依次为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受理数量也大幅增长,1至9月共新收案件6852件,同比增长58.39%,预计全年案件将达到15000件(《最高法院通报立案登记制改革实施情况》人民法院报第一版2015-11-16)。
(二)立案登记制实施价值(1)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诉权。如引言所述,诉权是当事人寻求国家司法救济的钥匙,是“社会成员利用或者分享国家公共权力和公共司法资源的权利,诉权保障程序反映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状况和法治发展水平(引用:9)。”而“确认和保障权利是法治的真谛,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家治理的精髓所在,也是国家现代性的根本体现,将法治精神融入国家治理,就是要确立和强化人权和公民权利)神圣的观念和信念,确保在各种考量中,人权和公民权利具有优先性,这是使人活得自由且有尊严的内在要求(引用:9)。”当然,需明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诉权是基于立案登记制这一制度设计本身而言的,是一种理论下的应然状态,而制度最终是要被人所实施,从静态制度到动态实施,则必然会因各地的司法环境和具体承办法官的法律素养而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实然状态。
(2)有利于发挥司法的应有功能。“司法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平息和化解各种利益纠纷和冲突,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调解和平衡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从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并防止由于社会经济利益冲突印发的社会政治矛盾(引用:9)。”在社会利益纠纷和冲突未进入司法程序之前,司法机关应保持克制,不得主动介入。而一旦当事人决定寻求司法救济,其诉权的行使路径即应保持畅通、便利和易操作,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的诉权行使更为便捷,进而发挥其定纷止争的作用,这不仅是司法的首要任务,也是法治建设对司法机关的要求。
四、立案登记制下的诉权变革
(一)立案登记制下的诉权变革具体表现(1)立案登记制下的诉权边界
当事人的诉权,或是与之对应的国家司法权均是其所处时代性的产物,当事人不会将任何一起纠纷都诉诸法院,寻求司法救济,法院亦无法做到事无巨细,任何纠纷均可以处理,因此,诉权是有其效力边界的。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立案登记制下的诉权范围进行了界定。首先,正面而言,立案登记制适用于初始起诉的案件,即仅为一审案件,且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二百三十六条所规定的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反面而言,排除违法起诉和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信仰政策的,以及其它不属于人民法院所主管的所诉事项等类型案件在立案登记制上的适用。
(2)立案登记制下的审查
首先,立案登记制并不等于法院对诉状完全的不审查,立案审查制向立案登记制的转变,变化的并不是要不要审查,而是在于审查深度上的变更,前者要求法院在接收案件时对案件中的实体法律关系进行预先判断,而后者仅要求法院对起诉本身进行形式上的把关,是一种程序性质的审查,实体法律关系的审查交由审判程序解决。
其次,立案登记制下的审查内容有二:诉的要件审查,即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中是否载明了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原因要素,在形式构成上有无缺陷,如有,应当由当事人及时补正;诉的可诉性审查,立案登记后法院主要对案件的实体进行审查。根据大陆法系基本理论,案件的实体要件又被称为诉讼要件,即法院对本案实体权利义务争议问题继续进行审理并作出实体判决的要件(引用:9)。该环节审查的法律效果分为驳回起诉或作出实体判决。通说认为,诉讼要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法院的诉讼要件,表现为法院的审判权和审理资格;二是当事人的诉讼要件,即当事人能力、诉讼能力和诉讼实施权限;三是被主张的权利的可诉性、起诉符合法律规定、未被诉讼系属、未发生既判力以及权利保护需求构成了涉及诉讼标的的诉讼要件(引用:9)。
(3)立案登记制下程序推进模式
1.登记立案,人民法院在接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后,经审查,符合诉的构成要件的,应当予以登记立案;
2.不予登记立案,人民法院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和申请(含当场审查确定;当场不能确定,接收材料后审查确定;当事人补正材料审查确定),应当依法裁定不予立案;
3.驳回起诉,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第二条第二款第(二)、(三)项之规定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二)立案登记制下的其它制度重构(1)区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
起诉要件是指提起诉讼的条件,即符合法定形式的诉状。诉状记载的事项分为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必要记载事项是诉状必须记载的事项,包括: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诉讼请求及理由。任意记载事项是指诉状内可以任意记载的事项,包括确定管辖及适用审理程序的理由,审前准备程序的事项包括证据材料等。诉讼要件,又称为实体判决要件,是法院对当事人实体请求或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裁决的前提条件。诉讼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实体要件。形式要件包括管辖、当事人能力、诉讼能力、代理权等。事实要件包括民事主管、一事不再理、诉讼利益、当事人适格等(引用:8)。如果不具备诉讼要件,需裁定驳回起诉。如具备,则法院应作出实体判决。由此观之,人民法院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是先行审查起诉要件,再审查诉讼要件的这样一种程序推进模式。
目前,《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所规定的起诉条件不仅仅涵盖了当事人和诉讼请求、理由这样的起诉条件,也将当事人适格管辖和主管等诉讼要件纳入其中,这一立法现状显然与立案登记制的要求相悖。因此,在后期《民事诉讼法》修订过程中,应将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加以区分,实现民事诉讼司法文件与民事诉讼法基本法就立案登记制内在要求层面上的统一。
(2)引入“程序当事人”概念
所谓当事人适格,又称正当当事人,是指在具体诉讼中,对于作为诉讼标的的民事权利或法律关系有实施诉讼的权能,也即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的资格,这种资格,又叫诉讼实施权(引用:10)。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在规定原告起诉条件时即规定原告需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上所述,该要求系诉讼要件的构成,而非起诉要件的构成。因此,笔者认为,在将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区分时,应一并在起诉要件中引入“程序当事人”这一概念,即“原告是认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至于该利害关系的真实性应交由审判程序解决。
(3)删除“不予受理”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起诉材料后,如符合法定起诉要件的,则应当受理;若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则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第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接收到当事人的民事起诉状时,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不能当场确定或需补充材料的,待接收材料后在法定期限内审查或补充材料后,予以登记立案或不予登记立案;登记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第二条第二款第(二)、(三)项之规定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由上可见,在立案登记制下,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起诉状处理路径只有“登记立案”、“不予登记立案”和“驳回起诉”三种,并无“不予受理”。因此,在日后的民事立法过程中应删除《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第三条中的“不予受理”之规定。
五、诉权变革过程中负面问题的应对
(一)诉权滥用的规制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各地法院立案数据急剧飙升,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免让人感觉荒唐的诉讼案件:如立案登记制实施的当月,有当事人至法院起诉演员赵薇要求其赔偿精神损失费,理由是认为赵薇在电视中一直瞪他;还有律师起诉其他法院法官要求赔偿医药费及精神损失费,理由是该法官开庭过程中未休庭导致其健康出现问题等。
由该现象可见,立案登记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事人,尤其是文化层次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当事人不再被拒之于司法救济之门之外,获得司法救济的可能性提高;另一面,由于进入司法救济之门的难度降低,部分当事人滥用诉权,导致大量无效案件涌入法院,增加了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导致司法资源浪费。
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立案时,可要求当事人签订诚信诉讼承诺书,强化当事人的诚实信用意识;另一方面,推动完善相关立法,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滥用诉权行为,明确民事责任、司法处罚、刑事处罚标准,加大惩治力度。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推进
笔者认为,“司法终极救济原则”应包括两层含义:司法救济是当事人权利救济的路径之一和司法救济应是当事人权利救济的兜底性路径,前者强调当事人权利救济的路径的多元性,而后者强调当事人在选择权利救济路径的顺位时应将司法救济后置。因此,应大力推进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当事人和解、行政裁决、仲裁等,实现社会纠纷对解决机制的需求与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供给之间的合理分配,避免司法权超负荷运作。
第二篇:立案登记制讲解
法院 5月 1日起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 有案必立
2015年 4月 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 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今天(15日,最高人民法院刚刚发布了《意见》,自 5月 1日起施行。最高 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接受本台采访,深度解读。
《意见》开篇指出,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改革法 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立案审查制它的核心的特征就是当事人起诉到法院, 法院要对起诉 的条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甚至有一些要对事实、证据进行深度审查,这样客观上就把一些本来应该 受理的案件,挡在了门外。立案登记制,顾名思义,它不对起诉的要件进行实质性审查,而仅仅是对 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都要登记立案。这实际上就客 观地扩大了受案的范围。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重点是改进工作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包括: 第一,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第二,对提交的材 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第三,对在法 律规定期限无法判定的,应当先行立案。第四,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 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 具法律文书。第五,明确指出加强内部监督以及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第六, 强化责任追究,对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 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责任。
景汉朝:从案件的阶段,主要是指初始起诉,也就是平时我们讲的一审,从案件种类来讲,是指 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强制执行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从目标要求来讲,那就是凡是 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都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不得违背法律拒绝收案。
立案登记制将带来哪些影响
从实务角度, 可以预测, 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将会对司法系统及法律行业带来一些改变,这些改变 可能会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司法机关丧失了案件的选择权,可能要面对骤然上升的工作量以及压力。
二、立案流程因登记而更加透明化,去除了审查环节,将大大加快立案流程,立案将更为便利、及时,避免当事人因法院之间相互推诿而往返于不同法院之间寻求立案,降低了立案的成本。
三、不予立案的结果可救济。与登记相配套,在司法公开的要求下,对于不予立案的将以正式的 裁决予以回应,当事人对该裁决拥有上诉的权利,因无法进入诉讼程序而引发的信访数量将会大幅降 低。
四、短期内有可能导致恶意诉讼增加。不可否认,立案审查制在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的排查上较 立案登记制更具优势。但从保障当事人诉权角度出发,立案登记制成为决策层必然的选择。
五、司法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可能面临调整。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宣告了立案庭的主要功能已经被取 代,立案庭是成为历史还是改头换面以另一种面貌继续存在,是司法系统的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最高法:符合规定的诉讼要当场登记立案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 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是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12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三次会议所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 也明确提出, 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 从制度上解决 “立案难” 问题。
从审查制转向登记制,其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司法技术的转换,也是司法观念的变化。然而,为何 要降低立案门槛?法院又如何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对此, 最高法立案庭庭长姜启波近日接受南 都记者专访表示,改革涉诉信访和案件受理制度,是为了切实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最高法将出 台相关规定。
今年改革力度空前,必须摒弃乱设立案“门槛” 南都:对于群众反映突出的“立案难”问题,你怎么看? 姜启波:客观地讲,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是一定程度存在的,在一些地方和有的司法领域 还相当突出。目前看,主要集中表现在“民告官”的行政诉讼中,还有一些面广量大,法院难以承受 的民事纠纷案件中, 原因是复杂的。针对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近年来,最高法一直三令五申, 开展明察暗访,要求畅通案件受理渠道,禁止人为控制立案、以各种不合理理由减少案件进入、年底 不立案等。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要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
2015年,最高法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解决问题入手,强化群众观念 和服务意识,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出台规定明确登记立案程序,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 诉应当当场登记立案,“不设门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这项改革,切实回应民众需求,从制度 上、源头上彻底解决“立案难”问题,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功能,全面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南都:目前正在推进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为什么要变立案审查制为登记制? 2 姜启波:立案登记制就是对依法应当由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 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必须摒弃那种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以各种违背法律规定的借口或理由,人 为地不予立案,限制或者剥夺当事人诉讼权的错误做法。
但登记立案也并不是不讲原则、不讲法律规定,必须以诉讼法关于立案受理条件、程序、标准的 规定依法受理案件。既不能人为设置条件限制或剥夺当事人诉讼权利,也不能撇开法律规定不负责任 地乱立案。
去年涉诉信访下降逾两成,降幅为历年之最
南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是此轮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今年全国 “两会” 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涉诉信访终结机制。目前这项改革有成效吗? 姜启波: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是中央确定的四大司法改革任务之一。2014年,最高法院申诉立案 大厅共登记来访 52648件(次 ,同比下降 22.82%。其中,重复访同比下降 21.27%;越级访同比下降 20.22%;集体访同比批次上升 3.39%,人次下降 44.49%。可以说,这些降幅都是历年之最。2014年 全年未发生一起涉诉进京访突发、极端事件。
同时,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和法治氛围的逐渐形成, 越来越多的涉诉信访群众开始选择依法 理性表达诉求,以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情形案件为例,更多的当事人不再纠缠于法院申诉而选择 去检察机关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南都:如何在降低涉诉进京访数的同时,保障群众的合法申诉权利? 姜启波: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了网上申诉受理平台, 实现了 “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反馈” 的工作模式。随后,就组织专人对以往遗留的 2万多封来信进行信息化处理,实现传统来信的网上查 询、办理。截至去年 12月 31日,网上申诉受理平台注册 14380人,登记案件 3550件,已经办结了 2695件。
南都:但是网上申诉仍有门槛,尤其对于边远穷困地区的很多百姓而言,此渠道仍略显不现实。
姜启波:网上申诉对于部分涉诉信访群众而言,受限于自身的客观条件,仍不能达到便利表达诉 求的效果。因此,我们开通了全国四级法院视频接访系统,涉诉信访当
事人在属地人民法院,就可以 实现与最高法院法官的“面对面”交流,从而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表达信访申诉诉求。
截至去年 9月,最高法院视频接访系统已经实现与全国 3327家高中基层法院连通,连通率超过 99%。视频接访前, 地方法院会将涉诉案件情况上传至最高法, 这样我们的接待法官可以提前掌握案件 情况,充分准备做好接谈工作。而视频接访的开展,往往是与三级、四级法院的法官一同进行,针对 当事人对案件提出的申诉, 做出原审判决的中、基层法院也进行回应, 方便了最高法院接谈法官即时、全面对涉诉案件进行评判。对于发现的原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启动再审程序,并将结 果告知当事人;对于发现的原审存在着审判瑕疵的,最高法院接谈法官将根据审理情况,确定化解涉 诉信访矛盾的责任法院,要求限期做好补正工作,避免了几级法院答复口径不
一、互相推诿现象,有 力地解决了“程序空转”问题。
截至去年底, 通过视频完成接谈的案件比例已经超过视频登记案件的一半。今年, 我们还将加大 视频接访推广力度。
只有 2.8%缠访、闹访案件符合启动再审条件
南都:听起来,最高法在涉诉信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什么信访案件数量还居高不下? 姜启波:近年来,涉诉信访居高不下,人民法院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案件质 量究竟如何?上访人的理由是否成立?这就需要眼睛向内,查找自身存在的审判质效问题。为此,去 年下半年,最高法组织开展了全国法院的涉诉信访案件评查。
评查的范围,就是多次上访案件、缠访、闹访案件。为什么选择这些案件,是因为这些案件的当 事人不服,反复申诉,是最有可能存在错误的。而这些信访案件只占
人民法院全部案件的极小比例, 98%以上的案件在二审后就服判息诉了。对这些案件,最高法采取异地交叉评查的办法,也就是说, 不能自己评查自己的案件,必须全部打乱,逐一分配给 31个高级法院。各高级人民法院组织评查的 案件,先调取卷宗后交辖区内各中级人民法院交叉评查。
可以说,评查的前提就是,本地不评查本地案件,各地也无法决定会评查哪里的案件。
南都:评查结果如何? 姜启波:我们一共评查了 9894件案件,经过评审,发现无瑕疵、错误的案件共有 7861件,占比 80%;存在瑕疵的案件共计 1756件,占比 17.75%,这些瑕疵包括文书表述错误,程序不严谨,法官释 明不到位等等;可能存在错误的案件共计 277件,占比 2.8%。这就说明,缠访、闹访案件中,仅有 2.8%的案件符合启动再审条件。
而此次评查依照法律标准衡量, 结论是涉诉信访案件质量基本面是好的, 存在差错的案件仅占极 微小比例,存在瑕疵的案件占比也很小。南都:这一结果对涉诉信访工作有什么帮助? 姜启波:案件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体现在审判程序和文书制作方面。从评价结果分类看, 行政案 件质量较高,刑事与民事案件质量相当,执行案件质量相对较低,客观反映了“执行难”问题仍然突 出,“依法行政”问题虽然存在但已得到显著改善。分区域看,我国东部与南部地区案件质量较好, 北部地区居中。根据我们的评查标准,“审理程序合法、证据采信恰当、认定事实清楚、案件定性准 确、适用法律正确、裁判结论正确、文书制作规范、审判效率较高和社会效果较好的案件为“一类案 件”,浙江、上海、广东和福建的一类案件率都超过 80%。
由此说明,在当前“案多人少”的矛盾下,应当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改革, 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实行立案登记制后,人民法院的案件数量会普遍增多, “案多人少”矛盾更加尖锐,涉诉信访的数量也会增加,立案信访工作面临的任务会更加艰巨,需要 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
第三篇:立案登记制改革
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
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提出如下意见。
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通过立案登记制改革,推动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二)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方便当事人诉讼,做到公开、透明、高效。
(三)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案件,法院必须依法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法院受理案件。
二、登记立案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登记立案:
(一)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
(二)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
(三)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被害人告诉,且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
(四)生效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属于受申请人民法院管辖的;
(五)赔偿请求人向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作出的赔偿、复议决定或者对逾期不作为不服,提出赔偿申请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立案:
(一)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
(二)诉讼已经终结的;
(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
(四)其他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诉事项。
三、登记立案程序
(一)实行当场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
(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的处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
(四)严格执行立案标准。禁止在法律规定之外设定受理条件,全面清理和废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土政策”。
四、健全配套机制
(一)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的有效衔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纠纷解决方式。
(二)建立完善庭前准备程序。完善繁简分流、先行调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庭前准备程序,召集庭前会议,明确诉辩意见,归纳争议焦点,固定相关证据,促进纠纷通过调解、和解、速裁和判决等方式高效解决。
(三)强化立案服务措施。加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信息化建设,实现公开、便捷立案。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巡回立案,为当事人行使诉权提供便利。加大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力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
五、制裁违法滥诉
(一)依法惩治虚假诉讼。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或者冒充他人提起诉讼,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依法制裁违法行为。对哄闹、滞留、冲击法庭等不听从司法工作人员劝阻的,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或者编造事实、侮辱诽谤审判人员,严重扰乱登记立案工作的,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依法维护立案秩序。对违法围攻、静坐、缠访闹访、冲击法院等,干扰人民法院依法立案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诉讼诚信建设,规范行使诉权行为。推动完善相关立法,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滥用诉权行为,明确行政处罚、司法处罚、刑事处罚标准,加大惩治力度。
六、切实加强立案监督
(一)加强内部监督。人民法院应当公开立案程序,规范立案行为,加强对立案流程的监督。上级人民法院应充分发挥审级监督职能,对下级法院有案不立的,责令其及时纠正。必要时,可提级管辖或者指定其他下级法院立案审理。
(二)加强外部监督。人民法院要自觉接受监督,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督查法院登记立案工作反馈的问题和意见,要及时提出整改和落实措施;对检察机关针对不予受理、不予立案、驳回起诉的裁定依法提出的抗诉,要依法审理,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要及时处理,并书面回复;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反映和投诉的问题,要及时回应,确实存在问题的,要依法纠正。
(三)强化责任追究。人民法院监察部门对立案工作应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发现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对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贯彻本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立案登记制改革顺利进行。
本意见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第四篇:立案登记制的意义
立案登记制”为群众诉求敞开大门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才能保障当事人诉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其中一个突出亮点是:“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在当前的立案审查制度条件下,一部分案件会以不符合立案要求而被法院拒之门外,使当事人对于法院的司法救济丧失信心,转而去寻求别的救济途径,于是上访、信访事件频发。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才能保障当事人诉权。鉴于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审查程序规定,只有经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四个硬性条件,法院才会立案,但凡有一项不符,法院就可能拒收诉状。由于普通公民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法院从办案压力、纠纷解决、机制运转等方面综合考量后,以不符合条件拒绝一部分诉状也是现下常用的做法,这就致使法院有案不立、有诉不理的流言不胫而走,司法公信力和法院、法官的形象难以树立。
立案登记制是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一次重大突破,从长远看,也为扩大司法权、提升司法公信奠定坚实的基础。立案登记制的建立,意味着不管诉讼标的多小,不管当事人的纠纷复杂还是简单,只要愿意通过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到了法院就能依法立案,而且法院就能及时受理,并且加以审理裁判。从微观上讲,对于维护当事人的诉权,保证当事人的诉讼及时、合理有效的行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宏观的角度讲,它对于解决各类纠纷和矛盾,特别是经济纠纷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立案登记制度代替现行的立案审查制度,说白了就是法院对老百姓诉求应依法受理。实行立案登记制度,扩大了法院的受案范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访、信访事件的发生,缓解相关部门的压力。它既是一种化解社会矛盾的很好的改革举措,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保障当事人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的一个重要举措。
第五篇:法院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
曹某受用人单位指派为另一公司加工零部件产品时不慎受伤,后被当地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不服,以二者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工伤认定决定书。4月8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工伤行政确认案作出维持一审的终审判决,被告如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作工伤认定合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013年4月22日,曹某在元辰公司加工零部件时,不慎左手臂被铰龙咬住受伤,经医院诊断为左肱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桡神经损伤、左上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014年3月24日,曹某向如皋市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皋市人社局经查实,曹某系加力公司的员工,此次曹某系受加力公司指派在元辰公司加工零部件产品,遂向加力公司发出工伤认定限期举证告知书。
2014年6月6日,如皋市人社局认定曹某受到的事故伤害为工伤。加力公司不服该认定,向如皋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后被维持。加力公司仍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上述工伤认定决定书。
法庭上,加力公司辩称,曹某是其临时雇佣人员,其在元辰公司发生事故并非从事加力公司所指派的工作,曹某与加力公司之间不成立劳动关系。
第三人曹某辩称,其系加力公司员工,并提供了多名证人证明其在元辰公司从事零部件产品生产工作系受加力公司的安排。
一审另查明,加力公司于2013年4月22日(事故当日)为曹某补办了社会保险,为其交纳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各项养老保险费用;曹某受伤后,加力公司支付了救护车出车费、全部医疗费,同时还向曹某亲属支付了一些护理费用。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曹某在元辰公司发生事故伤害后,加力公司为其办理了社会保险增员手续,并支付了相关保险费用,且在曹某受伤后,加力公司还向其亲属支付了一些护理费用。可见,曹某系在加力公司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双方之间非劳务与报酬的简单交换,曹某能够享受加力公司的社保等福利待遇,故曹某与加力公司之间成立劳动关系。曹某作为加力公司的职工,在享受加力公司福利待遇的同时,亦接受加力公司的管理和工作安排。且根据加力公司的陈述,加力公司与元辰公司之间本来就存在业务往来,加力公司生产所需要的一些铰龙产品也是元辰公司所供应的,故加力公司指派曹某到元辰公司工作,亦符合常理。
综上,一审法院认定被告如皋市人社局所作工伤认定合法,判决驳回加力公司的诉讼请求。
加力公司不服,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南通中院经审理维持原判。
■连线法官■
享受公司福利待遇是劳动关系的标志
“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在于加力公司与曹某之间是否是劳动关系,这主要从曹某是否享受加力公司的福利待遇,其在元辰公司干活是否是受加力公司所指派来判断。”
据该案二审承办法官刘羽梅介绍,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双方的主体地位不同。在雇佣关系中,雇佣双方的主体地位平等,双方仅是一种劳务与报酬之间的交换,受雇人可以不遵守雇佣方的内部规定,当然也不享受其福利待遇;而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具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安排,同时也享受用人单位的社保、医保等福利待遇;雇佣关系强调成果之给付,而劳动关系则强调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过程。
本案中,曹某在元辰公司遭遇事故后,加力公司为其补办了先前拖欠的养老保险费用,同时为其支付救护车出车费、医疗费、护理费,且有多名证人证明曹某在元辰公司工作系受加力公司的安排,故加力公司与曹某之间系劳动关系。人民法院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