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研报告
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随着我省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年化进程加快,老年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的比重逐步上升,老年人的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的份额也逐步加大,做好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工作,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商务主管部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我省老年人口的现状
**省辖14个市州122个区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0万,人均gdp2000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龄结构从1998年进入老龄化,至2007年末,全省60岁以上人口万,较上年增长%,超过我省总人口1%的增长速度,占全部总人口的比重为%,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万人,女性万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老年人消费习惯和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条件变化,基本退出社会经济活动圈,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城市休闲场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理性思维特色浓厚,因而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与其他群体不同。消费稳重,注重实用,讲求实惠是他们消费最大的特点。具体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老年人与其他群体消费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用,他们购买商品不再以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为主,而是注重实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购买的商品不是用来收藏,或未来若干时期才使用,当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难购买。
2、讲求价位。由于老年人群体消
费理性,购买商品时十分稳重,商品不合适,价格不合算不会轻易购买。他们购买商品时喜欢货比三家,发现商品合适,价格相对较低时才会最后购买,因而,他们较多光顾降价、折扣、低价促销类商品。
3、注重经久耐用。老年人购买消费品不以高档、时尚、功能多和技术先进为首选条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经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们对购买的商品往往有长期使用的打算,而且希望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尽力避免售后维修麻烦。
4、注重安全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比较强烈,喜欢看一些保健、营养、延年益寿方面的报刊,增加健康消费知识。安全卫生是决定老年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必需品的主要因素。他们注重商品的保健和营养功能,如食品,特别喜欢购买粗粮、精纤维等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
5、早晨购物居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特点,他们一般晚上睡得早,早晨起得早。现在,城市里的老人一般清晨就起床外出锻炼身体,然后到早市、超市采购一天的生活必需品,成为早晨消费的主体。
6、文化休闲商品逐步成为热点。由于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不再为生计、子女、家庭等所困,他们更加向往健康、丰富、充实的养老生活,特别是随着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的增加,他们更加渴望精神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对能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商品感兴趣,因而与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相关的商品成为消费热点。
三、老年人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消费品市场是整个社会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老年人商品供应不丰富。从整
体看,无论是消费品生产企业还是经营企业,生产经营青年和儿童用品的企业要多于生产经营老年人用品的企业。如绝大多数大超市、百货商店出售给儿童、年轻人的商品要多于老年人消费的商品。
2、老年人消费品购买场所不集中。现在城市商场、超市多,但很难找到老年人专门商场。我省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没有专门的老年人用品商场,甚至有的大型超市也没有老年人用品专柜,即使有经营,也被商家当作附加品来出售,摆设在市场不起眼的位置,老年消费者要花很大的精力才找得到。
3、老年人用品花样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不少老年人也追求爱美和时尚,消费的多样性正日益显现。大多数商家经营老年人用品,也是零星的、某一项用途的商品,而且商品的式样、种类单调,可供老年消费者挑选的余地小,许多商品只能勉强购买。
4、老年人用品设计太复杂。由于生理和身体变化,老年人一般反映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现在许多商品功能多,操作复杂,使用不简便,使许多老年消费者想消费,但由于使用麻烦或不会操作,只好望而生畏。
四、扩大老年人消费市场的建议
我国整体上早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作为消费者,衣食住行是基本要求。针对老年人消费特点和消费中存在的不方便、不放心的问题,我们建议:
1、
第二篇:关于老年人消费市场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我省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年化进程加快,老年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的比重逐步上升,老年人的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的份额也逐步加大,做好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工作,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商务主管部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我省老年人口的现状
XX省辖14个
市州122个区县,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0万,人均gdp2000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龄结构从1998年进入老龄化,至2007年末,全省60岁以上人口866.1万,较上年增长2.6%,超过我省总人口1%的增长速度,占全部总人口的比重为12.7%,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433.8万人,女性432.3万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老年人消费习惯和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条件变化,基本退出社会经济活动圈,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城市休闲场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理性思维特色浓厚,因而决定了他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和精神消费需求与其他群体不同。消费稳重,注重实用,讲求实惠是他们消费最大的特点。具体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实用。老年人与其他群体消费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用,他们购买商品不再以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为主,而是注重实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购买经验,购买的商品不是用来收藏,或未来若干时期才使用,当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难购买。
2、讲求价位。由于老年人群体消费理性,购买商品时十分稳重,商品不合适,价格不合算不会轻易购买。他们购买商品时喜欢货比三家,发现商品合适,价格相对较低时才会最后购买,因而,他们较多光顾降价、折扣、低价促销类商品。
3、注重经久耐用。老年人购买消费品不以高档、时尚、功能多和技术先进为首选条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经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们对购买的商品往往有长期使用的打算,而且希望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尽力避免售后维修麻烦。
4、注重安全保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比较强烈,喜欢看一些保健、营养、延年益寿方面的报刊,增加健康消费知识。安全卫生是决定老年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必需品的主要因素。他们注重商品的保健和营养功能,如食品,特别喜欢购买粗粮、精纤维等保健食品和营养食品。
5、早晨购物居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特点,他们一般晚上睡得早,早晨起得早。现在,城市里的老人一般清晨就起床外出锻炼身体,然后到早市、超市采购一天的生活必需品,成为早晨消费的主体。
6、文化休闲商品逐步成为热点。由于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不再为生计、子女、家庭等所困,他们更加向往健康、丰富、充实的养老生活,特别是随着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的增加,他们更加渴望精神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对能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娱乐休闲需求的商品感兴趣,因而与老年人精神娱乐活动相关的商品成为消费热点。
三、老年人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老年人消费品市场是整个社会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老年人消费品市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老年人商品供应不丰富。从整体看,无论是消费品生产企业还是经营企业,生产经营青年和儿童用品的企业要多于生产经营老年人用品的企业。如绝大多数大超市、百货商店出售给儿童、年轻人的商品要多于老年人消费的商品。
2、老年人消费品购买场所不集中。现在城市商场、超市多,但很难找到老年人专门商场。我省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没有专门的老年人用品商场,甚至有的大型超市也没有老年人用品专柜,即使有经营,也被商家当作附加品来出售,摆设在市场不起眼的位置,老年消费者要花很大的精力才找得到。
3、老年人用品花样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不少老年人也追求爱美和时尚,消费的多样性正日益显现。大多数商家经营老年人用品,也是零星的、某一项用途的商品,而且商品的式样、种类单调,可供老年消费者挑选的余地小,许多商品只能勉强购买。
4、老年人用品设计太复杂。由于生理和身体变化,老年人一般反映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现在许多商品功能多,操作复杂,使用不简便,使许多老年消费者想消费,但由于使用麻烦或不会操作,只好望而生畏。
四、扩大老年人消费市场的建议
我国整体上早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作为消费者,衣食住行是基本要求。针对老年人消费特点和消费中存在的不方便、不放心的问题,我们建议:
1、大力开展便利消费进社区、进街道活动。由于老年人受年龄、体力限制,活动区域较小,时间相对固定,我们建议以社区、街道为依托,开展便利消费、便民服务,特别是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服务性消费进社区、进街道活动,如美发、保健、休闲,修建便民商店、娱乐室、茶室和休闲吧等,在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满足精神消费需求。
2、加强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老年消费者购物场所。目前,我省绝大部分市州没有专门的老年人用品商店,个别市州仅有的老年人专用商店的商品品种单
一、不齐全,激不起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为缓解老年人消费不方便的困难,建议合理布局老年人专用商店,同时在大超市内开辟老年人用品专柜,满足老年消费者购买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需要,缓解老年人消费不方便难题。
3、加强供应,组织丰富商品应市。老年人消费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厂家和商家要研究老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消费特点,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商品供应市场。如穿的方面,针对老年人的体型、体质和审美需求,开发不同花色、品种、款式和颜色的服装鞋帽,适合不同层次老年消费者的需要。吃的方面,针对老年人对保健的需要,开发多品种的低糖、低盐、低脂、低油的食品和保健品,满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需要。用的方面,开发功能简单、操作方便、标识清晰的保健器材、手机、耐用小家电等,让老年人安享科技进步的成果。商务部门应该加大对老年人专用商品的供应工作,确保老年人消费需求。
4、确保安全放心食品上市,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由于老年消费者每天与日常生活打交道较多,对食品安全和物价上涨较其他消费群体敏感。因此政府要大力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肉、蛋、奶、菜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安全检测,确保放心合格的商品上市。
5、规范媒体广告,保障老年人消费权益。一些不法广告商、厂家抓住老年人期盼健康长寿的心理,夸大或虚假宣传保健用品和食品的功效,欺骗老年消费者。建议有关部门规范媒体广告,合理引导老年消费,保障老年消费者的消费权益。
第三篇:农村老年人状况调研报告
2011年龙坪镇农村老年人状况调研报告
(龙坪镇老龄办公室)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布置,2011年龙坪镇老龄办对本镇农村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背景
龙坪镇地处罗甸县城,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8997公顷。辖3个社区29个社区居民小组。17个村111个村民组,71个自然寨。全镇共10917户42990人。其中农业人口24967人,非农业人口13942人,暂住人口4081人。少数民族29967人(占总人口75℅)。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我镇60岁以上老人共有4634人,占总人口数的10.78%;其中农村老人有2717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0.88%。
二、调研对象
我镇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具体包括独居老人(无子女或未与子女同住,以及散居“五保”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老年夫妇、仅与未成年孙辈同住的老人、两代老年人同住的老人、同其他老年人同住的老人等五类老年人
三、调研目的调查了解全乡农村老年人基础状况,了解农村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农村家庭
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措施,加强农村家庭困难老年人的帮扶工作。
四、调研方法
在普查数据基础上,采取抽样入户调查,对本乡农村老年人和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或入户调查。
五、调研总结
根据今年年初的统计,我镇60岁以上老人共有4634人,占总人口数的10.78%;其中农村老人有2717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0.88%,农村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本次抽样调研的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明显,能够全面反映出我镇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现状。发现我镇老年人的生活都有以下几点共性:
1、是21个村所有老人均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每年都能领到数目不等的养老资金和生活用品,已经初步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望。
2、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显示出作用,老人们住院治疗费用的一部分能够报销,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老人的“因病致困”。
3、是老人们平日里的生活安定满足,同周围的老年人形成一个社交圈,一起聊天交流、参与活动。大部分老人都帮子女带过小孩,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们在谈到带小孩时都充满了满足感。
4、是大部分子女对老人也能够尽到赡养义务,因外出务工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同样愿意拿出部分资金请人照顾老人。
六、存在的问题
对21个村抽样调研老年人的座谈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是本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影响到了我镇老龄工作的统一开展。村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村中老人优待政策的落实和生活的幸福程度,在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村,老人们没有富裕村里的各种补贴,主要靠子女赡养;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较为单调,平日里活动就是聊天、看孩子,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缺乏村财政支持,并且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儿女家中经济状况较差,心里有负担,没有参与村文体活动的热情。
2、是老人普遍对自己未来的养老状况担心,害怕子女因为没有时间而无人照料,对出钱雇人照料认同感较低,认为花销太大。
七、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各村抽样调查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描述和分析,认为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从上述的描述与分析中,能看得出,不管是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还是养老问题,还是精神生活问题,都需要良好的经济作为支撑、作为前提。经济搞上去了,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许多问题也随之解决了。其次要进一步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多关注村里老人们的生活情况,不忽略精神生活情况。多举办老人们的活动,积极鼓励老人的参与。而且要有必要的老人活动场所和
设施。同时多对村里中年及少年进行关于孝敬老人的宣传和教育。让老人的老年生活真正的幸福起来。最后,要积极地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以次减轻子女赡养负担,同时让老人在养老问题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也让老人有病及时就医,提高生活质量;当然,说了这么多,还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的,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说一切都是白话,所以国家的政策是最为重要的,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关爱的教育宣传。
龙坪镇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第四篇:关于消费市场恢复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消费市场恢复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半年,全市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原则,全面落实“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一揽子政策,推进消费市场回暖复苏。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亿元,累计增长X%,居X市第X。
一、整体运行情况
(一)限额以上市场恢复较好。
“欢购一夏”1+7系列促消活动,带动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亿元,增长19%,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5.8个百分点,从全市监测的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增长情况看,上半年,全市零售企业增长面达到69%,高于1-5月份11个百分点,实现零售额7亿元,增长29.3%,拉动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23.3个百分点。(二)基本民生类增速较快。
促消活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6月民生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增长181.3%、饮料类增长57.0%、烟酒类增长2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0.4%、中西药品类增长28.7%,共实现零售额2.1亿元,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9.8%,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16.8个百分点。(三)汽车消费带动作用明显。
惠民购车节带动全市汽车市场实现商品零售额8206万元,增长12.4%,增速高于上年同期8.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累计增速1.7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当月,全市汽车零售企业增长面达到70%以上,实现零售额1943万元,增长63.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9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当月增速5.4个百分点。(四)石油类零售额增势强劲。
受国内油价调控政策和政府发放消费券促消力度加大的影响,全市石油及制品类消费稳步增长。全市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2%,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7个百分点。二、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经济下拉明显。
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1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4%,下降0.9%,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2.4个百分点,由上年同期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2个百分点转为今年的下拉0.9个百分点,是下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主要原因。(二)住餐类消费亟需加温。
全市餐饮收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亿元,增长1.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0.7个百分点。疫情对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行业的伤害持续、沉重,今年以来全市限额以上餐饮营业额持续负增长,1-6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长2.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0.1个百分点。主要是今年以来,酒店受疫情封控和防控影响,培训人数、天数同比减少,餐费收入和培训收入双下降。(三)网购影响持续加大。
随着现在消费者需求呈现多元化、便捷化特点,网络购物相比于实体购物更容易符合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倾向网络消费,进一步加剧实体商家竞争压力。上半年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214.05万件,增长42.26%。数据显示,通过互联网产生的交易量仍在持续加大,网络购物仍在分流实体消费。(四)居民收入趋缓影响消费。
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8%,较去年同期回落8.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2%,较去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紧的情况下,非生活必需品需求转弱,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动力欠缺,导致了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影响消费品市场增长。三、几点建议
(一)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
一是强化技能培训,支持个体经济发展,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减少群众各项负担,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互联网+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满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必备条件,拉动农业增产、带动农民增收;三是设立专项资金,部分资金拨付各县区用于刺激消费,用于支持汽车、家店、商超、餐饮等行业限额以上限下单位开展消费竞赛活动,对下半年消费总量和增幅综合排名靠前的商贸企业予以奖励。(二)多路并进重塑增长引擎。
在传统经营方式不断承压的当前,引导传统零售企业加快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培育线上新兴消费业态和消费热点,提升应对的能力。进一步挖掘品牌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消费影响力的名品名牌名店,引导传统商贸企业积极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变化,针对消费品市场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和经营业态,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商贸企业由经营商品向经营“商品+服务”转变。鼓励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特色街区、夜市等延长营业时间,拉近居民与商圈距离,激发民营市场活力与居民消费潜力,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三)多策并用促进餐饮回温。
一是在抓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给予餐饮行业及时有效的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鼓励企业从提升餐饮企业菜品品质、就餐环境和服务质量入手对餐饮品质进一步提升;二是精心组织“1+N”场活动,发动各县区推选地标餐饮品牌和活动品牌,发布一批经典小吃店,推动特色美食街区建设;三是加大旅游综合环境整治力度,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餐饮精品路线,结合门票减免、电子消费券、食宿打折优惠等活动,拉动餐饮业加快恢复。(四)多管齐下激发市场活力。
继续加大全市“促消费26条”政策措施的落实落细,提前做好下半年的促消计划,常态化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惠民购车等活动,加大支持零售、住宿、餐饮等企业让利促消力度,进一步刺激消费,调动居民消费积极性,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持续升温注入活力。第五篇:红色消费市场投诉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消费市场快速兴起,各种“红色”旅游、“红色”摄影越来越多,“红色”军服租售、“红色”饰品销售市场也逐步兴旺,同时与之有关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今年“建党90周年”活动期间,荣成市工商局共受理“红色”主题消费纠纷占同期受理群众消费投诉的37.1%。由于“红色”消费纠纷本身所特有的敏感性,工商部门在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渎职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该局组织人员深入开展了调研活动,认真分析了当前红色主题消费市场现状和这一领域消费纠纷主要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部分监管对策和建议。
一、“红色”主题消费市场现状
(一)“红色”主题消费范围较广。目前,“红色”主题消费市场覆盖范围较广,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常见的涉及外景摄影、服饰租赁、饰品销售领域及文化、旅游市场等,如部分影楼推出的“红色主题写真”,图书经销公司推出“红色书籍”展销,旅行社推出的“红色”路线游,演出公司推出的“红色”演艺指导、服装出租公司的“红色”服装租赁等等。
(二)“红色”主题常见消费纠纷。受理的涉及“红色”主题消费纠纷中,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该类消费纠纷多数与旅游市场有关,如6月份,40名消费者集体投诉某旅行社推出的**革命圣地“红色”路线游,旅行社打着“革命圣地七日游,带你走进党的青葱岁月”旗号招揽游客,吸引了众多单位为员工团体报名。事实上,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绝大多数时间被导游带着到各大商场购物,“红色”游成为“购物”游。二是捆绑消费欺诈消费者。为迎接建党90周年,多数单位集中采购“红色”书籍或相关影像,从而带动了“红色”主题文化市场繁荣,部分“红色”书籍、碟片脱销。图书经销公司将“红色”书籍、碟片与滞销书籍绑定,消费者在采购“红色”书籍片的同时,必须采购其本身并不需要的其他书籍,从而引发诸多消费纠纷。三是投诉商品(服务)打折。在荣成市工商局6月份受理的一起部分单位联合投诉某演出公司未完全履行合同一案中,演出公司事前承诺为客户提供服装、灯光、编舞等全方位演出指导,承接了6家单位的红歌赛等演出指导业务,可演出公司受自身实力和规模限制,根本没有足够人力、物力资源履行承诺,在实际操作中其服务大打折扣,从而引发6家单位集体投诉。
(三)“红色”主题消费纠纷特点。一是投诉具有明显的“团体性”。由于“红色”消费多由企业、机关等单位组织完成,因此其投诉也具有鲜明的团体性特征。6月份以来,荣成市工商局受理的23起“红色”主题消费纠纷中,团体集中投诉案件12起,占所有“红色”消费投诉案件50%以上。二是投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与普通消费投诉相比,“红色”主题投诉案件中,由于多数发生在旅游过程中、集中采购后,消费主体在发现权益受损时,往往旅游过程已经结束或采购行为已经完成,因此该类投诉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三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性。“红色”消费由于其本身与庆祝建党、建国等爱国主题结合紧密,消费群体中多数为退休军人、党政人员,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维权意思强、社会影响力大。部分消费者往往将对经营者的不满转嫁到工商部门,因此相比普通消费纠纷处理起来更为因难。
二、红色主题市场消费纠纷产生原因
(一)“红色”消费自身特点。目前,“红色”主题消费涉及的市场主要有外出摄影、服饰租赁、书籍文化展、教育基地旅游等,这些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消费过程中极易产生消费纠纷。同时,“红色”主题消费多为单位团购,消费额度达、质量要求高,进一步加大了消费纠纷产生的频率。因此,随着“红色”消费热的兴起,这些领域的消费纠纷也越来越多。
(二)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重,退休人员参与“红色”教育的越来越多,促使“红色”消费市场迅速发展壮大。针对这一现象,经营者纷纷转行进入“涉红”产品销售行业,个别主体资质不全、经营信誉较低的经营者也乘机从事红色教育经营活动,采用虚假宣传、服务打折、购物绑定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牟利,严重扰乱了“红色”主题消费市场经营秩序,引发诸多消费纠纷。
(三)消费者主动维权行动较少。调研发现,多数消费者在消费“红色”主题服务或购买“红色”主题物品时都或多或少抱着“做贡献”的心理,把“红色”消费看成爱国表现。因此,在利益受损不大或团体受损后,消费者个人都不会过多计较。加之“红色”消费本身特有的团体性,特别是其消费主体中社会团体或党政机关从业人员比例较高,而这部分群体受工作性质、时间等因素限制,投诉积极性相对不高,在自身利益受损不大的情况下一般较少主动投诉,在客观上放任了部分违法经营行为。
三、做好“红色”消费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经营者自律意识。应对“红色”消费纠纷,坚持从提高经营者自律意识入手,积极联合文明办、宣传部、消协等相关单位,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深入开展“红色”消费与维权教育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从源头上强化经营者自律管理,增强相关行业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维权工作,营造良好的“红色”消费市场经营环境。
(二)加强消费指导,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由消费者协会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红色”主题消费知识普及活动,组织企事业相关单位人员参加,对“红色”消费市场中常见的消费纠纷进行现场讲解、点评,帮助消费者特别是单位团体掌握辨别商家消费陷阱相关知识,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消费观,尽量避免误入商家消费陷阱。
(三)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红色消费市场经营秩序。针对“七一”、“八一”、“国庆”等节日,积极开展红色教育用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红色”主题消费市场违规经营行为,通过大众传媒及时曝光违法案件,在全社会形成严打“红色”主题市场违法行为的良好氛围,逆向倒逼“红色”主题消费市场经营者守法经营。
(四)健全维权网络,及时处理群众投诉。进一步畅通12315投诉举报机制,依托“一会两站”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优势,针对每年红色教育节日时期,增设革命教育景区、红色教育用品市场“消费维权投诉站”,推行“红色”消费市场点对点维权模式,及时处理相关消费投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避免工商部门在处理消费投诉中的渎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