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秋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总结
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总结
德宏州人民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做好中秋、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5]8号)文件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05]113号文件精神和德宏州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州开展中秋国庆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结合我州食品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州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全州人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按照专项检查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成了由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州食药监局副局长魏有曙带队的由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人员组成的10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小组。于9月5日起,历时11天的时间,赴全州所属各县(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大检查。通过听取各县(市)政府分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汇报,再随机进行实地抽查,最后由检查组反馈检查情况的方法进行开展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食品安全工作所系全州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幸福,不仅关系到全州社会的安定和人心凝聚,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为使专项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圆满完成州人民政府交给的食品专项检查任务,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李舟宇为组长;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州食药监局、州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农业局、畜牧局、粮食局副局长为副组长;州工商、质监、卫生等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的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二)统一领导,精心组织
检查组在州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牢记职能,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这一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靠各县(市)属地监管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原则。严格按照方案部署要求,紧密结合云食安委[2005]8号文件精神和州人民政府《关于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以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月饼、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十大类重点产品进行实地检查。共检查了60余个单位(75个点)。其中学校食堂6个(14家)、幼儿园食堂2个、农贸市场6个、超市7家、榨油厂4家、蛋糕加工销售店6家、酱油厂2家、饭店食馆8家、包子店1家、饵丝加工厂1家、啤酒厂1家、海鲜市场1个、饮料厂2家、建筑工地食堂1个(3家)、屠宰场4个、酒厂1家、日用小杂货店5家、小卖部7家。通过检查,工作组要求整改食品加工经营企15家,学校食堂3家,取缔酱油加工厂1家,查处部分过期食品5家,超前印制月饼生产日期2家。
检查餐饮业,主要检查了“三证”办理情况、内部设施情况,有无防蝇设施和冷藏设施,以及环境条件等;检查糕点店,主要检查原料采购、以及包装、操作间是否符合卫生条件等;检查农贸市场,主要检查了内部管理情况、公平称设臵情况,以及归行划市情况等;检查超市,主要查“三证”情况,不合格、过期产品是否上架、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等情况;检查小企业、小作坊,主要检查了设备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各种证照是否齐全,以及卫生环境条件等。
二、好的方面
(一)各县(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指示和要求。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委员会,并建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会议制度》、《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等各项制度,方案齐全,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履行政府对本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的属地监管职责。
(二)各县(市)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6000余份,设立咨询点18次、宗教活动场所食品安全知识宣传20余次,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制作宣传图版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检查中各县(市)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亲临一线,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检查组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小问题当场解决,不留尾巴。大问题则成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进行整改。做到政府统一安排、部门分工协作,日常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较多,多头监管,造成各部门对企业的要求不一致,出现监管盲区和空白,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二)我州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产量低、生产设备简陋、生产环境差、达不到生产许可条件,食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小作坊式生产加工多,规范管理难度大。
(三)专项经费得不到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食品监管部门协调沟通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有部分学校食堂、餐饮点卫生条件较差,没有防蝇防尘、冷藏等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必要硬件设施;全州还有四个县市未启动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发布、分析评估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应急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动态,提高对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处臵能力。不断建立“群众参与、部门配合、多方协调、上下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规范食品生产、流通。积极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有关知识和相关的法规业务知识,提高专业队伍的综合能力。
(三)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继续发挥好“抓手”作用,在积极开展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开展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四)加强对生产食用油、酱油等小作坊、小企业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食品环节的整治,严格审查食品经营者的资格,严肃相关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儿童食品、学校食堂的监管力度。
第二篇: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总结
屏边县第三中学中秋国庆两节期间
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做好中秋、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5]8号)文件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05]113号文件精神和红河州人民政府(红食安委发[2012]2号文件)《关于在全州开展2012年中秋国庆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食品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乡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我校全体师生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系着家庭的幸福生活,不仅关系到全州社会的安定和人心凝聚,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为使专项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圆满完成食品专项检查任务,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李天丞、总务主任蔡治安为副组长;食堂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二、统一领导,精心组织 检查组在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牢记职能,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这一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靠各县(市)属地监管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原则。严格按照方案部署要求,紧密结合红河州人民政府(红食安委发[2012]2号文件)《关于在全州开展2012年中秋国庆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学校食堂、小卖部为重点对象,以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等类重点产品进行实地检查。
检查餐饮业,主要检查了“三证”办理情况、内部设施情况,有无防蝇设施和冷藏设施,以及环境条件等;检查糕点店,主要检查原料采购、以及包装、操作间是否符合卫生条件等;设备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各种证照是否齐全,以及卫生环境条件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较多,多头监管,要求不一致,出现监管盲区和空白,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二)我校多数食品生加规模小、设备简陋、管理难度大。
(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食品监管部门协调沟通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发布、分析评估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应急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动态,提高对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建立“群众参与、部门配合、多方协调、上下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规范食品生产、流通。积极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有关知识和相关的法规业务知识,提高专业队伍的综合能力。
(三)继续发挥好“抓手”作用,在积极开展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开展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四)加强对生产食用油、酱油等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食品环节的整治,严格审查食品经营者的资格,严肃相关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儿童食品、学校食堂的监管力度。
屏边县第三中学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
第三篇:2014中秋食品安全检查总结
2014中秋食品安全检查总结
2014中秋食品安全检查总结,现在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中秋这样的节日,管理资料下载网为您带来一篇2014中秋食品安全检查总结,全文如下:
为切实做好2014年中秋节和国庆节“两节”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湖南省局印发了《关于加强中秋国庆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市州各级餐饮安全监管部门提出四点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餐饮安全监管部门要把“两节”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及早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方案,落实监管责任,尽快组织实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两节”期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是加强风险自查。各级餐饮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检查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同时要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做好临时用工人员的岗前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培训;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采购、贮存、加工制作行为。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各级餐饮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结合国家、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对餐饮集中区、旅游景区等进行重点监管,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注重使用快速检测设备进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筛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同时要加强对“两节”期间举办的重大活动、农村群体聚餐等活动的监督指导,严防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各级餐饮安全监管部门要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应急意识,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知识培训。要严格执行节日期间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确保通讯畅通,遇有重大事项及时报告。
以上这篇2014中秋食品安全检查总结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管理资料下载网,谢谢。
第四篇: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汇报
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总结
为确保在国庆节、中秋节“双节”期间我市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市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做好中秋、国庆节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12]8号)文件精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2012]113号文件精神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中秋国庆节前食品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结合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州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把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全市人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按照专项检查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成了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带队的由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人员组成的10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小组。于9月5日起,历时11天的时间,赴全市所属各县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大检查。通过听取各县政府分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汇报,再随机进行实地抽查,最后由检查组反馈检查情况的方法进行开展工作。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食品安全工作所系全市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幸福,不仅关系到全市社会的安定和人心凝聚,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为使专项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圆满完成市人民政府交给的食品专项检查任务,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为组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农业局、畜牧局、粮食局副局长为副组长;市工商、质监、卫生等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的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二)统一领导,精心组织
检查组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牢记职能,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这一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靠各县属地监管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原则。严格按照方案部署要求,紧密结合xxxx[2012]8号文件精神和市人民政府《关于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以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月饼、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十大类重点产品进行实地检查。共检查了60余个单位(75个点)。其中学校食堂6个(14家)、幼儿园食堂2个、农贸市场6个、超市7家、榨油厂4家、蛋糕加工销售店6家、酱油厂2家、饭店食馆8家、包子店1家、饵丝加工厂1家、啤酒厂1家、海鲜市场1个、饮料厂2家、建筑工地食堂1个(3家)、屠宰场4个、酒厂1家、日用小杂货店5家、小卖部7家。通过检查,工作组要求整改食品加工经营企15家,学校食堂3家,取缔酱油加工厂1家,查处部分过期食品5家,超前印制月饼生产日期2家。
检查餐饮业,主要检查了“三证”办理情况、内部设施情况,有无防蝇设施和冷藏设施,以及环境条件等;检查糕点店,主要检查原料采购、以及包装、操作间是否符合卫生条件等;检查农贸市场,主要检查了内部管理情况、公平称设置情况,以及归行划市情况等;检查超市,主要查“三证”情况,不合格、过期产品是否上架、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等情况;检查小企业、小作坊,主要检查了设备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各种证照是否齐全,以及卫生环境条件等。
二、好的方面
(一)各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指示和要求。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委员会,并建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会议制度》、《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等各项制度,方案齐全,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履行政府对本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的属地监管职责。
(二)各县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6000余份,设立咨询点18次、宗教活动场所食品安全知识宣传20余次,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制作宣传图版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检查中各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亲临一线,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检查组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小问题当场解决,不留尾巴。大问题则成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进行整改。做到政府统一安排、部门分工协作,日常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较多,多头监管,造成各部门对企业的要求不一致,出现监管盲区和空白,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二)我市多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产量低、生产设备简陋、生产环境差、达不到生产许可条件,食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小作坊式生产加工多,规范管理难度大。
(三)专项经费得不到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食品监管部门协调沟通上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有部分学校食堂、餐饮点卫生条件较差,没有防蝇防尘、冷藏等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必要硬件设施;全市还有四个县市未启动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结合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巩固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成果,加大餐饮业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培训工作,不断强化管理相对人食品安全意识,确保我市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
第五篇: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总结
一波中学
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一波中学
一波中学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学校食品安全整顿方案的安排,为了做好我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学校周密安排,对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了彻底地整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食品卫生安全整顿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
学校根据食品卫生安全整顿工作的安排,首先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种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制定了食堂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制订了食堂工作人员承诺书并细化具体工作职责;制订了食堂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制订了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制订了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制度及食堂人员操作制度;
二、采取的具体措施
1、改善食堂卫生设施,进一步提高食堂卫生设施水平。更新和改造炊事设备,食堂的设备、设施基本实现了餐具、厨具不锈钢化,墙面瓷砖化。目前食堂功能齐全、防蝇、防尘、防鼠等设施健全,各加工区布局合理,周围环境整洁优美。
2、进一步规范了内部管理。一是健全组织。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相关人员为组员的“食品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确定食堂专职管理员,负责食堂的监督、管理、检查工作,“食品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食堂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了食堂管理制度,对食堂的全面工作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从人员、调入、设备、采购、保管、加工、出售等所有管理环节进行了细化并狠抓落实。
3、进一步加强了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的管理。食品采购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进行采购,所有统一采购的食品(包括大米、面粉、肉类、食用油、种类调味品等)都进行严格的考察把关,并按国家规定进行索证。加工程序比较合理,生熟、萦素分开,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度。
4、加强食堂工作人员证照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全部进行健康检查,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
5、加强了各种设备的安全检查。现在,学校食堂配属的各类炊事机械、用电设备、电路、开关插座的安全状况都比较好,管理比较规范、到位,操作规程明确。学校每月对食堂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保证了教师、学生的饮食安全。
6、建立责任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更新各种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定期召开食堂人员及后勤管理人员的会议,经常学习食品卫生以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了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就餐学生人数多,学校餐厅不能满足学生的统一定点就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