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19:4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范文模版]》。

第一篇: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范文模版]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李志萌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由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经过市场化改革逐步演变形成的。目前,在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形势下,市场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实质是保证农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用优化的机制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自1978年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改革。一是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阶段(1979~1984年)。政府逐步减少统购统销和派购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范围。到1984年年底,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量和播种面积下达的25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已基本取消。逐步放开了三类农产品的购销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实行议购议销。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施,我国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曾被取缔、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

二是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存时期(1985~1991年)。在家庭承包制与先行放开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集市贸易相配合下促成的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一举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应匮乏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用于调节供求和市场价格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这标志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市场取向的大跨步推进阶段,对于促进农村产业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发育农村市场机制都起到了显著作用。

三是农产品流通市场阶段(1992~1993年)。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之相适应,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大加快。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经过10多年来的改革,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已经结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购销体制正式形成。

四是回归双轨制时期(1994~1997年)。以市场化为目标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并未顺利付诸实施,并由此导致1994年粮食供需缺口的扩大,并引发粮价大幅度上涨。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其他重大改革措施的顺利出台,国家再度强化了对市场的介入。实际上又恢复了粮价的双轨运行。1998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

五是深化改革阶段。1999年以后,改革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体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要求,我国对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国内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等方面进行改革,降低了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了出口补贴,对大宗农产品采取配额制度,并逐步向关税化过渡。从2004年开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清理和修改不利于粮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规,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这项改革意味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被攻克,农产品市场的改的重点将放在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上。

二、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衍生发展,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与我国农业的这种以农产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相对应的“小规模、大群体”性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过这一流通体系和格局目前已不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需求。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伴随着流通体制进行改革进行了完善及重建。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些新问题出现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文件中,赋予了“市场体系”建设更新、更详细的政策内容,主要政府措施。

(一)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生产、大流通”的市场流通模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扩大投入,加快发展。2002年国家计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形成以全国骨干批发市场为核心,以连锁超市等其他流通方式为补充,以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以现代交易、结算、信息、检测、储藏、物流等技术为支撑,以良好的企业经营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保证,以稳定、有序、规模化的农产品经销商队伍为主体的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二)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流通主体的培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建设,培育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2006年商务部将会同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目的就是要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拓宽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主要内容:一是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选择100家左右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全国性和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加强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验检测、交易大厅、仓储及活禽交易屠宰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而发挥标准化市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带动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创新,设施完善,优化服务,规范经营。二是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重点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和规模化、优势农产品市场营销及组织开展农商对接,探索和推广“超市+基地”、“超市+农村流通合作组织”、“超市+批发市场”、“超市+社会化物流中心”等方式。通过重点市场、重点企业示范带动,完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及流通环节损耗;通过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使更多优势农产品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

(三)加快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200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一是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继续扶持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两大系统和检验检测、结算、信息、监控、废弃物处理五大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与冷链系统改造,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积极推动发展一批综合超市、食品超市等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推动和扩大订单生产,支持农产品“农超对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农产品销售,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三是逐步完善和落实配套扶持政策。引导财税、金融、保险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培育农村经纪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产品协会建设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五是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推进农业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支持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交易市场、连锁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对接,支持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企业农资供应及农技服务的有机结合,提升助农增收水平。

这些重建政策措施以及各地区的实践,有力地指导推动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坚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指导和调控,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探索形式多样的物流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实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已势在必行。

三、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与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我国农产品基本上由国有商业部门垄断经营,因供求信号扭曲导致农产品流通一直不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建立。尽管农产品流通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政府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不足,对当时的形势判断不够准确,以及担心改革造成的影响过大,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进程中,除了水产、畜牧等鲜活农产品外,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都经历了多次的反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制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形式了多重性、离散性、区域性和信息不公开性等特点,严重制约着“大生产、大流通”新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建立。

1、已初步形成了以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期货市场为引导,以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加工企业为主体农产品流通格局。截至2005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大体稳定在4300家左右,市场年成交额达到3600亿元;农产品超市的地位不断凸显,上海、北京、青岛等城市超市农产品销售量已占到当地农产品零售总量的1/3以上;期货市场稳步发展,国家2006年新批准棉花、食糖上市交易,使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达到九个,年成交额逾六万亿元。

2、多元化市场主体逐步发育。我国农产品市场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主体竞争的基本格局。截至2005年底,我国农产品经纪人已发展到500万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万个左右,他们主要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在引导和组织分散的农民进入市场、寻找农产品销路、增强竞争力、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300多家,这些龙头企业大多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购销渠道,在许多地方的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体系。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节政策等。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总的来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对生产缺乏导向作用。一是我国农产品流通虽已形成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制,但未能有效地健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未能开展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存在地方市场分割和人为的阻断现象,影响了全国大流通的形成。二是各地普遍存在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现象,造成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自发形成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产品民间流通组织普遍缺乏管理和指导,往往以追求利益为最大目标,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三是农产品交易和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市场建设落后。目前,中心城市市场建设较为完善,但基层特别是县乡市场建设落后,农副产品及综合性交易市场小,没有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大部分乡镇集贸市场为规模较小的圩集式市场,其中少数是简陋大棚架设施,多数皆是露天交易。县城超市少且规模小,营业额占商品零售额的份额较少,并且超市还没有伸延到农村,一般乡镇只有一些小商品销售门店,难以满足农民买卖农副产品以及增收后对消费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2、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社会交易成本高。一是原国有农产品经营企业转制困难,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一些投资农业的龙头企业,由于利益联结机制的不完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影响了龙头企业的“羊头”带动效应”和自身的发展完善;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由于农村普遍缺乏具有独立产权的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民的交易方式,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面对社会上各利益集团的权益侵蚀和不正当竞争,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力。分散、弱小、不规范的市场主体,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同时,由于存在多重中介主体,中间环节复杂众多,经过反复落地倒运,致使流通过程不良成本很高,市场运行过程承负着很高的交易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

3、农产品流通中信息服务薄弱。一是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由于经济效益差、信息意识落后等原因,一些市场采用传统的广播、板报等方式发布少量品种、价格信息,有的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二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首先,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致使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不能很好起作用,而生产者与消费者处于被隔离状态,生产者不了解消费者需求,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其次,农产品流通中信息服务薄弱,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不能准确掌握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及时准确地把产销信息传递给农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

四、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成

纵观国内外发展,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市场流通体系,必须具备规范和健全的市场体系、形式多样的市场主体、现代的流通网络信息体系和现代管理机制。

(一)规范和健全的市场体系是现代流通的载体

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是以规范健全的市场体系为基础的。应建立纵横交错的农产品市场网络:货物的集散,按产销流程、集散序列有序进行。在集货方面,有初级市场、中心市场和终点市场;在散货方面,有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按成交方式分,有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不同的市场类型对促进流通、合理定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最有效促进流通和合理定价的角度看,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尤其不可或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部分现货农产品都是通过批发市场成交,非现货农产品一般是通过远期合同,在期货市场上交易的。

(二)形式多样的市场流通主体是现代流通的基础

参与农产品市场流通活动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实力和发育水平是农产品市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关键。流通市场主体包括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如农业流通龙头企业、代理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社、农民协会、经纪人队伍等,他们是农产品市场顺畅运行、市场机制运作所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系统。首先是农业流通龙头企业,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网络优势,在市场流通中起“领头羊”的作用。其次是市场批发商和贩运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贩运大户,直接影响市场的辐射范围。第三是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市场+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起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产品市场流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网络信息体系和管理机制是现代流通的重要平台和保障

在信息网络化市场经济时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手段较好地调和或解决了人的多元化、广泛性需求与交易方式落后之间的矛盾,将市场延展到城市和农村的每个家庭、每个消费者的身边和案头,在商品交易已经采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手段的今天,必须以不断发展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平台作支撑。在农产品流通过程必须建立现代管理机制,并以此为保障,建立农产品准入制度,以标准化的农产品为通行证和标的物,保证现代交易方式顺利、高效进行。

五、构建我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构建我国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顺应全球化国际竞争趋势、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发展要求,用现代交易方式,围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者的相对利益、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目标来进行。

(一)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载体,在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市场体系的建设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全国统一、有序的大市场和流通体系,把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有:集贸易市场、零售网点、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及期货市场等。当前重点要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及农村市场的建设。

1、构建功能齐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充分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货、交易、信息、价格形成和结算五大功能,将有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并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拉动作用。因此,要改造和提升现有的批发市场,加快批发市场由初级市场向中高级市场转变。并以批发市场为中心,根据商品流向、交通、仓储设施等条件,合理布局,形成中央批发市场、地方市场、城乡农贸市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市场体系,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农产品市场建设要因地制宜,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地引导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与发展。既要防止因缺乏科学论证而出现的有场无市“空壳市场”,又要根据各种农产品的不同流通特点以及不同产地的产业规模、交通条件等特点,规划新建市场,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二是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深化市场运行和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建立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推广“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新模式,推进市场的企业化经营和市场的集团发展。积极推进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等新的流通方式。三是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一批外贸公司,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把名优土特农副产品更多的打入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经营机构的合作,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行机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营销理念;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健全发达的外向型市场体系。

2、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枢纽作用。期货市场是市场机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受自然条件、生产周期和生产规模等特殊因素的限制,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信息不对称最为典型,因此,市场和价格的波动最为频繁,价格的变动又成为引导生产者决策行为的主要信号。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农产品现货市场发育的基础上,必须引入期货机制,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以发现价格,规避风险,锁定成本。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大豆、小麦、绿豆等品种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功能。黑龙江等地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这个风险管理工具,种植和销售大豆,尽可能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增加了收入。但是,由于受到现货市场规范程度、市场信用、秩序等条件的制约,要向发达国家期货市场那样,成为流通定价的基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推出新的上市品种,如玉米、大米、棉花、白糖、豆油等;推出期货品种和标准化合约,不断完善期货市场。同时政府应利用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对国内农产品的结构调整、价格预测和市场引导作用。

3、加快农村市场工程建设。在农产品产量大、交易集中的乡镇建立农产品交易专业市场。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开展“乡镇建连锁超市、村社建便民商店”的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来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建设,着重引导城市连锁和超市向农村伸展,逐步形成以主城区或县城为批发配送中心,中心镇为配送结点,乡镇和村社为销售终端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网络。通过引导,鼓励相关商业企业在县级开设大型超市和商业街,改变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存在设施不足、方式陈旧、农民进入市场较难等问题。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广大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过上现代消费生活。同时,农民通过便利的网络卖出自已生产的产品,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

(二)加大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的培育

1、做大做强农业流通贸易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组织农民的有效方式。凭借龙头企业自身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庞大的营销网络、方便快捷的信息系统,依靠对市场的超前预测与把握,依托品牌优势,主动出击寻找国内外订单,然后,或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规模生产,或以“订单形式”与农民签订合同,派出技术人员组织指导农民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进行生产,并对质量实施全程监控。成千上万的农户在龙头企业“头羊效应”的带领下,在利益纽带的连接下组织起来,带动农产品和农户进入市场。把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经加工增值后,在市场上实现价值补偿,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循环和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应帮助农民解决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出农村这两个关键问题,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首先,要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如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提高流通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尽可能减少环节,有效地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要有意识地优选和培育一批中介主体,增强吸纳和吞吐大批量农产品的能力。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由农民协会及县乡政府的农协、农会、农委等转化为支持扶助农民的公益性组织,组织代销农产品,形成直接配送销售系统。其次,加快对传统合作组织的改造,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中介作用。发挥供销社长期积累的人才、设备等优越条件,特别是供销社所具备的从中央到省,一直到市、县和乡镇最大的销售网络优势,构筑新型的农村服务网络,努力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改造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时,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包括民主的管理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第三,要发挥经纪人带头作用。农村市场上农民经纪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技能,特别是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他们一手牵着市场,一手牵着农民,在搞活流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在农协合作社等组织尚未建立、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农协合作社等组织尚未建立、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其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

农产品流通在其运行过程中具有环节众多、信息量大的特点。首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工程。加快各地农业数字化工程建设及农网的衔接,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设施、因特网、社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以信息的规模化、网络化、社会化为重点,搭建一个以市场为中心、面向全球的信息平台,以达到指导生产、促进流通、规范市场的目的。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农产品交易渠道和方式。充分发挥新经济下电子商务等新型网络经济商务模式,把生产的末端延伸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衔接成供应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探索信用交易、委托交易、电话交易、网上交易等农产品流通新方式,逐步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由以即期交易为主向远期交易或远程交易为主的转变,改变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的状况。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政府的服务、调控作用

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政府的支持、服务、监督与调控作用十分重要。一是加大对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把农产品流通设施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并且作为公益事业来发展,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二是为农产品流通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监管机制;三是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为企业、农户提供准确信息,并为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创造条件;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制度,特别要建立市场运行监测制度、重要农产品的储备制度、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制度、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等,以保障农产品流通的正常运行。

参考资料:

①刘志扬:《建设综合的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对美国农业考察的启示》《发展论坛》2002年第 3 期

②牛若峰:《当代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 ③李泽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6期

④《大白菜的丰收悖论》中国经济时报 2004-12-03 ⑤《贱卖白菜不只是农民的悲哀》《世界商业评论》中华工商时报004-11-22 ⑥《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报告》2004-07-16 http://scjss.mofcom.gov.cn/

⑦李志萌:《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现》江西科技出版社2003年

⑧《商务部启动市场工程 连锁店将开遍“万村千乡”》中国网 2005 –08-23 ⑨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国办函[2008]21号)

(11)韩一军:《加快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1月31日

第二篇:漯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定稿)

漯河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于2003年起步,经过近三、四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批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商品交易日趋活跃。农产品流通已经从以集贸市场为主转为集贸市场、超市、专卖店等并重的格局,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26个,年交易额近15亿元。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市场建设方面

(一)市场建设无序,规模小、层次低,缺少整体规划

农产品流通体系受产品基地规模的大小所限制,规模小、层次不高,分散而不集中,交易环境差,标准化程度十分低下,产品集散量有限,影响力小、辐射能力弱。政府缺乏必要的、有意识的引导和扶持。还缺少长远的、整体的发展规划,难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交易市场。重复建设和市场缺失并存。有的地方市场分布过多、浪费严重,导致“有场无市”、“空壳市场”现象,有的地方市场建设不足,沿街叫卖、沿街为市、占道为市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服务水平低,交易手段落后

我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尚未完全从集贸市场模式中“脱胎”,基础设施差,特别是在水电、道路、储备等硬件设施投入不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信息服务等“软环境”方面则更显薄弱。大部分市场的交易场所设施简陋,辅助手段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为商户提供高水平的优质服务。目前难以形成大的辐射和服务能力,无法承担起更大规模的商品集散作用,不仅不利于大批量和大范围的农产品交易,不利于与城市农产品超市的对接,也为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滋生提供了客观环境。

(三)市场功能不全,稳定性能较差,调控管理能力不高

由于我市农产品流通市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规模小,层次低,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我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相当一部分处在起步阶段,产品分级包装、保鲜、存储、检测检疫等基础功能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服务能力弱,信息的整合和交流存在困难,各批发市场之间也缺乏信息沟通,甚至出现错误信息。加之批发市场仍是协商交易,也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和交易成本上升。政府部门难以把握市场动态,及时实施有效的调控管理,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市场管理落后,重收费、轻服务现象突出。

二、交易主体方面

(一)交易主体分散,交易秩序混乱,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一是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农产品市场主体群缺乏有实力的运销组织和销售代理商。仍以个体商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居多,他们的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市场覆盖率不高。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虽然场面壮观,成交活跃,但交易人员多,过程繁杂,交易成本高,秩序混乱,甚至经常造成恶意竞争。

二是我市农资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还缺乏有资金的企业介入。农产品各个流通环节中,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保鲜等行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整体。目前,我市约有50%以上的农产品要靠外地企业、购销大户来收购,且半数以上是由外地的车辆运销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地客商,造成各个流通环节的利润流失。

(二)经纪人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一是农村经纪人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村经纪人是由农民直接转化而来,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他们普遍对市场行情、政策信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市场风险的预计和抵抗风险的准备不充分。对市场信息掌握相对滞后,是目前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致命伤”。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上,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不少农村经纪人视野窄,经营空间不够广,仍然停留在“倒卖”初级农产品的水平,也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真正有能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的农村经纪人寥寥无几。

二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比较缓慢。组织中高水平管理人员少,内部管理混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整体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徒有虚名,没有开展活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

由农户自发组织起来的,受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制约,运作困难,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其自身的长期良性发展十分不利,急需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扶持和引导。

三、品牌质量方面

(一)农产品名牌少、档次不高,产后加工处理能力弱

一是农产品品牌意识差。农业经营者品牌观念树立不牢固,不注重培育、种植更加优质的农产品,即使种植生产了优质的农产品,也不注重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保护,靠名牌产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意识不强。有些销路相当好的农产品,却没有自己的品牌,或是按照外地甚至是外省的品牌在销售。二是增值创收能力差。我市农产品的交易,基本上以原始产品和初级加工为主,大量农产品都没有进行深加工,附加值低,且由于标准化工作滞后,农产品产后处理能力差,经济效益不高。

(二)农民农产品质量意识差,食品安全观念淡漠

一是大部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只注重和追求产量,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质差而量大的农产品价格低,收益不高,长此以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十分不利。

二是很多农民不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心上。不知道哪些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有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得不到技术人员的指导,一药多用现象普遍。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打过农药的蔬菜未过休药期即采摘上市销售,部分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不少小散种植地和养殖地周边环境存在污染源,给我市食品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三、几点建议

农业和食品工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对全市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市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努力建设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譬如筹建中国生猪期货市场、无公害食品批发市场等等。以市场促发展,以市场带动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市国民经济走上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做好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这个大文章,我们认为应着力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入手:

(一)加强市场建设规划,在完善服务、上规模上下功夫

一要完善建设规划。市政府应对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加强政策的指导和服务。各级政府要把抓农产品流通作为农业增值的“第一车间”和农业产业化的先导工程来抓,作为服务农民的主要工作来抓。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市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进出口的格局和要求,找准在全国的定位,科学规划我市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要改善基础设施。政府要把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纳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制订有关优惠政策,吸收外来资金投入,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整合、改造和完善,逐步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备、交易规范、辐射面广、信誉度高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带动我市整个农产品市场网络的提档升级。

三要推广先进模式。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分级分类和规格的包装,与配送和连销经营等现代流通业对接。开展期货交易,农产品拍卖制和电子商务等试点工作,以此来带动我市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升级。

四要建立信息服务体系。整合现有农业信息资源,依托我市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信息采集、发布渠道,健全制度,加强信息预测分析,为活跃市场,改善市场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五要落实检验检测制度。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尽快建立我市农(兽)药检测网络,对食用农产品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当前,蔬菜产品主要解决高毒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水果解决农药残留和生长激素问题,畜产品解决“瘦肉精”和疫病问题,水产品产品解决污染问题。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察,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要加强管理和服务。管理和服务是市场建设的软环境,要加强对入市商贩的教育,做到文明交易,公平交易,打击欺行霸市行为,同时执法人员要文明执法,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为我市农产品市场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多渠道培育主体,在繁荣市场、增强影响力上下功夫

一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政府要引导双汇、汇通、龙云等龙头积极主动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要在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带动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共同开发建设我市农产品市场,要在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唱主角”。

二要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市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各有关部门应适当放宽条件,简化手续,减免费用,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登记提供便利。要引导金融部门积极安排贷款,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信贷支持。要组织好各种管理人员的培训,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培养高水平的管理操作人员。使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能够高起点、快速良性的进入到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来。

三要继续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继续抓好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经纪人整体素质,并由他们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减少“散户”数量,解决好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尽量降低交易成本,逐步提高交易效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三)实施名优战略,在标准化生产、形成优势上下功夫

一是要采取措施,加强对现有名牌产品的保护。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地区“名牌”已是各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树立地区“名牌”不仅仅是对企业带带来商机和效益,对一个地区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也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但由于企业的规模、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发展起来,建议政府在加大对地区“名牌”产品的保护、扶持上进一步加大措施,以促进其迅速发展壮大,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引导鼓励,加强对潜在名牌产品的开发。通过资产、契约、产销等联结方式,对市内相关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组建集产、加、销为一体,跨所有制、跨行业的股份制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产品研发、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提供足够支持,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充分发挥其上联市场、下带基地的龙头作用。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我市的经济发展相依相存,相互促进。同时它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把握发展的时机,为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

第三篇: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依然薄弱。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

会议明确了近期的重点任务:

(一)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推动流通企业强强联合,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检验检测和电子结算等设施建设。

(二)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学校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销直供,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

(三)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城市政府要合理安排动态库存,保障应急供应,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四)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建立鲜活农产品经常性检测制度,实行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

(五)制定实施全国和地方农产品市场发展指导文件,促进合理布局,有效解决批发市场重复建设与零售网点不足并存等问题。

会议强调,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公益性,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在主产区、集散地和主销区升级改造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批发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产品流通领域。对鲜活农产品市场要减免租金、摊位费、管理费等费用。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依法查处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提高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第四篇:温家宝要求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温家宝要求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依然薄弱。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

会议明确了近期的重点任务:一是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推动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培育扶持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检验检测和电子结算等设施建设。二是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学校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销直供,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三是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城市政府要合理安排动态库存,保障应急供应,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四是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建立鲜活农产品经常性检测制度,实行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五是制定实施全国和地方农产品市场发展指导文件,促进合理布局,有效解决批发市场重复建设与零售网点不足并存等问题。

会议强调,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公益性,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在主产区、集散地和主销区升级改造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批发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产品流通领域。对鲜活农产品市场要减免租金、摊位费、管理费等费用。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依法查处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提高大中城市鲜活农产品自给率。

第五篇:商务部关于印发2006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标准(精)

商务部关于印发 2006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建设项目建设标准与验收规范的通知 商建发 [2006]5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 部门: 为保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和改 造项目质量,做好项目验收工作,商务部组织制订了农产品现代流 通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标准(见附件 1-5与验收规范(见附件 6, 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建设标准与验收规 范, 指导并督促有关市场和企业做好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实施方案和 落实工作,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内完成。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完善后的项目建设标准与验收规范,搞 好项目验收工作。对当年未能如期完成以及验收结论为“整改后再 验收”或“不通过”的项目,商务部将采取批准顺延、取消实施项 目以至取消承办单位资格等方式予以调整。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出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应及时向商务部报告。

附件:1.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标准 2.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监控中心建设标准

3.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标准 4.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标准 5.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 6.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验收规范 二○○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件 1

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标准

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由农产品电子交易结算可追溯子系统和 农产品信息实时发布子系统构成。

一、基本功能要求

(一逐步实现凭 IC 卡进行交易资金结转,最终达到无货币电 子化结算,结算系统与银行进行无缝对接的目的。

(二结算系统能实时记录农产品交易信息(品种、数量、检 测结果、等级、价格、产地、销地、成交日期与时段,形成可追 溯档案。

(三 农产品交易信息和检测信息通过局域网的终端机进入主 服务器,市场可通过 LED 显示屏、触摸屏、门户网站等方式发布有 关信息。

(四 购销双方可通过 IC 卡在交易现场实现交易结算或通过网 络进行交易信息查询和资金查询。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无缝 连接,具备授权方查询和农产品质量溯源功能。

(五系统可自动生成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年经营与 价格等情况报表及组合统计报表,上传到商务部指定的信息系统。

二、建设要求

(一建设原则

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应按照先进可靠、安全稳定、经济实用、可扩展原则建设。(二建设内容

l、电子交易结算可追溯子系统,可采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 和人工交易、电子结算两种模式。电子交易、电子结算模式是指通 过可联网电子秤,在交易现场完成交易的记录和无货币化结款。人 工交易、电子结算模式是指交易信息采用手工开

单,在每个子结算 点完成数据的输入和结算。肉类产品可采用轨道悬挂式交易、红外 感应编码的方式。

2、信息实时发布子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将供求、价 格等信息发布到大屏幕和互联网或报送给指定部门。信息分类编 码、网络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等技术要求, 应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三设施设备

1、中心机房

标准机房在 30㎡ 以上。需配置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计 算机工作站、不间断电源(UPS、交换机等基本网络设备;通过 局域网与结算大厅及各子结算点连接(可采用光纤接入或双绞线介 入;配备路由器、防火墙用于互联网接入;配备机房防雷及接地设 施;配置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网络防病毒软件以及 其他配套软件等。

2、结算大厅

结算大厅 30㎡ 以上。需配备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不间断电 源(UPS、制卡机、交换机用于网络化作业;配备保险柜、摄像 头、报警器等安全设备;配备 LED 显示屏、触摸屏等公示设备。

3、子结算点

根据需要可设置子结算点。每个子结算点房屋应在 10㎡ 以上。需配备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不间断电源(UPS、交换机、保 险柜、摄像头、报警器等。

采购设备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原则进行,优先采购符合 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且在同等设备中排名位于前列的知名品牌 设备。非标准设备供应商具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售后服务体系。服务器采购应优先选择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曙光 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联想集团 IBM 中国有限公司。HP 中国 有限公司等制造厂商。

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商应具备信息产业部颁发的信息系统集成 一级资质和软件开发 CMM3级以上资质, 对具有实施同类项目经验的 开发商优先考虑。

附件 2 农产品批发市场安全监控中心建设标准

一、基木功能要求

(一能够全方位实施 24小时市场监控,监控覆盖率达到 95%以上。

(二录像可采取定时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报警录像和手动 录像等多种方式,能够对监控图像进行成组和万能切换。

(三视频监控信息能够保存 15天以上。

(四具有报警系统,能够支持报警触发录像和预报警自动录 像。在监控室可现场指挥处理突发事件。

(五可实现远程网络控制、录像文件传输。

二、建设要求(一建设原则

安全监控中心建设应按照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功能齐全、操 作简便、可扩展原则进行。设计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国家、行业标 准要求。

(二设施设备 1.监控室

监控室建筑面积在 30㎡ 以上,具有避雷和接地装置。避雷措施 应符合 GB50057等国家标准的规定。

2、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由彩色转黑白(自动转换摄像头在照度不够的情况下 也能实现监控一体化摄像机、彩色低照度摄像机、云台、变焦镜 头、数字硬盘录像机、控制台、控制键盘、远程分控台、电视墙、显示器、UPS 电源、报警探测器、报警控制主机等构成。

设备的采购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原则进行,优先采购符 合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且在同等设备中排名位于前列的知名品 牌设备。选用属于公安系统规定的设备应由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 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出具检验报告。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 相关技术规范。

附件 3 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标准

一、基本功能要求

批发市场能对其经营品种进行相应的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黄曲霉毒素、微生物等项目的定性、定量检测。对蔬菜水果至少能 进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虫菊酯等几类广泛使用的农药残留检 测;对肉禽蛋至少能进行水份含量、微生物、兽药残留、饲料添加 剂等(抗生素类、激素类检测;对水产品至少能进行甲醛、重金 属、药物残留等检测;对粮油至少能进行黄曲霉毒素、理化指标、溶剂残留、农药残留等检测;对茶叶至少能进行理化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检测;对豆制品至少能检测吊白块、山梨酸、苯甲酸等。年检测量应在 10000个批次以上。

二、建设要求(一检测室

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 60㎡ ,有完好的抽风和污水处理装置。微生物检验室需独立设置。

(二主要设备

根据功能要求, 配备能够满足市场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应指 标检测项目所需要的仪器设备, 包括农药残毒检测仪或全自动高感 度大量样品农药残毒检测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 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等。

仪器设备的采购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原则进行,优先采 购符合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且在同等设备中排名位于前列的知 名品牌设备。

三、人员要求

专业检测人员不少于 3人,检测人员应经当地质检部门培训, 持证上岗。

四、其他要求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抽样检测记录制度,检测仪器 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等。

(二有条件的批发市场可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取得相关认 证,开展第三方检测服务。

附件 4 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标准

废弃物处理中心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或有机废弃物循环 站和污水处理中心(或中水处理中心

一、基本功能要求

(一能够满足环境保护、卫生等部门对废弃物处理和排放的 要求。日处理废弃物量应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来确定。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应具备及时完成市场垃圾收集、压 缩处理及清运的功能。

有机废弃物循环站应对动植物蛋白残体进行回收利用, 即将各 种蔬菜、水果等动植物蛋白残体经过粉碎、挤压和高温发酵,使产 出物成为生物蛋白饲料或生物有机肥料。

(三污水处理中心(或中水处理中心具备将市场所产生的 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处理为中水的功能。

二、建设要求(一建设原则

废弃物处理中心要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原则进行,应采用 合理适用、技术成熟、运行可靠、管理便捷的处理工艺。固体废弃 物处理中心应远离经营区与生活区。

(二设施设备要求

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需配置:固体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处理

压缩设备、垃圾外运车、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设施设备。有机废弃物循环站需配置:切碎机、挤压机、生化处理机、混 拌机、处理站等设施设备。

污水处理中心需配置:污水处理池、进水泵、水下曝气机、微 孔曝气机、自控系统等设施设备。

中水处理站需配置:调节池、清水池、操作间、潜污泵、清水 泵、空压机等设施设备。

设备的采购应本着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原则进行,优先采购符 合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且在同等设备中排名位于前列的知名品 牌设备。

附件 5 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

一、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项目建设内容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中的冷藏、冷冻设备设施建设, 与冷链系统项目建设分属不同项目,在建设位置上,冷链系统项目 不应建设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内部。

(一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包括:地基、仓储、办公、供电、供水、设备 用房、消防、装卸平台、停车场等基建工程、给排水工程。

2、储藏库。冷库(温度:一 30℃— 10℃,包括:冷却物冷藏 间和冻结物冷藏间和常温库(正常温度以及立式储存架(箱、柜

3、与冷库配套的制冷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循环水和电气控制系 统。包括制冷设备及相关的附属设备和控制装置等。

4、分捡、装卸工具。包括:升降电梯、叉车(升降叉车、平动叉车,分捡线,手持终端、分装箱等。

5、运输工具。包括:冷冻、冷藏食品用配送车辆、传输机械 等。

6、通讯及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配送中心内部的商品库存信 息管理系统、车辆调度系统等软件以及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

7、电力系统。包括用于储藏库照明、分捡、装卸、信息系统、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运转的电力系统。

8、其它设备设施。

(二冷链系统建设内容

1、冷库(含气调式冷库,包括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 和冷藏加工间 及相关的制冷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循环水和电气控制 系统。

2、农产品冷藏、冷冻食品配送运输车、冷藏配送集装箱等低 温运输工具。

3、零售终端(超市门店冷藏、冷冻陈列柜、制冰机和小型 冷库。

4、其它制冷设备。

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项目建设标准

(一总体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及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79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建设 实行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

(二 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中的建筑工程, 按照 《建设部关于贯彻执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若干问题的通知》(建标 [2002]212号中规定的标准建设。(三冷冻冷藏设备设施建设标准。冷链系统建设及农产品物 流配送中心中的冷冻冷藏设备设施建设,按照《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 2001、《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1 — 2000、《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2— 2000、《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 98等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和相关储存食品的技术规定 及标准建设。所选用的制冷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或企业标准(如暂时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附件 6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验收规范

第一条 为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验收和资金管 理工作,根据《商务部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和《商 务部财政部关于做好 2006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资金管理 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经商务部核准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承担的, 并于 2006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竣工 的建设和改造项目。

第三条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应当遵循实 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实地核查, 引入科学评估机制,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四条 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竣工后, 应首先对项目建成情况 进行评估,并根据自评结果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提 交相应材料,并在材料上加盖公章。

第五条 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公益性项目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冷链 系统项目申请验收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原件由受理单位核对 无误后退回,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下同

(二 自建项目应当提供购置设备签订的合同及发票原件及复 印件;统一招投标项目应当提供项目承包合同及工程结算发票原件

及复印件;

(三)购置设备清单(列明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价格、制 造厂商),冷链系统设备应列明安置的详细地址;

(四)有关部门出具的工程验收报告;

(五)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事务所出具的项目资金审计报告(附相关单据及证明材料);

(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提供或者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 门规定的其他材料。第六条 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及农产品流通企业物流 配送中心项目申请验收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二)规划、国土、环保、消防等有关部门出具的批准建设文 件;

(三)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合同、借款凭证原件及复印件;

(四)有关部门出具的工程验收报告以及建设部门出具的工程 验收备案证明;

(五)会计师事务所或

者审计事务所出具的项目资金审计报告(附相关单据及证明材料);

(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当提供或者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 门规定的其他材料。第七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受理项目验收申请,会同财政 等部门成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验收小组。验收小组由管 理部门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验收小 16 组应当在受理项目验收申请20个工作日内派出至少3名成员对项目 进行实地验收。商务部组织有关专家或授权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对中央企业所 属市场和企业的建设项目进行验收。第八条 验收小组应当重点核查项目是否达到基本功能要求,是否按照有关建设标准配置必要的设备,满足使用要求;是否通过 相关部门验收;核查项目资金使用和财务审计情况;查找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处理意见。验收小组应当对项目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新增年销售额、新 增出口额、降低流通成本等)和社会效益(新增覆盖农户数、带动 增加就业数、带动农民增收等)进行客观评价。第九条 验收小组应对每个承办单位或项目作出验收结论,并 形成验收报告(包括验收的形式、成员、时间、结论以及第八条规 定的内容等)。验收小组成员应当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验收结 论包括“通过”、“整改后再验收”和“不通过”三种。第十条 验收工作应当于2007年1月31日前完成。逾期未能完成 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于2007年2月10日前向商务部书面报告 有关情况、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建议。第十一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于2007年2月15日前,向商务 部报送本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报告(包括验收 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及项目验收情况汇总表(包 括项目承办单位名称、项目名称、验收结论、直补金额、贴息金额 等)。每个承办单位或项目的验收报告及材料应装订成册,作为附 17 件报送。第十二条 项目承办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有关情况。第十三条 项目承办单位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验收结论 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商务部(市场建设司)提出复议,商务 部在接到复议申请的20个工作日内组织复核。第十四条 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各地

上报的验收 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第十五条 本规范由商务部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18

下载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贸流通体系

    商贸流通体系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商品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

    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共5篇]

    一、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流通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农村市场运行监测体系等方......

    关于加快农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

    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快农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1-11-1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近日,商务部印发了《关于......

    现代流通管理

    一、简答.1、商品流通有何作用?答 (一)促进生产发展(二)满足消费需求(三)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四)稳定市场物价(五)增加外汇收入2、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现代流通......

    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农产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产品流通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一) 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产品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农业......

    核桃流通体系建设状况工作汇报

    尊敬的吴副主任及各位领导:根据《关于协助完成临沧市建立核桃流通体系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的核桃流通体系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一、核桃产业的基本情况**县位于临沧市西北......

    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经济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经济的研究与展望的文献综述 学习小组:003 小组成员: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粮食行业完成了从统购统销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