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凉市苹果套袋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修改版)
平凉市苹果套袋技术推广项目
工作总结
一、项目实施背景
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东经105°20′—107°50′,北纬34°54′—35°46′,六盘山横贯其中,海拔890-2857m。年平均降雨量450-700mm。年平均气温7.1-9.9℃,最热七月,最冷一月。极端最高温34.8℃,极端最低温-25.7℃。年平均日照数为2208小时,≥10℃的有效积温2581-2816℃。无霜期平均180天。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明显的区域优势适宜发展果品产业,特别是优质红富士苹果生长。所产的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强、糖份高、品质佳、耐储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依据这一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采取点轴辐射、板块培育的开发模式,着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支柱产业,呈现出了发展示范县、万亩乡、千亩村的良好势头。果品产业已成为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从1995年开始,受国家宏观调控,苹果生产进入压缩调整阶段,整体由非适生区
域突破较快,象静宁县仁大、冶平、李店,泾川县王村、丰台、飞云、荔堡等重点乡(镇)套袋数量成倍增加,套袋面积比上年将近翻了一番。之后随着果实套袋技术推广在泾川、静宁两县的不断深入,各级技术推广人员又积极在庄浪、灵台、崆峒区、崇信等重点果区开展宣传,积极组织当地果农在静宁、泾川学习取经,开阔眼界。在广大技术推广和业务部门的艰苦努力下,2000年,平凉崆峒,庄浪朱店、万泉,灵台西屯、吊街、独店,崇信柏树、黄寨等乡(镇),当年试套,就一次突破100万只,发展形势喜人。
三、项目实施效果。
在广大科技推广人员和各级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果实套袋技术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取得了较大突破。从199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到2003年,全市完成苹果套袋4.5亿只。累计果实套袋8亿只,生产套袋果15.2万吨,平均每公斤增值按0.5元计,项目实施可给全市果业生产增值超过7600万元,果品优果率由1998年的20%提高到2003年的38%。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势明显。
四、推广措施和办法。
针对我市果业发展中存在困难和实际问题,市果业办坚持以解决思想认识为前提,以科技推广为先导,以基地建设为框架,以增加效益为中心。充分利用“典型促动,政策启动、行政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的发展经验。全面实
多层次、多形式的给果农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成立果业协会、农民信息之家,为果实套袋技术推广开拓了主渠道。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果办组建成立了平凉市果业协会,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各县(区)成立各级果农协会68个,农民信息之家50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网络。二是组建果业信息网站。市果办在建设市级果业信息网站的基础上,支持、鼓励各级业务部门、各重点乡(镇)成立果业信息网站,为各级政府、广大果农和客商提供了更多的果业信息。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果实套袋是目前国内果业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市果办采取“走出去看,请进来教”的办法,特邀全国著名果树专家汪景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所副所长李丙智分别在全市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指导。同时组织市内技术骨干,在各县(区)200多个乡(镇)进行培训,共计培训技术干部5000人(次)。果农2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干部和果农对果实套袋的认识。
3、依靠科技,精心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果办紧紧围绕推广标准化生产,认真推广果业实用新技术,特别是把果实套袋作为果业生产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从选袋到果实摘袋,精心指导,严把每一个环节,确保了技术顺利实施。一是帮助果农选好果袋。经过试验观察,我们发现,双层三色纸袋对提高苹果果实质量作用极大,效果十分明显,而塑膜袋则达不到标准化生产要求。二是指导果农正确套袋。针对
示范园区的建设,极大提升了我市果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为果实套袋技术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三是开展标准化生产,为果实套袋技术推广提供质量保证。为实现我市果品进入国际大市场和大流通,市上启动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方案,一方面结合全市丰产园的生产水平,集中力量建成了1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另一方面按照标准要求,把标准化生产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户果农、每一亩果园,每一株果树,尤其是把优良品种、无毒矮化、接枝修剪、疏花疏果配方施肥、果实套袋、摘叶转果节水灌溉、病虫防冶、分级包装、贮藏精选等各项技术配套起来,这就为果实套袋技术推广提供质量保障和关键配套措施。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果实套袋生产技术在我市已全面普及,并且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培育支柱产业,加快我市农村小康建设步伐起到了带动和促进作用。
风格啊地方似的似的发射点法士大夫十分十分似的
第二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鱼山镇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关精神,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我院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周密部署,逐步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一)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当前,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振兴中医,实现科学、快速地发展,首先要弄清自身的优势所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有着十分明显的特色优势。我院要求全镇各卫生所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有所作为,必须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发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走中医药特色之路。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以来,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取得显著成绩。但一些地方中医药基础设施落后,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完善,中医药服务阵地萎缩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政策扶持和培养人才等措施来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和卫生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掌握应用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简便中草药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让群众受益,以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
(二)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了惠民措施
我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价格低廉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真正做到惠民、便民、利民。同时,根据疾病谱的变化,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酒精肝、小儿腹泻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病的防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三)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搭建中医人才梯队
许多地方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原因是中医药人才缺乏,许多村卫生室没有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要在短时间内使所有社区和乡村的医生都具备相当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非常困难。我院在中医药
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中,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和卫生室人员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全面推进我镇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简便易学、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真正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四)夯实基础,强化抓手,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
党和国家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要求以农村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12年11月份,对我院门诊医师和全体乡村医生进行了适宜技术推广培训。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知晓率达100%,发放中医药宣传单100余份,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夯实了中医药工作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切实抓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为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确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印发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目标、推广内容、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作出要求。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完善本地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工作。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关键是搞好培训。加强师资力量,把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师作为骨干,赴基层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推广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中医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日常业务中经常应用。
(二)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络建设。
卫生院结合实际,狠抓中医药的推广普及,把中医科建设做为卫生院和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建设时做到全部开设中医科,设置中药房。
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在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时,注重加强中医药的推广普及,对业务用房、设施等也要相应地提高标准和要求。规范化村卫生室全部都配备中医中药,并注意
将中医药人员和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进行调整充实。所有村卫生室都配备规定以上数量和品种的中草药和中成药,每个卫生室要有一名以上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防病治病服务。
三、强化保障,保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便捷价廉的中医药服务,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卫生院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的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推广应用方案,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卫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责任,拟定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督导,及时研究解决推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同时,加强了对推广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为推广应用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二)完善保障措施。在新农合制度建设中,将中医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部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畴,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报销比例和降低中医院的起付线,使越来越多的病人体验到中医药治疗的实惠,为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方面通过积极提供中医药服务,发挥特色优势,扩大影响,吸引病人;另一方面,也加强管理,控制大处方,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减轻病人医药费负担,正确引导群众就医。
(三)加强考核督导。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绩效考评机制,纳入卫生工作的目标管理。同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纳入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并把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卫生院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和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村医执业的考核内容,加强考核督导,凡考核不合格的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鱼山卫生院
2012-12-7
第三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唐城镇中心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上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相关精神,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我院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周密部署,逐步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一)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
当前,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振兴中医,实现科学、快速地发展,首先要弄清自身的优势所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有着十分明显的特色优势。我院要求全镇各卫生所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有所作为,必须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发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走中医药特色之路。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以来,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取得显著成绩。但一些地方中医药基础设施落后,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完善,中医药服务阵地萎缩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政策扶持和培养人才等措施来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和卫生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掌握应用推拿、按摩、拔火罐、针灸、简便中草药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让群众受益,以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
(二)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了惠民措施 我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价格低廉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真正做到惠民、便民、利民。同时,根据疾病谱的变化,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酒精肝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生活方式病的防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三)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搭建中医人才梯队
许多地方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原因是中医药人才缺乏,许多村卫生室没有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要在短时间内使所有社区和乡村的医生都具备相当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非常困难。我院在中医药
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中,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和卫生室人员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全面推进我镇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简便易学、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真正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四)夯实基础,强化抓手,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党和国家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要求以农村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12年8月份,又选派了2名中医药骨干参加卫生局组织的适宜技术推广县级师资培训班。通过活动使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知晓率达100%,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知晓率达100%,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夯实了中医药工作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切实抓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为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按照省卫生厅确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印发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对全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目标、推广内容、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作出要求。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完善本地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工作。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关键是搞好培训。加强师资力量,把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师作为骨干,赴基层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推广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中医人员都要学习和掌握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日常业务中经常应用。
(二)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络建设。
卫生院结合实际,狠抓中医药的推广普及,把中医科建设做为卫生院和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建设时做到全部开设中医科,设置中药房,其中:卫生院中药饮片达到30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150种以上;卫生室中药饮片达到27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50种以上。
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在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时,注重加强中医药的推广普及,对业务用房、设施等也要相应地提高标准和要求。规范化村卫生室全部都配备中医中药,并注意将中医药人员和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进行调整充实。所有村卫生室都配备规定以上数量和品种的中草药和中成药,每个卫生室要有一名以上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防病治病服务。
三、强化保障,保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群众提供便捷价廉的中医药服务,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础性工作。卫生院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的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推广应用方案,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卫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责任,拟定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督导,及时研究解决推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同时,加强了对推广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为推广应用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二)完善保障措施。在新农合制度建设中,将中医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部纳入合作医疗报销范畴,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报销比例和降低中医院的起付线,使越来越多的病人体验到中医药治疗的实惠,为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一方面通过积极提供中医药服务,发挥特色优势,扩大影响,吸引病人;另一方面,也加强管理,控制大处方,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减轻病人医药费负担,正确引导群众就医。
(三)加强考核督导。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绩效考评机制,纳入卫生工作的目标管理。同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纳入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制定措施,组织实施。并把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卫生院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和晋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村医执业的考核内容,加强考核督导,凡考核不合格的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唐城中心卫生院
中医科
二〇一二年八月
第四篇:苹果优质高产气象系列化服务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
项目工作总结
《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列入陕西省气象局、咸阳市农业局2003年重点推广项目。咸阳市气象局为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淳化、旬邑县气象局为协作单位。经过两年实施,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咸阳果业的二次腾飞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项目实施概况
1、确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任务下达后,我局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将任务分解到苹果优生区七县,确定并下发了实施规范和考核办法,制定了工作措施,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
2、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①超额完成了计划面积,辐射带动作用强。全市7县累计推广有效面积达144万亩(详见附表);全市超计划24万亩完成了推广任务,在项目区外技术辐射带动的增效面积为50万亩。
②增产幅度大,优果率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区内平均亩产2141公斤,总增产24480万公斤,新总增产值17136万元,新增纯收入15984万元,投入产出比1:13,88。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纯技术效益4795.2万元。
③加强示范引导,技术覆盖范围广。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紧密结合生产,以苹果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主体,建成了七个试验示范点,标准示范园50个。示范园的样板效应,不但促进了项目区各项技术的落实,而且辐射带动了全市气象系列化服务的开展。
④努力狠抓培训提高,推广与普及并举。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借助各级行政组织的强大推动作用,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行业参与的办法努力狠抓技术培训和推广普及。每年市、县两级发放的技术资料都在10万份,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还通过网络、电视、广播、“121”气象答询系统以及手机短信等形式,向果农传授气象技术知识,从而迅速提高了果农利用气象科技指导果园管理的水平。
⑤服务工作的开展,促使多重效益实现。
通过《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实施,一是加快了我市实施“优果工程”十大技术的步伐,提高了果农的优果意识和优质苹果生产的技术到位率,增强了苹果市场竞争力,为做强做优优势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减轻了苹果生产的气象灾害损失;三是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实践锻炼,自身素质迅速得到提高,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加强。
3、主要技术措施落得实,推广实绩突出。一是狠抓主要技术措施的落实。在项目区内,两年累计实施推广试验示范面积180万亩,有效推广面积144万亩。
二是积极开展技术调研的和应用研究,两年来市、县两级共开展各种技术调研和试验20项(次),专业人员完成研究报告或撰写各种论文服务材料共180多篇。在推广和应用研究中实现技术创新三项。制定了苹果系列化气象服务研究开发实施方案,完成了苹果优质高产气象综合服务体系研究,制定了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周年方案,进行了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研究,完成了苹果气象指标分析,初步建成了苹果气象系列化服务系统业务平台。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陕西省气象局、咸阳市农业局下达了《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后,我们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并下达到各协作单位执行,明确了各协作单位的任务分工,统一了各项要求。在项目实施中,我们采用试验、示范、推广同步进行的工作方法,协调督促各项目协作单位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细化了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夯实了责任,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目点的工作进行巡视检查、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观摩交流,并对典型经验认真总结及时推广,从而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为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促进项目进度,我们采取以点带面,辐射全面,均衡发展的方法,大力推进各项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两年来项目区内建成标准示范观测点七个,使得这些关键技术很快在苹果产区大面积推广。
3、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加快技术推广普及速度。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借助各级组织的推广作用,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行业参与的办法加快技术推广普及速度,两年来先后印发各类技术资料服务材料100余篇1万份以上。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项目区内果农的科技素质和优果意识,增强了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4、坚持四结合,保证推广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统一。
一是坚持行政领导与技术人员、果农相结合,推动了技术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果农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坚持试验示范与物资配套相结合,主要是加强各县示范的技术联系,使技术规范相统一,遇有灾害性天气要开展联防联报。三是综合技术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四是把不断总结经验与不同年份、不同气候类型、采取不同管理方法相结合。
二、效益效果
1、推广面积情况 经过两年来的试验示范,全市7县累计推广有效面积达144万亩(详见附表);全市超计划完成24万亩,在项目区外技术辐射带动的增效面积为50万亩。
2004年12月19日,旬邑县人民政府来函指出:今年,全县30多万亩苹果喜获丰收,预计总产21万吨,产值3.5亿元,气象科技为优质苹果锦上添花,为打造绿色无公害优质苹果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1月27日,彬县人民政府来函指出:我县在气象部门的大力协作下,苹果产量达到19万吨,实现果品年收入2.2亿元。2005年1月26日,永寿县人民政府来函指出:去年,全县17万亩苹果喜获丰收,预计总产15万吨,产值2亿元。全方位的气象系列化服务,不仅为果农实施田间管理提供了气象保障,同时为打造绿色无公害优质苹果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
2、果品产量质量明显提高
两年累计完成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面积180万亩,有效推广面积达144万亩,项目区内平均亩产2141公斤,总增产24480万公斤,新总增产值17136万元,新增纯收入15984万元,投入产出比1:13.88。其中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纯技术效益为4795.2万元,占30%。
3、果园小气候条件状况得到改善
一是提高了果园受光率。由于采用地面铺设反光膜,果园受光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25%。淳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来函指出:从示范该技术后的情况看,果园受光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25%,优果率由40%提高到70%,果品质量明显提高,高档苹果增加20%--30%。
二是通过除杂草、松土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水热状况,增强了果树抗御干旱和低温的能力。通过烟雾防霜,改善了果园温度状况,提高了果树抗寒能力。2005年1月27日,彬县人民政府来函指出:彬县气象局在苹果气象系列化服务中,积极开展果树花期霜冻预防工作,每年3月份开始组织群众准备柴禾堆、秸秆、干草等防霜物资。经济条件好的,根据气象科技人员的指导,制成防霜烟幕弹。每天监测天气变化,如预测有霜冻天气,及时发布防霜指令。两年来,发布防霜指令7次,因发防霜宣传材料2期,8000份。2004年12月20日,长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来函指出:长武县气象局在深入研究当地果树果花受冻机理、花期冻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了果树花期冻害防御实验研究工作。据统计,在2003年和2004年3月下旬到5月上旬其间,向县政府农业、果业管理部门送发降温消息、降温警报16份,通过电台、电视台为广大果农发布降温消息、降温警报40份。在果树花期共发布全县主要果区周预报12份,日预报160份,降温预报准确率98%。大部分果农及时向果树喷洒防冻剂,大大减轻了冻害对果树花期的影响,减少损失800万元。
4、防灾减灾经济效益明显
两年来,在开展苹果气象系列化服务过程中,各服务推广示范点进行暴雨、冻害、大风、低温、霜冻、冰雹等灾害的指导防御以及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有效的减轻了气象灾害对苹果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幅度提高了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2004年12月20日,长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来函指出:长武县气象局针对长武冰雹活动路径,调整了炮点布局,加强了高炮防雹、增雨工作。两年来,组织高炮防雹作业26炮次,高炮增雨作业12炮次,取得经济效益1200万元。彬县人民政府来函指出:彬县气象局在苹果气象系列化服务中,健全人影作业体系,人影作业点由原来的6个增加为14个,两年组织人工防雹作业17次,人工增雨作业7次,为我县果业生产挽回损失3000万元以上。2005年1月4日,淳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来函指出:两年来,组织防雹作业35次,高炮增雨作业8次,减少冰雹灾害损失1500万元。
四、发展前景
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效益和技术创新,但它仅占全市苹果面积的50%,还有近一半的果园需要通过技术推广来提质增效,创新技术还需要经过技术推广来不断扩大效益,因此,优质苹果生产气象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任务还任重道远,潜力巨大。从整个推广工作来看:一是要加强技术培训,使一些偏远地区的果农也能得到培训,使他们对气象系列化服务研究与开发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力争全市果区果农都能熟练掌握当地气候资源的优势,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二是要狠抓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示范推广向广大果农展示苹果气象系列化服务技术及其明显的效益;三是要继续发挥果农协会的作用,继而同基层果业部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共同为咸阳果业发展献计献策;四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加大投入力度,要把此项工作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等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搞好示范推广工作。
(苹果气象服务课题组)
二○○五年三月
第五篇:2011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2012年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
求,为了推进医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医院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实施了基层中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该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医院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和推广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为确保培训质量及推广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推广专家指导组,并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
二是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我院印发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计划》等实施文件,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县卫生局以医院为培训基地,首先对乡镇医疗机构及卫生室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 1
了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村卫生所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训不少于4项的适宜技术。根据实际培训内容主要有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资料用具不多,尽管我们组织制作了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课件,但由于条件限制还是显得很不够完美。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三、计划打算
为使医院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以下几点打算: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还应继续,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深入各基层进行临床实践培训指导。
二是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师资、学员的继续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
三是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效果和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并认同中医药适宜技术,从而不断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效果。
房庄卫生室
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