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土地整理业务学习考察汇报
农村土地整理业务学习考察汇报
为了学习借鉴兄弟省行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推动我行新农村建设贷款项目业务的开展,2010年10月省分行组成考察组两批前往安徽省考察学习以土地整治为切入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在安徽期间,我们通过与安徽分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座谈和进行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安徽分行的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次学习考察组得到了安徽分行的热情接待,党委书记行长周良伟为考察组介绍安徽省分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考察时间虽短,但开拓了思路,加深了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了解,基本掌握了其操作方法。大家还利用考察的间隙,结合海南实际对如何开办“土地整治”业务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此行达到了预计目的.一、安徽“土地整理”项目简介
“土地整治”即各地按地方政府的土地整理计划,通过对“空心村”、“空心房”、危房等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重新规划,在一定区域内的农业建设用地上进行农房拆迁、农民安置,土地复垦等工作,以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钱、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问题。同时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农民居住状况和生存条件。可以说,这是一件“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多方共赢的好事。从政府层面讲土地整治项目操作步骤一般包括:
1、土地整理划报批;
2、制定农民住房拆迁、安置方案;
3、落实资金;
4、项目实施。从安徽的做法来看,县政府是土地整治项目责任主体.镇政府是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主体,城投公司是土地整治项目融资建设运营主体。
在安徽我们所看到,“土地整理”没有剥夺农民土地、使农民丧失生活来源而引发社会矛盾,而是在对农民住房拆迁和集中安置的同时,使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在节约出来的土地上引进产业项目,在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的同时,而且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收入。安徽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政府、农民和企业多赢的结果。
例子一:南陵大浦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涉及池湖、龙潭、黄塘三个村,33个村民小组,1810户,总人口6900余人。该项目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新思路进行建设。分为土地整治和产业建设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土地整治是产业建设的基础,产业建设又成为农民生活的保障。该地区原有的农民居住区域较为分散,占地面积大,土地的利用效率不高。在项目的操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建设农民集中安置小区,解决了农民房屋拆迁后的居住问题;然后在拆除原有民房等建筑后节约出来的土地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4000亩标准化良田、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农发行向该公司提供信贷资金30000万元,为企业解决了项目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并吸引了10亿元的民间资本投入其中。通过土地整理将原本分散的耕地连成大型的整体地块,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通过建设农民安置小区,为农民配置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等设施,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在获得收益的同时又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这不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让他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且1300农民在产业园中工作变为农业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较以往单纯的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提高了4000多元,让这种城里人的生活成为可持续的、可发展的生活,实现了政府、农民、企业的“三赢”。国务委员吴邦国到大埔新农村建设实验基地参观后称赞它是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例子之二:肥西县官亭镇回民社区,是安徽省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很好结合起来又一典范。该小区建立于2009年6月,由马河湾、风祥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涉及46个村民组,88个自然村庄、4382人,其中少数民族895人。2008年3月被合肥市列为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推进项目试点。该项目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为抓手,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通过实施规划设计、新村建设、土地规模流转和农民就业园区建设“六个统一”,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四位一体”的目标,打造新农村建设“合肥模式”。整个项目区面积18514.3亩,总投资2.03亿元,配套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站、商业服务区、清真寺、污水处理厂等公共基础设施。其中以“农村特色,城镇标准,江淮新村”为特点的新社区建设占地519亩,新建多层住宅24栋,2层住宅164栋,四合院24栋,分9个住宅小区布局,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目前,1424户,4382人全部迁入新居。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共新增耕地2906亩。整理后的土地,在坚持集体所以权,和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社区成立了土地流转经营专业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将土地委托合作社统一流转。目前,已有6家企业,8家种粮大户签订流转合同13500亩,主要发展优质粮油、蔬菜、甜玉米、苗木花卉等高校规模农业。土地流转后,为切实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社区积极探索多种就业渠道,通过引进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创办农民就业园区;建设200亩标准化钢架大棚,返租给居民从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创办种植业园区;以龙头企业老母鸡家园合作,实行公司加农户生产,创办养殖园区等,确保农民不失业。此外,对一些无技能年纪大的居民,就地转移到镇工业园区、农业企业和社区物业、保洁等岗位就业,共解决一千多人就业。
例子之三:肥东县白龙镇的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将原来的15个自然村通过拆旧建新,集中居住整合为3个中心村,通过土地整理使户均建设用地由原来的1.5亩减少为0.5亩,共节约农业建设用地1300亩。多出的土地仍归农民所有,合作社将其中的300亩出租给蒙牛现代牧业集团办起了1.6万头的奶牛场,农民通过给养牛场供应饲草、务工和土地出租使收入增加了。
大家或许会问,土地整理使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收入也增加了,但投入巨大,靠什么回收。回答这一问题要从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说起。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是相伴而生的。根据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土地整理、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出的土地进行复耕,复耕的土地经有关部门验收后,可相应等额得到城镇建设用地,政府就通过得到的建设用地出让收回项目投入,土地出让增加当地的土地供应,解决城镇化中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
二、安徽分行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总体情况
自去年以来,安徽农发行以省委、省政府“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的战略决策为契机,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全力助推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截止今年9月末,该行已累计受理“土地整治”项目72个,项目总投资额202亿元,申请贷款126亿元;其中已评估、批复项目88个,贷款额度112亿元。2010年度,安徽省分行已累计发放贷款57亿元,支持“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50个,项目覆盖了14个市的59个县(区),实现复垦土地面积12.34万亩,其中新增有效耕地面积11.98万亩,可置换出建设用地面积11.85万亩,安置农民5.1万户、16.89万人,建设安置房面积535万平方米。安徽分行支持土地整理项目,不但解决了安徽各市县近年来快速发展所急需的用地问题,更使大量农民过上了城市生活,享受了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等福利。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赢得了当地政府的赞誉,大大提高了农发行的地位。
三、安徽分行开展“土地整理”贷款业务的主要做法
安徽分行在全国农发行系统支持“土地整治”项目最早、贷款额度最大,成绩令人瞩目,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助推“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安徽省2007年就开始“土地整理”工作,但工作推进较慢。2009年7月,安徽省委召开了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为主题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决定力推全省的“土地整理”工作。安徽分行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机遇,以非经营性项目为载体,以防控风险为前提,大胆尝试创新支农方式。“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是农发行一项全新的信贷产品,上无制度办法,下无操作流程。为了推动该项业务开展,安徽分行通过调研,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明确“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与国土资源厅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合作共同推进“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从市场准入、承贷主体、贷款方式、期限利率、操作规程等一系列问题上对“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使“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业务。
2、加强农发行与省国土资源厅联系沟通。他们和省国土局进行了两次高层会谈,建立了日常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全面支持土地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落实责任、争取规模,集中精力开展“大营销”、大推进、大落实工作。“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政策强,资金需求大。为了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实到位,安徽分行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省分行行长亲自负责项目对接工作,带领省分行有关处室,与全省多个地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就支持土地整治开展了高端对话与对接;多次召开“土地整治”信贷项目专题对接工作汇报会,听取各二级分行“土地整治”项目对接进展情况汇报;并将“土地整治”项目进展情况作为每季度二级分行行长汇报会的重点汇报内容。各二级分行也有“一把手”牵头,在省分行高端对话与对接的基础上,做好与当地发改委、城投公司、财政局、建委、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抓好项目具体操作。二是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合作,发挥农发行信贷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合力,用于解决地方财政一次性支付的资金困难。三是支持多元主体参与的土地整治。如农发行3亿元支持芜湖大浦新农村建设项目,引导民间资金近10亿元参与土地整治、农业园区建设等,得到了吴邦国委员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支持土地整治中,依据国家和安徽省区域发展政策,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一手抓皖江,一手促皖北,这里服务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如贷款额度20亿元支持的宣城市宛溪河治理项目,目前已开始实施;根据皖北土地整治空间大的特点,安徽分行正在上报总行毫州市万亩土地整治项目,拟贷款27亿元。四是积极争取总行支持。针对信贷计划趋紧的情况,安徽分行通过积极争取,2009年中长期贷款规模达到130亿元,居全国投放量第一位。2010年在全国农发行信贷规模比上年减少100亿元的情况下,争取到总行安排的信贷规模163亿元,为支持“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3、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上下联动加快项目实施。一是对“土地整治”项目实行“三优先”,即优先受理、优先调查评估、优先安排资金规模。二是对办贷流程简化,在项目调查过程中实行前台、后台“平行评审”,大大提高了办贷效率。三是对政府主导的土地整治项目发放贷款实行基准利率,不上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利息及评估费用支出。四是争取了总行充分授权,扩大政府合作项目审批权限,凡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省分行审批权限在5亿元以内,多数项目省分行即可审批,办贷流程缩短,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四、推进我省土地整理贷款业务的几点建议
1、实行项目的高端营销。根据安徽的经验,土地整治项目为政府主导,项目的实施需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在立项、规划、拆迁安置方面的支持,因此,要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宣传土地整治在我省新农村建设、解决国际旅游岛建设用地问题上的意义。发挥政府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主导推动作用。
2、加强与土地、发改和财政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全省农村“土地整理”方面的计划、资金和布点安排,及时掌握全省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情况以及时跟进。宣传农发行在资金规模、利率、服务方面的优势,确立农发行在农村土地整理中的融资主导地位。
3、我省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文昌试点积极跟进,以实现支持项目的突破,形成海南特色的土地整理开发模式,为全面支持我省土地整理项目业务打好基础。
4、“土地整理”项目贷款额度大、对新农村建设社会效益明显,应列为农发行支农重点,在信贷资源、人力资源方面实行倾斜。
5、积极探索支持有实力、用项目运作能力并有社会责任心的民营企业参与土地整理的路子,扩大支持土地整理的范围。
6、积极争取总行充分授权,扩大政府合作项目审批权限,缩短办贷流程,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7、要促请地方政府通过对融资平台的规范管理,为建立与我行长期合作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8、组织营销队伍学习国家“土地整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农发行《新农村建设贷款办法》,了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政策和操作,为“土地整理”项目营销、评估和今后管理打好基础。
海南分行赴安徽新农村建设考察组
二○一○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赴某市考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验汇报
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元月10日至13日,由市农办组织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同志,就农村土地流转等有关问题,专程赴**进行考察学习。期间,先后实地考察了**“五朵金花”、**农村产权交易所、郫县西部花乡鲜盆花生产基地、田园时代、榕珍菌业等精品工程,与当地有关部门同志进行了座谈。此次考察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一次新
人耳目之行,开人视野之行,启人心扉之行,发人深省之行。现将他们的主要经验及我们的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经验
**作为四川省会、副省级城市,近年来,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机遇,以农村土地改革为突破口,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第一要素来抓,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08年,该市累计农用地流转面积达到302.7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7%;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2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3.7%;全市农用地流转50亩以上规模经营达到197.4万亩,占农用地流转面积的65.2%,其中耕地达到136.2万亩。1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业主达到405个。分析其做法和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
1、创新观念较为超前。在创新理念、创新政策、创新举措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理念上,坚持“三个有利于”,按照“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把推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结合起来,让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地主”;把推进土地流转与全民创业结合起来,让一部分农民变成新的产业主;把推进土地流转与本地工业发展结合起来,让更多的离地不离家的人成为工人;把土地流转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让农民转变为商人。政策上,用活用足用好,如涉及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一次性承包土地等政策法规上没有明文规定不准的,敢于创新,规避政策风险。举措上,以搞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手段,推进农村产权改革,2008年该市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农村产权交易所,部分县市区也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中心,为农民提供快捷方便的产权及资本流动平台。探索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量化、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化改革、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平台等,拓展其抵押融资形式,使其资源变资本。**永竞集团建立的“田园时代”是一个以“土地量化入股、村企合作、业主规模经营”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在农民流转自愿的基础上,该村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组建农业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与永竞集团签定了租赁5200亩耕地,时间为19年的土地租赁合同,达成了投资2.6亿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的投资协议。“时代田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农业观光旅游为载体,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将园区内所有民房迁出,统一规划,新建新村庄,农民每户按每人35元平方米的补助予以建造新居。示范园主要发展葡萄、苗木、小区养殖等特色产业,建设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采取“农户入股保底,收入二次分成”的分配方式,使农民增收链条得以延伸。农户可从合作社获得稳定的“四金”收入。一是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每年每亩保底收入1500元;二是坚持“多积累,少分红”的原则,对高出保底租金部分的50%用于持股农户再分红,实现农户第二次分利。余下的50%新增收益用于扩大合作社生产经营;三是公司每年安排出租地农民700多人在农业园区打工,并解决出租地农民的社保问题。四是建休闲山庄,聘请当地人作物业管理,并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了农民收入构成多元化。
2、扶持政策十分过硬。一是土地流转奖励政策。2005年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明确了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具体奖励办法。新都、双流等多数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奖励政策,并从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有些地方除对规模经营业主给予奖励外、还对引进规模经营业主的单位和个人、对土地流转达到一对规模的村和乡镇制定了奖励措施。该市市委文件规定从2005年起连续3年以上规模经营农用地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由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锦江区在发展“江家菜园”基地中明文规定全区每个公务员租种一分田或一分地,转租给他人种的,出让800元给予补偿。二是土地优惠政策。国土部门积极为农业产业化项目提供用地政策支撑和用地服务,2005年为10家龙头企业落实建设用地1450亩,并享受到了相应的用地优惠政策。三是争取金融支持。加大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信贷支持,市政府与农发行签订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在2006年到2008年农发行提供100亿信贷额度。从2004年起市财政专门列支500万元用于
扶持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组织。
3、典型示范引导有力。该市总结推广了多种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典型模式,通过组织召开专题现场会、农村工作会参观现场、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等带动土地流转。如以双流县昆山村为代表的“土地有偿流转,业主规模经营”的经营模式;以崃羊安镇汤营村为代表的“土地量化入股,集体统一经营”的模式;以崃市固驿镇仁
寿村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村企合作经营”模式;以金堂县转龙镇大桥村为代表的“土地量化入股,农民与企业合作经营”模式;以龙泉驿区大面街办龙华村为代表的“开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规模经营”的经营模式,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土地规模经营加速推进。
4、服务措施非常到位。一是着力改善土地流转的软硬环境。通过结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用水保障工程等项目,政府每年投入上10亿元用于改善灌溉、道路等农业基础条件。对农业规模经营及兴办农业企业的周边设施由政府投入,“五朵金花”农民休闲山庄设施建设投入按50%的补足,并免收业主基础设施配套费;通过搭建劳务输出机构、开展务工前劳动技能培训、开通务工人员直通车等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用工信息、用工导向服务,消除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为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通过健全农民社保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解决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为土地规模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指导。该市先后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统一制定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和土地流转服务流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部分县市区建立了土地流转网络信息平台,为农户、业主从事土地流转提供服务。三是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政府每年投入6亿元,撬动社会、金融和部门资金达248亿元,政府每年向农民提供400元/亩的耕地保护基金,担保公司与农民按2:8的比例贷款担保,积极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的流转提供资金担保,以确保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正常有效进行。
通过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方式、方法,该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在土地规模经营的带动下,该市已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形成了优质粮油、畜禽、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茶叶、水产、竹林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二是促进了农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已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158个,该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57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0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78家,30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三是促进了农民转移和持续稳定增收。2007年该市转移农村劳动力21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2008年底,该市共有81.8万户农户转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占承包农户总数的42.7%。双流县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1.2万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四是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集体公益事业发展。通过资金、技术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92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80个,从业人员22.7万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到998个,参股入股的农户达15万户,极大地壮大了集体经济。金堂县由新镇祝新村,出资25万为全村2552人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77户低保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及文体设施建设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学习借鉴**经验的几点建议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走活,全盘皆活”。如果说,30年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得以分离,那么,30年后的今天,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又实现了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正是这一关键性的一着棋,将对农业农村经济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次**之行,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两型社会”实验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发展,实现“保二争一”,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重中之重是扶持引导,根本之策是发展产业,战略之举是体制突破。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先进发达地区比较,我们最大的差距是思想上的差距、观念上的差距。加速推进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首要的是在观念上的突破。在发展理念上,转变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势,树立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好农业的理念。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走企业化、公司制的经营路子。各级政府要重视引导和支持规模化经营实体改进内部管理体制和作业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园区、种田大户和农业产业化基地企业化建设。在发展模式上,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交易试点,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估值作价,实现流转利益的最大化。一是探索建立农用地流转方式,可采取置换方式,允许农民腾旧宅,建新村,将旧宅基地整治复垦,实行集约化用地。我市空置宅基地及荒地面积合计约8.6万亩,如能实现30%以上的挖潜,可有力支持我市土地规模流转。同时,作为试验区在扶持龙头企业用地面积、价格等敏感政策上要有所突破。二是建立以农地抵押的农地金融制度试点,进一步明晰农民的土地、房屋等产权,使之成为可以押抵、转让、入股、出租等金融资产。三是应大力鼓励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的拥有者以股份制形式投入农业经营;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支持龙头企业在生产基地进行“村企合一”试点探索,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出资、以集体土地入股等参与农业产业化;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让农民以入股等形式参与龙头企业的经营,不断推进农业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加强正面引导,实施科学规划。按照推进“三个集中”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全面制定完善我市农业产业规划,围绕全市优质米、竹木、肉禽、油茶、果蔬等优势产业,引导业主按规划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如在城市近郊区,着力推进以都市生态观光农业为主的土地规模经营;在中远郊平原地区,着力推进以优质粮油、蔬菜、花卉苗木等产业为主的土地规模经营;在中远郊丘陵和山区,着力推进优质水果、蔬菜、茶叶、旱粮、中药材和竹木、水产等产业为主的规模经营。各乡镇、村的土地流转要突出围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抓好布局。106国道和主要公路沿线的农业走廊和特色种植基地、休闲农业观光园、科技示范园和“一村一品”专业村等应作为土地流转的重点,努力形成“村为点、镇为线、县为面”的土地流转新格局。
3、致力培植典型,发挥示范效应。“一个典型破道题,一批典型活全局”。要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培典型、抓亮点。近年来,我市涌现了如攸县网岭镇北坪村金岭农民经济合作社、攸县种粮公司、新市种粮大户付和平、醴陵保丰公司、炎陵星光蔬菜公司等一批农村土地流转典型。一方面,要加大对这些典型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好的经营模式,如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可借鉴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各县区可选取有条件的乡镇,逐步推广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对整村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农民股份合作社或农民以土地参股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以村为单位申报,开展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另一方面,要把开展土地流转试点与全市22个新农村综合示范点结合起来,如**县建设的“两江三镇”生态休闲产业示范片,就是与土地流转相互结合的一个很好例证。各县市区都要选择若干个新农村示范点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开展试点,以点成片、以片成面,逐步推开。力争到2020年,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40%以上,农村一家一户生产基本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4、着力产业建设,突出项目支撑。产业项目是推动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的关键。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用“市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根链条,拉动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落实产业发展优惠扶持政策,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集中资金、技术给予重点扶持。通过改造“企业加农户”的传统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由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创建种养加小区,形成企业建小区,小区带农户的新模式;通过扶持培育唐人神等15家过亿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全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经营;通过依托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要明确要求15家做大做强型龙头企业都要建立1-2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基地;通过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连片规模经营,用“订单”的形式把企业与农民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结构的问题;通过实施农业招商引资的方式,将耕地、林地和非耕地进行整体包装推介,引进业主集中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农业,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区域化生产。
5、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经营主体。鉴于目前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需要在政策导向上积极扶持专业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一是各级政府要出台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优惠政策。各级财政可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对流转双方实行以奖代补,对流转时间较长、经营规模较大的可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如对将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给规模经营主体并签订流转合同5年以上的农户给予每亩一定额度的补助;对凡兴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入股耕地在500亩、林地10000亩的给予一次性奖励等。二是大力支持发展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和综合开发等资金应涵盖到种养大户。金融部门应降低贷款门槛,增加信贷规模,鼓励大户承租土地。三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落实株政办发【2009】2号精神,从2009年起市级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县市区财政要安排相应扶持资金。支持通过“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优先安排流转土地、有就业需求的农民从业。力争到2010年全市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家。
6、健全流转市场,创新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机构。在全市各级经管部门设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管理职权,规范流转管理,特别要稳定完善制度,今年6月底前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让流转主体和客体都吃下“定心丸”。县、乡镇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到年底,力争全市所有的县市区、乡镇100%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二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供需双方提供流转平台,提供合同、法律、竞价、纠纷仲裁、风险保障等服务。三是建立农村流转信息网络。以乡、村、组为单位,全面统计农村土地承包、农村劳动力、土地流转供需情况等信息,健全市、县、乡(镇)、村四级工作服务网络和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打造功能完善的交易平台,逐步实现土地流转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真正做到流而有向、流而增效、流而有序、流而无忧,流出活力。
第三篇:考察汇报
资料室改造考察汇报
接总编室王主任指示,拟将对台资料室进行内部全面整顿改造。因此,在高昕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走访了青岛市图书馆、青岛日报社资料信息中心、咨询了市档案馆、青岛大学图书馆等业务相关单位。就过往的回溯报纸、期刊、文献资料的保存馆藏方式,版本资料转换电子版数字化、如何做好服务等一系列疑问实地进行了详细的学习和咨询,为如何将现有的文献资料资源电子数字化,更好的为一线人员做好服务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考察调研。情况如下:
一、在青岛市图书馆。市图书馆是面对全市的公共图书馆,它规模6000多平米,业内权威、职能强大。进图书馆阅览大厅,首先吸引我们的就是提供给进馆读者的触摸式电子报刊阅读屏,站在触摸屏前,轻轻一点,一张张彩色时报就呈现在屏幕上,按照提示,几百种电子版的报纸期刊随意翻阅,浏览起来快捷、方便。
接待我们的图书馆社工部张主任,在询问了我们的来意后,把我们带到了精通图书馆各项业务的马副馆长办公室,马馆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就我们提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马馆长认为:一我台的馆藏报纸虽然有39年的旧报,但还够不上善本文献收藏的要求(善本、珍本文献资料馆藏要求是要达到百年以上的历史),暂时不需要寄存其它馆藏,建议自己馆内保管为好;二回溯型报纸的电子化转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经费,2008年他们聘请了30人的队伍,做了一年的时间,都没能完成工程,后因人员性质无法改编正式编制,人员离开工程只好停止。目前,市图书馆都未能达到旧文献转换电子化数据库要求,况且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数据转换标准和格式,对于旧报纸、文献资料的电子化转换,时机尚未成熟,因此,马馆长很坦诚地认为我台这项工程谨慎启动;三可以与市图书馆桥接电子书库网,设立电子触摸屏和网上PC阅读功能。市图书馆引进了清华同方系统和维普两家系统供读者来馆阅读,另有国家发展规划中心系统(需要政府认证)。清华同方数据库每年需40万元的桥接费,费用较高;马馆长推荐我们使用维普系统,可浏览2万余种报纸期刊文献资料及部分电子图书,第一年的桥接费为15万元,第二年后只需6万元,利用专业的程序平台提供在网上阅读万余种文献期刊,有利于资料资源共享。在就阅览大厅展示的触摸式阅读屏问题上,马馆长为我们推荐了北大方正电子阅览数字系统工程的李奇经理,他认为北大方正的技术还是值得信赖的,让我们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沟通联系。
二、在和业务相关的青岛日报社信息中心的杨常林主任接洽后,杨主任热心地把我们带进了报社的报库和阅览外借中心,报社的资料信息中心面积比18年前扩大很多,正式管理人员8人,在一楼单独设立了十万余册的独立书库,5层楼的一半作了报库及期刊阅览。他们现有期刊400余种,报纸380多种,另有一支编辑《读报参考》的队伍。个人觉得这方面是我台值得学习的。在谈及馆藏报纸资源方面,杨主任介绍了他们中心的情况,他们的报库尚没有恒温和加湿功能,库内馆藏党报成色比我们的馆藏还要陈旧,文献资料也很老化。因此,他们正在申请添加相关馆藏需要的恒温和增湿设备,提高馆藏水平和能力。在我提出他们是如何做好为一线编辑记者服务这个问题上时,杨主任说:只要编辑记者来资料中心检索借阅需要的资料,他们都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在就将版本报纸转换成电子数字化阅读检索方面,他深有感触地介绍说:他们于2008年开始就想将回溯的《青岛日报》从1949年创办到2007年共计15万个版面转换成电子数据库,结果难度很大,需要花费 300多万元经费还未必能完成,而且需要一个高达38 T 的数据库,目前技术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承包给专业公司制作,每个版面需要经费60元,15万个版面,也需要很大的一笔费用,这项工作至今没有结果。当我们说出想把我台的馆藏回溯党报转换成电子数据库设想的时候,他非常希望我们能做成功,这样大家可以资源共享,那是再好不过的大好事。他告诉我们,市图书馆和档案馆馆藏最早的报纸只有70年代后的,除了报社资料信息中心有三、四十年代的老报纸,他认为我台的版本报纸馆藏算是本市比较早的一家了,他建议我台自己妥善保存好,不要轻易寄存他馆,自己有,总比向别人借租使用要方便快捷,馆藏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是文化单位,珍稀的文献资料对于宣传工作来说,有时候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考证作用。
在走访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咨询请教了档案馆的陈主任和管理处崔处长,他们介绍说,他们主要以寄存保管全市各单位人事档案为主,也收藏寄存管理部分珍贵的报刊文献资料,报纸期刊资料有七十年代后的党报资料,他们至今也未能转换成资源共享型的电子数据库,要浏览查阅现有的数据必需到馆内浏览目录查阅,他们很欢迎我台能将39年--70年代的党报存放在他们馆内代为保管,填补他们的资料资源空缺。在和青岛大学图书馆办公室丁主任电话交流时,丁主
任表达了和图书馆马馆长、报社资料中心杨主任相同的心声。她认为立足自主,做好规范管理,提高自己保存好的馆藏特色,达到资料为一线读者优质服务的职能。
资料室
2012.10.18
第四篇:考察汇报
大学生村官创业外出学习考察汇报
受组织关怀,今年11月下旬,我参加了为期5天的运城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外出学习考察。考察地方为青岛、寿光、济南。学习考察的目的是,注重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启发思维,转换脑筋,以及如何抓住创业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在今后工作中为实现老百姓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一、学习考察情况
在5天的时间里,我们先后考察了远近闻名的三元朱村、寿光农业博览园、展览馆等,对寿光的蔬菜产业化经营以及软环境建设等进行了考察了解。
二、几点体会和收获
1、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除地域优势、政策优势等条件外,关键在于决策者思想观念上不断有新的转变,工作上有新的突破。寿光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寿光围绕蔬菜生产,建市场,抓流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林海生态博览园、农业生态观光园、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带动了特色旅游的发展。
2、领导有力、勇挑重担是发展的先导。一个地方的发展,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的。我们此行所参观的三元朱村,在介绍发展历程时,着重提到他
们的当家人。三元朱村的发展离不开王乐义。就在于他敢挑担子,取负责任,思想解放。
3、依托资源、发展特色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山东寿光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利用寿光设施农业发达的优势,突出抓好大棚菜、大田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产,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基地,使蔬菜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从考察点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发展壮大,必须有产业作支撑,而在产业的选择上,又必须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业。
4、善抓机遇、一心为民是发展的要领。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要善抓机遇,错失机遇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山东寿光的领导不只是善抓机遇,还能创造机遇,不得不让人钦佩不己。03年首都北京SARS肆虐,封城之后蔬菜短缺,而这时的寿光市领导人,能够在这种危难时刻,急北京之所急、想北京之所想,对口送去蔬菜,得到了上层的肯定。这样的机遇意识为寿光以后的发展,争取外部支持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从之后寿光得到了上级大力支持。
此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领导对同志们的关心照顾,组织者的细致服务,山东人的好客热情、一路的欢声笑语,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000000000
2010年12月
第五篇:考察汇报
内蒙古安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关于塔筒生产车间钢结构制作厂家考察汇报
近期在通辽市经介绍及自行查找,通辽市内及范围周边没有大中型制作钢结构及有资质制作钢结构的生产厂家,各项资质均是采用沈阳或长春附近周边城市生产厂家的资质,通辽市现有参与报价的3家公司,长春市1家公司,现分别做以下汇报:
①《通辽市海博轻钢彩板有限公司》
经考察通辽海博彩钢是一家单一制作彩钢板的公司,其制作彩钢板实力可以满足我公司的需求,公司各项执照齐全,钢结构承包资质使用的是沈阳山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承包资质及制作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多项其他工程承包施工资质,钢结构各项资质满足需要,但属于挂靠形式。钢结构部分是由沈阳海博彩钢有限公司制作,通辽海博彩钢是沈阳海博的一家分公司,经至沈阳海博考察厂房、设备及生产环境都通比较不错,均可以满足我方的需求。其报价详见附表:1
②《通辽市致兴轻钢彩板有限公司》
经考察致兴彩钢同是一家单一制作彩钢板的公司,其制作彩钢板实力也可以满足我公司的需求,公司各项执照均使用的是致兴国际钢结构(北京)有限公司执照,钢结构承包资质也使用的是致兴国际钢结构(北京)有限公司的承包资质及制作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钢结构各项资质满足需要,但其钢结构部分是外协制作的,据交谈了
解是由通辽市某家公司制作,其他信息为了解到!
其报价详见附表:2
③《吉林省泰安空间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泰安空间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转型企业,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公司,是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机械化施工公司,各项执照及证书齐全满足我公司需求。钢结构焊接采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钢结构焊接生产线,其根据该公司在吉林地区及内蒙地区施工经验推荐我们使用玻璃丝绵形式,且该厂家制作的彩钢采用的是新型的压板技术,房顶没有一个钉子,且绝对形式的防雨雪。保温效果强于聚苯乙烯板。
其报价详见附件:3
④《天鹰钢结构公司》
这家公司已被我们排出在外,不在做其说明!
意见:经几天了解我们建议首选《吉林省泰安空间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实力雄厚,人员专业,资质体系健全,钢结构厂房专业工程经验丰富,并先后给风电行业的三一电气公司及天威电气公司做过总装车间及叶片生产车间,总体来说质价比较高,经对其在建工程参观,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外观漂亮先后得到其他业主的好评。对于工程施工的建议:建议实施总体承包,保温材料使用玻璃丝绵,可减免火灾隐患,顶板采用新型的彩钢形式安全防雨水!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