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知识点很全面

时间:2019-05-13 19:5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知识点很全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知识点很全面》。

第一篇: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知识点很全面

第一章 力

1、力的本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脱离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对应一个力,有受力物体同时有施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无中生有。(例如:脱离枪筒的子弹所谓向前的冲力,沿光滑平面匀速向前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向前运动的力等)(2)力作用的相互性决定了力总是成对出现: 甲乙两物体相互作用,甲受到乙施予的作用力的同时,甲给乙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总是同种性质的力。(例如:图中N与N 均属弹力,f0与f0均属静摩擦力)

(3)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改变)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这里的力指的是合外力。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对于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结合上定律就更明确了。(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大小和方向有一个不确定作用效果就无法确定,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5)常见的力: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有拉力、下滑力、支持力、阻力、动力等。

2、重力,物体的重心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大小:G=mg,同一物体质量一定,随着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略有变化。从赤道到两极G大(变化千分之一),在极地G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小(变化万分之一)。在有限范围内,在同一问题中重力认为是恒力,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使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不变;

(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4)物体的重心。

物体各部分重力合力的作用点为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位置取决于质量分布和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

确定重心的方法:悬吊法,支持法。

3、弹力、胡克定律:

(1)弹力是物体接触伴随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是接触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有挤压或拉伸作用。

2应为零)避免缺力或多力。

6、力的平衡平衡条件

静止共点力作用ZF0平衡态匀速直线运动

有固定转轴物体匀速转动ZM0

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统称平衡状态。

一组平衡力:若干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我们称这若干力为一组平衡力。

互为平衡的力:一组平衡力中的任意一个力是其余所有力的平衡力。

※一个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说这个物体处于动平衡状态。

(1)如果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互为平衡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如果它受到七个力的作用:这七个力是一组平衡力、其中任意一个力是其余六个力的平衡力。

(3)如果它受到n个力的作用:这n个力是一组平衡力,其中任意一个力是其余(n-1)个力的平衡力。

7、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推论

Fx0共点力平衡的条件:F合0

F0y(1)一个物体受若干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若干个力是一组平衡力,合力为零,沿任何方向的合力均为零。其中的任意一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平衡。(即这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受三个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其中的某个力必定与另两个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3)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其中的一个力必定与余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值反向,撤去这个力,余下的(n-1)个的合力失去平衡力。物体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获得加速度。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正交分解法:

物体的运动

知识要点:(一)机械运动

(二)质点

(三)位移和路程:主要讲述质点和位移等,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和预备知识。(四)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Sv0vtt

(4)2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来说:初速度v0 = 0,加速度a = g。因为落体运动都在竖直方向运动,所以物体的位移S改做高度h表示。那么,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就可以用以下四个公式概括:

vtgt h12gt 2vt22gh

h1vt 2t专题.运动的图线 ◎ 知识梳理

1.表示函数关系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图像。图像也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不仅在力学中,在电磁学中、热学中也是经常用到的。图像的优点是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函数关系。

2.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一时间图像(s-t图)和速度一时间图像(v一t图)。

3.对于图像要注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对图像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楚。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像(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

4.下表是对形状一样的S一t图和v一t图意义上的比较。

S一t图

v一t图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②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tl时刻物体位移为s1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4)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又不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决定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程度的物理量加速度,当A物体质量一定时,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外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若为了产生相同的加速度质量大的物体需的力大,由此可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于改变,即它的惯性大,因此可以用质量来量度物体的惯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它和外界的关系无关与它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惯性只由其质量来量度。认为静止物体无惯性运动,物体有惯性或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等都是错误的。

3、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Fma。

4牛顿第三定律讲述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对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实验结论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用与反作用是相对而言的,总是成对出现的,具有四同:即同时发生、存在、消失、同性质。(如果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绝不会是弹力或重力。)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不能抵消各自产生各自的效果,(F = m1a1, F  = m2a2)不存在相互平衡问题。而平衡力可以抵消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无论物体处于静止、作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此定律总是成立的。

(4)必须弄清:拔河、跳高或马拉车。

如果拔河:甲队能占胜乙队是由于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受到的摩擦力,而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反作用力。同理跳高是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只所以能跳起来,是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牛顿定律的应用

知识要点:

1、牛顿定律的应用

两种类型: ①知道力求得加速度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2、超重和失重现象, 实质上是视重。

3、有关连接体问题

常见的连接体有:

①升降机及机内的物体运动

②汽车拉拖车

③吊车吊物上升

④光滑水平面两接触物体受力后运动情况

⑤两物体置在光滑的水平面受力后运动情况

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⑦如右图装置

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⒈曲线运动的速度特点: 质点沿曲线运动时,它在某点即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在这一点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上。任何一个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和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三、平抛物体运动 ⒈物体平抛的运动:

⑴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叫平抛运动。⑵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⑴平抛运动的轨迹:平抛运动的轨迹(抛物线)可以用xy的坐标方程表示:

xv0t12ygt 2g2yx22v0

这是一个抛物线方程。⑵ 经时间t物体的位移:

xv0t,y又sx2y212gt2

则sv0t22124gt 4由图不难看出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

arctg

yx gtarctg2v0 ⑶ t时刻物体的速度:

vxv0 2vygt2vtvxvy2

v0g2t2 且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满足:

arctg vyvxgtv0

=arctg

⑷平抛物体的加速度: ax0,aygaa2xa2yg

方向竖直向下。

由此说明平抛运动是匀变速(加速度恒定)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v2422F向心ma向心mmrm2rm42f2rm42n2r(其中n为转速)

rT万有引力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长半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扫过相等的面积。

平方的比值都相等。R3即2常数(K)Tm1m2 2R

三、万有引力定律:

FG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FGm1m2 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这里的“质点”r2要求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或是物体间的距离r远远大于物体的大小d(rd),这两种情况。

机械能

功率(P)

某个力所做的功跟完成这个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该力做功的功率。即

PW(1)t因为WFscos

s所以PF··cosFvcos(2)

t

则(2)式变为PFvcos(3)

这就是即时功率的公式。注意:

额定功率是机器设备安全有效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值,当机器以额定功率工作时,作用力增大,必须减小速度,两者成反比。实际功率是机器工作时的功率,也可能超过额定的功率,这样对机器设备、是有损害的。正常工作时,机器的实际功率不应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值。

计算功率的三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不一样的:(1)式除适用于力学范畴外,对其它领域也适用,如平均电功率,平均热功率等;(2)式只适用于力学范畴,且要求力F为恒定的力,式中的为恒力F跟平均速度v的夹角;(3)式适用于力学范畴,力F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式中是力F与即时速度v的夹角。(5)功率的正负(仅由角决定)表示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的功率。在国际制单位中功率的单位是W(瓦)。1W1J/s,1KW1000W。

2、怎样计算变力的功?

_

下面介绍两种求变力功的方法: 分割法。图象法。

功和能

知识要点;

12mv 2动能是标量,单位是焦耳。

1、动能:Ek

2、动能定理:

内容: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数学表达式:

1122WEkmv2mv1

22求功的方法

WF·Scos、WP·t和根据动能定理求功的思路

动 量

二、动量

Pmv。

P=F合t F合·tP2P1mv2mv1

四、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就保持不变。用公式表示为:

P1P2P1P2 或 m1v1m2v2m1v1m2v2 碰撞、爆炸等过程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很大,远大于外力,外力可忽略。碰撞、爆炸等作用时间很短的过程可以认为动量守恒。

五、碰撞

1、碰撞:碰撞现象是指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现象。这种相互作用时间很短,并且在作用期间,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外力的作用可忽略,所以任何碰撞现象发生前后的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2、正碰:两球碰撞时,如果它们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球心的连线方向,这样的碰撞叫正碰。

3、弹性正碰、非弹性正碰、完全非弹性正碰:

①如果两球在正碰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无损失,这种正碰为弹性正碰。

②如果两球在正碰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这样的正碰称为非弹性正碰。

③如果两球正碰后粘合在一起以共同速度运动,这种正碰叫完全非弹性正碰。

4、弹性正确分析:

规律分析:弹性正碰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机械能表现为动能)。则有下式:

m2v2 m1v1m2v2m1v1 11112222 mvmvmvmv112211222222m1m2v12m2v2 解得v1m1m2①②

v2m2m1v22m1v1

m1m2讨论:

①当m1m2时,v1v2,v2v1即m1、m2交换速度。②当v20时,v1m1m2v1,vm1m222m1v1,若m1m2,则v10,v20碰

m1m2后,两球同向运动。若m1m2,则v10,v20,即碰后1球反向运动,2球沿1球原方向运动。当m2m1时,v1 v1,v20即m2不动,m1被反弹回来。

六、反冲运动

反冲运动是由于物体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是符合动量守恒定律的。

分子运动论 热和功

知识要点: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子理论是认识微观世界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有三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布朗运动间接地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被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包围着的悬浮微粒(直径约为103mm,称为“布朗微粒”),任何时刻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颗粒朝向撞击作用较强的方向运动,使微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应注意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分子运动的一种表现。

影响布朗运动明显程度的因素:固体颗粒越小,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少,这种不平衡越明显;固体颗粒越小,质量也小,运动状态易于改变,因此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②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叫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①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②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大小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rr01010m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间不显示作用力;当分子间距离从r0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小得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从r0减小时,斥力、引力都增在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分子力相互作用的距离很短,一般说来,当分子间距离超过它们直径10倍以上,即r109m时,分子力已非常微弱,通常认为这时分子间已无相互作用。

二、内能:

1、分子的动能:

①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叫做分子的动能。一切分子都具有动能。

②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的势能:

3、物体的内能:

定义:构成物体所有分子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多少由物体的温度、物体的体积(及所处的态)和物体所包含的分子数决定,即由三个参量决定。

比较两个物体所含内能多少时,目前我们只能讨论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在比较相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内能时,一定要抓住两者三个参量中的相同因素。如:

1kg的15℃的水与1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分子数相同,分子势能相同,前者分子平均动能小,所以后者的内能多。

1kg的15℃的水与2kg的15℃的水相比,因为分子势能相同,分子的平均动相同,而后者所含分子数多,所以后者的内能多。

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相比,因为分子数相同,分子的平均动相同,前者分子势能比后者小,所以后者的内能多。

以上比较中它们只有一个参量不同,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参量不同时,问题就要复杂的多了。如:

1kg的15℃的水与2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两者分子势能相同,而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后者都大于前者,后者所含的内能多是可以确定的。

1kg的0℃的冰与2kg的0℃的水相比,因为,两者分子动能相同,而分子的势能和分子数后者都大于前者,后者所含的内能多也是可以确定的。

1kg的0℃的冰与1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两者分子数相同,而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后者都大于前者,所以,后者所含的内能多也是位移确定的。当然,若1kg的0℃的冰与2kg的25℃的水相比,因为,物体所含的分子数、分

516-

第二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从实验学化学 开始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 H CO3—+H+ CO2↑+H2O H 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2NaCl 2Fe+3Cl2===(点燃)2FeCl3 Cu+Cl2===(点燃)CuCl2 Cl2+H2 ===(点燃)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

--------------------------八、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 ===(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 连接。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 NO2+H2O == 2HNO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 从燃料燃烧入手。② 从立法管理入手。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2SO2+O2 2SO3 SO3+H2O= H2SO4)

十一、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C12H22O11 ======(浓H2SO4)12C+11H2O放热 2 H2SO4(浓)+C CO2 ↑+2H2O+SO2 ↑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2 H2SO4(浓)+Cu CuSO4+2H2O+SO2 ↑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二、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4HNO3(浓)+Cu == Cu(NO3)2+2NO2 ↑+4H2O 8HNO3(稀)+3Cu 3Cu(NO3)2+2NO ↑+4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4)O2,HN(+3)O2,N(+2)O,N(+1)2O,N(0)2, 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十三、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晶体)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NH4NO3+NaOH Na NO3+H2O+NH3 ↑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评论(12)|45

iphonemacc |二级采纳率46% 擅长:暂未定制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其他4条回答 2012-11-12 19:49j79565|六级

高中普通生会考没过拿不到高中毕业证,高中艺术生会考没过能拿到高中毕业证。高中毕业典礼每位同学学生都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学完了高中三年的课程,没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学生都能拿到高中毕业证

评论|0 2011-12-25 22:36mawen0999|三级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Na2CO3、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SO4)2•12H2O 漂白粉:Ca(ClO)2、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酒精、乙醇:C2H5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FeS——黑色固体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度)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KMnO4--——紫色

MnO4-——紫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PH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0无色 8.0——10.0浅红色 >10.0红色

石蕊 <5.1红色 5.1——8.0紫色 >8.0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

子的能

力)

: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I->Br– >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CO32-+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配平: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PbSO4

PbO2 +2e-→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2e-=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2e-=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 阴极:PbSO4 +2e-= Pb + SO42-阳极:PbSO4 + 2H2O-2e-= PbO2 + 4H+ +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因为原子半径:Si> C> O).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

2、Fe(SCN)

3、Ag(NH3)+、[Cu(NH3)4]2+ 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

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7.与Na2O2反应

8.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 金属+Al2O3

11. Al3+

Al(OH)3

AlO2-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 4N2+6H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1.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如:白磷。

5.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

10.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

F-

14.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这个单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如:Fe+CuSO4=, Fe+KHSO4=

1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锰的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 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

17.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

18.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发烟硝酸发出的“烟”是HNO3与水蒸气形成的酸雾 发烟硫酸的“烟”是SO3

19.镁和强酸的铵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

20.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SiO2。

22.常温下,将铁,铝,铬等金属投入浓硝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

23.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

24.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未必增大。

25.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 Fe(NO3)3

26.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

27.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酐。如:NO2

29.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酐。如:CO+NaOH(=HCOONa)(高温,高压)

30.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H2S+Cu(NO4)2

32.铅的稳定价态是+2价,其他碳族元素为+4价,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反常)

33.无机物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如:一些配合物。34.Na3ALF6不是复盐。

35.判断酸碱性强弱的经验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况)

m=A(主族)+x(化合价)-n(周期数)m越大,酸性越强;m越小,碱性越强。

m>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

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

36.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熔点。如:乙炔。

37.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

39.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40.硅烷(SiH4)中的H是-1价,CH4中的H显+1价.Si的电负性比H小.41.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42.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43.羧酸和碱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如: HCOOH+Cu(OH)2 ==(加热)

44.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 >SiO2

45.歧化反应

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 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46.实验中胶头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 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还有一个是以乙醇制取乙烯.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馏.47.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3种酚,1种醇,1种醚。(记住这个结论对做选择题有帮助)

48.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 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NO4+H2S)等;AgOH+NH4.OH等 49.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 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沉淀)+H2(气体)等~

50.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 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 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

51.弱酸能制强酸

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但向 溶液中滴加氢硫酸可制盐酸:,此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其原因为 难溶于强酸中。同理用 与 反应可制,因为 常温下难与 反应。

52.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 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

但工业制硅反应中: 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但工业上可用 制K:,原因是K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53.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一般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但Cu和Ag能发生如下反应: 原因是 和 溶解度极小,有利于化学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54.锡铅活动性反常

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增强,即。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原因是比较的条件不同,前者指气态原子失电子时铅比锡容易,而后者则是指在溶液中单质锡比单质铅失电子容易。

55.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不能置换不活泼金属

一般情况下,在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但Na、K等非常活泼的金属却不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K和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Cu,原因为:

56.原子活泼,其单质不活泼 一般情况为原子越活泼,其单质也越活泼。但对于少数非金属原子及其单质活泼性则表现出不匹配的关系。如非金属性,但 分子比 分子稳定,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2比磷单质稳定得多,N2甚至可代替稀有气体作用,原因是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结合程度影响分子的性质。57.Hg、Ag与O2、S反应反常

一般为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应越强烈,条件越容易。例如:O2、S分别与金属反应时,一般O2更容易些。但它们与Hg、Ag反应时出现反常,且硫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下反应: 58.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特性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通式为:,而F2与水的反应放出O2,难溶于水且有感光性,而AgF溶于水无感光性,易溶于水,而 难溶于水,F没有正价而不能形成含氧酸。

59.硅的反常性质 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但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而只有化合态,原因是硅以化合态存在更稳定。一般只有氢前面活泼金属才能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而非金属硅却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原因是硅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在碱作用下还原水电离的H+而生成H2。

60.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常温下,铁、铝分别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而浓硫酸或浓硝酸却能使铁铝钝化,原因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它们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61.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下面反应却反常:

前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生成气体,有利于反应进行。

62.酸可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不与酸反应,但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能反应。例如:硝酸、浓硫酸可与氢碘酸、氢溴酸及氢硫酸等反应。

63.碱可与碱反应 一般情况下,碱与碱不反应,但络合能力较强的一些难溶性碱却可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如 溶于氨水生成 溶于氨水生成。

64.改变气体压强平衡不移动

对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例如对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温恒容下,充入稀有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因为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的平衡浓度并没有改变。

65.强碱弱酸盐溶液显酸性

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为: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后一般显碱性。但 和 溶液却显酸性,原因是 和 的电离程度大于它们的水解程度。

66.原电池电极反常

原电池中,一般负极为相对活泼金属。但Mg、Al电极与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应为Al而不是Mg,因为Mg与NaOH不反应。其负极电极反应为:

67.有机物中不饱和键难加成 有机物中若含有不饱和键,如 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酯类或羧酸中,一般很稳定而难加成。

68.稀有气体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结构稳定,性质极不活泼,但在特殊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目前世界上已合成多种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如、等。

69.物质的物理性质反常(1)物质熔点反常

VA主族的元素中,从上至下,单质的熔点有升高的趋势,但铋的熔点比锑低; IVA主族的元素中,锡铅的熔点反常;

过渡元素金属单质通常熔点较高,而Hg在常温下是液态,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

(2)沸点反常

常见的沸点反常有如下两种情况:

①IVA主族元素中,硅、锗沸点反常;VA主族元素中,锑、铋沸点反常。

②氢化物沸点反常,对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在同系列氢化物中HF、H2O、NH3沸点反常,原因是它们易形成氢键。(3)密度反常

碱金属单质从上至下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但钠钾反常;碳族元素单质中,金刚石和晶体硅密度反常。(4)导电性反常

一般非金属导电性差,但石墨是良导体,C60可做超导材料。(5)物质溶解度有反常

相同温度下,一般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对应的酸式盐。但 溶解度大于。如向饱和的 溶液中通入,其离子方程式应为:

若温度改变时,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70.化学实验中反常规情况

使用指示剂时,应将指示剂配成溶液,但使用pH试纸则不能用水润湿,因为润湿过程会稀释溶液,影响溶液pH值的测定。胶头滴管操作应将它垂直于试管口上方 1~2cm处,否则容易弄脏滴管而污染试剂。但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时,应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带入 而使生成的氧化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一般应插入液面以下,但蒸馏时,温度计不插入液面下而应在支管口附近,以便测量馏分温度。

第三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知识要点】

专注于财务管理最佳实践的研究与传播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THE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G SYSTEM

构建符合企业战略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在经营中不遇到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风险一般是指影响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美国COSO组织为企业风险管理(ERM)下的定义是:“企业风险管理是一项流程,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它员工实施,适用于策略制定和全公司范围,可识别对公司有影响的潜在事项,在风险承受能力以内管理风险,为实现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障。”继2002年COSO推出内部控制框架后,根据企业风险治理的发展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企业风险管理模型和框架,并明确了内控作为风险管理的子系统,进一步说明了内部控制的实质是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企业建立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在此框架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的水平和阶段,针对具体风险,灵活地制定风险解决方案。通过体系框架下的风险策略、风险组织职能、风险信息系统、金融工具以及内控等多种管理手段,提高具体风险的管理效率和效果。

风险管理体系具有不同的层面,需要通过内控的执行来落地和实现。随着公司治理的需求及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识别、评估和治理风险,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持续发展。

课程优势

 系统全面:全面解析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和价值  观点独特:首次提出嵌入式风险管理体系

 工具实用:从财务、业务、模型等不同方面提供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

培训收益

 掌握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操作

 明确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风险管理体系  针对企业风险,进行流程设计和流程优化

培训对象

 财务总监及其他相关的高级管理人员

 负责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经理、主管和其他管理人员  财务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经理和管理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模块: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和作用

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框架

电话:021-58362000 传真:021-58361896 BD@EasyFinance.com.cn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全面)要点

初中物理实验题汇总 熔化

[示例]

一、小方同学发现: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于是,小方同学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碎冰或碎蜡放在试管中,在烧杯中倒入水进行加热并记录数据.(1)小方同学应在试管中加入多少碎冰或碎蜡()

A .越少越好 B .越多越好 C .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其中即可 D .随意多少(2)在熔化冰的实验中,用水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他画出了冰和蜡的熔化图象.其中,图乙是(冰/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二、图(3)是给某种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一定是_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2)在第1分钟时,处于________状态;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__状态;在2~5min 这段时间内处于__________状态,要____热量,但温度________。(3)由图可知该固体的熔点是________℃。

(一)观察水的沸腾

某组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1次水温如下表.(9分)

(1)这次实验所用的器材除图中的, 还应有,他们看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气泡,这些气泡上升,体积_____ ____,到水

面破裂开,里面的 _散发到空气中;由此可

知水沸腾时,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剧烈的

______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 __,停止加热后,水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可知水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_____ _ _ __;二是_____ ______ __。

(2)该组同学做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 __℃.(3)在下图所示的格纸上,画出沸腾图象.(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

甲 乙 O

(一)测密度

1.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1)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 ②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 1;

③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 ;

④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 2. ⑤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步骤④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A .先加50g 的砝码 B .先加5g 的砝码

C .先移动游码 D .随便,都可以 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

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是 ________g 3)再用量筒测出石块体积如图丙是:,则石块密度是_______g/cm3 = kg/m3 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

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 的路程, 每隔10m 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40m 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 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 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 转动。

(1)如图甲,当E、F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 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量出

∠BON________∠AON(>、=、<),若将AO 向ON 靠近,则OB________(靠近/远离ON .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则________(能/不能 看到反射 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 在________________。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如图所示,小林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 该实验中取用玻璃而不用镜子,是为了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关系;

(3 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他________(应该/不应该)将后面的蜡烛B 点燃,为了

能够比较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他还应取用的一件实验器材是________;(4 实验中小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 重合,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调整,蜡烛A 的像与蜡烛B 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小林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示例1:如图所示,京京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他有好几个凸透镜,但均不知焦距。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测量,他发现有焦距分别为2cm、10cm 和30cm 的三种凸透镜,则为了便于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焦距

为________cm 的凸透镜。

(3)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A B 甲 乙

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A 位置时,光屏应向M 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A 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同时使光屏离凸透镜更______(远/近/不变)一些。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 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 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B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 的虚像,把蜡烛放到B 点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5)实验中,当京京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 .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 .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 .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 .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6)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___(上/下)移动。

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A .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 .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 .只需将蜡烛向上移动些 D .以上均可

[示例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 五个位置如下图所示: 1.蜡烛放在 __ 点处所成的实像最小, 其成像原理被用于制作___________; 3.放在 点处得到的实像比蜡烛大,其成像原理被用于制作____________; 4.放在 点处可以看到放大的虚象; 5.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烛焰像偏

左,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处,应向_____________方向调节蜡烛的位置。6.若在实验中,在距凸透镜2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cm。

7.蜡烛从a 移到c 过程中,要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8.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9.现有一块透镜,不用手摸,请你来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

A B M 图5(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钩码静止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图14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5)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质量成 .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 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 端,使A 端到达某一点O 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 端,仍将A 端拉伸到O 点,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1)图中F1,F2两个力的方向应该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 端拉到。

(二)测滑动摩擦力

[示例]: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他必须____________拉木块,根据____________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丙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 乙 丙

(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

运动和力

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 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 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

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④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

应空格处。

(2)让小车每次都从A 点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_越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可见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的原因。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二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

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2)比较________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3)A、B、C 三个图中,压强计的橡皮膜朝不同的方

向,U 形管两边都有高度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B、D、E 三个图,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和 金属块排开的水重的关系的实验,按照图A、图B、图C、图D 的顺序做实验。

⑴请将下面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 出实验结论.(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实验结论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 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1)小强进行步骤A 的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1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2)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进(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做图12中的实验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测量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所示。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图12 图13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A、让铁球甲从斜面F 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B。

B、让铁球甲从斜面E 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

C、换一铁球乙(m乙>m甲 从斜面上F 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 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A、B 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C 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

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设计实验去验证。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应取________和________均相等的沙子和水。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用________ 的酒精灯加热,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这种方法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这个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为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用的表格:

(5)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

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_________(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

(6)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

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 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 ;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

甲 乙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你认为,两者中,选用________效果更好.在电路中

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________的作用.

(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

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在图乙中补全电路图. 探究欧姆定律

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并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电路图.(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值为_________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

象是__________(填“丙”或“丁” .(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测量更方便.

(6)综合甲、乙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②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

(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被测电阻R x 的阻值是 Ω。(3)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

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示例]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伏安法”研究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规律.

(1)小灯泡标有“3.8V ”字样,电阻约为10Ω,则电流表应选用 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 丙 R x 甲 乙

(2)将下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 在A 端时小灯泡最亮),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端;(4

①第5________Ω. ②从已有数据推测,当电压为3.8V 时,灯泡的亮度将________(更亮/更暗),灯泡的电阻将________(更大/更小/不变).

③预期小红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红准备在实验数据全部测出后,对电阻取平均值,请问她这样做是否有意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灯泡上所标明的电压值,是灯泡的____电压,为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根据额定功率的意义和公式P=____,必须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整为____电压,并测出通过灯泡的____。

(1)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用如图所示电路,甲、乙是两只表,甲表是____,乙表是____。

(2)在连接线路时,电键K 应处于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滑至____端。

(3)当合上开关S 以后,发现灯泡两端的电压只有2V,为了使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则滑动变阻器滑片C 应向____端移动。

(4)若估计到电灯阻值约10Ω,而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那么甲表应选的量程是____,乙表应选的量程是____。

(5)如果甲、乙两表如图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___,灯泡功率为____。

(6)把下图中的实物按图所示的电路连接起来

(2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 电压为 3.8V,电阻约为 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 6V)、电流 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 动变阻器三只:R1(5Ω 0.5A)、R2(10Ω 0.5A)、R3(500Ω 1A)。同学们 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1)电压表应选用 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 “R1”、“ R2”、“ R3”);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 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V A 故 障 现 象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检 测 故 障 原 因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电流表无示数(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表示数/V 3.0 3.8 4.5 电流表示数/A 0.36 0.4 0.42 功率/W 1.08 1.52 1.89 W。额定功率/W 老师认为该小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测量结果 P 额=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1、R2 是两个电阻圈,R1 的阻值大于 R2 的阻值,电 阻圈上各夹一根火柴.接通电路,一会儿观察到两电阻圈上的火柴先后被点燃,这说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将 能转化为 能。若继续进行以 R1 R2 下实验:(1)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接通电路,经 历时间 t1,R1 上的火柴先被点燃.这说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越大,产生的 _越多。(2)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接通电路,经历时间 t2,R1 上的火柴先被点燃,比较发现 t2 小于 t1.由此推理,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越大,产生的 _越多。电磁感应现象 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 ab,把它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起来。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在空白处填写“偏 转”或“不偏转”。(1)

导体 ab 不动,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 ; b(2)闭合开关,使导体 ab 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3)闭合开关,使导体 ab 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11 页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聪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表面涂在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 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它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 b、c、d 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判断它________不同。(2)通过比较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通过比较 d 中甲、乙两个电磁铁,发现外形结构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相同的_____时,线圈匝数越_______,磁性越强。7.小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华应选用_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2)小华选用甲装置探究有关知识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让直线 ab 静止在磁场中; ②让导线 ab 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③让导线 ab 沿竖直方向上下缓慢运动.其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______。(填序号)甲 乙 第7题(3)如果在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直导线 ab 向左运动,若要使导线 ab 向右运动,你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实验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4)甲、乙两图的原理分别用于制造__________和__________。第 12 页

1.密度、质量、体积(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路程、速度、时间(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9.8N/k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德原理:F浮 =G排 =m排

压强(p表示压强,F表

液体内部压强:

液 gV排 G 滑轮组:

液 gh 阿基米

(F表示拉力,G表示重力,n表示绕过动滑轮绳子的条数)(h s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表示重物上升的高度,n表示绕过动滑轮绳子的条数)功:力,s表示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W 功率:机械效率:质量,有用 = W总

热量:

(F表示

(W表示功,t表示时间)t W

(t c表示比热,m表示表示升高或者降低的温度)欧姆定律:(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电阻电路:

电功:

第 13 页

电功率:P=

。对于纯

。对于纯电阻电路:W

第五篇:中考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一.(力学相关)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1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如: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

车。(2)用滚动代替滑动。

17.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阻力是指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二.运动和力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2.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机械运动

6.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1.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1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或者说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更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力作用。可以说物体具有惯性。

二力平衡

15.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6.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7.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8.二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1.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

2.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三.压力与压强

压力与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液体内部压强

5.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7.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8.连通器 ①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

②原理: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静止时,各容器液面相平;

③应用:船闸、茶壶、水塔与自来水管、锅炉水位计等。

大气压强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

汞柱=1.01×105帕=10.34米水柱。

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4.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四.浮力

浮力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下沉;(2)F浮 > G,上浮

(3)F浮 = G,悬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ρ液<ρ物,下沉;(2)ρ液>ρ物,上浮(静止时漂浮)(3)ρ液=ρ物,悬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G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五.简单机械与滑轮

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F1L1=F2L2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杆,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滑轮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忽略摩擦阻力)

六.机械效率和功

机械效率和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力、(3)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3.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功率

5.功率(P):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FS/t=Fv。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

机械效率

6.滑轮组里

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W额外=G额·h

总 功:W总=F·S(F:人作用在绳端的力;S=n·h)

7.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总

8.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减轻机械自重,减小摩擦。

(2)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增加所提物重。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要控制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同一小球A由斜面下落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高度越高,速度越大;

(2)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要控制速度不变。让不同质量小球由同一高度下落。

(3)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观察动能的大小。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下载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知识点很全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物理知识要点全面总结,知识点很全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概论全面知识点总结

    新闻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1、新闻 -----①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 ②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2、信息 -----①广义信息是指所有......

    采购员工作总结(很全面)

    采购员工作总结(很全面) 老板很注重新人的总结,经常从一个新人的总结里看员工的发展,所以一篇好的采购员工作总结必不可少,下面一篇范文大家参考: 在过去的2010年里,采购部、仓库两......

    党课学习心得(很全面)

    尊敬的党组织: 本学期很荣幸能够参加学校的党课学习,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坚持认真听课,课堂上认真作笔记,课后积极参与讨论,在理论和实质上对党的认识......

    党课学习心得(很全面)

    本学期很荣幸能够参加学校的党课学习,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坚持认真听课,课堂上认真作笔记,课后积极参与讨论,在理论和实质上对党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简笔画学习大全(很全面)

    简笔画图片全集 刺猬 小鹿 驴子 简笔画图片全集 猫头鹰 骆驼 简笔画图片全集 老鼠 鱼 简笔画图片全集 小鸟 小狗 简笔画图片全集 小兔 松鼠 简笔画图片全集 蜻蜓 学习......

    很全面高中数学公式总结_免费下载.pdf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汇总 三角函数公式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平方关系: tan 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

    远程教育学重点知识总结 很好很全面[推荐5篇]

    一、填空和判断题 1、 大学层次开展函授教育的其起源则与英美历史上的“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有关。 2、 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函授教育是从中国人民大学(1952)和东北师......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模版]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知识点总结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