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届学生会工作报告
第九届学生会工作报告
自2011年春节至今,学生会在院党委、院团委的领导和系周老师的指导下,为我系做出了很多贡献,同时也给院做出相应的贡献。在学院的大型文体活动中,屡获大奖。学生会成员在组织同学参赛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增强了个人素质,锻炼了自我能力,努力服务于同学,实现了自身价值。
在第九届学生会将届之际,回首往昔,比照今天,从过去不知道学生会职责,该如何做出学生会力所能及的事及散乱到今天明确自身职责所在,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在系的正确领导帮助下以及学生会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年来学生会组织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现总结如下:
一. 明确责任 严明纪律
本届学生会共有部门:主席团、学宣部、生活部、文体部、纪检部、社团部、劳卫部、宿管部。该届学生会成立开始,主席团就统一思想,并对各部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部门每个成员明确了责任。各部门每个成员明白了自身职责所在,工作起来便目标明确,各司其职,有的放矢,并且进一步的使每位成员明白了自己的身份或是角色,确立自己的位置,便不会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从而和普通同学打成一片。
一个集体纪律的严明非常重要。没有严明的纪律,工作中就会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针对这一点,主席团要求每天早上8点开早会,双周周二下午召开例会,全体成员必须参加,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缺席,且与会成员必须签到。每周的例会都要总结、研究、安排工作。这样的纪律和制度一直都是坚不可破,且每个成员都非常乐意坚守,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虽是服务者,但同时又是学生会的真正主人。
二. 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活动开展
所谓的全面发展,从创新角度看,是指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具有体力、智力、情绪与伦理各方面因素的完善的新人,而进行的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技能等协调发展教育。为了配合校方搞好这几方面的教育,学生会各部门适时的,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各项活动。
三.配合学校搞好各项工作
(一)卫生检查
全校各个教室、寝室、环境区以及各个角落,劳卫部具体负责。在这项工作中劳卫部不徇私情,给每个班级公正评分,这使全校卫生状况能够维持良好的状态。
(二)板报宣传
学生会学宣部承担着院里的板报宣传任务,做到给每位同学搞好院里要求的信息反馈。
(三)配合学校搞好每项活动
迎新生接待工作,学生会各位成员做到认真负责,相信各位新生都有一种新鲜感。从张贴海报,、名单排序、选派主持人,到会场的布置、维持秩序等,每个人都尽职尽责,似的活动顺利成功进行。
四.学生会自身建设
学生会是学校管理、校园建设、和提高校风建设的重要基层组织。作为一个由学生自治的组织,其自身建设至关重要,而学生会自身建设的关键,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因此,切实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就得从学生干部队伍入手。强化“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为学生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半年来,学生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在不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广大学生利益,反映学生意愿,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了领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和的责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象。
本届学生会的工作历程中,我们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实现,我们没有完全解决“上年级学生会”的遗留问题。学生会在各年级的影响力很不均匀,年级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这是制约学生向前发展的一大“顽疾”;其次,从有些问题上,反映出学生会的组织需进一步的完善;再次,对同学们的意见收集、处理及上传,我们没有严密的机制来保证反映的迅速。另外,学生会信息化建设至今未有真正开展。
希望第十届学生会能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完成本届未宜三事。本届学生会的工作得到了系师生的大力支持,不胜感激,在次特别向他们致谢。
第二篇:第九届工会工作报告
第九届工会工作报告
本届工会是2005年经民主选举产生的,三年来,我校工会在局局教育工会和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在校行政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依据上级工会的指示精神的各、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民主管理,参政议政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在配合学校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开展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竞赛与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与成果。下面,我就将本届工会三年来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绩向大家做一个简洁的报告,请校领导和大家审议。
一、积极配合党总支的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几年来,校工会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助手作用,积极配合校党总支、校领导班子的安排。在组织理论学习、贯彻践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诸多有利于提高教职工觉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加强服务意识,敬业爱生奉献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首先,我们利用教师节,举行师德报告会,青年教师的演讲会,请本校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教师做典型发言。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深深的感动这每一个人。对全校职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激励作用和模范表率作用。其次,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为了配合区局开展的青年教师业务练兵系列活动,很好的展示我校青年教师精神风貌、良好素质和基本功底,工会开展了青年教师教案设计、板书设计、说课、硬笔书法等活动,为扎实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全面提高他们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奠定了基础。在2008年红桥区青年教师业务大练兵“说课技能”竞赛中,我校青年教师冯春燕获初中一等奖,陆宇明、刘明义、汤丽娟获二等奖,张蕊、吕谭、张萌、王斌获三等奖。王艳青获高中二等奖,张东芝、王颖获高中三等奖。在硬笔书法技能竞赛中,张宝欣获一等奖,赵媛媛、李宏健、郭静获二等奖,卢欢、王耀成、王颖、吕佳、李欣获三等奖。
二.在深化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努力推进“校务公开”。
学校实行教代会制度,对于保障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加强学校的民主建设,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实行“校务公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廉政建设的重要,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措施,也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日常工作与各项管理中,我校充分发挥职代会的监督作用,注重“校务公开”,在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校务公开落到实处,并坚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三年来,职代会共召开以干部述职、职称评定、年终评优,干部测评、文明处组评定、学校阶段性发展规划、教师教学考评等内容的会议18次。实践证明,教代会代表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能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意思,为学校的工作把关献策,是学校领导的坚强后盾,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广大教职工在娱乐中愉悦其精神,健康其体魄。
为了搞好教职工的文化生活,真正达到愉悦其精神,健康其体魄的目的,工会利用一点空闲时间,开展了多种有教工全员参加的文体娱乐活动、并做到各项活动有筹划、有准备、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讲评,奖励优胜,鼓励后者。这些活动,包括乒乓球赛、台球赛、棋牌类赛、卡拉OK竞赛,并成立了男教工篮球队,男女教工合唱队,并多次在校合唱节,新年联欢会上演出,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校工会抓住时机,举行了一场以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偕大众性、文化性、娱乐性、欣赏性于一体为宗旨的卡拉OK大赛,此项大赛,极大的调动了广大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他们踊跃报名,精心准备,在预决算的舞台上,一展歌喉,歌唱祖国歌唱党,台下观众击掌助兴,欢乐的气氛溢满赛场的各个角落。在此次大赛中,青年教师王耀成获第一名,刘伟华、.杨艺获第二名,---一获第三名---一获优胜奖,其中获奖教师王耀诚、曾涤沉两位老师代表我校参加了局教育工会举办的“卡拉OK”大赛,并获二等奖,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同时,在局工会组织的职工长绳和踢毽、乒乓球比赛中,我校获团体长绳第二名,宋庆国获踢毽个人一等奖,乒乓球获团体第一名。
四.多年来,我校建立、健全各项离退休教师管理服务工作制度,按计划组织实施,在官大离退休教师中反响强烈,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1.建立定期的返校及活动制度。
我校在每年的金秋十月,九九重阳节左右都要组织离退休教师外出“一日游”活动。这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传统节目,也是离退休教师每年期待的日子,也是在红桥教育系统首屈一指的项目。例如:2004年,组织离退休教师去塘沽,参观“基辅”号航空母舰,集装箱码头及塘沽开发区;2005年,组织离退休教师去蓟县天台山游览及采摘活动;2006年,组织离退休教师去七里海掉螃蟹;2007年,组织离退休教师去子牙河边的水库钓鱼;今年,组织离退休教师去大港摘冬枣,老同志都满载而归。他们在一起交流,畅谈,叙旧,聊家常、聊养生、聊保健、聊学校的发展等。很多老同志都说每年都盼着学校组织活动,他们觉得很温暖,很欣慰,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并没有被学校遗忘,而且每年会动哦啊学校—这块自己为之奋斗几十年的热土来看看,看一看今天八十中学的发展,心里觉得非常热乎、满意、高兴。
2.建立慰问及走访制度
春节慰问离退休老教师是我校多年以来的传统。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校领导及工会的全体委员都要到老教师家中去慰问。这些老教师有离休老教师,有当年刚办理退休手续的老师、有孤老户、有长期病号等。校领导及工会的全体委员带着大家的问候与祝愿,带着慰问品来到这些老教师家中,让他们倍感温暖,倍感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融洽。平时,只要学校得知哪位老师生病或是住院,校领导及工会的老师一定要去探望。给老同志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总之,在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工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后我们将在工作中更好地为学校献计献策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第九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
第九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者:苏萍发布时间:2007-8-18阅读:[2689]次
(征求意见稿)
大会主席团、各位代表:
沈阳体育学院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学院全体工会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在,我受第九届工会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一、六年来工作的简要回顾
本届工会委员会是一九九九年三月第九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过去的六年,是我院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面貌跨入新世纪,在抢抓机遇、克服危机中团结奋斗,不断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六年。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在全院广大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下,工会委员会围绕学院工作大局,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认真履行职责,在民主管理和维护职工权益上发挥积极作用。工会负责人列席学院的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直接听取和领会学院工作的精神实质,同时及时地把广大职工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给学院领导,以便科学决策。工会工作真正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了“同船意识”,一个安定团结、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精神状态在校园内日趋浓厚。
教代会常设工作机构在工会。六年间,先后组织召开了九次教代会全体大会、43次教代会主席团会议和主席团扩大会议。把全心全意相信和依靠教职工的办学作为工作重点。规范教代会工作、建章立制,积极推进民主办学和民主管理。在学院重要工作中实施校务公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基建维修工程招投标制度、购煤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制定固定资产、大宗物资采购管理规定等。参与集资建房、货币化分配、公费医疗管理和加入医保以及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调研和决策,使职工权益得到维护。由于各方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工会被评为市教科文卫体“先进工会”、“优秀职工之家”,学院被评为辽宁省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二)开展职工教育,为提高员工素质服务。工会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三服务”、“两育人”和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活动。推动了教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此间,通过院工会的推荐和争取,王揖涛、陈洪彬、刘兴三同志被市政府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杨尔琦被授予市特等劳动模范和辽宁省“三八红旗手”。
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捐衣物三千余件,捐款10万余元。在“同船意识”鼓舞下,全院教职工内增凝聚,外树形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工会始终把健康、有趣、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较好地组织了院运动会、长跑长走、球类、游泳等比赛和讲演、大合唱等各种文娱活动。同时,组织学院职工多次参加省市的各项文体比赛,取得很好的成绩,丰富了职工文体生活。
(三)关心职工生活,送温暖、办实事。工会历来把关心职工生活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在工会的积极参与下,学院进行了家属住宅小区的建设和改造,通过集资建房、竞价分配和实行住房货币化,解决了职工住房问题,使有住房分配资格的职工达到规定标准。除了坚持女工等特殊群体的体检外,去年学院拿出近20多万元为全体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工会以“职工之家”名义先后编辑了两本健康手册,人手一份;每年投入近40万元左右购买大米、白面、食油、水果来调剂和改善职工生活;走访特困职工,对患病职工去医院看望,六年来先后支出慰问金20余万元。工会开展的这些活动都包括离退休人员,使老教师、老职工共享了学院改革、发展的成果。
六年间,工会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学院党政领导和全院广大职工的厚爱和肯定。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还不够,工会的源头参与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得不够明显;二是由于未能及时换届,工会组织不够健全,工作不够规范,工会委员会和基层分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有时工作方式还比较单调,不定期不够全面体现新时期利益格局多元化和职工要求多样化的特点,工会的凝聚力尚需加强;四是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权保障方面,在联系会员、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方面,在职工教育方面,都有许多空白点,常规性工作还需要统筹细致地安排等等。
二、六年来工会的经费收支情况
根据《工会法》和有关规定,现对六年来工会收支情况作一报告,请代表审查。
从2000年到2005年6年间,工会共收入2235119.93元,其中:会费收入149061.28元,拨交经费收入1972571.99元,其他收入113486.66元。共支出2124469.37元,其中用于会员活动费188630.10元,职工活动费370008.70元,工会业务费501667.08元,其他支出275134.43元,上解市总工会经费789029.06元,共结余110650.56元。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去年年底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在新世纪要把我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体沈体人的共同理想和神圣职责。根据市总和省市教科文卫工会的要求,结合我院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我们建议,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以建设一流体育大学为核心,以表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重点,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在党委领导下,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为我院的改革与发展,为完成“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要认真组织工会干部和教代会代表深刻学习和领会党在新时期工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会法》,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工会组织“教育、参与、维护、建设”四项职能,在解放思想和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把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院发展建设上来。
(二)完善机制,履行职责,在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推进学院民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是动员和组织职工投身“十一五”建设伟大实践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源头参与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1、发挥教代会办事机构的作用,组织好每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主席团会议,作好提案的落实工作,保证教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工作,以及对学院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
2、积极参与事关学院改革发展和体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做好监督检查。
3、配合学院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在完善院级校务公开的基础上开展二级校务公开,为落实广大教职工对学院发展建设的知情权提供渠道。
4、协调劳动关系,依托工会探索和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落实《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劳动法》规定的职工权益,参与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职工权益,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贡献。
(三)发挥工会的特色和优势,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工会联系群众的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去,调查研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学院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师德教育和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职工的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深入开展 “三育人”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和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为我院的改革发展和教学评估工作做贡献。
(四)关心职工生活,送温暖,办实事。今年新校区启用后,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将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工会要加强调查研究,作出相关预案,配合学院努力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在解决职工住房、交通、子女就学等方面有所作为,使职工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五)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加强工会委员会建设,健全基层组织机构,组织工会干部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工会工作业务知识以及前瞻性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工会组织自身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而提高工会干部从事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各位代表:已经开始的“十一五”时期,是我院继往开来、团结奋进、迎接挑战、再创辉煌的时期,也是我院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大学而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提高我院民主办学、民主管理的水平,为进一步开创学院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而凝聚力量,团结奋斗。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第九届工会工作委员会,向多年关心爱护和支持工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及广大教职工表示诚挚的谢意。
谢谢大家!
沈阳体育学院工会
二00六年五月
第四篇:第九届计算机协会工作报告
第 九 届 计 算 机 协 会 0 0 9 —— 2 0 1 0
年
度
工
作
汇
报
焦作大学计算机协
会
汇报人:
第九届计算机协会09-10工作汇报
一.简要介绍:
计算机协会成立于2001年,成立本协会的目的在于加强和提高我校同学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本协会坚持“务实,创新”的精神,定时举行协会内部专题讨论,讲座,培训,知识竞赛、电脑创作比赛等,不定时地与电脑相关行业联系参观交流,不定时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
计算机协会是在校团委领导下,由社团联合会直属管理,系团总支约束的协会。从这一性质决定了我们协会要遵守社团联合会和院系里的规章制度。
主席团主要负责协会日常管理与运作,下设会长一名,常务副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秘书长一名,部门分为秘书部、团支部、技术部、组织部、宣传部、外联部、文艺部、监察部,各设部长一名,各部有若干委员。
技术部是协会主要的技术骨干,担当探求计算机前沿技术的重任。现分为硬件维护组、网页制作组、Photoshop平面设计组、网络维护组。
计算机协会与其它社团和学生会组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其相同性在于它同样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它不同性在于它是以电脑技术学习与交流为主,以服务全体会员及全院学生为辅的社团。因此,它的存在是具有特殊意义及潜力的。
二.列举第九届协会的工作: 1、09年12月9日,在南校区崇学镂209多媒体教室我们举办了“计算机硬件知识讲座活动”,提高了会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电脑,争取做到维护电脑不求人。
2.10年3月28日,为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我协会邀请到信息工程学院 赵杰文、张志刚、张彦峰、冀佩刚老师举行了“软考交流会活动”为同学们讲解了软考方面的相关问题,及考试重点,计算机各专业就业与发展方向等.3、10年5月28日,经会员及同学们满怀热情的请求,我协会诚意邀到了“凯胜软件公司”在崇学镂309多媒体教室举办了“软件知识讲座”其讲座老师为:“凯胜软件公司技术总监”,向大家讲述了一堂软件的基础知识和IT行业中软件的发展行情及当代大学生应聘注意事项和技巧等实战性较强的课程。4、10年9月24日——9月27日,为壮大社团队伍,对协会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在焦作大学校校园主干道内组织了“社团招新活动”并在招新活动中融入了“计算机义务维修”及“硬件展示活动”,充分展现了本协会的风采和特色,为以后的协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5、10年9月29日晚7点 在崇学镂102教室 我们举办了“新老会员见面会”,会场热情氛围很浓厚,效果颇佳!6、10年10月11日晚7点
在崇学镂102教室 为选拔下一届骨干,我们进行了工作人员初次选拔赛,会员十分积极踊跃。
三.第九届计算机协会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09届计算机协会工作人员已经步入大三,回顾本工作,我们的确收获部小,也使得我们协会干部能在工作中很好的团结会员,很好地发展本协会。可大家都明白万事不可能尽现完美,完美中我们有所欠缺,经过与兄弟社团及院校老师交流经验后,我们发现协会还需要更好的发展网络人才,把本协会的”品牌”做的更好,使更多爱好计算机者加入我协会,为本协会的发展努力寻找发展方向。四.建议:
①协会要和社联,系团总支学生会多沟通;
②组织一些实用的,有价值的活动,多拉赞助做精品活动; ③协会内部要发扬团结精神;
④协会流动性较强,开会交流场所,宣传材料及一些协会资料的存放,存在相应不当问题,希望系里的领导安排一个固定的场所; ⑤多开展技术交流会议已提高技术小组及协会会员技术综合水平; ⑥协会干部本身的技术要锻炼提高。
本届工作即将结束,但下一届的工作正在翘首祈盼。本学年的活动有大有小,但是他们的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普及计算机知识,争创一流pc技术。希望在新一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计算机协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报告人:曹逢春
2010年10月13日
第五篇:第九届安徽省委工作报告
第九届安徽省委工作报告
坚定不移闯出新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6年10月30日)
李锦斌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开创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
一、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胜利完成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一是理论武装得到新加强。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召开106次省委常委会会议、59次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举办10期市厅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组织各级各类理论宣讲14万多场次,推动理论学习步步深入、全面覆盖,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丰富完善发展目标和思路举措,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不断增强。
二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2万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2万亿元、年均增长10.8%,财政收入由2064亿元提高到4012亿元、年均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08亿元、年均增长15.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9077户、居全国第6位,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4倍、总量居全国第8位,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初步确立。全省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覆盖,成为长三角经济区重要成员,行政区划调整积极效应充分显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0.5%,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大力实施“四督四保”推进机制,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力量、增添了后劲。
三是创新水平得到新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果丰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实施,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相继建立,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十二五”期间,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32%提高到1.96%,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9.1倍、总量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4年居全国第9位,创新已成为展示安徽形象的靓丽名片。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53人,省市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200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14家,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四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全面展开,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权责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农村综合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财税金融、商事制度、国资国企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热潮,“十二五”期间各类市场主体由166万户增加到276万户。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和航空国际货运航线相继开通,进出口总额累计2144亿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519亿美元、年均增长22.1%,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
五是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舆论引导和阵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建成开放,荣登“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8年居全国榜首,全国文明城市新当选数、提名数均居全国第一。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3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合作深入开展,打造了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六是生态文明取得新进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全面完成,长江、淮河、巢湖水质稳定向好。新安江流域和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等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水质保持优良。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整治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及“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用地累计分别下降21.4%、39.1%。
七是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2015年分别达到26936元和10821元,年均分别增长11.6%、13.4%。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十二五”期间民生支出累计近1.8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量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覆盖率大幅提高,学前、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形势持续稳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27.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4.7万人。“两孩政策”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扎实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持续提升。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15万套,居全国第4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累计减贫481.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7%下降至5.72%。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老字号”、以船为家渔民等群体生活问题得到一揽子解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抗击严重洪涝灾害取得全面胜利。平安安徽建设持续深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实施,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安庆油气管廊迁建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铸安行动”扎实开展,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八是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法定职权,立法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实现全覆盖。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创新实施民主协商计划,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全面依法治省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不断巩固。
九是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制定实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意见,管党治党力度不断加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严格执行20字好干部标准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风清气正、圆满完成。基层党建不断强化,“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三个清单”制度等深入实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实施省委、省政府“三十条”,“四风”整治成效明显。切实以“不贰过”的决心,加大中央巡视和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力度,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九届省委巡视全覆盖任务全面完成,市县巡察有序开展,审计监督、重要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制度规范全覆盖扎实推进,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得到严肃查处,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活力加速迸发的五年,是管党治党深入推进、政治生态不断优化的五年,是“三个强省”建设成效彰显、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安徽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必须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不懈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在创新创造中培育竞争新优势。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真正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全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为明显;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制约和影响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尚未根本破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群众观念不强,不敢为、不想为、不会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从严管党治党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等。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在实践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安徽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并提出“五个扎实”的任务要求,这“一大目标、五大任务”是指引我们站上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行动纲领,是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起来,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为我们引领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提供了难得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为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供了难得机遇。我省是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重要成员,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为我们发挥“左右逢源”的优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配置要素资源提供了难得机遇。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同时要认识到,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我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我们要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地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坚持统筹协调增强发展平衡性,坚持绿色优先增强发展可持续性,坚持扩大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共建共享增进群众获得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保证,不断开创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坚定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闯出新路,奋力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圆满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概括起来就是“五大发展”闯出新路、全国方阵走在前列、全面小康决战决胜、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美好安徽开创新篇。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就要扩大战果、积累成果,量变质变、勇于争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指标增幅和质量效益在全国发展方阵中走在前列,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万亿元。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重大创新创业平台、产学研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60%,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科技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文明程度全面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法治安徽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空气、土壤、水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防治,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上升,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不断提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福祉全面增进。居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惠及人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就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之路。
——实施创新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创新型“三个强省”。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探索的创新文化,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安徽发展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
——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城乡区域一体发展新体系。注重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加快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实施开放发展行动,加快建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大开放意识,充分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着力方向,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撑,打造成长三角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实施共享发展行动,加快建成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迈进。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就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汇聚起推动安徽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们坚信,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一定能够创造美好安徽建设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