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科技立项结项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 2016年科技立项结项材料
题目: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主持人:
专 业:
学 号:
大学生科技立项结项论文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跨境电商日渐风靡。跨境网购消费总额前三名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目前主要跨境电商企业已经开始了国际化进程,如美国eBay、亚马逊、中国阿里巴巴、日本乐酷天等在本国站稳脚跟后迅速向海外扩张势力。
面对快速发展的国际跨境电商,我国跨境电商也发展迅速。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占进出口总额14.8%,增速远超同期外贸增速。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5.4万亿,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占比达到83.2%,进口比例16.8%。我国跨境电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格局及特点。目前我国主要跨境进口电商模式有平台模式、自营模式、C2C代购模式等九大模式。各大电商平台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竞相布局跨境电商领域。
关键词:跨境网购 快速发展 国际化
I
大学生科技立项结项论文
目 录
绪 论.......................................................1 第1章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设计方案......................2 第1.1节 调查背景............................................2 第1.2节 调查目的............................................2 第1.3节 调查对象............................................2 第1.4节 资料收集方法........................................2 第2章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3 第2.1节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结果........................3 第2.2节 跨境电子未来发展趋势................................3 第2.3节 跨境电子商务澎湃发展的原因..........................4 第2.4节 出口跨境电商现状....................................5 第3章 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6 第3.1节 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6 结 论.....................................................7
II
绪 论
随着互联网和国际物流公司的快速发展使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当前体现出三个特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跨境电商以出口业务为主,出口跨境电商有望延续快速发展态势;跨境电商以B2B业务为主,B2C跨境模式逐渐兴起且有扩大的趋势。同时,国家政策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大幅提高,体现出其作为发展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这为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内生性动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方便节约时间,网上购物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势,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业进入门槛,一时间网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网络购物的兴起,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网上购物已经从当时雾里看花遥不可及的状态,变成了当今最火爆,最适合上班族、年轻族群购物口味的一种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状况,对我国和全球经济未来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1章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设计方案
第1.1节 调查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跨境电子商务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为方便节约时间和节省成本而选择网上购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科技的重视,物流和支付方式等基础设施的发展,选择跨境网上购物这一快捷方式已经趋于普及。为了更加了解跨境网上购物的现状,本项目就我国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进行了调查。
第1.2节 调查目的
随着网络普及和物流系统的发展,跨境网上购物成本的不断下降,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当今最适合上班族、年轻人购物的一种购物方式。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思维、生活方式,以其特殊的优势而逐渐深入人心。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贸易和一些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对于了解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趋势有重要的作用。
第1.3节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速卖通和敦煌网。
第1.4节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上网查阅资料和查阅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调查机构的数据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的主要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上网详细的查阅了资料而且还亲自在敦煌网上开了一家商店与速卖通和敦煌网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详细而深刻的了解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第2章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第2.1节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结果
1、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占进出口贸易额比例不断提高
当前世界贸易增速趋于收敛,为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着力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拉近与国外消费者距离,而跨境电子商务正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渠道。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跨境电商贸易也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增长率为35.48%,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从2008年的0.8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占整个外贸规模的19%,年均增速近30%。
2、从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跨境电商有望延续快速发展态势
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比近九成。从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看,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到86.7%,进口占比在13.3%。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进口的份额占比将逐步提升,随着网购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消费者网购习惯的形成,未来进口电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占比也将逐步提升,尤其是以海淘为代表的境外购物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的青睐,所以跨境电商进口份额占比将会保持相对平稳缓慢的提升。
跨境电商出口方面,出口电商零售部分近几年规模成长很快,2013年出口电商零售交易额已达240亿美元,同比增长60%,其中第三方跨境平台类凭借低门槛、广覆盖的特点近年来迅速壮大,其中阿里速卖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交易平台,而Eaby、Amazon也在借助自身平台优势将国内产品销售至海外消费者。随着物流配套的持续升级尤其是海外仓模式的兴起,出口电商在品类与区域扩张上正在加快,而整个支付体系的进一步打通也将有助于跨境购物的便利化与安全化将促进跨境支付业务迎来实质性发展。
3、以业务模式来看,跨境电商以B2B业务为主,B2C跨境模式逐渐兴起
跨境电商按照运营模式可分为跨境B2B和跨境零售(B2C、C2C)。其中,外贸B2B在跨境电商中居于主导地位,以阿里巴巴与环球资源为代表的B2B模式主要是信息与广告发布为主,凭借收取会员费和营销推广费盈利。这是因为外贸B2B单笔交易金额
较大,大多数订单需要进行多次磋商才能达成协议,同时长期稳定订单较多,一般只在线上进行贸易信息的发布与搜索,最终交易在线下完成。
而零售跨境电商直面终端客户,目前在跨境电商中比重较低。从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看,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92.4%,占据绝对优势,预计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中B2B交易占比仍将达到89%左右。截至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营收规模约为234.5亿元,同比增长32%。
第2.2节 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
1、跨境电商将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人均购买力不断增强。同时,网络普及率提升,物流水平进步,网络支付环境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善。这些因素都将有力的促进跨境贸易特别是跨境电商交易的发展。根据之前艾瑞的预测,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比重将提升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贸易以出口业务为主,2014年出口业务占比86.7%,而进口比重仅为13.3%。随着国内市场对海外商品需求的增长,跨境电商进口比重将逐步上升,跨境蒂娜上进出口业务结构将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变。
3、多批次、小批量的外贸订单需求将不断提升
一直以来,由于B2B业务单笔交易金额大、长期稳定订单多,我国外贸B2B业务在跨境电商中居于主导地位。但金融危机以来,国外企业受制于市场需求乏力和资金限制等问题,未来B2B业务的比重将下降。而与此同时,个人的购买力相对持续稳定,而网络和物流的发展也为B2C业务创造了条件。因此,多批次、小批量的外贸订单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并成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础动力。
第2.3节 跨境电子商务澎湃发展的原因
1、政策利好的促进
随着国家出口跨境电商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以及跨境电商从业者的积极推动,使得出口跨境电商成为了外贸领域中一匹令人惊艳的“黑马”,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和各地政府大力建设跨境产业园 的相关背景下,出口跨境电商迎来了诸多机遇。特别是在2016年的G20峰会上,跨境电子商务首次进入了G20议程,这对出口跨境电商的助益无疑是相当大的。
2、电子商务全球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推动,地球村的进程俨然已经加快了,它缩小了各个国家的时空距离,使得国际间的交往日益便利和频繁。电子商务的全球化浪潮已然势不可挡,这在一定程度成为了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使中国的产品能够快速出现在国外消费者的面前,尤其是08年经济危机以后,迫使一些外国消费者在网络上寻找物美价廉的消费品,这个契机让中国的商品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3、跨境平台加大招商
以Eaby、Amazon为首的跨境交易平台,近几年都加大了在中国招商的力度,增加了中国区域招商经理的人数,并且通过参加各种跨境峰会和论坛宣传自己的平台。因此,中国的卖家也大量涌入这些平台,将自己的产品卖给海外的消费者,增加自身的销售额和利润额,促进了出口跨境电商卖家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壮大。不过随着中国卖家数量的越来越多,一些卖家也开始使用不规范的竞争手段,致使Amazon等平台调整了策略,采取了比以往更加严格的准入机制。
4、中国制造的优势地位
中国大部分的生产制造商都强于产品的研发,而弱于产品的营销和推广,使得一些真正的好产品并没有完全走出国门。其实很多国外的消费者,对于中国的3C产品、服装和配饰的渴求度非常高,08年的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产品一个“走出去”的好机会,虽然后面全球经济的形势有所好转,但外国的大部分消费者已经依赖上了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国制造的优势地位显露的淋漓尽致,这也令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2.4节 出口跨境电商现状
1、各种业务模式蓬勃发展
出口跨境电商从萌芽到兴盛的整个过程中,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形态和业务模式,比如B2C、C2C、B2B、F2B、F2C、C2F等,一方面是跨境生产工厂或是跨境贸易公司通过在跨境平台上开设店铺直抵国外终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跨境商家通过网络寻找外国经销商,开展国际批发业务;当然,还有一些出口跨境电商的大卖家,为了避免对跨境平台的过度依赖,也开始建立和运营品牌独立的官方跨境网站。
2、跨境电商业务量由B2B向B2C转移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跨境卖家在追求更高利润的驱动下,建立起了自有品牌,并将品牌在诸如亚马逊、eBay等平台和官方网站上进行宣传和推广,但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口跨境电商的主体形式依旧会是B2B,因为B2B订单量较为稳定且交易金额巨大。当然,业务量会逐渐由B2B向B2C甚至是F2C进行转移,有野心的中国卖家可以提前做好思考和布局。
3、跨境电商的交易品类较为集中
我国畅销的跨境出口交易品类较为集中,主要为3C电子产品、服装服饰、家居用品、鞋履箱包和母婴产品等,一是因为中国在这些产品的制造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二是因为这些产品非常标准化,便于运输和存储且退货率相对较低,容易通过电商这种渠道销售给跨境买家。当然我们也相信,随着各国在通关、物流、仓储方面的持续改进,汽车、SPA浴缸等大型产品的销售也会进一步拓展。
4、卖家主要集中在外贸发达的地区
目前中国出口跨境卖家主要集中在外贸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因为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居民头脑活络,总体经济实力较强,比如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个省的跨境交易额就占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总额的七成以上。这几个省份原本就是外贸大省,包括电商生产企业、跨境电商平台、跨境配套企业、政府相关政策在内的各个方面,一同构建起了一个相对良好的跨境生态圈,比如深圳平湖的华南城。
5、欧美发达国家在出口端所占比例很高
中国卖家当前针对的主要跨境市场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一些崛起的新兴市场也有一些卖家在涉及,比如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其他诸如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的交易额也在增长中,这些国家的政府也开始渐渐意识到跨境电商所带来的收益和好处,在海关、物流、税费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改善和调整。
6、客户群体通常是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
跨境买家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23-45岁之间,以高职位、高学历、高薪资的人群为主,基本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产阶级,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不是太高,反而对购物体验和产品品质特别在意,他们比较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消费升级的愿望比较强烈,更加倾向于购买价格合理、质量卓越、功能实用的商品。
第3章 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1、了解外国人喜爱的颜色、图案和一些宗教文化禁忌
世界之大,国家之多,风俗之迥异,历史之繁复,都造成了每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习惯、宗教和法律。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这些内容,不但不容易提升产品的销量,还极易“触电”,导致一款原本很优秀的产品“阵亡”,所以想要做好跨境电商,中国卖家就必须对目标国家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并对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有所作为。另外,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节日,做好本土化的节日营销,也是制胜的法宝之一。
2、注重知识产权等问题,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成熟经验
欧美国家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这方面加大了保护力度,面对各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带来的海关清关、关税税收、本地仓储、知识产权、商业代码、商标注册等一系列的新问题,中国商家必须要去适应和学习,通过积极吸收国外先进和成熟的经验,促进自身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与其他国家的跨境卖家进行相应的竞争。
3、重视跨境人才和团队的孵化,培养跨境电商多面手
虽然跨境电商已经发展了一段时期,但和其他行业相比,跨境电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依旧是相对贫乏的,所以跨境电商企业对于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针对小语种国家的跨境人才,更是可遇不可求。另外,跨境电商方面的综合型人才和多面手更是凤毛麟角,企业一定要多渠道的对这些人才进行孵化或是挖掘,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残酷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先机和筹码。
4、跨境平台选择和客户精准定位,需要做好有效推广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有亚马逊、eBay、Wish和速卖通,而其他一些国家的本土化电商平台也非常有影响力,比如美国的新蛋,中东的Souq,东南亚的Lazada和日本的乐天等,如何在这些平台中做好选择,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更适合这些平台的消费群体,如何对客户进行精准的营销和定位,少花一些冤枉钱,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想要做好跨境电商的中国卖家必须每时每刻去思考。
5、产品开发及选品,利用良好的售后提升客户体验感
选品的重要性行者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多次了,尤其对于亚马逊平台而言,一款好的产品能够带来的规模效应是巨大的。当然对于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优势品类的产品是不一样的,这时摸清楚平台的游戏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跨境电商新卖家千万不要在没有调研的情况下就贸然去做一个跨境平台,而跨境电商老卖家也必须针对自己所做的平台进行一定的新品采购或新品开发,并用良好的服务和售后提升客户的体验感。
6、做好产品备货,深耕供应链以便高效周转现有资金
亚马逊的产品备货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做了FBA,货备多了卖不掉,仓储费用就能让卖家愁死,货备少了造成了断货,严重影响listing的排名。而其他跨境电商平台关于备货方面的要求虽然没有亚马逊这样严格,却也需要卖家重视起来,否则会给客户带来非常不好的购物体验,打开海外市场也就无从谈起了。另外科学的备货方案还能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最大化利用好卖家的资金,使卖家赚取更多的利润。
7、中国的跨境商家日益增多,卖家间的竞争开始加剧
出口跨境的信息透明度日益增加,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玩法和规则也不再是什么秘密,甚至站外引流的方法和渠道也就是那么几种,很多中国跨境卖家的货源也出自同一个厂家,这就势必会造成同质化和价格战,导致产品利润率下降。因此,是否能够找到拥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产品,或是开拓其它竞争对手尚未发觉的优质跨境电商渠道,也是每一个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面临的一大挑战。
结 论
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在本土的积累的资本和技术经验在全球市场占有巨大的优势,在我国的制造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俄罗斯市场速卖通占据市场第一的份额,在全球的其它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对传统贸易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对于传统贸易效率更高和创造的工作岗位更多,使普通人的生活过得更加的富裕多彩。
第二篇:结项论文
赣、浙两省农村经济发展对比与分析
内容摘要:
江西省是传统农业省份,浙江省是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在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农”工作目标进程中,赣、浙两省结合地方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的宝贵经验。
江西省紧紧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农业发展思路,做大做强粮食等传统传热产业,着力打造现代绿色农业,为江西现代农业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浙江省坚持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快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着力转变增长方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为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绘就出一幅新景象。
关键词:江西 浙江 农业经济 分析
ABSTRACT:
英文摘要
KEY WORDS:Jiangxi Zhe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 Analysis
目 录
一、概况:
(一)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江西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山青水绿,生态优势显著。近年来,江西省大力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按照“山上建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 和“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农业发展思路,着力改善农业品种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开始向农业强省迈进。
江西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0.05%,总人口4339多万,现有耕地3420万亩(为浙江省的143.5%)。2006年,全省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8.3亿元(为浙江省的81.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6.1亿元(为浙江省的85.2%)。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为浙江省的48.9%),其中,工资性收入1489元,家庭经营收入1922元。
在特色食品加工业方面,食品工业在江西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产值和利税一直位居前列。全省基本建立了与农产品资源相适应的食品加工、制造体系,形成了一批如江西四特酒厂、临川贡酒厂、江西盐矿、南昌亚洲啤酒有限公司、江西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德宇集团、赣南果业、润田、江西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白酒、啤酒分别位居全国14位、15位。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900多个,其中食品加工龙头企业362家。今年上半年新增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8家,达522家。累计建立各种基地1280多个,种养面积80多万亩,辐射乡镇900多个,带动农户60多万户,农民人均增收350多元。2006年,江西食品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8.82亿元(现价),主营业务收入329亿元,利税总额58.86亿元。
(二)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浙江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旅游之地”之称。近年来,浙江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适应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创业创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浙江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0%,现有耕地2384万亩,总人口4629万人。2006年,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508.6亿元,其中农业711.9亿元,牧业287.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923亿元,其中农业511.7亿元,牧业127.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335元,列全国第3位,其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1377元。
在特色食品加工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凭借灵活的机制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利用省内省外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食品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支柱。除精制茶叶、金华火腿、绍兴黄酒等传统优势产品,粮油、畜禽蛋奶、水产品、果蔬加工等产业迅速崛起。其中茶叶、火腿、啤酒、黄酒、软饮料、罐头、水产品、方便食品、味精及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食用菌、蜂产品、保健食品等产量居全国前列。2006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39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83.3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92%。产销率96.50%,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35.69亿元(位居全国各省市第6位)。完成出口交货值92.11亿元。全行业完成投资额21.73亿元,新增固定资产2.94亿元。作为华东的兄弟省市,浙江、江西两省在气候、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都十分相似,但是两省农村无论在经济发展程度,还是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2006年,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收入达到9453.9元,而江西省仅为4555.9,甚至未达到前者的一半;从生活质量上来说,2006年底浙江省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57.72平方米/人,而江西省的这一数值仅为35.91。作为我国东部与中部经济的代表,浙江与江西在农村经济上的发展差距体现了我国东中部农村的现状,他们之间的差距也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缩影。
本文将通过建立严谨的农村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浙江、江西两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差距,并挖掘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依此提出合理的建议,力求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提出有益帮助。
一、赣、浙两省农村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一)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江西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为浙江省的164%),森林覆盖率60.05%,现有耕地3420万亩(为浙江省的143.5%)。2007年,全省总人口4368.41万人(为浙江省的86.33%),其中农村人口2629.78万人(为浙江省的121.43%)。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910亿元(为浙江省的88.78%),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为浙江省的49.58%),列中部六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78平方米(为浙江省的64.46%)。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产业结构不断调优
依托资源优势,江西重点推进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园艺、农业产业化经营五大产业发展。全省已初步形成了赣南柑橘主产区、赣北早熟梨主产区、赣中生猪主产区、赣中北绿色大米主产区、鄱阳湖虾蟹主产区、泛鄱阳湖水禽主产区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六大优势农产品产区。2007年,江西全省粮食种植面积3551.9千公顷,实现粮食总产量1904.2万吨,总产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油料种植面积603.5千公顷,增长0.4%;棉花种植面积81.7千公顷,增长3.6%;蔬菜种植面积500.5千公顷;果业产量达206万吨,同比增长24.1%;肉类总产量247.4万吨,增长3.0%;水产品产量196.1万吨,增长9.0%。
2.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坚持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6家,达到15家。正邦科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使全省上市龙头企业达到4家。全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采取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销售、加工等后续环节的利润。2007年,全省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63个,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300个,联结农户316万户,增长11.4%,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300元,增长11%。
3.支农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江西农业总投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33.75%。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补贴20.65亿元。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合作、签订融资风险补偿协议,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利用5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撬动了银行贷款资金授信额度2亿元。利用政府贴息贷款资金2900万元,引导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投资60多亿元,用于217个项目建设,江西国鸿、新余润合、南丰汇源、上饶五洲星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整合资金16亿元,新增1万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全年阳光转移培训25.2万人,转移就业人数22.8万人,转移就业率达90.6%。
(二)、浙江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浙江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江西省的61%),森林覆盖率60.5%,现有耕地2384万亩(为江西省的69.7%)。2007年,全省总人口5060万人(为江西省的115.83%),其中农业人口2165.7万人(为江西省的82.35%)。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025亿元(为江西省的112.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65元(为江西省的14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3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7.06平方米(为江西省的155.14%)。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综合能力稳步增强
茶叶、蔬菜、花卉、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竹木加工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养殖业、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全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710个,2007年接待游客5621.3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30.4亿元。一大批重大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并见效,农机总动力达1920万千瓦,66.8%的农田能够旱涝保收。
2.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2002年以来,浙江省制定发布省级农业地方标准509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比例从2001年的8.1%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建成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0余个、示范面积60万公顷。截止2006年底,全省已有72个农产品被纳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单,215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194个农产品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1419个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50个产品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推进,2007年投入整治建设资金151.76亿元,累计完成示范村1181个,整治村10303个,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35.39%。全省已有39个市、县(市、区)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验收命名,累计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86个、省级生态乡镇450个。建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99个。全省各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496.17亿元,累计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县城、镇)30个,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赣、浙两省发展农村经济的启示
(一)江西发展农村经济的启示
分析江西抓好农村经济的经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打绿色牌
绿色农业是江西农业的亮点和优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数量均连续8年保持两成以上的增速。截至2007年底,全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达916个,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有机食品数量415个,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有23个县的25个生产基地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513万亩,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强。“绿色”带动项目投资。全省新上的200多个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项目中,有80%以上是农产品加工项目。中粮集团在江西建立了中国唯
一、亚洲最大的蒸谷米加工厂,年产蒸谷米18万吨,白米6万吨,产品全部出口;进贤粮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1万吨黑芝麻系列产品扩建项目的竣工投产,使进贤县成为全国最大的黑芝麻生产加工基地;上高圣牛米业集团以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支撑,联合当地6家大米生产企业,组建金农米业集团,企业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成为江西最大的米业加工企业之一。目前,全省已有绿色食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省级龙头产业化企业91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从事绿色农业的农户超过百万户,与传统农业相比,每年户均增收1260元。
2.唱经贸戏
近年来,江西根据市场抓农业、根据需求创品牌。由被动生产到主动出击。2007年,成功举办 “中国江西首届农业博览交易会”、“江西第三届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大力宣传“生态江西、绿色产品”的赣牌农产品形象。两展会贸易成交金额达27.9亿元,意向合同金额49.4亿元,现场销售金额4822万元,签订经贸与技术投资合作项目26个,总金额64亿元,观摩采购群众达30万人次。2007年,全省共引进国内外农业项目524个,实际进资71.6亿元。其中引进合同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97个,上亿元的项目33个。农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香港、欧盟、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贸易额2.44亿美元。
3.走科技路
江西提出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科学发展农业。在粮食生产方面,实施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工程、进一步加大“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等推广力度;在油料生产方面,借助“乡村游”、“休闲农业”的平台,开发和培植“油菜花”景观;在经作产业方面,大力开展“1亩园1万元”创建活动,在全省建立了40个省级高效创建点;在畜牧生产方面,新增一级种猪场15个,改良肉牛22万头次。动物免疫保护力均在8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村能源方面,全省共新建户用沼气池16.14万户,通过能源生态或能源环保模式建设,配套干粪发酵和有机肥生产技术的推广,逐步控制家畜养殖场的环境污染;在农机化方面,大力推广机械插秧,机插秧比常规栽插平均亩增产38公斤。浮梁县鹅湖镇机插秧平均单产达到471公斤,最高单产达到511公斤。
(二)浙江发展农村经济的启示
分析浙江抓好农村经济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四个坚持”:
1.坚持市场导向,把城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作为发展方向
浙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接受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的辐射,着力推动城乡融合、三次产业融合和国内外融合,开发新产品,拓宽新市场。培育流通新型业态,加强农产品营销服务,畅通农产品进城“绿色通道”。扶持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创建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和赢利能力。引导企业“走出去”,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全方位扩大。2007年实现农副产品出口额72.3亿美元,农副产品出口额相当于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30.82%。省外境外开发再造了一个“浙江农业”。
2.坚持提升服务,把科技兴农、合作强农、依法护农作为发展手段
浙江省注重从基础环节着力,增强科技对农业的牵引力。启动了一批农业科技专项,发布省级主推技术24个、主导品种36个,江山、海盐、诸暨、嵊州4个部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浙江大学等院校、科研单位与市县共建农技推广中心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成效显著,培训农民157.2万人,培训转移率84%,农民收入的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从关键环节着力,引导农民和企业走向联合,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合作化提升农业组织化。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0300万个,其中龙头企业50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41家,专业大户26.2万户,带动64%的农户融入产业化组织体系。从薄弱环节着力,不断深化依法行政,强化综合执法,增强法制对农业的保障力,形成合力兴农的良好环境。
3.坚持统筹兼顾,把统筹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作为发展方法
浙江始终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中思考农业,站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把握农业,站在子孙后代发展的大计中谋划农业,促进区域、产业统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全省初步形成了粮油、水产品、蚕丝绸、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主导产业带。产业结构、区域布局日趋合理。萧山区以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和茶果五大产业为主导,海盐县紧紧围绕粮油、畜禽、蚕桑三大传统产业和发展名优水产、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三个新兴产业,诸暨市重点发展珍珠、香榧、茶叶、瘦肉型猪等十大块状特色农业,通过实施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及“乡村康庄工程”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产保障等一系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2007年底,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人数3000万人,参保率89%。全省农村低保对象56.2万人,月均补助96.44元/人,支出保障金5.49亿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4.3%。
4.坚持创新机制,把体制创新、方式创新、管理创新作为发展动力
浙江坚持深化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行政执法、农技推广和种子管理等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注重精简乡镇机构,稳定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引导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土地规模集聚。2007年,476万亩土地实现有序流转。坚持改进农作制度,推引间作套种、立体经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明确农业首席专家、责任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职责,实行“农技大师”、“责任农技员”、“农民信箱”等形式与规模经营大户对接,完善农技110服务,农民信箱村级联络点组建达99%以上,用户达170万户,启用率93%。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规模经营稳步推进,规模化养殖比重不断上升。
结语 “三农”问题,国脉所系、民生所依。当前,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三农”发展,既要从农业自身特点出发思考农业,又要跳出农业谋划农业;既要从农业发展新阶段出发思考农业,又要从城乡统筹发展新趋向出发谋划农业,努力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程渭山.推进创业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开拓现代农业建设新境界.浙江农业信息.http://.2008-03-31.3、刘晓斌.江西省2007年农业生产形势分析.江西农业信息网.http://.2007-05-24.7、谌兵 宋海峰.江西“十百千”工程: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江西日报.2008-1-18.8、郑斌 张平.绿色农业为江西现代农业领航,成为亮点和优势.江西农业信息网.http://jdz.jxcn.cn/get/JXNews/20080411052***43894.htm.2008-04-11.9、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2007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在线.http://.2008-03-26.10、吴新雄.2008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江西日报.2008-02-26.
第三篇:科研课题立项、结项上交材料要求
研究性学习成果类需提交的资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含申报成果的教案)
(5)学生确定的研究主题。(课题题目、背景、目的意义)
(6)制定的研究方案。(课题题目、研究的内容、步骤、方法、时间、条件、分工等)
(7)实施的研究过程。(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讨论分析等活动的图文、视频资料。)
(8)研究成果。(论文、图表、模型、多媒体演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9)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性材料。
(10)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的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成果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5)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案。
(6)组织学生实施活动过程的视频、照片、体验心得等档案
材料。
(7)所实践、服务单位的证明材料。(8)学校教师的总结性材料。
(9)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效果的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技术教育类成果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教师指导技术教育活动方案。(6)学生作品的构思设计方案。(7)制作或创意作品(图片)。
(8)活动过程的视频资料及教师评价意见。(9)申报人撰写的经验总结性材料.(10)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第四篇: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
大 学 生 科 技 作 品 立 项
工 作 简 报
第二期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团委 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主办 2007年5月1日
编者按 我校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第二阶段从2006年12月中旬的立项作品评审结果的公布到2007年4月下旬科技作品立项中期检查工作完成,历时近5个月。在这近5个月中,学校各界领导重视,各院(系)积极配合,我校科技立项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科技立项中期检查工作圆满结束。现将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第二阶段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刊出“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简报”第二期,用于交流、汇报在这一阶段全校大学生科技立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各院(系)的工作的亮点,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科技立项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中期检查工作小结
1.4月17日,各院(系)院(系)自查工作全面展开。4月29日,中期检查答辩结 果在网上公布。
2.中期检查共分为院(系)自查和学校抽查两个环节。院(系)自查阶段,共有10 件立项作品进展超前,92件立项作品进展顺利,11件立项作品进展迟缓。
3.学校抽查阶段,最终确定8件立项作品参加中期检查答辩,7件作品全部顺利通过 答辩检查,有1件作品没有通过答辩检查。
4.我校首批科技立项活动立项总金额为106200元,第一批领款金额为53100元(第 一批按立项总金额的50%领取),实际支出金额为39982.9元。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回顾
1.3月20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发布立项项目中期检查通知,公布立项中期检查 工作具体流程,通知立项项目负责人认真极准备中期检查事宜。
2.4月上旬,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印发“科技作品立项调研问卷”,开展科技作品立 项调研活动,调研结果将在下期工作简报中公布。
3.4月中旬,各院(系)陆续开始展开院(系)自查工作。其形式多种多样,信息工 程学院、商学院等院(系)以项目组填写科技立项中期检查进度报表和院(系)填写学院科技立项中期检查报表的形式组织中期检查,数学系采取全程跟踪的形式督促同学认真完成研究,海洋学院则通过现场答辩的形式展开中期检查工作。
4.4月23日,随着最后一个院(系)将该院《项目中期进度报告表》、《大学生科技 作品立项中期检查情况院(系)统计表》送到校团委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12个院(系)的院(系)自查工作圆满结束。
5.4月24日—26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对各学院所提交的统计表以及进度报表情 况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总结,归纳各院(系)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工作亮点、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反馈过来的建议。
6.4月27日下午,以“承浩然之气,扬创新风帆”为主题的第十四期林海文化论坛 顺利举办。在此次论坛结束前,科研处闫涛蔚处长、威海知识产权局马良悦局长现场抽取了参加科技立项中期检查学校抽查的8件作品。
7.4月28日上午10:00,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王松老师主持召开了我校首批科技立 项中期检查答辩工作会议。会上,王松向各项目组成员详细介绍了答辩检查的具体事宜,包括答辩流程以及评分标准等内容。
8.4月28日下午,我校首批科技立项中期检查答辩检查的8件作品分别在 B区203 教室与数学系会议室举行,9位学校专家评审委员对8件作品进行了评判,校党委副书记刘玉殿,团委书记杨玉、副书记于振涛,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王松参与了答辩会。
9.4月29日,答辩检查的结果在校团委网站上公布,其中7件作品顺利通过检查,有一件作品没有通过答辩检查,限其在2周内修改完善作品,并向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复查申请。
各院(系)中期检查工作亮点
信息工程学院在中期检查时,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采取书写自查报告以及填写自查表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院自查。发挥各指导老师在自查过程当中的作用,由指导老师认真阅读立项团队的自查报告并且书写意见;为了引起各指导老师重视,学院领导专门在全院政治学习的大会上强调了中期检查的重要性,并要求指导老师认真书写意见;在全部作品汇总完毕后,由分管院长进行审批;为了规范经费的使用,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制作了专门的发票清单,在收集项目使用经费的发票时,让每个团队在发票清单上写清楚花费时间、经手人和金额,并经由指导老师过目;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使用创新实验室,信息工程学院指派专门老师作为值班人员,帮助在创新实验室做项目的同学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在活动过程当中,有不少毕业班保研的同学,在实验过程当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做到了“传帮带”,为低年级同学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过程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同学热心于“科技活动”的参与,也有不少同学作为“科技活动”的带头人,带动了同宿舍和同班级的同学参加科技立项活动。
法学院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团总支的组织协调下,经院学术委员会专家商议,学院采用立项者书写自查报告以及填写自查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并对每一件作品进行书面答辩会。通过书面答辩会,学院专家对每一位立项者提出问题,在有限时间内立项者进行书面答辩,起到了较好的检查效果。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利用院教师例会的机会,对立项者的指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期望,要求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对立项者进行深入认真检查。严格立项经费管理。对每一张票据,每一笔花销都需要经过立项负责人、指导教师、团总支负责人三级严格审查,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在票据上签字确认。许多立项者在项目研究前期及中期检查阶段注重多年级间的交流与合作,许多高年级有研究经验的学生向低年级传授经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中期检查阶段,法学院注重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对周边同学起到了很好的模范效果,增加了同学们关注、参与科技立项活动的积极性。
商学院的立项作品中期检查工作,经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采取书写自查报告以及填写自查表格相结合,同时综合多项指标有目的抽取部分项目进行专项答辩的方式进行学院自查。在发挥各指导老师在自查过程当中作用的同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检查;为了规范经费的使用,商学院团总支要求各团队对经费使用进行详细注明,并由指导老师签字过目,最后由主管部门统一制作发票报账单,使用统一范式。一方面统一规格,便于报账;另一方面节省科技立项团队精力,使其将主要精力用于项目的研究和完成工作。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使用实验室资源,商学院团总支积极与实验室管理部门协调沟通,申请了实验室资源为各团队进行专项辅导并满足各团队在必要时的需求。此外,商学院团总支起草了开放实验室的草案,在吸取同学们反馈意见同时兼顾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更好的利用实验室资源进行了论证和探讨,并即将付诸实施。
在中期检查过程中,根据立项团队提出的针对数据分析所存在的困难,商学院积极组织相关的经验交流及培训指导会议。在五一之前,学院组织了针对SPSS软件的系列培训,邀请了专业老师对团队所遇到的关于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此外,根据同学们所反馈的信息,拟在五月上旬开展针对论文撰写方面的技能培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科技立项作品的完善工作。
毕业班保研的同学,在研究过程当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很好的起到了指导传授的作用,为低年级同学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科技立项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的参与 “科技活动”的同学,也有不少同学作为“科技活动”的带头人,带动了同宿舍和同班级的同学参加科技立项活动。
学院结合科技立项工作的开展情况,配合校团委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关于科技立项工作的问卷调查,为今后进一步推进科技立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海洋学院4月30日下午在学院楼415举行了学生科技立项作品中期检查答辩会,会议由海洋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振林教授主持,学术委员会的全体老师出席了答辩会,对该院14件立项作品的项目落实、进展情况以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14项作品全部通过检查。答辩会上,各个项目的负责同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说明等多种方式对各自项目的设计思路、应用范围以及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方面向评委作了详尽的阐述,并且汇报了立项进展情况。整场答辩会评委的精彩提问和同学的睿智回答贯穿全场,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热爱科学、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的探索精神。
在检查过程中,该院老师体会到,通过参加科技立项活动,学生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获得立项的团队中,有5名学生的7篇论文已经获得发表,并有多篇论文正在投稿、审稿中。论文发表情况如下:
1、于涛的《白毒鹅膏菌漆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发表于《石河子大学学报》;《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发表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白毒鹅膏菌漆酶动力学性质研究》发表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王黎、刘洋的《酵母表达人源化糖蛋白研究进展》发表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3、秦兆宇的《中国对虾肝胰腺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发表于医学工程研究》;
4、陈阳的《青岛十大山头大肠杆菌含量分析》发表于《创新与发展》;《空气微生物学的国内研究进展》发表于《疾病控制杂志》;
在检查中部分项目未能按期进行的主要原因有:
1、经费不足,限制实验深入进行;部分团队经费的超支部分由学院或导师垫付;
2、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实验失败,耽误进程;
3、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情况预期不足,致使原有计划无法实现;
4、某些实验材料及仪器较难购买,耽误进程;
5、部分实验受季节影响较大,未能按期完成; 6、05级学生课程很紧,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进行实验;
7、个别团队因前段时间的风暴潮,影响了原材料的采集。
韩国学院立项作品数量不多,所以指导老师对其作品进度的关注程度更高,指导力度相对来讲也更大。但是假期期间,学生离校,有的立项小组成员还远在国外,一些具体的指导是难以实现的,于是指导老师更注重放假前的进度计划工作,要求立项负责人按时将初步作品以及中期自查表格一并上交;在规范经费使用方面,该院团总支老师专门召开了立项小组负责人会议,针对经费的使用方向、开具发票和上交发票的注意事项等问题作了详细讲解;
指导老师的指导目的,不止于帮助同学们完成作品,还在于通过指导提高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注重对其特定能力的培养。比如,某立项小组要完成调查报告,需要借助SPSS分析系统,而该系统软件的使用需要小组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计算机知识。指导老师针对该情况,专门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可以独立地、按时地完成预定工作计划;立项活动过程中,一些有意参与科技立项活动但其作品未能通过学校审核的同学,并未放弃自己立项题目的研究,他们有的仍然坚持将作品完成,有的主动与获得立项资格的同学联系,向他们请教经验,在整个学院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学院团总支老师在平日的主题团日活动、表彰活动以及学生会例会等场合,向同学们介绍科技立项活动的进展情况,并鼓励其合理利用学院实验室的资源,为今后的立项活动做好准备。
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的10项科技作品中大部分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或者超前计划实施下一步工作,进展顺利。科技制作类作品基本已经完成原理图的绘制、元器件的采购、器件本身结构的设计,开始实物的制作步骤。自然科学类论文也已经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准备,基础程序的安装、调试,开始步入实际计算模拟阶段。社会调查类论文已经完成了初期的调研、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调查论文已经初步成型。
一、在科技立项作品完成的过程中,该系团总支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积极提供完善的硬件支持,使创新团队能够利用系实验室的各项仪器设备完成项目。该系专门拿出一个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实验室,使科技立项团队有固定的场所完成作品,并且提供了各种常用的实验,同时该系所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都对团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完成本团队的作品。
2、与各科技立项团队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工作的进度,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有了困难及时解决。该系团总支多次组织科技立项团队负责人工作交流会,来了解各科技立项团队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制定合理的学生机构负责大学生科技立项工作,该系组织了由团总支老师到系学生会科技实践部和班级组织委员负责的制度,使这项工作有一个完善的网络来实施。
二、中期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由于部分团队同学知识储备不足,在科技制作类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不足,完成硬件和软件的开发比较吃力。
2、有些团队由于编制计划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预算花销,或者对有些设备、元器件的采购花费无法预计,所以有一个团队花费超预算。经与系负责人商讨,该系对于能够按时完成的项目可以考虑给与部分资助。
3、高年级的尤其是2004级的同学,由于已经初步打算考研,所以放在科技立项作品上的精力有限,这也影响了有些作品的质量。
4、指导教师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有时不能很好的对团队的工作进行指导,我们也在鼓励团队的同学积极的和指导老师联系,从指导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
应用数学系2004级肖志勇同学的《洪水的数学预测模型》作为该系的首个科技立项课题,立项之后,应用数学系团总支协调系领导、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老师,为科技立项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应用数学系团总支在开展立项工作中采取了“全程跟踪,集中指导”的办法。系领导、指导教师和负责科技实践工作的老师全天候的关注立项课题的进展情况,跟踪指导,及时排忧解难;不定期的组织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集中讨论和指导。
在立项进展过程和中期检查过程中,应用数学系着重抓好了以下工作:
1、为了引起各指导老师重视,系领导多次在全系教职工大会上强调了大学生科技立项和中期检查的重要性,并要求指导老师认真书写意见;
2、在中期检查时,经系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采取学术委员会和指导老师集体检查的形式进行院(系)自查。
3、严格规范经费的使用,并经由指导老师过目;
4、指派专门老师和同学作为值班人员,帮助在数学建模实验室做项目的同学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
通过该系领导和老师们的工作,肖志勇同学的《洪水的数学预测模型》通过了系学术委员会的的检查,正在案预定进度顺利进行。
近期工作安排
1.下发“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二届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工作的通知”,启动第二届大 学生科研作品立项活动。
2.完善结题检查实施办法,认真准备6月中旬的科技立项结题检查工作。3.组织理工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研究制定《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成果评奖实施办法》。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结题检查方案
一、工作时间
1、经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校首届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结题时间为2007年6月18日、19日(周一、周二)。各立项项目必须在此时间内完成。
2、承担项目的学生于6月14日前将结题报告及成果提交至所在院(系),各院(系)将材料汇总后于6月18日、19日送至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二、作品成果提交形式
1、提交《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结题报告书》一式四份(见附件3)。
2、成果材料以论文或报告形式体现的需用标准A4打印件形式提交(5号楷体,1.5倍行距,双面打印),封面有统一的格式(见附件4)。
3、若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或获得奖励或获得专利,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一份,并交验原件;若成果为实物,须提交实物照片;成果以视频短片、图片形式体现的请以光盘的形式提交;其它成果形式自行提交。
4、若有社会有关单位的鉴定意见、专家鉴定意见,请一并提交。
三、作品评奖
1、各院(系)在提交本单位材料时,需同时提交一份参加学校评奖推荐名单与《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结题检查情况院(系)统计表》(见附件5),推荐名额原则上不超过院(系)立项作品数量的50%。(推荐名额见附件1,推荐排序表见附件2),推荐的次序将作为评奖的参考之一。
2、评奖时间初定6月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学校将为获奖项目颁发证书。
四、结题标准
结题标准分为四类,由高到低分别为A类(优秀)、B类(良好)、C类(及格)和D类(不及格)。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A类结题:立项作品成果以论文形式在核心期刊发表,尚未发表但是获得核心期刊约稿通知,获得专利,获得专利申请号,立项作品获得“挑战杯”省级赛区参赛资格,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A类结题的作品;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B类结题:立项作品成果获得发表或得到约稿通知(在一般刊物、报纸),立项作品获得“挑战杯”校级决赛资格,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B类结题的作品;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C类结题:立项作品能够顺利按照计划完成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立项项目已经完成了一篇专业论文, 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C类结题的作品;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评为D类结题:立项作品没有能够按照研究计划完成, 院(系)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的属于D类结题的作品。
五、几点说明
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进行专利的申请、市场推介转化,这在立项项目的评奖环节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提供虚假成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或因个人主观原因严重违反合同内容者,将给以严肃处理。
3、除经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同意延期的少数立项项目外,其余未能按期结题者,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请各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重视本项工作,为参加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项目研究的学生提供帮助和便利条件。学校对项目完成情况较好的院(系),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中将给予数额倾斜;对项目完成情况较差的院(系),将酌情削减该院的立项项目和经费。
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工作的改进意见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运行,和了解学生对此项活动的反应以及广泛查阅其他高校的经验,拟对我校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提出以下改进意见,供各位老师讨论、参考。
一、关于立项作品申报
1.将“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正式更名为“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
2.加大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宣传力度以及深度,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3.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时间调整为:申报阶段为每年5月中旬——7月上旬,中期检 查为每年的寒假结束前2个月,结题检查为每年4月份。
4.科研立项项目从经费资助程度上分全额资助项目,部分资助项目与自筹资金项目。5.科研立项项目从立项的层次上可以分为院系项目与学校项目。
6.学校科研立项经费直接划拨到各院系,由院系负责立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各院系 划分额度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小组与学校专家评委会员会研究决定。
7.院系科研立项指标由院系固定指标与学校灵活指标2部分组成。校专家评审委员会 讨论决定各院系划分指标数额。院系固定指标直接分配到院系,由院系组织发动评选出立项作品,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审核。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学校专家评审团对立项作品进行整体评判,确定最终立项作品。
8.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同时举行,一个科研项目只允 许获得一项资助。
9.所有校级项目以及院系推荐的优秀结题项目都可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作品 立项评奖活动,在评奖过程中,每件作品享有同等的获奖权利。
10.每一个立项作品团队(个人作品除外)必须要有一名大一的同学参与。11.大一同学不能作为立项作品的负责人(第一作者)。
二、关于立项经费的使用管理
1.经费审批与使用管理将更加严格,强调科研导师在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作 用。
2.批准立项经费比申报经费有减少,需要和项目负责人协商是否继续进行项目的研 究,课题研究内容一旦确定,不允许改变。
3.院系对项目科研立项经费的使用需进行严格的检查,学校对科研立项经费的使用情 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将严肃处理。
4.设立院(系)级大学生科研作品立项体系,鼓励院(系)拿出相应经费支持院(系)落选立项申请。
5.关于追加研究经费的规定。原则上不追加,特殊情况需要追加的,需报请学校大学 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批准。追加研究经费的项目不超过立项作品总数的5%;追加经费额度不超过该项目原立项经费的20%。
三、关于其他改进意见
1.充分发动各院系积极参与学生科技作品立项,各院系由专门负责教学的副院长自动 成为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组成员。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鼓励学生进行专利发明活动。3.广泛征集大学生科研立项研究题目,充分发动院系专业老师拟定大学生科研立项题 目库。
4.项目在申请时应该认真、周密,将困难有所预见,项目能否正常中期检查以及结题,可以作为考评指导教师工作的一个方面。
5.立项课题组成员与指导教师建立沟通交流制度,填写《课题组与指导老师课题交流 工作日志》,该日志将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
6.规定师生每月至少交流二次,记录交流时间、地点、内容、解决的问题等,进一步 规范并约束学生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7.各组领取后要在日志上详细记录本项目组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在其后的经费开支表 中详细记录项目经费的开支。项目运行完毕后研究日志要交回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并作为衡量项目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8.中期检查采取院系检查与学校检查结合的方式进行,院系检查对于进行不利的作 品,第一次可以警告并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改进,在规定的时间内仍然不能达到院系检查标准的,撤销其立项资格并作相应处理。该项目团对成员(个人)在一年内不再给与立项资格。
学子访谈
于涛:我的科技创新之路
初涉挑战杯
刚入大学时,高考没考好,郁闷了一个学期。渐渐觉得大学生活不能这么过。我就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的条件。当时,我检索到报考研究生的一份自我介绍书,其中有一项就是问报考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什么大型的实验,发表过什么文章。我一看,挺灰心的。心想,发表文章!太遥远了吧!这怎么可能啊!
大二时,对大学里的许多活动也了解了许多。我知道挑战杯活动是科技实践类的。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于是,我就找到了带我们生化课程的朱启忠教授。和朱老师说了一下我的想法,朱老师很支持我。让我做大米蛋白的提取实验,这时,我认识了后来对我帮助很大的董学卫师哥。这样我就参加了2005年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在活动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后来我们团队做得的也不错。心里也有个想法-----要自己带头做一届挑战杯活动。
有一天,我刚考完试。董学卫师哥就把我喊到他宿舍。说有一个大实验,挺好的,让我来做,还可以用来参加挑战杯活动。我一听,就答应下来。师哥顺便把相关的参考材料给了我。我手里拿着材料,回宿舍路上,心里特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晚上,我高兴的甚至连觉都没睡着。
走进实验室
实验刚开始时还行,一进实验室,挺新鲜的。当时我们一般是上午上山采集菌种,下午消毒接种培养基。晚上查阅材料。当时,虽然每天很累,特别是上山时,一是累,二是山上有很多蚊子,穿上厚衣服,打上驱蚊液,都不管用。每次上山都被叮一身的包。但是,看着一株接着一株的真菌被培养出来,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有种充实感、成就感。
我们成功分离出真菌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实现液体培养。然而问题就出现,我们实现液体培养后,9种真菌,检测不到漆酶的存在。或者是有,却活性很低。做到这里时,心里凉了一大半,我们分析的原因有三:一是分离不成功,这9种菌不是真菌,而是杂菌。二是这9种真菌不产漆酶。三是检测方法出了问题。如果是第一种的话,那是最惨的。相当于我们前期作的大量工作都白费了。虽然,脑子挺清醒的,也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是面对这种可能前功尽弃的境况,加上作实验本来就很累。心里挺郁闷的。结果随后的几天里一直提不起精神来。
有时真不想做下去了。但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想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如果这些困难都克服不了,将来还怎么做大型实验。于是,我就坚持地往下做,当时是在暑假里,那几天又老下雨,加之心情不好,实验不顺利。过得简直就像是在人间地狱似的。痛苦!
后来,又请教了一下几个考研的师哥,终于证明是检测出了问题,底物的配臵方法不对。结果导致底物灵敏性不够。导致酶活检测较低。到这时候,心里才算长舒了一口气。有种失而复得的感觉。后来经过查阅相关的材料终于解决了问题。
再后来,接着往下做,整个实验做下去,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然后一个个的又被解决。心情也一起一落的。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心理素质真是太差了。同时也有了些新的认识,做大实验,不只是对个人实验技能与实验思维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心理承受能力和毅力的考验。
做试验,肯定会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学过的实验技能,做科技立项巩固了知识,加深了理解,锻炼了技能,这都是次要的。想问题,看问题的角度与深度变了,也就是说开窍了,才是重要的。我自己认为。
经过这一活动之后,我终于明白理论课是干什么用的,实验课是干什么用的。自己原来有一个认识:理论课还要听老师讲吗?自己看看,理解理解,一背,不就完事了吗?其实不然,好的老师,会在课堂上给你灌输一种实验设计的思想,一种试验的精神。这是背不出来的,而常规的实验课是锻炼自己的实验技能。有了理论(设计实验的思路)与实验技能不就可以自己做大试验了吗?有了这种认识之后,自己再上理论课,再做本科实验,那种效果是完全不一样,是事半功倍的。在做科技立项的大型实验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使自己受挫,往往需要查阅相关的材料或以前学过的东西。因此,在平常上专业课时,潜意识的,就会比没做活动之前,听课更专心,而且不自觉地就知道应当注意那些点,换句话说,就是比以前更能抓住课堂知识的精髓。这一点我是有亲身感受的。而且对新的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感谢老师
在外界对大学生评价,往往将大学生与创新联系到一起,说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我不否认这一点。但同时我认为大学生在很多时候做事情往往犯纸上谈兵的错误。看事情过于肤浅。创新有余,务实不足。
通过这次大学生科技立项活动,我学到的东西中有一点就做事要脚踏实地,看问题要深入。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在做这次科技立项活动中自己的一个经历。
我们的前期实验作出来后,要申请科技立项,需要找一位第二指导老师,因此我们就找到了陈冠军副校长,陈冠军校长同时是我们海洋学院的院长。陈校长主要从事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微生物生理生化及酶学研究。如天然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趋磁细菌与磁小体的研究;聚乳酸降解微生物与聚乳酸降解酶的研究等。可以看出陈校长的研究领域和我们研究的东西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但是在和陈校长的交谈中,我们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障碍,陈校长所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很切中要害,都是我们在研究中所遇到的难点,或影响我们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但是这些点,说实话,我们在开始做的时候是不知道的,只是在我们遇到问题,犯了错误,试验失败之后,反思原因的时候才领会到,发现的。换句话说,陈校长在看问题的时候,是站在一定高度的,即使某一问题自己没有研究过,也能预测个八九不离十。设想与实际相差无几。而我们则不然,设想与实际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往往纸上谈兵,一潭水根本就不知道深浅,想的东西有很多时候往往脱离实际。经过这次科技立项活动,自己亲手做了些东西之后,才对科研有了较为确切了理解,这是我的一大收获。现在自己再看科技文献,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提高的感受得很清楚的,真真切切的。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切合实际。更实用。这是我在指导老师身上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
就像学电脑一样,在课堂上讲再多的东西,也没多大用,实际上机一操作,全都会了,明白了。作完这次科技立项活动之后,自己对原来学到的很多书本上东西,或者是对科研的介绍,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收获很大!
团队精神
记得高中是为了迎接高考语文作文考试,老师经常让写关于“团队精神”、“双赢”这种主题的文章,自己也歌颂过很多篇,其实没有多大用。直到现在,当自己与别的同学组成一个团队一起做课题的时候才真真正正的体会到这两个词的分量。通过做科技立项的项目我才学会如何去与人合作,如何在合作中处理利益与矛盾,明白只有别人的利益得到实现时,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全。逐渐的学会妥协,让步,顾全大局。我认为这些东西都只能在实践的磕磕碰碰中学会,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失去很多很现实的利益,但我们往往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多。
收获的快乐
付出汗水,终会有所收获。等到暑假结束的时候,整个实验终于算是作完了。然后我们就写成成了两篇论文。论文算是写出来了,但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也不知道做得是好是坏。等到暑假一结束,朱教授回到学校。看了我们的论文后,评价说挺好的。后来又找到陈冠军校长,陈校长问了我们许多相关的问题,评价说:“本科生能做到这个成度还真不错。”虽然陈校长的话很简单,但对我们的鼓励却挺大的。心里更坚定了一个想法——一定要将实验再深入的做下去。一想到实验,心里又有点郁闷,接着向下做的话相关的药品没有,需要自己买,但是一点半点的钱又不够,这时我们得知了大学生科技立项活动,可以资助理科生1000-2000元,听到这消息后,心里挺高兴的。当即我们就决定要申请立项。我们很快就联系上了负责科技立项的王松老师,王松老师也很支持我们,给了我们许多帮助。后来也就顺利地参加了立项。受到了1700元的资助,然后我们顺利进行了实验。在这里我真的很感谢学校能够开展像大学生科技立项这样的活动。
暑假结束后,我们在学期里主要忙于申请科技立项,同时准备在寒假里的实验,还有就是投稿,后来时间过得挺快的,到学期末的时候,两篇论文就被学术杂志收录了。其时距离我检索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申请还不到两年,说心里话,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不敢想,不敢做,只要我们大胆的去尝试,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成的。
几点体会
其实我还有个体会就是,老师与同学之间往往有种隔阂,我们同学很想参加实践,多做些实验,但却不敢主动去找老师,其实老师也很喜欢与同学们接触,让我们大学生作一些课题研究,我在做立项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实验室的老师,不论是借药品,借用实验仪器啊。老师都是很帮忙的。而且很耐心。老师与同学之间,缺乏的是一种主动。主动一点,肯定会有所收获。
(备注:作者系海洋学院2004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报:有关校领导,团省委学校部
送:机关各部处室,各院(系)分管领导 发:各院(系)团总支
(印40份)
第五篇:结题项目的立项申请书和验收书
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上交的材料包括:
①申报人员的《大学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表》、加盖学院公章的《大学申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人员情况汇总表》(见附件四)纸件与电子文档各一份;
②所有申报人员的论文、著作、检索、在研项目的立项申请书、结题项目的立项申请书和验收书,以上均需原件,每位申请者的材料装到一个档案袋或档案盒中,并在封面贴上材料目录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