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践

时间:2019-05-13 02:1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虚拟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虚拟实践》。

第一篇:虚拟实践

“虚拟”是同现实“实在”相对应的表示存在方式的概念,是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和行为方式。虚拟性实践是主体按照既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纯符号手段进行的活动。当今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实践”、“互联网实践”,在本质上都是虚拟性实践。独立形态的虚拟性实践是当代高科技条件下创造出的高层次实践形式,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现实性实践的某些特征。虚拟性实践为主体开辟了新的实践空间,提供了新的价值关系。

(一)虚拟性实践的基本特征 虚拟是对现实实在性的超越,人类的理性思维天生具有超越现实的内在冲动,这种超越现实实在性的活力,正是虚拟性实践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人类从古至今的许多现实性实践中,都包含着虚拟性因素。如对神和神话故事的实物化塑造,是用实物表征虎构的对象内容;中国的《周易》预测方法,是用阴、阳爻符号的组合变化来虚拟事物的“象”,借以表征事物及其发展结果;绘画、雕塑、戏剧、舞蹈等艺术实践,是用可感知的“实物”(绘画颜料、雕塑质材和演员形体等)为载体,创造性地模拟对象内容,例如舞台上一个挥动马鞭的虚拟性动作,便表示马的存在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虚拟经济”,则是虚拟资本脱离实物经济价值形态的独立运动,等等。上述诸类实践活动虽然包含有不同程度的虚拟性因素,但由于都没能超脱物质实物或物理空间的局限,所以还不属于独立形态的虚拟性实践。

工业文明的到来,为虚拟性实践最终发育成独立形态的实践方式,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技术条件。真正促使虚拟性实践成为独立形态的,是当代电脑和互联网的应用。

独立形态的虚拟性实践在构成要素上,同现实性实践一样,都具有实践的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基本要素。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实践手段方式和实践结果的存在形式。对虚拟性实践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实践手段的“数字化”和存在形态的“虚拟化”。

实践手段的“数字化”是虚拟性实践从现实性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基石和标志。如果我们把语言符号的产生作为人类实践中介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将数字化符号上升为实践中介手段则是人类实践更为重要的一次革命。“数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纯粹的量的规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02页。)。用高度抽象的“数”来表征实物的“象”,是人类思维绽放的精彩花朵。数字化手段就是将信息内容简化成一连串的0与1(或打成“包”的0与1),在电脑中按一定程序加工和储存。这种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信息可以被转化成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图画、声音等,并以电和磁的方式存储和传播。数字化符号的运用使实践过程所必需的时间和场所被大大地压缩甚至被取消了,现实距离对它已不构成可以感觉的物理限制。这种使用数字化符号在虚拟空间建构对象性存在的实践方式,超越了用“实物符号”表征现实对象的局限,从而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实践维度和实践自由度。实践对象、过程和实践结果的虚拟的存在形态,是虚拟性实践不同于现实性实践的一个质的差别,是高于现实性实践的又一基本特征。在电脑和互联网中,不论是对现实实在进行“模拟”(如网上交友、网上阅读、网上求职、网上旅游和电子商务等),还是对非现实对象的“创造性虚拟”(如制作离奇古怪的科幻故事等),都是用数字化手段在电脑的虚拟空间里进行的,实践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则是由数字转换成的虚拟影像展现在视屏上,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可视而不可及。今年4月英国制造出了一个“网络新闻主播”安娜诺娃。“她”的声音、表情和动作都可以同真人媲美,在欧洲被誉为“最具美丽与智慧的女性”(注:《羊城晚报》2000年6月19日)。“她”不论多么逼真,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用数字化手段在虚拟空间创造出来的虚拟影像。

在互联网的实践中,不仅实践对象、过程和结果呈现虚拟存在形态,实践主体也可以转化为虚拟存在形态。人们在“网上”交往时,双方是互为主、客体的,每一方所能获得的认知对方的信息,只是呈现在视屏上的难以查实的对方“姓名符号”及其自我介绍的情况,而不是像现实交往中那样面对的是真实的个人。实际上,网上的每一实践主体对于交往对方来说,已变成了虚拟性的客体对象。这是虚拟性实践不同于现实性实践的又一个质的差别。

(二)虚拟性实践的价值意义

虚拟性实践的存在形态虽然是虚拟的,但其价值功能却是真实的。它把人类生存的范围和深度,从物理世界向数字化虚拟世界延伸扩展,超越了原有的经济、社会、政治、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行为模式局限,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新的价值空间,丰富了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它的出现引起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领域的巨大变革。美国硅谷的专家们曾聚在一起讨论网络发明的意义,有人说网络的发明可以和蒸汽机的发明相比,所有的人都摇头;又有人说网络的发明可以和电的发明相比,还是一片否定声。当有人说可以和火的发明相比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每个人都认真思考起来(注:俞劲松:《网络革命——不容再错过的时代机遇》,《经济日报》1999年12月29日。)。虚拟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意义,确实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作些探讨。

1.虚拟性实践带来了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飞跃。如果说电话、电影、电视是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器官的延伸,使人有了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那么,电脑则是人脑的延伸。电脑不仅具有人脑的某些智能,而且其运算速度、信息储存能力和检索能力等甚至远远超过人脑。1997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就败给了IBM公司的一台每秒思考2亿步的“深蓝”计算机。我国去年研制成功的“神威Ⅰ”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已达每秒3840亿浮点结果。电脑网络系统的人工智能特性,同人的精神活动有较多的同质性,因而便于直接介入人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作用。人们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进行实践,实际上相当于把“延伸了的感知器官和思维器官”同人本身组成了一个高级的“人机系统”,从而大大增强了主体的智能能量,使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过去一些难以达到的认识深度,现在可以在计算机的虚拟性实践中达到了。例如对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破译。

虚拟性实践还为人类认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打开了探索空间。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客观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以往由于现实时空和物质条件的局限,限制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现实展开,使人们的实践只能在狭小的现实可能性空间中选择。而虚拟性实践则可以超越现实时空和物质条件的局限,较自由地将事物的多种可能性外化为对象性存在,甚至使以往在现实中无法展现的一些可能性,变成为可在电脑虚拟空间中展现的可能性,这就为人类实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开拓新的实践领域,促使实践的深化和高层次发展。

2.虚拟性实践推动了科技生产力的新发展。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实践,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它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能力空前增强,并促进知识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它借助于劳动工具的网络化、智能化,增加了生产力中的知识和科技含量,为高科学技术知识及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它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涵盖范围,使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它能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社会化分工与协作蕴含的生产力,通过网络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力有关要素更合理地组合、协调,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在精神生产领域,虚拟性实践的功能发挥得更为直接和充分。人脑和电脑(加互联网)组成的高级的智能型“人机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精神生产能力,当今许多科学发明创造之所以能很快取得成果,无不是得力于虚拟性实践的帮助。“神威Ⅰ”自去年9月开始运行以来,仅10个月就完成了28项科研课题。其中有关人类心脏基因克隆运算等研究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所形成的生产力,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快速转变,使全球经济开始进入网络化、知识化和数字化的新经济时代。例如“美国互联网经济1998年总收入为3014亿美元,超过了能源(2230亿美元)和邮电(2700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3500亿美元),但其按人平均的生产率(25万美元)已高于汽车工业(16万美元),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120多万个”(注: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学术研究》2000年第1期。)

3.虚拟性实践以新的交往方式丰富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形态和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是区分不同历史时代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按照人际关系的不同形态把社会划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人际关系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人的社会性标志。

从人际之间的社会横向联系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三大主要类型。而虚拟性实践则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类型——“网缘关系”。“网缘关系”是“网民”通过虚拟空间构建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形式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三大关系类型,“网民”群体还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网络社区。网络交往既不必有血缘关联,也不必有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主体的职业性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居住地域等差异,已不再成为影响交往的前提条件。在网络虚拟空间里,交往双方所展示的实际只是一种对象符号,只要双方有共同的需求并认同交往内容,就可以进行交往。而且每一个主体还可以几乎是同时地以多种角色与多个对象交往,这就使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为多维度交叉和非中心化的状态。“网缘关系”具有松散性、变动性和多样性特征,是一种更具普遍性和自由度的开放型人际关系,它开辟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新领域,进一步丰富了个人的社会联系,扩展了人的社会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4.虚拟性实践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相联系的。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8页。)。世界历史的出现使人类发展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阶段。网络虚拟性实践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电脑和互联网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建构了全球性的网络社会,这是独立存在于现实空间之外的、没有地域距离的世界性活动场所。在网络社会中,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与其他国家、地域的人直接沟通,国家概念中特有的“地域”和“国境”界限被弱化,信息可以自由地跨地域、跨疆界在全球传播,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文化规范形态所具有的地域性和不可通约性,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和知识共享。互联网还使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普遍交往的扩大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依赖,各个国家、民族的经济文化相互影响不断加深。世界历史为发展中国家利用世界发展成果,发挥“后发效应”,提供了历史机遇。

虚拟性实践的价值功能远不止上述这些,它还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开辟了便捷的网络通道;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开辟了新的领域,等等。有人评价说:“虚拟是我们从现在的一级文明跃入到未来的二级文明的中介系统。”随着虚拟性实践的不断深入,其价值将会展现得越来越充分。

(三)虚拟性实践的价值局限

虚拟性实践虽然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实践,为实践主体提供了新的价值关系,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局限。虚拟性实践不能取代现实性实践的作用,而只是一系列现实性实践中的一个环节。虚拟性实践的许多结果必须转化成物质性存在才能为主体所享用。“网上会餐”虽然可以丰富多彩,但无论如何是吃不饱肚子的。“网上购物”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和中间销售环节,但最终还必须由商家把商品送来才能消费。“网上旅游”虽然轻松自由,但永远体验不到亲历实地的丰富感受。虚拟性实践非物质性方面的优长,恰恰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虚拟性实践的价值局限性中,还隐含着理性抽象所造成的局限。虚拟性实践是抽象理性的对象化过程,尽管它可以表征理性具体的丰富性,但无法保存感性具体的原始丰富性。展现在视屏上的经过主体理性梳理“净化”过的虚拟对象,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体认知结构和主体选择的印记。这样,人们从网络信息中获得的对象世界的认识,即便是客观真实的,也是缺乏具体丰富性的真实,同感性具体的真实有很大差距。如果长期依靠网上实践来认识世界,必然会形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即使是理性色彩较为淡薄的网上情感交流,也同现实中的情感交流有相当的差别。长期沉溺于网上生活将会逐渐弱化对现实复杂变化的适应能力。今后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迅速猛发展,人们会越来越深地生活于一种虚拟的文化氛围中。虚拟性实践的逼真模拟手段,会使现实与虚拟现实的界限进一步模糊甚至发生混淆,吸引现实生活模拟虚拟现实,诱惑人们远离现实世界,进一步加深理性化偏执,甚至会变成负面价值。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虚拟性实践的理性抽象负面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在网络虚拟性实践中,其价值应用还会受到规范约束弱化的局限。一方面由于实践主体是以符号形式出场的,真实个人的“缺场”使主体之间缺乏直接的感性接触,所以相互之间也就缺乏责任感和约束力。据广东青少年研究所今年7月披露的调查,有53.1%的人承认“在网上做平时不敢做的事”。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还处于初期阶段,网络规范还没能完全达到制度化、法律化,所以对主体的约束力相对较弱。如果个人不能自觉遵从网络规范的“游戏规则”,就难免会出现越轨现象,如网上经济诈骗、传播不良文化、“黑客”骚扰和制造病毒等。网络规范缺乏约束力的弱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妨害网络使用价值的扩展。

(四)虚拟性实践的理论意义

虚拟性实践不仅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推动力。从哲学学科的角度看,虚拟性实践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哲学认识对象;虚拟性实践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对其研究将会拓展哲学的视野,有助于丰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有论者说,虚拟性实践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未来哲学的原则和方式。“从现实性哲学转换到虚拟性哲学,这将是我们时代哲学研究发生的最为巨大的历史性转换”(注:陈志良:《虚拟:哲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光明日报》2000年1月18日。)。进一步开展对虚拟性实践特性、功能、价值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信息时代的实践变革,提高实践创新的理性自觉,应是有所补益的。接上:

当代意义,不仅要“返本”以重新理解经典作家的本意,而且要面向当代实践。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研究来说,面向当代实践,探明并展开“实践的思维方式”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研究的关键,而虚拟实践研究则为我们深入理解和阐发实践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开展虚拟实践研究,不仅意味着对虚拟实践这种人类实践的新形态的确认和思考,也不仅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虚拟实践当作重要研究对象,而且意味着要把这种新型的实践方式变成自己自觉的思维方式,要学会“像虚拟实践那样思考”。例如,在虚拟实践中,虚拟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够便捷地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这提示人们应当学会“交互式思维”;超文本技术能以非线性方式链接各种HIML(超文本描述语言)文本(包括文件、语言、图形、图像等),超文本的出现和盛行,必然提示和强化人们的“非线性思维”;虚拟实践对现实性限制的虚拟超越,也会提示人们对现实持批判的、变革的态度,这必然促进人们树立一种“超前思维”、“创新思维”。因此,开展虚拟实践研究,有助于人们普遍地、彻底地摆脱以往那种孤立的、线性的、静止的思维方式,自觉地转向全面的、非线性的、动态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转向“实践的思维方式”。可以预料,随着虚拟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由马克思奠基的实践唯物主义将会获得新的发展,这种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精神”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展现。

其三,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角度看,开展虚拟实践研究有助于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作为彻底唯物主义的实践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其它哲学难以比拟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精神”,这使它能够有效地超越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然经常受到教条主义、怀疑主义的干扰。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问题上,教条主义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实践之上并进而将之绝对化、凝固化的观点,而怀疑主义则歪曲地理解实践并由此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实践的反思、批判和规范作用。教条主义与过时论是两极相通的,而曲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则是教条主义与过时论在认识论上的一个共同的根本错误。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克服教条主义、怀疑主义的干扰,就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当今时代,面向当代实践,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同样需要克服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

就虚拟实践这种当代人类实践的新形态来说,它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些人在认识上是存在偏差的。例如,有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对虚拟实践作过研究、虚拟实践从来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为理由,根本否认虚拟实践是一种实践形态,或者根本否认虚拟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意义;有人虽然承认虚拟实践正在崛起,但却企图将它完全纳入传统哲学的框架,以传统的观念对虚拟实践进行解释;另有一些人则以当代实践发生重要变化为由,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实践基础,因而已经过时了。我们有理由认为,前两者是“以理论剪裁实践”,后者则是以曲解了的实践来否定理论;要防止重新陷入或防止陷入新的教条主义或怀疑主义,就必须坚持适当的立场以适当的方式加强虚拟实践研究。开展虚拟实践研究,既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具体论述、观点和结论,而要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哲学创新。可见,开展虚拟实践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更加凸现出来。在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确认并坚持“实践对于理论的优先性”观点,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坚持不懈地对教条主义、怀疑主义等进行批判。惟其如此,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推进当代实践的合理化,才可能由一种学术话语和人们的期盼变成现实。

其四,从充分展示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方面看,它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批判和规范功能的重要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描述性、解释性的,它更是革命的、批判的、规范性的。为了发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哲学界主要形成了三种思路,即通过 “回到马克思”或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通过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等的“对话”,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意义;通过“面向当代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运用和发展。应当说,上述三种思路对于发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都是必要的,但“面向当代实践”的思路要更具根本性。否则,如果仅仅局限于“返本”,就有可能在强调马克思文本的重要性的同时陷入某种“原教旨主义”;如果仅仅局限于“对话”,就有可能在突出哲学学科的学理性和可交流性的同时,淡化乃至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差别性,使马克思哲学变成非马克思哲学的东西。可以说,如果脱离当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就必然僵死、枯竭。现在,我国哲学界已经普遍承认,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但是,对于人类实践的当代变化,对于当代实践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以及对于实践与人的自由解放的内在联系等的关注和研究却很不够,这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人的研究脱离了当代生活实践,或者把实践庸俗化,忽略甚至割断实践与人类根本存在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这种状况,既使一些人误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当代实践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产生怀疑,也确实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及其批判、规范功能的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向当代实践,内在地包含着面向虚拟实践。

当前,虚拟实践的崛起,正在剧烈地改变着人类的存在方式。虚拟实践对于人的发展是具有双重性的:一方面,它极大地提升了人的主体能力和自由度,使人在虚拟空间能够超越现实限制,去操纵现实世界原先的可能或不可能,进而预演可能、证实可能、变现可能和虚拟不可能的可能;另一方面,它也使人们付出了新的代价,网络沉溺、数字化犯罪、计算机病毒侵害、网络帝国主义等,使主体面临着新的困惑、困境和危机。面对虚拟实践提出的各种时代性问题,应当说,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虚拟实践问题的解答具有其他哲学难以比拟的优势。从虚拟实践提出的时代性问题出发,对虚拟实践及其与现实实践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既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更为坚实的当代实践基础,也有助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反思和把握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未来和命运,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反思、批判、规范当代实践的过程中彰显出其特有的巨大功能。

总的说来,虚拟实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它进一步要求将当代哲学的主题由“知识如何可能”等问题,转换为“合理的实践如何可能”或“当代实践如何合理化”。对虚拟实践提出的各种时代性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意义的充分体现。虚拟实践的崛起,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当代哲学,但它不仅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相反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一种确证。虚拟实践从当代实践层面再次证明了法国学者萨特的如下著名论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而从虚拟实践角度,我们能比萨特本人更深刻地理解这一论断。

第二篇:虚拟财政

激发基层街道参与区域经济 “虚拟财政”在市南

区属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是我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如何激发城市基层街道办事处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市南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虚拟财政”在市南

我市新财政管理体制实施后,区属经济转变成区域经济。伴随着这种变化,如何进一步激发城市基层街

道办事处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2004年,市南区在全省率先创建了街道“虚拟财政”这一全新的经济体制。该体制试行一年多来,有力地促进了财源经济的发展。2004年该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完成10.06亿元,同比增长19.39%。今年1到10月,该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又实现了较快增长。

市南区有关负责同志认为,实施街道“虚拟财政”,实现了体制上的创新和“体制促发展,发展出税源,税源变税收”的良性循环。

何谓街道“虚拟财政”

2002年,随着我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市南区以区属和个私经济为主体的税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区域经济”取代“区属经济”,成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市南区税源经济的新模式。“当地征收、划分税种、分税分成”的政策使得各区市相继出台了许多吸引外来税源、刺激税收增长的优惠政策。审时度势之后,市南区提出“税源经济是全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的口号,将税源经济发展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然而,区域内3万多户企业仅靠区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及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企业的经营状况、效益变化及纳税情况缺少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意识淡薄,税源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街道“虚拟财政”应运而生。按照我国现行体制,街道办事处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属于一级政府,因而也不是独立的财政主体。市南区从促进税源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大胆提出街道“虚拟财政”这一全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赋予办事处发展辖区内经济的责、权、利。

市南区2004年推出“虚拟财政”的创新意义,在于它不同于过去的“统收统支”,也不同于“大包干”,而是以2003年为基数年,按照“确保基数、收支挂钩、比例分成、结余留用”的原则,将全区近2万户企业按照区域划分后全部下放到各街道办事处,同时明确了相关激励约束机制。这意味着,凡辖区内税收达到一定的数额,街道办事处将获得一定的奖励。

虚拟财政:谁是真正的赢家

街道“虚拟财政”是市南区适应税源经济发展形势所实施的体制、机制上的创新。那么,虚拟财政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呢?

街道“虚拟财政”正式实施的2004年,也正是我市新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市南区财政收入增幅最高的一年。财政收入的增加,为该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应该是最大的赢家。

街道办事处无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据市南区财政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按照规定,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收入计划的按照支出基数的60%分成,超额完成收入计划的按相应公式套算分成,完不成计划的则只保障支出基数。各街道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区-街-居三级协税护税网络更加完善,税源非正常流失明显减少。据统计,2004年各街道办事处全部完成预定计划,累计完成区级收入44542万元,同比增长19.6%,增收7300万元;完成下达街道办事处收入计划的102.51%,超收1089万元。街道办事处体会到体制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同时也为街道办事处加强社区建设提供了财力保障。

近来,记者深入市南区各社区采访时发现,居委会原来较为陈旧的办公设备正在逐步得到更新。在湛山街道新湛二路社区居委会,记者看到这里有5台新电脑、新的激光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珠海路街道党工委余书记认为,实施“虚拟财政”最大的受益者是社区居民。以前,街道的办公经费比较少,想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却常常捉襟见肘。而自从有了“虚拟财政”后,街道的财力比以前雄厚得多。近两年来,珠海路街道为各社区居委会更新了办公设备,并通过房屋置换等形式,改善了居委会的办公条件。街道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帮助也更加及时、直接。据介绍,实施虚拟财政后街道办事处所获得的奖励,必须有70%以上用于社区建设。在使用这笔款项前,街道办要向区民政局报告,获得批准后才能使用。

同时,虚拟财政也激发了街道办事处为驻街企业服务的热情。去年,市南区对全辖区内企业进行了调查,共有1717户企业反馈了意见,其中98%以上对办事处的服务满意或基本满意,部分企业还提出了建立企业与办事处联席会议制度等好的建议。

由此看来,街道虚拟财政的受益者至少有四方:政府、街道办、社区居民及驻街企业。由此可见,实施街道“虚拟财政”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实施街道虚拟财政的启示

2002年我市进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给各区市如何发展税源经济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市南区大胆提出街道“虚拟财政”管理体制,使基层街道办事处进一步转变财税观念,在协税护税的基础上,增强了街道办事处对街域内纳税企业的服务意识,有效推进了区域经济和税源建设。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为市南区税源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使全区经济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

市南区区长李众民表示,机制、体制的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区级政府转变职能,更多的将体现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实行街道“虚拟财政”正是体现了这种改革精神。

第三篇:虚拟运营商

5月29日下午,苏宁与魅族在北京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具体将在线下渠道、虚拟运营商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计划。

在线下渠道方面,苏宁将在一年之内在其门店中开设300家魅族专卖店,同时承诺销售额达到20亿。在手机行业言必称互联网思维,大家纷纷发布所谓电商手机的大潮下,魅族苏宁的做法似乎有点反其道而行。

苏宁云商集团总裁助理、通讯事业部总经理顾伟认为,“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未来没有单纯的线上也没有单纯的线下。”在他看来,将线上线下打通的O2O模式是未来的方向。

另外,随着虚拟运营商进入正式放号的实战阶段,对于类似苏宁这样手握“转售业务牌照”的虚拟运营商们来说,未来还可以与手机厂商有更多玩法与合作。

魅族副总裁李楠甚至认为,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将是“中华酷联”之外的国产手机的新机会。

线上线下趋同?

进入2014年,国内手机行业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越来越重视线上渠道了。

无论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机厂商开始联合京东做首发,还是诸如NIBIRU、IUNI、一加、锤子这些新面孔的出现,大家都把做手机卖手机的路子瞄向了互联网,瞄向了电商。

为什么这么做?有国产厂商人士告诉记者,走电商渠道短期冲量效果特别明显,同时成本相对于传统渠道要低得多。

据记者了解,不同厂商对于线下渠道的成本控制相差很大,但一般来看线下渠道的成本至少要在30%左右,而线上渠道则是10%以下。

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手机厂商开始发布自己的线上品牌或者产品系列,主攻各大电商渠道。以京东为例,刚进入2014年,它就接连与诺基亚、华为、酷派等厂商达成了各种合作,或首发,或独家销售,或战略合作。

不过,李楠则认为,从趋势来看,线上线下渠道成本的差距正在缩小。一方面随着京东天猫等平台越来越大,厂商的推广成本其实是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线下渠道的成本则在不断压缩。

李楠表示,“过去线下渠道有非常高的毛利,但现在魅族已经把线下成本压到很低了。”他表示,长远来看二者将趋同。

除了成本的考量,在李楠看来,线下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实际操作的体验对于手机产品的售卖非常重要。线上售卖产品难免陷入拼参数拼价格战的漩涡。

“除了一些特别便宜的产品,我们真正做购买决定的时候,是不是要拿到真机体验一下?”顾伟认为,这是消费者最自然的需求。而苏宁希望利用自己的门店优势来做的,就是打通线上与线下,即所谓的O2O。

这不仅仅是消费者在线下门店体验产品之后,能随时在线上下单购买。也能在线上购买

产品之后,在线下取货,或者在线下享受更多的保障与服务。

“比如我们做的免费贴膜,这是第一步。”顾伟说,接下来几个月大家能看到苏宁的店面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虚拟运营商合约机

据记者了解,苏宁目前与移动、电信、联通都达成了转售协议,正式放号和运营很快就会展开。顾伟表示,在虚拟运营商业务方面,苏宁与魅族“一定会深度紧密捆绑往前推”。类似苏宁这样拿到转售业务牌照的虚拟运营商企业已经有二十多家。在李楠看来,这些民营企业对于除了中华酷联之外的手机厂商们来说,将是一个新的机会。

最直接的模式就是“运营商合约机”。过去,进入三大运营商的合约机体系一直是一些想“冲量”的国产手机厂商的梦想。不过,运营商对于集采手机有其苛刻的要求,同时价格竞争也非常激烈。

所以,过去除了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一直是中华酷联等相对有资金实力的手机厂商,在运营商的合约机中唱主角。更多的小厂商,没有实力,也没有精力进入运营商的体系。李楠认为,虚拟运营商正式放号之后,类似魅族这样的国产品牌将有更多的机会。对于未来虚拟运营商与手机厂商之间可能的新玩法,顾伟并没有透露更多详细的细节。他只是表示,未来苏宁不光在虚拟运营商业务上,在更多的内容运营上,都会和魅族这样的手机厂商一起合作。

李楠告诉记者,“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他们新的套餐方案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支持。”过去3G时代刚开启时,运营商合约机带动了中华酷联等一批国产厂商份额的崛起,而未来的“虚拟运营商合约机”是否能给更多的中小手机厂商带来机会?还需拭目以待。附:

据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透露,中国移动虚拟运营商名单终于确定,共17家,主要有:天音通信、迪信通、爱施德、国美、苏宁互联、万网(阿里巴巴)、分享在线、北纬通信、三五互联、巴士在线、华翔联信、朗玛信息、鹏博士、世纪互联、中邮普泰、银盛、中兴视通。

业内人士对此透露称,上述企业于4月1日与中国移动正式签署了《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合作协议》。相比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行动晚了4个月,但是名单上新增了朗玛信息、鹏博士、世纪互联、中邮泰普、:银盛、中兴视通等6家新企业。

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1、转售企业从中国移动以一定价格批发移动通信服务,自行将其包装为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

2、中国移动允许转售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不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经营转售业务。根据转售企业的具体业务安排,双方将另行商定具体合作地域范围。

3、中国移动可以向转售企业提供的衍生服务包括营帐系统、SIM卡资源管理服务、话单采集和格式转换服务、话单标准价批价服务、客户服务支撑功能(如业务热线转接、工单转接)等。

4、若转售企业自除转售业务服务和衍生服务外,如果转售企业有意向与中国移动就增值电信服务进行合作,双方将另行协商签订增值电信合作协议。

5、中国移动与虚拟运营商的本地合作协议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到时才能续约。由于合作较晚,业内预计上述企业并与中国移动推出的虚拟运营商业务,将晚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5月份。2013年我国基础电信业实现电信收入1.17万亿元,根据国外经验虚拟运营商占整体电信业务收入的1.5%到2%之间,简单计算我国虚拟运营商的市场空间在200亿元左右。

第四篇:虚拟信用卡

虚拟信用卡 那些不该踩的“雷”

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理由为: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对于文件中所提及的内容,支付宝方面向记者表示,当日已经与央行进行了业务汇报和沟通。那么虚拟信用卡到底在哪些方面突破了现有信用卡的哪些业务模式?

在央行1996年下发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中,将信用卡按载体材料区分为磁条卡和智能卡两类,没有给出过虚拟信用卡的定义,这就首先给虚拟信用卡的合法性划上了一个问号。而银监会2011年1月印发了《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在该办法中,对包括业务准入、发卡、收单、风控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仔细比对之下不难发现,此次中信银行发行的中信淘宝异度支付信用卡在多项内容上有“越线”嫌疑。

首先在申请材料环节,根据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发卡银行印制的信用卡申请材料文本应当包含申领人信息、合同信息、费用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中其他信息包括申请人声明、申请人确认栏和签名栏等内容。特别是申领人确认栏中应当载明以下语句,并要求客户抄录后签名:“本人已阅读全部申请材料,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该信用卡产品的相关信息,愿意遵守领用合同(协议)的各项规则。”办法第三十八条还明确规定,信用卡主卡申请材料必须经由申请人本人亲自签名。

而按照支付宝12日给出的官方回应,中信淘宝异度支付信用卡可实现在线实时“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这使其是否能即时获得上述信息并让客户抄录该语句产生疑问。

其次在身份识别环节,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发卡银行需确认申请人拥有固定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或可靠的还款保障。四十二条更是明确指出,首次申请本行信用卡的客户,不得采取全程系统自动发卡方式核发信用卡。

虽然目前各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在网上申请的流程上不尽相同,但在此规定的要求下,都有不同程度的人工介入。以招商银行为例,其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网申信用卡在资料填写齐全后,会在7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初步审核,并派工作人员上门协助办卡,办卡后可在微信公众账号内或前往网点激活。再如记者了解到广发银行虽然可以全程在线申请并完成发卡,但持卡人必须前往网点柜台核实身份才能激活该卡。实际上,即使是中信银行自身,其现有的标准卡也要求申请人在填写好所有资料后,必须前往网点柜台进行身份确认,而后信用卡将以快递的形式寄给申请人。

最后在激活这一环节,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发卡银行激活前应当对信用卡持卡人身份信息进行核对,且不得激活领用合同(协议)未经申请人签名确认、未经激活程序确认持卡人身份的信用卡。这意味着,中信淘宝异度支付信用卡即使可以实现在线获取申请人签名确认,实际上也仅能凭借申请人填写的信息和支付宝实名认证核对持卡人身份。

对于虚拟信用卡在这些规定上做出的突破,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此前行内就对信用卡如何更好结合网络支付做出过讨论,但基本结论是不能减免“三亲”原则,即“亲访,亲签,亲核”,因此必须严格遵循现有发卡流程,并在同第三方支付加强信用卡在线支付方面做出探索。

此外,在引入保险公司方面,中信淘宝异度支付信用卡也与普通信用卡有较大不同。记者额外从支付宝方面了解到,在现有的方案中,实际上有平安保险和众安保险两家共同参与,其中平安保险负责用户账户安全保险,如盗刷、账户被盗等;众安保险则负责覆盖还款逾期的风险。

第五篇:虚拟养老院

“虚拟养老院”应用于社区的设想

------以长丰园社区为例

21世纪的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高龄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它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所带来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及所带来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探索解决养老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势在必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所具有的特点是: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化率高,以及在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老龄化。这些特点无疑加重了我国的养老负担,给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了更大的挑战。在现代化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减弱,而因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庞大,单纯的机构养老也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需要,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例如养老设施严重不足、成本高、本身结构性矛盾突出,入住老人容易产生精神抑郁、孤寂落寞的心理疾患等。随着城市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居家养老越来越成为主流模式。所谓居家养老,就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来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也就是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最有利于保持和加强老年人自立能力的、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不仅能够解决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而且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它的出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居家养老的模式首先在上海得到实践。2001年年初,上海市民政局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展开了切实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随后,居家养老的模式在全国各地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仍然处在实践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全国老龄办于2008年2月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高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根据调查,我国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中需要家政服务的占25.22%,需要护理服务的18.04%,需要聊天解闷的占13.79%,需要法律援助服务的占2.25%。但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状况来看,虽较之以前有了新的发展,但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满足率为8.3%,聊天解闷服务满足率为3.16%。

在居家养老模式实践过程中,全国各城市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摸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探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居家养老模式。不断解决目前居家养老发展的问题,使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健康地发展,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国内居家养老实践现状

我国的居家养老是在20世纪末才开始初步发展。目前在上海等几个城市已经探索出比较成型的符合当地特点居家养老模式,全国其他许多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居家养老的探索步伐,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结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上海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券”。我国居家养老的模式首先在上海得到实践。2001年年初,上海市民政局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

家养老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从2001年开始建立起由政府、中介组织和服务实体三个层次组成的全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体系中,政府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综合协调和资金拨付;中介组织如市、区、街道三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实施、统计考核、老人经济、身体状况评估和服务人员培训等管理工作:具体的服务工作由社区组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社来完成。在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2003年,上海市还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券”,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或提供优惠。服务券享受的对象和标准为:一是困难老人,享受低保或经济困难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一般 在100-250元。二是特殊贡献老人,市级劳动模范(全国单项先进等)、重点优抚对象和归侨中经济相对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一般在50-250元。三是百岁以上老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四是80岁以上其他老人,指以上三类对象之外的老年人。该类对象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时,按其服务费用总额给予15%的优惠,每月优惠补贴最高不超过150元。上述补贴均以提供劳务服务的形式兑现。

2、宁波市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凡是辖区内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都可享受到由政府出资购买的上门服务,由社区落实家庭服务员,服务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即每天服务1小时,每小时5.5元,所需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企业、个人也可认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内容有医疗、家政、生活、文化教育、咨询、慈善救助六大类49小项,其中近半数服务项目是免费的。

3、苏州的“虚拟养老院”。在2007年10月,苏州市沧浪区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首创“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成功探索了一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的养老新模式。

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走的市场化道路,整个养老院的运营是由苏州市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接,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它与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共同研发了一套名为“居家乐”的养老服务系统。老人只需拨打一个固定电话,就能在家中24小时享受到由政府或社会提供的标准化、专业化、人性化服务,包括洗衣烧饭、代交费用、修理水电、陪同就医、生日提醒等50多项居家养老服务。虚拟养老院在接到服务指令后,随即派工上门服务,按特困老人、高龄老人及普通老人三个服务层次,分别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同时,虚拟养老院还吸收具有一定服务实力、管理水平和良好信誉的社区经营户加盟,组建了一个紧密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有27家社区服务业加盟,其中家政便民类21家,医疗保健类2家,还有4家是物业维修。

“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服务流程是首先由辖区内有家可居的老人向街道特设的“虚拟养老院”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工作人员根据老人的需要为其物色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人员。在服务中心的见证下,受照顾的老人与服务人员签订一份涵盖服务项目、时间、收费等内容的《养老协议》,住所即为“虚拟养老院”。街道除对服务人员统一培训、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管理外还提供志愿者服务并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服务。老人有任何需要只要拨打电话,就能享受标准化的服务了。

苏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红霞认为,“虚拟养老院”名为“虚拟”,但服务是实在的,它是以家庭养老社会化为目的,以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为纽带,以居家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它不仅解决了老龄化社会老人养老和独生子女时

间、经济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同时有效整合了社区内的各种资源,节省了大笔资金。由政府牵头主导的虚拟养老院将进一步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二、长丰园社区实施“虚拟养老院”的现状。

长丰园社区地处于大兴、丰台、房山的交界处,是黄村镇第一个典型的农居混住型社区。辖区内有36栋楼,住户2363户,分居于6个院落,总人口5346人,外来人口2371人。人员结构复杂,其中有来自北京各城区的拆迁户,有大量来自外地的流动人口。长丰园社区人户同在户数不足1/5,且流动性大,不利于管理。社区的先天不足致使社区的难管理、难改善、难发展。据统计,目前长丰园社区的60周岁老人口873人,占总人数的16.3%,老龄化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近几年来,长丰园社区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结合人口老龄化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根据老年人多种养老服务的需求,积极探索为老服务的新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北京市对养老服务越来越重视,长丰园社区没有自己的场地不能够建设老年服务设施,但为让老年人有能够娱乐、健身、学习的场所,长丰园社区与中华文化园协商,为老年人办理价格优惠的门票。从2009年开始,长丰园社区每月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活动。2011年与黄村医院签订共建协议,医院定期派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义诊,如果居民有需求,经居委会联系,医院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此建议为每个社区配备一名生活服务员,照顾社区里的困难、空巢老人,就能解决了老年人晚年生活问题,也解除子女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招聘的生活服务员可以是社区内的“4050”下岗人员,既解决了困难老人生活难题,又拓宽了下岗工人的就业渠道,起到了“一岗解两难”的作用。

长丰园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社区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比如,开展献爱心活动,春节期间,看望患病老党员展树发、田宝善、刘连锁和困难党员刘清奎、白春云,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开展为期一周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社区的老人儿童积极响应,党员带头,圆满完成捐款工作。参加捐款人数的达152人,其中党员35人,筹得善款4351.6元。为80岁以上老年人和重度残疾的残疾人办理养老助残服务卷,为60-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老年卡、证;2010年,长丰园社区正式启动义务理发岗,为社区内的80岁以上老年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服务。

三、关于开设“虚拟养老院”的建议

第一,开设了社区老年食堂

“我想有个每天到吃饭时间可以去吃饭的地儿,那里能有方便、实惠还营养的饭菜”,“现在,两个人吃得不多,但每天买菜、做饭很麻烦,有时偷懒就只能吃酱菜了,希望有个地儿能让我们吃上简单的饭菜。”这些都是老年人的愿望。平时有的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就只有和老伴在家,年龄一高每天的吃饭都成了不小的问题。如果设立老年餐桌,老年人就可以随时吃上合口的饭菜,也可以送餐上门服务。老人们凭社区发放的养老助残服务卷,分年龄段享受优惠: 60岁以人上老人享受成本价服务、70岁以上老人享受成本价九折、80岁以上老人享受成此项服务。

第二,“服务长廊”的设立

在每个社区每个月都组织一次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社区的“便民服务队”定期在社区内设立“服务长廊”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社区老人理发、为居民修

自行车、补雨伞、鞋等日常用品。参加的服务者都只收取了成本价格,有的甚至都不收取任何的费用。同时,志愿者所带来的各类服务业在该长廊中开展,给社区的老人带来了便利的服务。

第三,免费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援老人

每个社区应每星期安排两次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包括测量血压,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咨询,还有老专家按摩等吸引了社区里的许多老年人。每星期五有法律专家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及时解决社区老年人的法律困惑,切实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服务专业化,人性化

每个社区的老年人都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需求自由选择服务。社区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每月为老人做一次可口的饭菜;每月跟老人谈一次心;每月为老人梳一次头;每月陪老人散一次步;每月给老人电话问候一次,使服务工作更具人性化和亲情化。

第五,减轻了家庭养老负担

“虚拟养老院”这一居家养老模式充分显示了人性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不原意进入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喜欢在自己家里养老。这一模式可以使老年人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得到必要的照顾,享受了专业化的服务,既得到了如同机构养老院里的服务,还可以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在对服务内容的享受上,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与机构养老费用支出相比大大减少了养老的成本,减轻了家庭的养老负担,同时也节省了社会资源,让更多的老人享受服务。

居家养老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不仅能够解决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而且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必须将居家养老作为我国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老龄化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彻底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长丰园社区 侯畔

2011年8月25日

下载虚拟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虚拟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虚拟团队

    一、虚拟团队的定义:Tounsend是这样描述的: 虚拟团队是虚拟组织中一种新型的工作组织形式,是一些人由于具有共同理想、共同目标或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团队。从狭义上说,......

    石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针对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实验对象不可视、危险大、设备成本高、实验效果差等问题,构建了“四结合、四模块、三层次”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丰富了石油工程专业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大学生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社区服务 虚拟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文摘要】当前,社会实践是形成和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也突出了大学生社会......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研究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研究 摘要:该文在阐述VBSE财务综合实践平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平台建设的关键点,即物理环境的建设、企业团队的组建、工作任务的设计,并提......

    虚拟互动类

    虚拟驾驶 虚拟驾驶,也被称为汽车驾驶仿真,或汽车模拟驾驶。是指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如:三维图像 即时生成技术、汽车动力学仿真物理系统、大视场显示技术(如多通道立体投影系统)......

    打造虚拟“国美”(★)

    打造虚拟“国美” 一个由几百家中小手机销售商组成的“超级”企业,是否真能把国美、苏宁拉下马?2006年手机渠道商的日子似乎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2006年7月25日,当国美正式并购......

    虚拟团队组建

    组建销售督导和业务促销虚拟团队的试行办法第一章 目的1、 为促进C网终端的社会化,提升Top10单店的销售能力,对销售督导及促销员队伍的虚拟团队各项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虚拟经济利与弊范文合集

    虚拟经济利与弊 长期以来,我国对虚拟经济一直都是持否定态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虚拟经济的不断壮大,同时对虚拟经济的议论也日益活跃,大家褒贬不一,各持己见。 对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