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完美版)
第一课 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2、教师先出示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3.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4.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b.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 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
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 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
1.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2.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构思并进行设计创作,让学生更好的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第二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教学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三、教具:水壶、汽车模型及其不同角度的范画、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学校平面图和不同角度的效果图、录音机(或放音机)
学具:绘图纸、铅笔或签字笔、橡皮擦
四、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教师实物(水壶)举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前面、后面、顶部)多角度观察实物,让学生说说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
师:左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左)生:壶耳在右边。
师:右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右)生:壶耳在左边。
师:中间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中间)生:壶耳在前面。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作出表扬、肯定)
2、引出课题(板书):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3、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10分钟)
师(举例):
(1)你们很熟悉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他们的正脸你们认识,看到侧脸、背脸也能认出来。为什么?因为你们很了解他们,记住了他们的整体特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物象,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物象。在今后设计中有重要的意义。
(2)当你购买一个物品时,一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物品。如节日买花,你会对花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哪个角度看去最美,甚至对花瓶也观察得很细,除了观察它的造形外,你还会根据房间的大小、摆放的位置考虑整盆花的大小。这时,你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个居室方位。
(3)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自己正面的发型,理发完后,理发师会拿一面镜子在你的头后面让你看看后面与前面的发型。
(4)在其他学科,如几何物理、生物等教材中有很多物体多角度的示意图。
生(讨论):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从这些例子可以说明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外形特点、结构关系,可以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4、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7分钟)
(1)、表达物体的结构关系,一般从三个角度即可,即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举例):产品说明图、家具制作图等。
(2)、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视图(如建筑、家具),将物体的形状进行展示。(举例)家居布置图、校园规划图等。
(3)、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角度的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出示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
5、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在描绘图画时放优雅的古典音乐)(1)教师出示小汽车模型、水壶、椅子、茶壶,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再根据自己的角度想象画出其他角度;5分钟后收起实物,让学生根据记忆与理解画出物体的多角度的形状。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2)、学生画出自己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的头像或发型。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3)、设计一张写字台,画出示意图,表达出前面、后面、侧面的造型。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6、评价学生作业(5分钟)(检验学生对物象的多角度表达的理解):将学生同一题材的作业放在一起,分析是否说明了物体的结构、方位。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1、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2、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三视图(用简练的线条)
(并在黑板上展示图片)
第三课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同时,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教学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两幅作品:安格尔的《布罗格利公主像》和马奈的《吹笛少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
学生欣赏并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
提问:你所看到的两幅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安格尔的作品造型精细,色彩和谐;马奈的作品造型具有适度“写意性”色彩关系比较响亮。
二、讲授新课
1、指出两幅作品所代表的的画派——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并说明本节课的授课重点:了解;两个流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
图片展示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笔画作品《伊苏斯之战》、雕像《掷铁饼者》等。提问:这些作品和我们刚刚看到的哪一幅比较像?
学生看图例,分析回答。
引入“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
2、课件展示一些(5幅以上)重要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如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拿破仑一世加冕》安格尔的《泉》等。重点介绍教材中展示的达维特的作品、,马拉之死》。讲解这些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主题上分别有哪些共通之处。注重造型方面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其画风庄严、单纯、理性。色彩方面:较为优雅。
构图方面:强调完整性。
主题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或社会题材。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予以补充,并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讲解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的实质和精神追求:它是适应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需要,流行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
3、课件展示法国莫奈作品《日出印象》。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题材。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并进行小组总结汇报。
在学生汇报陈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讲解莫奈的作品。再通过其他若干印象主义画派的作品,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睡莲》、德加的《预演》等,讲解印象主义画派的绘画风格——倡导直接在自然中进行创作,捕捉阳光下的万物灿烂的色彩。画家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宗教、神话题材对美术的束缚,使画面变得异常明亮,内容更加贴近现实。
教师根据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提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两个画派各自的艺术特色。请学生说一说,哪个画派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陈述自己的想法,或对作品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画派的作品,制作成PPT文件,在下一次课上向大家演示、介绍和分析。选择两个流派中其中一个画家的作品进行自己改变创造。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品。
四、课堂小结
复习和强化本课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索的热情。总结、回顾本课学习。
第四课 单色版画
教学目标:
1、认识版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能够制作简单的单色纸版画。
2、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以及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制版原理已经印刷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对图案的分解绘制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平时在做卫生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刚拖了略湿的地板上走过后会在地上留下什么啊?
生:脚印。
师: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鞋底有凹凸的纹样,印在地面上)
老师通过这种印的方式画了一幅画,大家看看老师这幅画的是什么啊?(选择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中也有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是利用表面凹凸的对比变化,通过印的方式来表现绘画的——这就是版画。
二、讲授新课
1、图例展示,请学生们看图思考版画和其他画种的区别?最大特点是什么?(让学生直观感受版画是印出来的。)
版画: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
2、版画的基本种类
a、颜色上区分:单色版画与套色版画
展示两幅图片,请学生们对比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一幅有几种颜色,一幅无颜色)
单色版画是只有一种颜色的版画。(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晰观察到单色版画和多色版画之间的区别。)
b、材质上区分
请学生们看图片(各种不同材料的版),讨论看看版画根据版的材质不同有哪些种类?
老师归纳总结,纸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石膏版画、实物版画等„„
4、小组制作
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副呢?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单色纸版画。
教师先介绍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纸版画。
1、画稿。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最好选择简单的卡通图形),将它的各个部分进行拆分画在卡纸上,注意拆分的方法。
2、制版。用剪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将他们贴在一底板上。
3、上色印刷。在做好的版上利用刷子或油磙进行大面积上色,再铺上纸均匀的磨平。(期间可揭开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涂墨不够可上色再次印刷,要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将印刷后的画作展开使墨色尽快干。
三、展示点评
各小组介绍本组的作品,同学间互评,教师点评(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评、互评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
第五课 一版多色版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何为一版多色版画以及一版多色版画的类型;
2、使学生简单了解不同制版材料与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3、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动手的能力;
4、让学生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整理,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单色版画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在学生制作一版多色版画时,如何引导学生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与协调),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整理、确定后,制版印制。
教学材料:
不同制版材料可选择木板、吹塑纸板、石膏板、胶皮扳、厚纸板等。不同印刷材料可选择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课采用吹塑纸与水粉这两种材料进行一般多色版画制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4册中学过的《单色版画》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好,通过刚才大家对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回忆和积极踊跃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对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喜欢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令老师很高兴!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大家学过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用色彩版画的形式来绘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探讨一版多色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二、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赏析一版多色版画的图例,总结得出:
一版多色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块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画面中印出多种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画作品。
三、色彩版画与色彩绘画的不同之处
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总结得出:
色彩绘画,例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可以利用几个色相或十几个色相与其间色、混色来绘制,最终得到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色彩版画是在色彩绘画的基础上,根据版画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对色彩进行归纳总结,化多为少,化小为大,化零为整。通过整理归纳后确定最终印刷的色相,通过制版印刷完成品面绘画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采用“赏识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一版多色版画的分类
教师讲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制作版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具体分类:
一种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涂染不同的色彩后,印染而得到。涂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满意为止。
另一种是随刻随印法,即后面的色彩压前次的色彩,保留下来后刻处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纸水粉印制作
由于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本节教学中采用吹塑纸和水粉这两种材料来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最为适宜。因此本课采用以吹塑纸水粉印为例,介绍一版多色版画印制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师演示吹塑纸水粉印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演示的同时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师生之间互相总结吹塑纸水粉印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画面色调要协调,印纸和吹塑纸板印刷过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制时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阶段,由学生动手制作吹塑纸水粉印作品。
教师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随时指导。
六、作品展示
评价点:造型是否新颖,色彩布局和搭配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等
第六课 藏书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特点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藏书票的构成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等 学生:绘画用品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看书,并且老师把自己喜欢读地书都好好地珍藏起来了。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 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 想知道爱书人是怎样做得吗?(他们会在书内贴上一种小小的标志)
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问学生知道这种小型装饰画叫什么名字吗?这时板书“藏书票”,引出本课内容。
(教学设想: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二)艺术探究
1、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介绍藏书票的知识。(出示课件: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刺猬”)
教师进行简单介绍:藏书票诞生于15世纪的德国。画面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脚下踩着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中衔着一朵被折下的花,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偷了这本书或者借了不还的话刺猬就会刺你一下。
(课件出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英伟藏书)
教师介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藏书票开始传入中国,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不少书画文人对藏书票特别钟爱。这一枚藏书票就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英伟藏书
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案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2、探究学习——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1)、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及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与观察,比较、分析,便于学生理解藏书票的结构特点。)
2)、欣赏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a、藏书票的设计要有图案和文字(板书)
b、图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等, 构图上力求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书写,包括设计者的姓名或××藏书等内容,文字简短含蓄。
d、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并向学生介绍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我的藏书。
(板书:藏书票的组成:图案
文字
EX-LIBRIS)3)、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与促进读书的价值等。
3、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老师讲解藏书票的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随机出示课件,展示纸版拓印的技法点击)
(1)、先在卡纸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用剪刀将各部分剪下,粘贴成印版,注意各部分粘贴的层次。(2)、将图画纸覆盖在印版上,用木棍拓印。
(3)、在印版处涂上自己喜欢的蜡笔颜色,拓印出作品。(4)、画出藏书票的外框,在合适的位置上写上“XX藏书”或“XX之书”和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字样。(三)尝试与设计
我们认识了藏书票,欣赏优秀藏书票作品,也了解藏书票的制作形式,那同学们想不想动手为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呢?
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创意,然后找几个学生起来交流。
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对它进行藏书票的画稿设计。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构思新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爱好。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四)评价
1、各小组选出几幅藏书票参加展示。
2、作业点评:
A、自评:设计者说出作画意图,并说说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为什么?
B、互评: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判作业。C、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请同学们回去以后选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精心设计适合它的藏书票。并把设计好的藏书票贴在你心爱的书上,让它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漂亮,让我们做一个读书爱书的好少年。
(六)板书设计:
藏书票
组成:图案 文字 EX-LIBRIS
第七课 色彩静物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方面;了解色彩静物画需要对静物的色彩关系进行主观加工,才能形成既富有对比变化又和谐统一
情感方面: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和风格的关系,使学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四、教学过程 a)情景导入
师:展示静物,提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瓶子、蔬菜、水果„„
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些物品摆放出一组静物吗? 生:积极响应(动手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搭配,这些物品变成一组组美丽的静物,今天就让我们用画笔记录下来,好吗?
生:好!
师:板书——色彩静物画
b)欣赏作品
课件播放画家笔下的色彩静物画
师:静物画表现的都是些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茶具、餐具、蔬菜、水果、插花、玩具、文具等。在搭配上精心选择衬布,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画家笔下却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原因在哪里呢?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金鱼(油画)马蒂斯(法国)
强调色相对比的静物作品,没有众多的蔬菜、器皿和衬布,各色花草围绕着游动的小金鱼,生机勃勃,桌面下的重色不但使主体更加突出,也起到整体的协调作用
静物(油画)塞尚(法国)
强调明度对比的作品,墙壁和衬布以柔美的灰调子衬托梨子的鲜艳,梨子周围有较粗重的轮廓线,下方有浓重的阴影,突出了梨子鲜明的色彩,亮度很高的白色瓷器使画面产生很强的节奏感 c)如何将静物变成静物画
课件出示两张图片:鸡冠花(油画)和现实中的鸡冠花(照片)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真实的鸡冠花的花朵和叶子与画家笔下的鸡冠花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色彩静物画并不是对静物的客观照搬,而是通过作者的体验和理解,运用造型、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对静物的感受,从而赋予静物画独特的面貌和艺术魅力 d)色彩静物画的方法
师:你能说说色彩静物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思考:课本范例的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方法绘制完成的?
生:讨论 师:概括、总结(1)、改画法(2)、写生法
步骤:第一步,起稿。画出静物构图、基本造型,并用色彩概括出素描关系
第二步,从暗部色彩入手,概括并且整体地画出大的色彩关系 第三步,将亮部颜色跟上来,铺完整个画面,使画面的主要色彩关系完整地展现出来
第四步,深入刻画细节,调整画面的色彩关系,完成作品(3)、创意法
面对摆放的静物,根据自己的感受创意色彩 e)色彩静物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色彩知识的运用
强烈的色相对比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但要注意处理好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2)、色调的处理
色彩静物画中的物品纷繁复杂,把握好整体色调才能使画面协调
统一,形成整体的艺术感染力(3)、主观艺术处理
把自己对静物的美感倾注到作品中,表现主观的情绪是画色彩静物画时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f)课堂练习
参考摆放好的静物或静物图片,任选一种色彩静物画的方法,画一张色彩静物画(教师巡堂指导)g)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创作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心得(学生讨论)(2)、总结、概括
第八课 色彩风景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过程与方法:讲解演示,学生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恩情怀,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灵感。
二、教学重点: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三、教学难点: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PPT、写生作品
学生课前准备:画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放映几张家乡风景图片,问同学们认不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取景
选取主要写生物象,确定画纸的尺幅(横幅、竖幅、方构图等),明确远、中、近景的物象关系以及天气、光线、时间的特征。2.构图
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
系,注意透视变化。起稿的工具和方法,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一个步骤。鉴于风景的光线与冷暖随时间而变化,作画时间以1~3小时为宜。3.画大关系、铺大色调。
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二个步骤。由于风景的空间距离和冷暖变化较大,注意静物的远近虚实、冷暖关系和明部、暗部、投影的冷暖反差。
4.深入刻画与完成。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三个步骤。逐个讲解作画的步骤
第九课 墙壁小装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壁饰与制作壁饰的方法;(2)学会制作完成一件墙壁小装饰;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壁饰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壁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很多;花卉、植物、名人名言录„„请同学们从这些画中选择一幅把它挂在教室里好吗?
生:好!(积极响应、行动)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装饰墙壁吧!(板书—墙壁小装饰)
2、课程学习
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选择名人名言或科学家的画像挂在教室中呢?
生:因为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可以激励我们学习„„(多种发言)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壁饰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1)壁饰与环境风格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客厅图片,让学生观察客厅的风格。(教师提示:现代、古典、简约、田园)?
生:现代的、色彩明快的
师: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画:钢笔画、油画、中国画、民间装饰画、抽象画„„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幅画更适合这个客厅呢?(教师引导:钢笔画安静、中国画古典、民间装饰画热闹)
生:抽象画最适合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抽象画造型给人轻松的感受,无框现代的风格与环境自然融合在一起
(2)壁饰与环境的色彩关系
回顾旧知识,色彩的对比(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补色对比)色彩的象征意义,红色:欢快、喜庆、热情 橙色:甜美、活力 黄色:明亮、青春、光明 蓝色:沉静、理性 绿色:旺盛、清凉、安全
师:课件展示一幅餐厅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餐厅的色调是怎样的?给你们什么感觉?
生:暖黄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师:展示两幅装饰画:红橙色调装饰画和蓝紫色调装饰画。哪一幅更适合这个餐厅呢?
生:红橙色的装饰画给人一种欢快、甜蜜的感受,挂在餐厅里可以营造一种愉快的就餐环境
师:同时展示客厅图片和几幅装饰画图片。讨论:哪种色彩的抽象画更适合这个客厅
生:讨论、回答(不同答案)
师:这个客厅是以绿色调为主,给人一种轻快之感。暖色调的抽象画与之对比过于强烈,黑、棕色调过于沉重,蓝紫色调与之形成一种邻近色调,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总结:多用对比色,视觉冲击力强。多用邻近色对比弱化。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环境去选择
(3)壁饰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关系
师:同时展示大客厅和小书房两张图片。思考:在这两种空间中,装饰画的大小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大客厅放大一些的装饰画,小书房放小一些的装饰画 师:对了,装饰画的大小还应该与空间的大小相适应
3、丰富多彩的壁饰
欣赏形式多样的壁饰作品:毛线、纽扣、谷物、纸质、木质、贝壳、贴布、绘画„„
师:假如在卫生间里放置一幅壁饰,应该用什么材料呢?提示:卫生间潮湿大。
生:贝壳
4、制作壁饰
学生讨论制作壁饰的方法:分析空间风格、色彩基调、空间大小、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材料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吧(学生制作,教师巡堂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制作壁饰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心得和收获呢?
第十课 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遗存,分析他们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文化遗存的意识。
情感目标: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涵,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作品的基本知识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寻找身边的美术遗存
三、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朱家花园。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知道!建水朱家花园
师:对了,朱家花园位于云南省建水县,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同学们,朱家花园属于美术遗存吗? 生:属于
师:对了,那么什么是美术遗存呢? 生:思考,讨论
师:美术遗存就是现存的古代美术作品。之所以称它们为“遗存”,是因为这些作品是“最后的”“不能再生”的。较多的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这些散落在民间看似平常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在人文历史与艺术审美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板书)2.美术遗存的特点
生:观看课件图片,讨论美术遗存有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地区四方面进行归纳)
形式:石雕、木雕、砖雕、刺绣、蜡染„„ 年代:红山文化、汉代、唐代、明代、清代„„ 材质:木、石、纺织品、砖、瓷„„ 地区:山西、湖南、北京、安徽„„
师: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年代久远、材质丰富、地区广泛 3.欣赏美术遗存(课本图片 PPT)(1)徽派建筑门楼
师:找一找,徽派建筑门楼上美术遗存的种类 生:观察、思考
师:木雕、书法匾额、砖雕、瓦当(总结)
(2)观察视频,思考徽派建筑的重要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分布地区等几方面去考虑)总结:形式:种类丰富,砖雕、木雕、石雕等 年代:明代、清代
材质:选料精良,砖、木、石为主
地区:古徽州地区(今安徽黄山、宣城绩溪等地)
(3)欣赏:河南石雕柱(唐)、北京民居劵门砖雕(明、清)、四川垂花木雕(清)、福建民宅柱础(清)„„ 4.关注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1)思考讨论:(课本29页 山西一所学校里的古建筑——安禅寺
宋代)
你认为这座寺庙是美术遗存吗?现在它是一所学校,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2)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5.作业
在你身边有哪些美术遗存呢?你能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吗?以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为内容,完成一张手抄报 6.作业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的活动,教师总结点评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心得
(2)教师总结概括,结束本课:美术遗存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
第十一课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本课,能运用所学分析方法,认识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和特点。
情感方面:通过本课学习,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
三、教学难点:
能从结构、布局、功能、文化、艺术等方面去分析其他传统民居建筑。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蒙古包、上海石库门„„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建筑是哪里的吗? 生:知道,北京四合院„„ 师:为什么中国传统民居会如此多样化呢?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
2、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
(1)、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播放图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干栏式木楼、云南“一颗印”民居
师:想一想,这些建筑都有哪些独特之处?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观察、思考
师:总结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民居的典型形式,之所以叫“四合院”,是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大门,关起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像院落中心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结构:单栋单层的房屋围合而成,木架为房屋主体,辅以砖石结构,坚固稳定。
功能:垂花门区分“外墙内院”,影壁起着阻挡视线的作用,游廊链接各个房屋,遮阳避雨。
艺术: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精美的砖雕彩绘,为四合院增加了细节之美,突破了色彩单一性,院内的植物和陈设处处体现了主人的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化:四合而居寓意家庭和睦、祖孙同堂的愿望,房屋的建制与布局体现了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福建客家土楼
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具有聚族而居和防御作用的多层高楼住宅。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其中圆形土楼是福建客家民居的代表形式之一。土楼外墙用夯土,内部用木屋架,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结构的卧房,并以走廊相连,这种统一的结构使土楼内部显得完整而又韵律。福建土楼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结构:外墙生土夯筑,内部木架结构,利用地势,材料天然。布局:以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规格的卧房,并与走廊相连。
功能:防风抗震,防御性强,循环利用。文化:聚族而居,邻里和睦。
艺术:造型富有特色,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黄土高原下沉式洞窑
在地平线上挖出院落后,在其四面洞壁上掏出若干口窑洞,就形成了一个由四面窑洞组成的完整院落,即下沉式窑洞。黄土高原上的
下沉式洞是中国窑洞民居中最珍贵的形式,它的特点是节省建筑材料,隔音性好,冬暖夏凉。
干栏式民居
它是傣族最富特色的传统住宅形式,以竹或木为主要材料,底层架空搭成小楼,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储存杂物等,也可防野兽。它具有取材便利和防潮通风等特色。
云南“一颗印”民居
滇中地区标准的土木结构房屋称为“一颗印”,为三间四耳一倒座,实际因经济情况有所增减,正房和耳房均为二层楼房,倒座多数为平房,少数为楼房,但空间极矮。正房较高,耳房矮一些,这样长辈居住的正房采光就比较好。中间为天井,多打有水井,铺石板, 作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为安全起见,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上是不开窗户的,都从天井采光。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干栏式木楼和黄土高原窑洞有没有共同点呢? 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借地势开凿空间,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木楼防潮通风,取材方便(2)、欣赏其他传统民居建筑
课件播放:广东开平碉楼、上海石库门、皖南民居、藏族碉房、蒙古包
师:你能从结构、功能、布局、文化、艺术等方面去看待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吗?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3、作业布置
用课上所学的分析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民居(手抄报形式)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课堂小结
第十三课 如何欣赏建筑艺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结构特点。过程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建筑艺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2、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各类建筑的构造特点。
2、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建筑艺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情感!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
(二)学法:探究法、自学尝试、合作学习
四、教学准备:
建筑艺术欣赏,收集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各类建筑的图片、幻灯片或音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新授
1、什么是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欣赏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2、建筑艺术赏析:
(1)北京故宫建筑群(明、清)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始建于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竣工。设计者蒯样,人称蒯鲁班。明清两代曾对故宫不断修建和扩建。现存大部分建筑为清代所建,但总体布局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纵深961米,横宽753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宇有9000余间.故宫四周有高达10余米的宫墙,宫墙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宫殿建筑是皇权的象征。明清故宫的设计思想也是如此.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均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度和象征帝王的权威。这一点要比实际使用功能更为重要;为了显示严肃齐整的气氛,主要建筑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则分布在中辖线的两侧。整个宫城共分外朝、内廷两个部分,即前朝后寝: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是宫城的重心。皇帝在这里主持朝政:在二大殿之中又以举行朝会、大
典(如皇帝登基、寿庆、春节、出兵征讨等活动)的大和殿(又称金銮殿)为主要建筑。太和殿前面有太和门,两侧又文华、武英两组宫殿: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在明代是帝后居住的地方)。这组宫殿的两侧有东六宫、西六宫、宁寿宫、慈宁宫等,最后是一座御花园。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其中宁寿宫建筑群是供清高宗乾隆皇帝年老退位当大上皇专用的宫殿:紫禁城的正门是南端的午门。午门至天安门之间的御路两侧有朝房:朝房之蚌.东为大庙.西为社稷坛。宫城j北门为神武门,门北景山则为附属于宫殿的另一组建筑群:宫城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的中枢:在它的前面有宽阔的广场,它是耸立在8.13米高分3层的汉白玉台基上高35.05米的故宫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重檐庑殿的屋顶以黄色琉璃瓦铺盖,屋顶的庭兽和斗拱出挑数目最多,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与彩画、藻井图案使用龙、风等题材,色彩中用了大量的金色,月台上的日规、嘉量、铜龟、铜鹤也只有这里才可陈设。太和殿前面要经过重重的门楼和形状不一的庭院,由大清门(即前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才能到达宫城中台基最高大、建筑最宏伟壮观的太和殿。一切有节奏的空间组合和体量的差异.以及局部的艺术渲染都烘托出这座主殿至高无上的权威感。在重重的门楼中,天安门最为庄重华丽,门前的御街横向展开,构成宽阔的广场,五座石桥横跨全水河上.通过空间的变化和陈列在门前的华表、石狮、石桥,有力地衬托出这座皇城门楼的雄伟庄重:故宫外朝与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雄伟庄严,豪华壮丽;
内廷则庭院错杂,自成体系,富于情趣:总之,故宫建筑群体理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殊风格和杰出成就。它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世界上量优秀的建筑群之一。教材图片所示是位于故宫中轴线上,从前往后看,依次是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
(2)苏州拙政园
它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的苏州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址原为大宏寺.明代御史王献臣在正德年间(1506--1521年)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私人园林,取名拙政园。现存抽政园已经过各代的修整和扩建,分为东、西、中三个部分,总面积为62亩,其中水面占3/5。中部占地18.5亩,其中水面占1/3,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中部正中为水池.山石、树木,建筑比较疏朗自然,其中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四周景色呈现窗前。堂前假山略有起伏,北面临水筑月台,池水以土山分隔,形似两座小岛,山上树木葱翠,有雪香云蔚亭和待霜亭。沿池植垂柳,长廊北面有见山楼,楼两层,三面环水,西侧假山一迭,登楼可至道盘山架阁,南轩与香洲隔水相望。此外还有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得真亭等,重廊复廓,小巧精致。远香堂东枇杷园,人洞门为一院落,内为玲珑馆。从洞门南望嘉实亭.北望雪香云蔚亭,都有独到之处。拙政团水池面积很大,但有聚有分,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古木蔽日,富有自然景色 园内布局利用自然,采用分割空间、对比借景的手法,借鉴传统的绘画艺术,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代表作。
(3)云南大勐龙曼飞龙塔
云南大勐龙曼飞龙塔位于云南省景洪县大勐龙的曼飞龙村后山上。塔群由大小九塔组成。洁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有笋塔之称。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五六五年(公元1'203年),系小乘佛教建筑。塔群建筑在圆形基座上,基座高3.9米。布局呈花瓣状。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2.29米;八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8.3米.座下设佛龛,龛内供佛像。每座塔的塔身均作覆钵式半圆体,建在三层莲花须弥上,塔刹由莲花座托上的相轮、宝瓶组成,金光闪闪。塔尖上有叮当作响的小铜钤。在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躁印迹,传为释迦牟尼的足迹,因而兴建此塔。塔上的各种雕塑、浮肪,彩绘,造型优美,秀丽和谐。
(4)侗乡风雨桥
侗乡风雨桥是建在侗乡村前寨后的公用桥,又叫花桥。桥长一般50—100米.大青石砌成的桥墩上,铺双层杉木为梁,桥上建不同屋顶的楼阁数座,连接成一座长廊式走道桥身。整个桥身的檐、柱都有雕饰。有的风雨桥内部还彩绘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壁画.美如画廊。一般风雨桥在长廊两旁设有长凳,供行人避雨或休息。风雨桥是侗族人民独具民族冈采的建筑艺术。
(5)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建成于1990年。由施雅锡、锡森集团,香港迪奥设计颐网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公司设计。大厦位于深圳友谊路、人民南路口,总高185米.总建筑面积为751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高层建筑之一。大厦是中国和世界各国进行技术
交流的场所,又是一个完整的商业中心,包括豪华酒店、办公楼、展览厅和会议中心、商场、餐厅、娱乐场等。在大厦的天台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地面有6层停车场,室内中庭设有4部观景电梯。大厦主楼外形曲面采用一面整体、四边结构砖玻璃新技术,其独特的外形和银白色的玻璃幕墙,在阳光照耀下产生出一种明快的感染力。
(6)福建长乐县海螺塔
海螺塔位于福建省长乐县下沙海滨渡假村,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高四米,由观景塔、观景厅及眺望平台组成。海螺塔通过象征性联想的方式,与周围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取海螺、海蚌的自然形态加工变形组合,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建筑形象.又与大海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结构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使建筑充分表现了自然的主题,又有与大海相配的力度。海螺塔是由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南京巾建筑设汁院齐康、张宏设计的,建成于1989年。
(7)巴黎歌剧院 加涅
由建筑师加涅(1825—1898)设计,于1861~1874年所建的巴黎歌剧院属折衷主义的建筑。其建筑的语言混杂,古典主义的、哥特式的、巴洛克的等等手法糅杂一建筑物上。但巴黎歌剧院又是富丽堂皇的。它的正立面为长方形,三段式构图,第一层开7个拱门,中层以并列双柱组成高窗.也为7组,并有突出的檐与第三层明显划分。第三层略退后,它的左右两端树立两组雕塑.形体突出。
一、二层两侧各以一门的单位向前凸出,第二层两侧檐上.花改成弧形缓拱,整个
立面浮雕装饰繁多,但仍秩序井然。歌剧院内厅观众席布列呈马蹄形,座席宽适,周边有4层的包厢,进深大,观众厅外有休息厅廊,舞台设备完善,舞台宽32米,深28.5米,上空高33米。出人口除正门外,左右门设车道,而且还特意为当年拿破仑三世辟专用通道(此处现改为歌剧院图书档案馆)。剧院外,门廊等位置安放着许多以音乐、舞蹈、戏剧等为题材创作的精美雕塑,其中有浪漫主义雕塑家卡波尔的著名雕塑作品《舞蹈》。它立于歌剧院前.以轻歌狂舞的青春裸女展示出勃勃生机,为歌剧院增加了欢快的韵律。巴黎歌剧院到处洋溢着富丽、高雅的气氛。其建筑形制及表现手法对欧洲各国折衷主义建筑有很大影响。
(三)、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行即将结束,那么同学们在欣赏了这些建筑以后有什么收获呢?
(四)、我的作业:
选择你喜欢的建筑,用今天你学到的知识探讨一下它的建筑特点,并介绍给身边的亲朋。
第十四课 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过程:展示作品——自学讨论——讲解辅导——尝试练习——展评小结
3、情态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教学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表的万木复苏、生机昂然与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具体介绍画中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准备:有关《春》的资料。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三、学习新内容
师: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
(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师: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生: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
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师: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
(板书)画家简介
生: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师: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生:“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第二篇: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美 术 教 案
课题 敦煌莫高窟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教学方法: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敦煌莫高窟
一、简介
二、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导 入 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 生:《千手观音》。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放课件[昔日繁华])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例如:彩塑年代图片 艺术特征(学生总结)北凉第275窟 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 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 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 第329窟 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 第257窟 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 第285窟 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 第148窟 弥勒下生 第217窟 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比较。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学生欣赏从西魏到晚唐的图案艺术,感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追求和时代精神。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练习发挥(播放课件[神游敦煌])师:同学们都爱好旅游吧,今天在课上来一次敦煌模拟旅游——台上的是导游,台下的是游客。哪一个旅游团先来介绍。学生分组,由一名同学代表全组上前解说。
4、小结
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给予鼓励和表扬。师:同学们,(放张大千作品)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5、教学反思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美 术 教 案 课题 艺术与科学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2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 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艺 术 与 科 学
一、艺术与科学
二、分析作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播放汽车视频(多媒体课件展示)
2、回顾汽车的发展史。(提问:看了上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引出本课的课题 《艺术与科学》 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观看课件
2、新课
一、艺术与科学概念
1、艺术: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美观、愉悦、舒适)
2、科学: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用、合理、便利)
二、分析实例: 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1、长信宫灯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长信宫灯美在什么地方?(神态、动作、色彩、造型)
2、安 济 桥 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学性。
3、蒙娜莉莎 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小组讨论总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不断融合,协调发展。了解艺术对与科学的概念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师生共同说出长信宫灯的科学性。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欣赏图片,同桌讨论后说出安济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如:桥的简练、美观、古朴、对称美等。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拱形减轻桥的重量、利于排水等)。
3、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认真思考。把刚才提到的设计不合理的例子重新设计。(例如:班级的桌子、椅子等)
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意图。教师加以点评。4)、小结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
5、教学反思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3、4周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一、《平沙落雁》
二、《江山如此多娇》
三、《万山红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1、导 入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梦溪笔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由故事引入。
2、新课
一、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依画之意境作诗: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解释】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②休:休息,这里指花谢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宠幸。④《离骚》: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骚:即发牢骚。⑤《九辩》: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诗的释义: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风„„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二、《江山如此多娇》 磅礴旭日升中华,九州沐浴金彩霞。世纪更替逐浪高,国昌民种富贵花。《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三、《万山红遍》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万山红遍 李可染 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理解画的意境。讨论画的意境。
3、练习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结 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到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理解了意境是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5、教学反思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5、6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能力目标: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教学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对形式美的把握)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形象之美
二、笔墨之美
三、色彩之美
四、章法之美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万山红遍》的作者是谁?
2、《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谁?
3、《江山如此多娇》的作者是谁? 复习导入
2、新
课
中国画的形式美是指在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在形式美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因素:
一、形象之美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但是,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物画像,称作“传神”。齐白石笔下的青蛙、虾、小鸡等动物,使人看了感到生动活泼,有稚拙的童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笔墨之美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笔为墨骨,墨为笔充,”从而表现出天地万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
三、色彩之美 中国画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又白庙、水墨淡彩、重彩、墨骨、勾勒填彩,又有泼墨泼彩等。各种不同的画法与丰富的色彩运用,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一。
四、章法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按排表现的物象叫做章法。每幅画面上有主次、疏密、节奏、变化,并可以留白,有笔墨处为实境,可以是天、地、云、水、烟、气、雪等,给观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中国画上的提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款与印的大小、位置、文字也有很多讲究。介绍中国画的形式美。(播放课件欣赏贾又福的《太行丰碑》)欣赏理解中国画的形象美
理解笔墨之美(课件播放潘天寿的《露气》)理解色彩之美(课件播放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理解章法之美(欣赏扇面、册页、框裱类作品。)观看课件 谈自己的感受 谈自己的理解 了解类型
3、练习1.用已学过的中国画表现方法,试作一折扇或团扇,并加盖或添画印章。2.简述欣赏中国画的心得体会。
4、小结 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5、教学反思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美 术 教 案
课题 用电脑画山水画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7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情感目标: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 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用电脑画山水画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二、欣赏
三、分析
四、制作步骤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由播放山水画作品欣赏导入。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
2、新
课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二、欣赏 看一看,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1、《游春图》(隋)展子虔 “自山前而窥山后”,采用的“深远”构图法。
2、《雪景寒林图》(宋)范宽 “自山下而仰山颠”,采用的“高远”构图法。
3、《千里江山图》局部(宋)王希孟 自近山而望远山”,采用的“平远”构图法。
三、分析 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不同的山峦,不同的树木,不同的水,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两幅画画给人寒冷清寂的感觉。好像听不见城这市的喧嚣,只有风声和雨声。
四、制作步骤 电脑“山水画”作品完成效果 《梦中的水乡》
1、收集图片
2、选择并截取图片
3、拼合图片
4、合并图层
5、菜单栏---图像--Adjustments--去色
6、菜单栏--滤镜--水彩画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利用“滤镜”功能可以变化出多种效果。利用色彩调节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了解了用电脑画“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一下用Photoshop软件的图层、滤镜、羽化等功能完成一幅有独特意境的山水画。介绍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欣赏作品
分析作品
观看制作步骤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讨论 加深印象
3、练习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参考这幅作品寻找合适的图片素材,运用电脑创作一幅山水画。
4、小结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
5、教学反思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美 术 教 案
课题 陶艺创作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8、9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识陶艺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泥条成型法等的基本造型方法。
2、分析优秀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运用陶艺的基本方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情感目标: 在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遗产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陶艺创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并认识到陶艺创作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的陶瓷艺术,学会基本的泥条盘筑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泥土造型,创造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借以表达个性与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最基本的泥条成型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陶艺创作
一、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二、制作步骤:
三、现代作品欣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陶瓷的发明与创造对人类生活方式起着促进作用。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陶瓷的艺术殿堂,领略她的艺术风采。
2、新
课
3、练习
一、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教师简单介绍陶瓷的发展,艺术表现手法和美感表达。第二部分:重申陶瓷知识与技能(传承文化)师:通过欣赏是我们了解了传统的陶瓷文化,1、何谓“陶”?何谓“瓷”? 生回答: 师:通过触摸陶艺,同学们能说出几种成型方法。生:回答 教师设问:在我这又一份被打乱的陶艺生产流程的图片,我们边看边想,看看应该怎样正确的排列?同学们讨论一下。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摆一摆(利用教学课件)生:摆放顺序(到计算机前操作)师:这种排列方法对吗?
二、制作步骤: 第一步我们叫它揉泥。第二步做成了基本的形状我们叫成形。第三步在基本形状上添加我们叫装饰。第四步,为了使它更加坚硬要进行烧制。只有经过以上这些环节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作品。
三、现代作品欣赏 我看出同学们都按耐不住想动手试试,怎样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很多同学在创作中的困惑。看看下面的作品你能从中汲取那些创作灵感——造型、技法、情感抒发? 学生观看并思考: 我们以竞赛的形式,分为三个队:红队VS黄队VS蓝队。要求:
1、用我们所学过的泥条和泥板成形与装饰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陶艺作品。
2、作品成型与装饰手法典型、造型新颖、做工工整、全组参与合作。3以文字说明作品的艺术创意。
4、在25分钟完成作品。(注意时间控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观看教学课件 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欣赏现代陶瓷作品,加深理解。学生观看与思考。学生活动:讨论
4、小结
1、学生总结: 三队中各自自荐一组进行作平与创意展示、学生自己评价作品创意、做工,交流各自的构思,探讨对陶艺的感想。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欣赏与创作中,感受到了祖国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精美造型及装饰手法。并自己亲手制作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我相信人类文化宝贵遗产会被你们这一代新的龙的传人发扬光大的。
5、教学反思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美 术 教 案 课题 明暗与立体表现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10、11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倡议、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能运用以学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明暗与立体表现
一、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
三、创作步骤: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播放课件),这几幅是素描作品,想知道素描作品是怎么表现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学生欣赏
2、新
课
(一)、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
1、物体与光源的远近,明暗色调不同;
2、光源的强弱,明暗色调不同;
3、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4、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5、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调子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课件、实物、学生收集),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说明明暗素描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及塑造出的不同情境。明暗素描使用的材料:笔、纸、墨水、水彩等
(三)、利用课件、演示、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师生共同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例如拼帖放、电脑制作等。素描表现技法:
1、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等
2、薄涂技法:
3、水墨技法
4、版画技法
5、电脑制作
6、综合技法 讨论:还可以有哪些表现技法?
(四)、创作步骤:(教师示范和课件结合)
1、描出一件物体
2、反复叠印,留出空间进行想象、创造
3、完成平面形象的组合、设计
4、运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立体关系
5、修改完善 观看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欣赏 教师做适当的示范,也可让学生动手尝试。让学生亲自辨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
1、临摹一幅素描作品。
2、写生一幅素描作品。要求:所表现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风格不限,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4、小结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总结。
5、教学反思
利用课件、演示、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师生共同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
美 术 教 案 课题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12、13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视觉传达需要进行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视觉传达中的色彩对人们情感产生的作用。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种类:
一、同种色搭配
二、类似色搭配
三、对比色搭配
四、黑白灰搭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播放音乐
(一)小鸟、溪水声(春的音乐)
(二)配乐诗《山行》 请学生谈谈听后脑海里呈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并用简单的色块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学生回答并展示)由音乐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想象
2、新课
三、讨论分析:
1、学生之间针对刚才的练习进行评说。
2、多媒体出示图例(三组:分别为色相、纯度、明度对主题)请学生挑选出每组中认为最美的色彩搭配图例,并说明理由。体会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中色彩的象征和联想力量。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相关色彩知识,如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怎么样的联想:黄—明快、活泼;深蓝色—宁静、深厚;天蓝色—湛亮明快。
3、四人小组分别从色相、明度、纯度、色性、情感方面来赏析课本P18、19页图例。
4、小组代表回答:你认为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5、教师总结。播放课件 教师提示学生(教师巡回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共同复习色彩知识 欣赏理解 学生总结
3、练习
四、设计制作。从“秋色”、“生命”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用简单的形象作色彩搭配练习,表达出你独特的色彩感觉。
4、小结
五、总结与展示:
1、教师总结。将学生完成的作品陆续贴在黑板上,或相互传阅分享。
2、学生评论,并评选3—5件优秀作品,且说明理由。
5、教学反思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 术 教 案 课题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4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进行有目的的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能力目标: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组合关系会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气氛和艺术情调。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众多物象的色彩关系来建立和谐的色彩秩序,并创造出符合特定目的、要求的艺术情调。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
1、使用功能
2、审美功能 a、结构 d、材料 b、形态 e、肌理 c、色彩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同学们,当你们选择商品时,标准是:一是选择商品的造型,二是选择色彩,如果这两点中让你选择,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色彩。所以说色彩在商品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代产品的色彩设计。
2、新
课
一、现代产品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物质形态,包括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而实现审美功能则需要运用结构、形态、材料、色彩、肌理、装饰等方面因素,其中色彩是重要的一环。
二、产品设计中色彩搭配是与加工工艺、材料使用、表现处里的合理运用分不开的。
1、探讨现代产品设计的概念及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2、拿出现代产品实物,引导学生对身边现代产品的关注,了解什么是现代产品设计?
3、课件展示相同质地的透明玻璃瓶,在装入五彩的液体后,它们变得更加可爱了。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改变了对它们最初的认识? 学生回答:„„ 生活需求而设计创造的物质形态。它包含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涉“抵制日货”活动,日货注重现代产品设计的审美功能,爱国主义教育)
4、分析讨论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特点 a、课件展示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图,看看这些图分别在色彩搭配上追求什么?追求一种什么美呢?(图有《夫妻椅》、《军刀》)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追求和谐,追求个性 b、课件展示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图,看看这些图分别在色彩搭配上表现了什么?(图有《蝴蝶状运动鞋》、《跑车》、《电动按摩脚盆》、《空气净化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小结:成功的色彩设计应该把色彩的审美性与产品的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取得高度统一的效果。人类利用色彩的联想(利用课件举例),使色彩的搭配与产品本身的品质、功能、使用范围、环境相适合。
5、探究如何为现代产品设计搭配色彩? a、衔接《空气净化器》图,问空气净化器用了什么颜色?其色彩有何特点?(更多图片展示,帮助找出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同类色搭配,特点:和谐、温馨、安逸、平静 b、课件图片展示邻近色搭配并分析其特点(邻近色相对来说学生不熟悉,结合色环要适当详讲,多举个例子,让学生理解。)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特点 :优雅、含蓄、浪漫 c、课件图片展示对比色搭配并分析其特点(对比色学生比较熟悉,可简略讲,)学生可共同回答,教师小结:特点 :热烈、活泼、明快、醒目 d、教师小结:三种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方法。说明色彩的重要性 出示课件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 展示课件
教师总结 对比分析色彩搭配特点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3、练习要求:(选择其一即可)
1、运用老师分发的线描现代产品的图片上色。
2、自主的选择画一种或一组现代产品设计并上色〉(同时在展示课件中一些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图,扩展学生思维。)
4、小结
1、课件显示12色环图,学生动手开始绘制,教师辅导。
2、学生作业贴于黑板上,本人讲解,其他同学评价,并一起为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
3、教师总结。
5、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了解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组合关系会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气氛和艺术情调。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人文奥运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5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奥林匹克蕴涵的深而广的人文精神,了解奥林匹克与美术的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情感目标:爱国主义的培养;体育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事业的追求和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奥林匹克运动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本课是通过对奥林匹克 运动丰富人文内涵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获得丰富内心感受的新型课,因此调动学生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本课的难点。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人文奥运
一、奥运知识
二、奥运纪念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在学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手拉手》。在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是为什么活动而写的? 对,奥运会,这首歌是1988年在汉城举办的第24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歌名是《手拉手》。同学们知道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届时我们都将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迎接他,可是你对奥运会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入奥运会的历史。播放课件----《手拉手》 学生回答---奥运会
2、新课 这堂课我们就从奥运的历史、奥运的精神以及2008北京奥运这三方面来共同认识了解这经久不衰的奥运。
一、奥运历史 奥运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发展与前行的历史,它分为古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古奥运会是指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每4年一届,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几个阶段。古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公元六世纪的酒罐就记录了摔跤比赛与公证执法的裁判,古希腊为传扬奥运精神与运动,把运动员形象绘于陶罐上,以及古希腊名雕塑家米隆所做的尽显运动员风彩而闻名全球的“掷铁饼者”。从古奥运会竞技会场遗址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古奥运的宏大规模与辉煌场面。
1、想一想,古奥运会为人类留下了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奥运会虽然衰亡了,但它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具体表现在:
1、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经验
2、在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宝贵财富。
3、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奥林匹克精神” 古代奥运会谋求和倡导的和平与友谊精神,拼搏奋进精神,追求人体美的精神,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介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诞生,从此解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篇章。奥林匹克标志的含义: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的图案。五环自左至右互相套接,颜色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二环。整个标志形成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在使用中也可以是单色的,奥林匹克标志的五个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精神。以下是那些奥运项目的徽标?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会标、国际帆船联合会会标、国际柔道联合会会标
二、奥运精神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奥运格言有哪些? 和平、友谊、进步 更快、更高、更强 重要在于参与,不在取胜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2、请思考一下:在艺术作品中如何体现这些奥运精神?(1)抓住人物特定外貌反应奥运精神。(2)通过增进友谊、交流技艺体现奥运精神。(3)抓住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精神体现奥运精神。
三、2008北京奥运 以上我们对奥运会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成就。你知道吗?
1、中国从什么时候起参加了奥运会?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唯一参加比赛的是短跑运动员刘长春。
2、中国曾参加过多少届奥运会? 共10届,分别是:1932年10届、1936年11届 1948年14届、1952年15届 1984年23届、1988年24届 1992年25届、1996年26届 2000年27届、2004年28届
3、是谁打破了奥运金牌0的记录? 许海峰,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夺得自选枪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运动员夺得的第一枚金牌。4、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 29届。5、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吉祥物是什么? 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含义是:体现环保意识的绿色奥运,体现尖端科学的科技奥运,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文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吉祥物:是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
6、在奥运盛会中,哪些方面运用了美术设计? 奥运火炬、奥运奖牌、奥运标志、奥运体育场馆设计等。
7、播放视频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奥运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播放视频)看完这段视频,我想同学们心情一定非常激动,我国申办奥运成功,举国上下共同欢庆,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来完成这样一道题: 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陶罐图片》、《掷铁饼者》、《奥运会竞技场遗址》。提出问题。介绍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奥运标志及含义。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奥运的精神。培养学生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对奥运知识的搜集。
学生通过观察加深对奥运历史的理解。
学生思考并回答。加深学生对奥运标志的理解。通过课前学生搜集奥运方面的知识,体会奥运精神。通过2008北京奥运让学生知道我们将以主人翁的精神去迎接奥运会。
3、练习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4、小结 的确,奥林匹克运动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为祖国富强而歌唱,为奥运健儿而喝彩,愿他们在奥运会上为我们的祖国争光、添彩!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6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形式。用语言评述一下所欣赏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力目标:能够自由选择材料,确定形式,设计一件艺术品并加以装潢,使其更完整、更精美、更正规。情感目标:学会传递情感,关心身边的校园活动,关心他人。从体育美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养成认真、精细的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表情达意。教学难点 要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一、欣赏
二、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设计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运动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强者有强者的美,弱者也有弱者的美,勇者有勇者的美,成功者有成功的美,失败者也有失败的美...强者是运动场上的亮点,他们以力量、速度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来实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美术作品来表现奥运精神?怎么去表现? 生:绘画、雕塑、工艺品、„ 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好,美术作品有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体育精神。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了解怎样去表现。(出示课题)
2、新课
一、课件展示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师生共同赏析课件中的作品,分析美术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作品与体育精神、情感表达的契合点。学生讨论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二、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设计方法
1、根据摄影图片完成绘画作品 如单色版画、套色版画、水粉画、彩色纸拼贴
2、设计吉祥物 课件展示各个国家的奥运会吉祥物
3、设计广告招贴 分析课本中的奥运招贴(复习招贴画的设计方法)
4、设计纪念品 分析课本中的四组学生作业(扑克设计、邮票设计„)
三、学生畅谈设计构想 观看课件。观看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上的困难,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学生讨论。由学生合作完成。
3、练习
四、设计制作: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纪念品 设计制作由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彩色纸拼帖的形式。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的参考资料(运动项目的标志、球类、器械、运动姿态„)
4、小结 组织学生讲评。由学生评出最优秀的作品,请设计者向全体同学宣讲自己的创作意图。
5、教学反思
奥林匹克运动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本课是通过对奥林匹克 运动丰富人文内涵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获得丰富内心感受的新型课,因此调动学生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本课的难点。
美 术 教 案 课题走进象形文字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7周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上教版八年级艺术教材《感受古老文明》单元内容,属于艺术与文化的学习范畴,内容涉及到文字的起源、书法艺术的启蒙和古人对自然生活的认知方式、思维观念等内容。在此之前,上完这节课感觉像历史课、语文课或色彩构成的内容,学生完成作业以后,还是不明白象形文字的魅力体现在哪里?体会不到古人造字的方式和智慧。学校教育中学习中关于汉字的文化课程不是很完整,比如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汉字只当做使用的符号,很少涉及文字创造所反映人的认知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于是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象形文字的美感体验和造字方法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艺术的形式感受象形文字的文化价值。从象形文字中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领会古人模仿自然、崇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认同和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整节课分为意美——形美——创美三个环节。在“意美“环节,设计了“古字旧事”活动,第一步是“‘和’字
故事”。选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字舞图片,讲述“和”字的来历和造字方法,启发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和”字的人文涵义和现实意义。第二步是“猜字游戏”,由学生表演文字表达的意义,其他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其意图是亲身体验古人造字的思维观念和方法。
在“形美“环节,设计了“古字舞影”活动。第一步是“肢体体验”。播放艺术家黄豆豆的舞蹈作品《甲骨随想》,学生模仿其中的一个动作或片段,体会文字的线条和结构与舞蹈语言的互通性。第二步是“美感配对”,在肢体体验的基础上获得美感感受并选出最恰当的词。这一环节重在发展学生的艺术通感能力。在“创美“环节,设计了“今人新语”活动。第一步是“案例欣赏”。选择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上海世博会会徽的案例来说明古文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选择艺术家徐冰的作品《会飞的鸟》和《地书》系列,启发学生运用古人的造字方法表达现代观念的文本艺术。第二步是“文字创意”活动,根据古文字面临现代语境的变化,将古文字进行再设计,其意图是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传承与创新。学情分析: 首先,初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活动“肢体表演”和“猜字游戏”环节中,通过小组的合作亲身体验文字游戏活动,充分发挥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理解文字的意美和形美。其次,初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逐渐增强。在选择象
形文字的学习资源时,选择了一部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想联系的会意字,如“好”、“富”、“家”等字。初二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成熟阶段,选择这样一些富于时代气息的文字,能够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初二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善于表达自己的个性。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进行文字创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能够在造字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价值,体会设计文字带来的成就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象形和会意的造字方法,理解文字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会从象形文字中捕捉象形意趣,进行现代文字创意活动。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对话、表演、模仿等形式,感受象形文字的美感以及在美术、舞蹈艺术形式中艺术要素的互通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积极地参与文字体验活动和现代文字创意活动,能进一步探究古文字的兴趣,具有尊重和认同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并发现象形文字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象形文字中象形意趣的捕捉,以及在现代文字创意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 入摸石头进教室 触摸石头,体验感受
设置教学环境
一、古字旧事 呈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活字舞》图片,思考为什么选择了“和”字? 教师用实物演示“和”字的演变过程并感受字意美。
造字游戏体验:每组根据字意进行情景表演,其他同学画一画猜一猜是什么字。
(“结绳”评价:猜对一个字打一个结)
学生欣赏图片,思考、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过程。欣赏作品理解作品内涵,学生表演、画字并猜字。
•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和”字的来历和现实意义。•实物演示,直观地了解汉字与文化的关系。•动作模仿,亲身体验古人造字的思维观念。
•用古人“结绳记事” 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呼应主题内容。
二、古字舞影
感受象形文字的形美:线条和结构。
播放舞蹈艺术家黄豆豆的《甲骨随想》,感受甲骨文的线条、结构与舞蹈动作的关系,体会甲骨文的的形美。
动作语言体验:模仿舞蹈动作,讨论并说出甲骨文线条韵味和结构的美感。 拓展练习:小组讨论并派代表选择合适的形容词搭配。
线条—苍劲瘦硬(浑厚圆滑)
结构—曲直照应(流畅潇洒)(“结绳”评价:搭配正确打一个结)学生欣赏、思考
学生尝试用身体模仿,体验线条的韵味与肢体语言的关系。小组讨论并派一名代表进行形容词搭配,其他同学补充并修正。•探究古文字与舞蹈语言的互通性。•体现综合式艺术教学的原则。•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原则。•通过模仿实践并讨论获得美感体验。
三、今人新语
展示徐冰作品《地书》、奥运会会徽和世博会会徽。
作业:借鉴古人造字的方法(象形或会意)根据我们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创作现代版象形文字。要求有象形意趣,意美形美。任选一个字:如当代“女”、好”、“美”、“家”、“福”、“富”字等。
根据造字方法,自选一个字,个人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传承创新。•合作学习提升小组的协作能力。
展示作品并评价:
过程性评价:小组统计“结”数——评价小组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协作能力。 作品评价:基础层面: 字意明确 形象简洁
个性层面:字意深刻 形美意美
小组拿出绳子统计结数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构思
自我反思:
本节课围绕“艺术与文化”这个主题,将文字的文化性、艺术性与教学环境的优化统一起来,在情景体验活动中感受文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将学生引领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创造性。因此,艺术教学的设计更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美 术 教 案 课题古雅端严----小篆书写指导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8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秦代小篆的风格特征
2、掌握秦代小篆的笔法、结构的基本书写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小篆风格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同学作品的分析,了解对书法作品进行鉴赏分析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课堂临摹练习,掌握毛笔书法学习的基本临摹方法。
3、通过互评及相互交流,培养协作沟通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篆书知识的了解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感受练习书法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帮助完善自己的人格。
3、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小篆的风格特征、小篆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小篆的结构特点、小篆的基本书写技巧、学生对书法作品的评价方法。教学方法:讲授、设问、启发、示范、交流、讨论、协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材、毛笔、毛边纸、墨汁、例字挂图 学生准备:教材、毛笔、墨汁、毛边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首先我们来看两一些图案!展示幻灯片,这些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和35个运动项目的图标,这套图徽被公认为世界奥运史上最有特色的图徽,大家认为它们的特色体现在哪?
(学生回答)
师:对!大家看!这枚会徽的主题部分是一枚篆刻的中国印章的形式,而这些图标则是以小篆的圆转流畅的笔画线条为表现形式,融合了大篆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案的简化特征而设计出来的。中国篆书这种目前还在被广泛使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代表形式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中国篆书中另一个种类---小篆,并以秦代小篆为例,体验一下小篆的书写要领。(展示幻灯片----课题)
二、新课
(一)小篆的风格特征
师:首先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秦代小篆的产生的一些基本情况,(播放视频)
师:刚才视频当中告诉了我们秦代小篆的产生根源的历史背景,概括说就是秦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产物。并且视频中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位秦代小篆的代表书家-----李斯。下面我们就以秦代小篆的重要代表《峄山刻石》上的字为例,分析一下秦篆的格特征。(展示幻灯片)
师:这里有一组词语,请大家结合图片分析一下,(贴出词语挂图,词语分别为:古雅、雄浑、端庄、严谨、率意、奔放、劲健)你觉得哪个词语比较符合小篆的风格特征?
(学生回答)师引导
师总结:很好!刚才大家的选择出的这些个词语,已经概括了小篆的风格特征,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古雅端严、秀劲挺拔”这样八个字。(展示幻灯片)
师:法国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一件能够永存的艺术作品,都是有它的时代的本质铸造的。那么同学们想一想秦代小篆的这种风格,跟当时的时代本质或者说时代背景、推行制定它的秦帝国的统治者的精神意志有没有什么关系?又体现在哪?(学生回答)
师总结:对秦代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些列统一政策,可见秦统治者当时最强烈的政治愿望是什么?是统一、是秩序,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秦小篆的这种严谨端庄,秩序井然的风格特征其实也是跟当时统治者的政治愿望的非常吻合的。
(二)小篆的笔法特征:
师:好,了解了小篆的风格特征,那么下面我们就进一步了解一下小篆的书写要领,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篆的笔法特征,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两个秦篆的例字,(展示幻灯片)请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秦篆的笔画特征跟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楷书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
师:对!秦代小篆的笔画相对比较单纯,每个字都是用一些两端圆润、中段均匀流畅的直线、弧线拼接组合而成!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一节课我们曾经做过的基本笔法练习,当时我们做的线条练习的要领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对!就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这有这样才能写出两端含蓄、中断均匀流畅的笔画线条,其实这就是小篆的最主要的笔法特征,我们这里总结出八个字的要领“中锋行笔、藏起藏收”(展示幻灯片)
(三)小篆的结构特征
师:了解了小篆的基本笔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秦代小篆的结构特征,下面我们先通过几张图片来看看一下小篆字形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展示幻灯片)大家觉得小篆跟隶书、楷书比较,在每个字形的整体轮廓上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回答)
师:对小篆的字形以窄长为主,好!这就是小篆的第一个结构特点—形体修长。(展示幻灯片)
师:下面我再请同学们看几个字,(悬挂4个“帝”字的不同写法挂图)请同学们看一下,哪一个规范?(学生回答)
师:对!第一个比较规范,那么下面大家就以第一个字为范例,对比分析一下后面的三个字各有什么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师根据学生对每个字的分析,依次得出小篆的另外三个结构特点:上紧下松、布白均匀、横平竖直(依次幻灯片展示)
(四)临摹练习: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从理论上了解了秦代小篆的笔法和结构特征,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在这一节课所列举的例字自己任选4—6个自己喜欢的字进行临摹练习,要求尽量做到笔法到位、结构准确。(展示幻灯片)
(学生进行临摹练习)师进行巡视指导。
师:下面请大家停下来,同桌的同学之间把自己写的字进行交换,相互听一下同学对你的评价。并请同学们在对对方的字进行给评价的时候从我们今天学习过得笔法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相互交换进行评价)
师:好!下面咱们按照教室的桌子的分布,每相连的三张桌子为一个大组,全班共分为三个大组,请同学们进行大组间的交流、观摩、互评,并最终推选出你们最有代表性的一张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进行走动观摩交流)
师:好!大家的交流进行的非常充分,下面请每个大组选出代表作品上交。师把推荐上来的三张作品贴于白板上,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学生进行发言)
师总结: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分析的很好!指出了被展示的同学写的字的长处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也是我们同学们目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在了解了小篆的基本书写要领后,还要进行反复地练习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同学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基本掌握了秦代小篆的基本要领和风格特征,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五)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对小篆的临摹体验,请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要写好小篆这种风格的书体,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写好?是饱含激情的还是心平气和的?(学生回答)
师:对!要心平气和的心态!对于你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同学来讲,生活、学习中你们不缺少激情,但是往往有些同学却缺乏一种心平气和的心态,这样是会对学习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所以,当你心浮气躁的时候,去练习一下小篆,这样会是你的身心逐渐得到放松,情绪得到调整,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的对情绪的驾驭能力增强了,你的气质也逐渐变的优雅起来,那就自然对你的生活、学习都会有非常好的影响作用。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从风格特征到基本书写技巧对秦代小篆进行了分析和体验,学习小篆既是帮助我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同时也是为我们以后学习其他书体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初次之外,在练习小篆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还能感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学习小篆多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喜欢篆书,并努力写好篆书!(展示幻灯片)
第三篇: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一、敦煌莫高窟
第1 课时
第1周二、艺术与科学
第 2课时
第2周三、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第 3课时
第3周
四、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第 4 课时
第4 周
五、中国画的形式美
第 5课时
第5 周
六、中国画的形式美
第 6 课时
第6 周
七、用电脑画山水画
第 7 课时
第 7 周
八、陶艺创作
第 8 课时
第 8 周
九、陶艺创作
第 9 课时
第 9 周
十、明暗与立体表现
第10课时
第10 周
十一、明暗与立体表现
第11课时
第11周十二、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第12课时
第12周十三、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第13课时
第13周十四、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第14课时
第14周十五、人文奥运
第15课时
第15周十六、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第16课时
第16周
十七、体育场馆设计
第17课时
第17周十八、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第18课时
第18周十九、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第19课时
第19周美
术
教
案
课题 敦煌莫高窟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一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方法: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敦煌莫高窟
一、简介
二、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导 入
同学们,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 生:《千手观音》。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例如:彩塑年代图片
艺术特征(学生总结)北凉第275窟 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 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 涅盘像 壁画 佛传故事 第329窟 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 第257窟 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缘故事 第285窟 五百强盗成佛 经变故事 第148窟 弥勒下生 第217窟 观无量寿佛
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后讲讲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总结: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3)、教师结合上述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进行小结。播放课件第130窟供养人像与张萱的《捣练图》、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比较。学生谈唐代美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点。师总结:唐代社会的繁荣成就了艺术上的繁荣。学生欣赏从西魏到晚唐的图案艺术,感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追求和时代精神。4)、播放课件[百年蒙羞藏经洞])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课件展示:藏经洞的被盗文物及偷盗者名单、图片。学生描述1900年的中国社会,思考藏经洞被盗的历史根源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练习发挥(播放课件[神游敦煌])师:同学们都爱好旅游吧,今天在课上来一次敦煌模拟旅游——台上的是导游,台下的是游客。哪一个旅游团先来介绍。学生分组,由一名同学代表全组上前解说。
4、小结
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给予鼓励和表扬。师:同学们,(放张大千作品)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正因为他们触动了许多人心底的蕴藏!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艺术与科学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2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 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艺 术 与 科 学
一、艺术与科学
二、分析作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播放汽车视频(多媒体课件展示)
2、回顾汽车的发展史。(提问:看了上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引出本课的课题 《艺术与科学》 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
观看课件
2、新课
一、艺术与科学概念
1、艺术: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美观、愉悦、舒适)
2、科学: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用、合理、便利)
二、分析实例: 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1、长信宫灯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长信宫灯美在什么地方?(神态、动作、色彩、造型)
2、安 济 桥 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学性。
3、蒙娜莉莎 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小组讨论总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不断融合,协调发展。
了解艺术对与科学的概念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师生共同说出长信宫灯的科学性。
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欣赏图片,同桌讨论后说出安济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如:桥的简练、美观、古朴、对称美等。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拱形减轻桥的重量、利于排水等)。
3、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认真思考。把刚才提到的设计不合理的例子重新设计。(例如:班级的桌子、椅子等)
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意图。教师加以点评。
4)、小结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3、4周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一、《平沙落雁》
二、《江山如此多娇》
三、《万山红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1、导 入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梦溪笔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由故事引入。
2、新课
一、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依画之意境作诗: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解释】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②休:休息,这里指花谢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宠幸。④《离骚》: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骚:即发牢骚。⑤《九辩》: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诗的释义: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风„„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二、《江山如此多娇》 磅礴旭日升中华,九州沐浴金彩霞。世纪更替逐浪高,国昌民种富贵花。《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三、《万山红遍》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万山红遍 李可染
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理解画的意境。讨论画的意境。
3、练习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结
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到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理解了意境是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5、6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能力目标: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教学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对形式美的把握)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形象之美
二、笔墨之美
三、色彩之美
四、章法之美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万山红遍》的作者是谁?
2、《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谁?
3、《江山如此多娇》的作者是谁? 复习导入
2、新
课
中国画的形式美是指在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在形式美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因素:
一、形象之美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但是,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物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物画像,称作“传神”。齐白石笔下的青蛙、虾、小鸡等动物,使人看了感到生动活泼,有稚拙的童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笔墨之美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它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语言。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笔为墨骨,墨为笔充,”从而表现出天地万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
三、色彩之美 中国画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又白庙、水墨淡彩、重彩、墨骨、勾勒填彩,又有泼墨泼彩等。各种不同的画法与丰富的色彩运用,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一。
四、章法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按排表现的物象叫做章法。每幅画面上有主次、疏密、节奏、变化,并可以留白,有笔墨处为实境,可以是天、地、云、水、烟、气、雪等,给观者以丰富想象的余地。中国画上的提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款与印的大小、位置、文字也有很多讲究。介绍中国画的形式美。(播放课件欣赏贾又福的《太行丰碑》)
欣赏理解中国画的形象美
理解笔墨之美(课件播放潘天寿的《露气》)
理解色彩之美(课件播放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理解章法之美(欣赏扇面、册页、框裱类作品。)
观看课件
谈自己的感受
谈自己的理解
了解类型
3、练习
1.用已学过的中国画表现方法,试作一折扇或团扇,并加盖或添画印章。2.简述欣赏中国画的心得体会。
4、小结
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用电脑画山水画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7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情感目标: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用电脑画山水画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二、欣赏
三、分析
四、制作步骤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由播放山水画作品欣赏导入。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
2、新
课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二、欣赏 看一看,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1、《游春图》(隋)展子虔 “自山前而窥山后”,采用的“深远”构图法。
2、《雪景寒林图》(宋)范宽 “自山下而仰山颠”,采用的“高远”构图法。
3、《千里江山图》局部(宋)王希孟 自近山而望远山”,采用的“平远”构图法。
三、分析 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不同的山峦,不同的树木,不同的水,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两幅画画给人寒冷清寂的感觉。好像听不见城这市的喧嚣,只有风声和雨声。
四、制作步骤 电脑“山水画”作品完成效果
《梦中的水乡》
1、收集图片
2、选择并截取图片
3、拼合图片
4、合并图层
5、菜单栏---图像--Adjustments--去色
6、菜单栏--滤镜--水彩画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利用“滤镜”功能可以变化出多种效果。利用色彩调节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了解了用电脑画“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一下用Photoshop软件的图层、滤镜、羽化等功能完成一幅有独特意境的山水画。介绍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欣赏作品
分析作品
观看制作步骤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讨论
加深印象
3、练习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参考这幅作品寻找合适的图片素材,运用电脑创作一幅山水画。
4、小结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陶艺创作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8、9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识陶艺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陶艺作品的生产流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泥条成型法等的基本造型方法。
2、分析优秀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运用陶艺的基本方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情感目标:
在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遗产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陶艺创作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关系,并认识到陶艺创作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讲解、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的陶瓷艺术,学会基本的泥条盘筑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泥土造型,创造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借以表达个性与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最基本的泥条成型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陶艺创作
一、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二、制作步骤:
三、现代作品欣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陶瓷的发明与创造对人类生活方式起着促进作用。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陶瓷的艺术殿堂,领略她的艺术风采。
2、新
课
3、练习
一、中国古代陶瓷作品欣赏 教师简单介绍陶瓷的发展,艺术表现手法和美感表达。第二部分:重申陶瓷知识与技能(传承文化)师:通过欣赏是我们了解了传统的陶瓷文化,1、何谓“陶”?何谓“瓷”? 生回答: 师:通过触摸陶艺,同学们能说出几种成型方法。生:回答 教师设问:在我这又一份被打乱的陶艺生产流程的图片,我们边看边想,看看应该怎样正确的排列?同学们讨论一下。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摆一摆(利用教学课件)生:摆放顺序(到计算机前操作)师:这种排列方法对吗?
二、制作步骤: 第一步我们叫它揉泥。第二步做成了基本的形状我们叫成形。第三步在基本形状上添加我们叫装饰。第四步,为了使它更加坚硬要进行烧制。只有经过以上这些环节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作品。
三、现代作品欣赏 我看出同学们都按耐不住想动手试试,怎样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很多同学在创作中的困惑。看看下面的作品你能从中汲取那些创作灵感——造型、技法、情感抒发? 学生观看并思考: 我们以竞赛的形式,分为三个队:红队VS黄队VS蓝队。要求:
1、用我们所学过的泥条和泥板成形与装饰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陶艺作品。
2、作品成型与装饰手法典型、造型新颖、做工工整、全组参与合作。3以文字说明作品的艺术创意。
4、在25分钟完成作品。(注意时间控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观看教学课件
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欣赏现代陶瓷作品,加深理解。学生观看与思考。
学生活动:讨论
4、小结
1、学生总结: 三队中各自自荐一组进行作平与创意展示、学生自己评价作品创意、做工,交流各自的构思,探讨对陶艺的感想。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欣赏与创作中,感受到了祖国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精美造型及装饰手法。并自己亲手制作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我相信人类文化宝贵遗产会被你们这一代新的龙的传人发扬光大的。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明暗与立体表现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10、11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倡议、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能运用以学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明暗与立体表现
一、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
三、创作步骤: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播放课件),这几幅是素描作品,想知道素描作品是怎么表现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学生欣赏
2、新
课
(一)、决定物体表面明度的依据:
1、物体与光源的远近,明暗色调不同;
2、光源的强弱,明暗色调不同;
3、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4、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5、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调子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课件、实物、学生收集),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说明明暗素描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及塑造出的不同情境。明暗素描使用的材料:笔、纸、墨水、水彩等
(三)、利用课件、演示、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师生共同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例如拼帖放、电脑制作等。素描表现技法:
1、基本技法:竖排线、横排线、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等
2、薄涂技法:
3、水墨技法
4、版画技法
5、电脑制作
6、综合技法 讨论:还可以有哪些表现技法?
(四)、创作步骤:(教师示范和课件结合)
1、描出一件物体
2、反复叠印,留出空间进行想象、创造
3、完成平面形象的组合、设计
4、运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立体关系
5、修改完善 观看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欣赏
教师做适当的示范,也可让学生动手尝试。
让学生亲自辨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
1、临摹一幅素描作品。
2、写生一幅素描作品。要求:所表现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风格不限,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4、小结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总结。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课时 2 总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第12、13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视觉传达需要进行怎样的色彩搭配,才能达到信息传递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能够表达情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视觉传达中的色彩对人们情感产生的作用。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种类:
一、同种色搭配
二、类似色搭配
三、对比色搭配
四、黑白灰搭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播放音乐
(一)小鸟、溪水声(春的音乐)
(二)配乐诗《山行》 请学生谈谈听后脑海里呈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并用简单的色块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学生回答并展示)由音乐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想象
2、新课
三、讨论分析:
1、学生之间针对刚才的练习进行评说。
2、多媒体出示图例(三组:分别为色相、纯度、明度对主题)请学生挑选出每组中认为最美的色彩搭配图例,并说明理由。体会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中色彩的象征和联想力量。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相关色彩知识,如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怎么样的联想:黄—明快、活泼;深蓝色—宁静、深厚;天蓝色—湛亮明快。
3、四人小组分别从色相、明度、纯度、色性、情感方面来赏析课本P18、19页图例。
4、小组代表回答:你认为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5、教师总结。
播放课件
教师提示学生
(教师巡回指导)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共同复习色彩知识
欣赏理解
学生总结
3、练习
四、设计制作。从“秋色”、“生命”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用简单的形象作色彩搭配练习,表达出你独特的色彩感觉。
4、小结
五、总结与展示:
1、教师总结。将学生完成的作品陆续贴在黑板上,或相互传阅分享。
2、学生评论,并评选3—5件优秀作品,且说明理由。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4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进行有目的的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能力目标: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组合关系会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气氛和艺术情调。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众多物象的色彩关系来建立和谐的色彩秩序,并创造出符合特定目的、要求的艺术情调。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现代产品设计的功能
1、使用功能
2、审美功能
a、结构
d、材料
b、形态
e、肌理
c、色彩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同学们,当你们选择商品时,标准是:一是选择商品的造型,二是选择色彩,如果这两点中让你选择,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色彩。所以说色彩在商品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代产品的色彩设计。
2、新
课
一、现代产品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物质形态,包括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而实现审美功能则需要运用结构、形态、材料、色彩、肌理、装饰等方面因素,其中色彩是重要的一环。
二、产品设计中色彩搭配是与加工工艺、材料使用、表现处里的合理运用分不开的。
1、探讨现代产品设计的概念及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2、拿出现代产品实物,引导学生对身边现代产品的关注,了解什么是现代产品设计?
3、课件展示相同质地的透明玻璃瓶,在装入五彩的液体后,它们变得更加可爱了。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改变了对它们最初的认识? 学生回答:„„ 生活需求而设计创造的物质形态。它包含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涉“抵制日货”活动,日货注重现代产品设计的审美功能,爱国主义教育)
4、分析讨论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特点 a、课件展示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图,看看这些图分别在色彩搭配上追求什么?追求一种什么美呢?(图有《夫妻椅》、《军刀》)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追求和谐,追求个性 b、课件展示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图,看看这些图分别在色彩搭配上表现了什么?(图有《蝴蝶状运动鞋》、《跑车》、《电动按摩脚盆》、《空气净化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小结:成功的色彩设计应该把色彩的审美性与产品的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取得高度统一的效果。人类利用色彩的联想(利用课件举例),使色彩的搭配与产品本身的品质、功能、使用范围、环境相适合。
5、探究如何为现代产品设计搭配色彩? a、衔接《空气净化器》图,问空气净化器用了什么颜色?其色彩有何特点?(更多图片展示,帮助找出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同类色搭配,特点:和谐、温馨、安逸、平静 b、课件图片展示邻近色搭配并分析其特点(邻近色相对来说学生不熟悉,结合色环要适当详讲,多举个例子,让学生理解。)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特点 :优雅、含蓄、浪漫 c、课件图片展示对比色搭配并分析其特点(对比色学生比较熟悉,可简略讲,)学生可共同回答,教师小结:特点
:热烈、活泼、明快、醒目 d、教师小结:三种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方法。说明色彩的重要性
出示课件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
展示课件
教师总结
对比分析色彩搭配特点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3、练习
要求:(选择其一即可)
1、运用老师分发的线描现代产品的图片上色。
2、自主的选择画一种或一组现代产品设计并上色〉(同时在展示课件中一些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图,扩展学生思维。)
4、小结
1、课件显示12色环图,学生动手开始绘制,教师辅导。
2、学生作业贴于黑板上,本人讲解,其他同学评价,并一起为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
3、教师总结。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人文奥运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5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奥林匹克蕴涵的深而广的人文精神,了解奥林匹克与美术的关系。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情感目标:爱国主义的培养;体育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事业的追求和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 奥林匹克运动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本课是通过对奥林匹克 运动丰富人文内涵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获得丰富内心感受的新型课,因此调动学生研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人文奥运
一、奥运知识
二、奥运纪念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在学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手拉手》。在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是为什么活动而写的? 对,奥运会,这首歌是1988年在汉城举办的第24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歌名是《手拉手》。同学们知道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届时我们都将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迎接他,可是你对奥运会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入奥运会的历史。播放课件----《手拉手》
学生回答---奥运会
2、新课
这堂课我们就从奥运的历史、奥运的精神以及2008北京奥运这三方面来共同认识了解这经久不衰的奥运。
一、奥运历史 奥运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发展与前行的历史,它分为古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古奥运会是指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每4年一届,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几个阶段。古奥运会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中一颗明珠,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公元六世纪的酒罐就记录了摔跤比赛与公证执法的裁判,古希腊为传扬奥运精神与运动,把运动员形象绘于陶罐上,以及古希腊名雕塑家米隆所做的尽显运动员风彩而闻名全球的“掷铁饼者”。从古奥运会竞技会场遗址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古奥运的宏大规模与辉煌场面。
1、想一想,古奥运会为人类留下了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奥运会虽然衰亡了,但它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具体表现在:
1、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经验
2、在体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留下了宝贵财富。
3、形成了一种价值体系——“奥林匹克精神”
古代奥运会谋求和倡导的和平与友谊精神,拼搏奋进精神,追求人体美的精神,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介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诞生,从此解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篇章。奥林匹克标志的含义: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的图案。五环自左至右互相套接,颜色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上面是蓝黑红三环,下面是黄绿二环。整个标志形成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在使用中也可以是单色的,奥林匹克标志的五个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精神。以下是那些奥运项目的徽标?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会标、国际帆船联合会会标、国际柔道联合会会标
二、奥运精神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奥运格言有哪些? 和平、友谊、进步 更快、更高、更强 重要在于参与,不在取胜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2、请思考一下:在艺术作品中如何体现这些奥运精神?(1)抓住人物特定外貌反应奥运精神。(2)通过增进友谊、交流技艺体现奥运精神。(3)抓住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精神体现奥运精神。
三、2008北京奥运 以上我们对奥运会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成就。你知道吗?
1、中国从什么时候起参加了奥运会?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唯一参加比赛的是短跑运动员刘长春。
2、中国曾参加过多少届奥运会? 共10届,分别是:1932年10届、1936年11届
1948年14届、1952年15届
1984年23届、1988年24届
1992年25届、1996年26届
2000年27届、2004年28届
3、是谁打破了奥运金牌0的记录? 许海峰,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夺得自选枪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运动员夺得的第一枚金牌。4、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是第几届奥运会?
29届。5、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是什么?吉祥物是什么?
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含义是:体现环保意识的绿色奥运,体现尖端科学的科技奥运,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文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吉祥物:是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
6、在奥运盛会中,哪些方面运用了美术设计? 奥运火炬、奥运奖牌、奥运标志、奥运体育场馆设计等。
7、播放视频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奥运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
(播放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我想同学们心情一定非常激动,我国申办奥运成功,举国上下共同欢庆,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来完成这样一道题: 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课件出示《陶罐图片》、《掷铁饼者》、《奥运会竞技场遗址》。
提出问题。
介绍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奥运标志及含义。
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奥运的精神。培养学生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对奥
运
知
识的搜
集。
学生通过观察加深对奥运历史的理解。
学生思考并回答。
加深学生对奥运标志的理解。
通过课前学生搜集奥运方面的知识,体会奥运精神。
通过2008北京奥运让学生知道我们将以主人翁的精神去迎接奥运会。
3、练习
想一想,我们能为2008年的奥运会做些什么?
4、小结
的确,奥林匹克运动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息。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为祖国富强而歌唱,为奥运健儿而喝彩,愿他们在奥运会上为我们的祖国争光、添彩!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6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形式。用语言评述一下所欣赏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力目标:能够自由选择材料,确定形式,设计一件艺术品并加以装潢,使其更完整、更精美、更正规。
情感目标:学会传递情感,关心身边的校园活动,关心他人。从体育美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养成认真、精细的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要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一、欣赏
二、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设计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运动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强者有强者的美,弱者也有弱者的美,勇者有勇者的美,成功者有成功的美,失败者也有失败的美...强者是运动场上的亮点,他们以力量、速度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来实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美术作品来表现奥运精神?怎么去表现?
生:绘画、雕塑、工艺品、„
总结:同学们谈得很好,美术作品有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体育精神。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了解怎样去表现。(出示课题)
2、新课
一、课件展示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 师生共同赏析课件中的作品,分析美术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作品与体育精神、情感表达的契合点。学生讨论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体育精神?
二、体育题材的美术作品与纪念品设计方法
1、根据摄影图片完成绘画作品 如单色版画、套色版画、水粉画、彩色纸拼贴
2、设计吉祥物 课件展示各个国家的奥运会吉祥物
3、设计广告招贴 分析课本中的奥运招贴(复习招贴画的设计方法)
4、设计纪念品 分析课本中的四组学生作业(扑克设计、邮票设计„)
三、学生畅谈设计构想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上的困难,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
学生讨论。
由学生合作完成。
3、练习
四、设计制作: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纪念品 设计制作由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彩色纸拼帖的形式。课件展示为学生提供的参考资料(运动项目的标志、球类、器械、运动姿态„)
4、小结
组织学生讲评。由学生评出最优秀的作品,请设计者向全体同学宣讲自己的创作意图。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体育场馆设计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7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如体育场馆设计中功能、结构与外观的综合构成关系等;懂得欣赏建筑的美,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能力目标:了解建筑常以组合形体的形式出现,认识和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构成关系,提高对形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体育建筑作品之后进行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认真参与,坚持努力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应放在对建筑外形美的赏析上,应从美术的角度去学习建筑,主要应注意其外观设计、空间构成、材料色彩、肌理与环境相互协调等审美层面的价值,不必去研究其力学结构与建造工程。
教学难点 作业的设计完成。提高对建筑的审美眼光并不等于自己就可轻易做出好的设计,要完成一个构思并选择呈现形式将其制作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尽管完成作业难度不小,但教师一定要有机安排、启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坚持做完。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体育场馆设计
一、体育场馆设计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
二、体育场馆设计的几个特点
三、体育场馆设计的形式美感: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利用录像或图片,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竞标设计。重点介绍主体育场“鸟巢”造型的设计。
2、欣赏课本上各国现代体育场馆的造型设计,在网上下载并欣赏富有特色的体育场馆造型。
3、组织学生参观本校体育场馆,选择角度画些速写。为学生营造研究的气氛与空间,以奥运会热点为题,利用各种媒体教学与实地体验,使学生了解现代体育场馆的设计特点,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与审美观,为下一步研究性学习作铺垫。
2、新课
一、体育场馆设计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奥运会既是竞技体育运动,也是科技、人文、艺术等展示的舞台。
二、体育场馆设计的几个特点:
1、功能性。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要有较大的比赛场地与看台,门窗与房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台阶与通道应宽阔便于疏散。
2、标志性。体育场馆一般是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要体现较高的建筑水平。
3、艺术性。体育场馆强调外观的独特和美感,可以说一个好的体育场馆就是一件感人的艺术作品。
4、人文性。体育场馆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5、扩展性。相对而言,体育场馆的造型并不很高,但占在面积很大,并与周围的绿化和辅助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建筑群。
三、体育场馆设计的形式美感:
1、采用立体构成技法,如体的组合,面的折曲、旋转,线的粗细、疏密变化等。
2、整体造型给人的感觉,鸟巢的造型、贝壳的造型、帐篷的造型、马鞍的造型、风帆的造型、圆饼的造型等。
四、设计制作实践(1)尝试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个体育场馆模型。①教师作设计示范,先展示体育场馆设计草图;然后以纸为材料用若干大小、形状不同的体块、线材,变换构成方式,产生不同的外观设计效果。②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启发,结合自己的速写并参照优秀体育场馆设计的图像资料,然后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学校或奥运会体育场馆造型设计草图。③根据草图用纸材进行切刻、折叠、弯曲等加工,然后从立体构成入手,用加工的纸材进行排列、拼贴、穿插等多种组合,形成有创意、有韵律、有美感的造型,从而完成自己的设计创意。(2)设计制作中注意的问题 ①模型一般应设计一个底托,使纸造型有整体感。②注意比例尺度。可在周围做一些小树或灯杆,反衬出主体的高大。③选用合适的纸材(软硬、色彩)考虑作品的风格、技法、形式等多个方面。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研讨体育与科技、体育与艺术、体育与环保、体育与人文的关系,讨论体育场馆设计的各种因素。
能力。通过构思、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与立体思维体会什么是创造,创造中应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造中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造型与功能的关系,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学生敢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勇于进行文艺批评。师生共同研讨,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
认识建筑设计的形式美感,为设计制作开阔思路。
了解体育场的设计特点。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练习
选择简单小型的体育场馆设计制作(如学校体育场馆)可个人独立完成;选择复杂大型的体育场馆设计制作(如奥运会体育场馆)可分小组合作完成。
4、小结
1、奥运会体育场馆设计竞标的形式,请学生谈自己设计制作的体育场馆模型的特点和感受。
2、师生共同讨论某些造型的优缺点,集思广益如何完善,并选出最佳设计与制作。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8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观察身边的体育运动,任意一种美术造型表现其中的一个场景。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感人的地方,美的瞬间,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情感目标:练综合实践能力,用绘画、摄影及文字记录所需资料。教学重点 观察和表现体育活动中美的场面和形式。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瞬间,把握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一、欣赏作品
二、表现形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提问:每天是否参加锻炼,锻炼多长时间?参加哪项体育锻炼?
2、新课
一、(1)用一段典型群众早锻炼运动(如公园中老年人的早锻炼:太极、舞剑、腰鼓等)学生讨论:活动中的形体、色彩、情感、动态等美感。(2)用一幅校园体育活动的摄影照片(运动场面)和一幅画相对比较(同一个篮球场地的作品),教师提问: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提问:体育题材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绘画、摄影、剪纸、陶艺等)
二、欣赏作品:各种美术形式的体育活动作品。典型:选择两件比较传统的体育活动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由体育活动引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3、练习
要求:选一体育运动场面表现出来,表现形式自选。学生制作:以个人或小组等方式来完成作品,绘画,个人完成;泥塑、拼绘等小组完成。参观、评价作品。
4、小结
以美术、体育方面总结本次活动。
5、教学反思
美
术
教
案
课题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9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情感目标: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教学难点 组织好模拟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加深对收藏和拍卖的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 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课件
板 书 设 计
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一、听拍卖故事
二、拍卖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 入
1、播放《鉴宝》节目一段录像,引出艺术品的价值。
2、学生讨论对艺术品的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
课
一、介绍一著名艺术品及目前价格和收藏家的奇闻趣事!(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来介绍,教师补充)
二、拍卖
1、播放“拍卖过程”的录像片段。
2、提问:(1)、这是在干什么?(拍卖)(2)、拍卖会上有哪些人?(出卖人,竞买人,拍卖师)(3)、艺术品拍卖需要哪几个程序?(拍卖行与出卖人洽谈、拍卖艺术品的整理阶段、宣传阶段、展示阶段、正是拍卖阶段、善后阶段。)(4)、教师总结:艺术品拍卖的要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学生自我讲述。
学生观看。
学生分析回答。加深印象。
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3、练习
布置“爱心捐款”拍卖活动,角色分配。(1)
让学生自学角色需要做的准备。(2)
模拟拍卖演练。
4、小结
总结学生的拍卖过程。
5、教学反思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并可以进行初步的表述与交流。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课堂教学 一 组织教学 二启发引导阶段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三 新授
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物质材料 形式构成 作品中的物象 文化意义 2 主要教学手段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3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四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欣赏与评述(活动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活画,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以加深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体验领悟。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课堂教学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启发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可能引起学生不同审美反应,即有的认为美,有的认为不美的作品,让他们进行欣赏和评述。
2、通过谈话说明,理性知识基础或理性认知与感性知觉的紧密联系,从而指出在美术欣赏中也在进行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才能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和比较准确的评价。三 授新课 启发引导阶段
1、先择如《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最后的晚餐》、等作品,结合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的有关知识,来分析和讨论作品通过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理念和意蕴。(教学参考资料)《米洛斯的阿芙罗蒂德》雕像的欣赏 1.关于“残缺美”。
断臂的维纳斯一出土,就得到了世人的普遍的赞誉。19世纪一些顶尖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极口赞美它。比如,罗丹说:“抚摸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这是神品中之神品!……这是中正和平的肉感,经理智熏染过的生之喜悦”。
一、爱和美的永恒象征
二、千古美谈的思考──话说“断臂美人”
(一)高洁的精神美
“维纳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美神,也是爱神。主管爱情、婚姻和保护家庭。她天生丽质,心地善良,热心助人。但自身却很不幸,没有幸福的爱情和家庭。人们出于同情、感激和美好的愿望,崇拜她,把她视为“美好、善良、正义”的象征。
(二)理想的造型美
感人的题材内容与高洁的精神,要通过恰当完美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形式美也是艺术作品抓住观赏者的第一要素。太多,减之一分太少,精练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雕像
(三)完整的艺术美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发现时就没有双臂,所以又称“断臂美人”。手臂的残缺,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说它是美的,但作为艺术美中的残缺,就要另当别论了。艺术美所描绘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美和社会美,而且也可以反映自然丑和社会丑。
三、缺损中见完整
据说维纳斯的胳膊在19世纪出土时还完好无损,右手提着将要滑落的裙裾,左手托着一只苹果。可不知在何时何地两条胳膊神秘地失踪,给世人带来无限惋惜。后来,“断臂的维纳斯”成了“缺憾的美”或“美的缺憾”的代名词。
一、天才少年
二.科学巨匠
三.艺术大师
四.文艺复兴精神的代表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
第一课了解纹样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选人民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课在教学资源安排上通过日常生活切入,列举家居、服装、瓷器、工艺品等物品上的纹样,引导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关注,思考纹样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领会纹样的结构形式。整个教学设计思路都充分贯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发挥学生间协作所带来的有效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赏析和活动体验,学生能够了解与掌握单独纹样的特点与设计 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设计一个单独纹样作品。
2.过程与方法:在赏析中领会,在活动中体验,在合作中创意,在评价中认知,让学生
充分感受纹样作品的设计特点,并选择富有创意的设计构思进行作品创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的审美眼光,体验创意设计带来的 乐趣,从中享受创意的喜悦与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
纹样设计各要素剖析,学习创意图形的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完成“纹样——联想——创意”的学习过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剪纸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一张写实的 图片与一张纹样的图片,请学生比较不同。总结答案,归纳纹样的定义,纹样的 定义:纹样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相结合的 艺术形式,有较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 规律性。
2.播放一组生活图片,教师 引导学生欣赏,说说在 这些图片中 你找到了哪些纹样???
二。发展阶段:
教师 播放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运用到得图片,引导学生:早在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将纹样用于生活中,请大家欣赏图片,思考并回答 问题:请你想 想,我们生活的在哪些地方会 见到 纹样??窗帘,被单,沙发罩,地毯。教师展示相应的图片后提问:这些纹样按照不同的 题材 如何划分??纹样的题材分为: 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风景纹样,人物纹样。分别图片展示。
三.深入阶段,纹样的构图及组织形式。1.欣赏了这么多的精美的纹样,大家 会发现,这些美丽的纹样在构图和组织形式上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我们了解纹样的构图形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纹样的构图特征。教师 总结:纹样构图形式有 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对称式严谨和理性,具有庄重感。均衡式灵活和感性,具有轻松感。
2.纹样的 组织形式:出示一组纹样,请 学生比较分析各自的 特征。总结:单独式纹样: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单独用于装饰的纹样。有 对称和均衡两种。适合式纹样:适合纹样是有单独纹样发展而来的。它是图形的变化收到了外形的限制,造型要与外形轮廓相吻合的纹样。连续式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二方连续
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是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 韵律感的 横式或纵式的 带状花纹,亦是花边花纹。用剪纸的方式,展示二方连续
和四方连续,同时用 图片来 展示。
四.欣赏体验:教师 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精选的纹样图片,开阔学生视野,打开思路。五.巩固阶段:教师出示一组纹样,请 学生抢答的 形式,从题材,色彩,构图。组织形式给出 正确答案,六 课程 小结 :总结 纹样的 知识点,为下节课学习设计纹样 教学做好铺垫。的纹样》教学设计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周婷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纹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技能目标:尝试设计一组美丽的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设计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设计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美丽的纹样》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课程,主要是学习“适合纹样”的相关知识。在新课程中对于五年级的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基于以上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欣赏,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基本骨架的绘制,掌握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
2、学生实际:
学生通过二、三、四年级对“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以及“对称图案”的学习,在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安排“适合纹样”的学习是十分合理的,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填图游戏稿,示范工具;
学具:直尺、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我们首先来玩一个填图游戏(出示“填图游戏”图)。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基本型,他们分别是方形、圆形、三角形,我把他们平均的分成了许多分,并在其中的一分或两份中画上了简单的图案:
下面我将为大家示范这个填图游戏的规则,请仔细观察。
2:请大家玩一玩这个填图游戏,并展示部分学生填完后的图稿。
【评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设计这组简单的“填图游戏”,不仅以游戏的形式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适合纹样”的设计埋下了伏笔,还能帮助同学们从游戏稿中认识基本骨架线的作用。】
老师也按照这样的规律完成了一组“填图游戏”,只不过我的图案比你们刚刚玩的复杂一些,请你边欣赏边思考: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图案(课件欣赏适合纹样)?
(生:五彩缤纷、美仑美奂„„)
【评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他们会更认真;学生们在形容这些图案的过程中,积极发言,表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师:同学们讲得很棒,总而言之这些简单的图案经过组合以后,就变得非常美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美丽的纹样》。
(二)、探索学习
1、了解适合纹样:刚刚我们欣赏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去掉了他们的外型以后,里面的图案形成的形状仍然跟外面的形状一样,也就是说这些图案都非常适合他们的外型,我们把这样的图案叫做适合纹样。
2、适合纹样有多种组织形式,请大家自学教材,看看有哪些形式?把这些形式都划下来,看谁找得又准又快?(开火车答)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3、师: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形式?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离心式:它的特点是图案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用手势比划一下。
【评析: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完成,虽然能看懂,但不知怎样进行表述,师先示范怎样介绍不同的组织形式,再让学生来说一说,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照,学生就知道怎样进行表述了。】
4、学生尝试介绍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以及均衡式:
【评析:在同学介绍时分别课件出示对应形式的适合纹样,帮助学生进行形象理解】
5、师提示:均衡式这种样式比较特殊,前面几种形式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而这种形式是不规则的,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平衡的效果。
(三)、欣赏启发
1、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将适合纹样运用于生活中了,请大家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2、请你想一想,适合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常常运用在那些地方?(生举例,师课件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若干)
【评析:大量适合纹样实际运用图片的欣赏,拓宽了学生的视眼,让学生充分认识了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3、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图片,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来制作这些美丽的纹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请学生自学,并向大家介绍三个步骤:定尺寸、定外框、定基本骨架线。
4、请学生思考:基本骨架线和我们刚才玩的游戏有什么关系?
【评析:学生能轻易发现填图游戏中分格的线就是基本骨架线,它起到了帮助我们画图的作用。】
5、并请学生思考,并说一说怎样制作基本骨架线?
师小结:可以用对折的方法,也能用尺子量中点的办法定基本骨架线。
(四)、尝试练习:
师:同学们一定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吧?下面就请你设计一幅适合纹样。课件出示要求:
1、先选好某种外形,再根据外形设计填充图案;
2、利用前面学过的对比色或邻近色知识来装饰适合纹样。
【评析:要求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本课的作业,既复习了旧知,又对学生作业的装饰方法,给出了明确的引导。】
(五)、评价小结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图案、组织形式、色彩等方面来介绍);
学生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小结
同学们的图案设计得非常精彩,相信你们这些小设计师,以后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评析:评价方式采取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六)、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尝试用电脑绘画中的画图软件,制作适合纹样。
【评析:利用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翻转、粘贴等工具,纹样的制作将会更加方便、快捷,让学生充分感受现代绘画方法的优势以及创作手法的多样性。】
第四单元 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认识居室装饰的特色。
2、通过分析和评述,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3、结合实际,通过分析和评述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
教学重点:认识居室装饰特点,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居室类型(如书房或学生房)相同、但表现方法和人文特点不同的居室设计作品。
学具——课本,自己搜集的中外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展示装饰画图片、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你家里有装饰画吗?
2、装饰画的品种
常见的装饰画有油画、水彩画、动感画、烙画、镶嵌画、摄影画、挂毯画、丙烯画、铜板画、玻璃画、竹编画、抽纱画、剪纸画、木刻画、绳结画、磨漆画等。
3、装饰画的风格。装饰画风格大体上分为六种:
热情奔放型镶嵌画、丙烯画、玻璃画:具有色彩鲜艳夺目,易表现热烈感情的新生活特点,适宜新婚家庭布置。
古朴典雅型挂毯画、竹编画、绳结画 :古朴端庄、富于韵味、艺术气氛浓厚,适宜和颜色
4、欣赏:
三、学生活动:
1、你最喜欢课本中哪幅图片中的装饰画?为什么?
2、你觉得哪些图中的画可以互换,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1)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的特定空间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2)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人文特色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
(3)欣赏和讨论最好分组(至少两个小组)进行。一组侧重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但也要注意人文特色。另一组则着重注意对人文特色的分析,但也不应忽视空间特点。
活动二
课 题: 装点居室 课 时:1—2课时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示范演示、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不同题材的写意花鸟画小品(图片),与这些花鸟画小品题材相同的景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图片);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
二、新课学习:
1、作品欣赏:
(1)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同学们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花鸟画小品的介绍,侧重讲述其人文特色,如独特的内容和诗、书的结合等。并以静物画、动物画相对照,请同学们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3)结合同学们的观点,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写意花鸟画小品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异同。
2、技法学习:
结合演示,介绍几种写意水墨画的章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3、怎样画梅花:(以梅花为题,讲解示范梅花小品的画法)
枝干苍劲曲折,侧锋挫出,渐转中锋。注意:
枝干水份不要多。
花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
最后点花心、花蒂。
三、临摹练习
以梅花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以梅花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要求: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课堂小结:
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花朵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 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水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的赞美之言。课后同学们可创作一幅小梅花小品,来装饰你的居室,学习梅的品质,奋发图强。
活动三
课 题: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教材分析:纸版画是凸版画的一种,是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画种,它利用最简便的材料(各种纸张)和工具(剪刀),剪贴成具有一定高低层次的版面,通过拓印可以获得多份相同的纸版画作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制作过程较为简便,动手又动脑,对中学生创造型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和材料特点;
2、结合一种版画的制作,了解版画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学习版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版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演示、讨论合作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不同题材、不同版种的版画作品(图片);以版画作品作为装饰的居室图片;制作一种版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搜集的中外版画作品图片,制作一种版画所需的工具。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作品欣赏:
(1)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和以版画作品作为装饰的居室图片,请同学们相互比较并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对版画的介绍,侧重对版画不同制版材料和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的介绍。
(3)结合版画的特点,结合前一个活动对写意花鸟画小品的认识和理解,着重从材料特点对居室装饰的影响和由此产生的人文特点进行介绍。
2、制作过程
1)、画稿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注意选择突出凹凸特点的题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铺上纸后均匀的磨平。(中间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够再涂墨印刷,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素材或事先准备的画稿,结合所学版种的特点进行修改和创作。既可以完全依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将现成的素材重新组合后创作。注重利用版画的材料特色,黑白或色彩版画均可。
3、作业
由于创作套色版画需要较高的技巧和较长的时间,可以先制作黑白或其他单色的版画作品,然后逐幅着色。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同学刻板印刷,有的同学专门着色,共同用黑白效果创作一幅风景纸版画。
要求:构图中黑白灰组合合理,或有简洁的颜色关系。
三、展示点评:
可以结合作品的创作,以书面的形式,比较版画和写意花鸟画小品对居室装饰影响的异同,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四
课 题:变废为宝——布帖画
教材分析:
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可获得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加以拼巾贴,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画,就称之为布贴画。布贴画由于其选材独特,因此更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喜爱。
课 时:1课时
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²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²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²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小结:略
活动五
课 题:铅笔淡彩画 创造与表现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设计理念】
人类生活在变幻无穷的彩色世界里,人们不但享受彩色的魅力,还学会使用色彩来装饰,丰富自己的生活,本课是让学生认识色彩世界中扩大视野,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了师生互动的原则,引导学生由素描写生转入色彩写生,注重了色彩造型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活动五是第二单元的一个课题,是引导学生由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过渡的重要一课,教学过程充分运用淡彩画的表现形式,借助学生已有的素描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色与形的关系,提高写实色彩的表现能力和以色彩造型的意识。
本课作业在形体塑造上虽不如调子素描完整,但也涉及到了明暗关系。至于色彩,学生虽有一定的应用常识,但作为物象的写实表现,要从自然色彩的一般规律方面,作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中应结合写生对象本身具体分析物象本身和物象的关系。淡彩写生是学生在一定的素描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形成以色彩造型的作画意识及提高对固有色、光原色、环境色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教学重点: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工具:挂图、影像资料;淡彩画所需工具
2、学生准备工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淡彩画作品图,淡彩画所需的工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作品)告诉学生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而已,让学生进行比较,互相讨论,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一幅最好? 学生的回答是对作品直观感受,教师指出,作品的不同,只是他们表现侧重不同。
u 铅笔淡彩画的特点
铅笔淡彩画有水彩画的性能,但又不同于铅笔画和水彩画。从画法上看,它的素描稿用线明确简练,侧重暗部刻画,可省略中间调子及亮部,颜料明暗效果对比强烈:着色宜用水彩颜料平涂,薄而透明。因此,淡彩画的特点是既有素描体积的塑造,又有水彩画轻快、活泼的艺术表现,是介于素描与水彩之间的边缘画种,常作为由素描向水彩画过渡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欣赏铅笔淡彩画的方法
1)看构图
2)看形式
3)看内涵
三、欣赏课本的范画,教师作示范分析,学生尝试分析,从中领略作品的艺术,同时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u 淡彩画的作画步骤
分别布置好写生静物(坛子和两个苹果),面对实物,结合演示分析、讲解写生步骤及要求。
(1)按静物写生的要求画好铅笔范作,(教师示范)结合实物,分析被画物之间的大小。前后位置和明暗处理,要求轮廓线肯定简洁,不用或少用橡皮擦拭,以免影响涂色效果。暗部线条排列不应过密,为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质地留有余地,这些是淡彩画素描稿的要求。
(2)淡彩罩色(教师要作重点示范,讲解水彩作画的要求)。
步骤一:水彩画的绘画工具。根据水彩画透明、轻盈、润泽的艺术特色,首先,所用水彩用纸以质地洁白,厚实,表面稍粗,约有吸水性为好,初学者可以用普通画纸代替;画笔要求虽不严格,但软硬适中且含水量大者为好,一般毛笔、水粉笔也可使用。
步骤二:水彩的画法很多,淡彩即是一种最简单的画法。(教师在已画好的素描稿上着色示范),分析出不同物象的固有色,适当兼顾光源色和环境色,色彩厚薄要把握好分寸,以不掩盖所画的铅笔线为宜,基本平涂,尽量避免反复涂抹,一旦泛起铅粉,画面就会灰暗而失去润泽轻快的特色。
四、学生活动
要求一部分学生按教师要求的步骤和方法临摹前面的范画,也可二至三名学生合作写生一幅淡彩画,教师在巡回指导时注意两点:
(1).形体暗部处理是否得当,对提前完成者,抓住好的画例,为同学树立标准。
(2).设色方法要卧笔平涂,避免笔尖描画。
五、作业讲评(1).学生互评,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前边,让学生讨论欣赏,并且指出优缺点。
(2).教师点评:教师对造型准确,色彩较好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教师表扬作业较好的同学,为自己的居室献上一个小小的礼物。
活动六
课 题:变废为宝——布帖画
教材分析:
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可获得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加以拼巾贴,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画,就称之为布贴画。布贴画由于其选材独特,因此更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喜爱。
课 时:1课时
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²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²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²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小结:略
活动七
课 题:铅笔淡彩画 创造与表现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设计理念】
人类生活在变幻无穷的彩色世界里,人们不但享受彩色的魅力,还学会使用色彩来装饰,丰富自己的生活,本课是让学生认识色彩世界中扩大视野,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了师生互动的原则,引导学生由素描写生转入色彩写生,注重了色彩造型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活动五是第二单元的一个课题,是引导学生由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过渡的重要一课,教学过程充分运用淡彩画的表现形式,借助学生已有的素描基础,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色与形的关系,提高写实色彩的表现能力和以色彩造型的意识。
本课作业在形体塑造上虽不如调子素描完整,但也涉及到了明暗关系。至于色彩,学生虽有一定的应用常识,但作为物象的写实表现,要从自然色彩的一般规律方面,作初步的认识和学习。在教学中应结合写生对象本身具体分析物象本身和物象的关系。淡彩写生是学生在一定的素描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形成以色彩造型的作画意识及提高对固有色、光原色、环境色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认识和理解铅笔淡彩画的艺术特点。
2、运用铅笔淡彩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工具:挂图、影像资料;淡彩画所需工具
2、学生准备工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淡彩画作品图,淡彩画所需的工具。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作品)告诉学生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而已,让学生进行比较,互相讨论,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一幅最好? 学生的回答是对作品直观感受,教师指出,作品的不同,只是他们表现侧重不同。
u 铅笔淡彩画的特点
铅笔淡彩画有水彩画的性能,但又不同于铅笔画和水彩画。从画法上看,它的素描稿用线明确简练,侧重暗部刻画,可省略中间调子及亮部,颜料明暗效果对比强烈:着色宜用水彩颜料平涂,薄而透明。因此,淡彩画的特点是既有素描体积的塑造,又有水彩画轻快、活泼的艺术表现,是介于素描与水彩之间的边缘画种,常作为由素描向水彩画过渡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欣赏铅笔淡彩画的方法
1)看构图
2)看形式
3)看内涵
三、欣赏课本的范画,教师作示范分析,学生尝试分析,从中领略作品的艺术,同时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u 淡彩画的作画步骤
分别布置好写生静物(坛子和两个苹果),面对实物,结合演示分析、讲解写生步骤及要求。
(1)按静物写生的要求画好铅笔范作,(教师示范)结合实物,分析被画物之间的大小。前后位置和明暗处理,要求轮廓线肯定简洁,不用或少用橡皮擦拭,以免影响涂色效果。暗部线条排列不应过密,为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质地留有余地,这些是淡彩画素描稿的要求。
(2)淡彩罩色(教师要作重点示范,讲解水彩作画的要求)。
步骤一:水彩画的绘画工具。根据水彩画透明、轻盈、润泽的艺术特色,首先,所用水彩用纸以质地洁白,厚实,表面稍粗,约有吸水性为好,初学者可以用普通画纸代替;画笔要求虽不严格,但软硬适中且含水量大者为好,一般毛笔、水粉笔也可使用。
步骤二:水彩的画法很多,淡彩即是一种最简单的画法。(教师在已画好的素描稿上着色示范),分析出不同物象的固有色,适当兼顾光源色和环境色,色彩厚薄要把握好分寸,以不掩盖所画的铅笔线为宜,基本平涂,尽量避免反复涂抹,一旦泛起铅粉,画面就会灰暗而失去润泽轻快的特色。
四、学生活动
要求一部分学生按教师要求的步骤和方法临摹前面的范画,也可二至三名学生合作写生一幅淡彩画,教师在巡回指导时注意两点:
(1).形体暗部处理是否得当,对提前完成者,抓住好的画例,为同学树立标准。
(2).设色方法要卧笔平涂,避免笔尖描画。
五、作业讲评
(1).学生互评,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前边,让学生讨论欣赏,并且指出优缺点。
(2).教师点评:教师对造型准确,色彩较好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教师表扬作业较好的同学,为自己的居室献上一个小小的礼物。
板书:标题 铅笔淡彩画
一、铅笔淡彩画的特点
二、铅笔淡彩画的欣赏方法
三、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步骤
活动评述:
铅笔淡彩画看似简单,但它对铅笔的造型要求和着色要求和着色时的色彩运用及渲染的效果都有较高的要求。可分小组进行创作;先由造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绘制铅笔画稿,然后再由色彩渲染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负责色彩绘制。不论是配合创作还是单独创作,都应该在色彩充分干燥后,用铅笔对色彩覆盖但需要突出的局部进行勾画,方法与铅笔起稿时相同。对于需要运用色彩细致刻画的部分可以用小笔结合较浓厚的色彩进行刻画。
第三单元 为生活增添情趣 课 题:插花
课 型:设计、应用
课 时:1课时
教学理念: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创意、设计,学习制作美化生活的小工艺品,感受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本展示了学生的作品,造型各异,夸张、生动,充满了童趣,为学生的创作设计开拓了思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不同形状、色彩的材料,围绕小摆设的命题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彩纸等材料进行动物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纸盒动物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
课前准备:
教具——示范作品等
学具——剪刀、胶水、纸盒、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教师展示一组纸盒动物的作品。提问:
同学们这些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你知道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是用彩纸、废纸盒为主,经过加工、制作变成有趣的形象,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有趣的造型。
活中许多商品的外包装都要用到纸盒,仔细研究纸盒会发现它的厚度因商品的体积和重量不同也有薄厚之分,材质也略有不同。(举例说明)
作为商品的包装物,纸盒的造型、色彩、图案、开启结构等方面都凝聚着设计人员的心血和劳动,当商品被使用后,纸盒的作用基本完结,那么怎么能做到废物再利用呢?
2、新课学习:
欣赏课本中的纸盒动物造型作品及教师示范的作品、学生优秀作业,组织学生探究设计、制作的思路和步骤方法。
讨论: ² 如果在纸盒上制作造型,你觉得把小纸盒看作动物的什么部位?
² 你认为哪些小动物的头部可用方形纸盒来概括?哪些小动物的身体也可用方形来概括?
² 纸盒除了可以做动物工艺品,是不是也可以做人物工艺品?欣赏两组动物的工艺品,看他们在表现方法和材料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
结合纸盒的形状、色彩与相关动物产生联想,如:黄色为主体的纸盒可设计猫、虎、狮、马、牛等。纸盒的开启与某些动物的嘴部接近,由此引发创意。确定命题,由此选择适合的材料。
3、学生练习
请同学们试一试做一个有趣的纸盒动物形象 ① 教师启发:想想与自己、家庭相关的动物,如:属相动物,朋友喜欢的动物,确定制作命题。
② 制作要求:造型概括、夸张;色彩鲜艳(可巧妙利用纸盒原有色彩)。
③ 构思并查找资料,画设计草图,教师巡视辅导。(采用边制作、边讲评的方式,并给于表扬和鼓励)。
4、展示讲评:
作业展示、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鼓励那些有创意、有特色的作业。
三、课后练习:
1、尝试用纸盒进行人物、植物、建筑的设计、创作。
2、借助其他废旧材料,如瓜子皮、蛋皮、毛线、羽毛等动物造型设计,注意发挥媒体的自然特性。
活动二
课 题:摆件巧安排
课类:设计与手工制作课
教材分析:
艺术美既丰富生活又陶冶情操。本课通过学生用生活中收集的废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去设计,制作一些动物造型小摆设,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是给生活带来无比乐趣,使学生制作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本课又与生动学知识融合,使学生感到美术与别的学科是紧密相连,提高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节约理念,学会发现和利用废物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制作工艺作品。
2、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制作技能。
教学重点:板材制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教学难点:多种材料的再利用与中学生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
1、教师教具:多媒体设备,动物摆设作品,动物图片或图案。
2、学生教具:课前布置收集好废纸箱,画笔剪刀,小刀,有关动物的图片和图案。
课时:1课时
教育过程
一、引导阶段:
生活中许多商品的外包装都要用到纸箱,仔细研究纸箱会发现它的厚度因商品的体积和重量不同也有薄厚之分,材质也略有不同。(举例说明)
展示小动物摆高作品,激发学生想学想做的心态,同时提出问题:说一说你心中喜欢的动物?想不想做一个精美的小摆设?这时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二、新课学习
1、展示更多的动物图案资料,供学生参考,并简明设计和制作动物造型小摆设的几点要求:
A首先定动物图案,了解它的躯干、四肢等部位的结构。
B剪栽时要注意播口的宽与纸板厚度相同。
C可个人学习,也可小组合作。
2、老师介绍摆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A选好图案并在纸板画出动物图案。
B按照纸板样上的图案剪下各个部位和播口。
C进行插接。
3、学生制作活动,教师指导,提倡力求创新,大胆表现,突出个性。
指导要点:
造型—抓住特征、概括、夸张、变形。
色彩—可单纯、淡雅;也可浓重、艳丽。
结构—可采用插接法以虚代实;可叠加法由面成体。
裁切要领:
切时必须使用垫板(三合板等)
切割直线用尺比好,垂直切下
注意下刀要稳,可分几次用力,一定要注意安全。
4、作业评价:集中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交流学习,互相评定。让学生说一说制作过程的体会,对作品的评价。
三、小结,根据个作品效果,学生体会,课堂学生情况进行小结,提出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建议。
活动三
课 题:摆件摆放
课 型:设计、应用
课 时:1课时
【设计理念】
美术来自生活,生活中的很多美好的东西就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精品,本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最喜欢的动物入手。从述、描到创作这一个过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加爱护好人类的邻居。增强环保意识,爱护生态,共创和谐社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可弯曲的线材(旧电线)的造型创作,体验线材人物、动物造型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
2、床头小摆设的设计制作练习,发现和感知生活的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选择创作题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动手中创作,在创作中动手。
教学准备:
教具——示范作品,铅笔,线材艺术作品图片资料。
学具——电线或铁丝,图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联系生活,以讲述方式导入新课)
①在地球上和我们工处一个家园的美丽邻居——动物。有些已濒临着灭绝的命运。增强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好身边的小生灵。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人类再不爱护动物,会造成怎么样的后果。
②要求学生描述他们最喜爱的动物,包括形状、构成等
展示一组线材工艺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线材作品引入。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分组研究课本中的动物、人物线材作品,分析并找出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
(2)用一笔画的方法,抓住动物、人物的形象和动态,在图画纸上绘图。
指导要点:
1、可参考用线描绘的动物、人物图案资料,按立体造型表现加以改进。
2、完成绘图,用电线进行创作时先要考虑线的首、尾如何处置得更巧妙。
3、未创作成功的作品,将线拉直后再重新创作。
设计和制作时,要考虑重心问题,作品完成时能平稳站立,有较好的稳定性。
4、由于电线较长,教室空间较狭窄,制作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把电线两头折卷弯曲呈圆滑状,避免发生被电线切断处划伤的意外事故,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练习:
用废弃电线按一笔画的画稿制作线材动物作品或临摹书中的作品。
四、展示讲评(小结):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学生之间共同评述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活动四
课 题:漂亮的手工
课 型:设计、应用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蛋壳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实践目标:通过设计制作蛋壳不倒翁,提高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再认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不倒翁的学习与制作,增强学生乐观的、坚强的个性。
教学重点:掌握造型设计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创新
教学方法:讨论、演示
教学准备:
教具——范例数个、空蛋壳一个、彩色纸、乳胶、剪刀、颜料、笔等
学具——空蛋壳、胶水、彩纸、剪刀、颜料、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前面学过的有关设计内容,启发学生,关注蛋壳的形状。(在生活中,中外艺术家们用蛋壳创作了许多工艺作品,如中国民间艺术的彩蛋、外国复活节的蛋壳艺术作品等。)
2、蛋壳的艺术:
①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彩蛋:彩蛋艺术是工艺艺术的瑰宝,是一件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需要一些技巧和耐心的细致活儿。[“大闹天宫”、“四大美人”](课件展示)
②外国复活节彩蛋。
③蛋壳镶嵌画。(猴子)(图片展示)
二、新课学习
1、除了在蛋壳上作画和用蛋壳制作镶嵌画之外,蛋壳还可以制作成什么样的作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图片展示)
2、这些图片上的蛋壳人物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呢?他们都是如何制作的?
①蛋壳人偶类型——用蛋壳制作人物头型,用布料制作服装,组合后可用来演偶戏。
②蛋壳人摆设——用蛋壳和圆筒组合,制作成各种人物造型。
③京剧脸谱造型——用蛋壳做京剧人物的头部,取硬纸剪出造型人物的髯口和部分躯体,再制作一顶帽子,按谱式画好脸谱及服饰头饰着色。
④蛋壳不倒翁——把蛋壳内部放入熔化的蜡及重物或者装入细沙和胶水,使蛋壳能够站立不摔倒;然后构思、在蛋壳上设计人物形象;接着上色,并对人物形象进行装饰,制成不同特点的不倒翁。
3、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讨论蛋壳人设计思路:
1)不同身份的人物在人们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外表形象,比如: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等等,他们的形象各不相同。
2)扳不倒的“不倒翁”很有趣很好玩,别忘了他还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什么呢?(乐观、站得直、坚强等)
4、教师示范创作步骤,并展示实物作品,抛砖引玉。
三、布置作业---制作一个扳不倒的不倒翁(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辅导学生绘制设计草图。)
要求:①设计的形象准确,生动。
②作品组合要比例协调,粘贴牢固,色彩搭配恰到好处。
③注意加工后材料的处置,可事先准备塑料袋,防止污染环境。
四、课堂小结:
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介绍创作构思,共同评选优秀作品,教师点评,对有缺陷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议。
活动五:
课题: 泥 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泥塑浮雕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用泥塑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2.思想目标: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以达到提高个人素质的教育目的。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泥塑浮雕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重点:
1.重点: 泥塑浮雕的表现能力、整体的创新意识。
2.难点: 表达意图的准确性与独创性,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样性。
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 泥塑雕塑工具、泥塑浮雕作品、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讲评优秀作品,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儿童学习操作,下面就来谈谈泥塑的一些技法与常识。
一、作品欣赏,分析泥塑浮雕的特点。(课本资料图片)
二、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
2、组织骨架:
思考:扎骨架都有哪些材料、做法。
大型、小型雕塑分别用什么材料扎骨架。
3、完成作品:捏出大型 细部雕塑
4、修整、上色
三、基本技法:
1.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
2.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 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而要昼保留各种形态的泥条。
3.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进行装饰。
4.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为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
5.借助它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雪碧瓶、纸杯、报纸、废旧的玩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比较封闭地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型,如会动的小泥人或动物等的塑造。
制作注意事项:
1.按事先的设计,捏制多个泥板部件(具体分解塑造对象)。
2.连接各部件。可用水粘,也可用牙签插接,还可用工具在衔衔接部位扎孔后再插接,细小部分要用工具修正。
3.彩塑伤口需要,整体抛光。用工具或手指蘸水整体抹、擦作品,使其光洁。
4.放在阴凉、通风处半天或一天,使其变硬定型。
5.用水粉着色。用色时要注意头色不过四,身色不过三。红要鲜、绿要娇、白要净,新鲜明快、干净整齐、强烈跳跃,厚实、均匀。
6.上光。给作品喷(涂)上清漆或蛋清或透明指甲油,使伤口牢固、色彩艳丽。
四、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一个浮雕人像作品。
要求:组织好骨架,作品新颖、独特、制作手法多样。
注意:生动、合理、速度、纪律
五、小结、作品展示讲评: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展示部分学生优秀作品,现场评分。
2、布置下节课所带学习用品。
活动六
课题: 折纸动物造型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眼.手与脑的并用去开发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才能。使他们能大胆地构思.大胆的去表现形象。因此,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 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设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目标:了解折纸的造型艺术特点,掌握折纸动物造型构思与制作。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和热爱集体的情感.学习在生活中注意美.创造美。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动物造型设计与绘制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具:纸造型品若干、彩色纸、胶水、剪刀、图片资料。
学具:彩色胶水、剪刀。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造型的折纸动物造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动物的认识。
(提问:这些作品像什么动物?作品是否抓住了动物形体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纸造型产生好奇,同时对纸造型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交流探究:
1、传看纸造型作品
2、小组讨论总结折纸动物造型的艺术特点和它的制作方法
特点:以纸为材料,运用折叠、卷曲、切刻、粘接等基本技法、将面形材料制作成完全立体的造型。具有形象夸张,变形、色彩单纯,用材简便,制作容易造型概括,装饰感强等特点。(技法:折、剪、卷、衔接。)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研究折纸动物的制作方法。)
三、教师演示,巩固新知:
1、纸天鹅的制作
演示过程:
Ø 把32开纸横折;
Ø 画出天鹅的翅膀、头和尾;
Ø 照图剪出造型;
Ø 把虚线部分折起,折出翅膀的形状;
Ø 头部向下折两次粘贴好翅膀,一只展翅的天鹅就做成了。
(提问:同学们老师共用了那些技法?)
(经过演示,将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
2、师生合作交流,共同总结折纸造型的制作。
(让学生明确折纸制作的技巧;明确折纸造型要塑造出是物像给自己的最主要的感受,感觉其余的均可省略)。
四、课堂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以巧妙的构思,简洁的图形和精美的制作,完成一件折纸造型作品(以自已喜爱的动物为主。)
2、利用折、剪、卷、衔接的方法制作。
第五篇: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课题名称】《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2、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过程:展示作品——自学讨论——讲解辅导——尝试练习——展评小结
3、情态价值观目标
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课题类型】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课旨在让同学们开阔视野,了解关于美术文化与我们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内在联系,美术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怎么画怎么设计和制作,学习和了解我们“美术大课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解美术的发展,美术文化的宏大,了解大师前辈在美术方面的巨大贡献,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关系及作品的形式美。
【教学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征与寓意关系。
(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和人物动态表现出的青春活力,并启发学生找到春所代表的万木复苏、生机昂然与人性的觉醒和复苏之间的联系。此外还要具体介绍画中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有关《春》的资料。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第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画: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板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三、学习新内容
师:谁能告诉我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见课本第1页的作品介绍)
(板书)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
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让学生首先对作品的主题有所了解)
师:这是一副蛋彩画,哪位同学再说说,什么是蛋彩画好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
(板书)什么是蛋彩画
生:蛋彩画是15世纪欧洲油画正式形成以前的两种最常用的画法之一(另一种画法是“湿画法”)。因它是用鸡蛋黄或鸡蛋清调和颜料作画而得名。欧洲油画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后,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了解相关绘画的相关技法)
师:关于作者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见课本第3页的介绍,了解作者)
(板书)画家简介
生: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独特的,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仅赋予诗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独树一帜,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时强调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组织结构,并善于运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美感,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现存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两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采用的是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课件显示“希腊神话”的注释)
师:课本中还提到了“文艺复兴”的词汇,大家知道什么是“文艺复兴”吗?(见课本第2页的课文,了解相关背景)
(板书)文艺复兴
生:“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就是意大利。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对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诱导描述:(简单描述,让学生对画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
师:这幅作品是作者受到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的激发而创作的。画面上描绘的是,在黎明的橘树林里,一群仙女来到了人间,给人间带来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在画面的右边,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从天而降,试图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不是东风神,而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那位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嫣然是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而变形成的“花神”。
而在画面的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风神、花神和春神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争荣”的季节即将来临。
位于画面正中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课件显示局部形象),她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象征着“美丽”、“青春”和“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由于这一群唤醒春天的众神的到来,整个橘树林里洋溢着春天的活力。那挂满树枝的红橘和满地的齐花异草,不正是春天最好的象征吗?这些都是作者对美好生活无比向往的心灵写照。他把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象征性地铺设在这一幅画面上。
(三)、课堂小结:
我们要想很好的领会作品,必须对画面各个局部所描绘的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了解和研究。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做好复习和预习,下一课时我们将对画面的各个局部和画面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教学活动(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进入教室,环顾一周,行师生礼,让学生意识到要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作品《春》的主题、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还了解了蛋彩画、文艺复兴等背景资料。今天我们将对作品的各个局部所表达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有所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采用的艺术形式和所表达的主题内涵。
【设计意图】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引导学生进入思维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板书)
1、美神维纳斯
师:首先让我们欣赏作品的中心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在上一节课中我已经对维纳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本中也有说明。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吗?
生:她是位于画面的中央,是画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她轻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师: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欢乐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维纳斯的形象却并不显得十分欢乐,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一丝纤弱和淡淡的忧郁。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提切利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创作过一幅《维纳斯的诞生》。(演示课件)
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是乔托,而100年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先驱者了。
15世纪的佛罗伦萨,不仅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地方。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当时的教皇和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这就必然在文艺上要和新兴起来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豪门——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利比是一位敢于
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后来波提切利又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所以,波提切利作为佛罗伦萨最后一位大师,他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
《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的别墅与1485年而作的。据说,画家是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情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画面上纷飞的鲜花更加强了诗的意境。画家在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苑市中一些过于喧闹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及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之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她仿佛对来到人间不是满怀信心,反而充满了惆怅的情绪。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身在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有些不安与惶恐。
古代希腊人的想象中,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生下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把这段神话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说,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自身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波提切利这幅作品中的维纳斯形象可以作为这种哲学思想的图解。维纳斯的姿态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只是把两只手换了个位置。然而画面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悠闲,给观众的印象是萎靡与娇弱,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这
就是画家对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这样分析并不是说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而是说画面上的维纳斯形象有着画家自己的影子。
从表现技法上看,作者的写实手法中参杂着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一缕缕头发好象是有弹性的物体,手足的比例也有些夸张。这一切似乎是作者为了有意加强形象的精神,并不是着重表达肉体。波提切利很善于用线,线条在维纳斯裸体上处理的极为流畅。那个风神形象的用线更为复杂,具有旋转的效果。画面的色调明朗而和谐,是为了强调形象的秀美与清淡。可以说,作者的意图有些神秘,主题是隐晦的。
(板书)
2、美惠三女神
三女神是维纳斯的侍女,她们分别是阿格莱西(右)、塞莱亚(中)和攸美罗西尼(左),分别象征着“华美”或“美丽”、“贞淑”或“青春”、“欢悦”或“欢乐”。
这是一组最为生动、优美的人物形象。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她们姿态绰约、且歌且舞,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突出了一种姿态与动作的节奏美感。她们修长匀称的双腿仿佛不是在地面行走,而是漂浮在空气中漫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并具有连续动作的视觉效果。她们身着薄如蝉翼的轻纱,与优美的女性人体自然而和谐的结合,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三女神充分展现了画家独具匠心的精心设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板书)
3、西风神、克罗丽丝和花神
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塞非尔从天而降,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他阴冷的形象似乎又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他试图多情地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促使她迅速地演变成了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花神”,成为春天来临的最好象征。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
这三个形象,象征着“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春神”是西风神呢?原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意大利的春风是西风。
古罗马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在其长诗《论事物的属性》里,对这三个形象作过一番描写,这些诗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广为流传。也是波提切利绘画动机的来源。这里的风神没有贵族气息,形象比较生动,一定程度上很象是维纳斯的仆役。
大地上的奇花异草使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画面上描绘的花草多达50多种,它们都是佛罗伦萨园林中不同季节里的花草。画家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不仅体现了画家卓越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描绘技巧,而且表现了波提切利一丝不苟、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
(板书)
4、“春神”墨丘利
画面左侧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来于众神之间的传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因他是众神的信徒,终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长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采摘树上的果子,其实,他是用手里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轻轻一指,驱散冬天的阴云,自然界的万物仿佛都已经苏醒了。他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所以又称“春神”。他在画面上的位置恰好与右册的西风神相互呼应。
(板书)
5、“爱神”丘比特
画面上飞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张弓欲射出象征爱情之箭,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如痴如狂的爱情之火。(在这里对小爱神为什么要蒙着眼睛可以做适当说明,但限于学生缺乏实践感受,最好点到为止,不可过于发挥)(1分钟)
三、教师诱导小结:
通过以上对画面各个局部的欣赏和分析,我们再对作品的主题和画家的创作意图进行思考,就比较容易理解多了。
我们每个人对于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美好的愿望,然而却又总是与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境遇发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喜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自信,还是免不了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忧伤。所以,画面上的基调有些纤弱和悲愁的成分。不难理解,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劳伦左.美第奇的一首诗中所写的:青春虽然欢乐/却并不长久/让我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充满了及时行乐的迷茫颓废情调。
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还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的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
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的瓦解......,这一切,让画家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理念和情怀。(对作品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
在构图上,作者以风景衬托人物,人物的安排也颇具匠心。以一个人和一组人(3人一组)构成的重复,形成了多与少、聚与散的节奏变化。以典雅而朴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画家借助于既富有弹性又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之美,使画面精致而明净,具有一种装饰美感。
在这个花园里,春天似乎是永恒的。我们仿佛能够感觉到,这里吹拂着微微清风;我们仿佛能够嗅到,这里的花香袭人。你看绿色的橘园挂满了金色的果实,郁金香、银莲花、水仙花遍地开放。在这春的气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维纳斯那略带忧郁的神情更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的遐想。
作者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表现主题,画中虽然是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给人间送来了爱与美的温馨。他的作品不仅富于诗的想象,而且造型手法独树一帜。这是画家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整个画面在表现春的欢乐中又矛盾地带有一种忧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韵味深长。(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
《春》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充满追求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波提切利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奠定了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四、布置作业
希望同学们通过欣赏油画《春》以后好好想一想,我学到了什么......我开始在想......我发现了......我惊讶的是......我感到......我将......最好能够写出一篇关于油画《春〉的赏析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帮助学生养成有意义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另外,请同学们在学习“
1、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之前做好预习,并思考该怎样学好这一课内容。(五、课堂小结
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采取反思性的自我评价。是否能积极地投入欣赏活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及作品的形式美感是否真正了解等。
第一课 绘画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出示预习提纲并让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等,预习本课内容,做好笔记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2.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3.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b.艺术的多元化:①概念;②产生的社会背景;③发展时期;④各流派及艺术主张 c.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d.看课本、学习建议,及思考讨论 让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看内容、赏析图片,看思考题 2.教师提示,让学生根据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认真自学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力求帮助学生整理自学思路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对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有:
a.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多元”、发展时期及各流派艺术主张(教师可结合课本图片讲解)b.如何看待艺术的多元化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对疑难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如:广告、动画、漫画、工业美术等)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陈述自己的好观点 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多元并存现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把艺术作品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这样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性,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学生创作
1.设计一张现代艺术的展览门票,门票背后附有说明 2.写一篇“观赏某件艺术作品的小论文”
要求发表自己的艺术观点,写出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
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学生构思并进行设计创作 让学生更好的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展示评价 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
引导学生评价作品 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构思及感受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课外延伸 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艺术类活动,从互联网、报刊多关注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建议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临类似的展览参观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小结 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诠释“多元化”的意义,教师归纳 教师提示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一、教材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认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绘画创作和各种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视角表达物象;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多视角观察、分析物体的能力,达到理解物象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
二、教学思路
1、列举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说明手绘线条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展示水壶、汽车模型与其俯视、正视、侧视的效果图对照,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直观感受。
2、介绍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在各类设计中的应用。展示办公椅的设计过程:首先用线条画出椅子的正面、侧面和形态、结构特点,再经过归纳完成设计;学校效果图与平面图从不同视角展现出学校的特点。
3、介绍用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几种方法:结构关系、形状、方位。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五、教具:水壶、汽车模型及其不同角度的范画、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学校平面图和不同角度的效果图、录音机(或放音机)
学具:绘图纸、铅笔或签字笔、橡皮擦
六、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教师实物(水壶)举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前面、后面、顶部)多角度观察实物,让学生说说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
师:左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左)生:壶耳在右边。
师:右边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右)生:壶耳在左边。
师:中间的同学看到水壶是什么样子?
(中间)生:壶耳在前面。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时作出表扬、肯定)
2、引出课题(板书):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3、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10分钟)
师(举例):
(1)你们很熟悉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他们的正脸你们认识,看到侧脸、背脸也能认出来。为什么?因为你们很了解他们,记住了他们的整体特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物象,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物象。在今后设计中有重要的意义。
(2)当你购买一个物品时,一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物品。如节日买花,你会对花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哪个角度看去最美,甚至对花瓶也观察得很细,除了观察它的造形外,你还会根据房间的大小、摆放的位置考虑整盆花的大小。这时,你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个居室方位。
(3)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自己正面的发型,理发完后,理发师会拿一面镜子在你的头后面让你看看后面与前面的发型。
(4)在其他学科,如几何物理、生物等教材中有很多物体多角度的示意图。
生(讨论):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从这些例子可以说明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外形特点、结构关系,可以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4、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7分钟)
(1)、表达物体的结构关系,一般从三个角度即可,即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举例):产品说明图、家具制作图等。(2)、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视图(如建筑、家具),将物体的形状进行展示。(举例)家居布置图、校园规划图等。
(3)、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角度的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出示师生宿舍楼施工结构图,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
5、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在描绘图画时放优雅的古典音乐)(1)教师出示小汽车模型、水壶、椅子、茶壶,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再根据自己的角度想象画出其他角度;5分钟后收起实物,让学生根据记忆与理解画出物体的多角度的形状。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2)、学生画出自己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的头像或发型。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3)、设计一张写字台,画出示意图,表达出前面、后面、侧面的造型。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6、评价学生作业(5分钟)(检验学生对物象的多角度表达的理解):将学生同一题材的作业放在一起,分析是否说明了物体的结构、方位。
板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1、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2、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三视图(用简练的线条)
(并在黑板上展示图片)
七、教学反思:
1、学生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传授理论知识,示范作品,都较为系统,正确的辅导使学生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2、学生空间概念不强,不能在短时间内对一个物体的多角度描绘准确,我们要认真进行剖析、比较;如三层的师生宿舍楼的侧面图凸出的阳台、汽车模型的俯视图等可以利用电脑三维动画会使学生对物象多角度表达更容易理解。
3、在教学设计上,要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就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迪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美术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第三课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个西方美术流派相关知识的学习,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同时,学习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作和表现的精神。教学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两幅作品:安格尔的《布罗格利公主像》和马奈的《吹笛少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学生欣赏并观察二者之间的区别。
提问:你所看到的两幅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安格尔的作品造型精细,色彩和谐;马奈的作品造型具有适度“写意性”色彩关系比较响亮。
二、讲授新课
1、指出两幅作品所代表的的画派——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并说明本节课的授课重点:了解;两个流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
图片展示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笔画作品《伊苏斯之战》、雕像《掷铁饼者》等。提问:这些作品和我们刚刚看到的哪一幅比较像?
学生看图例,分析回答。
引入“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
2、课件展示一些(5幅以上)重要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如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拿破仑一世加冕》安格尔的《泉》等。重点介绍教材中展示的达维特的作品、,马拉之死》。讲解这些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主题上分别有哪些共通之处。注重造型方面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其画风庄严、单纯、理性。色彩方面:较为优雅。构图方面:强调完整性。
主题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或社会题材。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予以补充,并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讲解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的实质和精神追求:它是适应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需要,流行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
3、课件展示法国莫奈作品《日出印象》。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题材。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并进行小组总结汇报。
在学生汇报陈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讲解莫奈的作品。再通过其他若干印象主义画派的作品,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睡莲》、德加的《预演》等,讲解印
象主义画派的绘画风格——倡导直接在自然中进行创作,捕捉阳光下的万物灿烂的色彩。画家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宗教、神话题材对美术的束缚,使画面变得异常明亮,内容更加贴近现实。教师根据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提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两个画派各自的艺术特色。请学生说一说,哪个画派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陈述自己的想法,或对作品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画派的作品,制作成PPT文件,在下一次课上向大家演示、介绍和分析。选择两个流派中其中一个画家的作品进行自己改变创造。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品。
四、课堂小结
复习和强化本课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索的热情。总结、回顾本课学习。
《单色版画》
教学目标:
1、认识版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能够制作简单的单色纸版画。
2、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以及培养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版画的制版原理已经印刷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对图案的分解绘制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平时在做卫生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刚拖了略湿的地板上走过后会在地上留下什么啊?
生:脚印。
师: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鞋底有凹凸的纹样,印在地面上)
老师通过这种印的方式画了一幅画,大家看看老师这幅画的是什么啊?(选择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中也有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是利用表面凹凸的对比变化,通过印的方式来表现绘画的——这就是版画。
二、讲授新课
1、图例展示,请学生们看图思考版画和其他画种的区别?最大特点是什么?(让学生直观感受版画是印出来的。)
版画: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
2、版画的基本种类
a、颜色上区分:单色版画与套色版画
展示两幅图片,请学生们对比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一幅有几种颜色,一幅无颜色)
单色版画是只有一种颜
色的版画。(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晰观察到单色版画和多色版画之间的区别。)
b、材质上上区分
请学生们看图片(各种不同材料的版),讨论看看版画根据版的材质不同有哪些种类?
老师归纳总结,纸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石膏版画、实物版画等„„
4、小组制作
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副呢?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单色纸版画。
教师先介绍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纸版画。
1、画稿。选择一个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最好选择简单的卡通图形),将它的各个部分进行拆分画在卡纸上,注意拆分的方法。
2、制版。用剪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将他们贴在一底板上。
3、上色印刷。在做好的版上利用刷子或油磙进行大面积上色,再铺上纸均匀的磨平。(期间可揭开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涂墨不够可上色再次印刷,要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将印刷后的画作展开使墨色尽快干。
六、展示点评
各小组介绍本组的作品,同学间互评,教师点评(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评、互评的能力)。
七、拓展练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版画作品展示上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卡通图案,Q版的动物漫画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兴趣,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整体氛围,版画图片的展示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分小组进行创作能较好的解决学生间创作水平差距问题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合作意识。作品展示时因为是卡通形象学生在展示和评价时也更积极,很好的调动课堂整体气氛。但我发现学生对图形的拆分方法的掌握上相对比较慢,也不够大胆动手实践,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教育,鼓励大胆创作。
第5课:一版多色版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何为一版多色版画以及一版多色版画的类型;
2、使学生简单了解不同制版材料与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3、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动手的能力;
4、让学生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整理,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单色版画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在学生制作一版多色版画时,如何引导学生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与协调),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整理、确定后,制版印制。
教学材料:
不同制版材料可选择木板、吹塑纸板、石膏板、胶皮扳、厚纸板等。
不同印刷材料可选择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课采用吹塑纸与水粉这两种材料进行一般多色版画制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4册中学过的《单色版画》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好,通过刚才大家对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回忆和积极踊跃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对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喜欢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令老师很高兴!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大家学过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用色彩版画的形式来绘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探讨一版多色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二、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赏析一版多色版画的图例,总结得出:
一版多色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块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画面中印出多种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画作品。
三、色彩版画与色彩绘画的不同之处
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总结得出:
色彩绘画,例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可以利用几个色相或十几个色相与其间色、混色来绘制,最终得到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色彩版画是在色彩绘画的基础上,根据版画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对色彩进行归纳总结,化多为少,化小为大,化零为整。通过整理归纳后确定最终印刷的色相,通过制版印刷完成品面绘画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采用“赏识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一版多色版画的分类
教师讲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制作版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具体分类:
一种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涂染不同的色彩后,印染而得到。涂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满意为止。
另一种是随刻随印法,即后面的色彩压前次的色彩,保留下来后刻处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纸水粉印制作
由于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本节教学中采用吹塑纸和水粉这两种材料来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最为适宜。因此本课采用以吹塑纸水粉印为例,介绍一版多色版画印制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师演示吹塑纸水粉印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演示的同时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阶段,师生之间互相总结吹塑纸水粉印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画面色调要协调,印纸和吹塑纸板印刷过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制时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阶段,由学生动手制作吹塑纸水粉印作品。
教师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随时指导。
六、作品展示
评价点:造型是否新颖,色彩布局和搭配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等
教学反思:
一版多色版画这节课是基于学生在第14册中所学单色版画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再扩充。鉴于中学学生在艺术课中乐于
动手的特点,在这节课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先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再演示一版多色版画制作全过程,在学生对版画的制作方法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版画作品,最后再进行学生作品,激发他们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体来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积极思考,乐于积极动手制作,教学效果基本达到。
《藏书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历、特点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藏书票的构成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等 学生:绘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 ?
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看书,并且老师把自己喜欢读地书都好好地珍藏起来了。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 ? 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 ? 想知道爱书人是怎样做得吗?(他们会在书内贴上一种小小的标志)
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问学生知道这种小型装饰画叫什么名字吗?这时板书“藏书票”,引出本课内容。
(教学设想: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二、艺术探究
1、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介绍藏书票的知识。(出示课件: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刺猬”)
教师进行简单介绍:藏书票诞生于15世纪的德国。画面上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刺猬,脚下踩着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中衔着一朵被折下的花,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偷了这本书或者借了不还的话刺猬就会刺你一下。
(课件出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英伟藏书)
教师介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藏书票开始传入中国,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不少书画文人对藏书票特别钟爱。这一枚藏书票就是1935年发表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英伟藏书
老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案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2、探究学习——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1)、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及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与观察,比较、分析,便于学生理解藏书票的结构特点。)
2)、欣赏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a、藏书票的设计要有图案和文字(板书)b、图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等, 构图上力求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书写,包括设计者的姓名或××藏书等内容,文字简短含蓄。
d、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并向学生介绍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我的藏书。(板书:藏书票的组成:图案 文字 EX-LIBRIS)
3)、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讲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与促进读书的价值等。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通过先让学生感受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特点。激活学生们的想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老师讲解藏书票的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随机出示课件,展示纸版拓印的技法点击)
(1)、先在卡纸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用剪刀将各部分剪下,粘贴成印版,注意各部分粘贴的层次。(2)、将图画纸覆盖在印版上,用木棍拓印。
(3)、在印版处涂上自己喜欢的蜡笔颜色,拓印出作品。(4)、画出藏书票的外框,在合适的位置上写上“XX藏书”或“XX之书”和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字样。
三、尝试与设计
我们认识了藏书票,欣赏优秀藏书票作品,也了解藏书票的制作形式,那同学们想不想动手为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呢?
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创意,然后找几个学生起来交流。
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对它进行藏书票的画稿设计。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构思新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爱好。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去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做到既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又要对学生做好服务)
四、评价
1、各小组选出几幅藏书票参加展示。
2、作业点评:
A、自评:设计者说出作画意图,并说说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为什么?
B、互评: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判作业。C、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教学设想: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力。)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请同学们回去以后选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精心设计适合它的藏书票。并把设计
好的藏书票贴在你心爱的书上,让它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漂亮,让我们做一个读书爱书的好少年。
(教学设想:通过课后让他们亲手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制作藏书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发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藏书票
组成:图案 文字{××藏书 EX-LIBRIS
第七课《色彩静物画》
色彩静物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方面;了解色彩静物画需要对静物的色彩关系进行主观加工,才能形成既富有对比变化又和谐统一
情感方面: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和风格的关系,使学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画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展示静物,提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瓶子、蔬菜、水果„„
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些物品摆放出一组静物吗? 生:积极响应(动手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搭配,这些物品变成一组组美丽的静物,今天就让我们用画笔记录下来,好吗?
生:好!
师:板书——色彩静物画
2、欣赏作品
课件播放画家笔下的色彩静物画
师:静物画表现的都是些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茶具、餐具、蔬菜、水果、插花、玩具、文具等。在搭配上精心选择衬布,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画家笔下却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原因在哪里呢?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总结、概括
金鱼(油画)马蒂斯(法国)
强调色相对比的静物作品,没有众多的蔬菜、器皿和衬布,各色花草围绕着游动的小金鱼,生机勃勃,桌面下的重色不但使主体更加突出,也起到整体的协调作用
静物(油画)塞尚(法国)
强调明度对比的作品,墙壁和衬布以柔美的灰调子衬托梨子的鲜艳,梨子周围有较粗重的轮廓线,下方有浓重的阴影,突出了梨子鲜明的色彩,亮度很高的白色瓷器使画面产生很强的节奏感
3、如何将静物变成静物画
课件出示两张图片:鸡冠花(油画)和现实中的鸡冠花(照片)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真实的鸡冠花的花朵和叶子与画家笔下的鸡冠花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色彩静物画并不是对静物的客观照搬,而是通过作者的体验和理解,运用造型、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对静物的感受,从而赋予静物画独特的面貌和艺术魅力
4、色彩静物画的方法
师:你能说说色彩静物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思考:课本范例的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方法绘制完成的?
生:讨论
师:概括、总结(1)、改画法(2)、写生法
步骤:第一步,起稿。画出静物构图、基本造型,并用色彩概括出素描关系
第二步,从暗部色彩入手,概括并且整体地画出大的色彩关系 第三步,将亮部颜色跟上来,铺完整个画面,使画面的主要色彩关系完整地展现出来
第四步,深入刻画细节,调整画面的色彩关系,完成作品
(3)、创意法
面对摆放的静物,根据自己的感受创意色彩
5、色彩静物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色彩知识的运用
强烈的色相对比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但要注意处理好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2)、色调的处理
色彩静物画中的物品纷繁复杂,把握好整体色调才能使画面协调统一,形成整体的艺术感染力(3)、主观艺术处理
把自己对静物的美感倾注到作品中,表现主观的情绪是画色彩静物画时要掌握的重要能力
6、课堂练习
参考摆放好的静物或静物图片,任选一种色彩静物画的方法,画一张色彩静物画(教师巡堂指导)
7、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创作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心得(学生讨论)(2)、总结、概括
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参与,摆放具有美感的静物直接激发学生的感受(2)、调动学生奇思妙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课 题:色彩风景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掌握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讲解演示,学生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恩情怀,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灵感。
教学重点 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教学难点 风景画写生的作画步骤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师教学准备 PPT、写生作品
学生课前准备 画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放映几张家乡风景图片,问同学们认不认识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取景
选取主要写生物象,确定画纸的尺幅(横幅、竖幅、方构图等),明确远、中、近景的物象关系以及天气、光线、时间的特征。2.构图
确定地平线、主体物的位置,以及相关景物之间的远近、左右关系,注意透视变化。起稿的工具和方法,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一个步骤。鉴于风景的光线与冷暖随时间而变化,作画时间以1~3小时为宜。3.画大关系 铺大色调
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二个步骤。由于风景的空间距离和冷暖变化较大,注意静物的远近虚实、冷暖关系和明部、暗部、投影的冷暖反差。4.深入刻画与完成。参见色彩静物写生第三个步骤。逐个讲解作画的步骤
巩固练习由于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校园里写
生
墙壁小装饰教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壁饰与;壁饰和制作壁饰的方法;(2)学会制作完成一件墙壁小装饰;(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壁饰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壁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很多;花卉、植
墙壁小装饰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壁饰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掌握选择
壁饰和制作壁饰的方法
(2)学会制作完成一件墙壁小装饰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学生走近生活,学会美化
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壁饰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壁饰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这里有很多画:风景画、人物画、花卉、植物、名人名言录……请同学们从这些画中选择一幅把它挂在教室里好
吗?
生:好!(积极响应、行动)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装饰墙壁吧!(板书—墙壁小
装饰)
2、课程学习
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选择名人名言或科学家的画像挂在教室中呢?
生:因为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可以激励我们学习……(多种发言)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壁饰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1)壁饰与环境风格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客厅图片,让学生观察客厅的风格。(教室提示:现代、古典、简约、田园)? 生:现代的、色彩明快的
师:展示不同风格的装饰画:钢笔画、油画、中国画、民间装饰画、抽象画……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幅画更适合这个客厅呢?(教师引导:钢笔画安静、中国画古典、民间装饰画热闹)
生:抽象画最适合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抽象画造型给人轻松的感受,无框现代的风格与环境自然融合在一起
(2)壁饰与环境的色彩关系
回顾旧知识,色彩的对比(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补色对比)色彩的象征意义,红色:欢快、喜庆、热情
橙色:甜美、活力 黄色:明亮、青春、光明 蓝色:沉静、理性 绿色:旺盛、清凉、安全
师:课件展示一幅餐厅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餐厅的色调是怎样的?给你们什么感觉?
生:暖黄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师:展示两幅装饰画:红橙色调装饰画和蓝紫色调装饰画。哪一幅更适合这个餐厅呢?
生:红橙色的装饰画给人一种欢快、甜蜜的感受,挂在餐厅里可以营造一种愉快的就餐环境
师:同时展示客厅图片和几幅装饰画图片。讨论:哪种色彩的抽象画更适合这个客厅
生:讨论、回答(不同答案)
师:这个客厅是以绿色调为主,给人一种轻快之感。暖色调的抽象画与之对比过于强烈,黑、棕色调过于沉重,蓝紫色调与之形成一种邻近色调,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总结:多用对比色,视觉冲击力强。多用邻近色对比弱化。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环境去选择
(3)壁饰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关系
师:同时展示大客厅和小书房两张图片。思考:在这两种空间中,装饰画的大小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大客厅放大一些的装饰画,小书房放小一些的装饰画 师:对了,装饰画的大小还应该与空间的大小相适应
3、丰富多彩的壁饰
欣赏形式多样的壁饰作品:毛线、纽扣、谷物、纸质、木质、贝壳、贴布、绘画……
师:假如在卫生间里放置一幅壁饰,应该用什么材料呢?提示:卫生间潮湿大。
生:贝壳
4、制作壁饰
学生讨论制作壁饰的方法:分析空间风格、色彩基调、空间大小、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材料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吧(学生制作,教师巡堂指导)
5作品展示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活动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在制作壁饰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心得和收获呢?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积极性,想法和设计都很好,但在制作过程中还欠缺经验
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遗存,分析他们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文化遗存的意识。情感目标: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
涵,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作品的基本知识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寻找身边的美术遗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朱家花园。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知道!建水朱家花园
师:对了,朱家花园位于我省(云南)建水县,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同学们,朱家花园属于美术遗存吗?
生:属于
师:对了,那么什么是美术遗存呢? 生:思考,讨论
师:美术遗存就是现存的古代美术作品。之所以称
它们为“遗存”,是因为这些作品是“最后的”“不能再生”的。较多的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这些散落在民间看似平常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在人文历史与艺术审美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板书)
2.美术遗存的特点
生:观看课件图片,讨论美术遗存有哪些特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地区四方面进行归纳)
形式:石雕、木雕、砖雕、刺绣、蜡染„„ 年代:红山文化、汉代、唐代、明代、清代„„ 材质:木、石、纺织品、砖、瓷„„ 地区:山西、湖南、北京、安徽„„
师:美术遗存是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年代久远、材质丰富、地区广泛 3.欣赏美术遗存(课本图片 PPT)(1)徽派建筑门楼
师:找一找,徽派建筑门楼上美术遗存的种类 生:观察、思考
师:木雕、书法匾额、砖雕、瓦当(总结)
(2)观察视频,思考徽派建筑的重要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年代、材质、分布地区等几方面去考虑)
总结:形式:种类丰富,砖雕、木雕、石雕等 年代:明代、清代
材质:选料精良,砖、木、石为主
地区:古徽州地区(今安徽黄山、宣城绩溪等地)
(3)欣赏:河南石雕柱(唐)、北京民居劵门砖雕(明、清)、四川垂花木雕(清)、福建民宅柱础(清)„„ 4.关注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1)思考讨论:(课本29页 山西一所学校里的古建筑——安禅寺
宋代)
你认为这座寺庙是美术遗存吗? 现在它是一所学校,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
(2)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生:欣赏我省的扎染、苗族绣片、牛虎铜案、古建筑(玉溪通海秀山古建筑、大理喜洲白族古建筑、蒙自玉皇阁古建筑„„)
师:总结:美术遗存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宝贵的艺术财富,需要我们关注保护(升华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
5.作业
在你身边有哪些美术遗存呢?你能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吗?
以关注身边的美术遗存为内容,完成一张手抄报 6.作业展示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