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邱培红)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
云台小学 邱培红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无穷的威力,具有令人醉心的魅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思维“体操”的基本功——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它的主要作用更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更好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认真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品质。
一、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打开学生思维空间
小学生的思维是由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问题的解决去理解、感悟其中的数学关系,发现蕴涵在丰富情境中的一些基本数学模型,体会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并且鼓励学生敢于使用数学语言正确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的过程。经历懂、熟、会几个阶段,因此创设的问题要注意由浅入深,不断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探究线段的特征这一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分类思想进行了教学,直观出示一组线后问学生:“小朋友,你能给这些线分类吗?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分?”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们先独立思考,后讨论探究,学生们的思维闸门瞬时打开,交流中,他们各抒己见,有的按线的曲直分类,有的按线长短分类,有的按点的个数分类,也有的按线放置的位置来分类…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虽然获得的结果不一,但他们每一个都在进行着不同层次的探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感。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把直线进行再分类。“你们还能再分类吗?如果能,又该怎么分?”问题一提出,再次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们通过积极思维主动探究,自己找到解决教师创设的问题的答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教学要善于设疑,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解决,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再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会接触到大量的长方体、正方体纸盒,这些纸盒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呢?是否表面积越大,体积就越大呢?”问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在民主、自由的讨论氛围中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探究中,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在反馈交流中,一部分学生认为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它的体积就大;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示疑惑,这时,我请学生们动手测量和计算一些纸盒的体积和表面积,他们经过几次测量和计算发现了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表面积大,体积不一定大的现象。接着我又提出:“什么形状的纸盒表面积大,体积反而小呢?”学生们再一次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多次尝试计算,学生们感悟到:体积相同的长方体形状越接近正方体它的表面积越小。
二、重视获取知识过程,促进思维迁移提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所谓学生智力发展,是在知识和技能不断掌握与迁移的过程中,认知结构逐步得到同化或改组而形成的。要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有赖于掌握的知识不断概括化和系统化,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处理好具体与抽象,旧知与新知的关系。按照学生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例如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练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玻璃鱼缸,并具体标明这个玻璃鱼缸的长、宽、高。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利用以前所学的或所掌握的知识,能解决哪些想要解决的问题。马上就有学生提出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这个鱼缸的用料面积、以及它的体积容积,还可以根据鱼缸盛水的高度来计算水的容积…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后,我拿掉了鱼缸,接着出示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问:“谁能计算出这块石块的体积?你能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利用了知识的迁移,个别学生就会想到利用原先的鱼缸,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利用鱼缸解决眼前的问题,有些学生就会提出把石块投进装满水的鱼缸后,一部分水会马上流出鱼缸,而这部分流出的水正是投入石块的体积,只要把石块取出再测量一下水面降低的高度,利用体积计算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了。马上又有学生提出,也可以在鱼缸里装一些水,把石块轻轻放入,测出水面升高的情况,再利用已学的旧知识也能很快地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
数学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除了应该考虑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外,还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逻辑因素,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通过积极思维获得新知。因此教师应注意“为迁移而教”,重视知识的迁移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基础知识以及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共同因素,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在新旧知识之间搭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长方形长、宽和面积,然后在我的示范下学生自己操作,把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在此过程中我提出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这个由长方形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通过引导观察思考,学生们理解了长方形的长与宽同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内在联系,找到了从未知到已知的途径,运用旧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三、重视练习设计艺术,完善学生思维结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并储存到学生的记忆中,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从而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充实和完善。
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机械重复,也不仅仅是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而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特殊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精心地、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以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完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新授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请学生算出这根铁丝的长度。然后通过屏幕演示,把长方形变形成为一个正方形,问:
1.这两个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吗?你是怎么想的? 这道练习题的设计不是在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套用公式的计算,而是在对题目的观察、分析中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存变”的观点。在对题目的解答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深了对长、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刻性和全面性,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荷兰数学家佛赖登塔尔反复强调:数学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且在组织练习时应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去进行“再创造”,并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还是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应用”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我请学生们用多种方法设计一个能放下250毫升饮料的纸盒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学生先独立设计方案后进行交流。方案1纸盒长10厘米、宽5厘米、高5厘米,表面积是250平方厘米;方案2纸盒长25厘米、宽2厘米、高5厘米,表面积是370平方厘米;方案3纸盒长12.5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表面积是265平方厘米;方案4纸盒长14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表面积是292平方厘米;方案5纸盒长6厘米、宽6厘米、高7厘米,表面积是240平方厘米。接着我组织学生观察验证以上的几种方案,学生们得出了前三种设计容积刚好是250毫升,第一种的表面积最小,因此用第一种方案的用料相对省一些;第4种和第5种设计方案也有道理,要放250毫升饮料,纸盒的容积比要求大一些也是可以的,特别是第5种方案纸盒比较方正,容积是252毫升,这样既能放得下,又能节省纸料。整个练习过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再次认识了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并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懂得了生活中许多事都蕴涵了丰富的数学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和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
总之,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通过平时的经常训练,数学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提高的,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素质,集中表现在善于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解决问题。这就给数学教学增添了一项新任务——使学生具备健全、发达、灵巧的“数学头脑”,养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第二篇: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巧家县新华小学
肖秀元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列思维过程的组织。
第一,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先演算小数除法式题,使学生初步感知“除不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商和余数部分,他们会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与此同时使之领会省略号所表示的意义,这样,他们可在有效数字后面想象出若干正确的数字来。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完全依赖于“观察—思考”过程的精密组织。
第二,指导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的 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知识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小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挖掘这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知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知。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唤起“商不变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有关旧知的重现;另一方面要为类比新知及早铺垫。如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要在教学整数、小数时就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整数、乘以小数就是„„使学生在此前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成为“建立新的联系的内部刺激物和推动力。”
第三,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二要加强变式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意境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化,进而获得更一般更概括的理解;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使学生获得更为具体更为精确的认识;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促进学生“动作思维”。
第四,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可使学 生的认识组成某种序列,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出示各种类型的循环小数,让学生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以达到思维的系统化,获得结构性的认识。
二、要重视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首先,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问题,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1.顺向性。这种思维是以问题的某一条件与某一结果的联系为基础进行的,其方向只集中于某一个方面,对问题只寻求一种正确答案。也就是思维时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2.逆向性。与顺向性思维方法相反,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
3.横向性。这种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
其次,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思维感性材料。思维的感性材料,就是指用以实物直观或具体表象进行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例如教学质 数、合数概念时,先让学生写出几个大于1的自然数,在寻求其约数个数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后,可“发现”约数的个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1和本身,另一种是除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约数,从而便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例如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作三角形的高,怎样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呢?很简单,就是先弄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高的概念”明确了,作起来也就不难了。
3.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4.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三、要重视对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 练习中“也可这样算”、“看谁算得快”、“怎样算简单就怎样算”等提示,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启发学生联想起倍数应用题,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启发学生联想起分数应用题,这样可以调整和完善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从几倍的“几”到几分之几的“几”,到百分之几的“几”,从而使之连成一个整体,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广阔性,也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3.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例如教材例题中前面的多是为学习新知起指导、铺垫作用的,后面的则是为已获得的知识起巩固、加深作用的。因此,对前面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原理理解清楚,对后面例题教学则应侧重于实践,即采劝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做的方法,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
教学中要重视从直观形象入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获取多方面感性认识,并借助于形象思维的参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第三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反思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反思
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前人创新的产物,数学知识源于创新,又能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创新,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思维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景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三、再现创新过程培育创新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用归纳类比邓推力方法,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然后再设法论证或解题。
四、寻找素材时机训练创新思维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训练创新思维。
1、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扩充思维的机遇,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2、利用互逆因素,训练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在研究问题时从反面观察事物,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顺推不行时考虑逆推解决,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由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正向思维定势经常制约了思维空间的拓展,有时,正面解题很难,不妨改变思维方向,就会柳暗花明。
3、抓住分析时机,训练联想思维。联想能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进行大胆联想,寻求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于训练联想思维的时机,强化训练。
4、抓住猜想时机,训练灵感思维。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人们总是通过知识去揭示、探索和认识未知事物,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基本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必须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第四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大垌小学李伙金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简算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里,特别是高年级,有很多计算题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及一些性质进行简算和速算。只要我们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加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技能。例如:
1、计算38 × 1/4 +17×0.25+45×25%
解:原式=38×1/4+17×1/4+45×1/4
=14×(38+17+45)
=25
(1)式中是把小数0.25、百分数25%都化成分数1/4。只有这样,(2)式才可以运用
乘法分配律,计算才简便。
2、5.6×69.32+138.64×0.05+693.2×0.43
解:原式=5.6×69.32+69.32×2×0.05+69.32×0.43×10(1)
=69.32×(5.6+0.1+4.3)(2)
=69.32×10
=693.2
(1)式中是把138.64和693.2分解,使它们都含有69.32,只有这样(2)式中才能运用
乘法分配律。
以上两题计算,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必须几次笔算,达不到速算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先观察题目中数的特点,想一想能不能直接简算,如果不能,继续思考是否把数变一变可以简便,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然后进行计算。教学中多一点这样的训练,不但达到了速算的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对应用题的读、审、分析,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联想有关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最佳的思维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一个服装厂原来生产一套服装的成本是160元,由于扩大生产规模,使每套服装的成本降低了20%。现在每套服装的成本是多少元?
教师画线段图,运用图解法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60元
原来成本:┕──────────┛
降低20%
现在成本:└─────┘┄┄┄┨
通过分析,思考,学生很快列出式子,并算出结果:160*(1-20%)=128元
运用图解法,在教师的适当启发下,使问题变具体,变繁为简,使数量关系明朗,解题思路清晰,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合符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三、通过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下面6个语句和6个算式的对应关系,用线连
接起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甲仓有粮400吨,───────,乙仓有粮多少吨?
A、乙仓比甲仓多 1/5(1)400÷(1+1/5)
B、乙仓比甲仓少1/5(2)400×(1-1/5)
C、乙仓是甲仓的1/5(3)400÷1/5
D、甲仓比乙仓多1/5(4)400×(1+1/5)
E、甲仓比乙仓少1/5(5)400÷(1-1/5)
F、甲仓是乙仓的1/5(6)400×1/5
前三个条件(A、B、C)是已知标准量,求对应数,用乘法,后三个条件(D、E、F)是已知对应数求标准量,用除法。不管那种解法,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多向联想,就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只要我们教师重视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就能准确判断,顺利寻求解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第五篇:开拓创新,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开拓创新,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学校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培养创新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精神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本人经验谈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敢于提出任何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说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生了变化,学习主动性更强了。但教师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学生思维方式很活跃,但很多学生在没有听懂教师的教学内容时就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不愿意认真听教师的讲课,更不愿意倾听同学发表的发言。
所以本人认为: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创新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课,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教学中,有些数学内容如“钟表的认识”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它们与乘法是什么关系等,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如何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备课要有创新意识、实施创新教育
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
教师在备课时一般要做到如下:
(1)教学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2.课堂教学要有创新意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本人在小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时,先让同学们回忆乘法口诀,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带领学生找出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例如:5×8=40、40÷8=5、40÷5=8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过程。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不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总结不足之处,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教案。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