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历史新课改体会
浅谈历史新课改体会
河曲红星中学
邬丽芳
通过有关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材料的学习,心中颇多感慨,也颇受启发,我的教学思想已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思想变革,也是历史教育领域的重大任务。我们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的系统化,却并不重视学习过程,而当学生结束初中学习后,历史知识忘光了,就等于白学了三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得到得很少。因此,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信任学生,他们就会带给你惊喜
正是信任,使得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勇于对课本、对老师质疑口也正是信任,使我更坚定了课程改革的信心。它真正的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学起来达到了以往所想象不到的自觉、主动,在此,他们也尝到了以往所体验不到的成功感。整个课堂气氛格外活跃,学生比以往也格外愿意学历史了。
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鼓励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问题 而这次的课改,恰恰要求我们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于是,在历史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旁人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现象。如,有些学生在画房屋,这是学生根据书中文字介绍进行再创造所描绘的半坡聚落的村庄,河姆渡人的房子。在课上,学生们发挥想象,设计历史大事年表,有以表格形式的,有以纪年数轴方式的,还有的完全以图画的形式,不用一字而概括那一段历史。学生们在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叙述着历史口演话剧、讲故事、撰写小论文、绘画,等等,都是他们施展特长的渠道。在历史课堂中,更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全程评价,是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活动课是学生们自由发挥的最佳舞台
正是由于开展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他们更注意课外收集资料充实自己,学生学习历史,不再拘泥于某个知识点,而是以各种丰富的活动和学习方式,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辩论、竞争的意识,加强了审美观,培养了对写作兴趣。
虽然只经过几个月的历史新课改的教育,但收获丰富,感受颇多。这种课程设计,虽然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由主角变成了以引导为主的配角,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必须要全方位,多层次地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教材,适应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
第二篇:历史新课改体会
新课改体会
困惑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太深,出现新的“繁、难、偏、杂”;如将历史三本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人为割裂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教材的模块式编写方式建立在初中教材通史体系的基础之上,而我市初中近几年使用的教材并非通史体系,造成初高中教材的不衔接;必修课教材弹性太大,教学内容过多过深,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够,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完成;学业评价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脱离教学实际情况。其次,对新教材古今贯通、中外合编的专题模式,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跳跃性大,系统性不强,条理性不好,个别专用术语让人费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专题七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中关于“震荡中的法国”,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来讲吧,时间不够;不展开来讲吧,学生不知所以然。困惑二: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 困惑三:新课程内容多、难度大与课时有限的矛盾; 困惑四:对课标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存在较大困难; 困惑五:高一学生认知水平与课程要求的矛盾; 困惑六:理想课程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困惑七: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之间的矛盾难调和; 困惑八:新课程的探究活动多流于形式; 困惑九:历史教学质量与评估的矛盾无法解决。
1.现代教学论中的首要原则是”因学定教”。而目前常见的课堂教学却是”因本定教”。这样,虽然较好地发挥了教材的”知识载体”作用和老师的专业特长,但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所忽略,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因学定教。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每个教学环节都不能脱离学生这一主体。因学定教的教学设计有四个突出特点:(1)总的精神是围绕”学法”设计”教法”。(2)在教材内容处理上,并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到的系统阐述,而是根据学生可能的自行掌握程度,拟定教师点拨式和启发式讲解的轻重虚实,板眼节奏。(3)在设计步骤上,先从分析学生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手,再结合本章教材的内容特点确定教学总思路,然后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4)在个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不像”因本定教”式教学设计那样,把授课中的每一句话甚至学生的具体答问预告规定出来。
2.通过观察,班级的学习小组的使用流于形式,表现在教师的要求不明确,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指导学生探究、交流的思路与方法不到位,学生不能自觉地在组内或组间展开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探究、交流、思考等只局限在表面的、简单的、直观的内容,而缺乏深层次的思维。这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平时的训练与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3.部分教师课改的意识不浓,教学观念陈旧,教育理念不转变,我行我素,课改喊的震天响,应试教育做的实,这部分人严重阻碍了课改的进行。4.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处于单向交流的状态,新课程则有所不同,它要求体现学生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存在。这就是新课程的开放性特点的体现。
5.由于种种原因,新教材的编写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许多内容的编写或者蜻蜓点水,“欲言又止”;或者只剩“骨架”,看不到“血肉”;或者把完整的现象人为肢解。例如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设置南昌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三目内容,将旧教材中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支离开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性。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又一笔带过,让学生突然接触实属突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突然提及“二十一条”这样重大的历史问题,对其来龙去脉一头雾水。因此,这样的编排让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感觉困难。但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教师不得不翻阅大量资料,引导学生做知识的填充与联接的整合工作,甚至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源,了解信息,自己来“组织”、“还原”这些历史,并通过了解历史学家对这些历史问题的多元性探讨,撰写有关西方政治体制比较研究的小论文,自己认识、判断这些历史。但这些事情,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农村高中来说,实在是有点难以完成。
感悟一: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感悟二:注重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感悟三: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感悟四:把握课标,灵活运用教材,发掘人文价值;感悟五:探索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和“高屋建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矛盾。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人意 3.部分一线教师不足以胜任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4.管理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考核目标单一化的矛盾。5.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干预机制不够完备。
6.新课程改革模式统一化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悖论。7.新课程教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面临区域生态教育的巨大挑战
第三篇:历史新课改 新体会 新生活
“我的课改生活”参赛小论文
学生论文
《历史新课改 新体会 新生活》
平顶山市第八中学高二(1)班
李
响
教师论文
《新课改 新模式 新挑战》
平顶山市第八中学 宋建领
学生作品
历史新课改 新体会 新生活
平顶山市第八中学高二(1)班
李
响
作为一名高二文科的学生,我深知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长远来说,学史明智,指导我们未来的生活,近的来说,它是高考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是却长期得不到同学们的重视,认为历史是死的,枯燥无味,且繁琐不好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自己的因素,肯定也有老师的原因。幸运的是,作为08级的我们,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届学生,通过近两年新课改的实施,我有了新的体会:老师的角色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改善了,我们正在步入新的学习生活。
一、增强探究意识
课改前,老师上课几乎都是填鸭式教学,一讲到底甚至照本宣科。我们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听的似懂非懂,迷惑越来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现在老师角色变了,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体变成了我们,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多了,我们的学习主动权更多了。在探究过程中,老师设置适当的问题,鼓励我们积极参与。例如:在我们学完《选修1》后,老师让我们总结影响历史上重大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老师让我们把《梭伦改革》、《明治维新》、《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四课的导学案拿出来,让我们以此为材料,认真对比探究,看谁总结的又准确又多。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兴趣一下子提高了,很快得出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有: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在现在的历史课堂上,我们既多了份精彩,又多了份成就感,探究意识也明显增强了。
二、提高合作意识
课改前,我们在课堂上的活动就是一味地听、记,独自完成,很少有合作学习,整个课堂单调乏味,效果不好,现在,老师的教法改变了,随之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单调的课堂慢慢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逐渐调动起来。如在学到《选修4》第一单元第三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时,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出了3个问题:
(1)康熙初年,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2)康熙帝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采取了哪些措施?(3)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然后,老师把我们班分成六组,要求前三组同学经过阅读,合作,总结,并推选代表回答问题,后三组分别对前三组代表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最后给回答和补充最多的一组计入班级百分赛。任务布置后,班里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前三组同学认真阅读,积极地讨论,互相合作,组织答案。后三组同学为了能够多补充一点,也在互相讨论交流,挖掘尽量多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新课改后的教材,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由以前的按时间顺序的编年体,改成由相同类型的模块体。每一册书开讲之前,老师先整体上告诉我们本册书的特点、学习重点和方法。上新课时,老师先简单地列一个提纲或要点,让同学们自学。然后根据自学情况再有针对性的讲解。如在学习选修1中的《梭伦改革》的背景——第一课《雅典城邦的兴起》时,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关键词,A.政治(矛盾)B.经济C.个人,然后让我们自学,寻找答案,然后再讲。这么做,一方面,锻炼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经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很容易得出历史上的改革背景,一般都是从经济因素、政治环境、阶级基础、思想条件、个人努力等几个方面考虑。由此使我们认识到历史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历史规律又是可认可循的。
四、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课改后,老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前先发一份导学案,上面是所讲课文的课标要求,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本课的基础知识,并对本课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上课后,同学们先用三四分钟自学课文,填写基础知识,然后,老师用提问或同学复述的形式检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掌握的老师就不再讲了,老师只把我们还不懂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详细分析讲解。讲完后当堂进行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我们的自学能力,又大大提高了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明显,我们非常喜欢。
新课改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我们有了许多不同的收获,但同时也有一些困惑,比如:有时课堂上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让我们去讨论了,而老师自身讲授知识的时间相对就少了,一些重难点的讲授就不太详细透彻了。一节课下来,同学们有时根本就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还有,我觉得有些问题讨论的价值不是很大,甚至没有讨论的必要。希望老师能继续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作品
新课改 新模式 新挑战
平顶山市第八中学 宋建领
2008年,河南省的高中新课改全面铺开,也就是那一年,我接手新一届学生,开始了新课改的教学。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期间有过困惑,有过迷茫,到也有过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
李响同学写的这篇论文,针对历史教学在新课改前后发生的变化,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方面,较好地展示了新课改给课堂带来的变化。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的角色由课堂上的主角变成了配角;教法由填鸭式教学变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了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李响同学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和希望。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积极创设一些课堂情景,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比如,用一些历史影片素材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组织历史辩论赛,让正反两方针对某个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自拟历史试卷,然后互换做题。这些方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针对李响同学的困惑,我也进行了反思,一方面,今后,在课堂探究问题的选择和讨论时间把握上要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把需要探究的问题明确写入导学案,并且提前两天发给同学们,让大家有时间预习准备,这样可以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是一套全新的模式,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挑战,这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同仁共同协作,为国家早日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国家建设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写出教师针对学生情况给出的指导意见、对学生论文的评价以及对课改的心得体会等,字数在500字左右。
虽然在上岗之前,我们也进行了培训,但真正上台时仍然觉得不太适应,放不开,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老教法,老思想仍然存在,总觉得自己不讲,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会有内疚感。于是,上课时,不由自主地就会面面俱到,一一讲授。其次,对学生不信任,总觉得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行,不能自学掌握课本上的内容,只有在老师的讲授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于是,以老师为主的现象仍时常存在。最后,教法太单一,每次备课不能针对不同的课文找出更有效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面对这些问题,我并没有一味抱怨,而是积极的思考,寻找解决办法。我深知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着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计划成功与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必须迎接挑战,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首先,从思想上改变观念,大量阅读一些新课程改革方面的书籍,如《建设理想课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等,同时,观看一些课改区的教学视频,从思想上认识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充分地信任学生,有了这种理念,就坚定我们必须放弃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观念,更多地给予学生自由支配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
其次,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方面,积极创设一些历史情景,让学生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从而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鲜明逼真的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们的大脑,从而激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比如在讲必修4《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我先给学生们放电影《英雄》的一些片段,学生很感兴趣,我及时发问,“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呢?又该怎样评价他呢?”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总结答案。
另一方面,加强自己的学习,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同的教法,充分信任学生,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比如,组织历史辩论赛,正反两方针对某个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或历史人物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自拟历史试卷,每人一份,然后互换做题,这样做,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老师,又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只是一位仅进行了两年新课改老师的一点体会和粗浅的认识,新课改,新模式,新挑战,这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同仁共同协作,努力为国家早日培养出适应新时期国家建设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一、论文要求
1.“我的课改生活”小论文参与对象为我省各学段中小学生,论文需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紧密结合各学科的学习情况,突出学生在新课程中的感悟,可以是遇到的困惑,也可以是成功的喜悦。
2.参评论文分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组别。论文题目自定,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本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学生写作,高中组字数在2000字左右,初中组字数在1500字左右,小学组字数在1000字左右;第二部分由教师写作,写出教师针对学生情况给出的指导意见、对学生论文的评价以及对课改的心得体会等,字数在500字左右。
3.所有稿件均不得抄袭,一经查实为抄袭即取消参赛资格。4.论文格式:标题为三号黑体字居中,正文为五号宋体。A4纸打印,一式一份。
5.所有参评论文一律不退稿,
第四篇:历史新课改教学体会论文
历史新课改教学体会
六盘水市五中:代红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些话已经回答了我们教育的重要性,哪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往哪里走?我们应该教什么?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学习?三年的高中生活结束后他学到了什么?这三年的学习对他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有这样的一幅漫画,学生在进校前,脑子里有各种图形,有的有三角形,有的有正方形,有的有矩形,有的有圆形,可是经过教师的调教,出校时所有学生脑子里都只有了椭圆形。把学生培养成同一个想法、同一个模式,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吗?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民族发展所需要的吗?
纵观历史,但凡有作为的王朝、民族,都是思维活跃、才能各异、人才辈出的。所以,我们现行的教育出现了大问题,走进了死胡同,必须要改革。教育改革已经推行许多年,许多地方已经初见成效,而我们贵州2010年才参加,虽然有了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个地区的学情、生源不一样,所以实践起来难度还是蛮大的,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体会新课改的意图,并努力地将新课改精神贯彻下去。在这里简单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首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叫“填鸭式”教学,一堂课全由教师在讲,讲少了会被认为教师业务不精懂得不多,所以一上课就拼命地讲,从打铃的第一分钟一直讲到最后一分钟,还不愿意下课。说得是唾沫横飞、眉飞色舞,但同时也疲劳之极、嗓子冒火。同事见此情此景还嘻皮地说“这就是历史教师的本色,能说会道。”听到这样的话我通常会冷笑一声算作回答,感觉我们历史教师就是只会耍嘴皮子。学生听一节课后又怎样呢?由于课堂上老师讲太多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听的内容太多了记不住,有的干脆不听反正历史考试都是死记硬背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而且教学中会脱节,高一时会考简单,讲的也简单,有时还会考前勾重点,学生没有形成历史的思维,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会考也就过了。高二时开始向高考接轨,试题灵活、上课难度加大,学生就不适应了,也就不喜欢历史了。为了分数,压学生背书,考完后什么都记不住。学生对历史老师也没什么印象,下课后像不认识一样,也不会和老师打招呼,师生之间谈不上有什么感情。课堂上,老师也不注意学生的反映,抱着“有效无效责任尽到”的心态,把教学内容讲完就算,关注的是教材不是学生,教的是教材不是学生,备课也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几年下来,学生换了几届,对教材滚瓜烂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知识却没更新。学生毕业后得到一个毕业证,上面写:历史合格或良或优。再回想学到什么了?只记得参加了考试,其他什么也记不得。换句话说,对历史的记忆只是一个成绩和一次考试,仅此而已。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不容学生半点挑衅,因此闹了许多不愉快和笑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但一下课学生就生龙活虎。这些问题可能许多老师都遇到过,问题可能就出在教师的观念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提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标。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光靠教师“填”是不行的,得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学生提问题才说明他在思考,思考了才有可能创新,才有可能实践。我们的学生基础都比较差,发现问题不可能由学生独自来完成,也就是说需要老师引导,既要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又要发挥老师的主导性,所以我们应该由教师的“一个主体”观念变成“双主观念”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导,把“双主”
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实践的教学中,不把考试分数放在第一,而是把学习过程放在第一,课堂上会先设置一个与课堂相关的情景,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然后见机抛出一个问题(一般在书上可以找到的)给出一定时间让同学们找,有时点名回答,有时师生一起归纳。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我会给出材料,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材料共同得出答案,绝不会一下就给学生讲答案,如在讲“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节时有这样一个思考题:通过查找苏格拉底有关资料,思考古希腊民主政治有何弊端。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提前一周布置。等到我检查时,没几个查资料的,就是查资料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幸好我多一个心,我已经将苏格拉底的资料整理好印刷出来(学校没有多媒体,无法投影展示资料)每人一份,内容包括对苏格拉底的评价、审判,苏格拉底的几个小故事、服毒时的一张油画、几张头部图片。先让学生读资料,让后让学生说说对苏格拉底的印象,大家共同的印象是:博学、睿智、胸怀宽大、乐于助人、关心别人、热爱祖国和人民、简朴、乐观、视死如归,一个伟大的人。显然同学们喜欢他。我们再提示:他怎么死的?学生说:被500人陪审法庭判的死刑。再提示:等于是被他深爱的人民杀的,如果是你,你舍得吗?学生:舍不得。老师:哪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学生思考。我提示在书上什么地方找。学生看书后回答:被人利用了。然后自然得出“暴民政治”。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记住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也提高了问题分析能力,还受到了伟人人格魅力的感染,在学生心理上留下良好的影响,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这也正好符合“人文精神”的教育,完成了三维目标的教学。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往教学一般只用讲授法,老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的听。现在教材变了,给了我们很多自主的空间,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更加突出重点、难点,对重要问题可以补充材料进行分析说明。总之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讲解,不像老教材面面俱到。所以在教法上就多样和灵活,一节课往往采取多种方法并用,如讲“1787年宪法”时,我先设置情境:美国广场上(没具体广场)竖着一根旗杆,飘着美国的国旗,这是由什么图案组成的国旗呢?学生会马上回答:由条形和星形组成的。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又问:这有什么意义吗?学生:代表美 国的州。讲:这里包含了美国两段历史·······这里要求学生看到书上的地图,找出独立时十三个州的位置和西进运动后得到的领土,让学生形成一个动态的空间意识,树立发展观。之后我加了一个内容,给学生介绍了印第安人的情况,向学生展示了他们独具魅力的文化,之后再发感慨:文化的不可复制性,激发学生热爱世界的情感。在学生对美国有兴趣时切入课文内容,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中。分析完“年轻美国窘境”后,明确美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再次树立发展观、奋斗观。在分析宪法时加入材料(材料:华盛顿在遗嘱中要求夫人在他死后将家中的奴隶给解放了,问:华盛顿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帮助学生理解三权分立,在处理材料时先让学生思考并让同学说出他的答案,然后再由老师分析。学生会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好。宪法里的权力制约、利益平衡,是要防止暴民政治(这一点讲苏格拉底时学生印象很深,一下就可以理解)说明制宪者想要建立一个人类理想的社会、公平的社会,他们的胸怀是广大的。这里对学生进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在讲到宪法影响时,再次用美国地图发展过程,说明总统共和制的作用,前后向呼应。在这节课用到情境导入法、问题启发法、地图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分析归纳法、资料引入法,培养了学生多种情感,不单为讲知识而讲课。知识记住了,能力培养了,情感烘托了,三维目标基本实现。
教育中众多问题不可能一下解决,改革的路还很长,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每天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每天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这将是我们教育改革成功的开始。全体同仁努力,我们的学生进校时头脑里有各种想法,出校时头脑里有更多的想法。思想不是被钳制了,而是被激发了。这时教育有望,民族有望。
历史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素材浅析
六盘水市五中:代红信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些规定:
1.在“前言”中,明确提出历史学科的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课程性质”中,进一步提出历史学科要“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历史学科的功能在于“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4.“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必修课的功能是“进一步提高人文含养”
5.“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再度强调,“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念”,并强调要求“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6.“内容目标”上增加了有关人文主义的历史内容:“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等。
7.“实施建议”中,再次强调“发挥历史课程独特的教育功能,加深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
不难发现,人文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新“课标”的灵魂。历史课堂教学不应只看作是知识点的传授过程,更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回归与不断生成。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学成为政治的宣传品,漠视“人”的存在,无视“人”的尊严,无视“人”的情感,以至历史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学生每每“谈史色变”。新课程重塑人文主义精神,凸现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把“历史”从“政治”中解放出来,注入人文主义的新鲜血液,历史教学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并实践人的价值与需要,关注现实生活质量的精神。人文精神既注重个人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又关心他人、社会、人类的进步事业,关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未来命运的追求和思考。总之,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善人的人格,提升人、发展人。
历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处于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学习“隋唐经济史”时,唐朝为进一步开发土地资源,采取防火烧山、围湖造田的做法。我们可以就此为切入点,启发学生“防火烧山、围湖造田会带来什么后果?”学生一般会回答:良田多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老师肯定学生答案,这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决心和精神;接着又问有没有消极影响。学生恍然大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这样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改造自然和保护环境应协调一致”的道理。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时,通过列表归纳科技成果,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通过叙述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进取、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通过诺贝尔发明炸药,指出“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危害人类”;以日本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会,迎头赶上,指出“科学家有国界,科学无国界”的道理。认真回顾“二战中日本给亚洲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法西斯处置不彻底”这段历史,就能理智地分析“当前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和发表对中日关系发展不利的言论”一事,从而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萌发对祖国、对人民、对未来无限崇高的责任感。在学习“司马迁与史学巨著《史记》”时,补充一段司马迁为写《史记》历经千辛万苦、忍辱负重的史料,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奋斗不
止的积极人生态度。中外有许多做人的典范,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勤恳忘我精神;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崇高志向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无畏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苏格拉底立志做思想的“助产婆”为民服务的伟大情操;爱迪生“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的历史使命感与乐于奉献和不怕吃苦的可贵品质。通过对罗斯福和希特勒成长历程的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给他们施加的影响,说明良好教育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世界的不可估量的贡献和作用,树立学生对美好的、伟大的事业的追求。通过对丘吉尔成长过程的分析,挖掘他从差生到优等生到位居英国首相,让学生知道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不可以没有兴趣爱好和放弃兴趣爱好。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十九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人类三次科技浪潮等,这无不体现出人的聪明才智。中国近代的一些仁人志士为捍卫国家主权,抛头颅,洒热血,演绎了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历重要的史,这无不彰显出人格的尊严和魅力。更有一些先行者,如魏源、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在那茫茫长夜,为拯救吾国民众,上下求索,锐意前行,终于探索出一条强国御侮之道,这无不显示出人的智慧高超和思想伟力。近现代史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刘胡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等等,这些英雄人物,无不让我们景仰追慕,对学生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这些生动的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生品味无遗是有效的。
第五篇:新课改体会
新课改体会
新课程是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外在表现形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为手段、是涵盖学校生活各方面的一次整体性变革。我认为,如果教师只把眼光放在教材这一点上,新课程的实施就有可能成为换汤不换药的教学过程,成为新瓶装旧酒的教学活动。从这一点来看,教师角色的职能转变应当是新课程得以全面实施的首要条件。没有教师的变化,不会有课堂的变化,不会有学生的变化,也不会有师生关系的变化,就更不会有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反过来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者淘汰,新课程不需要歪嘴的和尚来念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尽早尽快地完成职能转变。教师转变得越早,转变得越快,教学之路也就拓得越宽。
下面,我就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从备课方面来谈一谈教师应发生的转变。
在备课中应完成二个方面发转变:
一、变“散兵作战”为“集团进攻”
传统观念下的教学,是“散兵式”的教学,形式上是单师对群生,内容上是一堂课里讲一段教材。教师只须当好教材的“疱丁”,按部就班,依次分解,点滴内容马虎不得。不必去管教材的总体目标、也不必去管教材的单元框架,只要多讲点、多读点、多背点,小眼网密密捞,成绩就会上去,任务也就完成。
而新课程讲究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主体。教材的内容增多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教师的管理和开口发言的机会缩减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面对每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几十种富有个性的思维,一个教师有点穷于应对了。
而我们的方法是采取“集团进攻”的策略,即走以教师群体面对学生群体的教学之路。我们市的具体做法是:在刚开始使用新教材时,市教研员李春满老师就给各区、各校布置了承担不同单元的教学设计的编写的任务,然后在全市的教师大会中进行交流。而我校的几位化学教师受李老师的启发,更加注重集体备课,集中我们几个人的智慧,共同交流,共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法。在上课前,我们几位教师分别拿出讲课的思路和方法,横向比较,相互借鉴,设计好探究知识点的关键性问题。有时,我们的教学过程并不完全一致,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关键是在课后,我们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中的心得,反思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假设在我们所教的班级中,原定的方法不适用,我们再采用其他教师的方法进行尝试。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处理突发性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得以改善。教无定法,重在实效。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备课时,如何正确使用好教材呢?
二、变 “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在教学过程中,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不仅反映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教材”的情况下,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把关注点放在“完成”了哪些既定的教学内容上,为达到这种目的,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所能做的只是想办法如何把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对教学内容几乎没有选择权。
“用教材教”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教学重视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得知识的结论。在某种意义上,新教材可以视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案例或范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并明确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当地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岗位上,风风雨雨地一路走来,和老教材相依相伴了三十余载,咋一接触新课程,还真的有些不适应,去年我第一次接触了新课程,一个学年下来,总觉得有很多教学的细节不够完善,假期闲暇之际,再次捧起新课程解读,心里多了一份喜悦,一种收获的喜悦!
新课程所引导的新的理念正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新教材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它以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别的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以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首先,向学生的生活开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外,还鼓励学生学习观察,体验生活。例如:学习《静夜思》一课后,引导孩子观察夜空;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后,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投身植树活动;学习《看电视》一课后,提醒孩子关注爸爸妈妈的喜好,及时把课文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及情感体验运用于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不但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用语文,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创造性地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其次,向其他学科开放,充分体现学科间的沟通。教材安排了引导学生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的内容。例如:唱春天的歌,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唱《快乐的节日》;画自己喜欢的季节,画自己家乡;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展现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提供大量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凭借,引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成为乐于学习语文、乐于运用语文、乐于合作、勇于创造的成功的学习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注重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我觉得朗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在读中体会和感悟。
我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谈吐之间才会口吐珠玉,妙趣横生;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只有不断地学习,教学才能富有新意、出神入化,教学生命才会长久。
班主任学习体会
时间过得很快,回顾过去,随着时光的飞逝,自己踏上讲台已经整整七年了。整整七年的时间里,虽然对班主任的工作看过、听过、想过、做过也尝试着自己有着新的理解„„可从未像这次培训这样,如此详尽、透彻的解析班主任这神圣而又复杂的职业。现将我本次学习的体会归纳如下:
一、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职责、原则及特点。
以往在工作中只局限于备课、上课和管理班级等具体工作,从未定位过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培训后,发现自己所担任的班主任工作竟也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不但要把知识一丝不苟的教授给学生而且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但要做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而且还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中,我自认为做的还可以,但在有些细节上还是缺乏经验。而且这次学习中,我还详细的了解了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这二十七个方面我会牢记在心,做到的继续发扬,做的更好。做不到的或没做好的,会按此标准来随时衡量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名学生都很喜欢的班主任。
当然,新世纪需要的是新型的班主任,首要一点就是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有几句话值得我品味和学习:只有差别,没有差生;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而培训所总结的“四多”,也彻底改善了我在工作中的情绪: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新型班主任还应做到:把管理权还给学生,也就是班级管理的创新;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比如家长会的创新;此外,还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当然,与学生之间,需要变换角色,给学生机会,成为班级的主人。比如在班级中开展“纪律日、卫生日、开心日”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管理还要做到“管放结合”,形成教育合力;这就要做到创设环境、创设创造性的实践空间。
在班主任的自身要求上,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脑中有纲、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还要教给学生“点金术”。在进行操行评语的填写上要做到评语富有赏识性、创新性。
二、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技能和技巧。
在班级管理中,不想让学生被不良思想控制,就一定要让优秀品质、正确价值观占据学生的幼小心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学游泳必须先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
三、班主任如何指导学生建立健康心理。
也就是告诉我们小学教师要学会当学生的心理保健医。首要一点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让学生自发的去发展心理,变为自觉的发展心理,让学生健康、快乐、自信、成功,那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其次,学些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困惑、共情即换位思考,也就是要认识小学生异常的心理现象,弄清小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当然,还要通过观察、谈话、调查、分析学会小学生心理异常简单的心理诊断,这样就得初步掌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的技术。同时也应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做到了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比如,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也要在工作中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在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心理维护上要做到学会接纳自己、认识自己;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广交朋友、与人为善;学会情绪调控、避免职业倦怠的影响;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四、认真学习教育法律,切实提高依法执教能力。
其实,法律时刻在我们身边,我们不但要依据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还要时刻学习丰富法律知识,运用法律武器武装和保护我和我的学生。
在工作中做到: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做一个人生道路上的学者;少批评指责,多关爱帮助,做一个生命过程中的善者;少走马观花,多真抓实干,做一个教育生涯中的行者。教育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惟有发展,才有职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要以自身的优秀来辐射带动一支优秀团队。
五、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总结归纳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要用爱来感化生命——以博爱预约生命的明天。其次,要用心去做——做“美丽”教师,育“阳光”学生。最后,倾其所有,付出一切——让爱与知识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