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历史教师要求
试论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湖口一中
张鸣旭
最近几年,随着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一系列历史类电视节目的兴起,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历史热。但让我们感到极为尴尬的一个事实确是:历史很精彩,但中学的历史课却仍是索然寡味。甚至被一些同学讥笑为无聊、无趣、无用的三无产品。历史课在中学里也是无人问津,不被重视。这里面可能有社会的偏见,时代的局限,但主要还是要归结于我们自己,我们僵化的历史课。
所幸的是,历史课程改革仿佛如一股涓涓细水,在饱经了岁月的洗礼、在屡历风霜的侵袭之后,带着烟尘、含着沉思、怀着憧憬迎面扑来。时代给了我们这个机遇,作为课改的实践者,我们能否与时俱进,超越自我,领悟改革的真谛;能否在鲜活的课堂上,在淡泊的教学中,渗透出炉火纯情的智慧灵光和华彩绚丽的雄辩哲思,这不仅是新课程下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明确作为教师为什么而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我们关注的不应再是我今天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
历史教育首先是一种公民教育,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合格的公民。具体说来则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人格即人性,指一个人的各项重要和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简单形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1]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所在。尤其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下降。自以为是,趋炎附势,惟利是图,可谓司空见惯。诚实正直的教书先生有铸就学生优良品格的可能。给学生一个洁身自好、正人君子的学生学习榜样。心胸宽阔,襟怀坦荡,这样的老师能使学生志存高远,成就事业。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有缺陷。我们很可能达不到学高德厚的人师标准,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
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专业知识、一般社会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前者是所有历史教学安身立命的东西,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而后者则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意义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历史首先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大典的学科,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思想、文化,无一不涵盖在历史学科的范畴中。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就必须博览群书。阅读对历史教师意义格外重大,在阅读中经常会发现令人悠然心会的阐述和命题,从中领悟到一种理智的美、深邃的美。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多些灵气少些匠气,多些生动例证,少些空洞说教。
但各种史料浩如烟海,史学著作更是多如牛毛。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由于有教学上的压力,所以只能选择性阅读。首先通史类著作是不得不读的。如中国史方面,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等。尽管每部著作都有他的缺点,如范氏的阶级斗争论、钱氏的文化自恋主义等,但通史著作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把握、线索的明晰是大有裨益的。世界史方面,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应是必读之作。该书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在中国人写得历史著作中是很少能见到的,很符合当前的史观和历史新课改理念,当是必读之作。
其次,一些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研究杂志也应是必读的。此类杂志刊载的文章,比较集中反映历史的疑点,历史教学的难点和时代的热点。
但历史学科有着他的特殊性,历史知识是不断的在变动发展的。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百家争鸣,思想活跃,成果丰硕,尤其是外国学术著作的不断翻译出版,更是开拓了我们不少的视野。我们如果不密切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及时改变自己的史学观念,是很难把握新课程内容变化的根源的。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史,新课程强调的是从文明史的角度宏观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而如果我们仍花很大精力帮助学生分析战国时期中国如何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飞跃,还僵化在五种社会意识形态里,那就被同仁们笑话了。再如,如果我们依旧以为只有唯物史观才是正确的的,把其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甚至作为公式去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类的话,那未免有点过时了。殊不知唯物史观确实有它的合理之处,但绝不是唯一的,时下比较热门的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也同样有它的意义之所在。随着当代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们需帮助从世界文明走势这个大视野认识中国的现状,从而明确个体的价值和责任。不同的史观,其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论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结果又必然是殊途同归的,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人类文明的成果及其下来的走向。[2]
一些基本的社会文化知识也是作为一名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历史与文学、哲学、地理、艺术、宗教等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凸显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不但开拓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阮巧玲老师运用文学作品中有关历史人物的描写,引导学生辨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真理与谬误,从中领悟到真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在讲述南朝佛寺的盛行时,引用杜牧的《江南春》等。[3]如李惠军老师在讲述历史上铜为什么早于铁的出现时候引用的化学成分知识等。
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科学知识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巧妙灵活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差生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从而拓展历史课堂的光度和深度。
三、正确处理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教师的舞台在于课堂,课堂的教学效果决定了这堂课的成败。如何上好课?正确处理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尤为重要。
良好的教学形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好比西药在外层包裹的一层糖,里面的可能是苦涩的,但经过老师的一定包装,同学也许就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比如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当时人的心态去理解历史。广东省夏辉辉老师设计“雅典公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以一个雅典公民一天的生活,来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从而大大了拉近了学生与艰涩生疏的概念的距离,极大了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另一方面,形式虽然很重要,但内容更不容忽视。现在有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费尽心机,花样翻新,而不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即使教师讲的天花乱坠,但如果内容空洞,没有养分的话,那恐怕就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所以,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既不能让自己的课堂枯燥乏味,更不能本末倒置。
四、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学,课堂有着自己的灵魂
听过一些名师的讲座,他们都讲究课堂的思想性,课堂要有自己的个性。细细体会,确实,我不可以改变这个社会,我确可以改变这个课堂。
历史知识,就教学而言,可分为史实性知识和智慧性知识。史实性知识陈述一个人物、一个过程、一种现象,是学生学历史的基本素材。史实性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的有效接受,即可掌握。智慧性知识指导学生历史的方法,启迪学生获取历史智慧的借鉴。但历史智慧历史思维如何获得呢?我比较赞成全仁经老师的观点,来自思辨教学。即通过惊奇、观察、质疑,针对教材内容编织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思想的教学。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三句话:讲究哲理智慧,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创新。还可以总结为四看:人看此面,我看彼面;人看一面,我看多面;人看表面,我看底面;人看正面,我看反面。总而言之,反弹琵琶,独成一家![4]
课堂的真正的生气和活力,课堂的灵魂与生命,绝不是来自与按部就班的传授知识,绝不是来自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而是来自与教师的思想。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批判性,而不是对教科书的盲从;应该具有自己的创见性,而不应成为教参或现存教案的搬运工;应该具有深刻性,而不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应该具有发散性,而不应走向思维的死胡同。
五、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共建,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是一种只识“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促使教师必须加强探索教育教学之路的研究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应变力,也是我们永葆教学青春的秘诀。
中学老师教学任务繁重,高考压力大,不可能像大学老师那样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和相当优越的学术研究条件,因此,选择一些大题做鸿篇巨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教学的第一线,能够获得很多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等。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写一些小的论文,写作目的也是为了直接解决中学历史教育的实际困难。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如果能够在教育科研上有所成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六、结语
新课改好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我们一个舞台,让我们充分展露我们对于教学的预期蓝图,尽情展示自己智慧的灵光和雄辩的哲思;但另一方面,这也是给中学历史教师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紧修炼内功,那只能被时代所唾弃,最终成为历史教学中的罪人。
[1]《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3日第1版
[2]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3)
[3]阮巧玲.总有书香萦心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9)[4]全仁经.耕读人生—我的心路[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
第二篇: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谈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摘要
评价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孰优孰劣,人们都会百分之百地倒向前者,没有人会认为专制要比民主更好。但这样的评价是否绝对正确?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民主或专制这样不同的社会制度,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教师应该如何讲述战争?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战争?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在讲述战争的时候往往走入了误区,即过多地、片面地宣传了仇恨。
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程处处充满着挑战,它不光是对学生思维水平、认识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教师教育观念的一次全新的考验。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历史教师
素质
高中的新课改于2004年启动到今天已经整整七年了,2007年教育部设立师范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到今天也已经四年过去了,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历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到底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下面仅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维目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举几个典型例子谈几点体会。
对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的认识
评价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孰优孰劣,人们都会百分之百地倒向前者,没有人会认为专制要比民主更好。但这样的评价是否绝对正确?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民主或专制这样不同的社会制度,其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去问,更少有人去思考。
岳麓版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概述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单元又谈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重点讲述了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学习之后学生普遍会认为古希腊的政治制度要比古代中国先进,因为在雅典时期就居然出现了民主制度!它比西方近代民主制的形成还要早两千多年呢。但事实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政治制度都没有延续长久,而古代中国的专制制度却延续了两千多年。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一次公开课上,我在讲到希腊民主制度的根源时,将它与中国的专制制度作了一分析比 较。希腊半岛多山少平原且平原狭小,有漫长的海岸线,多港湾,如此的地理环境造成其经济特点是农业不发达,航海商贸业相对发达。山地的阻隔导致了希腊城邦林立,小国寡民又使其政治上很难形成君主专制制度;而商贸业相对发达带来的影响,使人们在政治上更容易达成妥协,形成民主制度。地理环境造成的经济特点成为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则不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平原广袤,适合农业发展,因此很早就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但频繁的洪水泛滥,北部草原游牧部落的南下侵扰等,都是分散的、个体的农耕文明所无法抵御的,只有专制集权的政府才可能迅速而有效地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治理洪水、抵御侵扰。所以,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有它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国土疆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将其类比于古代雅典。
再者,历史上的专制统治不一定都黑暗,民主政治也不一定都光明。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中不乏明君,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思想文化也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中华帝国鼎盛的局面。而就在大家都认可的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却出现了以民主投票的形式宣判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死刑的一幕。所以,评价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否不能简单地以专制还是民主来作评价标准,对历史现象应该做具体分析,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专制制度与民主政治在不同时期出现在不同国家,都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应该说,在历史上它们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战争的态度
教师应该如何讲述战争?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战争?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在讲述战争的时候往往走入了误区,即过多地、片面地宣传了仇恨。而被仇恨的对象不光有战争的罪魁祸首,还有被胁迫参与战争的老百姓;他们片面地强调被侵略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忽略了战争发动国的人民也是战争受害者,也同样遭受了苦难。例如一谈抗日战争,大家就会提到“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中无辜受害的中国人民,而鲜有谈到广岛、长崎惨遭原子弹伤害的日本平民百姓的。这样宣传的负面效果是使一大批不懂历史的青少年盲目地仇外、排外,成为“愤青”。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日本代表团的时候曾就这个问题说过“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现在我们必须揭开历史上新的一页。”①这种“大爱”胸怀值得我们学习。
基于此,我在上历史必修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这课时,做了这样一个设计,在介绍了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成果后,紧接着打出一张幻灯片:“须知兵者是凶器”,下面写道:
“但是,原子弹也好,氢弹也好,它们都是能毁灭人类、毁灭地球的残酷武器。从人类 ① 引自[英]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1898——1998》,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根本利益来讲,我们绝不应该为拥有杀人武器而欢呼!
武器是残酷的!战争是残酷的!而无辜的和平居民被战争吞噬的场面更是残酷的!”
然后我选了四张日本记者山端拍摄的照片:
①此张照片是核袭击前,山端路过广岛时拍的。山端:“这个女孩当时正在从这个简易的防空洞里走出来。我们的目光偶然相
① ②
③ ④
遇,我就拿起了相机拍了下来。自己当时还默默祝愿她可以在空袭中幸存下来。事后知道那里正是原子弹落下的中心区。”
②本图是日本记者山端达到了长崎后的第一张照片。他如此回忆,“我在这一片触目惊心的废墟之中时,一股股热风在我的脸庞边席卷而过。这种感觉,我至今也无法淡忘。”
③“死婴如同没有生气的洋娃娃一般被丢弃在路边。作为一个战地摄影记者,对于血腥的场面自己也已经是目睹多次。但是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的双手无法抑制地颤抖。”
④“死亡和生存往往就是这样接近,这种距离往往让人感到窒息般的可怕。”
然后,我打出一道思考题:“请思考,我们明明知道核武器能够毁灭人类、毁灭地球,为什么我们还要制造核武器?”
在答案中我先引用了老子的一段话:“夫兵者,不祥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然后打出参考答案:“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核威胁、核垄断,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在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就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指出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邓小平也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防地位。”
在制作这节课的课件时,我刻意将核试验成功与核爆炸残酷后果的镜头放到一起,目的就是想端正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从而在学生心灵里唤起对和平的认同与追求。
对民族独立模式的评价
可以说,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程处处充满着挑战,它不光是对学生思维水平、认知能力 的挑战,更是对教师教育观念的一次全新的考验。例如:传统教育历来倡导讲授殖民地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时,应把握“要刚强,要反抗,要宁死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实质。在相关的学习内容中,学生通常会得到这样的认识,即暴力反抗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唯一有效途径。可是,高中历史新教科书选修四,在“亚洲觉醒的先驱”这个单元中,却展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三种不同典型。一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武装斗争典型;二是《圣雄甘地》——非暴力抵抗典型;三是《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社会改革典型。三个典型都体现了“刚强”“反抗”的精神实质,但民族独立的途径却不尽相同,尤其是甘地的“非暴力抵抗”令以往的思维定式受到了挑战。应该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武装斗争也好,非暴力抵抗也好,其实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因为它们都是根据自身的国情而采取的一种斗争形式而已,从动机与结果来看,他们的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
上《圣雄甘地》这节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扩展他们分析问题的视野,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材料思考题:
材料一 人必须有勇气接受多次打击,表明自己虽不还手但绝不退缩,以唤起人的本性,使对方减少恨意,起尊敬之心。——甘地
材料二 周谚有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夫以智御智,如用石压草,草必罅生。以暴禁暴,如用石击石,石必两碎……。
——《东周列国》
材料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问题:甘地的思想竟与中国古人的观点相通!你对这点有何看法呢?
这三段材料给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与以往不同的思路,经思考和讨论后,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个同学做了如下回答:
“我认为甘地的非暴力并不是软弱,而是刚强,是柔中含刚,是以柔克刚。是相信用自己的柔弱可以战胜殖民者的残暴。”
显然,学生没有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对甘地进行一番批判,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客观地评价了他的做法,这真让人感到高兴!我想,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在今后面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时都会充满自信,因为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并作出正确判断了。
对同理心的培养
所谓同理心就是“你有能力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们的感受,站在他们的立场 4 设想,用他们的眼光和思维来看事情。”②它与怜悯心、同情心不同。怜悯心、同情心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被关注对象表达的一种感情,而同理心则是站在被关注对象的立场上去感同身受。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爱的教育,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否则,这个世界将会变得非常冷漠!
几年前一篇名为《学生为何拒绝感动》的文章中谈到这么一件事,某中学曾请著名作家、北大的曹教授给师生作报告,曹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学会感动。他说,我们应对苦难抱有感恩之心,情感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元素。为了说明主题、感染学生,曹教授讲了不少感人事例,还结合自身实际,讲到自己在农村的艰难经历。曹教授的演讲丝丝入扣,震撼心灵,甚至坐在台上、一向严厉的校长也不时用纸巾揩拭泪水。
可是,文章的作者事后在向学生了解听报告的反映时,发现竟没有一个学生当时在认真听报告,甚至有的回答更绝:“听什么报告呀,我一直低头写作业,那么多作业。”作者以为这或许是个别现象,便问:“写作业的学生多吗?”那个学生回答说:“多着呢,有几个在认真听哪?”作者仍未放弃,继续追问,遗憾的是没有一位学生说听了报告很受感动。
“问题出在哪?”作者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选择冷漠、拒绝感动呢?”
其实,问题出在学生身上,而根子还是要从我们的教育上去找。反思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真是只有分数,不见活人!难怪被称作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有人开玩笑:现在是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初中课程,初中学高中课程,高中学大学课程,大学再学幼儿园怎么去做人。
“一个冷漠的社会是多么可怕!”作者写道,“我们的教育已确实要关注人本身了!”
上面这个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我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确实是迫切地需要提到日程上来了。而这个教育首先要从师范教育抓起,教育者应该是首先接受教育的人。
新课改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道德修养,提高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我们的师范教育也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个大目标,培养更多合格的教师,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② 这里对同理心的解释采用了美国布莱恩·魏斯医生的观点。见其著作《轮回
前世今生来生缘》,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1、每位老师写一篇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论文(时间2013.1)
2、看完下面的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写心得体会
下面是两篇学习内容
以上的过完2013年10月8日交到教务处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
时间定于2013年.1月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成为一个多面手。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师广博的学识是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的桥梁。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对教师很失望,所以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多注意学习,多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现在暑假的时间很长,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黄金时节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多方涉猎,积极探索,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观念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上来。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主动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疏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的首席”。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
① 前瞻性。② 全面性。③ 层次性。④ 创新性。
四、教师应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教材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课程体系,要使新教材能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新教材和教学更容易体现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要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现学生的个性,合理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问题。
五、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确立主体性教学理念,摈弃那种既“便捷”又“高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创立以指导学生自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力压缩单纯“讲”的时间,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主“学”的时间,实现从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创新性教学模式的转变。当然,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法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他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改教材,实质上是改造我们自身。每一位教师应主动的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
时间定于2013年7月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类素质的重任。教师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 高尚的品德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感、自信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教师必须时刻把尊严放在第一位,把振兴国家、民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群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如果在教学中偏离教学原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正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实际教学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有榜样,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二、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方式,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新形势要求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还要通晓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理解和领会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渊博的知识使人深刻、内敛、凝重而又充满活力,只有这样,“学高为师”才真正得以体现。
教师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能使学生真正信其师,悟其道,从而更好的激励和鞭策学生,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终身学习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精通业务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对所教专业要做到专心研究,唯有专心研究,教师的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唯有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不断开阔。教师要明确当今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是一专多能、多方向、多层次、能适应各项事务的全方位人才。教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其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新的教育形势迫切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学科知识,还要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教师不断学习,专心研究,精通业务,从而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四、注重形象
教师的形象是展示现代教育的一扇窗口,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要朴素自然、大方得体,坚决杜绝衣着时尚前卫,要一视同仁,坚决杜绝歧视或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体魂,塑造健康美丽、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方式。
五、兴趣广泛
教师在注重自身形象的同时,还要培养个人的良好兴趣,并且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教学以外的才华,学生就会更加佩服教师,尊重教师,这样无形中就会教给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并逐步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强大动力,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总之,在我国教育深入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倡师德、铸师魂、强素质、树形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许许多多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篇:新课改之下历史教师的摸索
新课改之下历史教师的摸索
河北阳原一中
刘嫦亮
总是有人和我说,历史老师好当,上课讲点小故事就得了,课好上学生又爱听,多轻松。可是真正的历史学习却不是人们想象的这个样子,它是复杂、头绪众多的,甚至是有些枯燥。尤其是教材改革之后老师和学生的任务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老师只是领路人,学生是历史的旅行者。怎么样学好历史学生头疼,怎么样讲好历史老师们也在努力。几年来,我得到这样一些心得体会:
面对教材不必面面俱到。
改革之后的教材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按照专题线索细心排版。新教材新课改培养的不是一个历史大师,而是要求学生对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史为鉴即可。所以我们不必像喂鸭子一样往学生脑子里一味的灌输我们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不同的内容要求的层次也不一样,有的仅仅是要求识记,有的要求理解,有的要求掌握综合分析的能力。随心所欲的提高目标要求只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并无益处。面对学生讲究策略,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也只是孩子,他们学习的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任课教师。他喜欢这个老师就是加倍的学习这门功课,如果某个教师不合学生的“胃口”或是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没有及时补救,那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放弃这门功课。所以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应该耐心,有的时候说是我们是幼儿园老师也不为过。哪个人不喜欢被人重视被人疼爱呢。每次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偏离答案我会试着引导他回到正确答案上,有的时候和答案沾边了我会赞扬他自己思考总结的能力,继而要求他课下再下些功夫争取做到更好。有一次一个学生上课打瞌睡,我只是走到她身边让她起来分析了一个问题。当时我只是想当着这么多人不能明显的批评,她站起来回答问题瞌睡虫就被赶跑了。等到下班回家的时候这个孩子给我发了条信息,只有五个字:谢谢您老师。我很庆幸当时我没有粗暴对待这件事情,也欣慰这个学生其实也是很懂事的。这些孩子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加的努力了,明显学习这门功课的兴趣上来了。
课堂语言应该注意专业性、规范性和学术性。适当的增加一些小故事典故到自己的课堂中,会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但是那毕竟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在批改作业和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时,经常遇到学生语言表达得过于通俗不够严肃不能形成条理的现象,这样的答案得分不可能高。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应注重规范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遵循的榜样,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记住这些我们反复强调的知识和表达,而不是一些俚语。
适当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形象直观表达课本内容。
单纯的文字显然枯燥,不利于记忆。而学生对于那些图片、影像或是录音则记得牢,爱学的同时易于记忆。就像讲授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时服饰的变化,我给学生按时间顺序播放传统服饰、西装、旗袍和中山装,而“模特”的挑选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展示长袍马褂是张国立和王刚饰演的纪晓岚和和珅,穿西装的是陈坤陆毅,旗袍的模特小燕子和紫薇,中山装是刘德华来穿,图片展示后,学生们哄堂大笑。而下节课我复习提问时学生们的回答非常熟练,“名人力量”!在讲述文明的链接这节课时,用flash把四位航海家的航线一步步的动画设计出来,既直观形象又容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掌握做题“小窍门”,四处“挖出”答案。
掌握知识没有捷径,没有人能够不劳而获。但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储备了一定的基本功。多记多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道理我们都懂。
关于课本内容。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理解之后自然就记住了。知识点我们可以精简来记,记住关键的几个词几个字眼之后,很容易在答题时将所掌握的点扩展开成一句话。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时,我从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的“背诵”,有个轮廓就可以了,就像我们找语文上所说的句子主干一样,定状补全删去!最好是在纸上写写要点,这样记得会牢一些。
关于选择题。注意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做题的关键,每一个条件都会删选掉无关的内容。做复合式选择题时,有的时候只利用我们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一条就有可能解决了。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极其缓慢的原因:①海外留学生大量介绍西方文化②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③近代工业举步维艰④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选项分别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这道题我们明显分析出留学生起到的是推动作用,所以含①的选项全排除,那答案就已经出来了。学生老是条条分析,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何必纠结于后面的几个小项,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嘛。
关于材料题。分析大概意思、中心句和层次性。实在没有头绪的话还得注意材料的出处和题干。我们做过一道关于清朝官员对待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意见的材料题,因为是文言材料,学生分析了半天不知所云。我们提醒他们看题干所问“请问这个清朝官员对待外国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态度是什么”,孩子们一下子豁然开朗,找到了头绪。文言材料无需句句翻译,找到我们熟悉的字词联系所学内容对应到材料中,了解大意即可。找到问题之后结合材料再把我们所学的相关的点列进去,切忌照搬照抄笔记课本。
几千年来教师这一类人被人们神话般的敬仰,当今时代对于教师更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可是到底怎么才是合格的对得起学生和社会、更是对得起自己的教师?光有热情没有基本功不行,功力深厚不去发挥更要不得。不断的摸索,不断的进步,不求人人赞许,但求无愧于心。真的希望自己可以再进步一些,再优秀一些,这样就可以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让他们快乐的学,有意义的学,将来都能成为有作为的人,那我们就成功了。知识没有止境,教师更是得不断进步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我会一直努力的。
第五篇: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新课改下历史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作者:李钢辉
工作单位: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邮编:831700
盼望着,盼望着.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快要吹绿我们新疆这快沃土了.我们在激动和惊喜之余可能更多的是震撼和茫然.课标变了,教材变了,评价机制变了,教学理念也变了,变的太多可稍嫌太迟.如何应对?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事.特别是我们广大的高中一线教师更是责无旁代,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而不可拒.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名历史教师应对新课改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商讨,一求抛砖引玉.一 转变观念,明确定位.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围绕教师的“教”而展开,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作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由知识的传递者,越来越多地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探究者、合作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所以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通过互动影响、激励探究、鼓励创新帮助学生揭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规律,熟悉历史发展的走向。由于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发现真理、探求结果的方法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现代教育观更关心的是如何使传授知识把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聪明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对与错的结果.所以,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历史现象错综复杂,由于时代、观念的不同,每个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正如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由于孟子、董仲舒、、朱熹、康有为等人的不同理解和阐释,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儒家文化。因此历史教学中必须承认多样性,认同个性化,鼓励学生在科学的基础上质疑与创新,这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能了解过去、熟悉现在和把握未来。因此,作为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要善于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如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新课改的两大支柱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八种以上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具有发展潜力。所以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正确对待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理论的学习速度慢,抽象难懂,但“磨刀不误砍柴功”,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所得,掌握了现代教学理论,就会使你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得心应手“屡战屡胜”.二 精研课标,以标定教,以标导学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参考的重要依据。高中课改是一标多本,未来的高考命题只能依据课标,不会拘泥于哪一本教材,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认真学习研究课标准。通过学习,先从总体上把握新课程的性质和理念,了解新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然后再结合试用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具体到每一章每一节的三维目标.从而拿出一个相对合理备课草案,以便在实际教学中再加以完善.课标是我们在新课改教学中的行动指南.所以,作为在新课改教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者的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标,以标定教,以标导学.三 熟悉教材,科学整合,合理取舍
伴随着课改理念的挑战接踵而来的是新教材的挑战.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特别是历史教师,教材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实际的教学效果,在新教材面前我们和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但我们同时又是学生的导学者,作为导学者的我们必须对教材不但熟悉,更要学会科学的整合和合理的取舍.做到为我所用.课标只是为我们明确了方向,规定了目标,而教材才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认知的主要工具,面对高中历史新教材确立的专题型体系和模块教学,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已无法适应。面对丰富的新教材内容,教师若是处理太随意、无计划性,会导致拖延教学时间,打乱学生的学习计划。大胆取舍教材内容表面看起来是文字游戏,其实是理念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合理取舍理所应该,如何取舍教材的内容?我认为关键要认真学习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要讲解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课程标准》以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课外阅读;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的取、舍,最终将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把握和超越.四 结合高考,定位目标.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最终给国家和人民培养了多少有用的人才,国民的素质提高了多少.在高考生命力依然旺盛的现在,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只能是我们的考试特别是高考更加的完善和科学.三年后我们还是要接受高考的洗礼.在所以了解高考与新课改之间的关系就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我们新疆的教师来说挑战更大.因为我们刚刚开始新课改.三年以后究竟怎样考?方案尚在商讨中.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个人认为高考就是再变,历史知识是不会变的.它肯定是以现行历史课标为主要依据,就现行教材设计试题的.从这一点考虑我们研究高考很有必要,虽然我们还没靠考,但是其他省却早已考过.我们完全可以把我们的目标放在那些已经进行新高考的省市,特别是那些与我们用着共同教材的地方.精心研究历研究你就会发现命题的理念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新课改理念和开放性情境设计,多元化评价标准;考试紧密联系历史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生活,以现实问题为设计框架,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命题导向;强调主干知识及其相互联系,发掘学科理论的应用价值;考试涉及到了新的三维历史观,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一些对你日常教学具有明显导向性的东西。而我们现在就可以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在现在的教学中进行点滴渗透,进行有效备考做到未雨绸缪.五 在借鉴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
高中新课改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借鉴他人经验是迅速适应新课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借鉴时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听了一堂好课之后,“依葫芦画瓢”,全盘照搬,犹如鹦鹉学舌,只模仿其外露的特点而不研究其精神内涵。这样的学习,最终只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既不能创新,更不会超越,甚至迷失了自我。另一种是不以为然,百般挑剔,以己之长攻人之短,最终盲目自大,无法进步。
教师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经验的积累,而教学经验是体现教者教学思想而富有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它不仅有其共性而构成的可迁移性,还有其个性而形成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因人因地因时因情因景制宜.对别人的教学经验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盲目吸收,贵在认真思索筛选,取其精华,进行思维加工,找到规律性的东西,灵活运用。听一节好课,就能得到一点收获,甚至从别人的失误中找到值得借鉴的教训,日积月累,就能逐步完善自己,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今年5月有幸听到昌吉州教研室赵笑莅老师的一节师范课.感触颇深:首先,是她的教学设计很严谨、科学且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现实意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新课改下文化史教学的成功范例.其次,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注重逻辑性和思维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再次,就是亲和力.整堂课中无论我们的学生怎样的差强人意她的心态都很平和,说的更多是表扬和激励的话语,整堂课让人感觉更多是朋友间的一种对等交流.当然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很多,只有身临其境,才会如沐春风.以上只是我自己的所学感悟.如果让我再上同样的课.应该怎样做?恐怕至少在语言风格上.内容取舍和问题设计上都会有一些变,毕竟我不是赵老师.我只能学到她的理念和严谨而终是难以在风格上模仿于她了.六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造自我风格.学习也好,借鉴也罢,最终都要应用于实践。借鉴是“他山之石”,实践是“自我发现”。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应当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披荆斩棘,努力开辟高中课改的新途径,敢于吃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每一位教师都要敢于主动出击,胸有成竹地笑迎改革,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课改的筛选。
面对新课程容量大、体系新、专题学习难度、大课时明显不够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音像等手段,设法增大学习信息量;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如人教版新课程历史教材中,有许多新鲜的东西,如“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知识链接”、“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本课测评”、“学习延伸”等,教师要以此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真正的“学堂”,比如我校李继荣校长提出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法,即教师讲解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活动不少于三分之一,师生互动要达到三分之一;四是教师要精讲,学生看懂的教师就不要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就不要点明,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五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新的学习观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如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上网、复习初中知识,以便理解高中知识,建立专题模块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等;六是教师要认真研究新教材,科学处理新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知识网络体系。七作业形式的丰富多彩。可以有传统的历史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等,还可以有历史小论文、历史制作(历史课件、历史漫画、历史网页、历史flash)总之,能充分体现课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作业不妨都可大胆一试.七 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超越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阶段,教学反思则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二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三维目标;三要反思教学活动有无“沟通”和“合作”;四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五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六要反思教学方式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高中课改的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高中教师要对改革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因为只有坚信成功才能大胆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才能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和超越.学海无涯,“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在高中新课改大力推行的今天,更不要只满足于一桶水。高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正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从现在起请赶快学习吧,在探索中创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