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历史教学中教师授课十忌
新课改历史教学中教师授课十忌微笑&期待
历史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课标的施行,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主体提出了严峻地的挑战。原来的有些方式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应该被淘汰,但一些教师仍我行我素地不时沿用。这些方式我小结为十忌,提出以共避之。
一忌上课滔滔不绝,叙史自我陶醉
上课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主体,课堂的主角,其行为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有的教师自恃历史知识渊博,学生爱听历史故事,秩序好维持,往往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上历史课。如一位历史教师讲七年级“秦的统一”,用评书方式一气呵成。学生听得如醉如痴,教师叙述如行云流水,完全融入成功的喜悦之中。但课后检测时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历史线索未理清,要点未落实,问题未触及,结果事与愿违。为激趣,教师讲故事无可厚非,但应短小精悍、画龙点睛,有助于形象化地理解教材,切忌过多、过滥、过长;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讲”出来。
二忌设疑肤浅或高深,探究不得要领
历史问题设计要科学,其内涵是课文的精髓。做到深浅有度,探究可行性强,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老师怕学生答不出,提出的问题流于形式,过于肤浅,多使用答案单一的填空式提问,学生多人同步回答,如“战国时谁灭六国?”“秦统一六国是哪一年?”,设计老套,不能激活思维。反之过于高深,如“秦如皇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巩固统一?”七年级的学生回答此题难度较大,不是他们的“思维最近期”,不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此问换成“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国家的统一?”就会更好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比较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三忌借题发挥,运作黄腔走板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涉及各科内容广泛,要处理好诸科知识的渗透,又不失历史本色,是每位教师必须慎重对待的课题。有些教师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语文课、地理课等。如本地一次历史优质课竟赛中,有位教师在上八年级的“大决战”一课时,分别插进了《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三首歌,学生用领唱、独唱、合唱三种方式完成,歌曲与史实关联不大,“战场”变“歌坛”,历史味道严重扭曲,把历史课变成了音乐课。最常见的是将历史课上成政治课:思想教育穿靴戴帽,评课贴政治标签,讲课牵强附会,最后导致课堂走味,似是而非。历史课要有机融合其他学科,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切忌“发挥”过头而本末倒置。
四忌课文把握失当,课堂有始无终
由于有的教师课前未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上课时往往产生课堂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种倾向,前者多见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老师,课文讲完,练习处理后学生无事可作。很多课堂在30分钟内完成,学生在富余时间里,无所适从。与此相反,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目标,对教材不作轻重处理,更不作取舍处理,甚至连同书上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个个解析。同时,为“尊重”学生,针对学生的并非“论从史出”的漫谈,也不作引导调控。结果,往往教学的基本任务还未完成就要下课了。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做到时间科学分解,问题科学选择,客观把握学情和教情。切忌平均使用,环节不全,造成课堂饥饱不匀现象产生。
五忌内容面面俱到,练习普遍开花。
新教材课文内容正文虽少,但辅助内容较多。有导言、小字、图画、动脑筋、问题探究、课外阅读卡等。他们是正文内容的解释、补充和课外延伸。有的教师生怕遗漏,课文处处涉及,练习编排覆盖全文,点点到位。如有位教师讲七年级“北方民族大融合时”,先对课文采用“地毯式轰炸”,接着滴水不漏地进行巩固练习,最后在班上查找由鲜卑族演化而来的姓氏的同学。由于课时所限,教师授课轻描淡写,学生练习犹如“闪电”,囫囵吞枣。而应浓墨重彩的孝文帝汉化措施却一笔带过,人们对这节课的评价是:上课似“放电影”,练习似“下流星雨”,探究似“雾里看花”,落实三维目标似“瞎子摸象”。结果是主次不分,轻重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效果不理想。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精当剪裁,练习设计总揽要点,寓课文于练习之中,借巩固而升华思维,促成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课文的动脑筋和问题探究中蕴藏了不少这样的精彩案例,切忌知识传授“遍撒胡椒面”,做练习搞“广种薄收”。
六忌语言干瘪枯燥,学生盘而不活。
历史是一门生动的学科。但总有一些老师课让学生无精打采,气氛沉闷,懒于问答。这样的课被戏称为“休眠课”,“打盹课”。这是教师自身历史专业功底欠厚实,教学艺术修养贫乏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形象富有亲和力,语言富有感染力,问题富有吸引力,师生互动融为一体。课堂上内容纲目分明、轻重有度、问题合理;形式多样活泼、师生融洽、生生互动,就能使历史课演化成兴趣课、探究课。
七忌授课技能单调,方式千篇一律
历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授课模式,总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看书,然后依内容顺序解决问题,最后练习小结,把板书要点复述一遍。如本地业务部门对所辖历史老师授课和上课进行考察时发现: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上述方式备课和授课。更有甚者,一次备课,反复使用。备课是“新桃换旧符”,上课是“旧瓶装新酒”。人们打趣地称这种教师为“一劳永逸”型。此种教法短则一本书,长则用三年。要点疏于整合,学生钟情于定式思维,探究困于鸟笼之中,久而久之历史兴趣缺失。因而要消除这些弊端,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势利导地采用恰当的教法来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切忌教学理念固步自封,办法千人一面。
八忌板书冗长烦琐,听者被动抄袭。课堂板书是必要的。精巧的板书可使知识骨架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对知识的消融起巩固作用。但有少数教师迷恋于此,板书过多过滥,更有甚者要学生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说这是习题的答案等。人们把这种从书到备课本到黑板再到学生笔记本讥讽为“三抄教学法”,是典型的注入式和填鸭式,学生被动机械接受。有人总结道:“此课无味,就靠一背,师生都累,‘教育’作废”。板书要少而精,使学生一看就明。切忌“天女散花”,让学生毫无悟性。
九忌示范应付做课,操作表演作秀
现实历史教学中,做课现象严重。示范课与优质课尤为突出,而最多的是课本剧的表演。为喧染一下气氛,创设一下意境,适当安排是可以的,取材要简单易行,即兴发挥,恰到好处,若刻意追求则大可不必。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为达到目的而精心设计无可非议,若学生因做秀而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地去演练就万万的不应该。“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如果课堂变成了热闹的形式表演场,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简直就是没有生命活力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钟启泉 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教育研究》2004·8)。
十忌质疑矫揉造作,反之避实击虚
质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思维升华的支点,正因为如此,有时也会使教师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处理好质疑可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反之留下不少疑惑。有的老师认为问题简单就哗众取宠地夸大其词,显示知识渊博,惯于卖弄,使学生望而生厌。有的不清楚的不敢诚实面对学生,巧者虚晃一枪,落荒而走,笨者武断中止,刻意回避。对学生提出的难题态度要真诚,容易解答的内容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地把握分寸;不能解答的要诚实面对,公开承诺课后探讨,以诚信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人气指数”。切忌故弄玄虚或虚以委蛇,这样只能招至学生的小视,甚至反感。
虽然教无定法,但以上所列的十种表现是所有历史老师都应当忌讳的。新教材的施行、新课标的使用促使我们在吸取传统教法精华的基础上,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在历史课上应努力做到:教学目标明,教学内容精,教学方法巧,教学实效好。使学生在学习中放飞希望,收获快乐。
一忌上课滔滔不绝,叙史自我陶醉 二忌设疑肤浅或高深,探究不得要领 三忌借题发挥,运作黄腔走板 四忌课文把握失当,课堂有始无终 五忌内容面面俱到,练习普遍开花。六忌语言干瘪枯燥,学生盘而不活。七忌授课技能单调,方式千篇一律 八忌板书冗长烦琐,听者被动抄袭。九忌示范应付做课,操作表演作秀 十忌质疑矫揉造作,反之避实击虚
第二篇:体育教师教学十忌
体育教师教学十忌
切记训斥,挖苦,讽刺学生.在体育课上,学生个性有较多发挥的机会,性格外向的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性格内向的学生有时表现执拗.因此,体育课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比其他课要多些,这是可以理解的,体育教师既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加强自身修养,一旦教师的威严受到“挑战”时,切忌恕不可遇,严词厉色.要善于引导,疏导和诱导.一时难以解决的,先“降温”,待课后再作处理.要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切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切忌要求过高,管理过严.教师执教无疑要严格,但不能脱离实际,操之过急,甚至以阴冷的面孔,命令式的语言,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服从,因为这样做事会事与愿违,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般情况下,教法应严活结合,宽严相济.切忌忽视课堂的安全教育.体育教师要有牢固的安全理念,切忌放任自由,要求不严,致使课堂秩序混乱,发生事故.切忌不求进取,敷衍搪塞.体育教师要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业务上要勤于进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变中求变的精神,必然会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切忌冷落后进生.运动水平高,守纪律,有礼貌的学生固然讨人喜爱,但关怀和温暖所谓“老笨”“站课生”更能体现一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下,对这样的学生只能因材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增强上进的勇气和信心.切忌给女生做保护动作时手扶胸,腹,臀等部位.男教师保护时,有些学生存有,害羞的心理,容易导致动作的失调.因此,男教师除了保护方法得当外,更不能有轻浮的现象.切忌“以一警百”
一名学生有错,不应让大家一起“受审”,采取“杀鸡骇猴”的办法,只能适得其反,对引起学生的反感.切忌以下适应的运动量惩罚学生.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不能采取停止的练习甚至“逐出课堂”的办法来惩罚,也不能因学生练习态度不好而加罚练习分量.这种拙劣做法,容易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切忌徇私偏袒.教师与学生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不管运动水平好的或差的,男生或女生,干部或一般学生,会说的概念会沿途的,都要一视同仁,一样要求,平等对待,切忌偏爱.特别对有缺点和有错误的学生,都要诲人不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切忌言语行为为检点.体育教师接触学生多,面广,和学生一起时忌说话粗俗,作风散漫;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
第三篇:历史教学新课改初探
历史教学新课改初探
文安县大柳河一中李微微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
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教学历史,不仅要教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教他们从历史中学到或悟出做人之道。而教师更是表率,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活教材。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效率自主性自助性
我今年任教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初中《世界历史》是初中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因中考
在即,应考的压力下使得七年级、八年级《中国历史》有声有色的课改到了九年级《世界历史》时就已偃旗息鼓、冷冷清清,形成目前“七年级、八年级轰轰烈烈搞课改,九年级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尴尬局面。其实,新课程改革与中考应试并不矛盾,新课改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而目前的中考改革也已表现出突出能力的导向,因此,二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如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更深一步推进产生积极作用。
目前正在全面铺开的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说到底是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变革——要
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改变“生产标准件”的统一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而要做到这些要求,关键是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中国数千年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仍是我们要继承的瑰宝,应试教育中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也因其合理的成分而受到西方教育学家的重视,再加上考试评价机制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新课程改革应是对传统教育继承基础上的更新和补充,而不应该是彻底否定应试教育的走极端的“花架子”、形式主义。
在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学习体会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特别是对新课改中初中《世界历史》的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替学生“咀嚼”的做法,注重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这也是让学生真正适应选拔性、能力型中考考试的根本解决办法,这一点“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1、增强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和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现代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达成有效教学:教学要提高师生的互动从而增加学习机会,教学要保证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大胆开放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达成体验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等课改目标的主要途径。
我的课堂上一直较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是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它认为: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学生对自身经验世界的组织,但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性,需要合作学习分享他人经验。由最初的不太重要的、难度不大的内容放开,到后来几乎节节内容都能合作讨论完成;由老师布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到“自己阅读,初步感悟”——“讨论,明确知识要点”——“应对老师必答、抢答式问题,明确重点”——“学生提问,老师或学生作答,化解难点”,几乎形成“自动化”学习程序。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积极性也非常高。即使不提前布置,很多同学都能提前预习,并查找课外资料以
作补充。其实,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当然,这种开放的课堂需要更高的课堂调控能力、更灵活的评价机制,而且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需要坚持及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调整;特别在刚开始时,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达不到老师所期望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辅助和补救措施,比如老师要加强引导和知识总结、强化单元测试和知识反馈等。
2、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助性。
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在过程中逐渐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和按历史发展规律学习的方法外,还从另外几方面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助性:
(1)让学生尝试自己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由个体主动建构,而非消极接受。当然,前提是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这除了要求平时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外,也需要经常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多种的知识结构形式,如表明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箭头式”,表现包含关系的“括号式”、“树突式”,表明对比关系的“图表式”等等,因为西方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为,组织有序呈网络状结构的知识更便于学生理解和长时记忆。开始放开时,我也有些担心,害怕学生做不了反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放手让学生去做了之后,我发现担心有点多余: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有模有样,都能在最初模仿老师的方式上加一点自己的理解、创新,逐渐的有些同学的知识结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类似于电脑程序式的、框架式的等等,而且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这种方式也会暴露学生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个同学都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逐步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尝到了甜头,便由开始时的被动的完成作业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性学习,只要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或复习,很多学生便自觉地在笔记本上写、画起来。
(2)注重测试的反馈,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反思的习惯。
自我调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上的自我反省和调整,是能够达成自主、自助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开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有利于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目标计划地制定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
我在课堂开放、注重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注重单元测试的检查和反馈,适当弥补教学中学生能力增强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不足。测试反馈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迁移能力的分析,更要求学生通过老师分析结合自己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简短的试卷分析和下一步的措施和目标,使学生大多能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也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学生与自己的反思和计划对照,督促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控。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效果良好,有些学生还由此学会了做整体的学习总结和计划,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记忆术的合理运用有助于知识的识记。我经常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例子,为学生介绍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及一些记忆技巧,如笔记生成技术、联想、谐音的方法等。我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学生介绍的“口袋小笔记”的方法(将一些知识要点摘录于小纸片或小本子,放在口袋中,随时可看上几眼),方便实用,被学生们竞相效仿。
二、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考方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调整和整合,但要保持世界历史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缩编和简化,去掉了一部分初中
学生不太好懂的繁难、晦涩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辅助性的直观的图文资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因为《世界历史》是九年级的课程,迫于中考的压力,必须提前结束新课、尽早进入复习,因此《世界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又必须向中考紧密靠拢。但大多数学校教师却又因此而急功近利——中考考的内容就学,中考不考的内容就干脆删掉,背离了新课改的科学的学习精神,也破坏了世界历史的完整性,是不可取的。
《世界历史》教材的整合应该是在新课改和中考二者兼顾的原则下进行。
世界古代史部分是非中考内容,但如果跳过不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不易理解,不利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而且学生刚刚由中国历史转到世界历史,视野骤然开阔,既有些茫然也有些好奇,而带有很多神奇色彩的世界古代文明会成为吸引和引导他们进入世界历史学习的好工具,不应错过。因此,在学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将世界古代史部分整理成了“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以海洋为中心的欧洲古代文明”和“中世纪的欧洲与亚洲”三个专题,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金字塔之谜”等问题提前布置搜集资料,利用暑假补课时三节大课(1.5小时)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学习,既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了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初步有了世界、人类历史的意识,加深了对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更是通过对“亚非古代文明与欧洲古代文明对比”、“欧洲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等较深层次问题的初步讨论,使学生对“把黑暗的欧洲变成为世界近代文明中心”的资本主义产生浓厚兴趣,为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世界近现代史的调整幅度较小,尽量不破坏世界历史体系的完整性,以利于学生架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原则。比如将《世界历史》第二册第3课的最后一框题内容“帝国主义间矛盾的加剧”并入第2课《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分作两课时完成,使学生对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对《世界历史》第二册第12课—第15课作顺序和内容调整为:“二战后的美国霸权政策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强调现实意义的主次关系。
总之,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品德培养的重要基地,新课程改革更强调人文教育。世界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世界近现代史,本身就是一部人文的历史、一部科学技术彰显伟大力量的历史,因此,世界历史的学习——特别是文艺复兴、近代文化和三次科技革命等等内容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提升教育的良好机会,不可错过。教学历史,不仅要教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教他们从历史中学到或悟出做人之道。而教师更是表率,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活教材。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有不足之处,望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新课标》、《杜郎口旋风》
第四篇:浅谈新课改中历史教学的心得
近几年来,我们广大教师随着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深入贯彻和实施以后,都有很多的收获以及心得和体会,这里仅谈一下我的一点体会。当前依然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推行着一套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全面的发展;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得到健全地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等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一篇题为《枯坐听讲》的文章中,认为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结果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怎样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呢?我们知道:初中历史课程历史跨度长、内容多、范围广,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呢?作为历年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师来说,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钓鱼岛问题,十八大精神,中国梦我的梦,环境与生存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有了这种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心态,我便趁势将学生引入正题。而学生的思维阀门一旦打开了,他们的学习劲头、思维的敏捷度便会提高好几倍。因而课堂从头至尾,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兴趣浓厚,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1)注重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教室必须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即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来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我除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用
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外,课堂上,我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的思维结果要尽量肯定,予以鼓励,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如在回答“公元前221年为什么很重要”时,教参的表述是:因为这一年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而学生是这样说的:“因为这一年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了,所以老百姓欢欣鼓舞。”我认为意思相近,予以肯定。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或者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b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把学生分组(一般情况下5-6个学生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边在教材中收集信息资料边在小组讨论中分析判断。c在学生讨论时,我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并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成员也可作修正补充。d在设计问题时,我会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区别指导,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让学生在唇枪舌剑中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如:我在上“如何评价秦始皇”时,把学生分成“功大于过”和“过大于功”的正反两方学生,让学生参加辩论,学生们为了准备辩论,广泛收集资料。在辩论中,两方围绕本方的观点列举了许多事例,学生不由自主地学习和掌握了历史知识,通过双方的辩论学会了怎样分析历史人物。在辩论中,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多媒体技术对历史学科而言,它不仅使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特点直观的体现,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起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首先,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如在学习《华夏之祖》这一课时,我就运用多媒体展示黄帝陵的相关画面,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再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丰富的信息量,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引导、发展、巩固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第五篇:新课改历史教师要求
试论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湖口一中
张鸣旭
最近几年,随着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一系列历史类电视节目的兴起,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历史热。但让我们感到极为尴尬的一个事实确是:历史很精彩,但中学的历史课却仍是索然寡味。甚至被一些同学讥笑为无聊、无趣、无用的三无产品。历史课在中学里也是无人问津,不被重视。这里面可能有社会的偏见,时代的局限,但主要还是要归结于我们自己,我们僵化的历史课。
所幸的是,历史课程改革仿佛如一股涓涓细水,在饱经了岁月的洗礼、在屡历风霜的侵袭之后,带着烟尘、含着沉思、怀着憧憬迎面扑来。时代给了我们这个机遇,作为课改的实践者,我们能否与时俱进,超越自我,领悟改革的真谛;能否在鲜活的课堂上,在淡泊的教学中,渗透出炉火纯情的智慧灵光和华彩绚丽的雄辩哲思,这不仅是新课程下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明确作为教师为什么而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我们关注的不应再是我今天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
历史教育首先是一种公民教育,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合格的公民。具体说来则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人格即人性,指一个人的各项重要和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简单形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1]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所在。尤其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下降。自以为是,趋炎附势,惟利是图,可谓司空见惯。诚实正直的教书先生有铸就学生优良品格的可能。给学生一个洁身自好、正人君子的学生学习榜样。心胸宽阔,襟怀坦荡,这样的老师能使学生志存高远,成就事业。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有缺陷。我们很可能达不到学高德厚的人师标准,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
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专业知识、一般社会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前者是所有历史教学安身立命的东西,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而后者则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意义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历史首先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大典的学科,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思想、文化,无一不涵盖在历史学科的范畴中。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就必须博览群书。阅读对历史教师意义格外重大,在阅读中经常会发现令人悠然心会的阐述和命题,从中领悟到一种理智的美、深邃的美。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多些灵气少些匠气,多些生动例证,少些空洞说教。
但各种史料浩如烟海,史学著作更是多如牛毛。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由于有教学上的压力,所以只能选择性阅读。首先通史类著作是不得不读的。如中国史方面,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等。尽管每部著作都有他的缺点,如范氏的阶级斗争论、钱氏的文化自恋主义等,但通史著作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把握、线索的明晰是大有裨益的。世界史方面,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应是必读之作。该书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在中国人写得历史著作中是很少能见到的,很符合当前的史观和历史新课改理念,当是必读之作。
其次,一些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研究杂志也应是必读的。此类杂志刊载的文章,比较集中反映历史的疑点,历史教学的难点和时代的热点。
但历史学科有着他的特殊性,历史知识是不断的在变动发展的。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百家争鸣,思想活跃,成果丰硕,尤其是外国学术著作的不断翻译出版,更是开拓了我们不少的视野。我们如果不密切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及时改变自己的史学观念,是很难把握新课程内容变化的根源的。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史,新课程强调的是从文明史的角度宏观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而如果我们仍花很大精力帮助学生分析战国时期中国如何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飞跃,还僵化在五种社会意识形态里,那就被同仁们笑话了。再如,如果我们依旧以为只有唯物史观才是正确的的,把其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甚至作为公式去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类的话,那未免有点过时了。殊不知唯物史观确实有它的合理之处,但绝不是唯一的,时下比较热门的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也同样有它的意义之所在。随着当代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们需帮助从世界文明走势这个大视野认识中国的现状,从而明确个体的价值和责任。不同的史观,其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论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结果又必然是殊途同归的,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人类文明的成果及其下来的走向。[2]
一些基本的社会文化知识也是作为一名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历史与文学、哲学、地理、艺术、宗教等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凸显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不但开拓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阮巧玲老师运用文学作品中有关历史人物的描写,引导学生辨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真理与谬误,从中领悟到真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在讲述南朝佛寺的盛行时,引用杜牧的《江南春》等。[3]如李惠军老师在讲述历史上铜为什么早于铁的出现时候引用的化学成分知识等。
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科学知识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巧妙灵活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差生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从而拓展历史课堂的光度和深度。
三、正确处理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教师的舞台在于课堂,课堂的教学效果决定了这堂课的成败。如何上好课?正确处理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尤为重要。
良好的教学形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好比西药在外层包裹的一层糖,里面的可能是苦涩的,但经过老师的一定包装,同学也许就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比如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当时人的心态去理解历史。广东省夏辉辉老师设计“雅典公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以一个雅典公民一天的生活,来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从而大大了拉近了学生与艰涩生疏的概念的距离,极大了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另一方面,形式虽然很重要,但内容更不容忽视。现在有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费尽心机,花样翻新,而不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即使教师讲的天花乱坠,但如果内容空洞,没有养分的话,那恐怕就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所以,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既不能让自己的课堂枯燥乏味,更不能本末倒置。
四、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学,课堂有着自己的灵魂
听过一些名师的讲座,他们都讲究课堂的思想性,课堂要有自己的个性。细细体会,确实,我不可以改变这个社会,我确可以改变这个课堂。
历史知识,就教学而言,可分为史实性知识和智慧性知识。史实性知识陈述一个人物、一个过程、一种现象,是学生学历史的基本素材。史实性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的有效接受,即可掌握。智慧性知识指导学生历史的方法,启迪学生获取历史智慧的借鉴。但历史智慧历史思维如何获得呢?我比较赞成全仁经老师的观点,来自思辨教学。即通过惊奇、观察、质疑,针对教材内容编织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思想的教学。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三句话:讲究哲理智慧,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创新。还可以总结为四看:人看此面,我看彼面;人看一面,我看多面;人看表面,我看底面;人看正面,我看反面。总而言之,反弹琵琶,独成一家![4]
课堂的真正的生气和活力,课堂的灵魂与生命,绝不是来自与按部就班的传授知识,绝不是来自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而是来自与教师的思想。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批判性,而不是对教科书的盲从;应该具有自己的创见性,而不应成为教参或现存教案的搬运工;应该具有深刻性,而不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应该具有发散性,而不应走向思维的死胡同。
五、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共建,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是一种只识“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促使教师必须加强探索教育教学之路的研究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应变力,也是我们永葆教学青春的秘诀。
中学老师教学任务繁重,高考压力大,不可能像大学老师那样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和相当优越的学术研究条件,因此,选择一些大题做鸿篇巨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教学的第一线,能够获得很多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等。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写一些小的论文,写作目的也是为了直接解决中学历史教育的实际困难。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如果能够在教育科研上有所成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六、结语
新课改好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我们一个舞台,让我们充分展露我们对于教学的预期蓝图,尽情展示自己智慧的灵光和雄辩的哲思;但另一方面,这也是给中学历史教师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紧修炼内功,那只能被时代所唾弃,最终成为历史教学中的罪人。
[1]《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3日第1版
[2]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3)
[3]阮巧玲.总有书香萦心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9)[4]全仁经.耕读人生—我的心路[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