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张寨镇实验小学:王丽军肖进科 在举国进行的新课改大浪潮中,莘县教育也迎来一次课改高潮。第一批课改学校验收,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的地方我们可以直接借鉴,不足的地方我们引以为戒。根据此次课改学习的心得,就一下几方面谈一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一、对教师上课的要求。
首先,新课改中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过去很多教师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等于虚设,课堂走向完全偏离教学目标。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不确定、不系统,即学生不知道学什么,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新课改要求必须出示学习目标,并且课堂要围绕教学目标落实,目标出示多少,就认真落实多少,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
其次,新课改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地位进一步明确: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学习主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像过去老教法一样,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不能像近些年来部分教师讲得公开课一样,把语文课堂变成“表演课”、“政治课”、“思品课”完全是虚招数,学生学不到任何东西;更不能像部分极端课改学校,教师完全撒手不管,任凭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完全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违反了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改的课堂应该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结合,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不会偏离学习目标。
二、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认真解读文本”是此次课改学习中赵主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过去包括现在,大部分语文老师的备课还是依靠“教参”,有的老师是图方便,有的老师是参考学习。不管哪一种原因,这种“便捷”都会让老师无法真正理解教材,“只学招数,没有心法”,教课也只是能教个大概,无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次的含义。“认真解读文本”其实是教师本身学习教材的过程,先读进去认真感受、融入文本,再读出来提炼文本内的知识,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写好教案。教课才能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控才更准确。特级教师于永正,每次上课前都至少要读课文10遍,这是备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
三、对教师使用教材的要求。
语文教师对教材使用的认识要改变。过去的老方法主要是“以本为本”,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没有就不教。新课标指出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材使用上老师应该有所取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情况,以及自己的认识,适当补充或者省略部分教材内容。比如大部分版本的语文教材对文学作品的使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删减或者更改,老师应该去了解一下作品原文,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了解下原文,以便于学习了解体会课文主旨。再比如高年级课文一般篇幅较长,如果面面俱到,会浪费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只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学习。另外有的老师习惯过多的补充课外内容,“过犹不及”,过多扩展一方面知识点过多给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浪费重点内容的学习时间。总之语文课不是学课本内容,而是通过课文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会语言文字的使用。
四、其他方面的要求。
一个语文老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新课标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如何使
学生获得?用一句老话说就是: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其身必须有一桶水;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知识,学生意外生成的问题,老师最好能当面回答,所以一个语文老师知识面必须要广,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要丰富;语文老师还应该多才多艺,该唱的时候能亲自唱,该画的时候能亲自画,课堂效果比出示有关材料好得多;语文老师还必须懂教育心理学,以便准确地抓住学生心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要教好语文课、做好新课改工作对语文老师来说必须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必须有理论依据。多思考成功者的例子,多总结别人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是多实践,最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产生。
第二篇: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谈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摘要
评价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孰优孰劣,人们都会百分之百地倒向前者,没有人会认为专制要比民主更好。但这样的评价是否绝对正确?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民主或专制这样不同的社会制度,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教师应该如何讲述战争?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战争?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在讲述战争的时候往往走入了误区,即过多地、片面地宣传了仇恨。
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程处处充满着挑战,它不光是对学生思维水平、认识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教师教育观念的一次全新的考验。
关键词
新课改
中学历史教师
素质
高中的新课改于2004年启动到今天已经整整七年了,2007年教育部设立师范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到今天也已经四年过去了,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历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到底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下面仅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维目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举几个典型例子谈几点体会。
对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的认识
评价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孰优孰劣,人们都会百分之百地倒向前者,没有人会认为专制要比民主更好。但这样的评价是否绝对正确?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民主或专制这样不同的社会制度,其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去问,更少有人去思考。
岳麓版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的第一单元概述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单元又谈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重点讲述了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学习之后学生普遍会认为古希腊的政治制度要比古代中国先进,因为在雅典时期就居然出现了民主制度!它比西方近代民主制的形成还要早两千多年呢。但事实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政治制度都没有延续长久,而古代中国的专制制度却延续了两千多年。应该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一次公开课上,我在讲到希腊民主制度的根源时,将它与中国的专制制度作了一分析比 较。希腊半岛多山少平原且平原狭小,有漫长的海岸线,多港湾,如此的地理环境造成其经济特点是农业不发达,航海商贸业相对发达。山地的阻隔导致了希腊城邦林立,小国寡民又使其政治上很难形成君主专制制度;而商贸业相对发达带来的影响,使人们在政治上更容易达成妥协,形成民主制度。地理环境造成的经济特点成为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则不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平原广袤,适合农业发展,因此很早就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但频繁的洪水泛滥,北部草原游牧部落的南下侵扰等,都是分散的、个体的农耕文明所无法抵御的,只有专制集权的政府才可能迅速而有效地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治理洪水、抵御侵扰。所以,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有它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国土疆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将其类比于古代雅典。
再者,历史上的专制统治不一定都黑暗,民主政治也不一定都光明。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中不乏明君,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在他们的治理下,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思想文化也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中华帝国鼎盛的局面。而就在大家都认可的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却出现了以民主投票的形式宣判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死刑的一幕。所以,评价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否不能简单地以专制还是民主来作评价标准,对历史现象应该做具体分析,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专制制度与民主政治在不同时期出现在不同国家,都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应该说,在历史上它们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战争的态度
教师应该如何讲述战争?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战争?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在讲述战争的时候往往走入了误区,即过多地、片面地宣传了仇恨。而被仇恨的对象不光有战争的罪魁祸首,还有被胁迫参与战争的老百姓;他们片面地强调被侵略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忽略了战争发动国的人民也是战争受害者,也同样遭受了苦难。例如一谈抗日战争,大家就会提到“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中无辜受害的中国人民,而鲜有谈到广岛、长崎惨遭原子弹伤害的日本平民百姓的。这样宣传的负面效果是使一大批不懂历史的青少年盲目地仇外、排外,成为“愤青”。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日本代表团的时候曾就这个问题说过“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现在我们必须揭开历史上新的一页。”①这种“大爱”胸怀值得我们学习。
基于此,我在上历史必修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这课时,做了这样一个设计,在介绍了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成果后,紧接着打出一张幻灯片:“须知兵者是凶器”,下面写道:
“但是,原子弹也好,氢弹也好,它们都是能毁灭人类、毁灭地球的残酷武器。从人类 ① 引自[英]韩素音:《周恩来与他的世纪1898——1998》,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根本利益来讲,我们绝不应该为拥有杀人武器而欢呼!
武器是残酷的!战争是残酷的!而无辜的和平居民被战争吞噬的场面更是残酷的!”
然后我选了四张日本记者山端拍摄的照片:
①此张照片是核袭击前,山端路过广岛时拍的。山端:“这个女孩当时正在从这个简易的防空洞里走出来。我们的目光偶然相
① ②
③ ④
遇,我就拿起了相机拍了下来。自己当时还默默祝愿她可以在空袭中幸存下来。事后知道那里正是原子弹落下的中心区。”
②本图是日本记者山端达到了长崎后的第一张照片。他如此回忆,“我在这一片触目惊心的废墟之中时,一股股热风在我的脸庞边席卷而过。这种感觉,我至今也无法淡忘。”
③“死婴如同没有生气的洋娃娃一般被丢弃在路边。作为一个战地摄影记者,对于血腥的场面自己也已经是目睹多次。但是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的双手无法抑制地颤抖。”
④“死亡和生存往往就是这样接近,这种距离往往让人感到窒息般的可怕。”
然后,我打出一道思考题:“请思考,我们明明知道核武器能够毁灭人类、毁灭地球,为什么我们还要制造核武器?”
在答案中我先引用了老子的一段话:“夫兵者,不祥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然后打出参考答案:“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核威胁、核垄断,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在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就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指出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邓小平也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防地位。”
在制作这节课的课件时,我刻意将核试验成功与核爆炸残酷后果的镜头放到一起,目的就是想端正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从而在学生心灵里唤起对和平的认同与追求。
对民族独立模式的评价
可以说,课改后的高中历史课程处处充满着挑战,它不光是对学生思维水平、认知能力 的挑战,更是对教师教育观念的一次全新的考验。例如:传统教育历来倡导讲授殖民地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时,应把握“要刚强,要反抗,要宁死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实质。在相关的学习内容中,学生通常会得到这样的认识,即暴力反抗是争取民族独立的唯一有效途径。可是,高中历史新教科书选修四,在“亚洲觉醒的先驱”这个单元中,却展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三种不同典型。一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武装斗争典型;二是《圣雄甘地》——非暴力抵抗典型;三是《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社会改革典型。三个典型都体现了“刚强”“反抗”的精神实质,但民族独立的途径却不尽相同,尤其是甘地的“非暴力抵抗”令以往的思维定式受到了挑战。应该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武装斗争也好,非暴力抵抗也好,其实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因为它们都是根据自身的国情而采取的一种斗争形式而已,从动机与结果来看,他们的做法都是值得肯定的。
上《圣雄甘地》这节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扩展他们分析问题的视野,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材料思考题:
材料一 人必须有勇气接受多次打击,表明自己虽不还手但绝不退缩,以唤起人的本性,使对方减少恨意,起尊敬之心。——甘地
材料二 周谚有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夫以智御智,如用石压草,草必罅生。以暴禁暴,如用石击石,石必两碎……。
——《东周列国》
材料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问题:甘地的思想竟与中国古人的观点相通!你对这点有何看法呢?
这三段材料给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与以往不同的思路,经思考和讨论后,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个同学做了如下回答:
“我认为甘地的非暴力并不是软弱,而是刚强,是柔中含刚,是以柔克刚。是相信用自己的柔弱可以战胜殖民者的残暴。”
显然,学生没有囿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对甘地进行一番批判,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客观地评价了他的做法,这真让人感到高兴!我想,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在今后面对所有的社会问题时都会充满自信,因为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并作出正确判断了。
对同理心的培养
所谓同理心就是“你有能力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们的感受,站在他们的立场 4 设想,用他们的眼光和思维来看事情。”②它与怜悯心、同情心不同。怜悯心、同情心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被关注对象表达的一种感情,而同理心则是站在被关注对象的立场上去感同身受。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爱的教育,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否则,这个世界将会变得非常冷漠!
几年前一篇名为《学生为何拒绝感动》的文章中谈到这么一件事,某中学曾请著名作家、北大的曹教授给师生作报告,曹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学会感动。他说,我们应对苦难抱有感恩之心,情感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元素。为了说明主题、感染学生,曹教授讲了不少感人事例,还结合自身实际,讲到自己在农村的艰难经历。曹教授的演讲丝丝入扣,震撼心灵,甚至坐在台上、一向严厉的校长也不时用纸巾揩拭泪水。
可是,文章的作者事后在向学生了解听报告的反映时,发现竟没有一个学生当时在认真听报告,甚至有的回答更绝:“听什么报告呀,我一直低头写作业,那么多作业。”作者以为这或许是个别现象,便问:“写作业的学生多吗?”那个学生回答说:“多着呢,有几个在认真听哪?”作者仍未放弃,继续追问,遗憾的是没有一位学生说听了报告很受感动。
“问题出在哪?”作者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选择冷漠、拒绝感动呢?”
其实,问题出在学生身上,而根子还是要从我们的教育上去找。反思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真是只有分数,不见活人!难怪被称作是“目中无人”的教育。有人开玩笑:现在是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初中课程,初中学高中课程,高中学大学课程,大学再学幼儿园怎么去做人。
“一个冷漠的社会是多么可怕!”作者写道,“我们的教育已确实要关注人本身了!”
上面这个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我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确实是迫切地需要提到日程上来了。而这个教育首先要从师范教育抓起,教育者应该是首先接受教育的人。
新课改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道德修养,提高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我们的师范教育也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个大目标,培养更多合格的教师,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② 这里对同理心的解释采用了美国布莱恩·魏斯医生的观点。见其著作《轮回
前世今生来生缘》,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新课改对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课改,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教师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挑战。可以说,教师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学生的进步。而教师要有大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寻找自我发展的多元化途径,才能真正为新课改添砖加瓦,献上绵薄之力。
一、树立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
新课程的一大目标是让教育顺应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要求,如果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仍然固步自封,那是肯定无法适应新课程教育需要的,因此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的树立是极其重要的。自我发展意识是促使教师多元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促使教师不断的学习、积累、总结、反思、实践,开拓进取,形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实现敬业到精业的突破。
二、树立合作意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新课程改革面临新的理念、新的领域、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能力等,这些新的问题依靠一个教师不能够也不可能解决,需要教师们的集体智慧集体力量,集体备课成为解决新的问题的有效途径。“集合众智,无往不利”。集体备课从宏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艺术等,从中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教学进度、考试试题等,从微观层面上讲,可以解决一课的基本知识、重点与难点等等。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宽松,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有利于探讨各项工作。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
三、好学不倦,提高知识更新能力。“一本备课本用十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要有好学不倦的精神,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教师,获取信息的技能成为了一项基本素养。通过不断学习,理论上有所了解,视野上更加开阔,可以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起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课堂的厚积薄发。中国目前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存在一大问题就是浮躁与急功近利。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所以读书是不易的,它需要平心静气,要耐得住寂寞,浮躁不得,它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要灵活安排时间。教师要让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培训、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感悟,提升专业素养,陶冶性情,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总之,教师要有鲜活的思维与认识,就得要好学不倦。
四、勤于总结,善于反思。
马克思说:“经常自己批判自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勤于总结,善于反思。通过总结反思,坚持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在总结中提高,在反思中不断成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有成果意识,把需要总结与反思的地方写出来形成文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在教学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养成反思习惯,本身就是对事业、对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感,它有助于形成教师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的优良职业品质。
五、吸收课堂,教学相长。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创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为教师知识的自我建构、发展与完善创设情景。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还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时空,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的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注重教师的因势利导,树立教师主导意识,调控驾驭,启发与引导学生。课堂是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课堂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些生成性想法或做法可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不及时抓住,可能以后很难想起来,在课堂中,或者更多的是在下课后,及时地记载下来,包括一些思想、知识、方法、价值观等。还有就是多听同事们的课,以学习与批判的态度去听课,比较自己与同事课堂教学的异同,吸纳优点,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发现并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六、善于积累,利于教学。
“磨刀不误砍材工”,教师要学会获取信息,勤于和善于保存读书资料。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那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荀子·劝学》中讲:“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也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在平时的读书过程中注重收集资料,在暑假、寒假比较空闲的时间里进行整理完善,做成剪报贴片、复印胶片等,利用网络,从网上下载等方式积累各类资料,把它分为vcd片段中心、课件资料中心、课题研究中心、历史方法中心、历史教学资料中心、网页中心、试题中心等存在硬盘中,这将十分有利于教学工作,包括课堂资料的选择运用、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
七、参与课题研究,提升研究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教师应该珍惜研究机会,使教育科研日益成为教师的内在要求与自觉行动,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平台,为自己的提高创造极大可能。只要参与了其中,始终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与研究能力。教师应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抓住机会,研究新课改,抓住其中的关键点作为突破口,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所作为,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创新,形成教学特色,从而实现创新教育与特色教学。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一些是经验,更多的是教训。教师应该抓住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踏实学习,努力进取,有所成就,从而让教学工作成为一件很有意义与成就感的职业甚至是事业。相信恩格斯的一句话:“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
第四篇: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21世纪,新的教学观念正改变着中国的教育体系,从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互动;从单纯的讲解谱为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共存。社会给学生的是挑战,要求他们有自信、能创新,有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思考,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社会有一个清晰实质的认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知识的配剂师转变为催化剂,教育者和向导。社会对教师似乎变得挑剔起来,而教师这个“铁饭碗”也失去了它原有的牢固性和依赖性。面对如此巨大的形式转变,面对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什么样的老师才能适应社会,成为新一代优秀教师呢?
一、具备人格魅力,全身心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老师。
一个真正热爱地理教育的老师会对周围的环境非常关心,在平时注意收集地理素材、地理信息,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亲身经历各种地理情境,拍摄 多种民俗风景,丰富课堂教学。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提高,无形中产生的一种新和力,让师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切身感受地理带来的乐趣,课堂的效果不言而喻,许多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同 学也能参与其中。
二、对学生了解到位,能“因材施教”的教师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益,就是检验一个教师的标准。重点学校和普通校的难题一定不一样;同亲,在普通学校得到大家认可的讲课方式到了重点学校也许无用武之地。比如排到地形图判读时,重在学校教师选择的等高线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要求在难度上大许有一个档次,而普通学校则在基础图形上以兴趣作为着眼点。这种大的基础环境差异上,教师就需要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给自己学生一个适当的情境,使学生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解决问题,让学生变得有效率、有效果。
三、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教师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其知识的容量大,同时也是训练思维的良好载体,尤其在综合思维的形成和训练过程中其作用格外突出。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综合思维。所以,地理课的学习可以建立起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式”,这对学生的发展不无裨益,这也是国家设立综合科目的实质目的。但是,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其他学科的点滴知识,能有效地加以结合。
四、能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敢说、敢想、敢做的教师
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想法,但是由于当时的情境,不敢表达自己,错过了机会。当别人说先把它说出来,就这样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慢慢的自己会对自
己形成一个“我不行”的定性评价。学生也是如此,大多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会注意到一个现象,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往往就是那几个学生,而且这些学生被教师评价为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去参与学校和年级的各种活动,成绩也不错。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往往是上课容易走神的群体中的分子。我曾经问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以前不喜欢举手,后来参与性很强。他告诉我,最难的是第一次举行回答问题,心里狂跳不止,但是在受到教师的高度评价后,就有了第二次举手的念头,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参加其他活动的时候又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于是,好象做很多事情就变得容易起来。按照专家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特长的地方,有的人学知识特别快,有的人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各有所长。教师的作用是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让他能够把自己的优点 展现给大家。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后悔中埋没了自己的专长。地理课具有这样的优势,因为他不像数理化那样有固定的答案。比如讲到印度的优势,学生可以从工业、农业、位置等各个方面回答,每个方面又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只要能说了其中一方面,就有受到教师鼓励的机会。如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提高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人尽其才,充分认识自己、敢说、敢想、敢做,这样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学生喜欢和尊敬的教师。
放眼未来,任重道远。在新世纪的开端,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成为适应时代的新型地理教师。
第五篇:新课改历史教师要求
试论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
湖口一中
张鸣旭
最近几年,随着易中天的“品三国”等一系列历史类电视节目的兴起,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历史热。但让我们感到极为尴尬的一个事实确是:历史很精彩,但中学的历史课却仍是索然寡味。甚至被一些同学讥笑为无聊、无趣、无用的三无产品。历史课在中学里也是无人问津,不被重视。这里面可能有社会的偏见,时代的局限,但主要还是要归结于我们自己,我们僵化的历史课。
所幸的是,历史课程改革仿佛如一股涓涓细水,在饱经了岁月的洗礼、在屡历风霜的侵袭之后,带着烟尘、含着沉思、怀着憧憬迎面扑来。时代给了我们这个机遇,作为课改的实践者,我们能否与时俱进,超越自我,领悟改革的真谛;能否在鲜活的课堂上,在淡泊的教学中,渗透出炉火纯情的智慧灵光和华彩绚丽的雄辩哲思,这不仅是新课程下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明确作为教师为什么而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我们关注的不应再是我今天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
历史教育首先是一种公民教育,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合格的公民。具体说来则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人格即人性,指一个人的各项重要和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简单形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1]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所在。尤其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下降。自以为是,趋炎附势,惟利是图,可谓司空见惯。诚实正直的教书先生有铸就学生优良品格的可能。给学生一个洁身自好、正人君子的学生学习榜样。心胸宽阔,襟怀坦荡,这样的老师能使学生志存高远,成就事业。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有缺陷。我们很可能达不到学高德厚的人师标准,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
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专业知识、一般社会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前者是所有历史教学安身立命的东西,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而后者则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意义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历史首先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大典的学科,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思想、文化,无一不涵盖在历史学科的范畴中。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就必须博览群书。阅读对历史教师意义格外重大,在阅读中经常会发现令人悠然心会的阐述和命题,从中领悟到一种理智的美、深邃的美。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多些灵气少些匠气,多些生动例证,少些空洞说教。
但各种史料浩如烟海,史学著作更是多如牛毛。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由于有教学上的压力,所以只能选择性阅读。首先通史类著作是不得不读的。如中国史方面,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等。尽管每部著作都有他的缺点,如范氏的阶级斗争论、钱氏的文化自恋主义等,但通史著作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把握、线索的明晰是大有裨益的。世界史方面,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应是必读之作。该书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在中国人写得历史著作中是很少能见到的,很符合当前的史观和历史新课改理念,当是必读之作。
其次,一些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研究杂志也应是必读的。此类杂志刊载的文章,比较集中反映历史的疑点,历史教学的难点和时代的热点。
但历史学科有着他的特殊性,历史知识是不断的在变动发展的。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百家争鸣,思想活跃,成果丰硕,尤其是外国学术著作的不断翻译出版,更是开拓了我们不少的视野。我们如果不密切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及时改变自己的史学观念,是很难把握新课程内容变化的根源的。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史,新课程强调的是从文明史的角度宏观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而如果我们仍花很大精力帮助学生分析战国时期中国如何实现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飞跃,还僵化在五种社会意识形态里,那就被同仁们笑话了。再如,如果我们依旧以为只有唯物史观才是正确的的,把其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甚至作为公式去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类的话,那未免有点过时了。殊不知唯物史观确实有它的合理之处,但绝不是唯一的,时下比较热门的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也同样有它的意义之所在。随着当代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们需帮助从世界文明走势这个大视野认识中国的现状,从而明确个体的价值和责任。不同的史观,其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论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结果又必然是殊途同归的,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人类文明的成果及其下来的走向。[2]
一些基本的社会文化知识也是作为一名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历史与文学、哲学、地理、艺术、宗教等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凸显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不但开拓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阮巧玲老师运用文学作品中有关历史人物的描写,引导学生辨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真理与谬误,从中领悟到真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在讲述南朝佛寺的盛行时,引用杜牧的《江南春》等。[3]如李惠军老师在讲述历史上铜为什么早于铁的出现时候引用的化学成分知识等。
作为一名教育者,教育科学知识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巧妙灵活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梯度的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差生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从而拓展历史课堂的光度和深度。
三、正确处理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教师的舞台在于课堂,课堂的教学效果决定了这堂课的成败。如何上好课?正确处理好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尤为重要。
良好的教学形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好比西药在外层包裹的一层糖,里面的可能是苦涩的,但经过老师的一定包装,同学也许就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比如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当时人的心态去理解历史。广东省夏辉辉老师设计“雅典公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以一个雅典公民一天的生活,来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从而大大了拉近了学生与艰涩生疏的概念的距离,极大了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另一方面,形式虽然很重要,但内容更不容忽视。现在有些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费尽心机,花样翻新,而不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即使教师讲的天花乱坠,但如果内容空洞,没有养分的话,那恐怕就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所以,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既不能让自己的课堂枯燥乏味,更不能本末倒置。
四、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学,课堂有着自己的灵魂
听过一些名师的讲座,他们都讲究课堂的思想性,课堂要有自己的个性。细细体会,确实,我不可以改变这个社会,我确可以改变这个课堂。
历史知识,就教学而言,可分为史实性知识和智慧性知识。史实性知识陈述一个人物、一个过程、一种现象,是学生学历史的基本素材。史实性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的有效接受,即可掌握。智慧性知识指导学生历史的方法,启迪学生获取历史智慧的借鉴。但历史智慧历史思维如何获得呢?我比较赞成全仁经老师的观点,来自思辨教学。即通过惊奇、观察、质疑,针对教材内容编织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思想的教学。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三句话:讲究哲理智慧,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创新。还可以总结为四看:人看此面,我看彼面;人看一面,我看多面;人看表面,我看底面;人看正面,我看反面。总而言之,反弹琵琶,独成一家![4]
课堂的真正的生气和活力,课堂的灵魂与生命,绝不是来自与按部就班的传授知识,绝不是来自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而是来自与教师的思想。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批判性,而不是对教科书的盲从;应该具有自己的创见性,而不应成为教参或现存教案的搬运工;应该具有深刻性,而不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应该具有发散性,而不应走向思维的死胡同。
五、拥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倡导课程共建,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是一种只识“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促使教师必须加强探索教育教学之路的研究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应变力,也是我们永葆教学青春的秘诀。
中学老师教学任务繁重,高考压力大,不可能像大学老师那样有比较宽松的时间和相当优越的学术研究条件,因此,选择一些大题做鸿篇巨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教学的第一线,能够获得很多第一手的教学资料,对于中学历史教育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等。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写一些小的论文,写作目的也是为了直接解决中学历史教育的实际困难。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如果能够在教育科研上有所成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六、结语
新课改好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我们一个舞台,让我们充分展露我们对于教学的预期蓝图,尽情展示自己智慧的灵光和雄辩的哲思;但另一方面,这也是给中学历史教师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紧修炼内功,那只能被时代所唾弃,最终成为历史教学中的罪人。
[1]《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3日第1版
[2]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3)
[3]阮巧玲.总有书香萦心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9)[4]全仁经.耕读人生—我的心路[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