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朱则

时间:2019-05-13 02:2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朱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朱则》。

第一篇: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朱则

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 朱则平

内容提要:本文是作者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参考国内外有关器乐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而提出器乐教学实验的课题,并领导课题组进行为期三年多的实验。报告以翔实的事实、可靠的数据论述了器乐教学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其他方面素质的作用,同时也简介了开展器乐教学对于提高师资水平、完善音乐教学方法以及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湖北中图分类号:

J60-06

文献标识码:B

一、课题的提出

(一)音乐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德、智、体、和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指出:“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读谱能力具有特殊功效,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中学的大纲也指出:“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及音乐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应予以重视。”

(二)湖北省教委在1991年7月印发的《湖北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实施意见》中指出:全省“每个中小学生应会唱一定数量的歌曲和掌握一门以上的乐器”。这就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器乐教学的课题。

(三)“传统”的音乐教学[1]缺少器乐教学,使得音乐这门听觉艺术课难以给学生提供实际音响,缺乏听觉训练和行之有效的读谱训练,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质难以提高。

(四)“传统”的音乐教学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很多嗓子不好或处于变声期的学生会对单纯唱歌教学产生厌恶感,音乐素质的提高则会落空。

(五)“传统”的音乐教学,学生缺少快乐感,在教学过程中即使出现读谱、听音等基本素质训练,也往往十分枯燥无味,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传统”的音乐教学为学生的实践(单一唱歌)所提供的音乐作品往往限于歌曲类,形式单调,不利于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及创造能力,而是否具备这些能力,正是一个人音乐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为指针,以省教委印发的《湖北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实施意见》为指导,以现行教学计划、《大纲》和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教材为凭借,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音乐课教学的自身特点,进行器乐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三、理论假设

(一)假设命题

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器乐教学,则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开发其智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音乐课教学的整体效益,更好地达到音乐课教学的目的。

(二)理论及实践方面的依据

1、.国内外中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器乐教学的本质是教儿童通过乐器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

2、儿童少年时期是培养绝对音高概念的最佳时期,具有绝对音高概念的人可以说已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而教儿童少年学习固定音高的乐器,正是培养其绝对音高概念(至少是良好的音准)的最佳途径。

3、.器乐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性,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非器乐化的教学中,视唱和听音是很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玩”乐器的过程中,则可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或无意注意,从而掌握视唱与听音。

4、.器乐教学可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促进眼、耳、口、手、足多种器官协调发展,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积极作用。

5、.器乐学习能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促进知识迁移。通过器乐学习,演奏实践,能提高学生识谱、视奏、视唱能力,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在听觉上更加有效地建立“多声部”观念。

6、.器乐教学是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桥梁,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文化,提高其总的音乐文化素质(而不是仅限于提高视唱练耳水平之类的狭义音乐素质)。

7、.当今世界上已被公认为最先进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都将器乐教学作为重要内容,而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则本身就是儿童器乐教学法。铃木先生(该教学法创始人)认为所有的儿童(只要不是白痴)都可以学好音乐,提高综合素质,而学好音乐则应从学习乐器入手。

8、.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器乐教学,在美国学习乐器(包括各类简易乐器)的小学生几乎为100%,中学生为50%左右。朝鲜政府规定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学习两件以上的乐器。日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组织乐器的学习。这些国家的学生音乐素质之高是惊人的。如美国很多中小学生都能演奏交响乐,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听交响乐或看歌、舞剧时能够对照阅读复杂的乐队总谱。

(三)为验正实验假设,实验将制定特定措施,以达到如下目的:

1.、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器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音准、读谱、音乐审美、创作等)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2、.通过器乐教学实验,提高音乐教师和音乐教研员的科研能力,为深化音乐教改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音乐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励和鼓舞人们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献身。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音乐教育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很好的贯穿这一原则。

(二)音乐审美观照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原则

此原则是指必须把音乐的实践与审美观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观照之中,进行器乐的实践,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开拓想象空间,发展音乐创造力和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在器乐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乐曲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情感凝聚在演奏之中,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音乐优美的意境和揭示音乐艺术形象,并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达到忘我的境地。

(三)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训练相结合原则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在传授音乐基础知识时立足于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发展,反过来在技能训练和音乐实践中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

(四)因才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器乐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各种不同措施,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五)寓教于乐原则

在器乐教学中要通过优美感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共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在玩乐的过程中自愿接受音乐美的陶冶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使他们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和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六)科学性原则音乐教育是一门科学,器乐教学有其内在的科学性、系统性。要注意循序渐进,系统训练,即使是练习一首合奏曲,也应注意对速度、力度、音色各要素严格要求,在变化中求统一,在分散中求集中,层次分明,彼此配合。

五、研究课题

(一)器乐教学与提高中小学生读谱视唱能力的关系。

(二)如何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

(三)怎样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

(四)如何通过合奏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使学生在听觉上建立多声部观念。

(五)器乐教学与开发学生的智力及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

(六)器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六、实验方法

(一)实验周期

1992年9月(个别点为5月)~1995年7月,历时3学年。

(二)实验对象

宜昌市、武汉市洪山区、荆沙市(现荆州市)、襄樊市、黄石市、鄂州市、潜江市、孝感市、应城市、随州室、洪湖市、利川市、红安县、监利县、武钢、葛州坝电厂、襄铁以及省直的24所普通中小学的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

(三)实验控制条件

各实验学校任意确定一至两个普通班级作为实验班,不作任何挑选,并确定相应的平行对比班。

七、实验过程

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从1992年5月至1995年7月,历时3年多,每年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5月~1993年7月)为起步阶段,这期间,我们着重抓了器乐教学实验管理的优化工作,我们认为器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管理的科学、规范与否关系甚大。所以,从实验之初我们就十分注重优化管理,具体做法(详略)简介如下:

1、.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教改精神

2、.健全管理机构,形成实验网络

3、.制订管理细则,照章行事

4、.加强数据统计,确保实验的科学性

5.、注重检查评估和信息反馈

第二阶段(1993年9月~1994年7月)为深化、发展阶段。深化,就是深入研究器乐教学的思想与方法;发展就是将点上的成果推广到面上。此阶段又有一些学校要求参加实验,省直属实验学校已发展到24所,各地区又增加了一些本地的实验学校。有条件的学校均开设器乐课。器乐教学及实验工作在全省形成一定的气候。

第三阶段(1994年9月~1995年11月)是实验工作的总结、验收阶段。在第一、二两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中,各实验点都已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并已形成各自的特色,他们的经验在全省城乡学校开展器乐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好的作用。这些实验点就象领头羊一样,带动了其周围的一大片。总结他们的经验,用之于器乐教学的推广普及,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因此,结题工作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1995年初,我们发文各实验点,要求他们开始整理实验内总结材料,并聘请专家深入到点上去结题验收。各实验点开始认真地进行总结工作,他们将实验报告、总结、论文、教案、表格、数据、图片等资料汇编成册,并邀请专家到学校去,采取听课、座谈、测试等方式进行鉴定,并严格填写结题验收鉴定表格。我们省器乐教学实验课题组也聘请了武汉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省教委的专家、学者、艺教干部周正健、袁善琦、李幼平、吴继红、姜贵君等人士组成专家组,深入到部分实验点去搞抽查性的鉴定验收。先后直接检测了武汉洪山区武珞路小学、武昌水果湖一小、武昌水果湖二小、宜昌葛州坝电厂二江小学、长阳县青树包小学等实验点。专家每到一校,都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听课,现场抽查、测试学生的音乐素质,问卷调查,座谈等。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检测的结果,各实验点上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都大大超过平行对比班。验证了实验的假设。专家组表示极为满意,认为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八、实验结果

(一)器乐教学实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年多来的器乐教学实验证明:器乐教学的确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3年多来的实验证明: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作用甚大。孩子们通过学乐器,视唱、听音、唱歌、合奏、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均有令人满意的表现。专家组在宜昌葛洲坝电厂二江小学现场测试音乐班的学生,该班学生能听写一个乐段的乐曲,视奏相当难的曲调,能唱出四个声部的合唱,音色柔美统一,声部协调。他们还能用高音竖笛、中音竖笛和中音排箫作四个声部的合奏。这个普通班学生的合奏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1995年8月,他们应邀赴武汉在东湖楚城为来汉参加’95国际楚文化研讨会的各国专家演出笛箫合奏,受到了各国专家很高的评价。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省、市广播电台《中国水电报》等新闻媒体均作了报道。

还是在这所学校,专家组出了一个书面答题:“你喜欢上器乐课吗?为什么?”该校实验班的同学都作出有趣的回答。郭佳同学这样答:我喜欢上器乐课,因为引进乐器进入课堂后丰富了我们的音乐课堂,使我们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每一节音乐课。竖笛课对我有很大的好处。自从学了竖笛后,我对每一堂音乐课都感兴趣,特别是在听音和视唱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每当接到一首新的曲子,只用竖笛一吹,自然就会了。

专家组在武汉市武珞路小学现场测试学生的听音、视唱、视奏、创作等、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华师大音乐系袁善琦教授在黑版上写出一条伴奏谱,学生立即整齐地吹奏出来。课题负责人朱则平在黑版上写出一条节奏谱,请学生起来添写音符,并根据情绪确定标题,然后用竖笛有表情地奏出。学生李盼盼认为该曲调十分抒情,故取名为“徐徐晚风”,一位叫刘天楠的学生将此曲调取名为“柔柳”,还颇有诗情画意。武昌实验小学音乐实验班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节奏乐器和口琴训练,在一年级下学期就能演唱三声部合唱歌曲,口琴比赛获武汉市第一名,他们的合唱、合奏节目接待了日本、美国和亚太地区各国代表,获得好评。国家教委艺术教育检查团在该校检查艺术教育时,对该班给予了高度评价。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几年的器乐训练,其音乐审差能力、表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文化修养已达一定程度。实在令人感到可喜。

下面是另一实验学校潜江实验小学器乐实验班与平行对比班的学生音乐素质测试对比表格:全省各实验上送的表格数据虽不一样,但所反映的实验班与平行对比班的情况都肯定了通过器乐教学实验,学生的音乐素质大大提高了。我们由此感到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增添器乐内容的确是音乐教育的一大进步。2.器乐教学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实验证明:器乐教学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对文化课的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据荆州市便河路一小的报告:该校器乐实验班三(1)班刚进入实验的时候学生各科成绩与平行的其他班相差无几,升到四年级后,各科成绩已与对比班拉开较大距离,升入五年级以后,各科成绩已稳居全年级之首。

红安县八里镇小学参加全镇的数学竞赛,该校四年级有7人参赛,而器乐实验班(四年级二班)就占有6人,且全部获奖,这些孩子在其他学科的竞赛中也获奖多次。

水果湖二小实验教师曹勤同志在其论文中写道:凡音乐成绩好的同学,各科文化成绩在班上也是上等或中上等成绩。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是班里和学校里的音乐骨干,他们对其他同学影响很大,在音乐教学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如原六(4)班(实验班)的肖力同学会口琴、竖笛,也学会了电子琴、钢琴,曾在武昌区“三独”比赛中获钢琴和竖笛演奏一等奖,她每年的成绩都是全年级一、二名,在班上是一个能力很强的班干部,现已以优异成绩考入市外语学校。

据利川市都亭二小的统计:器乐实验班与平行对比班对比,实验班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比平行对比班高出10个百分点。水果湖一小实验班三(2)班与平行对比班三(1)班在实验起步阶段,学生各科成绩、能力等均不相上下,在同等条件下,三(2)班加入竖笛教学,3个月后通过一组智能体操测试,二班同学的思维活跃性明显优于一班。

表2

报告还说,这些事实证明:器乐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多向思维等诸方面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而表现在差生身上,则更为突出。他们学习乐器兴趣浓厚,原来不完成作业的,回家后能够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后再练习吹竖笛。通过竖笛练习他们的思路逐渐开阔起来,原来上课东张西望的变得专心致致了,有的还主动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的学习成绩均有所提高。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学习竖笛后变得聪明多了。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的报告说:器乐教学实验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促使其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该校实验班五(4)班的学生参加竖笛学习后,文化课成绩明显提高了。

表3

表4是长阳县青树包小学第二轮实验中实验班与平行对比班各科成绩对比的数据:

表4器乐教学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进步

利川市都亭二小在实验报告上写道:“在器乐合奏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们的团结,使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加强,促进了班风校风的好转,有效地进行了品德养成教育。”该校的报告谈到:“自开展竖笛实验以来,密切了家长与学校及班主任的关系,学生们不打闹了,告状少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家长向学校和班主任反映:学校这项活动开展得好,我们支持!”

襄樊师范附小的实验报告谈到:“:器乐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必须有坚强的毅力才能成功,从而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他们能不厌其烦地认真上好每节课,耐心刻苦地吹奏曲子,一步一步走上成功之路。因而,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表现了勇于克服困难的毅力。”

器乐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器乐合奏过程中,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服从演奏纪律,服从演奏指挥的重要性及集体力量的伟大和团结默契的音乐内涵,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

武汉洪山区武珞路小学对实验班五(4)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学习乐器后,人有什么变化?是变得文质彬彬呢?还是粗暴无礼?”结果如下:

5、宜昌葛洲坝电厂二江小学实验班(六一班)薛梅同学在专家组现场测试问卷时写道:我觉得音乐能陶冶情操,以前我的脾气很大,自从学了竖笛,我的脾气就小些了,并且,从此对音乐很感兴趣了,还学习了电子琴。

红安县八里镇小、荆州市便河路一小都反映:实验班的班风明显优于对比班和普通班。八里镇小实验班的卢祖应、秦曾文被评为镇、县、地区各级的三好学生。荆州市便河路一小实验班的王娜同学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其他实验点也有类似的报告。

(二)器乐教学实验工作促进了我省音乐教学教研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年多来的器乐教学实验工作对我省音乐教研员和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省实验方案提出了一些子课题,教研员与教师都必须认真钻研母课题与子课题,并认真实践。教师们要按要求设计出最好的教案,在教学中除要上好常规课以外,还须作很多新的探索与改革。围绕课题,教师和教研员还要常常进行论文写作。无形之中,他们的教学、教研、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逐步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使我省音乐教改的前景看好。无数事实证明:器乐教学实验的确促进了我省音乐教学教研队伍素质的提高。限于篇幅,详细内容与数据恕不细述。

(三)器乐教学实验促进了我省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把发展农村音乐教育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抓,在器乐教学实验中,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自然也成为我们的一项隐伏课题。而实验结果表明,器乐教学的确能明显促进农村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限于篇幅,详细内容与数据恕不细述。

(四)通过实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模式与方法 1.、两种课型

两种课型一为单纯器乐课,即教授器乐演奏知识、技能技巧的课与齐奏、合奏课;二为综合课:即器乐与唱歌、欣赏、创作等其他形式结合的课型。

2.、11种教学(训练)方法

课堂教学形式与教学训练方法(限于篇幅,均未细列)是我们与全省实验教师共同探索、创造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95年9月正式出版了《中小学器乐教学法》一书,该书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96年又出版了《中小学器乐教学研究与实践》一书。

九、问题探讨

1.、小学低年级器乐教学所用乐器除一般无固定音高的节奏乐器外,应考虑使用具有固定音高的口琴、排箫等简易乐器,有条件的学校应使用奥尔夫乐器。我省的实验证明采用上述乐器是可行的,国家音乐教学大纲的编写部门可作为参考。

2、.在中小学器乐教学中,应根据乐器的特点而决定采用何种唱名法,一般民族乐器、如六孔竖笛等乐器可用首调唱名法,而少数具有固定音高的十二平均律乐器、如八孔竖笛等则应采用固定唱名法,这都是求简弃难,方便学生的做法。此条亦供《大纲》编写部门参考。

十、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器乐教学的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有效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实验方案中所提出的假设得到了验证,实验目的基本达到。器乐教学应在我省大面积开展,形成常规。

[1]“传统”音乐教学乃是指以“学校音乐教育”这个概念为前提的,非指我国古代的音乐教学方法,更不是指我国几千年的音乐文化,而是特指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兴起之后,音乐(或唱歌)被列入学校正式课程以来90余年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2]詹姆士·L·穆塞尔、梅贝尔·格连《:中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学》。

参 考 文 献

1.曹理编著:《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2.李泯、杜光编《:音乐教学原理与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3.[美]詹姆士、穆塞尔著,卢合之、李敏娜编译《:音乐教学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4.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5.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 本帖最后由 zzp@csmes.org 于 2007-11-5 00:58 编辑 ]

第二篇: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器乐教学不仅仅是学会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会几首歌曲,它对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实践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器乐教学的成效,将器乐教学与唱歌、欣赏、乐理、视唱,表演,创造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合作、参与、表演、欣赏、创造的天地,使学生愿学、乐学、学用、学好。

一、关于音乐课程目标与器乐教学目的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与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器乐教学目的是以音乐为材料,以演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器乐学习,即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识读乐谱的能力;既可丰富课内外、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可以通过乐器的学习与演奏,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文化。中小学器乐教学既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必要的途径与方法。既可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更利于学生借助器乐演奏,在实践中创新,从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关于音乐教材与音乐教参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器乐教学内容体现了与其它内容的统一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侧重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降低了难度,淡化了“双基”,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但是,我们面对全新的教材,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我们的教材只是我们实施音乐教育教学的一种材料,不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就一定要生搬硬套,完全能够加以科学合理地整合与挖掘。同样的教材不同的用法,有时会取得不同的成效。在课堂器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克服“本本主义”,打破传统的欣赏、唱歌、器乐、识谱、游戏专项操练观念,打通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领域的经脉。

教学参考书是我们实施课堂器乐教学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认真阅读,从中吸收丰富营养。因为参考书中不仅具有我们一时难以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而且体现了一些前瞻的教学理念;既是一些经过实践而获得的成功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推敲与探讨的新的课题,因此,我们既可以把教参看作我们在教学中的良师益友,同时也可以当作我们能够充分的相互交流与碰撞的平台,更可以视之为我们在器乐教学改革中的参照物。借助教学参考书,我们经历了一个从学习、借鉴到实践、运用、再到创新的过程,这同样也是一个实践与比照、学习与超越的过程。同时我们更需集思广益,合理开发身边的资源,加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形成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教参”,为我所用,为教学服务。

三、关于课堂器乐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1.课堂器乐教学宜从何时开始

新课标中对1―2年级学生的演奏,提出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它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的要求,这里的“打击乐器”和“其他音源”两个领域,我们就可以认为,小学生从跨进学校的第一节音乐课训练有节奏的行走、拍手,就开始了演奏教学。

2.宜选择何种乐器作为课堂乐器

新课标中既然找不到相应的答案,这就说明课堂乐器具有一定范围的可选性。1―2年级学生宜将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以及很大空间的“其他音源”作为首选乐器,小学中高年级及中学宜选择简单易学、经济条件能普遍承受的旋律乐器(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当然这需因地制宜、因校而异。

3.应该如何选择教学过程与方法

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以情感人,以乐动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弄清一个问题,摆正一种理念,即在器乐教学中,我们是通过器乐教音乐,还是通过音乐教器乐。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过程与不同的教学方法。毋庸置疑,乐器是为音乐而学,我们要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制定教学目的,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需要教师要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做支撑,更需要我们像语文老师教写作一样先“下水”,只有亲身去体验乐曲的演奏,才能在教学中很准确的把握所教乐曲的重点与难点,才能先于学生体验乐曲的情感所在,才能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也才能最终巧妙地设计出理想、合适、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

4.宜选择何种教学过程与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孤立教学内容,应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各种手段学音乐。我们课堂器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与兴趣,关键要看学生通过课堂器乐教学学到了什么。以前的教学强调的是“双基”,新课改的要求不是不要“双基”,而是要“淡化”双基,即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而言的。也就是说,课堂器乐教学不要过于专业化,应首先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学生是否愿意接受等因素。

课堂器乐教学应与唱歌、识谱、音乐欣赏、音乐创造等内容相结合,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相联系。多进行演唱、鉴赏、律动、表演、创作、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训练。课堂器乐教学应通过试奏、范奏、欣赏、多种形式的评价等手段培养学生对演奏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想象、创造能力。通过有效的音乐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及合作精神、互动能力。如为演唱伴奏、为器乐曲创作歌词,对乐曲的节奏进行变奏,为乐曲编配打击乐器,或用其他音源为演奏伴奏。

课堂器乐教学中应注重音乐的完整性与音乐的表现,要把音乐的强弱、快慢、连断、高低、明暗等表现出来,否则演奏就只有音高而没有音乐了。

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器乐教学的优势,努力让课堂器乐教学走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

第三篇: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器乐教学

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以全新教学理念和新观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已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器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后,一改过去只有教师才使用乐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近些年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器乐教学的实践和大胆地尝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把器乐演奏与唱歌、欣赏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改变了以往在音乐课上单纯教唱歌的状况,使得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以下为自己在音乐课中进行器乐教学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根据音乐艺术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其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中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基本理念。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教好音乐,就必须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获得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推动他们不断探索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想象音乐,在器乐演奏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我们要一改往日师示徒效的教学方法,采取兴趣诱发式教学。如在学习竖笛时,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先是示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马上学吹,吹不会就反复地教,直到吹会为止。这样,学生通常会觉得很难、很枯燥,会失去信心。若教师能善于引导,这个难题便会迎刃而解。我们不妨先拿出竖笛,吹奏一曲学生熟悉的优美歌(乐)曲,如《小星星》《四季歌》《雪绒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然后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并鼓励学生认识到学竖笛并不难,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能学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调动了他们主动吹奏学习竖笛的兴趣。竖笛中的一些演奏技巧则可以把它趣味化、游戏化,如“三吐”练习,可以形象地变为“马儿跑” 的游戏,让学生在××××××的马蹄声中由慢而快的掌握吐音技巧。这样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使他们对器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他奏”为“他要奏”,激发学生持久的器乐学习动机。

二、正确处理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音准节奏、律动教学的关系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需要人们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感受。音乐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一个音乐作品的体验常常要运用身体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才能实现活动的过程,学生在唱唱、动动、听听、奏奏、讲讲等活动中感受音乐。器乐教学过程同样要运用多种形式,与其他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来参与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提高的。

(1)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的关系。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相比,唱歌教学更为重要些,器乐教学虽然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但它很大程度上要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歌唱得更好听,唱歌的能力更强。这个观点,连最讲究器乐教学的奥尔夫也是完全认同的。乐器演奏的节奏常常是演唱歌曲的典型节奏型,演奏的旋律也是演唱歌曲或欣赏作品的主要旋律。可以这么说,每一首教唱歌曲的曲谱都是我们器乐教学的演奏曲谱,同样的一个乐谱,我们既用于演奏又用于演唱。我常常把一首将要新学的歌曲让学生先预习,有的学生就能在自己演奏的帮助下,把新歌曲学得基本正确。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巩固,最好能把整个曲子背下来,不看谱也能正确演奏,到了这个程度,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非常之熟悉,唱歌音不准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

(2)演奏与音准节奏的关系。

演奏与视唱练耳不仅在形式上可以替代,在实质上也有很大的替代性。视唱练耳的教学,在前几年一直是音乐教学讨论的热点,一个观点是必须加强,认为不识字是文盲,不识谱是音盲;另一个观点是识谱教学不是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要一味地做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多人音准节奏的能力并不是从视唱练耳上获得的,比如钢琴是和声乐器,学习钢琴后许多学生很快有了音高概念,有些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常用和弦,不但能唱好单声部,还能唱好多声部。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其实很少进行过多的唱谱练习,大量的工作完全是由乐器来替代的。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学生能较快地提高节奏能力;通过使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风琴、电子琴、口琴、竖笛、吉他等),学生能掌握音高、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解决唱歌的音准问题。以往的音乐教学,视唱、听音、练耳训练要费很大的精力才能使学生学会,而现在借助乐器由学生自己来学习,就容易多了。所以,在开展课堂器乐教学后,视唱练耳的教学进行得很少,取代的是大量的节奏练习与背诵演奏。背诵一定量的曲谱极为重要,学生在大脑中把音响和符号同时储存下来,等有一定的积累后,学生一看到符号就产生了与音响的联系,学生的音高概念也渐渐形成了,其视唱、练耳的能力也逐渐地得到了发展。

(3)器乐教学与律动教学的关系器乐教学与律动教学常常同时进行,一边律动着游戏,一边手里拿着乐器,或打击节奏,或演奏旋律片断,演奏成了律动的一个方面,丰富了律动的内容与形式。我们器乐教学的开展也常常用律动的形式来进行,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律动教学更具有音乐性,而器乐教学也更具有趣味性,这也是音乐教学从形式上到本质上都必须是艺术化的这一要求的体现。

三、精选乐器及练习曲目,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常见的乐器可分两大类:儿童节奏打击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一般说低年级以儿童打击乐器为主,如:木鱼、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让学生通过敲击、拍打、摇动等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指导他们为课本歌曲配上打击乐,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相互协调的能力。中高年级和初中,可逐步加入有固定音高的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易学乐器作为敲门砖,培养和建立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兴趣,最终达到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情感的教育目的。器乐学习不是单纯的学习演奏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学习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音乐教育与教学目的。所以器乐教学一开始就要尽快与演奏乐曲、表现音乐结合起来。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生动有趣的教材应该以他们熟悉的题材为基本前提,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能拘泥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比如《七子之歌》、电视剧《宝莲灯》主题歌、零六年春晚中《吉祥三宝》、流行音乐《嘻唰唰》等,一经播出,很受学生喜爱。这些旋律明亮跳跃、节奏紧凑明快、曲调结构简单易学的歌曲,作为器乐启蒙曲非常合适。还有一些精典名曲的主题音乐或是名歌片断(如《欢乐颂》、《我心依旧》、《友谊地久天长》、《梁祝》、《彩云追月》等),通过重新编配作为练习曲也很受学生的欢迎。于是,我把就把它们列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按小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组合排练,并给自己组合取一个不错的名字,在 “班级演唱会”中演出,使每位同学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当学生们能演奏简单的乐曲或一段旋律时,在音乐课上,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用乐器来学习歌曲、视唱,掌握音准、旋律,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让他们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乐曲,教师再给以适当点拨。通过学生自己不断的尝试演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获得成功的、充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强。

四、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器乐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器乐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握好器乐学习的进度与节奏,切不可按成人的学习进度去要求学生,或照搬现成的演奏法。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程度。其次,在器乐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要简单明确,结合示范形象生动地进行,要从简到繁,难点分散,循序渐进,不可以机械式的训练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急于求成,一次给学生提出许多要求,导致他们记不住、做不到,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烦躁、惧怕和反感。再者就是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有不同的侧重,才能使学生逐步内化吸收各种演奏技巧,使演奏技能不断提高。

另外,在器乐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不乱讲话,不乱动乐器,不乱敲乱弹的良好习惯。(2)学会看指挥排练、演奏。(3)学会在演奏中相互配合、形成彼此照应的良好作风。(4)培养爱护乐器,轻拿轻放,保持乐器清洁的习惯。

总之,器乐教学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进入音乐之中,增强了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视奏、视唱等识谱能力,丰富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体验,扩展了学生接触音乐的范围。如何更好地开展器乐教学,把器乐教学与音乐课其他内容有机结合,建立音乐教学完整体系,为器乐教学跨上新台阶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方法,还有待于我们所有的音乐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第四篇:同安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同安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一、备课

1、制订教学计划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段教学目标、本学段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和标准,熟悉所任年级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出学期、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对象分析

①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②学生学习音乐的习惯、兴趣、方法和心理 ③优秀生、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及所采取的措施(2)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①认真学习本学期教材内容,确立本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 ③列出本册教材各单元的重、难点(3)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以音乐教学的五种基本原则(音乐本位、协同融合、创造发展、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原则)为依据,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教学进度

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音乐实践和检测等时间安排。

2、制订课时计划

音乐教师备课,应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实践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主题,用“合格教育”的目标治教,用“适合学生”的方法施教,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从教,让音乐属于每个学生。

(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和参考书,了解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情况。(2)挖掘教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意义,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教材的重、难点。

(3)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从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出发,注重音乐体验,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音乐教学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5)上课前必须检查各种教学用具,如:键盘乐器、各种媒体、教学光盘、磁带及相关音乐资料等

(6)板书设计和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83—(7)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取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二、上课

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将音乐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音乐审美活动之中。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3.课前必须熟悉教案,作好充分准备,课堂上严防出现知识性错误。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对教具运用自如,运用多媒体应讲究效率和效果。

5.课前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着美丽大方整洁,提前到达教室等待学生。

6.教案确定后,要严格按照教案内容上课,课后按教学目标检查教学效果,及时总结每节课的成败优劣和提出改进措施,写好教学反思,反思字数不限。

7.歌唱教学:

(1)要体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原则,要有愉悦性。

(2)教师的范唱、伴奏、动作示范要讲究声情并茂,学生的歌声、动作、行为要讲究美感。

(3)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提倡“高位置的轻柔的歌唱”,注意对变声期的嗓音的保护。

(4)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8.器乐教学

(1)按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器乐进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以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为主。如:竖笛、电子琴、口琴及口风琴等。(3)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9.欣赏教学

(1)欣赏教学要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

(2)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3)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10.注重教学策略

—84 —(1)创设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模拟生活情境、设置比较情境、利用语言、光线、美术、实物、音源等来创造情境。

(2)重视体验:①重视体验的独立性 ②重视体验的过程性

(3)强调探究:①探究性学习的设计环节 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 ③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4)关注合作:①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 ②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③提倡教师间的合作

(5)加强综合:加强以音乐为主体的学科综合。11.学法指导和习惯养成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备好课本、乐器等上课工具;收集、了解相关音乐资料。

(2)课堂学习:营造艺术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互相评价。

(3)课后练习:鼓励学生课外欣赏一些好歌名曲,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追求高雅情趣的习惯。

三、课外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与音乐课相比,内容更丰富,天地更广阔,而且更多地涉及到艺术审美的个性与特长。加之形式多样富有活力,所以历来是深受学生喜欢与欢迎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课外活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合唱队、口琴队、笛鼓队、打击乐队、军乐队、舞蹈队、艺术团等。

2.有计划地开展“大合唱”、“歌咏比赛”、“学生音乐会”、“音乐欣赏会”、“音乐墙报”、“校园集体舞活动”及各种音乐知识讲座等活动。

3.各项活动应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为目的,各个活动小组均应有专业人员负责辅导、排练。

四、学业评价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1.评价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方面,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2)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3)课程管理和课程发展: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育,学校艺术氛围浓厚,开足开齐

—85— 音乐课、配有专职音乐教师、音乐教学设施配套齐全、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2.评价方法

(1)在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采用定性评价和量化测评。

学生音乐课成绩评定,除了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外,还应结合评语一并给予评定。

3.考核项目

(1)考核内容分两大块:考试和考查

平时考查:根据学生上音乐课的态度、表现以及音乐的素质来评定等级。(2)学期考核:面试和笔试

①面试:采用指定曲目或自定曲目考核学生的技能。②笔试:设计听力题和知识题来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五、研修活动

1、音乐教师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研修活动(省、市、区、校教研组、备课组等),通过各种研修活动(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网络研修、教学评价等),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2、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以个人思考为基础,但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

3、建立听评课制度,音乐教师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其中本学科不得少于10节。评课达5节以上(有书面评课稿)。

4、教师要主动参加教科研活动,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每学期撰写论文、案例或总结至少1篇;至少阅读1本教育专著,并有不少于1000字的书面摘录或心得体会;每学年至少上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或1次教研组内主题发言;每学期在网上发表原创文章(包括论文、案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后记等等)不少于5篇。

5、音乐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的声乐、器乐、舞蹈等功底。

—86 —

第五篇:浅谈中小学器乐教学的运用

浅谈中小学器乐教学的运用

紫云中学 张娟

摘要:器乐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进行器乐教学是针对每位音乐教师的命题。笔者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器乐教学的操作规律,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挖掘学生的创造 潜能,让学生在器乐演奏中享受到充分的乐趣,就目前中小学器乐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谈一谈浅薄的看法与同行共勉。关键词:教学建议

技能技巧

示范讲解

学科特点

教学手段

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能力及音乐素养。

器乐教学不同于唱歌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反复实践中结合器乐的特点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进行教学。笔者就目前中小学器乐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浅薄的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示范讲解在器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音乐是一门技能技巧要求很严格的艺术,尤其是器乐艺术,是靠表演者极富表现力的演奏来感染听众的。学生要想很好地掌握器乐的性能和技巧必须依赖于教师适当的讲解和示范。

1、示范讲解的有效途径

器乐示范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借助于他人的示范演奏,如艺术家 的音像资料,器乐特长生的示范演奏等;一个是教师本人的示范。这两种途径都不失为有效途径。但笔者认为只有教师的“亲力亲为” 才是最朴素而实用的方法。教师通过极具情感的的演奏,以及通俗易懂的讲解,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成功的示范能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从而使学生成为“追星族”,激发起器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示范讲解在教学中的作用

示范讲解是器乐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通过示范讲解能揭示音乐作品的主题、音乐形象、思想感情以及音乐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段等,让学生对新的音乐作品有初步的整体印象和简要了解。教师通过介绍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方法,结合规范而科学地示范演奏,既能讲清演奏要领又能及时纠正学生在模仿练习时的错误;既便捷灵活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效果。因此,好的示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示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能放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关系。尤其是器乐教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才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器乐的特色,从而进一步掌握器乐的性能。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过程,又何尝不体现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的新课程理念呢?教师的引导示范是器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引导示范的到位,学生才能学得明白,在初步掌握器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巧之后为今后的创造性学习奠定基础。所以不可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由于很多音乐教师在艺术院校中所学习的乐器种类并不多,目前中小学的常态器乐教学又仅限于口风琴或竖笛等乐器,这就造成了多数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水平,致使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足够底气展示个人“魅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教师不能从容应对,教学目的很难实现。因此,加强音乐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是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突出器乐教学的学科特点

突出学科特点是器乐教学的基本要求,如通过聆听、观察来体验器乐的构造、音色、音响、功能等器乐的特质,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乐器的演奏要领、技巧、表现力等。

1、少讲多练精选教材曲目

任何器乐教学,都是通过乐曲的反复练习进行的。多听,多练是器乐学习的主要方法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就要求学生多观察乐器结构,多接触乐谱,多用耳去听旋律,多动口和手操作,用心感受乐器的美。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练结合,少讲多练,使学生在器乐演奏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器乐实践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在选择乐曲时既要遵循器乐技巧学习和训练的规范,同时也必须符合审美教育要求,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中小学器乐教学具有普及性质,其教学目标决定了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所以,练习的曲目必须具有流畅、优美和易学易奏的特点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乐曲作为教材曲目是非常必要的。

2、摆正器乐与唱歌的关系

器乐与唱歌是音乐艺术的两大基本种类,既独立又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唱歌教学里学习演唱经典的曲目,不仅熟悉了歌曲的曲调,而且也了解和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如果能用乐器把学过的歌曲演奏出来,既可为大家伴奏,也可作为独奏,达到自娱自乐的效果。器乐教学和唱歌教学恰当的结合,能培养学生对器乐学习的兴趣,树立掌握器乐技能的信心,同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但是,一定要摆正器乐与唱歌的关系,在器乐教学中器乐是重点教学,唱歌是辅助教学。唱歌可以解决器乐的识谱问题和内容情感问题,但最终突出的还是器乐的特点,如器乐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器乐表现力的学习过程等。教师的教法也应从这些特点入手,无论是器乐新授课还是器乐综合课,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内容及一切手段的运用都是为器乐教学服务的,只有掌握好学科特点,处理好学科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是当前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由于其特有的优势使音乐形象变得具体化,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融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为一体,能够很好的表现旋律、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还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响,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感受音乐,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想 象空间。同时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用制作精美的课件表达出来,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既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激发起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和创作冲动。因此,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无疑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不可让多媒体喧宾夺主

多媒体教学手段尽管在当今的音乐教学中占有很大优势,但如果不能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很容易走入误区,尤其是器乐教学。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这一现代技术手段,会消弱器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以人为本”是器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因为,器乐的传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器乐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离不开师生间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器乐教学中的情感性、体验性、技能性等特色是多媒体取代不了的。如果器乐教学中频繁的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不但使课堂内容变得零散,同时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所以,教师不能过多依附于多媒体,而忽视了器乐教学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中的传授和引导作用。只有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衔接,实现音乐的情感体验,达到音乐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器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感染力的器乐演奏能使人身心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未来的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只有以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和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挖 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器乐演奏中感受到充分的乐趣,得到音乐美得享受。

《音乐课程标准研修》 《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互联网

下载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朱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朱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