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教育之水是爱”的名言

时间:2019-05-13 02: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 有感于“教育之水是爱”的名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 有感于“教育之水是爱”的名言》。

第一篇: 有感于“教育之水是爱”的名言

有感于“教育之水是爱”的名言 ——金忠明教授专家报告会反思

大王庄中学 朱家云

上周六,我有幸参加了“全区骨干教师培训开班仪式暨班主任工作专家报告会”,会上聆听了金忠明教授的精彩报告,受益匪浅。金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学博士,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金教授把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基层工作经验结合起来,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研究型班主任的自我成长之道,并且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讲述了一些典型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之水是爱”这句名言。

“教育之水是爱”是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的思想。他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金教授也很认同这句名言,会上也多次引用。我觉得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把“教育之水是爱”这句名言奉为经典。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的思想和城里学生存在极大的差异,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相当的困难:比如,家长观念陈旧的问题,学生基础差的问题,留守孩子的问题,家校沟通难的问题,孩子网瘾的问题„„这些问题好像一层坚冰已成为目前制约农村孩子成绩提高的障碍。

爱是一股暖流,可以溶解结在农村孩子身上的这层坚冰。

一、爱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尊重学生。

了解尊重是爱的前提,没有了解尊重就谈不上有爱。要了解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爱心是有效的基础,而了解尊重,则是爱心的自然流露和必然形式。了解尊重不应限于一时一地一事,而应时时处处事事全面的了解尊重。新接手一个班我首先做的就是满怀爱心全面了解班内的留守孩子:了解孩子的出生年月日、爱好、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的父母外出工作地址,联系电话;了解他们监护人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这样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然后利用学校的家校通平台定期给他们的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品德,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与家长、学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孩子感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心里总是牵挂着他们的,并呼吁家长,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孩子以更多关爱,利用电话或短信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积极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他们更多关爱,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给学生,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事及时来找老师帮助。

二、爱学生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国学经典,《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教育离开严,便不成为完整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要爱中有严,严中透爱,正是“一份严格之水,要渗透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出教育的甘露”。爱而不严,等于放纵,不是爱而是害;严而不爱,学生敬而远之,对班主任的要求就会置之不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错误要坚持原则,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决不搞下不为例。批评时要以理服人,指出错误,但不应全盘否定,应多在诱导上下功夫,让他们自身产生免疫力,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三、爱学生,应该不断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不要吝惜对学生的鼓励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就象丘吉尔所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去赞美他。

人本主义的教师观认为:教师的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不仅重视认知的教导,更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求知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师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汪广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怀着一颗爱心去激励促进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在我们农村学校,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一些弱势学生,他们或许缺少家庭温暖,或许家庭条件困难,或许学习成绩落后。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帮助、鼓励,在生活、学习、心理各方面都要帮助激励他们。要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在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中,帮助弱势学生找到集体归宿感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四、爱学生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关键因素。习惯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和需要细心、耐心及教师指导和示范的教育。良好的习惯养成有助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更有利于促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班主任的教育就是细节教育,细节无小事,处处皆习惯。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和得到教育的过程。

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农村的孩子大都不会拖地板。在拖地的时候,拖把水淋淋的,也没有把拖把洗干净,地越拖越脏,我就亲自给他们做示范:先把拖把洗干净,再拧干。不要拖了又踩,踩了又拖反复循环,要倒退着拖,并把积累的垃圾不断累积成一小堆,最后清理掉。完后要把拖把洗干净,倒立在教室的卫生角里。经过我的爱心指导,不光每个孩子都学会了拖地板,而且都养成了干事讲究方法的好作风。有时候,班级卫生角不干净,劳动工具摆放不整齐,我亲自把它打扫干净,摆放整齐;有时候,教室地面有纸屑,我弯下腰把它拾起来放到桶里。结果是,我什么也没有说,学生都自觉的把自己周围的纸屑拾起来,教室一直保证了随时都干净与整洁。尽管事情小,可学生确实缺乏方法,不知道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我的示范,培养了学生劳动讲求方法而又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我想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之水是爱”,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感谢金忠明教授的精彩演讲,在这迷茫浮躁的教育社会,他让我再一次心如止水,读懂了教育的真谛。

第二篇:有感于教育

有感于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要教育好学生,就得走进他们的心灵,把关爱、呵护同严格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把表扬鼓励同谆谆教诲合二为一。学生的几十双眼晴盯着老师,如影随形。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也许会被他们牢记一生,影响左右着他们的言行举止,所以老师必须以身示范,尽量减少“败笔”。

我们要多一份微笑,多一句赞语,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分享学生的幸福,让学生不断感受成功,不断相信我,超载自我。

偶尔,学生一个善意的提醒,一个充满睿智的提问,甚至一个强烈的反问,都让你深深觉得,每时每刻你都在跟一个有思想、有活力、有激情的生命群体对话。

欣赏你的学生吧!欣赏他们每一次天真幼稚的提问,哪怕是“胡思乱想”;欣赏他们每一次不严谨的回答,哪怕有些错误、甚至牵强;欣赏他们每一次“涂鸦”所显露出的才华,哪怕只有一处可圈可点的地方。

当一名教师,平淡如水,如水平淡,可我喜欢这种平淡,喜欢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事业,却培养出不平凡的学生,这便是我生活的信条了。

好的老师请务必藏起一半“精明”,适时地放手让你的学生在学习的路上独立行走、独立攀登,并给予及时的点拨、鼓励和扶持,与他们一起在摔跤之后总结经验,一起在收获之后放声欢笑。幽默是课堂必要的调味品和增鲜剂。有时,一句笑话一个滑稽的动作都会使本来沉闷的课堂重新活跃起来。

重视培养学生处理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向学生提供“生活的通行证”,是德育教育方式人性化的一大特征。这个“通行证”不仅指生存的基本技能,还指学会与他共同生活的能力。

第三篇:教育是唤醒名言集锦

教育是唤醒名言集锦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身边的事实,让我们更加明白,教育就是唤醒。用阅读这个扩音器,唤醒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做一个完整的自我;唤醒老师,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那何谓真正的教育?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谓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也说:“一个不重视心灵教育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危险品。”因此,教育应该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用心灵唤醒心灵,用高尚培育高尚,用渊博造就渊博。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唤醒学生沉睡心灵的教育。心灵的健康健全与否,决定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健康健全的人。因此,真正成功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强健的心灵肌肉、教会学生成功、成人、成材,成为一个适合在社会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中生存的一种人,一个心灵健康健全的人。

只有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拥有更多的人脉,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才会有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创造出无数惊人的奇迹。一个心灵残缺、心理病态的人,一颗饱受摧残和打击而发生异变的心灵,他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会让社会增加更重的负担。

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的教育必将是素质教育、赏识教育之后中国教育应该探索的更高教育模式。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如果一个学校不重视身体素质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残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文化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次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心灵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危险品”。固而,心灵教育应该是集情商素质教育、心理学教育、成功学教育、学习赏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行为习惯管理教育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教育体制。而心灵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运作,则需要的是国家政府、整个教育系统,包括社会、学校、教师、父母亲人、以及孩子自身站到完全统一的战线上来,并对对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要求持有高强度的执行力度。固此,心灵教育是对中国乃至天下所有父母对自己孩子负责的教育,是让我们真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富国强民的教育,是人类最终的教育!

至圣先师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也说过:“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从上述中外大教育家的真知灼见中可知,作为“春蚕”、作为“蜡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更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学生。

要变疾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操之过急为循循善诱,变耳提面命为拨动心弦,变生硬呆板为循循善诱,以弦外之音代替逆耳的训斥。

第四篇:有感于温总理教育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明天是教师节,今天我请大家做客中南海。”XX年10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中南海,并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当听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年轻的数学教师钟竺的发言之后,温总理说,钟老师提醒我一点,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和社会来讲,就是要尊师重教。两者必须结合。

“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温总理这番话,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啼。在笔者看来,教育本身,既要“教人”,更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更重要。因为对老师来讲,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往往只需要讲究“教”的方法和艺术就行了,而“育人”就不同了,“育人”除了要讲究育人的方法和艺术,更要重视感情的因素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端正老师对学生的根本态度,在教学实践中,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寓于对学生的关爱之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用爱心去点亮每个学生的人生灯塔。

事实上,在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还是能够做到对学生有爱心的,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真心的体贴、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开启着学生理想的心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正如温总理所评价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也如一位老师所言: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最欢迎的是充满爱心、有人情的老师。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老师应该以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用师爱的雨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师爱伴随每个学生成长。

然而,也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少数老师就是缺乏爱心。比如那些平时对学生关心不够,动辄训斥甚至体罚打骂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矛盾激化的老师,再比如在汶川地震中那个不管学生、自顾自己先跑的那个“范跑跑”老师,像这些没有爱心的老师,既使他再有学问、他受课的方法再好,也达不到育人的目的。试想,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他怎么会去教学生有爱心呢,既使是教了,也不会有效果,相反还会让学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因为如此,教育部近日刚刚公布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才把爱和责任确定为对老师最起码的要求。

由此不难看出,温总理“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语,不仅很精辟、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啼,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这次座谈会的安排当中,你会发现,温总理邀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召开这次座谈会,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寓教于爱的育人课。

座谈会开始前,温总理先是和8位教师一起参观了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西花厅,强调周总理“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全国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风范树立了一面旗帜,我们要向他学习”。座谈会当中,温总理又强调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并强调“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座谈会后,温家宝请教师们一起吃了简单的工作午餐,一边吃,一边亲切交谈。饭后,他走到会议室外,在台阶前和教师们一一握手告别,目送大家乘车远去。

从中不难感受到,这次座谈会,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温总理通过寓爱于教的座谈会,来表达对广大老师的关心、爱护和希望。那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老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第五篇:爱是永远的教育

爱是永远的教育

——《做最好的老师》第五章读后感

爱华中学石安远

本学期,奎校长推荐我校每位教师阅读《做最好的老师》,我读完了这本书后,获益匪浅的是第五章《班主任工作》这部分内容。今日,我用自己粗浅的文笔谈谈自己在读了《做最好的班主任》的点滴感受。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和学生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换来的只是自己的感叹。每天晚上总在想怎样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构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

游戏时,学生就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 “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但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二、爱心

我们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而不能简单的看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和沉思,这样就和 孩子走到了一起,这样“亲其师,则听其道!”不过爱学生而不是一味的纵容。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会妨碍其他更多的人。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是的,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 “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

我们要爱学生,我们要为学生的“美丽的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把童年还给童年,在平等中培养平等,教师对学生应博爱。

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

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地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理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我们的思想正在渐渐蜕变,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那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不会存在所谓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遥望未来的眼睛,有创新教育的理念。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的含义,明白班主任工作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近在咫尺了。

有人说:没有从事过教育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育生涯,是不完美的。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我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学习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

下载 有感于“教育之水是爱”的名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 有感于“教育之水是爱”的名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感于冰心作品的“爱”

    有感于冰心作品的“爱” ——平淡细微之处体现教师的母爱 《繁星》中“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以及“母亲呵!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

    有感于古诗词教育(5篇)

    有感于古诗词教育 小学生对古诗词是不理解,但那时候你记忆力好极了,而且心里非常干净,每天想到的就是吃喝玩乐,等你要接触很多工作、赚钱、恋爱、婚姻等等事情的时候你就没有那......

    有感于法治理念教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

    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

    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起灵魂 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感化,是灵魂对灵魂的唤起。 多少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感到:学生要和班主任配合,对班主任尊敬,不是靠纪律约束......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 ——拔蛟窝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总结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

    教育的真谛是爱

    教育的真谛是爱 ————学习“好校长”莫振高的心得体会 莫振高,都安高中的校长。瑶山里关于教育事业的传奇故事,有他浓重的一笔。 近40年的教师生涯,他曾拒绝过到县委县政府......

    爱是教育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前提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师爱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爱,是教育的起点(★)

    爱,是教育的起点毛敏爱,是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源泉。因为有爱,人类才能战胜一切,得以繁衍生息,绵延至今。爱,无所不在,它无声无息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而教育,作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