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研究报告
《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研究报告
“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每一个学生生命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他们最大的人生价值,才是教育的真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习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将自主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这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体验探索与学习的过程。
如何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进课堂,创造宽松、民主、和谐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学、质疑、讨论、解疑,结合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能力。实实在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提高,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用学习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
二、以“问题”为教学线索,学生自学、学生相互质疑、讨论、解疑,师生问答,共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结构,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数学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解疑—分析,归纳—运用的思维过程为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利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各层次学生投入学习,并积极动脑,便于形成活跃、民主课堂气氛,同时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1、学生自学。这一环节的教师活动包括: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指导自学方法、提供自学提纲。学生活动:结合目标和提纲自学教材。此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教师应组织好教学同时为学生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1)初步理解教材内容;(2)抓住教材重点;(3)留心难点,发现问题。教师指导要求:控制自学节奏,合理安排自学时间(10分钟以内),对学生有目的的巡视,及时指导个别学生。
2、学生相互质疑—讨论—解疑。此环节是核心环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依据目标提出各种问题,并交给学生讨论、解答、补充和评判,最终达到基本弄清教学内容,初步理清学习思路的目的。此环节的要求是:(1)教师协调好问与答的过程,使问题多而不乱,答案多而有理,充分调动学生问和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2)引导学生的问与答围绕目标展开,防止避重就轻或离内容太远;(3)把握好时间(根据内容确定为13—18分钟)。
3、教师质疑师生答疑。教师在上一环节学生相互质疑答疑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和教材重点有目的的补充问题,通过学生回答,教师精讲重点内容,使学生理清知识,抓住重点,理解难点。此环节教师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及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内容。(用时5分钟)
4、师生共同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结构。通过前面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基本学会了课本知识,掌握了学习重点,但可能对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各知识要点联系缺乏逻辑性。因此引导学生将知识提炼并形成系统的、逻辑性强的知识结构十分重要。此环节可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的自行完成。(用时4分钟)
5、运用知识形成能力。通过前四个环节的完成,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知识,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还不够,为了检查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将事先精心设计的知能转化练习当堂检测,使学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最后与学生商量作业的布置,最好布置扩展性思考题。(用时7分钟)实验表明这一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知识面的扩展、人际关系的改善等各方面素质的明显提高。
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达成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索的问题,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也就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索。然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小组相互讨论、分析与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最后形成共识。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当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调查、探索、推理和交流日常问题解决,并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成长为自信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第二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实施方案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仁里集镇中心小学
一、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放不开手脚。
许多教师认为,让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没有真正研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只是座位是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充分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直接要求合作学习。学生展示的内容不具体。因为展示的内容,不是小组一起讨论的结果,只是组内优秀生的学生展示。
二、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意识,立足课堂教学,着眼于每位学生发展,积极关注后1/3学生,通过变革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探索建构学科教为学服务”,“师为生服务”,贴近学生发展实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努力促使常态课堂效能最大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乐趣,活泼、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课堂教学改革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教师的教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
2、整体性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培养。要在地理学科中全面展开。
3、个体性原则。允许有个性差异的出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4、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过程,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对学生来说,反馈能使他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控、修正。对教师来说,反馈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学过程不断作出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能。
5、科学性原则。在实施“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现代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制定出教学计划和确定探究方法、教学模式,做到既科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课堂教学改革内容
1、备课。要优化备课环节。彻底改变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要抓好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再备课的三级备课,把集体备课落实到实处。要提倡编写学案。学案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注意在目标和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目标问题化既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教师多动脑筋,设计好合作、探究的题,不能简单复述和查找的问题,要用有探究价值,举一反三,可再创造性的问题。围绕学习目标,高度的概括好课堂达标的内容。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充分的知识储备,随机应变。事先预测,估计学生可能提出那些问题,并做好回答准备。
2、上课:教学目标确立符合课标、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明确目标。“教什么”、学生应“怎么学”,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训练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自主学习是关键,交流展示是提升,训练反馈是保证。
1)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自主学习内容,自觉地,独立的完成。教师边巡回,边观察后三分之一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自学的习惯。
2)合作展示阶段:首先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调查对疑难、疑错,疑混的问题,学生展示的时候及时的点播。展示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问题。教师需要严格的课堂管理。严格的管理才能更好的约束学生。教师有意识的养成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努力照顾全体学生。包括台上的学生和和台下的学生。那么怎么照顾,共同发展?学生台上展示的时候,教师对台下的学生提出要求:“听完A组的学生发言,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吗”。或者“跟你们组的答案有什么不同点?”或者“最精彩的地方是那些地方?”“你觉得他们组说得内容跟我们讨论题有什么关系?” 等等。通过这样的过程养成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播,指导和同学的发言的好习惯。学生发言、展示的时候,学生的答案不满意的时候,即使教师不同意学生的意见,也只是用其他方式暗示学生,比如:你的想法还需要补充和完善,总之,教师对学生生永远是鼓励,而教师的这种鼓励的态度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也避免了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3)当堂检测
当堂达标的内容形式多样。训练要求象考试那样紧张、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检测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比如同坐之间的互相检测等等。通过检测教师了解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完成学习目标。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作业批改
课外作业及时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要认真批改每一个问题题,通过作业检查,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关照后三分子一的学生。
5)评价。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淡化分数概念,注重学生学习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评价观的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既从课堂上以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的发展程度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四种状态,既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感态度。不仅注重对课堂教学的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
1、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3、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4、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
5、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
五、课堂教学改革步骤
第一阶段(2011、3——2011、9):准备阶段。
1、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2、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了解存在的问题
3、组织培训实验教师接受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对本课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阶段(2011.10——2012.10):实施阶段
1、全面实施研究;
2、研讨、完善、发展;
3、阶段总结评估。对实验的开展过程,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写出阶段成果总结
第三阶段(2012.11——2013.4):总结成果阶段(1)撰写结题报告。
(2)发表随笔、论文,整理一切相关资料并汇集成册。
六、课堂教学改革保证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特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左云金 副组长:王传根
成员:朱玉英、王善国、王传勇、柴延汇
2)各种教师培训、教研活动
(1)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2)开展教师基本功活动,培养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
(3)开展不同类型的教学研讨会和教学观摩课,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寻求有待改进的方法,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4)积极鼓励参加教师市、州、省级年会,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5)经常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在争论中深化认识,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3)、组织好集体备课
有效的组织中心备课活动。通过中心备课组活动,解决教学当中困惑的问题的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今年年会上出课的教师,比较差的教师。为了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组织了两次集体备课。一次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第二次是动员各学校的骨干教师。
4)、第一阶段性总结。围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次为进一步加强地理教学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5、第二阶段性总结。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
6、总结阶段。要书面材料。总结一年来各学校实施“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情况。
第三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心得体会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心得体会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心得体会1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追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理想化课堂教学境界,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益的最终目的。“以学为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学情”后,开展的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当堂达标”是指:教师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科学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围绕制定学习目标,在单位时间内,为完成学习目标而组织的“教”与“学”的活动。如何能深入理解这一教学理念的精髓,更好的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呢?抱着这一目的,假期里加强了对这方面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以学定教”对学生的要求,即学生怎样学。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要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首先: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因此,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其次:应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预习,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练习题或习题;时间不允许,可以少一些问题,留给听课去解决的问题就多一些,不必强求一律。
二、教师怎样引导和督促学生先学
由于小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验,课前随机抽同学做题目等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或实验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
三、教师应以学定教,因势利导。
每个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即使从以学含义来界定,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很幼稚、不成熟,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些不成熟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一个起点,通过不断加强指导,就能锤炼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并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当前,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掌握学法指导的力度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应该说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式教学等都是有效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非常灵活,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对学生能做到适时启发、适度启发,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四、先学后教,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第二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第三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第四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教师通过习题的变式讲解,使学生在做题时也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第五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
总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做,才能把“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心得体会2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如果能正确地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目标教学、创新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水平肯定有质的飞跃。
1、课堂有了明确的指向标,避免了以往课堂的随意性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模式使教师们做到了心中有数。因为既然模式要求“当堂达标”,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首先明确这个“标”是什么,这节课主要“学什么”。只有心中有了指向标,讲课时才不会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所有的老师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的老师还添加了设置教学目标的依据,这样,不但教师讲课目的明确,还使得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清楚明了。有了目标,教师讲课才会有的放矢。这样,目标的设立规范了老师的课堂内容,使得整节课即使容量大但也紊而不乱。但是目标决不能形同虚设,要追求它的实效性,所设目标最终是否达标,还要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因此重视学习目标的确立并追求实效性,是实行这一模式后最突出的优点。
2、切实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 ,重视了学法引领。
法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教师要能想方设法设计好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启学生的口,动起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恰如其分地引导启发学生。因此 要体现“以学为主”,就要教给学生“如何学”。根据不少老师编写的学案看,很多老师在这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真正起到了启发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学科知识的作用。各位老师都能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学生有法可依,自学起来就会眉头舒展,不至于一头雾水,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给予他们施展自己个性的空间。
我们惊喜地发现,很多教师在这次模式的实施中注重了自己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了课的主宰,教学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整堂课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目标的。即使是总结归纳,也是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产物。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俯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争辩。在这里,老师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老师是学生阅读的导师,培养的是富有创意的读者。在这里,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这里,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成了学生放飞梦想的宝地。
4、注重达标检测的实效性
不难发现,这一模式实施后的课堂不是老师们张扬个性的'舞台,不是老师才情展示的场所,也不是加工、作秀,而是抓落实,看效果。老师们不再在乎同事们如何评价自己这堂课讲的是否精彩,而关注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达标情况怎样。因此,无论是口头达标、小黑板达标还是大屏幕达标、讲义达标,都以学过的内容必须记住为前提,而真正掌握才是他们所要的。为此,老师们所设计的达标检测都是精心筛选的,问题设计也是由易到难,体现了分层,既有双基的落实,又有能力和创新的体现,这样,设计的达标检测不但紧扣学习目标,强化学习重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改革是我校确立的教学主题,要全面推行这项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师的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校下了决心,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学校管理制度,以改革形成特色,以改革提高质量。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心得体会3
在我市提出“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后,我们八小的所有任课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积极行动起来,用研究者的心态,以自己的课堂为平台,与学生和同学年的同事为研究伙伴,为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乐学、会学的自学能力,努力探索着有助于提高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我们的研究实践还没有形成有指导性意义的成果,但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在研究中发展。我们每人个都是在研究中使自己的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项课题研究活动中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也有了根本的转变。
一、对“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认识
在当今的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不论是专家、名师的示范课,还是全国性、地方性的公开课、竞赛课,都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占用的时间太多,教师过于主动,学生过于被动,课堂成了展示教师个人能力、技艺及效果的舞台。这是不利于落实课标精神的,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而我们这些从教近20年,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成长起来的70后教师,在课堂上又特别习惯于这种“以教为主”“以导(牵)为主”“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地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精神,推动教学改革,我们这些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参与到“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研究中。而“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以新理念、新思路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对我们来说更是极大的挑战。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研究活动,我们查阅大量的教育教学新观点、新理念的书籍;上网收集有关杜郎口等改革成功学校的一些实验研究方法;认真解读新的课程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以学为主”,是相对于“以教为主”“以导(牵)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特征而言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学”,顺应学生的“学”,从而完善学生的“学”。“以学为主”的“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学习主体学生,是教学思想上的“目中有人(学生)”的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让位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虚幻的主体,虚假的主体,有名无实的、挂羊头卖狗肉的无效主体。二是指学习方式,要求教学方式顺应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在课堂时空上、措施上、过程上,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着想、顺应“学”的客观心理规律,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建构自主的学习方式方法铺平道路。
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告诉我们:教学诸要素中,教学理念比教学技艺更重要,教学策略比教学方法更重要。“如何学”比“如何教”更重要,学习的方式比学习的方法更重要,体验过程比获得结果更重要。在当堂达标这一教学模式中,充满学生活动的教学过程是关键。教与学的顺序安排上,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基础。教师接下来的讲解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灵活进行。这似乎是在不自觉中暗含了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学生听讲由以往的“教师要我听”变成“我自己要听”,听讲指导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听课效果质的飞跃。教与学的时间安排上,变以往的“教为主、学为辅”为“学为主、教为辅”。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变以往简单、机械地将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为只讲学生自学后仍不能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指向上,变以往很含糊的所谓“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具体的面向在课堂上自学出现问题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这样做的优势是:学生不再有教师“周到细致”的“服务”作依靠,失去了拖着自己走的纤绳,他们只能横下心来依靠自己,在自我尝试、独立探索前进的过程中,作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调动起来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关键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目标是行为的导向。所以,准确和恰当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实现目标的航标。课前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使学生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对照目标而学,学而有思,思而有辩,学而有疑,疑而有问,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在实践中明显地感到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才有方向,学习才能变得主动而积极。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我们进行课改的`终极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很薄弱,甚至几乎为零。而这也就是我们教师最可发挥主导作用和创新能力之处。教师要在课堂上重点指导学生自学。也就是说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学,是在目标引导下的自学,是学生们在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下的学习和探究过程,这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第一环节。
当然,由于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结果)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不尽相同。自学的方式也是多样式的。目前多数教师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文本,寻找达到目标的方式或答案。在这一阶段,老师们常常是融入学生当中,及时掌握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要教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要收集归类,为“后教”做好充分准备。学不仅先于教,而且决定着教,教必须服从于学而且服务于学。因此,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紧张、高效,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学生自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这时教师要全面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到适时指导、及时鼓励,并特别注意观察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地、耐心地、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之中必须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汇总,并挖掘存在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做好“第二次备课”。
四、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是保障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们会首先对于某些问题进行预设,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但千万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的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在老师提供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设置的问题空间符合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学生没有预设生成,比较好的选择就是给他们时间,有时学生没有回答并不代表结果是“0”,只是在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型,或还未与原有经验建立连接而已,这就需要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尤其是巩固提升环节,不但能够让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有时间重点辅导几位有潜力的学生,而且让那些悟性较高、理解力较强的学生有机会提升自己。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作指导,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中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四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总结
按照五环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注重新理念的渗透,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一特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文是读出来的这一特点,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体现出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老师的指导,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形成了个性化的思考与文本的有效结合。
1、学习目标制定(不是教学目标)。
2、小组学习汇报注重实效,避免重复内容多次汇报。比如:兵教兵。
3、语文课,既要按着新模式的大框走,也考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缺一不可。该泛读的要泛读定调。识字教学加强,如: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等多种方法。
4、部分语文课,做到了不仅要深挖教材,不要只教教材。
5、多媒体使用,做到一定要多审查勘误,没有出现错误。
课题总结课题研究
第五篇:小学语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语文组将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以“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改精神为核心,加强我校语文组的教学常规建设,全面更新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优秀的语文素养,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特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王先伟
副组长:梁强
成员:贾支美胡光兰王先强明廷武
谢彬徐敬官静
二、实验目标
1、努力构建农村小学语文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
2、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使我校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三、实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四、工作要点
1、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论学习的认识,系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为主”的观念,并且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2、搞好实验前的检测,做好准备。
3、积极实验并建构“当堂达标”的高效教学模式。
4、期末进行必要的评价、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做好总结,实验教师写出阶段性总结和有关论文。
5、请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其他优秀教师视导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控。
五、实验对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根据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布置我们全校学生都是实验对象,其中以五年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五年级教师为重点实验教师。
六、实验内容
1、研究适合我们学校情况的课题教学学案(学案、讲学稿、预习提纲)。要符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更要符合学科特点,有实用性、有特色。
2、探索“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1)。学习方式的研究①自主学习式②小组合作式③交流展示式2)课型的研究①预习课②探究课③展示课3)。课文类型的研究①文言文学习模式②现代文学习模式③作文讲评教学模式④复习课模式各种教学模式要有具体的学习过程,还要附带相对的教学实例,形成有据可查的文字资料。
4)学困生转化问题研究(1)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树立参与意识,增强集体观念(3)了解学困生心理状况,帮助其消除对学习的恐惧,树立信心。
3、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使学生养成自主性课外阅读习惯(2)精心设计作业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
(3)大力开展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建立以“以学为主”的评价体系,完成语文课堂评价表的制作语文评价要适应语文课程从重视语文知识到重视语文能力,再到重视语文素养的发展,注意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1)评价内容: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情况、语文学习的能力、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情况,如课外阅读的量、阅读的品位、审美的趣味等。
(2)评价形式:笔试、口头、展示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互评(3)评价标准:参与范围投入程度提高幅度效果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个学生的自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鼓励成功。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考虑学生不同的起点,注意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通过积极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
七、实验措施
1、建立完备的课题研究机制。我们注重培养语文学科教科研的积极分子,激发团队精神,发挥教师自主研究的作用。
2、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气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校学生具有先天基础差,学习意识不强的特点。自主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有必要通过实验,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
3、加大理论学习的力度
(1)坚持每天读几页文章、著作,丰富自身内涵。
(2)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以及反思并通过博客和别的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
(3)坚持互相听课、评课并且随时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4)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八、实验步骤准备阶段(2013年7月——9月)确定实验班级、实验教师:以语文组为实验单位,全体语文教师为实验教师,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为重点实验学年,五年级语文老师为重点实验教师。
确立本校语文学科的实施方案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确立合适课题教案、备课方式、课堂教学模式(2014年7月——2014年18月)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推广。收集经验材料:教案、课型模式、课堂评价表参加结题会议。
光明小学
2013年9月2
小学语文“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
实
施
方
案
光明小学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