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理运用多媒体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合理运用,如虎添翼
——多媒体手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点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加强了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多媒体也随之进入了普通教室。过去只有报告厅、多媒体教室才有多媒体设备,如今,我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使教学插上了高新技术的翅膀。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正确地运用多媒体,并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呢?
一、直观演示,提升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能将文本、声音、图表、图像、动画等结合起来。对此,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他们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一定会被烧旺,并随之转化为学习的热情。例如“平均分”是除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平均分的方法,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如果采用CAI课件或实物投影,就能变静为动,直观地展示“一个一个地分”和“几个几个地分”物体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就这样在电教多媒体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如:在小学数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节中,可制作一个课件,让一个由多个图形组成的房子分解成一个个小图形,可以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移动、变色、同步讲解、闪烁等进行分割,形象生动的描述图形分割的过程,便于学生切实理解房子面积的计算。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再加上数学学科比较抽象枯燥,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此学科不感兴趣了,对知识的理解比较缓慢,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电视、录音、投影等电教手段,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懂一个问题,有时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找资料,做教具。但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只要能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学生总是把圆锥的体积弄成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其实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可以制作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利用倒水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看出只有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才会等于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又做了两个不等底不等高的进行倒水比较,从实验中得出结论。这比教师单凭讲解容易让学生理解。短短的几分钟播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速度,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这节课的学习,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设计问题情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
但是,传统的问题情景设置,只能通过教师口述或板书的形式进行,不仅浪费时间,同时给学生的理解设置了屏障,很多学生在还没有听懂或看懂问题情景时,教师在时间的催促下已不得不说出问题的答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情景,就能够直观地以图像、动画的形式设置问题情景,很好地解决学生理解的障碍。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的动画,把平行四边形通过生动转化、变换为长方形,在动画之后一个可爱的动画人物问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2.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3.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既能很快从动画和学生观察分析中获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转换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从而得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能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严谨性。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四、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片面理解,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的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因此公开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有的教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制作课件上,为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大量的音乐,有的甚至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没有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认真分析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表现为好,利于学生学习。也有的教师忽视了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设计课件时内容涵盖一节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激情导入、设疑、例题讲解、练习题、课外知识等。这样一来,教师只是多媒体的操作者,而且这样大的信息量,势必造成媒体对学生长时间的刺激,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不断变化的屏幕上,忽视也来不及分析理解重要的知识点,造成消化不良,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加之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丧失新鲜感,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感觉单调,视觉疲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多媒体技术再好,也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能乱用和依赖多媒体技术。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法和学法,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抛弃优势方面,只为赶时髦,摆花架子,顾此失彼。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整合,发挥各种教学手段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使它们取长补短。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
题目: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运用技巧
科 目:数 学
姓 名:黎树春
单 位:嘉树乡杉仙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运用技巧
嘉树乡杉仙中心小学 黎树春
【内容摘要】: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我们每个教师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想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
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作为课堂的辅助手段,它对课堂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又可以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合理应用,如果滥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把握时机,充分发挥多媒体对学生的导学作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以下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我认为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去,就像使用黑板、2 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这门学科。
1、贴近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营造吸引人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生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去学习新知、探求数学奥秘。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出示公园的画面,并且进行讲述:“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么明媚的春光呀!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这是租船处提供的资料(每只船限乘4人,每只船每时3元),我们要考虑哪些问题呢?”联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划船一事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这里,我借助多媒体轻松地将他们带入到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中。
2、借助图形来演示情境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数”与“形”两方面的知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能够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将动与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学生就能通过这一动态化的过程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有效地掌握知识。例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由于初次接触加法,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我想只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将教材中的气球图制成化静为动的活动场景,在屏幕上演示两个气球合在一起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个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多媒体画面鲜艳、清晰、动感强,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3、利用音乐来渲染情境
小学生心理学规律和学习特点告诉我们,他们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上课堂思维紧张,时间一长,容易造成疲倦。这就需要我们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气氛进行调节。其中,音乐的选择在优化教学情境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课时,我以一个让学生参加动物园表演的情境贯穿整堂课,并配以轻松、明快极具动物园表演特色的音乐背景,在观看每一个表演环节的时候我都会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去解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欣赏音乐的机会,又可以使他们在欣赏中提高情感智商,这样有利于数学思维的进行。都说“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钥匙。”在数学课堂内,我们利用多媒体,适时、适量、适当地为学生送去阵阵动听悦耳的音乐,在这样一个宽松的、艺术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心情愉悦,必定能以最佳的状态面对学习,探寻知识!
二、抓住时机,有效生成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认识规律形象性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我认为只要我们能抓住时机,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可以使那些数学概念变得清晰、明了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得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二,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
在讲《相遇问题》的时候,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3分钟就有了3段这样的小线段,它的总长度也就是两人走的路程和。在这里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 5 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心愿。在数学课堂中多媒体始终是辅助作用,不能够运用多媒体取代学生必要的思维过程。数学课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量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淡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反倒会适得其反。有一次在讲分数应用题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呈现出例题,并且用多媒体播放读题,然后在出示的例题中用红色字体呈现关键条件,课堂气氛较为热烈,学生很顺利地解答完毕。结果在课后的练习中错误率却比较高。事后我仔细分析原因,数学中的应用题是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并通过理解分析其中数量间的关系,通过读题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通过理解找到题眼,从而逐步深入分析,得出数量间的关系,以此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而在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却剥夺了学生的读题权利,又用醒目的色彩告知了学生题眼,再次剥夺了学生自我思考的权利,这对学生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运用多媒体,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尽量提供有价值的素材,使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参与进来,真正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四、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应有机结合
在多媒体引入数学课之后,部分教师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认为只要使用了多媒体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我认为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 学完美的结合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多媒体用是越多就越好。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多媒体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有了多媒体,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多媒体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将各种教学手段有机配合,利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实了教学容量并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只要运用合理,可以使数学概念变得清晰化,抽象知识形象化,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学得轻松愉快,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多媒体时既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又要注意服从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师“教”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加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这一课题去努力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参考文献:
《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学会出版
《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形式与发展 《中国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电教》,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篇:运用多媒体促进小学音乐教学
运用多媒体促进小学音乐教学
YY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音乐教学 ; 兴趣
多媒体是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和成熟的。它是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传达形式的综合。在这里可理解成在计算机平台上对信息载体,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再现,使信息表达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音乐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对于音乐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已经不能适应课堂的需要了。在教学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早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它强大的作用。在教学中为学生欣赏、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这样,不仅既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以下是我自己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 激活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的学生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他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渐渐会感到音乐课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声像,一片生机,给音乐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从而 让生硬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教材,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使枯燥的音乐教学富于趣味性。
例如,过去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时,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与乐曲欣赏不能同步进行,破坏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即使教师介绍一段、播放一段,介绍与欣赏同步,但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并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削弱其艺术魅力,这种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就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首先,简介乐曲内容,然后播放制作好的电脑软件,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依次出现一幅幅淡淡的图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以及在草地上、溪水边快乐嬉戏的情景。这样,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地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高潮。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在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我也骑马巡逻去》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少儿歌曲,在教学中可利用“超级解霸”软件,把有关蒙古大草原、那达慕盛会等风光录入硬盘,再配上二胡独奏曲《赛马》,在导入时,先问学生去过蒙古没有,想不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然后点击鼠标,放映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正骑马扬鞭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再如,《十面埋伏》是一首描绘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情景的琵琶独奏曲,在欣赏时,为了让学生体 2 会乐曲表现的那种四面楚歌,悲切壮烈,气吞山河的历史场面,可将电影《西楚霸王》的片段剪辑下来,配上乐曲,让学生边看边听,营造一个如临其境的欣赏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楚汉之争的战场,从而更好的理解乐曲表现的涵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培养分析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欣赏课中运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电脑多媒体系统可以将过去光靠耳听的教学方式改变成“视、听、唱”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直接体验和体会音乐意境和音乐表现手法,准确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例如在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时,可以先向学生讲《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引出表现乌龟、兔子形象的乐器(大管音色低沉,速度缓慢最适合表现乌龟,单簧管音色甜美,可以表现出兔子的灵活)启发学生在欣赏时注意分辨表现乌龟和兔子形象的音乐特点。在听音乐过程中,教师边放音乐边看课件演示的龟兔赛跑的情节。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看动画中龟兔赛跑时生动、形象的画面。这种故事、音乐、动画结合的做法,一下子就让陌生的音乐拉近了学生,从而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曲子所要表达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能够优化音乐欣赏教学,改变旧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是当前提高欣赏课教学质量的最佳选择。
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总之,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克尔.《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2002版第四期
3.李学锐.《发挥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2002
第四篇:合理运用多媒体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合理运用多媒体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提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手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合理使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电教媒体和教学内容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在采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系统的观点来规划和设计,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完美地结合起来,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就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方式的变迁。
数学科教学中——以前使用的仅仅是老师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加上黑板、粉笔,教具都很少用。后来发展到三机一幕,可时代发展太快了,我校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运用,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图象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学好,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能把静止的实物图和直观图变为活动的变化的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羊?“首先用幻灯片演示,草地上有8只羊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运用课件使屏幕上又走来了三只羊,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因为整个变化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所以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出题目意思。这样运用多媒体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接着根据题意和已建立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的“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8和3或3和8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样学生不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操作,强化感知。
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操作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使学生真正能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展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知识的形成。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的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教师会感到枯燥,让一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象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接着,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得出1小时=60分钟。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1、2、3、4、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常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认识》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僻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断;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第五篇:合理运用多媒体
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使用多媒体之前,应该明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性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改善了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比如《曹刿论战》这课时,多媒体自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展示战争场面时候当然比老师口述要形象直观丰富的多,在总结文言词汇句式时也有相当的便利性。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背诵同样是非常必要,教学必须注重落实。就本课而言多媒体教学无疑有很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