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的具体实施和内容的总结分析(精选)
课题的具体实施的总结分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因此,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学学科中的具体体现。
(一)课堂教学方面。
1、创设动态的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好动的乐趣。
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由于受时空的限制,需要动态处理的内容在教材中只能用静止的方式呈现,即使有些知识虽然配有图示,但图示也是半抽象的静止状态,因此,只靠教材本身的图文和教师的抽象语言描述,学生不仅会感到难学,而且也觉得缺乏趣味。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教材的需要,自制教具,自做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源共享,把这些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教学过程,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
2、设置参与性的教学环节,满足学生爱玩的兴趣。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活动、猜谜活动、操作活动等,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新奇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完法,贵在得法。以新颖、奇特的教法设计进行教学,能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新奇的刺激下萌发快乐思维的情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物理知识奥妙的乐趣。例如
(1)“先辅后教法”——给基础薄弱型的数学学困生一个“笨鸟先飞”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知识自然迁移的目的。(2)“效果回授法”——课上留足够时间完成一些小练习(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课堂练习中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是能力低下型的学困生,针对他们的问题予以再次的指导和帮助,直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为止。以“阶段过关”为侧重点,教师给这些学生以多次过关的学习机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帮助过关。
(3)“作业超市法”——作业超市法是“分层教学”的体现,遵循“量力而行,共同提高”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动力缺失型的数学学困生在作业的选择上可采用超市购物的办法,让每一位的这类学困生品尝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4)“出卷评测法”——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模仿的测试题的形式制作出两份同样的试卷,一份自留,并做出答案,另一份上交,并写出出卷人的姓名;抽签当作全班试卷进行考试;改卷,出卷人改错,再由做卷人纠正错误;审卷,再复评。
(5)“帮教网络化”——充分利用“帮教网络化”,让每一位学困生都有一位优秀生帮教,一个月内让这些学困生及帮教者都能谈心一次。帮教安排尽量做到就近原则(同桌或前后桌)。每半学期对每个帮教者(优秀生)进行评分,选出“最佳帮教者”,对学困生也要评出“进步最快者”,对两者进行一定的奖励。其中每半个学期对帮教者进行优胜者劣汰制。
(二)家长联系方面。
1、举办家长开放日。
定期向家长开课,让家长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我们数学组中的一项有力措施。做到每学年安排一次请家长来校进班与自己的孩子一起上课,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我们还组织家长代表座谈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中得到及时的改进与提高。
2、建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挑选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社会声望,教子有方,乐于奉献的各界人士担任家长委员会委员,各班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沟通联系,交流信息,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开设家长学校,每学期有计划系统地给家长讲授现代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让家长参与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困生、特别是数学学困生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3、走访特殊家庭。
我们课题组老师给一些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欠佳的学生建立帮教档案和学校、家庭协同关怀网络,对这些家庭定期进行家访和回访,从走访中得知,学生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处于真空状态。隔代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于心疼孩子,对孩子往往是百依百顺,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而不关心他们的教育和心理要求。这种养而不教的做法,使许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是百般庇护,为孩子开脱,而对来自别人的批评,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沉迷于打牌,在家里夫妻谈的较多的话题也是切磋牌技,让孩子深感父母玩之乐,自己学之苦,导致孩子没有上进心。通过对数学学困生家庭的走访,许多家长不仅认识了子女的数学学习情况,同时家长自己甚至对数学这门课有了更深的了解,给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三)常规研讨活动方面。
1、组织学习活动。
通过组织物理教师学习或个人学习等途径,围绕初中物理学困生生转化策略等问题进行讨论,我们课题组教师人人上教学战线,学习他人的优秀做法,做好读书笔记,写学习体会。
2、加强案例研究。
以个案研究为抓手,每次教研会每位教师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在组内交流、研讨,得出共性问题或需解决的专题。从问题到课题,不是一种形式的改变,而是一种研究意识的形成。面对教育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课题组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唤醒、培养、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促使教育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3、进行教育反思。
教师在研讨过程中进行多次反思,找出自己教学行为的亮点与不足,进而确定个性化的施教方案。教师去反思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教育行为,并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对比思考。在对行为的反思中进一步加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促进理念与行为之间的转化,使原本的名词术语转化为教师的行为。
第二篇: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分析
《授课语言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分析
徐庄乡中心小学课题组
为响应县教科所“小课题研究”,我校申请了《授课语言有效性研究》,为了把此项工作开展好,我们结合小学现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课题实验方案,并于2011年3月启动了“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现已进行了两个多月时间。在此期间,我校课题组进一步学习了上级精神,仔细推敲和修改课题方案,不断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切入点。对照实验方案,已经较好的完成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开始进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下面对课题研究的一些工作进行汇报。
为了把申报的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保质保量,实事求时地完成好课题的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有效地推动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进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在课题研究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积极行动,申请研究课题
上学期末,我们按照教育局关于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要求,我们首先成立了课题实验研究领导组织,召开了由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参加的课题立项申报研讨会。会上,我们重新学习了会议讲话,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目标,重新审视了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教学中产生的困惑,结合县参考课题,确定了2个适合我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实验课题,并进行了申请立项。立项后,召开了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会。会后,积极组织校教研能力比较强的领导、教师,研究撰写了课题实验方案。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二、全员动员,提高认识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我们利用学期初教材研究契机,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学习宣传动员,使他们明白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了解课题研究对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办学效益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动员,提高了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调动了他们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三、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能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同时每个课题组又成立了研究小组。由课题具体负责人任组长,参与研究的实验教师任成员,具体负责每个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做到了分工明确,组织协调到位,保证了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赵金福校长 负责整体工作的部署、调控,同时负责《授课语言有效性研究》具体实施工作。
成员:田思献、欧金川、王景申、冯瑞强、李秋萍、李朝霞、宋秀伟、邹丽燕、孙焕芝、徐丽敏、隋玉婷、王蕊
四、适时召开课题实验研究研讨会
课题研究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来说是件神秘的事。我们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还很有限,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对有些教师甚至是骨干教师以及学校的领导来说还是空白。所以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学校在学期初,召开了由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参加的“授课语言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研讨会。会议上,重新学习了局长讲话精神,总结了前期课题申请立项及方案制定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学校课题组负责人及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有效教学”科研知识培训。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
求,使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明确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具体操作的方法,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在前期工作的准备就绪后,本学期初,我校全面启动了《授课语言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
1、结合校本教研,做好“有效语言”理论的学习、辅导。
我们在抓校本培训的同时,重点抓课题研究理论培训工作。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将“有效语言”理论,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结合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副校长进行“有效语言”理论专题辅导讲座,让教师对“有效语言”的理论的提出,研究的策略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为较好的实施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2、抓好课题组课题研讨活动。
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了我校的《指导意见》,并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课题组定期开展研讨会,进行小组成员的理论培训,对本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分析,解决实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组内下步实验工作的打算等。通过小组的集中研讨的形式,让每位实验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操作途径和方法,并能结合自己研究的学科进行具体实验研究活动,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开展“有效语言”汇报课活动
为了使全体教师不断增强对“有效语言”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校内汇报课活动,共有11位教师分学科作课,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
听课,课后进行了单独的交流、反馈,进行了关键性的评析,及时纠正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盲点和误区。
4、认真上好实验课,记好实验记录。
我们认为在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以后,如何才能使教师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让理论去指导实践呢?我们采用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子课题实验研究活动。课后,要认真记录好实验活动情况,对实验活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总结实验经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5、加强过程性管理,规范实验工作进程。
实验组负责人,经常深入课题小组,与实验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实验的方法,组织学习相关的研究理论,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用理论来指导实验研究工作。深入到课堂,听实验教师的实验课,帮助修订教学设计,检查实验过程性材料,规范了课题实验工作的进程。
六、真抓实干,初见成效
自课题研究开始至今,由于领导的重视,课题负责人管理到位,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顺利开展起来。在工作中,我们注重了领导带头,责任到人,环节到位;注重组织协调,相互配合,分工协作;注重阶段检查与总结,培训与指导。使我校课题实验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效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七、存在的问题
1、由于各课题组课题实验刚刚实施,加上教师经验的缺乏,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时有脱离现象,如何开展课题实验教学活动,并真正发挥实效,从而达到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必须性,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解决。照本宣读、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一小部分教师身上依然存在;一些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依然停留在以“教参为本”的层面,缺乏课改的意识,与课题研究脱节的现象还很严重。
2、个别教师的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实验进程缓慢,效果不太好。
3、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不足,操作不够热心。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没有摆正课题实验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因此,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在我校还普遍存在,许多人把搞科研当成次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校本培训为突破口,加强教科研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探求我校的科研工作的管理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把学校科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篇:课题实施阶段性总结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份成功”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题阶段性总结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不仅是寻“疑”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解决疑问的过程。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深刻体会到高质量的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预习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现就将课题实施的情况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
1、前期准备阶段有序进行,课题研究组织人员学习热情高,较好地完成了以下几步:
(1)建立课题研究组织,确定参与本次课题研究的人员;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定期定点,确保学习的时效性;
(3)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对四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现状及预习情况的调查,发现现阶段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
2、实施阶段落实到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保障:
(1)具体指导学生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类型进行预习,掌握方法,收集资料:对于讲读课文,要求孩子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预习:1 了解背景、搜集整理资料。2 分步朗读。3 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4 提出自己的见解,解决课后思考
习题。对于略读课文要求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预习:1 带着问题,通读全文,解决字词。2 深入分析,解决问题,进行批注。对于作文课的预习,可用“提前积累预习法”。这样既是课堂识字学词的重要途径,又为课堂上阅读理解、感受、探索、批判、鉴赏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2)选择个别学生或者个别小组进行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3、总结阶段:
收集研究资料,总结经验与问题,完成结题报告。
4、阶段实验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份成功”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题阶段性总结
五年级语文组
第四篇:课题第二阶段实施总结
普通高中校本培训有效性研究 ——第二阶段阶段性总结
时间在斗转星移中悄然流逝,转眼一年的时间将过2013年的步伐已向我们走来,在这一年中,我们全体课题组同仁进行了校本培训有效性研究的第二阶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成果,虽然与心中的理想程度偏差还很大,但我们本着百折不挠的精神还将继续努力。
本阶段的研究工作,由于其作用性问题,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有效的帮助,在课题组全体同仁的统一思想,统一目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探索、探讨、思考、实践与反馈工作。在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主导作用下,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为目的,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大量的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顺利推进,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已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
1. 素材积累工作:本阶段的目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教学方法问题,我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还在查阅相关媒体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素材的积累工作。
2. 研究成果:形成了论文四篇.3. 研究成果应用工作:全体课题组教师的共同研究下,达成了一致的认识,对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着的问题,我们要真实的面对,但努力终有提高的思想,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我们的启发工作,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效,但很大部分学生的效果不会太理想,我们要适当启发,便于他们理解,对于理解难度大的教学内容,我们还采取一定手段,进行类比性教学,使问题分析更加生活化,更加身边化,如果还不能理解,我们给出例子,进行教师板演,让学生笔记后背诵,再出其几乎一致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演算,这样做的后果使本就紧时间度的教学任务雪上加霜,但是学生有所得,我们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的,在高考不分层次的前提下,该项工作我们只有少量进行,进行尝试。教师的爱要比重点高中付出的更多,成绩不理想而学生心情差,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普通高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爱要更多,帮助要更加耐心与更加大,这对于我们教师也是一个考验,“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了,一辈子都在做好事”,辅导不难,难就难在了,一次次失败后的心理抗打击能力的存在。
为了完成本课题,让我们全体课题组同仁努力,再努力,营造课题的完满完成的那一时该。
普通高中校本培训有效性研究
——第一阶段实施总结
2012年12月14日
双辽市第二中学
第五篇:课题实施阶段总结
《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
实施阶段工作总结
我校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的基础上,从2011年10月——2013年3月是课题实施研究的第二阶段。近两年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按照课题实施阶段的研究计划的步骤,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开展,达到了预期研究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组织上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在校长的倡导下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本课题由曹利校长担任课题主持人,艾玉蕾、张敦洲、伊祥倩、魏延峰、孙建锋任课题组成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有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很好的开展课题研究。
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立实施方案,形成工作计划,制定各项制度。实验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心理学一认知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每学期都进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比赛,在校内外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建立开展各项活动的常规制度,从措施上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
课题各项活动的开展,是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只有精心开展好课题研究中的各项活动,课题研究才会有所成效。因此,课题组要求各课题研究人员在开展课题活动前必须精心准备,认真开展,活动后用心整理材料,及时总结分析,撰写相关的文章,对活动及时反思、小结,分析研究活动中反映的问题、活动策略、实施过程的的得与失。以便在下次活动中改进、提高,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在活动开展中对研究出有重要价值的研究人员,课题组给予奖励。
三、各类研究活动有序开展,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效果。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课题的研究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1年6月——2011年3月 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从2011年10月——2013年3月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第三阶段: 从2013年4月——2013年6月为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和调查研究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一大批与优质教育资源及课堂教学效益相关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提出了我们对本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界定。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从2011年10月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我们查阅、钻研相关资料,作好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我们课题组全体人员学习了相关的大量的理论知识并写出了深刻的学习体会,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在实施阶段,我们按照任城区教科室和学校课题组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本课题研究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计划:(1)明确课题组成员以年级为单位具体分工,严格按照研究进度要求开展研究。
(2)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3月学生的手工制作、绘画作品、实验课学习日记、试卷等课题研究第一手材料。
(3)收集整理之前我们课题组教师所自制的教学课件,并储存在校园服务器,便于课题组教师参考,或者讨论、修改,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其他渠道,比如网络、参考其它教师教学等方式,通过二次加工、借用,提高课件质量,运用于自己的教学。逐步完善课件集。(4)下载、完善视频动画资源。
(5)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方案,研究课件的修改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灵活使用。
(6)相互听课,及时评课,经验总结,撰写教学反思或经验论文。
(7)组织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8)努力开发各年级学案,加大使用学案导学力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定期召开课题组座谈会,认真分析、总结前一阶段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失误,明确后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我们将撰写出优秀研究论文,撰写出研究的工作报告和实验报告,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课堂教学,使农村教师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从事教学,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催生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性变革。开发出具有学科特点和年级特点的优质教育资源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调资源的适用性、有效性、通用性。对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与教学相关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认真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中优质资源的整合应用策略,得出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四、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1.虽然实验教师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比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关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的研究对农村小学还不多,对于如何利用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还有待全组各学科教师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并总结出实践经验。
2、我们课题组教师应用多媒体、超媒体等教育资源的能力还不强,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益的作用发挥还有待提高。
3.学生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合作学习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加以强化。
4、有的教师思想不够解放,胆子还不够大,反思和改进的的意识还比较弱,要继续加强。教师劳动量大与课题研究产生矛盾。
5、教师队伍自身教研能力有限。需要有关专家的指导,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还要把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继续深入探索下去,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小学课堂上绽放出璀璨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