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BC中国式教育记录片观后感
关于BBC教育纪录片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BBC的三集教育纪录片,之前教育心理学老师也让我们看过,并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思考。
一、背景
刚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很惊讶,感觉中国老师被妖魔化了。BBC纪录片的名字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可是视频里中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现在中国的主流教育方式,那是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方式,现在应该被放进博物馆了。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对中式教育充满负能量的视频呢?而为什么在这样“残暴”的中式教育下,学生的成绩竟然比英式教育好呢?那就要从这个视频诞生的背景来说起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了一个测试,叫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这个测试中,上海高中生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而英国学生却一再被甩在25名以外。这极大地震惊了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感叹现在英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小,特别是数学,和别的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和中国,普遍认为英国学生的数学比中国学生差3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这个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在这个项目里,BBC负责招募、选拔五位中国教师前往位于英国汉普郡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执教。要求完全按照中国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期一个月,然后对学生进行水平考核。在执教的这一个月中,BBC进行了全程录像,力求真实的展现其教学过程。
在查阅资料室发现,对于PISA测试的科学合理性,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其全球数学成绩排行榜一直以来让其名誉扫地,最近受到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质疑。赵勇系是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他于去年五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PISA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考试。PISA将英美两国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中国最富裕城市上海、以及香港和新加坡那些“考试工厂”的学生数学成绩作比较。这种比较根本称不上比较。此外,PISA排行榜曝光最多的是数学成绩。因为数学是机械式学习,英国学生在PISA的这场大惨败堪称经典案例。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以后表现如何,多大程度上过上更忙、更富有、更幸福、更安全和更充实的生活。评分的人并不关心这些。我们知道的是,半个世纪以来,虽然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排名榜上始终表现差劲,却在学术研究、科学专利、发明创新、繁荣、创造力等方面引领全球。对他们来说,民主活力很重要。在我看来,中国教育和俄罗斯教育一样,擅长制造机器人,就像视频里一个英国学生说的,中国的教育就像是流水线,批量生产的是国家的合格公民,而忽略了学生创作性思维的发展。英国,或者说是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他们理应有充分的自信,那为什么英国政府却对这个测试趋之若鹜?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二、目的
因为中国老师来英国数量的限制,在这一个月的执教中,一个中国老师往往兼任两到三门课程,比如科学老师杨君,就兼任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教学。一个月过去了,考核结束了,中国老师一顶三教出的学生成绩竟然比英国老师自己教出的学生成绩更好,中国老师完胜。记录片很快被剪辑出来,可是,我们在画面中看到的似乎全是负面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慢,中国老师在课堂上极力的维持课堂秩序,甚至让爱说话的同学单独坐在一边,让调皮的学生站到教室门口。可是,这些措施似乎没有多大效果,学生反而觉得很好玩,到最后学生与老师矛盾越来越深重。师生之间的对峙似乎越来越激烈,学校的教务主任也有所耳闻,于是进行了深入查访,他随机走进课堂观看学生的上课情况,结果当然很吃惊也很遗憾,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这样的课堂是不可能教出好学生来的,他们觉得他们看到的景像再坏不过了。我想如果我的课堂是这样,毫无疑问会很抓狂。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中国老师的教育方式在视频里看是很简单粗暴的,甚至我这种一直接受中式教育的学生都难以接受,可是学生们的成绩比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好呢?既然中国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已经被考核证明成绩更异,那BBC应该认可才对,又为什么会剪辑了一部充满负能量的记录片呢?事实正如中国老师杨君所言,这一部记录片的剪辑是有失偏颇的,有很多学生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的镜头被BBC剪掉了,留下的都是调皮捣蛋的。担任中式学校校长的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英语特级教师李爱云也表示:“大家现在看到的不仅是最乱的,而且是从最乱的里面挑了最乱的播出来。”而且参与的邹老师说,在他任教的南京外国语中学,每天下午四点就下课了,不会出现每天12个小时的情况。我认为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像南京外国语中学那样,但是在我所见到的大部分学校里,也不会出现这么严苛的制度。接下来邹老师的话让我惊讶。严苛的教学制度和满墙贴的孔老夫子语录都是制片方规定的。我认为英国方面在选拔老师时,肯定是听过中国老师讲课的,对于现在中国的教育方式是有起码的认识的。而且我们知道英国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分。打个比方,公立学校是“平民教育”,而私立学校是“精英教育”。之前看过一句话:英国的阶层分化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完成了。学生在公立学校是不用交学费的,相应的他的教学质量并不高,管理也不是很严格。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学生,他们的学费昂贵,学习压力并不比中国学生小,一些顶尖的私立学校学生管理甚至比中国大部分学校还要严苛。公立中学在各个方面都秒杀私立中学,而在本次试验中,选择的是博航特公立中学,为什么不去英国顶尖私立中学伊顿中学呢?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中国中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数学、科学表现优异,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基础教育表现出浓厚兴趣。英国教育大臣更是率团到中国考察,准备引进中国教学模式以改造英国中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但是,对于引进“中国学校模式”,英国上下并未达成共识。政府积极推进,可学校老师、家长并不怎么“感冒”。在这种情况下,对比实验就成为双方论辩的重要证据——中国老师究竟怎么教学?学生感受如何?中国教学模式能否在英国推广?借助对比实验的结果,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试图增加直观性和说服力。这次教育实验,我认为说白了就是一次“炒作”。而在媒体“炒作”的背后,隐藏的是英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及其决策机制,显然,政府想引进中式的教学成分,而其他参与决策的组织却并不认为有这个必要。欧美国家的教育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有参与管理、决策的权力。政府的任何教育改革必须征得不同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认可。具体到英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仍然是“双轨制”:一轨是私立教育,主要通过私人出资办学,也被称作“贵族教育”;一轨是公立教育,主要通过居民纳赋或称国家出资办学,也被称作“平民教育”。在公立教育办学方面,不仅学生家长、国家机构,就连纳税人都有教育决策权,这就是英国教育改革的现状,也是“中国式教学”被“热炒”的英国国情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BBC炮制了这样一个实验,以期给整个社会以震撼,让大家去激烈的讨论,思考英国教育改革的方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问题只有争论,才会促进问题的解决。从暑假开始,关于这个教育试验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BBC的目的也达到了。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过多拘泥于这个教育实验的背景和BBC的目的,不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态度,那是那些阴谋家的事儿。我们就单纯来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吸取英国或者是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长处,思考应对的措施。
视频中一些片段虽然有戏剧化的效果,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教育偏重灌输式,而西方教育多倾向启发式。比如中西方两大哲人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中西方的教育方式。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多为提问启发,而孔子则多为回答问题。我们要去借鉴西方基础教育过程中,如何给学生自我空间。我们也要给学生留有自主性空间和时间,要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总的来说,让学生有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思考、独立思考的机会。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在教育理念上变选拔为育人。从历史看,中国教育文化原本具有浓厚的育人特色,侧重在“德育”方面。然而,选仕制度在中国确立后,选拔“入仕”开始演变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并积淀成一种文化。相反,教育本身的目标追求是什么,反倒变得“模糊”起来。BBC制作纪录片的初衷,尽管可能是想引导英国社会深入研究并借鉴中国教育,但是,它也启发我们研究并借鉴英国教育,特别是反思中国教育自身的问题,尤其是教育文化的积弊并加以改进。严格地说,选拔只是教育的衍生功能,育人才是其主旨。变“选拔文化”为“育人文化”,才是中国教育文化重建的正途。否则,在“选拔文化”背景下讨论教育改革,一切都是雾里看花、空中楼阁。
第二,在教育目标上变学习知识为提高素质目标。知识传授是“中国式教学”主要功能,也是为“知识目标”所设计的针对性教学架构。因此,一般而言,“中国式教学”的教育目标是“知识目标”。这在农业社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当时的教育承担的任务,主要不是培养劳动者、科技工作者等类人才,而是培养“士”阶层,即今天所谓知识分子阶层。时移世易,今天教育不仅肩负培养知识分子,而且更肩负着培养从业者、技术人员等各种人才的重任。这些人才仅有丰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必须是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育人文化”的回归,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教育目标的重建必须建基于这个现实。
第三,在教育手段上变灌输为启迪。相对而言,“中国式教学”在教育系统里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而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中国式教学”尽管适合“知识传授”这一原有教育目标,但却无法承担培养全面素质这一教育的新目标。教育目标的转向,即从“知识”转向“素质”,要求教学从理论框架和具体操作模式也必须转向和重建。在“素质目标”指导下,特别是因应我国现阶段对教育提出了的新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应的教育手段亟待重新选择或重建。至于具体手段是什么?有哪些?我们可能一时难于准确回答,但是,选择教育手段的原则是明确的,毋庸置疑的,即必须是启迪性的,引导性的,辅助性的。因为素质的培养一定是在学生活动中落实的,能力是“灌输”不来的。即使在隶属“素质”的“知识”学习中,教学手段也需是启迪性的,而非直接灌输。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并亲自行动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各种素质得以培养,我们所强调的“实践能力”也随之生长了,“创新精神”也随之孕育了。
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系统下,逐步的、循序渐进的实施课改,并且在高考政策上逐渐向新课改靠拢是我们的一项长期任务。前段时间去听了课改名师刘恩山老师关于第8次课改的讲座,感受很深。之前写了一点关于应试教育与新课改的小东西,现附在此,请老师批评指正。
(二)、应试教育与新课改
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主要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不完全适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
3、课程内容“难、偏、繁、旧”。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应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存在。
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以及甄别和选拔功能。
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当设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六项具体目标如下:
1.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这是课改的核心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难、偏、繁、旧”和过于看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课程及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可是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由此联想到山东省的高考制度改革。
在9月22日,我看了一篇报道,山东省内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我是山东人,对这个比较关注。大体内容如下:
(1)、改革方案落地,学生选择权加大。夏季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数、外,春季高考突出技能测试。文理综六科纳入学考成绩,不再分文理科,而是由学生选择。学生可在纳入高考的六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不再单独设文理综。改革后学生选择权加大,对学校要求更高了。“高考改革的靴子终于在山东落地了!”之前在上海和浙江试点,我省这是首次官方落实。
(2)、综合素质评价成参考,单一科目考两次。我省高考改革将推行“两依据,一参考”模式。高校将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学试成绩,参考素质评价招生录取。这是对教育部关于学考核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落实。学考地位上升后,高中要均衡安排每个学年的授课科目,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每年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教育部门要为学生同一科目考两次以及更换已考科目提供机会。高考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农村学生怎么办呢?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基层和农村学生来说可能处于不利地位,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录取。山东省还未有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细则。
(3)春考、夏考侧重点更明显。根据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差异性,即将施行本科、高职高专分类考试制度。夏季高考主要为本科高校选拔人才,春季高考主要面向高职高专和部分应用型本科选拔人才。这一方案将从2016年高中的秋季入学后实施。高考改革方案按“三年早知道”原则发布,意味着2016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们将在高中三年后面临新的高招制度,也就是在2019年高考时,上述新的高招制度将在全省施行。
(4)2018年,我省高考将全部使用全国卷。具体日程是2015年起外语科目,2016年起文综、理综,2018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这也意味着我省持续了12年的自主命题画上句号。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将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增强课程度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学校开设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学的内容就是校本课程,很有地方特色。沂蒙山的介绍,孟良崮战役的简介都让人印象深刻。现代化的临沂同样使人向往。亚洲最大的橡胶坝,亚洲最大的长途汽车站,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亚洲最大的大学,所有这些都让我们自豪。多彩多样各种形式的选修课提高了我们各个方面的素质。我选的是近代诗歌赏析,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朗诵那些美妙的诗篇使人心驰神往。“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灶台,我用坚毅的笔写下相信未来。”“你一会看云,一会看我,你看云的时候很近,看我的时候很远。”“你侧耳倾听,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最短的新诗名为《生活》,全文只有一个字:网。叫人不得不赞叹是人的才情。过去六年了,这些片段依然留在了我脑海里,虽然仅仅上了5节课而已。校本课程丰富了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充满了地方特色,同时也锻炼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校本课程该如何开发呢?
(1)合作开发。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校内合作、校际合作、学校与当地教育部门的合作。(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哪些作用呢?(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进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有点长,嘿嘿~~谢谢老师看完。请老师批评指正!谢谢老师!
第二篇:反腐倡廉记录片观后感
反腐倡廉记录片观后感
广场小学阳宏
近日在区教文体局的组织下,我们教育系统行政人员观看了反腐倡廉记录片。前后共花了三个多小时观看了这个节目。作为一名学校行政党员的我,观看后,心潮澎湃,感慨良多。既为那些曾风光的领导干部,一下子变为阶下囚感到遗憾,也为党内清除了一批“蛀虫”而庆幸,更为党中央有力度的反腐倡廉行动叫好。从而不禁又想到,从古至今我国的“清官”、“好官”也多的是。如古代大公无私、名垂青史的包拯、海瑞、于成龙,现代廉洁奉公、深受人民喜爱的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
那么,“清官”和“贪官”之间有何质的区别?
首先,他们的人生追求不同。“清官”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是他们的追求。而“贪官”不同,他们追求的是富裕的物质生活。一心想着自己的小家。以不正当手段敛财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追求的是虚名实利。其次,他们思想、立场不同。“清官”清楚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尽力为人民利益着想。他们一身正气,大公无私,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正因为他们心中装着人民,所以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能抵制各种威逼利诱。而“贪
官”则相反。他们误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夺来的。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假公济私,可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更不用说各种诱惑了。因此,要防止腐败,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结合十六大精神,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理论精髓,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这些腐败分之地下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通过警示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因此,作为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因此,我们要从案件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漠公仆本色,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看完了警示片,心中不断激荡着种种的感慨,决心要做一个行为操守严谨的人,思想境界崇高的人,为人民尽忠尽责的人。
第三篇:雷锋记录片观后感
雷锋记录片观后感
三月雷锋月,在铜陵学院电气系党支部的号召下,高燕老师、方旭玲老师积极组织了全系的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于2012年3月14日下午两点许观看了《雷锋记录片》的活动,内心感触颇深,雷锋的电影、雷锋的事迹,我们从小知道的就知道不少。雷锋离去了,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伤悲、惋惜,带给乔安山的却是一辈子沉重的包袱。谁都记住了雷锋,他用短短22年的生命向全世界人民树立了一道道德指标、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人们都惦记着他、崇拜着他。可那个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乔安山呢?他却是用一辈子延续雷锋的精神,用他的一生来向世人诠释何谓雷锋精神,向世人宣告雷锋离开了我们,但雷锋精神却永远与我们同在。
在雷锋离开我们半个世纪的今天,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人郭明义,以30年理想信念的默默坚守,为人们展示了雷锋精神的深度和广度。他把助人为乐当作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带起一股股爱心洪流让人们看到,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雷锋精神仍是这个时代最强劲的气息。他像雷锋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千万人心中的道德楷模,责任“做好事献爱心是最大的幸福” 这是巧合。雷锋和他,都在鞍钢矿山上过班,都在部队当过兵。而他们的入伍介
绍人,又是同一位老政委。这是必然。他以雷锋为榜样,从雷锋精神中汲取营养,全心全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记录片记录了这样一幕,2012年2月10日下午1点50分,正在工作岗位上的郭明义接到海城男子杜兴龙的电话,他患有重度贫血的妻子临产时大出血,“婴儿恐怕保不住,急需血小板止血!”“请A型血爱心队员,火速到鞍山市中心血站,献血小板,抢救高危产妇!!”1点59分,郭明义发出第一条微博。40多分钟后郭明义赶到血站,这里已经挤满了前来献血的志愿者,“我是A型血,抽我的吧!”经过检验,28岁的刘东博第一个躺在采血机旁,为产妇高艳荣捐献了一个单位的A型血小板。4个小时后,郭明义在微博上发出一条“母子平安”的信息,让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抱着顺利降生的女儿,38岁的杜兴龙流下热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雷锋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它都会带给我们新的诠释,但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始终不变的,也正是我们这个物质性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更是我们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所需要的。的确,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却还活着。雷锋他一直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身边有无数像乔安山和郭明义那样的活雷锋,告诉着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第四篇:黑洞记录片观后感
黑洞影评
200亿高龄的宇宙,浩瀚无比,无奇不有,黑洞就是一个令所有天文学家感兴趣却又捉摸不透的天体。
黑洞的定义是:由一个只允许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即视界所规定的时空区域。乍一听,确实很迷惑,再仔细点解释就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半径小到一定程度,小于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然而,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那么黑洞是怎么出现的呢?黑洞(Black hole)是根据现代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质量相当大的天体。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黑洞的质量是如此之大,它产生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以致于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逸,就连光也逃逸不出来。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
了解了黑洞这么多东西,我首先想到的是为之奋斗的众多科学家,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来计算这些东西。历史上第一个意识到一个致密天体密度可以达到连光都无法逃逸的人是英国地理学家john michell,他在1783年写给亨利·卡文迪许的一封信中提出这个
想法,他认为一个和太阳同等质量的天体,如果半径只有3公里,那么这个天体是不可见的,因为光无法逃离天体表面。1796年,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预言:“一个质量如250个太阳,而直径为地球的发光恒星,由于其引力的作用,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由于这个原因,宇宙中最大的发光天体,却不会被我们看见”。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甚至会爆炸。当英国物理学家史迪芬·霍金于1974年做此预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霍金的理论是受灵感支配的思维的飞跃,他结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他发现黑洞周围的引力场释放出能量,同时消耗黑洞的能量和质量。当黑洞的质量越来越小时,它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样,当黑洞损失质量时,它的温度和发射率增加,因而它的质量损失得更快。这种“霍金辐射”对大多数黑洞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大黑洞辐射的比较慢,而小黑洞则以极高的速度辐射能量,直到黑洞的爆炸。
一直就对黑洞了解甚少,也没有想过去了解它,但在马克思课上
看了关于黑洞的纪录片,对黑洞了解了许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科学家们能够早日探索到黑洞,帮我们更深的认识宇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贺兵斌
第五篇:记录片《老师》观后感
上周我参加了由晨曦计划承办的观看记录片《老师》的活动,看着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聆听着他们真挚的话语,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被这些乡村教师深深的感动了,他们是最美的教师,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含义。
我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有着无比的敬业和执着。这些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其中有一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由于学校简陋,她把学生安排在自己家中学习,长达数年。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她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她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
我感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热爱孩子们的心。影片中有一位农村女教师在一间教室教着两个年级的学生,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她教的极其认真,并且她还拿着自己家的粮食到学校亲自给学生做饭,吃饭时,她看学生吃饭的目光好像是一位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吃饭一样,慈祥,和蔼,幸福。她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以校为家。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她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
观看是其一,领悟是重点,师德教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为教师创造条件,发展自我。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反问自己:我在这些教师的故事中,悟到了什么?怎么将它转化成自己的理念?我们应秉承他们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和他们一样,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