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思考大全
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作者:朱芬芬
摘 要:本文论述了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病以及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对适应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一些思考。并对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高速增长。面对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全国各大高校持续多年扩大招生规模,大学英语教育中师生比严重失调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因此,高校持续扩招,但教学资源却相对滞后,硬件与软件资源也不足。造成大学英语教学在高校中大多采取大班授课的模式。传统的“黑板+粉笔+书本”的教学方式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十几年中,也是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大高校为了适应新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挑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方面做了很大有益的尝试。事实证明,完善的信息化教学对大学生课堂英语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
l、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
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构成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全部要件。这样的课堂教学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新时期的教学状况。现在课堂少则7、80学生,多则2、300人,单纯的板书效果非常不好,不少坐在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楚黑板。造成了很大学生慢慢减弱甚至放弃了学习本来就难以学习的英语的热情。因此传统大班教学的效果非常糟糕。并且板书的形式速度过慢,传递的信息单一,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具体、生动、真实的画面并配以一定的音乐来呈现新知识,为英语教学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行声音和动画的处理,把声音和图文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图象,又有声音的刺激,通过声、像、图、文的同时作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改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更顺应现代化的需求,对教学效果的太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进程
首先,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资源的丰富,使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受声、像、图、文的同时作用,是一种立体化的学习,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多媒体信息技术会极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倾向。如今,有海量的开放式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远远超过了教科书的知识范围。学生在课余,可以便利的不收约束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他们想获得的任何知识。这样的一种技术,省却了查询传统资料的大费周章,使得知识的获得更容易,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意愿和主动性都更加强烈。最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学习英语,不知不觉中会提高学生不同方面的文化修养。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类容。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快速、便捷、深刻地了解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文化内涵以及构成语言的特性。这样使学生的学习范同及学习深度不断在提高,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挑战
完整有效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教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还需要各种新型的手段去帮助他们传播这些知识。那么,各种能帮助传播知识的好的手段和技术都需要掌握。比如,一类是基本的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包括Windows、Word(WPS)、Excel、PPT、CAI 软件的操作、常用软件的安装、查杀病毒、常用硬件系统的连接、常见故障的排除等。另一类更为复杂和重要,包括网页的浏览、搜索引擎的使用、微信、微博的使用、VOD 点播等网络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除此之外,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掌握FrontPage、Author ware、Photo-shop、Flash、PPT等软件的使用甚至粗通例如VB 或 Java 等编程技术。这样才能制作更精良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帮助传播知识,并不是要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新瓶装老酒,把过去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打在PPT里,从头念到尾。久而久之,教师基本功退化了,板书、演讲、自我发挥能力都大减,教学效果不明显,这是错误的现代化教学意识。
三、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未来
信息化教学为我们教学带来了高效的教学手段。改善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平台创设了虚拟的语言环境,多方位感受,体验英语的魅力,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语言理解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未来,我们要组织力量,进行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改革的理论研究工作。没有正确的理论观点,没有对大学英语未来规律与社会环境的正确认识,技术与设备是不会带来实际效益的,也就谈不上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要抓紧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信息化大学英语改革的承担者是广大的教师。他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当务之急,而目前这方面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许多教师还缺乏完善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否则,信息化大学英语改革将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第二篇:关于大学体育网络信息化的思考
关于大学体育网络信息化的思考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逻辑、社会学等方法,对当前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发展问题进行讨论,旨在理论上分析当前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的状态以及如何发展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关键词: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化
On Sports Network Information in Colleges Abstract:Using
means
of
literature,logic
and sociology,the problem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network information at colleges were discussed,from the angle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the presentsituation of it and how to develop it at colleges were analysed.Key words:collegesand
universities;sports;network information
0 引言
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实施中,为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科学教育理念和加强学校教育的科学手段是当务之急,学校面临着不断扩充自身信息容量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教师教育手段如何整合和运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早在20世纪7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技术发展形势及时提出要大力研究信息技术和开发利用信息技术产品.2002年11月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曾经非常明确地指出:“对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如有可能通过计算机技
术推动解决,我们就应该下功夫切实加以推动.”出台这些文件能更好的解决学校体育机制运行的问题,同时也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本文就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关理论性研究.1 高校网络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区别
信息化是什么?根据辞海中解释的意思为:信息是指对消息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顾名思义,两个概念的落脚点不同,信息网络化是要将所准备的教育资源利用网络的渠道,使其能更好的传递、使用、配置,以便于交流,沟通,理解,也就是利用网络这样一个平台达到信息化的实现,如果提到网络信息化就是将这些信息利用网络进行计量、传递、变换与储存的一种活动.而网络信息化的思维落点在网络,也就是建成一个在世界或同等条件下优先的网络平台,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是基于INTERNET的互联网,以及各类学校自身构架的局域网,利用这些平台构架信息的对等交流,达到网络的高速使用,网络信息化的构建是一个部门基础,前期在实现网络信息化的前提下,才能谈论信息网络化的实现.有学者认为体育信息网络化是指通过全社会广泛地使用信息网络加速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体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进一步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最终大幅提高全社会对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网络信息化的实现条件是各类学校配备网络多媒体教室,并能连接进入互联网,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我省高校全部接入互联网,而且各校基本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教育部每五年对高校进行一次评估,其中有一项基本条件就是配备多媒体教室比学达到几间,我省高校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基本达到了同等水平.而信息网络化的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探讨网络信息化的水平,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信息网络化,信息水平的最终落实还是要看信息使用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硬件的建设是基础,而软件的交流与运用是实力的象征、是水平的显现.网络信息化的内容涉及网络的建设和信息量的储存,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可以促使学校的形象地提升,它是一个象征的问题,代表着学校的面貌和精神状态,而且他还是信息网化建设的有力保证.信息网络化的构建内容包括人为和非人为两类,人为的信息比较好理解,就是人造的信息资源,其中包括教师所有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形式在文字上和创作中的体现,同时包括学校管理层面的所有文字形式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为道德规范,体育网络信息化
就是在学校体育层面上将信息加入网络,形成体育信息的快速,便捷的沟通与交流,这种形式有三种形式,一是管理层与体育部门,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三是教师与教师之间.而信息网络化之后对使用者和传播者的影响就变成一种非人为的精神文化,这种刺激的作用产生反作用于体育信息网络化,从而促进网络化的实现.2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体育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普遍丰富,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就受到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体育资源在其实现的几个途径方面都表现得较为突出,体育教育资源容量是相对较大的,但是在实现过程中由于受到普遍意义上的忽视,它的价值挖掘明显不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情况始终处于松软的状态,通俗来讲,就是没有当值领导的重视,体育就是四不像,就是可能取缔的东西,体育资源的再丰富,也只能逐步遗失,然而网络体育教育资源的发展优势如何呢?在对高校2006年进行的一次调查当中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管理上的问题,有物质基础的问题,还有教师积极性的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话,有些院校的办公大楼中什么设施都有,而体育教师办公地点却如同挡风遮雨的地方,高校体育教育出现了问题,如何建设现代化体育教育的新型模式,如何发展我国的教育,最起码的解决问题的框架在领导的思路中都没有,发展学校体育的意识在学校的领导的脑海中一点都没有显现,如何放言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贡献.其次网络信息化的基础没有达到,何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呢,那就是如同釜底抽薪.再有普及的程度的问题,网络信息化的水平在我国还远没有达到,何况体育教育的行为呢,虽然推行网络信息、健全校园网络、完善学校现代化内容,但是很多学校建成的高技术、高成本含量的光纤布线设施,也基本上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且被很多人作为工作中的游戏工具和炒股工具.这些行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上课的教师,教师行为还出现倦怠现象,教师的积极性不能很好的被调动起来,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有效的使用也就成为一句空谈,其实这才是教育中出现的最为严重的事情.网络体育资源的被忽视造成落后的原因,其一因为学校领导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没有形成,如果一个学校领导喜欢活动锻炼,那么整个学校风气也就会随之转变,同时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能力.其二网络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很多,而且涉及面非常广,如最平常的校园比赛、校际比赛,这些信息本身就需要宣传,如果很
好的能利用起网络这个平台.其三有很多摆在体育教育面前的问题,懂技术的人员不懂体育,体育教师又不懂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确定,难以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四是整体精神面貌落后和涣散,学校、教师、学生如果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以学校发展促进教师进步,以教师的能力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这些问题能否更好的解决,关系体育网络和信息化中的生存.3 高校体育信息技术更新的目的
高校体育信息技术更新目的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而不是改变体育的本质.现代化教学,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设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他本是就是一种加大信息量的行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信息现代化教学刚刚起步,人们对于现代化技术的理解可能仅仅限于家庭中的一些电子设备,而随着技术不断更新,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家庭的观念都已经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要求,信息量的不断扩展,令人难以适应,在这么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那势必让我们处于闭塞的恶性循环中,所以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于体育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观体育教学的外部形式,促进体育教学的内容的丰富.体育教学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身体锻炼方式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最为根本的方式就是要身体锻炼,没有亲身的体会与实践,就不能称其为体育教学,当然体育文化对于人类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我们不用谈,因为我们就单纯的指向是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业完不成就是没有教师与学生的亲身实践就不能称为体育教学,难么这种亲身体验就是一个关键问题,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是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快捷,信息化的技术只能使学生的知识容量更为丰富,体育教学中具体的实践同现代化信息教学很好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体育教学适应科技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4 体育网络教学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
再来探讨一下体育网络教学的意义,为什么要谈及这样的一个问题,有很多的学者在研究体育网络信息化问题上,经常将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结构的替换或加入,形容成新的教学模式,其实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论.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基于体育教学过程的,所以我们经常说体育教学过程模式,而且现在有学
者将体育教学过程模式罗列出来,如果在此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加入现代化科技手段,我们并不能说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而只能说加入了新的元素、使用了新的手段.从表面上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也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为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由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所设计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换句话说,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是要靠教师来设计、使用和改进的.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也正是通过课件开发、制作和信息技术使用过程变得更加鲜明与突出,从而推动体育课程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只是给体育教学提供一种辅助手段,实质上体育教学还是强调身体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学生们的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我们必须反对刻意鼓吹现代技术的观点,认为它们就是教学的全部,从而否定传统课堂教学和教师的言传身教,这是不科学的.我们要认清先进与传统的关系,使各种教学手段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具备表达方式的所有优点,语言、手势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而言在目前还无法达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所建立起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符合体育教学规律,能够应用于一线教学.如何保证在精选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仍需解放思想.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己展现出迷人的广阔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廖慧平,程文波,谈群林,等.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宏观因素[J].福建体育科技,2004,8(4):1-3.[2]邓星华.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23(1):41-44.[3]蔡磊,蔡山,张海峰,等.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2(6):120-122.[4]陈泽兵.网络教育与现代体育远程教育[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2):102-104.[5]苏英.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6):106-107.
第三篇: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
英语信息化教学整合及案例分析
内容简介: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改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学 科的整合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共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
更新时间:2009-11-20 10:57:48 文章来源:报纸剪辑 点击数: 1295
一、引言 陶行知先生有次在武汉大学讲演,竟从皮包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他按住公鸡的 头,强逼它吃他放在桌上的一把米,可公鸡只叫不吃。然后他松开手,自己后退了几步,这时候公鸡自己 吃起米来。接着陶先生开始讲演:“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 地学习,充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二、背景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 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的核心技术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s)。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部面向新世纪所制定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 “在开发英语课 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整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学的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IITC),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改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学 科的整合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共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高中英语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 整合的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拓宽学习和运用英 语的渠道,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教案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型教学为中心而设计,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图像、声音、动画、文字 等多种信息功能让学生在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其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 语言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四、整合教学案例介绍与分析 本节课主要目标通过 Warming up and Speaking(热身及口语)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 1.
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地根据各自的语言基础与能力,有个性地解决问题,就如何有效地节约水、保护水提出独特的见解。
3.情感目标:激发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大胆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主体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各环节,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个性,培养分析辨别事物的能力。
4.教学策略:任务型活动策略。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往往会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5.教学原则:以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作为课堂教学设计之理念,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应作为“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
教学设计:
1.引入:设置一个问题,对于生命,什么是最重要的?(空气、水、食物)。接着谈论与水有关的话题,尽量让学生开口说出与水有关的单词,然后说说水的特性,同时引出与水有关的生词,指导学生点击有关的flash动画演示,加强对生词的深刻认识。
2.教学目标呈现。引导学生在设计的网络课件的主界面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难点。
3.热身:课件中设计有关水知识的题目,旨在对学生进行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并核对答案(做题的成绩发送至老师邮箱);接下来呈现生词,重点点击查看单词dissolve(溶解)的flash演示,为下一步做水的有关实验做准备。
4.口语:先让学生在网上搜集水在各方面的用途,如工业、农业、家用、发电、娱乐等,说明水的重要性。然后给出下面的语言任务:Have a debate about „what are advantages and dis?鄄advantages of building Three Gorges Dam?‟ 就水在发电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引出中国建三峡大坝的利与弊,同时提供相应的网址供学生选择自主查阅,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接下来进行辩论。
5.节约水资源的flash动画。让学生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点击看录像,然后让一组学生进行配音,接下来让学生上网查有关节约保护水资源的资料,合作学习,然后说出节约用水的方案及建议。
6.练习:该部分有两项内容:一是有关水的谚语;二是讨论有关水的对话练习。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水的认识。两部分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并在网页课件上自行核对答案(反馈至老师邮箱里)。
几点思考:
思考1:本节课的话题“水”学生较为熟悉,但是与水有关的生词出现率高,生词较为专业,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全理解有点困难。
思考2: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如何设计开放性的、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层次化和个性化,及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的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有力支持。思考3:在课堂口语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发挥小组功能,在小组合作中如何落实小组角色及对小组成果该如何评价,是今后还得积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第四篇:信息化英语研究性教学初探
信息化英语研究性教学初探
南昌市第十八中学 杨雅欢
内容提要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学习模式,强调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面向过程,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研究性教学则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是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必经的阶段,也是英语教学不断探索优化的一个过程。同时,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则为英语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各种高新技术支持,在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上不断推动着我国英语教学的改革。通过对英语研究性教学的摸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只有科学选择和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合理的考虑教学模式,不断加强信息化技术与英语研究性教学的融合,才能将英语教育引领到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天地。
关键词: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 信息化技术 融合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教育的竞争。如何通过合理教学,使我国青少年在21世纪的竞争中具备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实践证明,仅靠传统的学习手段、教学模式是不够的。于是project-based learning,即“研究性学习”便应运而生。而与之相适应的一套教学模式,则称之为研究性教学。英语教学作为我国第一大外语教学,无疑是这种教学模式发展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那么究竟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是什么?又将给我国英语教学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所谓“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从狭义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自我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是要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而“研究性教学”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与“储蓄式教学”、“继承性教 2 学”、“复制式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性与创新性。研究性教学以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养成为目的。传统的观点普遍狭隘认为教育的目标是经济性的---简单地说,受教育者只为了找到好工作。但是,从更高层次来看教育的主要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信息社会条件下首先是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分析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因为在信息改变、知识老化频率加快和知识载体数字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仅做获取信息的努力是不明智和不经济的。而向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则是学校赋予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目的从知识传递转变为能力培养,必然要求教师将研究思想、方法、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并贯穿全过程。因此,研究性教学本身也是创新的。
(二)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当作客观的、单纯的知识,教师扮演着知识的权威占有者、传递者、解说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价者和反馈者,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灌输式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精神被教师的权威性掠夺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被边缘化了。与之相反,研究性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从根本上扭转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侵夺、替代学生主体地位的倾向,把教学主体地位和权利还给学生,强调学生参与研究,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发挥、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与教学组织的多样性。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过分关注于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目的,从而走向了单一和封闭;过于强调学科体系,忽视了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过于强调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远离了社会和实践;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考试的评价、甄别、筛选功能,忽略了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课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多样性需求,突破学科界限精心组织并向学生提供各种“问题”或“研究项目”,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对象和重点;教学时空突破狭隘而封闭的课堂延伸到图书馆、生活、实践、虚拟网络等领域,真正实现“教育即生活”,学习与生活、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科学与生活相联系。
(四)教学与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同一性。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学建立在科研基础上、科研促进教学的提高,教学与科研是相通的并且都是向学生开放的,学生不仅参与教学更而且可以参与研究,可以完全激发其创新欲望,进而在教师提供的研究时空中,以多种形式探索、发现未知世界。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之间是合作学习关系、师生是平等的探索者关系。在这样的“科学共同体”下,师生不仅共享科学研究的思想、思维、方法,而且可以各取所需,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由研究性教学上述特点分析,可见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培养途径和模式。通过研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和发挥他 们的自身潜能;还能很好的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会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创造灵感,促进教学研究和学习效果取得更好的成就。
随着信息化爆炸时代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击着传统的“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模式,而且也为先进的研究性教学的快速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和技术支持。信息化技术以其丰富多媒体、成熟的网络不断融入英语教学领域,对英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工作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现代英语教育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英语研究教学中创设比传统教学更富有启发性的、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虚拟情境,从而能更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还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和发现,从而更容易发散性的掌握英语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搭建的模拟环境,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讲”更多的是被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的“听”、“记”更多的是转为观察、分析和思考,使得受教育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随着英语研究性教学的推广,信息化技术将成为英语研究性教学中不可获缺的辅助工具。
在信息化技术交互状态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多维交流,通过信息化技术能轻易把限于课堂的教学一下子拓展到世界互联网中、拓展到世界知识的海洋中。在这个无边际的知识 海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学习的基础、兴趣、层次,自由选择自己研究内容和学习模式。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例如:e-mail、QQ等,灵活的参与英语教学问题讨论或求证。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辅导方式,对学生进行阐述性答疑,尤其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个别指点和辅导。这种自由活泼、高效灵活的发散式的研究性教学,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成为师生联系的重要新渠道,而且使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的功效得到无边际的扩展。这种教学模式中,信息化技术在英语研究性教学中将真正显示出其特有的强大优势,在深化英语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每次授完一阶段英语知识后,总会利用网上聊天、校园网论坛等形式,组织学生围绕有关学习主题,以发贴和跟贴的方式开展网上自由讨论。在这种虚拟的网络论坛的平台上,学生的兴趣往往很浓,经常以平等的身份与老师探讨,当仁不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学生们阐述的观点有很多还真有些“鲜为人知”,其中80%的学生能超出课本内容,将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机地组织在评述中。而定期把大家的网上评述打印装订成册相互传阅,更增加了学生参与这项活动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英语研究性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并非是1+1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期间必须客观认知信息化多媒体和教师在英语研究性教学的作用。我们不能认同信息化技术等一类形象化软件(如Flash)的广泛使用会导致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难以培养论 断;也不能过分夸大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完全弃舍粉笔与黑板!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把研究性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个过程一方面需要英语教师深入信息化技术的殿堂,发现、挖掘其在研究性教学方面的应用;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让信息化技术必须满足英语教学的特殊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育者,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英语研究性教学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自由学习环境,更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良师益友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为人、学会认知这个人类社会。让我们为英语研究性教学插上信息化翅膀,引领中国的英语教育走向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天地。
联系人:杨雅欢 联系电话:*** 地址:南昌市第十八中学英语组 邮编:330003 7
第五篇: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 要】教学信息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重点讨论了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了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如何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 教学资源 信息化建设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为此,各高校已经把教学信息化作为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将针对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展开讨论和研究,分析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提高教学信息化成效的对策。
一、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教学信息化是指以高校教学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和组织建设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
教学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在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促进教学现代化,实现教学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与利用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基础平台网络化、教学信息资源数字化、教学管理科学化,以达到日常教学活动现代化、教学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学系统进行全新分析与整合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化教学。
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同时,教学信息化的真正实施还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1)教学基础平台的信息化: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数字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教学监控室、学术报告厅等建设内容。若没有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一定数量的教学专用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硬件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只能是“无米之炊”,失去根基。
(2)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学科网站、专业数据库、多媒体课件、教材、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链接等)、视频课件、网络课件以及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建设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石”,而且必须先行。没有规范高质、完备齐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3)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指教学信息化得以实施的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员的信息化(教员是教学信息化实施的主体,没有具备较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员队伍,教学信息化如同机械运转失去了动力)、学员的信息化、教学媒介的信息化(如教学材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如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等建设内容。
二、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目前,教学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已成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教学信息化的成功与否、成效显著与否,既受到教学过程中各方面信息化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受制于教学信息化的整体推进程度,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时又受到全体教员、学员运用信息与网络技术能力的影响。
(1)高校教员的信息化现状
从表面看,教学信息化带来的首先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化,实际上,深层次的变革则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据了解,大多数教员对教学信息化的理解仍然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PPT课件、使用有关图片和音像资料、与学员进行邮件交流等。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教学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员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及教育技术概论、学习理论、教学基本原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等了解、掌握较少;高校教员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龄的人有一定差异。
(2)高校学员信息化现状
与“教员信息化”相对应,还存在着“学员信息化”问题,它同样也包含着观念和技能两个层面。对学员来说,通过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信息化技能通常能够达到其基本要求。但是,在信息化观念方面,学员同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大多数学员依然习惯于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学员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单调的教学手段意见很多,但当教员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时,积极参与者较少,教学效果不理想。②学员的信息化技能虽然较高,但普遍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进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其原因,一是功课重,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主动学习;二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三是上机条件差,宿舍拥挤不堪,机房条件有限。
(3)教学资源信息化现状
不管是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各个高校,对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都非常的重视,并不断加大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但是教学资源信息化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教学资源质量不高,资源利用率低。许多教学资源库容量表面上很大,但是无法精确定位,教员在教学中利用资源库的次数很少,资源库的利用率很低。②缺乏教学资源管理的概念,仅仅把各类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服务器,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整理,很难有机地结合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并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之上开发更为智能的应用。
(4)教学基础平台信息化现状
各个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都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各个高校都已建成性能较先进、功能较齐全的校园局域网。各个高校的校园网已连接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员住宅和学员宿舍,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成立了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校园网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仍有较大差距,如教员和学员宿舍的联网比例、网络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等存在一些差距;多媒体教室和设备的维护任务也十分繁重。
三、提高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对策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大教员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保障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1)教员信息化的对策
① 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加强对教员的现代教育方法的培训,能够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自主学习式、协同学习式和情境模拟式等教学方法。
②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加强对教员进行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员的计算机水平和信息技术素质,使广大教员学会使用数字化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等,提高教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
(2)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对策
①规范信息化内容。教学资源信息化应重点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其中素材类教学资源和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是基础,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对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使教学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定位相适应,同时规范其筛选标准;多媒体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内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
②明确信息化标准。主要侧重点在于统一、规范教学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和制作要求、统一、规范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一是从教学资源开发者角度提出一些资源制作的技术要求;二是教学资源使用者角度,为方便使用这些教学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描述,标注属性,其属性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数据结构的直接依据;三是从教学资源评审者角度提出教学资源的质量管理标准,作为使用者筛选资源的直接依据;四是从教学资源管理者角度提出管理这些教学资源的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以及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
(3)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信息化。如针对多媒体网络课程,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采取学员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另外,要真正实现高校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高校在硬件设备条件、管理政策和制度方面必须为教学信息化活动提供支持。当前首要的是要制定鼓励教员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政策,包括教学工作量评价、职称评定等;其次,对教员所开发的教学资源给予经费支持及知识产权保护。
四、结束语
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需要各个部门全力配合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对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对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对推进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4.[2]李晓锋,赵国富.加强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J].教育信息化,2004,(2).[3]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2,(9):9-13.[4]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11-17.(作者单位: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