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间:2019-05-13 02:3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一篇: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常州市五星中心小学

谈丽婷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关系到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结果的评价等。

(1)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

例如苏教版的小学语文第十册《秦兵马俑》这一课,兵马俑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威武的兵马俑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还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2)与教学活动的导向的整合

同传统教育信息的组织形式相比,计算机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信息结构类似人,特别是儿童的认知结构,是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信息组织形式。利用这种计算机信息结构,可以充分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生活生存能力。

按照杜威的观点,理解在本质上是与动作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物怎样做有密切关系。网络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往往是在“做中学”展开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识重点的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应用,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进行的。这种方式适应了儿童喜欢自主参与、探索体验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原型,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需求。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的是成功的体验,很自然就形成不确认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肯罢休的心理,加之软件提供的生动的多媒体反馈信息,又不断刺激学生对新信息的搜索与提取过程,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致勃勃的创造活动中,在真切把握认知对象的感受下展开学习过程。学生在获得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亦获得了具有创造意义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完《秦兵马俑》这课后,我让学生针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有关兵马俑的问题,利用网络,进行深入地研究,再把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电子小报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的乐趣,也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3)与教学方式的运用整合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秦兵马俑》这一课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兵马俑的其它知识了解了很多。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空间的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

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些课中,我就从网上下载了许多金字塔、维也纳的照片,以及记述金字塔、维也纳及音乐家的的文字,链接在自己的课件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直观的资料。

又如在《一次特殊的葬礼》教学中,我提供了三个可发散延伸的空间,一是为什么这次葬礼是特殊的。通过链接相关网站,学生们了解了为什么总统要为这条瀑布举行葬礼。二是关于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特别是水源的污染,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警醒与深思;三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比较鉴别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能力,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情感的整合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白鹭》是一篇介绍白鹭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课件,课件里的白鹭高贵优雅,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白鹭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白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白鹭很美丽,真可爱,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白鹭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白鹭。”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白鹭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课件中白鹭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组合“多媒体”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怎样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创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地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紧张的智力劳动。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下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荔枝》时,完成“范文引路”一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荔枝节有更多的人来深圳品尝荔枝、观赏观赏,看看荔枝有哪些地方逗人喜爱,然后写信向外地的亲朋介绍,好吗?”下面我们一起去深圳。接着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电视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一下子被吸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荔枝,堆满筐的荔枝,剥开壳的荔枝,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共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荔枝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荔枝成熟时,当你走进荔枝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鲜红的荔枝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荔枝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当我再放放录像,选择“荔枝森”“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荔枝肉”等特写镜头定格,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装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有顺序”观察方法,“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篇: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一支粉笔闹革命的单一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环境,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黑色文字色彩化、形象化,让无声地语言,有声化,让静止的事物动态化。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自主;合作;创造。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之大,知识更新之快,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一支粉笔闹革命的单一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创高效课堂,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建议中指出:“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刺激学生的大脑,润发兴趣,还能增加更多的信息量,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更利于实现从教室小课堂到家庭、生活大课堂的过渡,搭建教师、家长、学生互动的平台。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哪怕是一声轻微的咳嗽,也会成为学习的干扰素。如果上课伊始学生不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那这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打了折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一个好的开端,预示着一个好的结局。英国教育家约翰•络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抓住最佳时间,把握学生注意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最佳时间就是课堂的前15分钟。怎样让这15分钟产生强大的磁场?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认为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是最佳的选择。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将产生一个具有

1强大吸引力的磁场,抓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文,虽然韵文多,童话故事多,看起来有趣,浅显易懂,可是孩子的阅历毕竟有限,受地区、年龄和阅历的影响,有些事物孩子们是没有见过的,光靠课本上的描写,很难想象出情景,更谈不上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篇韵文描写的是江南美丽的景色,尽管很美,但北方的孩子大多数没有去过江南,对江南景观没有形成形象认识,学生单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可感的形象。我在教学本课时,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走进江南——播放小竹排在江中游的画面,并配以鸟儿叫的声音,鱼儿游的动画效果,充分展示了江南优美的景色。学生非常直观的认识了“小竹排”,看到鱼儿在江中游,岸边禾苗绿油油的景象,感受到江南的美。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自然会产生了解江南的动机。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然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孩子们陶醉其中。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听,孩子们读得多么动情,看,动作配合得多么协调!仿佛坐在竹排上,畅游江南。这种人本互动,人机互动,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整个一堂课没有溜号的。效果非常好。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容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比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在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通过教学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很多春天开的花:梨花、杏花、迎春花、玉兰花、海棠花„„让学生观察、发现,说出花的名称、颜色与形状。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春的气息,走进春天,触摸春天。然后完成仿创练习:哪些小鸟也参加了这场争论?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说:“春雨是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上。孩子们在仿说的过程中积极踊跃,想象丰富,合情合理。一学生说——小喜鹊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就白了。”另一学生说——小鹦鹉说:“春雨是黄色的,你看,春雨落在迎春花上,迎春花也黄了。”„„孩子们把课堂获得的新信息加上合理的想象,及时反馈出来,运用到语言交际之中,训练了说、写、创的能力。学生的每一次独特的发现,每一次独特的创造,都让他们欣喜有加。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更多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奇闻趣事,让学生自主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去发现,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搭建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之终身受益。”课堂教学过程有限的四十分内,教学容量毕竟有限,部分同学只能初步理解当堂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网络学习环境,建立全班共享的网络学习空间,师生共同的提供相关的学习素材,特别是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下载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关注现代技术手段的兴趣,还增强了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动力。

我教的班级虽然是一年级,但孩子们对电脑很感兴趣,他们都会玩电脑游戏,都有QQ号,能查找网页,教师何不抓住孩子们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把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趣转移到通过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轨道上来?

于是我创建了班级QQ群,在这个群体里,有学生、有家长、有老师。群主是班妈妈(班主任老师),管理员是班爸爸(数学老师)这些可爱的昵名都是学生起的。通过这个群体实现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目标。学了《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我把月球的相关资料发布在群里,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有选择的阅读,让学生产生探索宇宙,了解科学知识的兴趣。学了《春晓》《村居》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我让每个学生从网上再搜索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发给老师,老师再进行整理,避免重复,然后发布在群共享里,供大家阅读,扩大了阅读面。《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孩子们感到很新奇,动物的尾巴竟然有那么大的作用!课堂接近尾声,孩子们方兴未艾。借助孩子们的兴趣,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布置实践活动作业,搞一次小调查——动物尾巴的作用。调查方式:可以问家长,可以在网上查找,作好记录,最好配上图片与文字,发布在自己的空间,让大家串串门,看一看,看谁做得好。这样不仅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都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还为合作学习搭建了平台。

我的空间就是一个知识的百花园。学生们写得好的日记,获奖作文,有创意的答案,我都发布在空间,学生们很感兴趣,很喜欢读,读后并发表评论。这样即给孩子们提供了自我展示机会,也是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好去处。哪个学生不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呢?那

里有90多名读者啊,这个小小的出名,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鼓励!

期末复习时,我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分类整理出来,群发到每个家长的邮箱里,为学生自主学习,为家长辅导孩子指明方向,提供方便。

每天晚上七点,是我们网上学习论坛时间。对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此时,家长、学生、老师各抒己见,经过激烈地争论,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孩子与家长都乐此不疲。

家校联动,师生联动,生生联动的网络学习的平台,方便快捷,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开辟一片新天地。

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参考文献:

李克东《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信息技术让农村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信息技术让农村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长春市第一五九中学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汇报

尊敬的市局、电教馆的领导,各兄弟学校的校长、老师:

大家好!

长春市第一五九中学座落在中国梅花鹿之乡鹿乡镇。始建于1966年,2011年与鹿乡中心校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886名,教职员工131人。在近几年的办学中,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程改革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3年,根据双阳区教育局十大行动计划我们规划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设备,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第二阶段:构建学校教学应用平台,建立完备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第三阶段:构建学校德育、教学、后勤等部门的管理平台,辐射村小,初步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今天向各位领导展示和汇报的内容,就是我们初期发展阶段的一些作法和取得的点滴成果。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夯实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的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十个重大项目之一,按照要求,双阳区教育局把我校列为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校,校园教育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在36个班级实现了班班通,接入10兆的光纤网络。配备了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校园广播系统,一个校园监控系统,装备了有48台计算机的标准化微机室。我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在成为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校以后,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员的数量。由过去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8人。在组织机构中,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及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委员,并将班主任及部分特岗老师纳入到信息化组织中。

为了使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学校坚持把信息技术应用和学校中心工作一起抓,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开展、同总结、同考评。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每学期开展课件评比,在办公经费上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学校定期召开信息化专题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要求。同时,多次组织研究讨论专题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并通过调查、座谈等互动形式,制定了《数字化校园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的课题,为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培训、突出实效,营造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学校以加强使用电子白板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教师制作课件为重点,做到课后研讨不间断,集体备课定方法,力争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环境。

我校开展大容量的培训活动,建立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学习、分科推进、层层包保、检查验收的方式,先后进行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能力的培训,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技能培训,学科教学平台使用能力的培训等等。为了开阔教师视野,我们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思路。我校多次派人到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市153中学,区一实验小学观摩和学习,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拿回来形成了资源共享;学校先后二次请东师理想软件公司的老师来学校进行培训。一年来,集中培训电子白板的使用6次,东师理想教学软件的培训8次。分散培训达到100余次。通过学习培训,我校教师都已经掌握了此项技能。

三、注重实践、活动引领,丰富信息技术应用内涵。

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突出课件的实用性,通过看一看、讲一讲、比一比等形式,让教师感受使用课件引起课堂新变化。利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自信心。

1.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增强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2013年以来,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同课异构、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等。在同课异构中,教师对是否使用课件上课有了鲜明的认识;在展示课中,教师展示了制作课件的高超技艺;在研讨课中,教师对如何使用课件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明确的方向;在竞赛课中,教师耳目一新的课件带来了阵阵喝彩„„此外,在教师微课程培训中,展示教师的电教技能。每周的集中开会,都有一名小学和初中教

师进行微课程的展示,或是案例分析,或是教学叙事,或是班级管理„„在其中,教师运用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手段充分的表达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经典诵读是我校特色办学活动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东师理想语文学科平台资源,和学校的经典诵读相结合,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观看经典故事和成语故事,在其中接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熏陶。

3.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师生运用电化手段的技能。我校在2013年进行了“分层次,多展示,勤质疑,善评价”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为了让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入课程改革,教师在导学案中明确要求学习小组制作课件的内容。如,语文学科的字词、作家作品、诗句、格言、心灵感悟等;数学学科的错例分析、规律总结、做题经验等等„„在课堂教学的展示环节当中,每组学生结合课件或讲解,或总结,或强调,或演示,或表演„„学生利用课件不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他们的制作、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4.课题引领,研究信息技术应用难题。2013年5月,我校确立了《数字化校园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目的是在课题的带动下更加深入地研究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难题。为此,我校结合初中部“分层次,多展示,勤质疑,善评价”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小学部的“学科教学团队研修”活动开展此项工作。以“集体备课”和“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何让课件真正

发挥作用,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我们把评说课件是否有效做为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不同教师设计了不同的课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讨论,最后选择最佳的课件作为本课的参考课件。这样做之后,不但提高了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而且教师对课件的使用就不盲目,使用也越来越科学合理,自然它的有效性就发挥出来了。

四、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落到实处。电化手段的利用不是为了一时的检查或展示,如何让它的使用常态化是我们每个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为了使课件的使用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1采取调课,推门课对教师使用课件进行监控,并把它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2统计教师每周使用课件数量。学校制定学科教师课件使用统计表,由班级是学习委员负责,把教师在本班上课的课件使用情况记录,周一早晨上交到教导处。学校负责每周的统计。以此监控教师运用电化教学的使用。

3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每个学期末,教师都要上交一学期的课件,学校负责统计,并选择优秀的课件作为共享资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我校的吕妍岩老师在长春市区教学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李伟老师荣获长春市优质课一等奖;2013年,我校的王东梅老师在鞍山举行的东北三省的信息技术课上荣获一等奖;2014年李伟、张晓红老师荣获双阳区教师

技能大赛特等奖,并代表双阳区参加长春市的比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我校师生树立了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解决,我们深知在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殷切希望兄弟学校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得更好,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四篇: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插上翅膀

让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插上翅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与禁锢,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扬。”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得力助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教第八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乡村四月》一诗中,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领略乡村四月的美丽景色。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乡村的春耕的场景,以及山野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并辅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春天是个美好的、播种的季节。

二、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别出心裁的搭配,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老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学习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时,学生交流到是因为下了一场很大的洪水,虽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这是一场大雨,然而朗读是不到位的,于是老师播放录像,直观洪水的凶猛与残酷,又再现了小村庄的凄凉画面,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都有体会:许多学生不会朗读,没有一点情感。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假如》这篇课文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神笔马良》这部动画片,提前让学生了解谁是马良,他都做了哪些好事。当马良帮助别人的真挚感人画面扑入学生的眼帘时,当那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沉浸在故事之中,再次朗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必将对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快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语文教学改革如虎添翼。“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科学地采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走向信息技术的丰富与创新,占领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要肩负起的历史重任。

第五篇: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多媒体服务于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本文就多媒体信息技术如何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交流了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融入;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和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一些抽象的、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一、激发兴趣,提高参与效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

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效度。

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进行导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处荒草丛生的大路上,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此时,悟空蹦蹦跳跳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天太热了,口干得很,我去找点

解渴的东西来I’,说完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一个筋斗就不见了。不一会儿,孙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说:“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就立刻瞪起眼睛,很不高兴地说:“好个猴哥,你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自已却吃得最多!”话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就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仿佛历历在目,老师一提出问题,同学们便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傻!”“他也真呆,自己分得最多还怨别人!”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你能帮他进行大小比较吗?”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罢不能,教师再趁机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分数的大小比较》。这种新颖有趣的导入方式,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大道。

二、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如教学圆柱体体积公式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屏幕中先将圆的底面分成8份相等的扇形,然后将圆柱切开,分成两半,将红色的凸出齿锋部分对准另一半凹进去的谷底部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按教材中的要求平均分成16等份后拼图、平均分成32等份后拼图,最后将圆柱平均分成64等份后拼图。然后提问学生:圆柱体分得越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什么形体?这时多媒体进行演示:1.将切分前圆柱体的底面部分与拼合后长方体的底面部分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

2.将圆柱体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同时闪烁、移动、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得出:圆柱体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3.让学生结合演示讨论、思考、进行总结:由于在整个切拼的过程中,它们的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柱体体积等于长

方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这样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不断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展开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新课标》中也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如“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此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在以往的教学中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教学知识本身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掌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了王华和张诚分别站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这是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这是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每分钟或每小时行程的阶段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这是相遇)。生活的场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正确而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数学术语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生成,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

四、多方对话,拓展信息渠道。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和创造都是不可能的。这种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态度和获取知识的方法都能在使用信息技术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多媒体数学教学的背景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

交流形式和渠道,如Netmeeting、IntenetPhone、IcQ、Chatroom、BBS等。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机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使教学过程倾向于学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比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单一交流方式更为广泛、灵活和方便。这种多渠道的交流方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可参与的学习环境和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跨越了传统教学中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多媒体环境的教学中,数学教学摆脱了传统的“空洞说教”方式,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体验。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机和教师机的屏幕上都有一个可以拖入拖出的交谈室(Chatroom),学生随时可以看到同学提出的问题,以及其他同学应答的情况,自己也可以随时参与其中。在这种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合作学习不同于常规环境下的单一分组和固定编制的方式,而是自由开展讨论,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向任何人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的学生随时都在重组。他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进行自由发言、民主交流,而教师亦参与其中,引导学生的讨论向纵深处发展,保证讨论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自主观察、讨论、概括的基础上和与他人交流协作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善于发现。

五、巧设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给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其目的主要有:

1.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相互交融,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又借助于数学这一载体,让学生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

2.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特殊工具的现代教学方式,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先进技术辅助手段,它不能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必须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不要动不动就来一段多媒体,那样可能反而会降低效率。因此,我们必须两者相结合,合理运用,只有摆正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妍,李忠海.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啊.中国电化教育,2003,(1):

29-31.

【2】闰满富计算机辅助教学叨.教育探索,2000,(5):28—29.

下载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合集5篇)

    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蒲东实验小学张曼【摘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谈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所彰显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加强创新思维训练;训练听力和朗读能力,实......

    让兴趣教学为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龙源期刊网 http://.cn让兴趣教学为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作者:赵秋亚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4期摘 要:本文分析了学生化学学科越学越差现象背后的原因,即学习方法不正确、学......

    为音乐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模版]

    为音乐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浅谈音乐教学多媒体高效课堂的构建 穆小风(平度市教体局教学研究室 山东平度 266729) 【摘要】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在农村学校......

    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可是,如果连达到梦想的信心都没有,那就不会搭上......

    尝试教学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尝试教学法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孙永叶 我国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李伯棠教授在《从尝试中来,走自己的路》一文中 指出:“尝试教学法能否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本站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发展和运用摘要: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博得了广大教师的青睐......

    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 要 行业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潍坊高新城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了“红领党建”工程,在发挥党建作用、凝聚用好专业人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