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的反思
对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行为”的反思
委延果郑长龙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被教师频繁使用的、教师认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并未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正确地理解这些“有效教学行为”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价值,把握住教学行为的价值内涵及实现条件,才能使教学行为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f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18X(2009)10-0059-03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他们认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开展教学活动。然而,深人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频繁使用的、被教师认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并未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不理解这些“有效教学行为”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价值,没有把握住教学行为的价值内涵及实现条件,只注重了教学行为的形式,教学效果也就难以实现。
一、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绝大多数教师都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因为教师们认为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值得思考的是,做笔记对有效的课堂学习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在以机械式学习为主的课堂中,做课堂笔记或许能起较大的作用,是有效的学习行为。因为对于无意义音节(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重复,否则就会忘掉。没有课堂笔记,学生课后就难以进行多次的重复学习。
然而,现代的课堂学习多数是有意义的学习,乃至探究式的学习,与已有认知结构有良好结合的新知识不需要多次的重复学习,这使得课堂笔记的效用大大降低。从另一角度看,有意义建构的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参与,他们更需要做的是动手、观察、记录现象、用脑思考,往往顾不上去做通常意义上的笔记,或注重了做课堂笔记,就影响了倾听、思考和参与。笔者曾对某高中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约5/6的学生都有各科笔记本,并且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而其中超过3/4的学生承认课后忙于做作业根本顾不上看笔记。一位习惯不做笔记却成绩优秀的学生说,“记在本上的不一定是自己的,记在脑子里的肯定属于自己”。还有学生反映,课堂笔记容易让人有依赖感,产生听不听无所谓的感觉,有些学生忙于做笔记其实注意力很分散,不能积极思考问题。看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不一定是有效的教学行为。叫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提出问题后,往往只请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如果答对了,教师就在简单重述之后轻松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被广大教师认同为课堂应答的有效行为。
教师用举手且回答正确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代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听到的往往只是举手的学生的思考结果。其他多数学生是否有了思路,是否搞懂了问题的来龙去脉,这些重要的课堂状态信息却被教师忽视了。用一两位举手的学生的理解代表全体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多数学生陷入了听别人讲的被动学习,学生回答问题衍变成了学生向学生的“灌输”,这实质上与教师讲没有什么区别。
一般而言,就是在多数学生都有思考结果的情况下,由于性格等原因,总有一部分学生不习惯于举手,能在课堂活动中唱主角的往往只是少数几个学生。调查发现,面对提问,有思路但不愿举手的学生的比例,随学段增长而逐年增加,教师如果总是只叫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的比例必定会很小。同时,这种教学行为突出了个别学生,忽视了多数还在思考中的学生,等于否认了学生之间的差异。长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而又不常举手的学生,其知识结构会有缺陷,其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产生课堂倦怠。他们常常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等待他人活动的结果和结论,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看来,只叫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不一定是有效的教学行为。偏低,又没有用预设好的问题去驱动和引领课堂活动时,为避免“满堂灌”现象的出现,教师会下意识地用随机提出问题的方式去活跃课堂,随机性问题具有境遇性和思维跨度小等特点,过多使用会导 致这种“泡沫”课堂的出现。看来,讲问齐答并不一定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三、讲问齐答
我们在课堂上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边讲,一边不断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教师说一长句,末了加一问句,学生立即齐声作出回答。教学就这样一环接一环地进行着,看上去好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讲问齐答被有些教师认为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但仔细观察这样的课堂我们会发现,大声回答教师问题的不是全体学生,往往只是固定的一部分学生,越是高年级这种现象越明显。时间长了,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会产生学习惰性,不再参与课堂活动。一部分学生的声音造成了全体学生参与的假象。
再仔细分析一下教师的问题,多数是将要讨论的内容完整叙述后,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或某一句话空出关键的一两个字,让学生填充回答。由于教师没有设计出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有一定思维跨度的问题,学生仅凭感觉就乱喊一气,结果,经常大声齐答的学生一节课下来收获并不大。教师就这样在与几个学生的浅层次交流中,“顺利”地、一节又一节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讲问齐答、表面繁荣的“泡沫”课堂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种课堂现象可以发现,问题在于教师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时,只规划所教内容的知识体系,不关注课堂中师生的教与学活动,特别是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师生互动行为的内容、方式和时机。当教师的教学缄默知识偏少,教学能力为了实践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很多教师增加了课堂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次也有所增加。在一部分课堂上,教师采用依次轮流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教学,即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按照学号或座位次序或其他某种固定次序轮流一人回答一个问题。问及这样做的缘由时,教师回答可以节约课堂叫答的时间,还可以体现教育公平。显然,这种叫答方式被教师认同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四、要求学生轮流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全体学生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围绕问题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同时还为了制造中度的学生课堂焦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时,提问还为了检查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些目的的实现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提问的策略,不同的问题采用诸如学生抢答、教师指定回答或学生举手回答等不同的叫答方式,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但轮流回答让课堂提问陷人被动的教学操作之中,难以发挥提问这一教学行为的作用,一些学生特别是需要通过提问去驱动和激励其学习过程的学生,很可能会只关注和思考该自己回答的问题,在轮不到自己回答时,就处于散漫和旁观甚至思维停滞状态。而采用灵活、有目的的指定学生围绕问题发言,常常能从学生的思维中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学习素材,促进课堂的生成,轮流回答难以实现提问的课堂生成功能。看来,要求学生轮流回答问题会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降低,更谈不上教育公平,不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五、分组进行不同的实验
在科学课程中,教科书围绕某一命题,往往安排几个不同的实验,要么为试探某物质的性质,要么为研究某一道理、探究某一定律。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将实验分别分配给各个小组。各小组完成实验后,分别向全班汇报。这样,一组学生的实验现象、数据和结论就成为全班的实验成果;教师既让每位学生动手做了实验,又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解决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的方法,随着各种公开课、观摩课等区域性教研活动的开展正慢慢流行,并被教师认同为有效的教学行为。
值得思考的是,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组实验吗?这节课确实完成了教学任务吗?对于教科书安排的某项实验,多数学生并没有动手,甚至连实验仪器都没看到,只是听听其他组同学的描述,就等于完成了实验,这不等于我们多年来一直批判的“讲实验”吗?这样的教学安排,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未完成。看来,分组进行不同的实验也不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几个科学团队共同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分担不同的研究任务,然后彼此共享,是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难题的途径。那么,课堂上这种分工合作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因为科学研究和课堂学习有着根本不同的目的,前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且问题往往非常复杂,需要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分头攻克;而后者是为了培养人,让学生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必学内容,对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应让每一位学生学到,任何其他学生的实验经历都代替不了学生本人的动手、观察和在此基础上的思考。
同时需要指出,当课堂实验内容较多,耗时又较长时,并不是绝对不能让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实验,然后再汇总,共享实验成果。但这只适用于并列的几个实验,其原理相同、操作相似的情况,某几个实验学生不动手亲自做,他们也能从自己承担并完成的任务中感受、理解其内容和原理,不会影响他们对实验整体内容的掌握和认识。如,化学教学中“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测定”实验就可以安排每个组分别测定一个温度下的数据,再共享。
六、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用屏幕上的方案进行实验。紧接着,学生边看屏幕边开始探究实验,好像刚才的讨论和汇报交流没有发生一样。
显然,教师认为分组设计方案再进行小组汇报是有效的教学行为。然而,教师内心并没有真正期待学生能设计出可用的方案,只是为了使课堂上有学生参与的设计和实验过程,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活动了就达到了目的。
无论从学习结果的反馈,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还是从课堂时间利用等方面看,这样的教学行为都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经历了设计过程,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但没有得到教师和同学对方案的真正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等没有得到反馈,方案中的问题没有得到纠正,这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会留下错误的信息。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结果的反馈对学习成效有明显的影响,反馈越及时越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及时反馈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生精心设计出了自己的方案,而教师没有给予评价,学生的劳动没有得到尊重,价值没有得到体现,长此以往,学生参与实验方案设计的积极性会下降,甚至不再去动脑思考,而直接等待屏幕上教师预设的方案;这样的教学行为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从学生开始设计到全班汇报交流完毕,一般需要七八分钟,甚至十几、二十多分钟,投入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学习收益,还产生了某些副作用,这种教学行为决不是有效的。
教师让学生设计了方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方案,使学生的思维成果转为下一阶段课堂学习的新资源,促进课堂的生成。在学生向全班汇报时,教师应在黑板上做简要的记录,使每一方案成为全体学生后续思考和讨论的素材;教师还应及时组织全体学生对每一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好能在对几个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理、提炼出全班公认的可行方案,再让全班动手实验。
课堂情景往往是这样的:为探究某一问题,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组,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教师要求“各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每小组则选一位学生代表向全班介绍。在倾听中,教师一般给予“好”、“不错”等简单评语。待几个小组全部汇报后,教师往往用“同学们做得很好”等鼓励性语言做简单的总结,尔后,教师一点鼠标,要求学生
在现实的课堂里,这样的教学行为还有很多,教师要对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要 深刻理解先进教学理念的内涵,理解这些“有效教学行为”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价值,把握住教学行为的价值内涵及实现条件。(责任编辑:韩梅)
第二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要有效
教学目标的高效应包括:一是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二是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2.教学策略要有效
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应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这种环节就是无效的,就不能让它占用我们的课堂时间。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要精心设计合适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使课堂更有效。
3.教学手段要有效
针对不同的内容,应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手段,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实验等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教学中我们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老师课下要不断总结,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要求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课堂教学有效反思
课堂教学有效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什么呢?重中之重当然是课堂教学。新课程追求有效教学性,从以往的重形式到重内容。而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实践经常要求教师有效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我经常用四问法引发自己的课后思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
一问: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
这应该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的思维中心必须转移到学生上来,而不是单纯的教材、教参、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有效反思才富有实效。
“我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备课时当然要思考,课后的思考更有特殊意义。如果不进行有效反思,备课时制定的目标大多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现为三种倾向:一是资料型,目标大多依赖于教学参考资料,未作思考,容易直接抄录教参;二是经验型,依赖于自我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可能思考得还不深入,甚至有差距;三是套路式,每堂课都有一个知识与基础、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主义,大而无当。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制定具体的、贴切的“这一课”的目标,课堂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收获、有发展。
二问: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
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有效教学实施水平的反思。教师主要可以从学生的状态入手进行反思:
一看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动应付的?是全体参与的,还是几名尖子生的活动?表现为课堂有没有讨论,是否热烈?
二看学生课堂答题状态,答题能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情况,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如何?思路是否清晰?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熟练?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三看学生课堂思维状态,学生思维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有没有提出富有见解的问题?是否形成了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等等,都可供教师反思。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是学生课堂收获的直接反映,当然更可以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依据。
三问: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感情,达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新课改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处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同时形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情感态度。通过自我解剖,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发展,敢于肯定自己的长处,但同时更要大胆剖析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认识其弊端,并尝试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反馈教学效果。计划—实施—反馈—修改—提升—反馈-提升,这是我们必须经常坚持的模式。经常坚持这样的反思,有效教学的实施便会更自觉、更富于成效
四问: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一问题是建立在自我对这堂课教学效果基本认可的基础上的,是对自我的再提升。有时,我们经过三思而选择的教学方法,实施后自我感觉还比较满意,自己认为教学是有效的,对课堂采用的方法会倍加珍惜。但是,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我们应追求教学方法的精致、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更何况,学生群体不同、教学背景各异,都可能制约方法的选择。所以,我们要善于向自己质疑,要挑剔每一个教学细节,要敢于否定自我。善于比较是教学方法再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学会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另外区级的公开课、研讨课,是不同教学方法展示的平台,是不同教学个性展示的平台,是教学思想碰撞的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更新观念,挑战自我,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成为更成熟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第四篇:对自己教学行为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里说:“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不及格分数。”这句话不禁让我反思自己一年来的教育经历。
记得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数学成绩也是班级倒数,一天他拿着作业到我办公室,局促不安的走到我面前,小声说:“陈老师,我这道题不会做。”我接过本子,扫一眼,见是我刚讲过的题型,只是数字变了一下而已,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你上课干嘛去了,我讲的时候你又不注意认真听,现在只把数字改了一下就不会做了,你就不知道按黑板上讲的方法只把数字改一下吗?去,万一不会就去问认真听了课的同学。”
我想这位同学肯定会记得我当时那副凶巴巴的面孔,因为他太伤心了。如果是好同学来问,就算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听课而不会做的题,我也会心平气和的为他讲解。这样做是不是太偏心了呢?当时,我压根就没想想这样做的后果,难道我这么批评他一通,他下次就能改正缺点,认真听课了吗?只怕是物极必反,他会更加不听课。现在想来,他当时能够来找我问题目,说明他很想弄懂这个问题,很想有进步,说不定他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敢走进我的办公室的,而我却轻而易举的扼杀了他的这种上进心。我真的很后悔。
我想,像我这样有意无意伤害学生的老师可以说也有不少。有些老师见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立刻给予评判“不对”,要他坐下;有学生作业本上错的多,对的少,就给他30分,50分;考试考得不好就给他不及格的分数。
学生虽然是小孩子,可他们也有自尊,他们也是大写的“人”,“差学生”虽然成绩差,但也有想成为“好学生”的愿望,只是有些老师将其这种愿望之火给扑灭了。再回头读读《教师的建议》中的那段话,其用意不就是要求老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吗?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我想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教学中的情感啊!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从传授知识技能的角度来组织。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而且也是通过经验和情感来获得知识,获得态度和价值的。课堂上如果缺少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缺少多向信息沟通,如果教师不具备移情,积极关注和真诚等,就很难以引导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而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而深刻的情感,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学困生将自己与其他同学相比往往会有自卑感,对学习没有信心,教师应鼓励他们,不能威胁和惩罚他们,同时要教育其他同学不能嘲笑,奚落他们。
教师应从知、情、意、行统一的角度去组织一堂课,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以知识活动为主线,并通过这条主线去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做一个把爱奉献给教育的人!
第五篇:音乐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音乐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有效教学是课改的一大追求,也是我们音乐教学的永恒话题。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越来越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的教学有效性有多少?那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紧迫要求。课堂有效教学指什么?余文森教授从专业角度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我从教材的处理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两个角度谈点自己的思考。
一、重视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活用教材,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真正有效的音乐课,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体现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水平和备课的能力。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教学,确立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前提,是否能找到准确的重难点,挖掘教材中潜在的音乐及人文文化内涵,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教材的基础上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能否将音乐课程中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协调发展,即突出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同时也使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再根据教材安排、学生的年龄和特点有机地结合,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教《藏族的歌》这单元时,藏族音乐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如果总结它的音乐特点,内容太多,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我就抓住最主要的一点——音乐中多使用欣赏、演唱、表演藏族的音乐作品,了解藏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喜爱藏族音乐作为教学目标,以这一特点贯穿音乐的学习始终。此外,课的开始,还加入藏族音乐、文化的介绍,让学生在欣赏藏族音乐之前,对它的文化有初步了解,为后面的音乐活动铺垫。同时还大量使用自己搜集音像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与态度三者协调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教学方法作为教育方法的主要部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在今天新课程条件下,倡导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中,选择正确、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选取恰当、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1、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知识的引入和情感体验等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将教材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感受音乐的教学情境。如李存老师的《走进西藏》一课中,在欣赏乐曲《阿姐鼓》时,他没有讲解歌词,更没有诠释音乐,而是采用创设情感性导言情境的方法,把学生深深吸引到特定的背景情境之中。用他那浑厚的男中音娓娓说道:“一位诗人写道:‘深夜,人们燃着酥油灯,保持屋内的光明,以为这样能防止恶魔的入侵。晨起,人们起来祷祝,以为这样可以安抚已世亲人的灵魂’。也许。我们知道这里有太多的迷信色彩,但是我们仍为他们那企盼美好、安宁生活的希望和那颗质朴的心而感动。没有人能教会你去如何欣赏大海,你要自己看,自己听,自己想,自己悟,方知心中的大海。也没有人教会你去欣赏这美好的诗和歌。用心灵去感悟吧,感悟那纯洁的大自然,感悟那原始的人性和自尊。”在这充满鲜活的、富有人情味和生命感的语言情境中,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艺术氛围里,学生受其感染,一次次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度,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殿堂。《阿姐鼓》那种自言自语、如泣如诉、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歌声仿佛把人们带到遥远的籁。学生体验着、感悟着、思考着,这是心灵的震撼和颤动,感悟和净化。创设这种情感性导言情境,不仅是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也
是一种文化的开拓。使音乐课堂实现情感体验的有效性,即体现了音乐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内涵,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兴奋剂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性地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兴奋剂。如《G弦上的咏叹调》一课中,教师设计的问题
(1)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2)乐曲的基本情绪与风格是什么?(3)乐曲的作者及对其在音乐上的贡献?在第一个问题上教师通过聆听乐曲,让学生介绍小提琴及音色,并感受乐曲在小提琴的G弦演奏的音色浑厚、浓重。学生就不会与大提琴混淆。第二个问题上,教师更多依靠聆听乐曲;依靠对作品主题的熟悉;依靠对作品曲式分析;依靠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历史、文化、宗教等介绍,层层叠加方法解决乐曲的基本情绪与风格的问题。在第三个问题上,教师不仅要学生记住作者名字,还介绍作者在音乐上的贡献及人们对作者的评价,并演唱作者的作品,使学生感受欧洲古典复调音乐特点。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难易适度,所提的问题是引发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适合学生学习。问题能有机联系,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满足感、成就感。课程结束时回到最初的三个问题,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使认识得到升华,体现音乐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吸引学生去聆听、思考体验,给教学注入活力,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回味剂
音乐是丰富多彩的,从不同的角度通过音响结构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实现情感交流与表现,因此音乐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那么体验活动是音乐课堂活动有效的灵魂。体验性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用自己的手做,用自己的脑思考。也就是学习者要亲自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如在进行曲教学中,设计了聆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变化,跟唱《中国解放军进行曲》,边唱边划拍,参与阅兵时队列表演等一系列的活动,体验进行曲的节奏美、旋律美、音色美、和声美及阅兵式上的官兵阵容的整齐美、形象美和雄壮矫健美。设计多种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真正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开心掌握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学习音乐的信心。除此之外,还可进行模仿、探究,合作等开放式活动,使音乐教育体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效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味无穷。
4、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使用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剂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音乐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教师要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强、信息大、资源广等优点更好为教学服务。多媒体课件具有影视效果,直观形象,情景逼真,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其视听结合、多感官参与,能更好引发人们的音乐视听结合,激起情感的体验,如欣赏乐曲《游击队歌》时,由于歌曲的时代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对音乐的理解及表现音乐情感上有一定差距,这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抗日游击战士开展游击战的画面,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是如何塑造抗日战士的形象,如何表现抗日战士生活情景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现代音乐教育强调音乐与舞蹈、戏剧及其他学科的整合,多媒体可以快速、直观、全面地把相关内容一一呈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融会贯通艺术表现,发挥各学科的综合效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合理、适度运用,做到形式与内容结合完美,体现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主导作用,使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立足点,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突出学生愉悦学习和情感体验,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情感态度的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音乐,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