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新课标精神引领下搞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在新课标精神引领下搞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教研室籍国彬
东关小学闫丽君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参加这次教研会,并且能够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我的心得体会,我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激动!首先还是感谢教研室籍老师能给我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我知道:在座的有很多是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老教师,也有刚刚毕业、富有朝气的新教师,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籍老师说让我在这里和大家作个经验交流,其实谈不上是经验,只能说说我在品生品社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下面就品生课教学从两方面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1.《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新”在什么地方?
课程设计的思路新: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课程目标新:非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的要求。开发模式新:《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的涵盖比《品德与社会》还要广阔。在综合课程的开发模式上,它属于活动型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有诸多具体的课程开发模式,如相关或交叉课程,融合或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或经验课程等等。鉴于这种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且以活动的方式开发和实施。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2.《品德与生活》新课标的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
(1)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分目标有: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总目标体现了人文性,分目标体现了综合性,尤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2、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1)基本理念
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4个基本理念都没离开4个字,那就是“儿童生活”。这就是《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定位。可见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们要重视生活对于儿童的“意义”。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总之,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2)、内容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标从结构上分为四大部分,“内容标准”是第三部分。
《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标准分为4个大板块,共有41条,是 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按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的基本框架来选定的,它是课程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内容体现了两点:
A、“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B、“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
二、在新课标精神引领下搞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在新课标精神引领下搞好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内容、形式、理念上较《思想品德》都有重大突破,要想真正上好这门课,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尤其是要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理念。在教学中做到:以活动为中心,以情感为主线,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以活动为中心,发挥教材的创造性、开放性,使学生在建构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堂教学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呈现。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新教材仅作为连结师生活动的媒介,它既是老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开展活动。
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说教式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去感受、体验、提升,去 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内在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课程要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呈现的主要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之所以称为无痕的活动,是指这种回归生活的活动,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转变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全新的教育。具体做法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要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生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这就强调了我们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个重要性。我们必须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课上在这种热烈交流中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也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比如:在《我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调查了解知道学生一般都喜欢小动物,有的孩子喜欢家里的小狗,因为小狗能给主人看家,有的孩子喜欢家里的小鸡、小鸭,因为他最喜欢吃鸡蛋、鸭蛋,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营养,还有的孩子说喜欢爷爷家的老黄牛,因为老黄牛任劳任怨,帮爷爷拉车种地 等等。由此看来,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动物都是常见的,大家都熟悉的动物。看得出他们只是朦朦胧胧的感受到动物为人类做贡献。但还不懂得自觉的善待动物,对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等问题了解的不深入,因而扑捉小动物和伤害小动物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以引导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善待动物、保护动物并和动物交上朋友。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为教学目标。我除了重视理论的学习之外,还充分借助网络这一有效平台,搜集了教学资源,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带来农村常见的小动物:然后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动物朋友,你们想见他们吗?这时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迫切的想知道是哪位小动物朋友?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去接近与了解,在接近小动物时,有的孩子会亲手摸摸小动物、和小动物一起玩。从而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责任心。关注学生主动发展,以围绕学生为主体,贴近生活实际。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出发,寓教育与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喂养动物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激发了孩子们由对小动物的“好奇”变化为“喜欢”小动物的情感,从而愿意和小动物交朋友。自然也就对小动物有了爱心和责任心。就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探究、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注入课堂活力,营造和谐氛围。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 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大家都知道,品德不能靠说教。在学习《我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喂养小动物”老师在课堂上带来了两种常见的小动物:“小鸡”和“小鱼”。学生从家里带来了食物和饮品,引导学生以了解动物的基础上去亲自喂养、呵护小动物。这一活动的设计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孩子们兴趣盎然。有的喂小鸡吃小米和青菜,有的喂小鱼吃饲料和面包,有的给小鸡喝饮料和清水,还有的给小鱼换水,给小鸡换环境等。他们畅所欲言、尽情活动,在他们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对小动物的责任心,同时通过孩子们亲自给小鱼换水,给小鸡泡小米,剁青菜等孩子们由“喜欢”小动物变得会“呵护”小动物。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因此我深刻感受到了合理的活动设计营造的和谐氛围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良好的学习环境时刻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
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用热情和激情感染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绝不是用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吸引学生,更不是搞花架子取悦学生,而是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感染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作为教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让自己精神饱满,让自己的激情去带动孩子学习的热情,在情感上实现共鸣。我们不能看到小部分学生表现偏离了自己的预设轨道,就自乱阵脚,应该充分调动身上的每一根神经,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思维动起来,对于学生的问题作出敏感的快速地反应。只有这样教学才会超越自己的预设境界,学生听而不腻,课堂 活而不乱。我在上课时经常会用一些儿歌、视频来创设情境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课堂上,我更是用孩子们喜欢的图画、音乐等手段来吸引学生。
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式的教学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就是课堂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时时在课堂中巧妙恰当地使用,那么课堂中将少一些“满堂灌”、“独角戏”,多一些轻松、自然、和谐、融洽。师生将更多一些享受与收获。表扬激发性的语言是我们在课堂中常用的语言:“你说的真棒!”、“你很聪明”、“老师很喜欢你这样回答。”、“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你的回答老师非常满意。”、“你进步可真大。”、“这次你做得挺好。”、“相信你过一会就会找到答案的。”、“你真是个有创意的孩子!”,只要教师恰如其分、真心实意地使用这些表扬激发式的语言,同时在激发鼓励的基础上提出有指导性的建议,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请老师们不要吝惜这些赞扬溢美之辞,让学生始终沐浴在教师语言的春风里,饱尝教师温馨的赞许与欣赏的甜蜜。
总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生是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学生生活习惯等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做法、谈看法、通过图片、动画、音乐、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一点课前准备,多一点教材整合,多一点活动设计,多一点德育挖掘,多一点人文关怀,从而使我的《品德与生 活》课堂更多一点实效,更多一点乐趣,更多一点精彩!
第二篇:新课标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学习从分享开始
新课标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 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微果网人人都是好老师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逐个单元分别是:今天吃什么……、我得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快乐的小问号……、我爱美丽的生命。在这五个单元中又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组,这这其中包括:萝卜白菜我都爱、我设计的午餐、小心,病从口入、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艺儿、打扮我的小天地、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你留心了吗、我的问题卡片、到哪找答案、让我走进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
五、教学难点: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养成搜集所需要的资料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
3.指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事情的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对的好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归类的能力。
[教学进度]:
1、萝卜白菜我都爱----------第一周2、我设计的午餐----------第二周3、小心,病从口入-------第三周4、我有两件宝————— 第四周5、做个小玩艺儿————— 第五周6、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七六
7、谁的朋友多————— 第七周8、你真好————— 第八周9、我们一起成长 ————— 第九周10、你留心了吗--------第十周11、我的问题卡 ————— 第十一周 12到哪里找答 ————— 第十二周13、让我走进你 ————— 第十三周14、美丽的生命 ————— 第十四周15、我能做些什么 ————— 第十五周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一、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产生和设计思路
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从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向儿童的生活回归,与儿童的需要接轨。可以说“学科融合的方向——这一近期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变化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新的发展分段研究表明,低幼阶段儿童应当学习体验性知识,生活性知识,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小学课程应当以综合课程为主,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学前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过渡的阶段,更需要课程去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 性过渡。然而,以往两个阶段之间的断裂使儿童学习内容的衔接和学习方式的阶段性延续一直未能很好的实现。
在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经过20年的学习磨砺,取得了 很大的成绩,是有一定成果的,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古代、名人、伟人的事例多,讲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少;空洞的说教 多,尊重儿童个性和实际生活的少;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强调学科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意义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强调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 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思想品德课。如一、二年级包含10个德目。三、四、五年级在一、二年级基础上增加4个 共14个德目,六年级有5大生活中的道德规 范。如何真正落实品德教育,发挥它的实效性,引起了人们的十分关注。如何在学校开展适合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动有效的德育教 育,成为摆在小学德育工作面前的重大挑战。
第四篇:二年级下品德与生活
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之一
自己承当了二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胜利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和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时反思、总结才干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自己尽职尽责。依照课程规范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时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果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规范,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平安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维护环境,顾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掌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协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时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示的学生,和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协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身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维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规范》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和教学工作实践,发明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生活《在餐桌上》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提出“做中学”,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真经验促进发展。我在教学时注重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课。
一、教学体现活动化活动化教学体现在充分了解儿童。课的一开始,我让他们充分交流平时的早、中、晚三餐都吃了些什么?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充分的了解了每个学生,而且所有的儿童觉得我们每天所吃的三餐是不一样的,并且都有着不同的学问呢,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活动化教学体现在课上的呈现形式的多样。课前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内容,我选择与教材相关的一些可研究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根据低年级年龄特点还不具备独立实践活动的能力,我就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我的教学中实施,让他们真正地学到一些有用东西,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从而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早、中、晚三餐的学问的渗透。早餐是他们在“自助餐厅”吃自助餐的过程中知道了早餐的学问是“吃得好。”中餐是他们在“奇奇餐厅”这个童话故事中了解到中餐要“吃得饱。”让学生到时代超市买菜,并通过为家人准备一顿晚餐这个活动来了解晚餐要“吃得少”。
二、教学体现生活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新课程提出,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生活的人。我在组织这次活动时,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一起去超市买一买自己晚上需要的菜,并写一写你为家人准备的晚餐,在交流中我们可以知道晚餐要吃的少,还可适当吃些水果来补充维生素。从而能科学地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如果教师还是象以往那样死板地空头说教,学生不仅兴趣全无,而且根本达不到效果。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自然、自我和各种社会的经验,才能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更好地做生活的主人。
三、教学体现开放性“品德与生活”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都是开放性的,旨在努力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开放的教学形式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在教学内容上有选择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联系当地儿童的实际,及时把社会上新的信息、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使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在这堂课中体现了开放性,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比如:最后的课外延伸,我设计了让学生做一做“小小宣传员”,把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讲给身边人听,让他们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
总之,要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需要教师不断去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过程从形式走向生成,从粗糙走向细腻。从而使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充满生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