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02:5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中坝学校

侯挺

“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研究,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又是一个前沿的课题。”——朱作仁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定了“大语文”的理念,其理念强调综合效应,要求听说读写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培养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是从看到的语言向说出的语言(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的过程,写文章又是从内心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过程,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写作以阅读为基础,而写作水平高了,阅读就能更为广泛与深刻。因而,教师有责任一手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另一手抓写作水平的提高,只有二者兼顾,才能互相促进。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教学,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同时,读与写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序列性。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听说读写,着眼于读写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围绕小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探索出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经过调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用时最多,收效甚微,学生更是“谈文色变”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阅读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课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如同过眼烟云,不留下痕迹。致使不少学生待到自己要表达时,思路闭塞,胸中虽有物,口中却无词,说话语病多。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语句表达不清,长篇大论却不知所言。为何会遇到这么多的问题呢?这与教师在阅读方法的指导、读写结合的运用、学生生活素材的积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训练„„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因此,在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小学生读写能力,解决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要想让学生读写相辅相成,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始。

1、明确阅读的意义,注重课堂指导

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见到老师要求朗读就头大,特别是有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见到就皱眉头,朗读时毫无激情,其根源在于学生未能亲身体验出朗读的益处。因此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指的就是这个影响。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准备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让他们亲身体验作品的魅力,着重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作用。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状况、作品内容来制定相应的计划,做到因人而异,同时还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多元解读。(1)范读。通常,一个班中只有个别学生能较好地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而教师的范读,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很好的信息暗示,当老师绘声绘色地进行范读时,学生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借鉴,这就自然地激发了孩子的朗读兴趣。比如在本学期对于以下几篇课文我觉得范读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诗歌《我们爱你啊,中国》、散文《白鹭》等。(2)分角色朗读。顾名思义,对一些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内容,可以采取“角色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深入体会。如《别饿坏了那匹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两篇课文就特别适合。

(3)配乐朗读。音乐本身是很有感染力的,它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调动人们的情绪。如《大江保卫战》一文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可以想象那救人的场面是多么宏大壮观,这里,我就准备播放背景音乐《为了谁》,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读书的情感。

2、立足课内,把课外内容引入课堂

几年的教育经验,让我明白了要使课堂教学富有成效,学生必须有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就为学生提供了这广阔的智力背景。因为,一个学生如果广泛的阅读,那么在课堂上,理解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自然地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形成知识组织块,这样把点连成线,由线结成网,课内外知识相互促进,自然沟通,就形成了丰富的智力背景、广泛的生长点和宽厚的知识体系,学生头脑中拓展性的知识越多,他们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的速度就越快。因此,本学期,我准备具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构建广泛的知识框架 我们知道,学生课外阅读到的东西有许多个接触点是跟课堂教材相关的。我们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引进课外阅读所得,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知识,促进认识。本学期,我就准备让学生学习新课前,通过阅读、请教家长、上网等途径,查找作者生平、主要著作、本文写作的背景等与课文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学习《卢沟桥》这篇课文之前,我打算让学生先去看看“七七事变”的由来,看一看卢沟桥的狮子的资料;学生在预习《丰碑》这一课时,可让学生找课外书读一读有关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其它可歌可泣感人至极的故事,这样,我想在课堂上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红军的勇敢与顽强;阅读《三借芭蕉扇》一文之前,可布置学生阅读《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其它困难的故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更好的理解。

(2)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

我认为,思想是阅读教学的灵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引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东西,而且还应该不惜花费时间与学生谈人生,谈理想、谈感悟,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认识。它们不仅可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而且还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累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语)。比如,针对《落花生》这篇课文,我打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哪些人具有花生那种不炫耀自己的外表,只求对人们很实用的高贵品质?再让学生辩一辩是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李子、苹果那样的人。我想这样的设计,应该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再如,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时,我准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一讲生活中身边有哪些人也像课文中列举的古今中外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齐白石、李时珍、爱迪生)那样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们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你对他们取得的可喜成绩有何感想?我想学生通过这样的谈论交流,就能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这一道理。

3、放眼课外,把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知识量无限增长与课程容量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一句话,教科书永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信息,教科书怎能包容得了?解决这个矛盾的良策便是课外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可以促进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知识形成阅读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吸纳大量的文化、思想、科学领域的信息,促进学生课文素质的提高。课内外阅读教学一体化,取得优势互补、互动、互促,相得益彰之功效。(1)引导学生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读些什么呢?面对各种各样的书籍,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而我们老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关的课外读物。学生课外阅读越多,就越有利于将课内知识巩固、加深、改造和系统化。这样底气更加充盈、后劲更加充足。如学习《长城》后,我打算向学生推荐阅读介绍长城历史变迁,描写有关长城的诗词故事的读物。我想这样的课后延伸,就能使学生对长城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分辨是非能力不强,对有些书籍是否健康还不大能分辨清楚,学生很容易读一些毒害其身心健康的课外书籍。因此,到时候,我会考虑向学生介绍一些合他们口味的、又有利于他们消化的健康书籍。比如说,向他们介绍一些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儿童读物等课外书籍;提醒小学生尽可能不要到地摊上去看书、购书,因为那里最容易有黄色书籍出现。告诉他们,要买书,就要到正规书店去购买。我想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又能使他们的思想受到良好的熏陶。

(2)尊重学生个性,向学生提倡研究性阅读。

所谓研究性阅读,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人喜好进行阅读,进行深入的钻研。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要想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是靠学生自觉自愿地去阅读课外书。这就需要使学生具有较为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哪来呢?我想,除了他们看的有趣的书籍吸引他们以外,那就要靠我们的老师有意地去激发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如何去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准备这样来进行:①每个星期,我在综合课上或在班队课上、或在晨会课上让学生把自己一个星期以来在课外书上看到的自己觉得最精彩的或最感动人的事或人等,上讲台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凡是愿意上台交流的同学我都准备颁发纪念品,对那些交流精彩,感染力较强的同学,我就命名他(她)是本期的“阅读大王”。②我还打算召开“课外阅读专题座谈会”,让每位学生在会上交流阅读收获、阅读体会、阅读经验,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阅读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我想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他们的阅读量就会越来越多,由此,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就会随之提高,这样也自然就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果,学生阅读上的障碍就会越来越少,从而,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会更浓。③我准备与校少总部商量,建议开放学校的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组织学校书市,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4、及时检查、督促学生的阅读情况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做事情的耐性还不够持久,还需要有人在旁及时地督促、提醒。课堂上老师可以经常注意这一点,但在家里,则需要家长的努力,然而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却被不少家长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倘若家长完全忽略家庭中的阅读训练,那么有可能造成天资颇佳的孩子阅读能力徘徊不前,甚至产生厌读、不会读的恶果。今年,我校开通了“网上家长学校”,这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首先,我准备通过“家校路路通”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让那些家长尽快从误区中走出来,共同关注孩子的阅读。其次,我将针对班级整体情况、个别特殊情况,选择适当时机,通过手机短信的联系方式给家长发送可实行的阅读要求,让家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在家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相应的阅读训练。我想当家长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桥梁”及时向我反馈,而我也能立刻进行回复指导。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阅读本领的最新动态以确定下一步指导目标。久而久之,我想孩子的阅读能力会真正地得到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课堂与课外联系在一起,抓住一切机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从阅读兴趣上下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日积月累最终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一个学生他的语文学得怎么样,最终要看他的写作水平怎样。而长期以来,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好的文章不多见,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困扰着我们语文老师的难题。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的畏难情绪,让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精彩的世界。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博览群书,以读带写。所谓“以读带写”,就是先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密切,两者互为条件和结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是写作的老师,古今中外无数人提示出来一条写作的经验就是多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我认为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籍所给予我的”。有的人还统计出一些成功的著作作者阅读了多少书,例如王充写《论衡》阅读了汉书“节文志”列举的13000卷书,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光历史著作就阅读了700多种。这类言论和事例比比皆是,它们都是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巨大作用。阅读对于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语言的积累涉及作文的取材,语言技巧的借鉴涉及作文的写法。因此,在指导作文时,要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除了指导学生阅读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还要鼓励学生进一步把阅读扩展到课外。中学语文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结构简单,又通俗易懂的短文,有利于学生模仿,而且还能从中搜集到许多的材料,如观点、例子、名言警句等等。而课外的内容比教材更加丰富,如果从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多渠道获取大量信息,积累的例子作为材料为我所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了写作的材料,还充实了他们的思想,提高了认识水平。

在进行课内外阅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周记的形式辅助课内的作文教学。学生在写周记的同时,一方面锻炼了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开阔了他们课外阅读的视野,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在学期开学初我先做好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数量的命题周记,每两周写一篇。这些命题的周记题目比较小,范围很具体,要求也比较宽松。让他们写起来不感到困难,有不少同学写得挺深刻的。除了让学生写周记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周抄写三段自己认为读起来很精彩的文字,这样做,一方面促进学生去大量地阅读,另一方面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材料。通过课内外的大量阅读,以及各种方式的练笔,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也激发起来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2、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为作文“蓄足”底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同样如此,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文化积累,没有对生活独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作文教学的重点并不是讲授作文的写法,而是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敢于破除传统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去欣赏蔷薇色的春天,金黄色的秋天;去陶冶健康的情感;去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传统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充满“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词组和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而走进大自然的学生则不然,春天的第一丛嫩绿,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苹果林,冬天的鹅毛雪,无一不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千姿百态的大自然的时候,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品格提供了契机。可让学生观察第一场春雨,捕捉它给自然界带来的细微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可让学生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了解搬家初与搬家时蚂蚁的活动特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我们也常感喟学生的应试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教师及学生家长大都不提倡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怕因此影响考试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被囿于“两点一线”的狭小天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只有写观察过的事物和体验过的生活,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这是使作文言之有物的前提。在指导写作文时,要指导学生往往认为作文“没什么东西好写的,也不知道怎么写”的。咬着笔杆子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必然空洞,学生常常因言之无物而感到苦恼,甚至对写作有一种恐惧感,产生一种“作文痛”的病根,教师应该根据这一情况加以指导。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仿佛就是一个万花筒,它色彩斑斓,丰富多彩。常常有的学生局限地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读书作业,两点成一直线,思维狭窄不能突破常规。事实上,每天上学去,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上学的路上本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建成一幢幢小洋房,还有我们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我们班的部分学生是农村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在田里劳动。有一回,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有几个学生说了,怎么写呀?怎么写呀?我就笑着对他们说有的同学家里有大棚,你们有没有到大棚里帮爸妈劳动过呢?你们知不知道他们的辛苦呢?那些学生就点了点头,经过我的一番话的开导,一位学生就写了《爸爸妈妈真辛苦》。因为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所思有所想,根据自己的回忆写,因此这篇文章写得相当生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所感都是有限的,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他们写作文时就无话可说、没有材料可用,就会无从下手。所以要让学生记述熟人熟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训练与实际观察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独立进行写作的基础。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良好观察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面。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体上我遵循以下的步骤进行:

(1.)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可以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对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的描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日出日落的场景、四季景色的不同等。学生独立写作的训练,也从组织学生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开始。我曾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本班一个同学的面貌,描述这个同学的肖像,要抓住这个同学的最大特点写,写的逼真,不说姓名大家就知道写的是谁。这种训练很有收效,同学们写出的片断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练习写作的兴趣。

(2.)观察事物场景写短文。观察事物场景写短文是在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我曾组织学生参观我较多功能教室、动物标本展览等,引导他们实际观察。组织这种观察,教师在事前要制订更周密的计划,做好观察前的准备。观察前,也要把观察目的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并要求学生观察中做记录,作写的材料。观察回来后,教师要启发指导学生按观察顺序与重点整理记录的材料,完成短文写作,选择其中写得较好的在班级朗读。

(3.)观察日常生活,训练写日记。在学生有了初步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到小学中、高年级,我就训练与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开始先要求学生写周记,然后每周写2至3篇日记,以写观察日记为主,写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事。最后要求学生每日写一则。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普遍都有明显的提高。

4、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我国教育的先知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1、)以情感因素激发兴趣

有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精神丰富的生命体,随着人类的成熟,科学的发展,个体的成长,人们在成长中需要获得爱的关怀、智慧的启迪和生命的创造。情感正是人类创造中的一种主体力量。积极健康而优秀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给人以智慧、力量和信心,促人成长、助人成功。列宁说过:“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不会有人针对于真理的追求。”作文教学中离不开阅读,阅读材料中有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组合,有对自然风光与社会环境的描写,有情景、意象的瑰丽画面,有人物命运与形象的揪系人心,这些教学材料所渗透的情感因素,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其表现心理、趋同心理和好胜心理。

(2)巧妙利用作文批语。好的作文批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所触及的,不仅仅是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还融合着对鲜活生命的关注,对稚嫩灵魂的雕塑。好的作文批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发其写作内驱力。对学生作文,尤其是对视写作为畏途的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尽量肯定,以保护其写作热情,调动其写作积极性,进而引发其写作内驱力持久不衰。哪些批语受学生的欢迎呢?一是鼓励表扬性的评语:这种评语或者是对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的肯定赞扬,或是对某方面进步的鼓励,当然这种肯定、鼓励、表扬必须是恰如其分的。二是认真详细的批语: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作文几遍,然后对文中出现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一一画上记号,写出眉批,加以点评,批出好在哪里,缺点在何处。学生看了这样的批语后,能感觉到老师确实很关心自己的写作。三是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批语:这类批语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和文章本身的不同特点去写,往往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耐人寻味。这类批语不是老生常谈,不是公式化套话。不是老腔调、老面孔,而是因人因文而发的,评析中肯、个性鲜明、富于变化、语言幽默、生动有趣。这种批语之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它符合青少年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诉说自己对作文的苦恼、焦虑和无奈,并“恳求老师指教”,老师给她的评语是:“你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真心袒露,文情并茂,生动感人!别着急,只要你继续努力,终有所成!”一个学期后的期末质检中,她的作文得到了27分的高分(满分30分)。批语同样也有大忌:一忌“道德评价标准”过重的批语,那种认为思想越“红”,作文就越好,得分才会高的做法,会导致学生作文的雷同化、单一化,无新意可言,同时也背离了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教育宗旨。社会本身纷纭复杂,有美丽与丑恶,有诚信与奸滑,有高尚与卑鄙„„如果我们如此这般,学生只见阳光,不见黑暗。长此以往,将来涉足社会,就会无法生活,无所适从。作文即做人,如果要学生作文时说假话、空话,不去揭露生活中的丑陋,不去反思成长中的过失,不去表白内心的伤感,不去揭示人性的弱点,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批判的思维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二忌“形式”过严,作文贵在创“新”,如果拿固定的“模式”去套学生的作文,会使学生如林黛玉初进大观园般“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人为地抑制了学生情感奔涌的布局,何谈张扬个性?

5、尊重学生的主体阅历。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感悟、认识和“加工制作”,哪来的文章?正如作家王蒙所说:“生活并不能直接化为创作,只有经过作家心灵的汲取、选择、消化、感应、酝酿、裂变、升华、飞跃,变成作家心灵的一种负载、力量、火焰以后,作家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作文也一样,需要学生经过一系列艰苦、复杂的精神劳动,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放眼看世界,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样,同样是观察秋天的田野,有的学生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有的则可能看到劳作的艰辛,有的则可能看到人与土地的关系„„对学生不同的心灵感悟,我们都应该予以尊重,因为这些都是沉甸甸的生命感悟,虽然有深有浅,但都映现了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尽量拓展学生的生活面,不断丰富其生活阅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有自己的经历,有较为丰富的感觉和感受,一闭上眼似乎都能“看到”活生生的场景和形象,但往往是“写不出”或者“写不好,这说明生活毕竟不等同于写作。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是用人格和个性写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爱护“我”,尊重“我”,张扬“我”,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故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切不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扼杀学生的个性。

6、积累语言,写好作文。

教师课讲得再好,学生如果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一天练多少遍也无济于事。新修订版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我班学生每人都有一本课外阅读笔记本,上面记载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有好的词句、段落,有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有对文章的分析及感受。我还为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适时地开展读书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成果汇报会等。学生的兴趣很高,基本上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并学到了很多写作的方法。如记叙文中的叙事方法:顺序、倒叙、插叙,观察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由远而近、由近及远。描写人物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几个方面来写。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积累了厚厚的一本。他们写文章时的速度提高了,而且内容也更加具体。由此可见,文章源于积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多看课外书,多进行写作练习,他们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7、不拘一格让学生自主拟题。新修订版大纲要求,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要让学生乐写、想写。作为农村小学的学生,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如“婚丧嫁娶”、“房屋翻建”等。还有每到传统节日所进行的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等。例如:“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学校庆祝自己的节日。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有演唱歌曲、有表演舞蹈、有相声、有小品„„下午还做了游戏。有扔球、画鼻子、击鼓传花等等。这一天孩子们过得很充实。第二天,我让他们自拟题目写一写这一天的情景。同学们有的写《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有的写《难忘的一天》、有的写《充满歌声的校园》、有的写《我真想每天都过“六一”》。其中不仅有记叙文,还有诗歌。新修订版大纲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在四年级作文《我希望„„》中,有的学生写“我希望这次考试及格”,“我希望我能有个爸爸”,“我希望中国足球队赢球”„„每一篇作文都洋溢着学生真实的感受,可以说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将读写紧密结合起来,抓住阅读教学中可以进行练笔的地方,让学生多次进行练习,使他们养成了勤动笔的习惯。学生也从一开始的厌写、怕写变成了爱写、乐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语)。”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加强读、写训练,就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知识结构合理的好学生。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和优良的教学实践开创语文读写教学更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浅析

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浅析

从人类语言的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与书面语在表达方式与途径以及词汇、句法、信息密度和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从认知角度看,听和读是话语理解和信息输入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思想,是信息输出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就这四种能力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四种技能,谈谈笔者自己的见解。

一、听力培养

听力是识别和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力可归纳为五点:

1.教给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并让他们记住一定量的词汇;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也要注意听;

4.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也就是英美人的语音、语调;

5.鼓励学生课余收听合适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

二、口语培养

口语是有声的语言,是言语的输出或释放过程。说是在听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形式却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英语说的技能大致包括语音语调正确、词汇运用合理贴切、语句结构符合表达习惯、言语反应和应变能力敏捷及语言表达简练等因素。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听说结合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关键环节。

2.改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说的愿望和自信,从而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开辟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夏令营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缓解学生的焦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教师要善于引导,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信任与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诚的表扬,都是降低焦虑感的妙药。

4.讲究纠错的艺术。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宽容性和科学性,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不能立即打断,进行纠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后怕心理。

教师应捕捉学生表达的闪光点,并采用鼓励、间接、幽默等策略,尽量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

三、阅读培养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五级的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解课文的词句:(1)整句阅读,利用上下文把握新词和难句的意思;(2)利用词的构成,猜测词的意思;(3)从词典中查阅新词的意思;(4)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句子的意思。

2.分析文章的结构:(1)找各段的主题句;(2)说出各段的大意或要点;(3)指出文章的转折及转折词;(4)指出文章前后情节的关系。

3.摘录文章常用的词汇、词组、警句、重要内容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4.对读过的材料作评价。对读过一篇文章都应写出简短的评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对文章的看法,这样,既练习了写法,也可以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还有助于对课文的复习、理解、消化与记忆。

5.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四、书写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根据图示写简单的文章、写日记、写信等。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事可叙。

2.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活动时,也应该进行由易到难的练习。

3.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

4.要求学生多练习写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是历年中考、高考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式。

5.指导学生进行网上交互活动。电子邮件是开展网上英语交流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6.同学互评法。其做法如下:在完成初稿后,学生不必把初稿交给老师,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人组或四人组,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传阅作文、提出意见,并讨论修改方案。通过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加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训练同步、相互结合。四种技能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需要进行大量的反复实践练习,才能提高。

第三篇:浅议九年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议九年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

当阳市王店初级中学

陈伟华

经过两个阶段的国赔学习,我对照自己的执教年级情况进行了反思,感悟较深,下面我就九年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浅谈一下。

经过七、八两年的教学,学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进入九年级后,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抓好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提高阅读理解和写的正确率。在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基础上不同阶段略有则重。学生进入九年后,在继续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其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我从开始使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以来,根据每一册教材的教学任务及学生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学习,领会新大纲精神,分析、研究、熟悉教材,制定出各学年的侧重点。如:七年级:抓好书写能力的培养,搞好语音入门教学。八年级:注重朗读训练(集体朗读、个人朗读)九年级:认真抓好中心课文读、写能力的培养。为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有效教学时间,我根据第三册课本教学内容的设置,每单元用4—5课时进行教学;教师在备课时以“单元”为单位,拟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词汇、短语、语法、固定搭配及难句分析等。将教材中故事性强的课文和生活语言较丰富的对话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也作为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语言材料。

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学习内容。

1、每单元的第一课时用于集中识词,句型操练,为中心课文的教学作好准备。在中心课文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进行快速默读,读前,用英语简单介绍课文大意或故事发生的背景知识,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对新课文产生兴趣和对新知识产生求知欲,然后参照练习册的问答题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大意。并根据课文的深浅程度,分别对好、中、差生进行提问。对部分回答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启发,提示,引导等方式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回答。对在回答中存在的语音,语调、语法错误,教师可等回答结束后,再进行集体讲评和总结。这样进行课文阅读理解训练能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快速默读之后,教师首先给学生做示范——进行复述,用较慢的语速,以便学生能抓住“Key words”or“key sentences”学着复述,复述时可用课文原话,也可以不用原话。第二次再上中心课文时同样也要求学生阅读三遍,读完第一遍后,要求回答文章前提出的问题;读完第二遍后,要求回答练习册中的问题;读完第三遍后,要求优等生当堂进行复述(尽量脱书),然后教师口头删减和完善。这样也有利于中,差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进行模仿练习。然后学生分组进行,让学生都来参加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复述”内容较好的练习要求以书面形式写出,并张贴在本教室的墙上供全班参考。这样对中,差生也增加了一定的学习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对每个学生的课文缩写,改写作业进行直接批改(其它形式 的作业要求进行全班性批改),并对普遍出现的错误进行全班性讲解。但对口头复述情况较好的,尤其是没有语法、语音、语调及搭配等方面错误的学生,对语言表达流利、逻辑性强,回答符合课文内容的学生,可免书面作业。

4、力求在45分钟里抓住有效的时间,对好、中、差生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充分依靠学生中20%—30%的骨干力量,每人带动2—3名中、差生。协助教师完成和巩固当天的教学内容。他们的主要任务是:(1)课文朗读,复述。(2)单词记忆,拼写和巩固。(3)课文回答,复述(口头)。

另外,我还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经常召集学习骨干会,以便能尽快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还将一些课外阅读短文或课文打印出来贴在班上,有改错、缩写、改写等多种形式的练习,鼓励大家参与。改写主要是根据短文内容,从不同角色的角度进行改写,例如:Unit7 I’d love to saile across the Pacific.这一课中的SectionB中的3a Travel spotlights—Pairs.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任何一个熟悉的风景名胜地点进行仿写。好的学生可从头到尾地把另一个景点流畅的用英语介绍一遍,这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词汇量和熟练地语言技巧,同时也是学生充分显示自己语言才能的好时机。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直接替换文中的地名、关键词即可。短文改错的训练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加强了基础训练,较好地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开拓视野,了解各国 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这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形成和素质提高大有帮助。并且学生口头复述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课文的逻辑性、综合性理解正在逐渐提高,阅读速度明显加快.以上是我在九年级年级如何抓好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方面所做的一点探索,主要是加强口头复述,课文改写,改错等基础训练。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采用可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也能间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 ————教法探讨

郯城县第四中学 王学娟

我们大家都知道,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使听说读写融为一体。随着高考政策针对于英语学科考查的变化,在2014年将取消听力测试考查,不难看出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和改善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好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尝试、实践、归纳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些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具体如下:

一、在搞好阅读课教学的同时,坚持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日常训练。如果平时只会读一句翻译一句,把英语学成汉语式的英语,特别是在句型结构方面与汉语分辨不清,或者没有养成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阅读内容的习惯,中考题量又大,题型多,大多还是靠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来完成的,如果不加强训练很难完成卷面题的。

二、坚持使用与课本配套的阅读训练,特别是配套练习。在该单元即将结束前也应及时处理好与本单元相关的短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应采取每天让学生读一篇,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检查,每周以组为单位竞争积分的形式,实行小组捆绑政策。这样可以避免差生放弃的念头。英语短文大多采取幽默、诙谐的手法,例如April Fool’s Day for Mike。有的是探究事物的来源,如九年级Unit 9 3a Who invented tea 等,学生读后兴趣大增,在小组的共同磋商下,意思也弄明白了,相应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成就感,从而形成了学习的内驱力。

三、在引导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要搞清每道阅读题考察的是哪种能力,该题答案在文章中的依据是什么?要划出关键、关键词或关键段。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核对答案时切忌把短文全部翻译一遍,然后再看问题、对答案,而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引导他们去浏览短文找答案,在上下文逻辑中去揣摩答案,特别是找准该题的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在师生共同探究的同时也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于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的短文,可以采用简笔画的形式来表达翻译的意图,例如八下Unit3 SectionA 3a 在小组中起到了各显其能的作用,这一举措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如果有针对性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英语教材每单元的3a就是写作很好的例子,图文并茂的短文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我们所指的的读写也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下列几种方式:

一、改写对话。特别是每单元的1a和2a听力材料是练习学生写作的最基本的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先从口头再到笔头的表达。刚处理过的听力,稍微搭一脚手架,学生还是很容易能达到你所设置的目标的。我通常在处理完听力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补全短文或简单复述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缩写大阅读或3a。可以运用同步训练中的表格提示或问题提示为线索写课文,可以利用关键词,教师出示、学生复述的形式。特别是八下每单元的大阅读,我采取用学习汉语的方法,用一两句话的形式来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把段落大意整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整篇的表达。这样可以再宏观上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格式化写作。格式化写作是应用文体,诸如通知、书信、贺卡、便条等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把具体内容套入特定的篇章结构中,这种写作训练能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四、注重看图写作。根据简单的插图,经常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根据连续的几幅图,让学生发挥想像,写成一段话。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所使用的连接词,特别图与图之间的过渡句,是形成整篇逻辑的重要链条,要给与高度评价与肯定。例如九年级Unit 8 Bike Boy,可以把简单的几幅图用连贯的英语意思表达出来。

五、有针对性的阅读。只读不写可以学会阅读,但是只写不读决不能学会写作。有意识地为学习写作而阅读,就要注重选材的深度,如果为了提高理解能力,选材应偏深。为了学习写作,选材应偏浅。选材浅,才可以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各方面——也就是说放在文字上而不放在内容上。

读和写如果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那是综合能力的最佳境界,像学习汉语一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乐于表达,这是我们一直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当今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的同时,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英语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广大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学法指导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思维领域,以此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为学生过渡到高中以培养读写能力为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达到能力和智力的双重飞跃。

第五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内容摘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狠下功夫,要激发听的热情,重视说的训练,加强读的指导,夯实写的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

2018年《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我认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狠下功夫,要激发听的热情,重视说的训练,加强读的指导,夯实写的基础。

一、激发听的热情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不可急于讲解,而是通过放录音、范读、听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先向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一幅幅春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使学生眼前出现优美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这时学生都想亲身体会一下春天的美,此时让学生齐读,效果会非常好,再分析讲解课文时,学生会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多彩的四季”这个单元,都能采用这个方法的。通过听带有感情的朗读、动人的音乐,可以展现优美的意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还可以巧设引人入胜的导语,立疑激趣,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能够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弦,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课堂学习状态,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由此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开端。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白将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去学,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正确分配心理能量。如教学《松鼠》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谜语:玲珑面孔大尾巴,身体矫健善攀爬。爱吃杏仁和榛子,漂亮乖巧又驯良。轻快敏捷会搭窝,讨人喜欢惹人夸。这样的导语,直接指向所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听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

二、重视说的训练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和写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说的训练。首先,不但会说,而且要说清楚、说明白。如教学《詹天佑》时,让学生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示意图——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向中间开凿法以及青龙桥火车站的“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画的的理由,说清詹天佑开凿的工作原理。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说话有一定的顺序,而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说的训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如复述故事,复述故事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提高说话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联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四个故事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就是典型的复述材料。让学生养成复述习惯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口头作文,在作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口头作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头作文耗时短、灵活性强、综合性高,它既体现学生的朗读能力、演讲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文能力;

演课本剧,遇到故事性、戏剧性强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课本剧表演。如戏剧单元的《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一厘米》、《泰坦尼克号(节选)》,部分课文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父母的心》、《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这样,让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再现人物个性化语言,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更训练了学生在不同场景不同对象面前“说”的能力。重视说的训练,还要增大说的源流。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那说就成了无源之水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资料:积累词语、成语、名言、警句;

摘录读书笔记;

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等。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够出口成章了,“说”的能力也提高了。

三、加强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不论是字词教学,还是篇章教学,都离不开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读是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课前预习要读,教学中要读,课后还要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读会了,但是还不够,还要在会读上下功夫,要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语文实际,怎样才能做到会读呢?围绕课题初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结合理解关键字、词、句、段去读,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

围绕课后“探究练习”读,抓住课文重点;

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更要加强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我在教学实践中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讲解,要切准可读之处,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说读、齐读、分组读、分读、分角色读,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灵活选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先复述课文的精彩片段,(有如电影中的序幕)从而带动全班学生读的积极性,如教《父母的心》前先指导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复述片段,这样做能激起全班同学读的兴趣,在学生朗读兴趣高潮时,我及时让他们分组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组织复述比赛;

而对那些人物形象多而鲜明的课文,如《皇帝的新装》,我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其他能力;

而对于文言文,我采用边读边对句读和内容进行揭示的方式,否则学生难以断句,也就无法理解句意,如《狼》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一犬坐于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发现许多学生读成“其一犬/坐于前”,我领读时告诉学生读成“其一/犬坐于前”。“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名词用作状语,引导学生读好句,把文章读通,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四、夯实写的基础

写是在听、说、读基础上的提高。个人认为,“写”应该包括写字和写作。先说说写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得一手好字,既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俗话说“字是门面,字如其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技巧,夯实写字的基本功。首先让学生练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其次教给学生写字方法: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做到协调、端正、美观;

平时有意识的创设写字的情景,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讲解书法常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写字活动,对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再说写作,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使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首先要清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这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前提。有不少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对作文怀有一种“怕”的感觉,每当作文课,他们就坐卧不安,感到头痛,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拿笔千斤重,这时候,教师要循循善诱,我的做法是用一些巧妙的手法,清除学生的这种“恐惧感”,如讲一段故事给学生听,让学生自编小故事等一些活泼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渐渐地喜欢上作文,例如在教学生写说明文时,学生不知从何写起,这时我精心设计一种玩具的制法,在班上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按制作程序的顺序写出来,学生有兴趣,觉得有话可写。其次给学生创造观察说话的机会,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另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还体会到教师“下水”指导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和学生一块写,待学生写完后,我读范文给学生听,学生也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大家听。这样师生相互竞赛,取长补短,写得好的同学加以修改后,更加完善,写得差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作文能力。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听的热情,让他们始终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

加强说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加强读的指导和夯实写的基础,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5篇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学生要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是通......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作业[模版]

    听说读写,浑然一体 对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尝试,说说自己的几点认识及做法。 一.加强英听说能力的培养 1、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 既巩固了学过......

    浅论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县 九龙镇 谢庄小学 教师 台德成 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指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

    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最终定稿)

    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指的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

    小学低年级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刘云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而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读写能力形......

    小学低年级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雅瑶镇石湖小学 胡丽芬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而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读写能力形成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要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始终离不开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实践这个语文基本活动。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阅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