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时间:2019-05-13 02:5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教学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一篇:教育教学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读《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之心得体会

姬玲

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使第一线的教师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我校应运而提出并实施组织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增强了教科研意识,排除了教科研的神秘感,具备了教科研常识,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了教师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材料的能力,使教师们具备了一定的根据研究的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实施的

一、确立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

1、对大多数教师而言,目标应是站稳讲台,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成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其重心应是怎样把所学知识、原理和充满不确定的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并且具备教科研的意识和最基本的常识与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个案资料的能力与方法,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等。

2、对骨干教师而言,目标应是凝炼教学风格,改革课堂教学。其重心既应积极反思和分析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应熟识现代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积极参加相关的课题研究或实践,如申领中微观层次的课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编写调查提纲,组织专题调查,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检验相关的研究成果等。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因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尤为必要。

三、细化课题研究,确保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有了课题,教师们就有了具体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但问题的关键是落实。①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开出两节针对性的公开课,课前要有查询资料,全组老师共同探讨的过程。因为教师个体之间在理论素养、思维方式等方面各有所长,互有差异,要能通过思维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的见解,使思维方式和策略得到优化。课后,大家围绕一个议题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在这样的自由宽松的研讨活动中,使教师互受启发,拓宽视野,促进教师更全面、更辩证、更深刻地思考问题,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培养。②上课时,要力求把握和体现科研课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③我们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上课后,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收集并整理材料,积累大量第一手感性材料,去粗存精,进行筛选,提炼有价值的观点。或对教例进行贴切的分析和说明,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从而培养和提高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科研能力。

四、指导教师撰写论文,培养和提高教科研能力

撰写论文的过程是运用理论、反思实践并进行综合逻辑思维的过程,故能有效提高教师总结、提炼和展示教科成果的能力。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两篇论文。起初,大多数教师只会罗列事实,或堆砌教例,缺少理性分析,即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集体指导,讲论文的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二是进行个别辅导,重点在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上。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的能力。

第二篇:如何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搞教育科研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关键是做一个有心人,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入门过程,经过一个训练和适应过程,每一个普通教师都可以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由此可见,一个教师要想从单纯的教育教学的视野中解放出来,做一个教育科研型的教师,最要紧的是摆脱畏难心理,克服内在的心理阻力,有了这样的勇气,做好教育科研是完全可能的。作为一名普通的校外教师要想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可以通过下列途径: 1.要挤时间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文章。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我感觉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些感情的共鸣。同时我们每个人至少要订几份教育教学杂志,每期重点读几篇文章。通过阅读,不断吸取新的教改信息,尽快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跟上时代步伐。

2、养成积累教学经验的习惯。把从书刊、报纸上看到的教学小技巧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想出的好点子做成卡片的形式,按教材内容顺序分类存档,以供教学设计时查用。

3、主动与外界联系,想办法多参加一些学习培训、教研教改等活动。从别人的研究、讲座和讨论中学习新方法、策略。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总结,我的教学教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把写作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经验论文、读书体会等看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这几类文章的撰写,促使自己学习和思考问题,能使“教”与“研”更深入一步,写的过程正是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的同时要养成把点滴经验、体会记载下来,把看书得到的收获记载下来的习惯。拿起笔时就会认真思考、仔细回顾,广泛联想。当自己的思想得到整理、提炼后将会产生新的见解和认识,便会发现问题。

5、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形成长期研究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就需要学习、需要钻研教育理论,搜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情报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辩析;还要对主客观条件中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同时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要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所成就,需要确立一个主攻方向,锲而不舍,长期坚持积累知识、形成有用的知识体系。

6、以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为导师,跟随听课,虚心求教,并把自己在教学、学习、研究中的成功与困惑及时向导师汇报,以得到导师的指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不是短期几月就能大见成效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日益长进。

第三篇: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德阳中学

李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为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前提和关键。

本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支教育工作者队伍,却产生不出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既是科学又是生动的学问?”这个问题指出了一个事实: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忙忙碌碌,不注重教育科学研究,成为知识的“机械传递者”,即日常所说的“教书匠”。这个问题也提出一种希望:教师应该成为学者。因而,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已摆上了议事日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人们对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忽视了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许多学校对此进行了研究,不少文章见诸报刊杂志。但该项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1、剖析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内涵

学校教育科研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对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实践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实验,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并对完善、丰富和发展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出贡献。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认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⑴发现、分析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⑵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材料的能力;⑶学习、掌握和运用材料的能力;⑷总结、提炼和展示科研成果的能力,等等。

2、分析教师教科研能力的现状

通过对全体教师教科研能力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教师在教科研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⑴教科研意识不强。受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教科研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攀”,并非一般教师所为;也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仅是“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如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效。

⑵教科研常识和能力缺乏。很多教师缺乏基本的教科研常识,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资料,即使有了资料,也不能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更不会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缺乏对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方面的一些基本要求的认识。

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教师的主观因素外,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很多,如学校的教科研氛围、评价导向、激励机制、教科研信息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通过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研究,帮助广大教师增强教科研的意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收集、整理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构建起符合学校实际并具推广价值的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训模式,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1、确立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我们确立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大多数教师而言,目标应是站稳讲台,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成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其研究重心应是怎样把所学知识、原理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具备教科研的意识和最基本的常识与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个案资料的能力与方法,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等。

第二层次:对骨干教师而言,目标应是凝炼教学风格,改革课堂教学。其研究重心既应积极反思和分析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应熟识现代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积极参加相关的课题研究或实践,如申领中微观层次的课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编写调查提纲,组织专题调查,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检验相关的研究成果等。

第三层次:对“学者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而言,其目标应是继续总结和升华自己的成功经验,凸现教学思想,使之能发展或丰富现有的教育理论,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或适合具体教学情境的变式等。其研究重心在于对学科建设负责,具体工作如积极申领宏观层次的课题研究,组建研究小组,带头开展教改实验,以此来研究学科教学发展的方向,改革的思路等,并及时做好的转化、推广工作。

2、探索培养和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⑴加强理论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因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尤为必要。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先后学习《教育科研实用指南》、《洋思经验》《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现代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等理论专著。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从整体上强化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

⑵开设专题讲座

在加强系统理论学习的同时,学校专门辟出时间,请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专题讲座。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开设以三次教育理论的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素质教育论、教育实践原理等方面。讲座努力体针对性,内容根据学校教育实践中涉及的理论问题、教师在教育研究和教改实验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来确定。

⑶组织学术沙龙

教师个体之间在理论素养、思维方式等方面各有所长,互有差异。组织学术沙龙,引发思维的碰撞,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在一个目标一致的群体中,个体之间的思维碰撞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新的见解常常会在碰撞中产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策略也会在碰撞中得到优化。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八次学术沙龙活动,一次一个议题,大家围绕议题,各抒自见,畅所欲言。这种自由宽松的研讨活动,能使教师互受启迪,拓宽视野,促进自己更全面、更辩证、更深刻地思考问题,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⑷指导课题研究

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我们规定:骨干教师必须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其他教师必须参加到有关课题的研究中去。在指导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①指导选题。②帮助寻找理论依据。③指导设计方案。

⑸指导撰写论文

撰写论文的过程是运用理论、反思实践并进行综合性逻辑思维的过程,因而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总结、提炼和展示教科研成果的能力。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2篇论文。起初,大多数教师只会罗列事实,堆砌教例,缺少理性分析,更缺少自己的观点,生搬硬套名家名言。针对问题,我们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进行集体性专题指导,讲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如何确定文题,如何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存精的筛选,如何从实践经验中提炼有价值的观点,如何对教例进行贴切的分析和说明,如何恰当地运用有关等;二是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在成文前写好比较详细的提纲,我们先对提纲进行修改,重点在论点和论文结构上指点;论文初稿写成后,我们在审读的基础上找老师面谈,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重点在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上给予详细指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的能力。

第四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原创)

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自己的领域,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加深自己的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积累专业知识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核心。

一、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具有真善美的心灵,坚持公正和热爱教育的责任感,还应注意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质的完善,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一般地说,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普通文化知识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深人透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内容,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富于时代特点的思想信息和科技信息,从而达到既融会贯通本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扩大知识

视野,努力做一个“全才”,成为学生心目中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要重视在职学习,注意日积月累。教师要逐步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多订阅和浏览一些学科杂志、教学期刊和理论书籍。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阅读经典,注意积累读书卡片或用电脑汇集资料,交流专业学习的收获,从而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体现。

首先,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这是现代教师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其次,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减轻工作负担。比如,录像、录音媒体可以帮助老师做好各种课堂教学记录,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可以帮助老师处理各种文字、数据等材料。第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比如,博客可以实现网络教学反思和交流。同传统的教学日志相比较,博客记录、维护方便,并可在网上就某一专题进行长时间多范围的讨论。

三、课后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1.课后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每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并把最终的研究结果

和理论知识有意识的、谨慎的应用于下一次课堂教学实践中,最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独特的教学风格。2.课后反思还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成功与不足,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首先,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一一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其次,上完一节课之后,教师要抱着谦虚诚恳的态度认真倾听听课教师和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要注意收集、处理好这些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动笔反思,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3.课后反思能够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不断积累,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能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教学”发展的灵魂。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只有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敲,具体地对于某一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学生的质疑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才能日益丰厚。总之,每一个行业都有强者和弱者之分,但这并非是永恒的。强者只要满于现状,不求上进,终究也会变成弱者;弱者只要勤学好问,不断进取,终究也会变成强者。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灰心丧气,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重任。要成为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和适应社会新潮流的教师,我们就必须要有勤奋好学、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甘落后于人的精神。

第五篇: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论文

摘 要:人才的培养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有能力,并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们所需要重点研究了发展的。重点从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的培养方面,对于教师的培养现状,教师素质提高所要面对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教育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增加效率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素质,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和谐小康社会,是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完善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队伍建设。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都是整个教育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本文从教育素质培养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思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质,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教师教育素质发展具备的能力

1.1 教学能力方面

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讲,知识的储备量、与学生课堂教学的沟通方式,提高观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都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积累出来总结出来的,完善的教育素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要具备不同的能力,组织教学及合理使用教材的教学技能。结合教育其他学科了解学生,管理学生的技能,以及正确运用语言教学及非语言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及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的能力。

2.2 学科知识、方化素质方面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工作中的重点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文化素质。对于所教授学科要有专业的系统的了解,并掌握专业学科的形成、专业重心、发展态势等等专业知识,对于所修专业的讲授技能及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自由,学科教师也同时应具有不断增强专业知识的认知深度,加深专业知识的技术精确度,并能够较好的把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现实前沿应用良好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努力拓宽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强化学科知识体系,对于文化素质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知识的了解已经由所专、所长向多元化发展,这同样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专业的高度相关性及其他学科的发展性,使学科之间在高度专业化的同时,也具有了高度的综合性,各学科之间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对于教师来说,能够精确的讲授所学的专业领域,必然要求教师对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具备广扩的文化素养是教师整体教育素质发展所具备的必然条件。

1.3 教师职业道德方面

教师的教育素质在核心的表现方面应该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优秀教师能够在专业知识精深的基础上努力完成本身职业操守的整合,良好教育行为是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得到学生的爱戴和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关,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都会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学力量,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学生今后发展能够给予道德方面良好榜样,因此在教师的教育素质发展方面。对职业道德方面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总体素质提高的最为重要的标准,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本行业的职业发展动向,以发展的思路去完善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到勤奋稳重,科学严谨。精益求精,以爱心为基础教育学生,近而不断提高本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

1.4 综合素质提高方面

现代的教育体制要求我们教师在综合素质方面要有全方位的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发展,从本身开始,从专业知识开始,到专业教育技能,到社会实践能力,最后到教师的创新教育思路的产生、发展、完善无一不体现了在教师总体素质发展中的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素质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变通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包括教学方法是每位老师的积累,是教师实际工作的结晶,经验是知识构架的基础,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中经验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发展,对于过去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到现在的学生课堂中使用,会有一些教师发现完全没有了效果,在过去非常有用的案例与现在的经济运行模式完全脱轨。过去的法宝到现在确没有了用处,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技能和教学方法产生不理解,并且无技可施,造成教学效果显著下降,学生对老师也有着不好的评论与态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变通,成为面对不同时期,特别是所处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完全不同的新时代学生,如何变通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也同时使教师不断的适应运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是当今教育中存在的一个大的问题。

2.2 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够积极主动

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更新的。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对于本专业知识的更新及时与否,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工作过于繁重。在忙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很多其他非教学活动需要老师使用很多的工作和课余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没有时间,或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所用时间很少,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在教的主观方面,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量的更新可以说是电光石火,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更是快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新知识的更新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于是对于这个方面就会出现了教师积极主动性的降低。对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

2.3 教学管理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完善

教师教学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运行方式,教师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而教学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的运行,这要求教学管理机构能够良好的运作整个教学机构,使学校能够较好的运行下去,因此,以个人主观性为主的教师教学与全局性发展为主的教学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成了整个管理的重点。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因沟通协调不够,造成教师积极性大幅度降低,无法完成学校的即定目标,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甚至于人力资源浪费。培养教师教育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1 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教师教育素质

面对社会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大力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在学生方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展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要据学生的基础和程度不同使其分层发展,努力开发学生的潜在优势,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并在将来提高社会竞争力。其次,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要做好“四个调整”,即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所要讲解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特长结合起来,在讲授的过程中做到授有所用,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但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更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中师生的关系是改革的一个重点,努力发展学生的主观性、能动性就是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开始,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即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从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点出发,灵活的调整教学方式,同时灵活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以参与者的形态溶入到课堂中来,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

3.2 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由于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他承担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能,教师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社会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标准。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教师素质培养的重点。首先,加强对教师职道德的培训和教育,特别是对新进教师进行职业思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使教师具有本行业的责任心,树立正确的教育人生观的价值观,其次,制定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产生良好的约束作用,实行公平合理的奖罚制度,对于好的教师给予宣传表扬,对于职业操守出现问题的老师要给予严格的批评和处理。使职业道德规范化。

3.3 完善学习方式,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努的完善本职的工作,增加知识的储备量,并能够创新思想,创新思路。因此在完善教师业务素质方面,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应该不断加大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定期让教师能够去学习新的知识的技能。其次,对于教师本人,应该努力增强学习意识,密切关注本专业的知识的发展方向和信息的更新,加强横向联系。通过学术的交流不断将新的知识融入到个人的专业知识中来。创新发展实践能力,活动发展思维方式,增强综合能力。

3.4 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职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活跃思维,提高影响力,发挥创新精神,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标准是个体具有健康的心理特征,具有责任心,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是教学效果能够保证的前提条件,现代社会,因为竞争压力的增大,也会使教师产生压感。因此教育素质培养中对于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研究也将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点,因此给予广大教师一个友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对于教师进行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培训,以及教师自我解压的能力培养都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语

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他是一个要求教师能够全面的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过程,随着教育被赋予新的解释的同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将更加全面。这将使我们必将以一个学习的状态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努力提高综合能力。

下载教育教学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教学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

    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 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基于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本文从中......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计划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计划 为了培养一支思想品德优良、业务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指导......

    教师教科研能力从何而来

    教师教科研能力从何而来? 王超 洛阳高级中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便在同一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教科研水平也各不相同:部分学校的教科研整体上搞得很好,部分学校尽......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小......

    培养读图能力 提高有效教学

    培养读图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地理课读图能力培养之探索 长武县教研室 李建兴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地理课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我认为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才是......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论文

    时下,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改革,高考、中考出现了“重基础、出活题、考能力”的好风格,试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它在考查数学的基础性、通用性和工具性的同时,更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能否真正把握好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能否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